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6年廣西高考語文作文真的要寫任務驅動型作文嗎
一、樂於觀察,善於觀察。
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並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然而,學生作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不善於觀察,在觀察時,沒有得到正確的指點。因此,只要引導學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遊,去觀察,去體驗,促使學生去發現以往不曾發現的,獲得新鮮的感受,以使其有濃厚的寫作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用自己的筆描繪這個色彩絢麗的世界。
1.留心觀察。
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自己身邊的事物。如要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後設法接近他,觀察他的肖像、衣著、言談、舉止、內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花時,首選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然後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再通過觸覺,摸到它的實體;最後通過味覺,嘗到它的滋味。
2.帶情觀察。
學生在觀察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麗的景物,欣賞悅耳的音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看到丑惡的事物,聽到刺耳的聲音,一般會感到厭惡憎恨。也有的學生在觀察中漫不經心,對觀察的對象冷冷冰冰,寫起文章來平平淡淡,沒有半點生氣,缺乏真情實感。可見,培養學生帶著感情去觀察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這樣才能達到古人所說的「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二、樂於積累,善於積累。
葉聖陶先生說過:「學生所寫的,必須是學生積蓄的」。學生作文是傾吐生活積累的的過程,是學生實際生活的反映。《再寄小讀者》一文中,針對學生寫作的困難做過這樣的精闢分析:「是不是有時提起筆來卻覺得無話可說,有時眼前閃爍著景色的色彩、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呢?……」「無話可說」是指沒有生活的積累、生活的積淀,「形容不出來」是指缺乏語言積累、語言的表達。
1、生活積累,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
我們應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
①參於生活,融於生活。
學生並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學生寫作文不僅要培養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更要引導學生積參與生活,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繫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進行寫人作文的訓練時,若單在靠作文指導時啟發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往往會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那麼在寫作文前我們要組織學生開展「誇獎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興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去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有關材料。這樣,既可激發學生表達人物的慾望,產生作文興趣,又可以選擇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
②體驗生活,感悟生活。
一切的體驗、感悟來源於實踐,實踐出真知,學生在參與生活的過程中獲得了體驗、感悟,從而成為作文的素材,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素材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生活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某種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某件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某種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一定的責難、誤解甚至諷刺打擊時的憤慨……引導學生應善於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倉庫」之中,素材積累多了,寫作文時就可以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了。
2、語言積累,解決『形容不出來』的問題。
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但卻無法表達出來,或者表達得不夠確切,甚至思路紊亂,這是與他們缺乏足夠的語言積累有關。豐富的語言積累是從廣泛閱讀中來,「詩聖」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麼,如何引導培養學生讀書破萬卷、廣泛的閱讀呢?
①拓寬閱讀面。
教師要經常向學生推薦讀物,一是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重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二是優秀作文選之類,讓學生在寫作上接受啟示;三是科普讀物、工具書之類的非文學讀物,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習作準備材料。
