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文 2010年高考遼寧卷閱讀王安憶的《洗澡》究竟有什麼象徵意義
①取材於「洗澡」這樣的日常小事,表現當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過「洗澡」內引起的故事,體現作容者對社會和人際關系變化的第三和思考;③「洗澡」觸發的人物深層的心理波瀾,深入提示人性的奧妙和復雜,表現作者對某種地域、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審視。
觀點二:使小說的結構藝術精巧、高明。
①以「洗澡」作為全文的結構線索,似拙實巧,俗中見雅,以小見大;②用「洗澡」穿針引線,使小說中兩面三個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聯系自然,轉換自如。③以「洗澡」作結,畫龍點睛,一語雙關,平中見奇,舍蓄而有餘味。
觀點三:使小說的象徵意蘊舍蓄、多元
①以「洗澡」為紐帶,通過對人物言行與心理錯位而有控制的敘述,使象徵手法深藏不露,結尾一語雙關,畫龍點睛;②小說人物都沒有姓名,有助於啟發讀者體悟「洗澡」的象徵性;③象徵意蘊立體多元,「洗澡」內含的反思層次豐富,針對面廣,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夠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洗澡一語雙關既指平常意義的洗澡,又諷刺男子的小家子氣.
㈡ 2010高考文科語文試卷及答案
問的太大了,我全國的高考題都有,可是答不下啊,建議你留個郵箱,好發給你
目錄
2010年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全國Ⅰ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試題卷
語文(全國卷Ⅱ)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課標卷Ⅰ)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北京卷)詳解
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上海 語文試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詳解
(天津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解析
(重慶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湖北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語 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 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福建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浙江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湖南卷)
2010年全國高考(廣東高職卷)
語 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逐題詳解
(江西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江蘇卷
語文試題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解析
(山東卷)
2010年高考語文試題解析
(遼寧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四川卷)
2010年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全國Ⅰ卷)
目錄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來源:學科網]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惡貫滿盈(yíng) 厲兵秣馬(mù)
B傾軋(zhá) 不啻(chì) 補苴罅漏(xia) 荊釵布裙(chāi)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償失(cháng) 莘莘學子(shēn)
D.解剖(pāo) 羈絆(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
【答案】A
【解析】A項厲兵秣mò馬,B項傾軋yà,D項解剖pōu。本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見誤讀字的讀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識記,一要注意從詞語含義上區別;二要注意從詞性上區別,如「宿」;三要注意通過書面語與口頭語的不同記憶,如「血」;四要注意記少不記多,像「蚌」只有地名「蚌埠」中讀bèng,記住這一處特殊讀音既可;五要記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考點】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能力層級為識記 A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現在我們單位職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騎車,為的是倡導綠色、地毯生活。尤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們新來的局長。
B.幾年前,學界幾乎沒有人不對他的學說大加撻伐,可現在當他被尊奉為大師之後,移樽就教的人簡直要踏破他家的門檻。
C.他是當今少數幾位聲名卓著的電視劇編劇之一,這不光是因為他善於編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寫的劇本聲情並茂,情節曲折。
D.旁邊一位中學生模樣的青年誠懇地說:「叔叔,這些都是名人的字畫,您就買一幅吧,掛在客廳里不僅沒關打氣,還可附庸風雅。」
【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制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C、聲情並茂:並,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D、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解答成語題,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後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繫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後語義矛盾或者前後語義重復的現象。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大師 的這段經歷非常重要,但流傳的說法不一,而所有的當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們斟酌以後擬採用大師兒子所講的為准。[來源:學+科+網]
B.我們說話寫文章,在把零散的詞語串成一個個可以用來傳遞信息、完成交際任務的句子的時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語法規律的。
