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高考語文科技文閱讀

高考語文科技文閱讀

發布時間:2020-12-28 17:09:05

A. 怎樣做好高考語文科技文閱讀題

一、備意識,善通讀。

仔細通讀全文,是快速找到命題點和答題點的根本,通讀要卓有成效,還應具備三種意識:1、整體意識。即要依據科技文總分、分總或遞進的基本結構,對說明主體、結構層次等有個整體感知,切忌對全文作零零碎碎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式的閱讀,而應著力「宏觀」把握,才有可能對具體的每小題准確作答。2、題文結合意識。高考命制的題目,涉及的往往是全文的經脈骨幹,且題目的設置又往往呈現出文章的先後順序或先局部後整體的特點,所以結合題目讀原文,可收到既快速把握了全文內容,又能有效熟悉題目的效果。3、重點勾畫意識。高考制題,主要檢測兩個不同層面的理解能力,即對術語性名詞、特定詞句的理解能力,對重要文意的判斷、推理能力。顯示在題目上,會涉及到諸如概念名詞,指代詞,關聯詞,表時間、范圍、推測、程度、肯定否定等的副詞,對這些詞,要邊讀邊勾畫,以便於解題。
二、重審讀,準定位。

高考制題,題干題肢往往針對文中重要名詞術語內涵的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文中准確表意的詞句的實際掌握。對此,要重視審讀,准確找到題干題肢所在的語段,再結合語境仔細研讀,吃透語意;在此,還需特別強調的是,需提防一種設題「陷阱」,即「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如:[題干]根據文中信息,對「力比多」概念的相關解說,不合文意的一項()
[題肢]C.「力比多」是表現為人類情緒中的一種慾望,具體體現為性慾、食慾等。
[原文]「力比多」……其本質是一種慾望,既表現為性慾、食慾,也表現於情緒的慾望;
解析:審讀題干題肢,准確定準原文,再審讀吃透語意,可知C項「似是而非」,因為解讀原文可知,「性慾」「食慾」「情緒」三者是並列關系,而非從屬關系,且人的「性慾」「食慾」不一定屬於「情緒」。
三、借方法,巧甑別。

科技文題目涉及的信息多,面廣,往往散見於多個段落;且題項句常常不完全等同文中原句,而是作了轉述或局部整合。要准確求解,必須按圖索驥,找尋根底,即返回到相關語句,在原文處仔細對照、斟酌,甑別出差別。當然,甑別也要借「巧」力,即藉助高考制題設誤的常用「手段」——「偷梁換柱」「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因果倒置」「或然未然」「斷章取義」「畫蛇添足」「張冠李戴」等,來高效答題。
如:[題干]根據原文相關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題項]C.榮格提出的人格類型說,被後來的許多心理學家所認可,並成為現代心理學中劃分人格維度最基本的標准,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原文]榮格依據意識的兩種心態、四種功能的不同組合,提出了其獨特的人格類型說。其中揭示的內傾、外傾這一人格維度為後來多數心理學家所公認,現已成為現代心理學中劃分人格維度最基本的標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解析:按圖索驥,找准原文,憑「偷梁換柱」檢索主要術語,易知C錯。因原文中被許多心理學家所公認的是「人格維度」不是「人格類型」。

B. 新高三新高考語文首輪復習教材梳理與時文閱讀,主編舒暢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答案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回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答、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C. 「高考」用英語怎麼說

怎樣學好高中英語?找到答題技巧

現在我們不管是在哪個階段學習,英語這也是一種必須學習的科目,但是英語對於女孩來講,還是比較拿手的,但是對於男孩子來講,這真是一件頭痛的事情,你們該怎樣學好高中英語,你們都知道英語這個科目有哪些類型?分為幾個板塊?

高中英語知識點

現在的孩子們應該都有自己拿手的科目,還有自己不喜歡的科目,但是對於男孩子來講應該拉分的科目就是英語吧,對於怎樣學好高中英語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英語的答題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D. 高中文科難還是理科難

在高中肯定是理科的,難度要比文科的大很多,因為高中理科的深度內,基本上已經接近了一個比較容高的水平,在學生階段,我說的是。比如像物理化學這樣的學科,所有的最基本的物理化學的原理公式,在高中時期全都學習完,而且要在這個基礎上有各種的變態的題型去考察學生對於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像數學,雖然沒有接觸到高等數學,但是高中數學的難度已經非常高了。而像大學中的數學,基本上掌握公式就可以計算,而高中數學他這個時期的深度和難度是大學數學比不了的。高中的文科,他的主要難度是在於廣泛和大量的閱讀,加入自己的理解。所以對於高中生來說,只要具備一定的閱讀量,再加上教師



一些引導,文科上成績還是比較快的。

E. 文科和理科到底哪個更重要

1、理科生的待遇比文科生好。

尤其是在同學們剛畢業,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招聘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工作單位給理科畢業學生提供的薪資和福利待遇都遠遠強於文科畢業的學生。更重要的是理科學生從事工作以後,薪資待遇的上升空間還要比文科生大得多。