②運用閱讀卡。
要求學生對在平時教學的文章中或在課外閱讀時遇到的精彩片斷、妙詞佳句、成語格言、名人名言及時摘抄,分類進行整理,並寫上簡要的閱讀批註或感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③定向的專題閱讀與自由閱讀相結合。
定向專題閱讀,就要求學生閱讀的書籍(或文章)時,要與語文教材的單元閱讀、單元作文的語體相協調,以提高閱讀和作文的效率。自由閱讀就是根據學生各自的興趣選定材料,體現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三、樂於評改,善於評改。
葉聖陶先生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於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修改文章決非雕蟲小技,養成習慣也決非一般認識問題,這是一切學習寫作的人修辭立其誠的過程,也是文章去瑕純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伴隨寫作能力的提高,觀察力、思維力和意志力以及辦事認真負責的品質,都將同步獲得增長。尤其對正在成長的學生更是如此。」俗語說文章是寫出來的,但好的文章卻是改出來的。修改作文的過程,就是修正思想的過程,久而久之,自然會寫作文了,所以要讓學生自己愛改作文,學生寫寫改改,改改寫寫,反復思考原來的認識,這樣迂迴曲折的過程,就是提高,就是進步。從一點一滴修正各個方面的謬誤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獲得作文能力。一篇作文的評改,既包括教師點評,也包括學生自評、自改。
1、教師點評得法。
教師點評對寫作教學過程的實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對激勵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及促進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指出:「人有自尊的需要,而實現自己的潛能是人的最高需要」。作文點評應滿足學生的自尊需要,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作文點評成為學生愛寫作文的催化劑。作文點評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如有:贊語式點評、誘導式點評、商討式點評等等,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點。
①贊語式點評。
作文評改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引起學生研究自己作文的興趣。我認為評語應以第二人稱的口吻,激勵的語言,使每一次評語猶如一次親切的的交談和情感的溝通、交流,如在作文批語寫個「你有進步,很可喜!」「看你這個詞用得可真好!」「你這個成語用得恰到好處!」等等,教師用欣賞的眼光去點評,變冷冰冰的技術分析為春風般的激勵,他們就會因此而饒有興趣地去研究自己的作文了。
②誘導式點評。
在寫作文時,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自己去獨立分析,自己去獨立解決問題,切忌粗糙圈畫。如:「如果你能把小狗的生活習性寫具體,那麼你的文章會更吸引人。」這種富有誘導性的語言,這樣我們的學生容易接受,同時也可培養生寫好文章的自信心。
③商討式點評。
對學生的作文要以商量的中氣對文章中不盡完美的地方提出建議或要求,指導學生以更高的標准,從更廣的空間去審視、去修改。當然這個方法適合作文較好,寫作興趣較濃的學生。如:「你能換個更恰當的動詞嗎?」「這里用『!』號是否比有『。』號更切確呢?」這類簡短而富有商討式的口吻,學生看後會自然倍感親切,能得到鼓舞和啟迪。
2、學生自評自改。
①讓學生合作修改作文。
從學生的作文中選擇一兩篇佳作,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上課台朗讀,再及時組織學生重點討論、品味,還可以請學生自己作介紹,介紹自己是如何構思這篇具體談出一兩體會,讓在大家知道文章的優點是什麼,有什麼不足之處,從中受到啟發。
②讓學生寫進步文章。
在學生合作修改作文的基礎上,教師針對同學提出的各種建議,好的評價,包括錯誤的評價,進行整合,然後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作文獨立進行修改,把好的方面繼續保留,把錯誤的方面進行修改,對同學提出的建議進行及時消化,然後讓學生根據這些建議來重新寫一篇作文,最後讓學生通讀兩次作文,體驗到進步的喜悅。
作點評價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光抓枝葉問題,而要點面結合,抓住重點問題,還要關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寫作習慣、寫作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作文的評價應以激勵為評價宗旨,評價定位於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在互換交流,雙向互動的評價之中,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增進教與學的相互了解和深層次的溝通,在評價中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貳』 2107廣西語文高考作文題