C.這個法律職業培訓基地由省司法廳和南海大學合作建立,是全國首家有效聯合政府行政職能和高效教育資源而成立的培訓機構。
D.近期發熱患兒增多,我院已進入門診超負荷狀態,為使就診更有序,決定採取分時段掛號,如果由此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答案】B
【解析】A、句式雜糅,「擬採用」和「為准」雜糅,可改為「我們斟酌以後擬採用大師兒子的說法」或者「我們斟酌以後擬以兒子所講的為准」。C、搭配不當,「基地」與「機構」不搭配。D、賓語殘缺,應改為「決定採取分時段掛號的辦法」。語病題做題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幹和枝葉,看成分是否殘缺或者贅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謂、賓之間,句子的枝葉即定、狀、補與中心語之間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語序是否恰當;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表意是否明確。。
【考點定位】辨析並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近幾十年來, , , , , ,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關於中國的國際地位、作用和責任的討論方興未艾。
①也高於同時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國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③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④中國的綜合實力大幅度提高
⑤盡管對增長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增長的事實
⑥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D
【解析】連貫類題目做題時要注意把握基本內容,初步分層歸類,先在小范圍內排序,然後再考查層次間的銜接,這其中應先找出關聯詞、代詞以及表時間、地點的詞語,然後據此進行句間連綴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礎之上,再通讀語段,檢查確定。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連貫,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情緒異常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長期以來,各個領域的學者從自己的學科出發,對此現象紛紛做出各自的解釋,但是始終未獲解決。現在生物學家也開始涉足這個問題,並從生物學的角度加以探討,他們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經常說人的情緒多變,其實我們往往不是自己情緒的真正主人。在人體內,存在著多調控我們情緒的化學物質,我們的喜怒哀樂受到它們的控制。比如說,有時候我們會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煩,究其原因是一種叫做「梅拉多寧」的激素在作怪;如果這種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心情煩躁、沮喪等。據研究,梅拉多寧也是導致一種叫「冬季抑鬱症」疾病的元兇。得這種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陰霾、缺少陽光的日子裡,容易情緒低落、鬱郁寡歡,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為什麼生活中有些人那麼快樂,令人羨慕?這又涉及到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是神經元中傳導神經興奮的一種化學物質,當多巴胺傳導順暢的時候,大腦內部就會產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使我們產生快感。
㈢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遼寧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一、(9分)
1.(3分)D 2.(3分)D 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4.(3分)B 5.(3分)D 6.(3分)D
7.(10分)
(1)(5分)趙良淳見吳國情緒激昂地高談闊論.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請
示後,留下他來防守安吉。
澤出大意給2分:「大言」、「意」、「戍」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眾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趙良淳太聲呼喊說:「你們想作亂嗎?」眾人
流著汨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譯出大意給2分;「環守」、「爾輩」、「投繯」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
答D給3分 答B給2分 答C給1分 答A、E不給分
(2)(6分)
①精明,節儉,有些小氣甚至吝嗇:②敏感,如膩,謹慎,多慮;③心地較為
善良,通情達理。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突出季節特徵;②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理;③使情
節的發生和發展更加合理。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四、(25分)
12.(25分)
(1)(5分)
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答A、C不給分。
(2)(6分)
①務從實錄、全面准確的寫作宗旨;②詳今略古、詳近略遠的編寫原則;③史論結合的編纂方法。
每答出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①詳察南洋各島情形,查訪僑民疾苦,改善僑胞待遇;②與當地英國華民政務司斗爭,以《大清律例》保護華僑財產;③改會賢社為圖南社,積極發展華文教育。
每答出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4)(8分)
觀點一:談判態度要誠懇。
①不說對方所提的方案無理,只說難以實現;②不說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說請對方考慮;
③不能感情用事,貽誤全局。
觀點二: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
①堅持自己的意見就說對方沒有明白我方的意思,爭取自己的權利就說願與對方同心協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說雙方都有好處;②不因為對方不高興就放棄自己的原則立場;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堅持自己的觀點卻要毫不含糊。
六、(60分)
18.(60分)
作文等級評分標准
說明;
