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近十年濟南市中考語文考的課內文言文與課內詩歌分別是什麼十萬火急!求教各位大神謝謝!
貌似都說今年詩歌考課外的
B. 濟南中考語文歷年來的古詩詞賞析和文言文都考到過哪些
中考必背古詩文
C. 一片2006年濟南市中考語文試題,請快點發答案,馬上要!謝
啦啦啦啦啦啦拉德馬西亞
D. 2007年濟南中考語文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①帶月荷鋤歸②老驥伏櫪③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示例:文明之行,始於足下。
3、略
4、示例:「尚」是「還」的意思,第一句詩中「僵」和「孤」寫出了詩人年老體衰,閑居鄉間的生活狀況,但詩人還想著去戍守邊疆,表現了詩人強烈的報國之情。
5、略
6、①受蒙蔽,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②擴大
7、C
8、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9、贊同 ;反對
10、相同:充分尊重被勸說者,進行委婉的勸說,使對方易於接受
不同:鄒忌:設喻說理 優旃:用反語諷諫
11、示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污染,環保效益高;應用范圍廣;改變能源結構,緩解地球礦物危機;發展前景廣闊
12、文章開篇運用具體的事例,初步介紹了太陽能光伏發電運行穩定、無污染的特點,引出文章說明的對象,選取貼近民眾生活的事例,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13、亟待;急待,迫切的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詞語氣強烈,寫出了我國傳統能源結構急需轉變的緊迫性,強調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意義。如果改為「需要」一詞,語氣平淡,不能很好的表現能源結構轉變的急迫。
14、畫線句列舉的一系列數據,具體准確地說明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節能減排方面產生的效益,有力地說明它是真正的無污染的綠色能源。
15、略
16、醇 ; zhǒu
17、示例:瘦弱的父親枕在我堅實的臂肘間,沉靜而安詳
18、文章以「父親睡了」為題,一語雙關,既寫了父親靠在我懷中睡著時的情景,也含蓄的寫出父親永遠的離我而去了;文章藉此表現了老弱的父親對「我」的依賴和「我」對父親的體貼、關愛;同時以「父親睡了」為線索組織材料,使文章渾然一體。
19、示例:不時地睜開眼睛瞅瞅我,那眼神似在說:還是兒子好呀
20、略
21、示例:共同之處:文中的「我」和田世國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啟發:生活中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味深沉而真摯的親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報答父母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E. 急求2005年濟南中考滿分作文(題目:擁抱——)
精品備課:生命 生命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後來,她了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說:「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
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後,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翼地捧著,彷彿是捧著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
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學習目標】
1.理解內容,感悟中心,揣摩詞語。
2.學習並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3.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感悟。
【基礎知識精講】
一、背景材料
1.作者簡介
杏林子,本名劉俠,女作家,陝西扶風人,1942年生,北投國小畢業,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全身關節均告損壞。她忍著病痛,寫作不輟,共寫了四十多個劇本和許多散文。其中,《杏林小語》《山水大地》《種種情懷》《尋找生命的坐標》等作品讓灰心的人得到鼓勵,使畏縮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路上。劉俠在1980年當選為十大傑出女青年。1982年更創辦了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全台灣一百萬殘障朋友服務,將她的愛心奉獻給社會。
2.作品簡介
《生命 生命》選自《杏林子作品精選》(香港宣道出版社1986年版)。略有改動。作者就一般人看來的尋常小事,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並且聯系自己的身世,強烈地呼喊「生命 生命」。
二、課文剖析
1.寫法精講
全文只有短短的五個自然段,篇幅不長,作者以生動平實的語言描述尋常小事,由此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本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分別描述了三個尋常小事,分別是飛蛾求生、瓜子抗爭、傾聽心跳。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聯系自己的身世所引發的對人生的思考。本文在寫作上層層深入、由物及人,所引發的思考也是逐步深入的。
下面是對課文中事例與思考的簡單圖解:
事例: 思考
飛蛾:生之慾望 生命的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 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 珍視、奮斗