今年高考新課標卷Ⅰ作文是以漫畫為材料的作文。漫畫是一種諷刺性、批評性或幽默性的圖畫。畫家從生活現象中取材,通過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來諷刺、批評或表揚某些人和事。漫畫多取材於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題中漫畫由兩幅畫面組成。第一幅:畫面上左右各有一個學生,手裡拿著帶有考試分數的試卷。左邊學生試卷上標明100分,面帶微笑,而且右臉上還有一個家長或老師的親吻以示表揚與肯定。而右邊學生試卷上的分數是55分,神情沮喪,臉上挨了耳光,說明他受到了懲罰。第二幅:仍然是由兩幅畫面組成,可左邊學生手裡的分數變成了98分,臉上印記隨之變成了耳光,神情落寞。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右邊的學生試卷上的分數變成了61分,臉上的印記換成了親吻,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左邊學生學習成績盡管起點很高,但有了一點兒退步,就受到家長的懲罰;右邊學生成績盡管起點較低,但有了一點兒進步,也受到家長的獎賞。題中漫畫意在說明,在家長或老師眼中,學生的優秀與否全看考試的分數,唯分數是論。這種看法實際上是非常片面的,不能客觀真實地對學生給予准確的評價,也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不利於他們的茁壯成長。可以說,今年的新課標卷Ⅰ作文具有很強的現實性,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寫起來有切身體會,有話可說,有真情實感,避免了寫作假大空,無病呻吟。學生在寫作時可以由結果追溯原因,揭示事件的本質;由圖畫到生活,把握漫畫的寓意。闡明應試教肓過於看重分數給學生造成的種種傷害,分析其弊病,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寫作時還可以聯系現實,由此及彼,呼籲我們不要扭曲對孩子的教育,不以分數論英雄,不要把分數的高低當做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准,讓教育回到以人為本的軌道上來,樹立健全的成才觀,把素質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落到實處。
『叄』 17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
江蘇卷:車輛與時代變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專體不限,詩歌除屬外。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肆』 2017年高考全國卷2語文滿分作文6篇,7、8百字的
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詞,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詞,寫出了李清照的獨特心性和不俗氣質。何必去尋求和別人一樣浮華艷麗的外表,沒有脂粉釵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當別的女子還在閨閣描眉畫鬢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在讀四書五經了。當別的女子穿針引線做女紅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在吟詞作賦了。當別的女字柴米油鹽的時候,李清照已經牽著丈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邊了。所以,李清照成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詞人,而其他「淺碧深紅」淹沒在了歷史的煙塵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是不同的。在眾生當中自然有大多數認可誇贊的地方,但是你是否要和它們一樣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
而要有對獨特自我的認可和自信!
希臘神廟鐫刻的銘文就是:認識你自己。意在告誡人們,不要被外在世界所迷惑,要反求諸自己的內心,不斷認識和發現自己。發現自己的真實性和獨特性。只有獨特的自我才是無人能匹敵的,這與李清照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異曲而同工。
對獨特自我的認可,可以不畏懼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樣。更可以成就一番偉業。比如說我們偉大領袖毛澤東。當遵義會議確定了他的絕對領導地位的時候,他寫出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言壯語,抒發的正是自己在這紛亂的時代中獨特的自信!「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雖有才學,但是還是不如我輩啊!這是何等的自我肯定!堅信憑借自己獨特卓越的才能,定能開拓出一個嶄新的時代!
但是有這樣的自信,不是憑空中來,自然需要有獲取它的途徑。《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就是君子的不斷進取!傷仲永的故事眾人皆知,那麼聰明的孩子泯然眾人矣,實在可惜!個中原因,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每個肯定獨特自我的人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就事業的君子,當是自強不息,堅貞而後才能自信的。李清照的「不須淺碧深紅色」,憑借自己的是內在的濃郁的詩書的芬芳,毛澤東的「還看今朝」憑借的是對中國形勢長期的深思熟慮,深謀遠慮。所以,能自稱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情。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就寫出了這樣的豪邁的句子,不由的又讓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那麼現在的人呢,是不是當也如毛澤東的所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伍』 17年成都高考語文作文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版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權,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於800字。
『陸』 2017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有哪些