一、基礎等級評分,「題意」項主要看選擇角度是否符符材料內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圍。[來源:Zxxk.Com]
選擇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屬於「符合題意」。與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的套作,
在第三等及以下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
二、發展等級評分。不求全面,可根據「特徵」4項I6點中若干突出點按等評分。
1.深刻: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②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③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豐富:④材料豐富⑤論據充足⑥形象豐滿⑦意境深遠
3.有文采:⑧用詞貼切⑨句式靈活⑩善於運用修辭手法○11文句有表現力
4.有創意:○12見解新穎○13材料新鮮○14構思新巧 ○15推理想想像有獨到之處
有個性特徵
(2) 缺標題扣2分,不足字數。每少50個字扣一分;每一個錯別字扣一分,重復的不計,標點錯誤多的,酌情扣分。
套作、問題不明確的適當扣分。抄襲的,「基礎等級」在第四等之內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
㈣ 2010高考文科語文試卷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語 文
本試卷共8頁,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鍾
注意事項:
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鉛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塗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www.ks5u.com,將條形號碼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填塗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w.ww.ks5u.com
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鉛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後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塗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作答選做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塗選做題的題級號的信息點,再作答。漏塗、錯塗、多塗的,答案無效。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一、本大題四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皎潔/打攪 業績/污漬 纖維/纖大
B.效仿/發酵 空曠/粗獷 盛開/盛飯
C.隱瞞/蠻橫 挑釁/撫恤 埋伏/埋怨
D.市儈/反饋 瀕臨/頻繁 辟謠/精闢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中國歷代文人視為至寶的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它們雖然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但殊途同歸。它們在藝術創作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神韻,記錄了歲月的斗轉星移,體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他們並沒有因為現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囂塵上而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在書畫藝術中展示著華夏民族的質朴和靈動。
A.殊途同歸 B.斗轉星移 C.甚囂塵上 D.銷聲匿跡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讓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人們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尋找答案。
B.「低碳生活」這一理念,經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功和失敗的實踐,無可爭辯地證實了這一理念的正確。
C.劉老先生熱心支持家鄉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業。他這次返鄉,主動提出要與部分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孤兒合影留念。
D.成千上萬的亞運志願者都在忙碌著,他們在共同努力,完成舉辦一次令亞洲乃至全世界都矚目的文明亞運的理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作品的獨創性亦陳作品的原創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創作活動產生了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現出作者的個性特點。______________。作品的獨特性是針對作品的表達形式而言,並不延及作品的主題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煉,加工的社會生活本身,______。
只要是獨立創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會產生出與他人作品不同的表達特徵
作者運用自己獨到的眼光,技巧,獨立地選擇了自己滿意的色彩,旋律,動作,語言等,形成對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的表達形式。
作者的作品活動表現為對素材的取捨,運用,素材是構成作品的原始材料,他本身不是作品。
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獨立創作的必然表達出與他人不同的個性特點
任何人的創作都離不開對前人文明成果的傳承,借鑒,也離不開同時代人的互相影響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④③①⑤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④②⑤①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丁丑,俞瑱在居庸關剽掠,居民竊走來告,上曰:「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萬夫身窺,據此可無北顧之憂。今俞瑱得之,利為彼有,勢在必取,譬之人家後戶,豈容棄與寇盜。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縱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後難取也。」乃命徐安往討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懷來,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賊知固結人心,謹守是關,雖欲取之,豈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戶吳玉守之。