2.重點精講
開頭寫小飛蛾是什麼意思呢?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不要傷害生命,一是一切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從全文看,寫的不是怎樣對待小動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種理解不對,第二種理解才是對的。小飛蛾的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它極力掙扎。其實這種掙扎幾乎是無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說摹K涫俏抻玫惱踉
F. 歷屆濟南中考語文最高分~ 只知道某一屆也可以~~ 就是語文最高分啦。。。
08 117 沒滿分的
G. 2005-2007語文中考題濟南(要有答案) 2005-2007語文中考題濟南(要有答案)
2007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20分鍾,滿分120分)
一、積累與運用:(12分)
1、按要求默寫:
①晨興理荒穢,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1分)
②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1分)
③《木蘭詩》中描寫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詩句是 , 。(1分)
④《岳陽樓記》中表現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 。(1分)
2、閱讀下面的新聞,針對新聞報道中市民的做法,擬寫一句公益廣告語。(20字以內)(3分)
據報載,5月14日,,一位市民為圖方便,穿過馬路時,不走人行橫道線,卻像雜耍般搬起自行車,翻越護欄(馬路中間的隔離樁)。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不僅有生命危險,也容易干擾過往機動車正常行駛。
3、從下列三個備選人物中任選一個,寫出相對應的名著及其作者,並仿照示例,寫一段閱讀心語。(5分)
備選人物:傅雷 貝多芬 諸葛亮
示例:祥子,一個舊社會的人力車夫。他自尊好強、吃苦耐勞,他想通過個人奮斗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但黑暗的社會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墮落為懶惰焦化、自私麻木的行屍走肉。
所選人物: 對應名著: 作者:
閱讀心語:
二、古詩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分別回答問題。
(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 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4、聯系前兩句詩,談談「尚」字的表達作用。(3分)
5、請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所展現的畫面。(3分)
(二)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乙]始皇議欲大苑囿①,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②曰:「善。多縱禽獸於其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輒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故將請旨。漆城雖於百姓愁費③,然佳哉!漆城盪盪④,寇來不能上。」於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釋]①苑囿(yuàn yòu )養禽獸以供帝王打獵的園林。②優旃(zhān):秦朝宮廷中的一個演員。③愁費:愁,憂愁;費,花費。④盪盪:漂亮而光滑。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分)
①王之蔽甚矣
②始皇議欲大苑囿
7、下列句中加點的「雖」與「雖欲言,無可進者」中的「雖」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C漆城雖於百姓愁費 D故雖有名馬
8、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的句子(2分)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9、甲文中,「王曰:『善。』」表明了齊王對鄒忌所言持 的態度;乙文中,「優旃曰:『善。……』表明了他對兩位君主的想法持 的態度。(2分)
10、甲、乙兩文都寫了成功勸諫的故事,鄒忌和優旃的勸諫方式有什麼異同?(4分)
相同:
不同: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閱讀下面的兩篇文章,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太陽能光伏發電
①2006年12月,上海電力學院太陽能研究所趙春江教授在自家的屋頂上安裝了一套2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家庭。這套裝置,運行十分穩定,自安裝完畢正式發電以來,已向上海大電網輸送了1300多度電,而且沒有任何污染,在「節能減排」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太陽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在現代科技條件下,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被轉換為電能。尤其可貴的是,它還是最清潔的能源,在法三、利用時不會排放任何污染。特別是在地球礦物能源日漸短缺,我國以煤炭、石油為主的污染比較嚴重的傳統能源結構亟待轉變的今天,太陽能發電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動力和發展空間。
③太陽能發電分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光伏發電比較普及,而光熱發電較少,通常所謂的「太陽能發電」往往指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