2、理科生的工作機會多。

這是最明顯的,不管是在哪一所高校的哪一個招聘會現場,大家都能看到更多的工作單位都在招聘理科生,而且這樣的工作機會需求量很大,特別受歡迎。

可是相比理科生的搶手和熱門,招聘文科生的用人單位就顯得出奇得少,結果導致很多寒窗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考上名牌大學的文科生在找工作時卻沒有太多的選擇,最後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份和自己所學的專業不對口甚至根本沒關系的工作,浪費自己在青春年少時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努力。


3、理科生的就業率高。

大學畢業以後,理科生的工資待遇好、工作機會也多,因此每年畢業的理科生往往有很多工作機會擺在面前,他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來選擇適合的工作崗位就可以,可是文科生呢?

不但工資待遇低人一等,工作機會少得可憐,畢業以後還要馬不停蹄地去全國各地鞍馬勞頓地參加各種招聘會和面試,就這樣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最後還很難如願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說大多數文科生在畢業以後都難以找到自己本專業的工作,而只能遷就著工作崗位,委屈著專業能力,來從事並不適合自己,並且工資待遇也不高的工作。

當然了,盡管文科生在畢業以後相比理科生,在就業和待遇上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而且理科生確實在工作和就業上都具備更多的優勢,但是我們絕對不應該以「好就業」的理由來選擇到底是學習文科還是理科。同學們更應該依據自己在學習中的實際狀況和興趣愛好,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

F. 請問一下哪個省份的語文高考題有(曾經有也行)四個選擇題的科技文小閱讀

安徽卷2012安徽高考語文作文題是根據材料自主命題,題中提供一組材料。材料為回:有一處施工單位有答一個不用的施工梯放在路上,上面掛著警示語「施工梯請注意安全!」天一個有一個人將警示牌更改為「不用時請將梯子收起!」……要求考生針對以上材料發表自己的感想,自主命題寫作文。應該算安徽的出發點 立意不好找請參考

