『壹』 樂山遊玩 作文
一個風和日歷的來下午,我自和媽媽、表妹表哥以及小狗溜溜去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的歌樂山遊玩。五彩繽紛的小花兒笑著歡迎我們的到來;小草們探出小腦袋向我們揮手。我們一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一邊爬山。
一路上,小狗溜溜蹦來蹦去,不時頑皮地跳進水坑裡,濺得旁人一身泥巴。我們來到一處山岩,看見美麗、芳香的金銀花滿山遍野。我和表妹表哥迫不及待地拿起口袋去摘金銀花。摘著摘著,我被金銀花的藤拌了一下,腳一滑,就摔了下去。要不是我的手緊緊地抓住了金銀花的藤,說不定就粉身碎骨了呢。采完花後,媽媽問我們:「你們知道金銀花的好處有哪些嗎?」表妹說:「金銀花很香。」表哥說:「金銀花清熱、降火。」我說:「金銀花還可以避暑降暑。」媽媽說:「你們都說得對,但金銀花最好的地方是它土生土長,不為別人的欣賞而生存。」
經過這次遊玩,我不但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真是收獲不少啊!
『貳』 游樂山大佛作文
[游樂山大佛作文]
到成都的第一天,我們就趕到了樂山,游樂山大佛作文。上了回山,我們看見一個很答大很大的佛頭,他的頭有四個大人那麼大。為了看見他的全身,我們沿著陡峭的山壁來到了大佛的腳下。 來到山腳下,我抬頭一看,多麼高大的佛啊!導游告訴我們,大佛有71米高,已經一千多歲了,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佛像。 離開樂山,我邊走邊想:古代的勞動人民真是了不起啊!創造出這樣的奇跡!游樂山大佛作文150字小學生作文(/)
『叄』 四年級寫風景的作文150個字寫樂山大佛
立冬了,世間的萬事萬物都開始走進冬季的舞台,那夏日裡四處飛舞的討厭的蒼蠅蚊蟲飛蛾也早已不見了蹤影;街面上不時有腿上套著至膝深的各式紅色長靴的時髦女人在街頭飄然而過;男人們則大多身著筆挺的深色西服,也有的是穿件雙層夾克衫專注地行走著,似在思考;小孩子們身穿校服,領口處露出的嶄新的高領毛衣領,那是母親一針一線精心趕制而成,那是一份深深母愛溫情;體弱的老人身上早已穿戴上了過冬的棉襖,因為怕不小心受了寒,生病的日子太難熬了。走進冬天,給我的感覺不是寒冷,而是冬的嬌美、希望、回憶,感覺季節的自然更迭,就像昨天是今天的遞延一樣,那種感覺就像大腦似乎還沒有從過年的鞭炮聲中清醒出來,眼睛還仍留戀在春的明媚柔光中,身體還似乎有炎炎夏的酷熱正欲逃至冰的世界裡,鞋上還沾著秋的雨水,整個人卻進了冬的門坎一樣,一種依戀一種回憶一種不舍。試想在冬天的童話里,有滿天飛舞的雪花,有銀裝素裹的潔白世界,有凍得小手紅腫腫的小孩子堆做的聖誕老人慈祥和藹的祝福,這是何等的美和情趣盎然呀!因此我常常認為,冬天相比於其它季節,是一個更值得留戀的季節,因為它是孕育種子的季節,也是帶給人們憧憬美好未來的季節。回想曾經,我每每在走進冬天的日子裡,就常常會掩面而思,也會嘆息如夢的年華若煙似雲飄過,也常會有對歲月轉瞬即逝的感傷。歲月磋砣,追憶往事幾十載,我總覺得人彷彿還在昨天,還在夏天五月似火的濃蔭濃的綠蔭下款款散步,還在春花爛漫的日子流連往返,還在童年的小河邊撿拾戈壁灘上美麗的石子。於是,在冬天的日子裡,讓我不能不想起流逝的往昔,不能不憶起那些難以忘懷的青春懵懂和純真畫面,冬天是一個懷戀過去與暢想未來的季節。
『肆』 小學四年級要寫一篇參觀游覽的作文,怎麼寫
今年春天,正是鳥語花香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叔叔一起去游樂山大佛。版
這一天,風清氣爽,空氣權清新。一路上,藍天、綠水、青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來到了一塊巨石前,原來這就是入口,入口上寫著四個大金字:樂山大佛。順著一條石路往前走,忽然看見一個大大的佛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對佛的一種詮釋。「心中有佛」也是詮釋之一。
跨進正殿,眼前是一個彌勒佛,旁邊是四大天王。漫步往前走,我看見樂山大佛的照片,聽導游說:」有一年發洪水,就在發水的當天夜裡大佛閉上了眼睛,大佛看見洪水淹死了成千上萬人,他在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上走,眼前是蓮花池,池裡的水非常清。
沿著石階,我們來到了海獅洞,洞裡面黑黑的,只能打開打火機照明,這個洞有十來米長,導游說這里有「超級智慧人」的辦公室,再往前走,我終於見到了樂山大佛,大佛高70米,一幅笑眯眯的樣子,身軀龐大,體態憨厚。我們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跟大佛一樣高的地方,大佛的身體裡面有一個通道,那裡面藏著無窮的寶藏,聽說還可以上到佛的頭頂,我也想上去,上去了一定很有意思!