上語諸將曰:「宋忠擁兵懷來,居庸關有必爭之勢, 因其未至,可先擊之。」諸將皆曰:「賊眾我寡,難與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賊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癸未,上率馬步精銳八千,卷甲而進。甲申,至懷來。先是,獲賊間諜,言宋忠誑北平將士雲:舉家皆為上所殺,委屍填滿溝壑,宜為報。將士聞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眾遙見旗幟,識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無恙,是宋都督誑我也,幾為所誤。」遂倒戈來歸。宋忠余眾倉皇列陣未成,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宋忠大敗,奔入城。我師乘之而入,宋忠急匿於廁,搜獲之,並擒俞瑱,斬孫泰於陣,余眾悉降,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給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咸頓首稱善。
(選自明 謝黃《後登陸》卷下,有刪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語諸侯曰… 談論
B.委屍填滿溝壑 放置
C.識其父兄子弟咸在 標志
D.噫!我固無姜 禍患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吳玉守之 B.利為彼有 宜為報仇
C. 降家皆為上所殺 兒為所誤
D.我師乘之而入,宋忠匿於廁 斬孫泰於陣,余眾悉降
7.下列各句,都能表現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組是 (3分)
①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值襟喉 ②譬之人家後戶,豈容棄與寇盜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賊眾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朱棣深謀遠慮,迅速出擊居庸關,打敗了俞瑱;然後進軍懷來,一舉擊潰敵軍,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懷來,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勝追擊,於是分析了敵人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制勝之策。
C.為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宋忠用欺騙手段來蒙蔽下屬,但被敵方間諜獲知,最終未達到目的。
D.宋忠失敗的原因在於輕率浮躁,加上計策失當,不少部下臨陣嘩變,以致不堪一擊,兵敗如山倒。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
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諸將咸頓首稱善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
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望江東
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
【注】①闌:阻隔;阻攔。 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
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3分)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 告子上》)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杜甫《登高》)
(3) , 。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蘇軾《赤壁賦》)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不可無「我」
①藝術活動,不管是創作也好,欣賞也好,總離不開一個「我」。在藝術活動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個人 的思想感情,就不成為一種藝術活動,也就不會有感染人、影響人的藝術效果了。
②當然,離不開「我」,並不是只有「我」。「我」是時時處在「非我」的包圍影響中的「我」。所謂「非我」,就 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圍著「我」的客觀現實。
③文學藝術總應該是生活現實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但文學藝術的反映,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反映 ,它必須是具體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為張三李四,不感受體驗著張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寫不出張三李 四來;不使自己融入客觀現實之中,不呼吸著客觀現實的氣息,不感受著客觀現實的脈搏,就寫不出生動的客觀 現實來,所以,創作者首先必須要有一個「我」化為「非我」的過程。
④另一方面,文藝作品之所以要寫出張三李四等任務來,要反映客觀現實,不是無所謂的,不是為張三李四而寫 張三李四,為反映客觀現實而反映客觀現實;他是有目的的,她是為感染人、打動人兒寫張三李四,為影響現實 改造現實而反映現實的。所以,藝術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為張三李四,完全沒入客觀現實之中,而一旦仍要不 失「我」之所以為「我」,要能在對張三李四的描寫中,在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中,表現出「我」的鮮明的是非愛 憎之感來。所謂要在「非我」之中表現「我」,無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滲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這,我認為正 是創作的主要之點。創作者正是為了要表現他對周圍人物、對客觀現實的態度,表現他對社會的歌頌或抗爭,才 來進行創作的。所以,在創作活動中,決不可無「我。
⑤表演藝術最能說明這樣創作的辯證法。俗話說「裝龍像龍,裝虎像虎」。演員演岳飛應該像岳飛,演秦檜就 應該像秦檜。但只是像岳飛像秦檜,而不能也不應該使自己就變成岳飛,變成秦檜。演員不應被完全丟掉自己。 他應該讓人透過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對他所演的角色的愛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務。