G. 科技文文本閱讀怎麼做 高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考點點撥及訓練 【考點點撥】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閱讀要「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從大綱和課程標準的上述要求,可以看出我市2004年中考現代文閱讀的考點是:1.整體感知文章。2.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路。3.領會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4.了解各種表達方式的運用。5.欣賞、感受文學作品中的形象。6.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7.區分議論文的觀點與材料,判斷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8.領會科技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訓練理念】 在掌握三大實用文體和主要文學體裁的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著力解決好以下五個理念問題:1.閱讀訓練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交流的過程,其主體是學生。因此,要從教師出題學生答、教師講答案學生記硬背的灌輸主義的誤區里解脫出來,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三維互動教學機制。2.閱讀訓練又是一個情感活動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情感體驗,形成感情共鳴,才能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有所感悟,受到思想啟迪,獲得審美享受。冷眼旁觀,無動於衷,是歷年中考記敘文閱讀失分較多的根本原因。3.閱讀訓練還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要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敏捷性、准確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創造性,教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比較、聯想、想像等思維方法,提高聚合思維和輻散思維的能力。4.閱讀文本更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從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的接受教育的誤區中解放出來,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教師予以點撥、指導和幫助,要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5.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是提高閱讀質量的先決條件。要教會勾畫、圈點、摘錄、批註、列提綱、寫提要、網上瀏覽、下載資料、整理加工等閱讀方法。 【解題過程和方法】 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和從形式到內容、從內容到形式的一般規律,施行「四步閱讀法」:1.通讀選文,盡力整體感知。通讀後要反復揣摩,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這個關鍵就是記敘文中的中心思想,說明文的說明對象的特徵,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初步解決「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寫」的問題。抓住了這個關鍵,就抓住了閱讀的「綱」,就能明確閱讀的思維方向,帶起全文的閱讀。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是理清選文的思路,把握選文的大體結構,獲得整體印象。第三個層次是初步探究選文寫法的突出特點和語言的明顯特色。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以感性認知,獲得初步印象為主,不求全,不求深。這三個層次不是並列關系,而是第一個層次統攝下的層遞關系,以第一個層次為主。2.縝密審題,明確解題要求。認真讀題,抓住關鍵詞語、提示性詞語、規定性詞語,准確地理解題意,明確解題要求。3.局部探索,深入品讀細部。帶著問題,融入感情,精讀相關內容,邊閱讀邊思考邊勾畫,搜集信息。根據解題要求,處理信息,或概括,或綜合,或分析,或比較,或揣摩推斷,或聯想想像,確定答案范圍。緊扣解題要求,推敲、組織語言,准確而完整地寫出答案。4.整體檢驗,確保准確無誤。返回整體,從整體內容、結構、寫法、語言與局部保持一致性的角度對答案進行檢驗,發現「齟齬」,立即修改,以確保答案准確無誤。 以上,第一步是關鍵,第二步是條件,第三步是重點,第四步是保證。四步聯動,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就能收到預期效果。 一、記敘文 【考點透視】 記敘文閱讀的試題考點主要包括: 一、整體感知文章 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理解文章的總體思路,弄清結構層次; 2.理解文章各段之間的關系、順序,進一步整體把握文章; 3.概括各段、各層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內容; 4.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 二、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歸納中心思想 分析結構層次,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以寫事為主的文章: 1.情發生發展的先後時間分析; 2.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地點轉換分析; 3.按事情發展的階段分析。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長的階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點分析; 3.按表現人物不同性格特徵的不同條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變化分析。 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觀察景物的觀察點的變化,即空間變化分析; 2.按不同時間的不同景緻的變化,即時間變化分析。 歸納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有: 1.分析文章標題:有的文章標題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結尾:有的記敘文卒章顯志,用簡短的議論、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議論抒情的句子,這些句子往往與中心密切相關; 4.結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礎上歸納中心; 歸納主題,切忌脫離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讓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據。 三.分析文章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文為主.兼用描寫、議論、抒情。 記敘文的表現手法是多方面的: 1.記敘文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分兩大類:一是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一是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描寫有正面也有側面描寫,描寫有的結合各種修辭手法作生動、形象的描寫以突出強調描寫的對象,有的則是運用白描,使文字朴實、簡練、乾脆。 3.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 4.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5.記敘文中的語言特色,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或朴實或生動;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閱讀時要細加體會。 四.理解文中詞語、句子的含義與作用 這部分內容包括文章中近義詞、關聯詞的選用;聯系語境揣摩詞語或句子的特定含義;理解詞語或句子的淺表意思和深層含義;體會詞語或句子的表達效果與表達作用,各種修辭在文中的運用與作用等。 五.記敘的線索、要素,記敘的詳略,過渡、照應等也是考題中常常涉及到的。 【解題技巧】 思路是:看標題 ―― 讀文章 ―― 審試題 -- 回讀原文―― 作解答。 (一)看題目 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類型的;記敘文的題目一般也分為這幾種類型。題目是文章內容的眼睛,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中心。 (二)讀文章 這是閱讀理解的主要步驟。寫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主題。記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析事件的意義和它體現的中心思想。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時注意: (1)寫景層次、景物特點、寫景順序、情景交融;(2)想像、聯想、修辭手法的運用。借物抒情的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對某物的外形、內在特點的描繪,運用聯想、類比,頌揚與之有關的人物的內在精神特徵,用象徵手法、議論、抒情篇末點題即可。分析這類文章要注意:(1)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警句;(2)一般富有哲理的語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寫為載體的,所以分析時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點;(3)想像、聯想、象徵寫法的運用。 (三)審題目 為什麼要說看清文章後面的題目呢根據同學們臨場的教訓,不注意審題、不看清要求就答題,往往會做的題卻把分丟了,例如:題上讓你找錯誤的選項,而你找了正確的,題上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話概括了,這都是因為不注意審題所致。 (四)按題目要求回讀原文 第一次讀原文是大概知道文章寫的是什麼內容,但因不知問題是什麼,所以讀起來重點不突出,當看了題目後再讀就比較主動,屬於帶著問題去讀,有目的地瀆,很快能找到答案。 (五)答題 尤其是表述性的題要注意語言連貫精練,內容要全面,力求一語中的。空間里還有些資料。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H. 2012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祝願我們都能考好。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答案
一、(9分)
1.C2.B3.D
二、(36分)
4.D5.C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
力未富,應當外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轄地區不管不問呢?」
8.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
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
關系是: 「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 紅箋被淚水浸濕。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10.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賢者能勿喪耳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猶記佛狸祠下
三、(25分)
11.
(2)
①勻畫一個衣著言行與眾不同、令人發笑的人物形象;②為後文即將發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鋪墊:③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
①頤指氣使,目中無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③
不講衛生,不顧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
觀點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點。
①「我」對馬褲先生的不當言行不加制止,聽之任之:②「我」對馬褲先生的
諷刺過於誇張,且語言近於刻薄:③「我」對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觀點二:不同意,「我」沒有人性弱點。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
性格特徵不明顯;③「我」在小說中主要起連綴情節的作用。
四、(25分)
12.
①這項研究可以解決鋼材腐性的問題,節約能源,對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②
作為科學家,解極進取,勇於創新,轉入科研新領域:③作為學術前輩,可以藉此
鼓勵年輕人,開拓科研新領域。
①密切關注學術動態,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過程中認真細致,注重積累,追
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絲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確無誤,不片面追求形象
生動。
(4)
方面一:對祖國無限忠誠。
①視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計不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
設:②為國家建設雷要調整研究方向,轉入科研新領域。
方面二:對時事業充滿熱誠.
①作為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苟:②作為大學校長,
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方面三:對親人至愛至誠。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癒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
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朴實的美德。
五、(20分)
13. B
14. C
15. D
16.
②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掘銅礦,鑄造銅器了:
③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
④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了。
17

閱讀全文

與高考語文科技文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