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件第七單元習作課件:國寶大熊貓課件
如下:
原文:
來自中國的專機剛剛降落,人們企盼已久的中國「貴賓」終於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烏雲蓋雪的皮袍!
哦,這是來自中國的一對大熊貓,名叫「天天」和「寶寶」。
大熊貓是一種人見人愛的動物。大熊貓喜歡嬉戲,憨態可掬。有時直立起來,狀似舞蹈;有時背倚石頭,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著竹枝;有時團作一團,漫不經心地隨地打滾;有時拖著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大熊貓一經過訓練,就成了雜技「明星」,能夠表演前滾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車、騎木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節目,常常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與歡樂的笑聲。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瀕危動物。我國古籍中把大熊貓稱為「貘」。兩千多年前,漢朝初年的《爾雅》一書中,便有「貘體色黑駁,食竹」的記載。漢代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列舉了當時咸陽上林苑飼養的近40種異獸,大熊貓名列首位,可見大熊貓在當時就已經被人們視為珍貴的名獸了。
大熊貓體態豐滿,四肢粗壯,尾巴短禿,毛色奇特,頭和身軀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像戴著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鏡。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溫馴,給人以優雅、活潑的感受。
隨著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日益廣泛的友好往來,大熊貓作為友好使者,頻頻出訪,轟動了全世界。許多國家以能夠獲得中國政府所贈送的大熊貓為殊榮。大熊貓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給這些國家的動物園增添了華夏異彩。
1972年10月,中國政府贈送的大熊貓「蘭蘭」到達日本上野動物園,在頭九個月里,每天前往參觀的人竟達30萬之多,形成了「熊貓熱」。1979年9月,「蘭蘭」在東京不幸病故時,3000萬日本人向「蘭蘭」致哀。日本首相也發表講話,痛悼「蘭蘭」離世!
在動物園里,大熊貓成了最受寵愛的「貴賓」。熊貓館寬敞幽美,竹翠水清,安裝空調,照料周到,可是大熊貓總不習慣這種「舒適」的生活。環境改變了,氣候不同了,活動范圍受到了限制,食物條件跟野外也有很大的差別,養活大熊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繁殖就更困難了。那麼,大熊貓在自然界里的環境和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大熊貓如今在我國分布地域十分狹窄,僅見於四川省岷山、邛崍山和大小涼山,甘肅省的南緣和陝西省秦嶺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嶺。那裡人煙稀少的森林地帶,絕大部分山嶺都是懸崖絕壁,高聳入雲,但有的卻是緩坡連綿,起伏不絕。
山坡上覆蓋著蔥蘢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間雲霧繚繞,煙波浩瀚,空氣潮濕,泉水豐富,到處生長著苔蘚,在繁茂的植物中雜以多種竹類。生活在這里的大熊貓,終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隱士」。
2.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習作怎麼寫啊
很多年前復, 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制想休假,所以他們決定晚上去城鎮。他們叫來最信任一個人來照看孩子。當保姆來的時候,他們的連個孩子已經在床上睡著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覺得無聊就想去樓下看電視。但是她看不了,因為樓下沒有電視(因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們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問是否可以在他們的卧室看電視,當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後一個請求。
她問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蓋住那小丑雕像,因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電話沉默了一會。
(此時爸爸在和保姆通話)
他說:帶孩子離開房間……
我們將會叫警察……我們從來沒有什麼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個從監獄逃出來的殺人犯。
電話里沉默了一會兒。
(正在跟保姆通話的孩子的父親)說:帶上孩子們,離開房子……我們會通知警察……我們沒有一個小丑雕像……
孩子們和保姆被小丑謀殺了。
結果是,小丑是一個從監獄里逃出來的殺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鍾內轉發這個貼子,這個小丑在凌晨3點時將會拿著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這里發了,這就是惡魔般的小丑沒有殺我的原因
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怎麼寫
貓貓丟臉記
貓貓學會了爬樹,連老虎都拿它沒有辦法,他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內有一天,貓貓正坐容在一棵小樹的樹枝上晃悠著的時候,聽到路過的人談說馬戲團里的小猴子爬樹是「一絕」,能在樹上表演各種有趣的動作。貓貓聽了以後很不服氣,想:它小猴子有什麼本領,難道爬樹的本領比我還強?