⑥對於欣賞者來說,他所面對的是一件藝術品,是一個藝術世界,要能欣賞它,首先必須走進這個世界中去。不 跑進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邊,那是既不能領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領會作者創作的意圖和甘苦 的。但是叫你跑進去,並不是叫你望去跟著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當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聽任作⑥者的擺布,對他所表現的是非愛憎態度表示絕對的順從。而是應該走進這個世界。有不能迷失在這個世界中,要發現這個藝術世界語現實世界的聯系,要能在這個「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來。要對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為,對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愛憎之感,表示出你個人的獨立的態度來,顯示出你的鮮明的個性——「我」來。所以,在欣賞活動中,也不可無「我」。
⑦藝術活動不可無「我」這一特點,可以最鮮明地從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首先要有一個體驗的過程上看出來。對於創作者來說,不但在他提筆之前,必須先有豐富的生活、真切的體能;就是在他提筆之後,他的思維過程、創作過程,也還同樣是體驗的過程。他必須有一種如同身臨其境、親見其人的感覺,才能進行創作。對於欣賞者來說,他要是不能首先體驗創作都所灌注在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向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領會欣賞這一作品。而他的領會欣賞的過程,同時也不是體驗的過程,至少是同體驗的過程不可分的。總之,要是沒有真實的體驗,缺乏一種「感同身受」的態度,不把「我」浸染於其間,那是藝術的門外漢,是既談不上創作,也談不上欣賞。
(選自《錢谷融文論選》,有刪改)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兩項給5分,選對一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藝術活動中決不可無「我」,所以藝術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
B.對作家來說,作品以藝術形象反映客觀現實,也是在藝術世界中表現「我」。
C.在藝術創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現「我」,就是要體現出作者的愛憎感情與思想態度。
D.在藝術欣賞中,對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是非愛憎,表示絕對的順從,就是在建立「我」。
E.在藝術欣賞中,表示出你的獨立思考和愛憎感情,就是從「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
13.根據文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演好孫悟空,演員需要事先觀察並模仿猴子的動作與神態,這是在創作前體驗「非我」。
B.清代一女子迷戀《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最終抑鬱成疾而死,這是她在欣賞活動中迷失了「我」。
C.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欣賞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敘寫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是創作者在「非我」中表現了「我」。
14.從藝術活動中「我」與「非我」關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畫線部分的內容。(4份)
15.藝術活動中為什麼「不可無『我』」?請從創作和欣賞兩方面回答。(4份)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份。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塗與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塗、錯塗、多塗的,答案無效。
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麵包
沃爾夫岡·博歇爾特
她突然醒來。兩點半。她尋思,為什麼會突然醒了。哦,原來是這樣!廚房裡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細地聽著廚房裡的聲音。寂靜無聲。太安靜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邊的床,發現是空的。這就是為什麼如此特別安靜的原因了——沒有他的呼吸聲。她起床,摸索著經過漆黑的房間來到廚房。在廚房兩人相遇了。表針指著兩點半。她看到櫥櫃邊上有個白的東西。她打開燈。兩人各穿襯衣相對而立。深夜。兩點半。在廚房裡。
在廚房餐桌上是一個盛麵包的盤子。她知道,他切過了麵包。小刀還放在盤子旁邊。桌布上留下了麵包屑。每晚他們就寢時,她總把桌布弄乾凈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現在桌布上有麵包屑,而且小刀還在那裡。她感到地上的涼氣慢慢地傳到她身上。她轉過頭來不再看盤子了。
①「我還以為這里出什麼事了。」他說,並環視一下廚房四周。
「我也聽到了什麼。」她回答,這時她發現,他夜晚穿著襯衣看起來這是老了。跟他年齡一樣老了,六十三歲。白天他看起來還年輕些。他看起來已經老了,他在想,穿著襯衣的她看起來相當老了。不過也許是頭發的原因。夜裡女人顯老總是表現在頭發上。頭發使人一下變老了。
「你應該穿上鞋子的。這樣光著腳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她沒有注視他,因為她不願意忍受他在撒謊。他們結婚三十九年之後他現在撒謊了。
②「我原以為這里有什麼事。」他又說了一遍,又推動了自製,把視線從一個角落移到另一個角落。
「我也聽到了什麼。於是我想,這里出了什麼事了。」
「我也聽見了。不過,大概什麼事也沒有。」
她從桌上拿起盤子,並用手指彈去桌布上的麵包屑。
「沒有。大概沒什麼事。」聽到他不安地在說。
她趕緊幫他說:「過來,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
「走,睡覺去。站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他向窗戶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點什麼事。我還以為是在這里。」
她把手伸向電燈開關。我必須現在就關燈,否則我必定還會去瞧盤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個盤子。「過來,」她說,同時把燈關滅。「這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刮風時檐槽常常碰牆壁。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風時它總是嘩嘩亂響。」
兩個摸著走過黑黢黢的過道來到卧室。兩雙光腳在地板上拍擊作響。
「是有風,」他說,「已經颳了一整夜了。」當她睡在床上時,她說「是的,颳了一夜的風。剛才大概就是檐槽在響。」