2017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今天上午剛剛結束了語文考試,很多人都好奇今年出的是什麼作文,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地作文題目:
北京卷:
二選一
紐帶是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全國卷III(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柒』 廣西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方向
廣西2015年高考用的是全國2卷的試卷,作文原題如下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位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解析2015年的新課標II卷作文題仍採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在告別全國大綱卷的背景下,與2014年的作文題目相比,難度有所降低。這道題目密切結合主流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構建場景,我們可以捕捉到候選人物的特徵「有風采」。接下來公布了三名候選人:小李、老王和小劉。最後留下問題:「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考生必須從三個人物中選擇之一,說明其最具「風采」的原因及自己的思考過程。第一個人物:「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小李是時代的佼佼者,優秀知識分子的代表,他的成就在於學術上的創新。此外,他具有「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的優點,分別對應著「積累」「思考」「遠大志向」「創新」的成功要素,這四點也是高考(課程)作文的常見主題。所以,如果你認為小李最具風采,那麼你的理由應該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如下角度去立意——「我認為最具風採的人物是能夠在某個領域做出重大突破的創新型人才,他具有遠大的志向並願意不斷努力,在長期的積累中不斷思考,做出某個領域內的創新」。此前我們介紹過的庄小威——34歲在哈佛大學擁有自己實驗室的華裔女學霸,其事例可以完美地契合這一主題。第二個人物:「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這是另一種人生軌道,與小李不同,老王並未做出行業內新的突破;但是他認真專注,在平凡的崗位上將工作做到極致,因而具有「愛崗敬業」的特點。所以,如果你認為老王最具風采,那麼你的理由是也應該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如下角度去立意——「我認為最具風採的人物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跡的普通人,他愛崗敬業,幾十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技能發揮到極致。」此前我們介紹過的於尚清的事例即可作為這一立意的素材,從而譜出一曲對普通人的贊歌。第三個人物:「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小劉象徵著一種精神上的追求,他不是某一領域內最優秀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引起無數人的共鳴。所以,如果你認為小劉最具風采,那麼你的理由應該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如下角度去立意——「我認為最具風採的人物是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食糧的藝術家,他用自己之所長,豐富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在論述中,古今中外優秀藝術家和文學家的事例都可以使用。事實上這道題目向我們展示了三種生活方式,我們認為最具風採的那個人的生活軌跡,也正是我們的嚮往所在。這道題目符合高考作文對於考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僅考察寫作水平,同時也在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會責任與公民意識。在這道題中,考生的思考過程尤為重要,抓住人物的軌跡和閃光點,才抓住了這道題的寫作命脈。【晶瑩獨家素材】華裔女「學霸」的哈佛故事——庄小威庄小威的父母都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教授。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庄小威從小就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被物理學的嚴謹推理之美所吸引。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預備班畢業後,庄小威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課程),獲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庄小威本想憑借自己在博士期間的科研經歷在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任職,卻遭到學校的拒絕。她痛定思痛,總結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覺得自己目前還不適合教書,因為「當時,我只要做教授的風光,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此後,庄小威拒絕了很多其他學校的教職,總結自己的優勢,設定目標,希望學習新的知識。於是,她申請到斯坦福大學朱棣文教授的實驗室去做生物領域的研究。此後三年,庄小威從對生物一無所知到能熟練地做各種分子生物學實驗。在此期間,她沒有特別出色的研究成果,一直默默無聞地持續努力著。結束自己的博士後生涯之後,她收到哈佛、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耶魯、普林斯頓等7所世界一流大學的邀請。