天色漸晚,我們走出了樂山大佛,依依不捨的向大佛告別,再見了,樂山大佛!
『伍』 四年級上冊以語文游的作文怎麼寫
主要寫自己的一次游覽過程,可以寫自己家附近的一處景色特別好的地方,然後按照游覽順序寫下來。
『陸』 求樂山大佛的景點風光,故事,傳說和參觀注意的事項,一共400字以內,4年級作文
國慶節那天,媽媽說要帶我游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樂山大佛。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終究興奮戰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有遊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游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沖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正時神秘的大佛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著大佛,心裡無比激動,這是勞動智慧的結晶啊!遊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了,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岩山聯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沿著青石台階,參觀了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大佛,人流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只手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大佛顯得壯觀,這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古代的勞動用勤勞和汗水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又該為後人留下呢:?
『柒』 樂山大佛作文400字
游樂山大佛
國慶節那天,媽媽說要帶我游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遊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游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沖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秘的大佛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著大佛,心裡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遊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了,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岩山聯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台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只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又該為後人留下什麼呢?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峨眉山市東31公里的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庄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景區由凌雲山、麻浩岩墓、烏尤山、巨形卧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餘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鑿成之後,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於明末的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可以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樑柱的地方。
大佛兩側的岩石是紅砂岩,樂山的紅沙岩是一種質地疏鬆,容易風化的岩石,比花崗岩軟,是很好的適宜於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後,容易受到侵蝕、風化,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岩石上雕刻而成的。樂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政府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面維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政府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1996年12月,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專家桑塞爾博士·席爾瓦教授實地考察時,贊譽「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羅河的帝王谷媲美」。
樂山大佛的來歷
據唐代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雲寺記》等書記載,樂山大佛開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於凌雲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於是,海通禪師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後,地方官前來索賄營造經費,海通嚴詞拒絕道「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地方官仗勢欺人,反而說:「嘗試將來」。海通從容「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祈悔」。海通這種專誠忘身之行,激勵眾心,克誠其志。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大約過了十年的時間,劍南西川節度使 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任戶部尚書赴任,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韋皋始撰《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載錄了開鑿大佛的始末,原碑尚存大佛右側臨江峭壁上。
樂山大佛聳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流之處,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捌』 作文:游樂山大佛記
星期四,爸爸告示訴我:「明天,我們一家要跟著旅遊團到樂山大佛和峨嵋山去旅遊,行程是先游樂山大佛,再游峨嵋山。」我聽了,高興得合不攏嘴。 星期五,天蒙蒙亮,我就早早地起床了,吃完早餐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坐上了旅遊車,汽車經過五六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目的地——樂山大佛的進口。 買了票,進了山門,我們沿著石梯往上爬,石梯的左邊是一些古人雕刻得活靈活現的菩薩、佛祖石像,右邊是緩緩流動的三江水,山水一色,文景交融。 游覽了凌雲寺,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漫長等待,我們沿著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棧道往下走,終於來到了樂山大佛的腳下,我抬頭望去,只見樂山大佛是多麼的高大雄偉,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啊,大佛的一雙腳背上就可以站五十多人,樂山大佛神態安祥,眼睛烔烔有神,耳朵又大又長,真讓人贊不絕口。 聽了導游的講解,我知道了樂山大佛足有71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雕像,知道了樂山大佛是公元713年開始修建的,一共修建了九十多年才修好,樂山大佛主要是由三個人主持修建的,特別是發起人海通法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真令人敬仰。 樂山大佛歷史悠久,吸引了千千萬萬的中外遊客。氣勢磅礴的樂山大佛真令人嘆為觀止,我為建造樂山大佛聰明智慧的人們感到驕傲。
『玖』 我游覽過的地方作文四年級
今年春天,正是鳥語花香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叔叔一起去游樂山大佛。
這一回天,風清氣爽,空氣清新。一答路上,藍天、綠水、青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來到了一塊巨石前,原來這就是入口,入口上寫著四個大金字:樂山大佛。順著一條石路往前走,忽然看見一個大大的佛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對佛的一種詮釋。「心中有佛」也是詮釋之一。
跨進正殿,眼前是一個彌勒佛,旁邊是四大天王。漫步往前走,我看見樂山大佛的照片,聽導游說:」有一年發洪水,就在發水的當天夜裡大佛閉上了眼睛,大佛看見洪水淹死了成千上萬人,他在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上走,眼前是蓮花池,池裡的水非常清。 沿著石階,我們來到了海獅洞,洞裡面黑黑的,只能打開打火機照明,這個洞有十來米長,導游說這里有「超級智慧人」的辦公室,再往前走,我終於見到了樂山大佛,大佛高70米,一幅笑眯眯的樣子,身軀龐大,體態憨厚。我們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跟大佛一樣高的地方,大佛的身體裡面有一個通道,那裡面藏著無窮的寶藏,聽說還可以上到佛的頭頂,我也想上去,上去了一定很有意思!
天色漸晚,我們走出了樂山大佛,依依不捨的向大佛告別,再見了,樂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