「是呀,我剛才還以為是在廚房裡。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說著話,彷彿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當他撒謊時,聲音多假。
「真冷,」她說,並輕聲地打著哈欠。「我可鑽被窩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說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隨後就是寂靜無聲。許多分鍾後她聽到,他在小心、輕聲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勻地呼吸,使他不致發覺,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節奏均勻,倒使她慢慢進入了夢鄉了。
當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時,她分給他四片麵包;平時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說著離開了餐桌。「我吃這麵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頭深深埋在盤子上。他沒有摔跟頭。就在此刻她對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兩片麵包。」他對著盤子在說。
「夠了。晚上我吃麵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過了一會兒,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燈下。
(選自《外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包智星譯)
[注]①活爾夫岡·博歇爾特:西德廢墟文學的先驅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說《麵包》寫的是一戰後人們在飢荒處境中的生活。
16. 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4分)
17. 文中的畫線部分分別現了丈夫怎樣的心理?(5分)
18. 小說的主題是什麼?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讓法律來保護陽光
「中國高度重視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2006年1月1日,中國將正式實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國家主席胡錦濤2005年11月7日在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上的致辭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相對於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這些能源可謂循環往復、取之不竭。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專門立法來保護它的開發呢?原來這陽光、這風、這些生物等並不自由。我們歌頌陽光的美麗,羨慕風的來去,欣賞生物的多姿,其實它們受著許多的束縛,滿肚子委屈。陽光不遠萬里來到地球,不只是為了紅幾朵花,綠幾棵樹,它還能發電、供熱,能讓汽車跑,能讓電燈亮。科學家說,晴天太陽照著的每一平方米就蘊藏著1千瓦時左右的能量。風兒在地球上飄盪,也不只是為了來一點涼爽、送幾片白帆,它還有更大的力量,卻無用武之地,所以就惱怒、狂躁。你看那台風、颶風、龍卷風是怎樣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類以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生物,不過它們只是無奈地獨處,蘭在幽谷無人問,花自飄零水自流,還有誰知道它們居然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呢?
陽光、風、水、生物、地熱、海洋有這么多的本事,為什麼不使出來呢?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的認識所限,有眼不識金鑲玉,輕慢了它們,它們當然就不出力。這好辦,隨著科學的進步,觀念的轉變,會糾正的。二是人們的固執,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許別人用。原來能源一族也和人類社會一樣,新舊之間會明爭暗鬥,搶位置、爭高低,先來的見不得後到的,強勢者擠兌著弱小的。新能源的開發當然要投資,舊能源說,何苦呢,照舊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開發要成本投入,舊能源說,你看,得不償失!房頂上裝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供熱系統,可以供全樓的照明、熱水。建築商說還得改圖紙,施工隊說太麻煩,物業說不美觀。山坡上豎一個風力發電塔就可送電到萬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進設備、培訓技術人員。主持者一想,算了吧,還是到熱電廠買電去。玉米的傳統用途是食用或者當飼料,現在發現可以造酒精,這酒精還能開汽車,玉米稈可以發電。但是將這些理論變為現實有許多風險,誰第一個吃螃蟹?總之,新事頭緒多,舊軌最好循。至於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麼多。一般人管不了,誰來管?國家來管。用什麼辦法來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規范所有人的行為,保護人類的長遠利益。於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當整個歐洲還在靠油燈、蠟燭照明,煤炭取暖時,法拉第把一塊磁鐵投入線圈,電流計上的指針輕輕擺動了一下。他給人表演時,有紳士問,「這有什麼用?」法拉第說:「先生,不用多久,它就會給您交稅的。」現在全世界靠電力生產的財富和稅收早已多得難以統計。為推廣新能源,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現在陽光、風、生物等新能源才嶄露頭角,就像當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鐵和線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會支持,盼法律保護。打個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護法》一樣,它是專門保護弱者、保護未來、保護人類的長遠利益的。
千百年來我們都將陽光當作人類自由的象徵,現在突然發現,我們並沒有給陽光自由,發現我們亟須用一部專門的法律來保護陽光的自由。當年有人問恩格斯說,你和馬克思為之奮斗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子?恩格斯回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自有階級社會以來,人類就在為自己爭自由,為社會秩序立法,現在我們又懂得為自然爭自由,為保護利用自然立法。人類的自由發展應該成為自然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反之,自然的自由發展也是人類自由發展的條件。當陽光、風、各種生物、還有地熱、海洋都自由地迸發它們所有的能量時,人類自己也就獲得了最大的自由。
(選自《梁衡新聞作品導讀》,有刪改)