最後庄小威選擇了哈佛大學。她的物理學功底給她從事的生物學研究帶來新的思考角度和操作方法。終於,天道酬勤,庄小威不僅獲得了實驗結果,而且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垂青,成為當年獲獎者里最年輕的一位。34歲時,庄小威成為哈佛教授,擁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她是怎麼做到的?在哈佛的每一天她都是從早上十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全年無休,從來沒有周末和假期。她說:「除了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都在工作。」40歲時,庄小威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庄小威事例應用的高考作文主題:環境對人的影響、遠大志向、勤奮、選擇、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創新、積累。【晶瑩獨家素材】「拆彈專家」的一曲壯歌——於尚清20世紀90年代末,於尚清從部隊轉業到齊齊哈爾的公安系統工作,他主動提出,到治安部門進行分管危險品的工作。分局領導讓他再考慮考慮自己的選擇。而於尚清說,如果怕危險,就不選擇警察這一職業了。在近八年時間里,於尚清在危機時刻屢屢挺身而出,曾三十餘次參加排爆。他自己挖掘、排除的各種炸彈、毒氣彈等危險物品共兩千多枚。2003年,在一個重要會議開幕之際,公安局接到報案,稱在市中心的一所酒店內發現定時爆炸裝置。於尚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現場,憑借著膽識和經驗連續拆除了3枚爆炸裝置。就在大家為於尚清慶賀的時候,現場又相繼發現8枚爆炸裝置。面對這意外的消息,於尚清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布滿爆炸裝置的現場,成功地將7枚爆炸裝置拆除。就在他轉移被拆除的最後一枚爆炸裝置時,突然,"嘭"的一聲巨響,炸彈爆炸了,於尚清當場倒在血泊中。那次失敗讓他的右手拇指被炸斷,食指被炸飛,整個右手掌被炸裂,左眼失明,右耳失聰,右腿殘疾,有近百塊碎片在身體深處難以取出。後來,於尚清說「不能不去,我必須得去,這是我的工作」。事實上,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這么一枚一枚炸彈排下去的後果,他說:」不可能那麼多幸運,不會總那麼幸運。「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2014年11月6日,於尚清因搶救無效於北京去世,享年58歲。於尚清事例應用的高考作文主題:責任、勇敢、奉獻、選擇高分作文品味大千世界盡顯時代風采品味大千世界盡顯時代風采篤學敏思的大李,銳意創新,闡釋了生命科學的謎團;愛崗敬業的老王,苦心練技,用勤奮完成了焊接大師的蛻變。他們,都譜寫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凱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劉,用心靈捕捉世間奇山麗水,用鏡頭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給這個行色匆匆忽視美麗的枯澀的時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顯了時代最美的風采。大千世界,滾滾紅塵,人們的雙眼專注於科技的創新和技藝的精湛,卻少有人如同小劉那樣珍視生命中的美麗。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科技的創造力,篤實的思考力,和技師的巧奪天工。但是,大多時候,我們因為對物質太過執拗而迷失了腳步,我們睜著雙眼,卻看不見大自然的美景。正如蔣勛先生在《生活十講》中寫下:「物質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沒有抗衡的力量。」我們不能任由物質的鐵蹄踐踏昔日的精神家園,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佔心中對美的嚮往。如此,我以為,值此超物質的快進時代,像小劉一樣肯在雲白山青間捕捉最美的風景,才是時代最耀眼的風采。品味大千世界,盡顯時代風采,是擁有幾米筆下那一個充滿愛的心,所以我們走到哪裡都會看到動人的風景。然而,科技的日新月異,技術的日益精湛,還有多少人存留著如同朱光潛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賞美是人之為人的天性」?難怪阿爾卑斯山腳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寫著「慢慢走,欣賞啊」來呼籲人們駐足身邊的美麗?難怪鮑爾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們擁有空靈的目光,才不會被世俗磨礪,才不會失去美的愉悅?要知道,如今翠翠守護著的湘西已經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難尋覓,所幸,我們還有小劉那份對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顯時代風采,他,當之無愧。品味大千世界,盡顯時代風采,因為缺少,所以珍貴。的確,「矢志創新」造就了神舟飛天和蛟龍入海;「技藝精湛」造就了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可是,小劉這看似與時代「背道而馳」的舉動卻挺起了國人精神的脊樑,鑄就了文化的輝煌。祖國的大好河山在閃光燈下熠熠生輝,最美的鄉愁於鏡頭中綻放光彩,軟實力的增強,也同樣會反作用於科技的飛黃騰達,個人的價值也會因為凝結了對自然深沉的愛而在時代中大放異彩。龍應台有言:「人本是社會上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文化和語言就如同黏合劑,將人與人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小劉這份對美的篤定和追尋,是這快節奏時代中的瞭然歡喜,風采奕奕。品味這大千世界,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精緻的心,一雙發現美麗的眼,在時代中用雙手擷英而行,便是最美的最珍貴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