於是,貓貓找到了小猴子,要和它比賽爬樹的本領。貓貓找了一根柔韌的樹枝,用爪子抱著樹枝一上一下地晃動,對小猴子說:「你行嗎?看我的本領多麼的高強!」
小猴子二話沒說,用尾巴鉤住樹枝來回盪起了鞦韆。貓貓看得眼睛發直,也學著小猴子的樣子用尾巴去鉤樹枝,「啪」的一聲從樹上摔了下來。
狐狸看到了,指著貓貓哈哈大笑起來:「你這不是班門弄斧嗎?真是自不量力,小猴子天生就是爬樹的高手,你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還有不出醜的?」
4.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小吃桃
春天的時候,陽光暖暖的,照的人有些睡意。
樹上的枝條尚未完全變的青綠,一些小枝幹還有些灰灰的光突的痕跡。
一隻小燕子飛過來飛過去的,嘴裡叼著濕濕的黏土,還有一些細細的軟草。它打算趁著天氣好的時候,蓋一所新房子。地址已經選好,就在一處農家的屋檐下面,那裡可以看到早晨的太陽,以及周邊的風景。
等到房子建成以後,還可以在有風或者大雨的日子裡,舒服的睡在窩里。
小燕子這樣想著,心裡就有無窮的動力。它四處尋找建屋的材料,用料都必須是最好的,要顆粒最細的新泥,這樣房子才能更牢固。它日日為此而奔波。
一天,附近的一隻小麻雀知道燕子蓋新屋的事情後,覺得不可思議。它自己已經在最粗壯的大樹上有了根據地。那裡有一條較粗的枝幹,上面很快就要長出更加密實的葉子,一團團,一簇簇的,天然的屏障,不必自己費一點體力。哪裡用的著那麼辛苦去尋找材料,然後還要認真的加工,辛苦的勞動之後,不是也只有巴掌大的巢穴嗎?
一天燕子飛過這棵樹的時候,麻雀叫住了它。「嗨,朋友。你的房子蓋得怎麼樣了?」燕子高興的回答它:「謝謝,現在只差最後收工了。我要選一些好點的細草曬干後鋪在窩里,這樣會更加舒適的。」麻雀搖搖頭,說:「朋友,你這是何必呢。忙活這么長的時間才只有一點大的居所。你看我,整條枝幹都是我的。」燕子順著他的目光掃去,整條枝幹上沒有一點築窩的痕跡。它小心的提醒麻雀,「還是盡快修一個小房子吧。等夏天來了,風雨變大,你猜不會被淋濕啊。」麻雀聽了,不以為意,有什麼,我頭頂上那麼多的樹葉為我遮風擋雨呢。
很快,夏天就來了。樹干被綠葉掩映著,那裡很是涼快,簡直是避暑的最佳場所。麻雀覺得自己簡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鳥類了。
在一個空氣沉悶的午後,大地上籠罩著一層難以忍受的燥熱。傍晚時分,終於迎來了一場雷陣雨。雨勢來的快而急。麻雀躲在樹葉底下,觀察著雨水的變化。頭頂的那些綠葉很是給力,把雨水分離而去,樹幹上還是乾燥的。可是,不久,更加響亮的雷聲轟隆隆的傳來了,夾雜著刺眼的閃電的亮光。不知什麼時候還起了風。於是在這些變化中,雨水突然就變大了,嘩啦啦,嘩啦啦……樹干被吹得來回擺動,樹葉更是被勁風吹得將要飄落下來。麻雀,很是害怕,因為,四周已經無處可躲了。在驚慌中,它想起小燕子的新家離這里並不算遠。雨越來越大,沒有要停的意思。它決定先尋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於是飛快的飛了出去。很快,它來到了屋檐下,燕子的巢穴上。揮動翅膀,抖落下剛剛沾染上的雨水,它叩響了燕子的門。小燕子趕忙請它進了屋。這里很小,但是很溫暖。再大的風雨都不餓能夠將它撼動。麻雀想起自己之前說的那些話,很是羞愧。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看來是很有道理的。
看來雨停後,必須要動手蓋一所自己的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