19. 請在畫線部分任選兩處,指出其所用修辭方法,並分析所用修辭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4分)
20. 作者引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歷史事實,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5分)
21. 文章標題「讓法律來保護陽光」的含義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個方面來論述的?(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2、近代西方社會發展史表明,數學活動的中心(數學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們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總是與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發達的中心大致吻合。請根據一下圖表所示的情況,補充下面文段中A、B處空白放缺的內容。要求:內容完整,語言簡潔,語意連貫。
從15世紀開始,數學活動的中心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又返移歐洲,並隨著資產階級革命中心的轉移而在歐洲不同國家之間轉移。文藝復興時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計算的成就標志著數學活動中心轉移到了義大利;這個活動中心 ;
A
數學活動中心 。
B
23. 某校舉行由學生把所學課文改編成獨幕劇的演出晚會。下面是演出的節目單:
晚會節目單
1. 《孔雀東南飛》(原作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演出:高一(2)班
2. 《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常常在節目之間加上銜接的話,以增強晚會的整體感。請你在《孔雀東南飛》與《雷雨》之間,為主持人設計一段這樣的話。要求:所寫內容與串聯的節目密切相關,銜接自然,不少於60字。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你我為鄰,相互依存。「你」 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鄰」無法迴避,卻可有所選擇。
請你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以「與你為鄰」為標題寫一篇文章,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
㈤ 2010高考語文全國卷1答案及講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禕,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岳立,屹有偉度。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岩並薦,不報。隱青岩山,著書,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禕獻頌。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創禮賢館,召置館中。累遷侍禮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賜金帶寵之。太祖將即位,召還,議禮。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法天道,順人心。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斂當減。」太祖嘉納之,然不能盡從也。明年修《元史》,命禕與濂為總裁。禕史事擅長,裁煩剔穢,力任筆削。書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奉詔預教大本堂,經明理達,善開導。召對殿廷,必賜坐,從容宴語。五年正月議招諭雲南,命禕齎詔往。至則諭梁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不然天討旦夕至。王不聽,館別室。他日,又諭曰:「朝廷以雲南百萬生靈,不欲殲於鋒刃。若恃險遠,抗明命,悔無及矣。」梁王駭服,即為改館。會元遣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禕。王不得已出禕見之,脫脫欲屈禕,禕叱曰:「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余燼,敢與日月爭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或勸脫脫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脫脫攘臂曰:「今雖孔聖,義不得存。」禕顧王曰:「汝殺我,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遂遇害。
(節選自《明史·王禕傳》)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危素、張起岩並薦,不報 報:答復。
B.多惠政,賜金帶寵之 寵: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懇求。
D.法天道,順人心 法:效仿。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禕有非凡膽識的一組是
①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 ②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斂當減 ④裁煩剔穢,力任筆削
⑤亟宜奉版圖歸職方 ⑥ 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禕兼有堂堂儀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聰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後偉岸而有風度,明太祖將他與當時的名儒宋濂相提並論,還認為他在才思方面勝過宋濂。
B.王禕憑借自己的才乾和政績受到朝廷禮遇。明太祖創建禮賢館,將他招至館中,後又升遷為侍禮郎;有時太祖雖不能完全聽從他的建議,但也會褒獎他。
C.王禕具備很高的史學家素養和教育才能。編撰《元史》時,他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後任國史院編修官;奉命講授國史,能充分說明道理,善於開導學生。
D.王禕出使雲南時採用了恩威並施的策略。他先是曉諭梁王,朝廷憐惜雲南百姓,不想動用武力;繼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險遠、抗拒朝廷,將後悔無及。
四、(23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1.把第1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元遺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禕。
譯文: 恰逢元派遣脫脫徵收軍餉,用聳人聽聞的話威脅梁王,一定想要殺死王禕。
(2)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餘燼,敢與日月爭明邪!
譯文:上天已經結束了元代的統治,我朝在事實上已取代了它。你們就像是燃盡的火把灰燼,怎麼敢與日月爭明!
【參考譯文】
王禕,字子充,浙江義烏人。幼時機敏聰慧,成年後身材高大偉岸。後來拜柳罐、黃縉為師學習文章,於是當時以文章著稱於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國政衰頹凋敝後,寫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給當時的宰相。危素、張起岩一起推薦了他,但是沒有被接受。於是在青岩山隱居著書,名氣越來越大。太祖攻取婺州後,召見他,拜他為中書省掾史。太祖征江西,禕寫文章贊頌並獻給太祖。太祖很高興,說:「江南有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論學問誰更淵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論才思的雄辯,宋濂不如你。」太祖創立了禮賢館,李文忠推薦了王禕及許元、王天錫,於是被召置禮賢館。不久又被授為江南儒學提舉司校理,累次遷升到侍禮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績,太祖賜給金帶以示寵愛。太祖即將稱帝即位前,將他召回,商議即位禮儀。由於不合上意而獲罪,出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遠所在,在於忠厚存心,寬大為政,效法天道,順應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既然浙西已經被平定了,應該減免賦稅。」太祖表揚並採納了他的建議,但是沒有都聽從。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禕與濂為總裁。禕擅長史事,裁汰剔除煩穢,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後,提拔為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讀書,王禕經明理達,善於開導。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給他賜坐,從容應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還沒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議詔諭雲南,任命王禕奉召前往。到雲南後詔諭梁王,盡快奉上戶籍冊和地圖給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將討伐過來。梁王不聽從,並把他安置在偏室內居住。幾天後,又詔諭說:「朝廷考慮到雲南百萬生靈,不忍荼毒於鋒刃。如果你憑借艱險路遠,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驍勇的將領率領裝備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會戰,到時你後悔都來不及。」梁王被嚇服了,隨即將他改為正館居住。時逢元朝派遣脫脫征軍餉。脫脫說嚇人的話威脅梁王,一定要殺掉王禕。梁王逼不得已交出來了王禕,脫脫想讓王禕屈服於他,王禕怒叱道:「上天要完結你元朝的命,我朝是來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燼,竟敢和日月爭明!何況你我都是使臣,我豈能屈服於你!」有人勸脫脫說:「王先生久負盛名,不能殺。」脫脫手一擺說道:「今天就是孔聖人,也沒有情面可講。」王禕回頭說道:「你殺了我,朝廷大軍就將到來,你的禍患不久就要接踵到來。」於是就這樣被殺害了,遇害那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他所有的衣物入殮。建文年間,王禕的兒子王紳頌揚他父親,朝廷追贈王禕詔贈翰林學士,謚文節。正統年間又改謚忠文,成化年間,下令建立祠堂祭祀他。
㈥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幸福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真實地版填權充著我們的生活。
材料1 2009年11月19日中國青年報做的關於「幸福和屋子的關系」的在線調查顯示,八成中國被調查者以為「幸福和屋子有關系」,不過對此結果,日本網友的意見大相徑庭,約九成以上日本網友以為幸福和屋子沒有關系。
材料2 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裡,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活著就是幸福,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為了「所謂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3 有人認為:人生的幸福最淺層的是慾望、物質帶來的,慾望和物質的人生是永不能滿足的。
材料4 有人認為:每個人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別人,甚至坑害了國家。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以「幸福是」為題(空線處填上你選的詞語或短語);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㈦ 2010河南高考語文試題
點下面的地址可以看到
㈧ 2010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二卷
吉林的的語文全國二卷是關於規律的作文
很難
很無奈
㈨ 2010全國2卷高考語文試題
http://wenku..com/view/a2afc3335a8102d276a22fcc.html
不要復分制的,進去下載就成
㈩ 2010年上海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你自己在這里下載吧:http://www..com/search/wenku/2010gaokao/index.html
不管要哪個省市的都有,版還有答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