④光伏發電是根據1839年法國科學家貝克雷爾發現的「光生伏打」效應原理,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其三大部分組成,設備簡單,可靠穩定,使用壽命長,安裝維護簡便。理論上講,光伏發電技術可以用於任何需要電源的場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電源,大到兆瓦級電站,小到玩具光伏電源,可以無處不在。
⑤光伏並網發電,是公認的全球太陽能利用的最終方向。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相繼推出光伏屋頂並網發電項目和計劃,美國和歐盟計劃到2010年實現百萬屋頂太陽能並網發電,日本也宣布到010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GWp,主要用於屋頂並網光伏系統。我國的光伏並網發電起步較晚,但近年發展很快,已建成10個光伏並網發電項目,總體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深圳市投巨資建成亞洲最大的園博園太陽能光伏電站,每年發電100萬千瓦時,而且與市電並網。從環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國火電廠的煤耗,園博園電站每年可節省標准煤約384噸,減少粉塵排放約4.8噸,減少灰渣排放約101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7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7.68噸,是真正的無污染綠色能源,意義非同一般。2008年北京「綠色奧運」場館的部分用電,也許將由太陽能發電來提供。
⑥總體來說,太陽能光伏技術已經結束了前期開拓階段,迎來了新的蓬勃發展時期。有人做過樂觀的估計,在今後10年內,太陽能光伏發電將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累計容量將達到20兆瓦。到本世紀中葉,太陽能發電量將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5%~20%,超過核電,成為人類的基本能源之一。
11、文章介紹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很多優點,請列舉出三條。(3分)
12、文章開篇就介紹了趙春江教授家庭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情況,這樣寫有什麼好處?(3分)
13、如果將第②段中加點的「亟待」一次改成「需要」,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4分)
14、第⑤段中的畫線句列舉了一系列數字,請簡要說明它們的表達作用。(3分)
15、2007年6月10日—16日是我國第17個「節能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節能減排,科學發展」。某社區在「節能宣傳周」期間,利用「公益宣傳欄」向市民介紹落戶濟南的太陽能路燈。請你結合原文和下面的材料,運用簡明生動的語言,在下面的公益宣傳欄內寫一段「太陽能路燈的自述」。(60字左右)(5分)
材料:太陽能路燈扮靚泉城
濟南環城公園(南護城河黑虎泉區域)太陽能路燈工程已於2007年2月12日順利完工(圖略),並陸續在濟南街頭安裝使用(圖略),成為泉城濟南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種新型路燈裝有智能控制系統,可將白天吸收的陽光轉換成電能儲存起來,陰雨天也能正常使用,並可設定時間自動開關。
(二)父親睡了
①父親退休以後,頓頓飯喝點酒,天天騎著自行車四處轉轉,樂呵呵的。那次我帶回家九華山的畫冊,父親掀來翻去看不夠,我猜他是想去九華山看看。
②那年五一長假,我陪父親登上了九華山。那是個陽光很好的日子,父親頗有興致。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我一直緊緊抓住父親的手,緊貼著他走。他自然的順著我的身勢,腳步扎實,像有了安全感的孩子。參加工作多年了,我還是頭一次和父親手拉手這么長時間。他的手指又細又硬,如根根小棍,刺得我心酸的有點心疼了。山路上,每每歇息時,父親總是讓我站在裡面,他站在外面,用身子當著我,生怕我不小心跌下去。
③晚上,父親覺得有點不舒服,腦袋發暈,早早就上床了。我說給他做做頭部按摩,他便順從地躺下,枕在了我的雙腿上。我哪會做按摩,只是在他的臉部、脖頸、耳根和頭心揉來揉去,輕輕的,緩緩的。他 。沒多一會兒,父親就睡著了,呼吸均勻,一臉的慈祥。我揉著、看著,想起父親摟我睡覺的情景……
④小時候我經常生病,父親心疼,總摟著我睡,讀初中時我還跟他睡一個被窩。他喜歡讓我枕著他的胳膊,還不時地摸摸我的身子,用胡茬子扎我的臉,親得沒法再親了。夜裡我多少動一下,他就醒了,摸摸我的小屁股,問我想喝水還是尿尿。有一回,我忘了因為什麼,父親沖我大發脾氣,我委屈地哭了,就賭氣去跟母親睡。天亮醒來時,卻發現父親正緊緊地摟著我呢。原來半夜時他又把我抱進了他的被窩。他朝我擠弄一下眼睛:「好小子,不摟著你我還真睡不著呢。」等到我畢業回家,確是大小夥子了,父親不好意思再摟我睡覺。有時趁我睡時他會像犯癮似的摟摟我,他身上的那股煙味酒氣很熏人,但我還是假裝睡著,品著熱茶般濃郁chún( )香的父愛,眼角滲出了淚水……
⑤此刻,看著躺在我腿上瘦弱的父親,看著他那根根白發和道道皺紋,我的眼睛、鼻子已酸澀不已了:父親真的老了。
⑥從九華山回來,父親逢人便說:「兒子帶我去安徽旅遊了!」他眼神中流露出的興奮與自豪卻平添了我幾分內疚與不安,讓我意識到陪父親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也許因為心情好,父親更貪杯了,而且常常過量。我勸過他幾次,他卻像犯了錯的孩子,嘿嘿一笑:「難戒呀。」有一次,舅舅來,他們兩人對飲不停,父親醉倒了。我哈腰抱他上床,卻沒費多大勁兒,印象中原本高大的父親,沒想到卻那樣輕!而我的心卻沉了許多……
⑦父親枕在我的臂肘( )間呼呼地睡著了,睡的好香好沉。睡夢中,父親含含糊糊地說:「吃葯了嗎?」我明白這句話是對我說的。我有糖尿病,每次飯前他都記得提醒我這一句。此時醉倒了的父親竟在夢中也執著地囑我吃葯。淚潤濕了我的雙眼,浸濕了我的內心。這一夜,我沒怎麼睡,生怕手臂的翻動會驚醒父親;但父親睡得很好,也許是因為睡在兒子的懷抱里吧。
⑧幾年後,父親得了不治之症,躺進了醫院。最後的日子裡,他肝疼腹脹,盡管疼痛難忍,也從不呻吟一聲,不讓兒女心疼著急。只有倚在我的懷里,他才能稍睡一會兒。他說:「躺在兒子的懷里,我就不覺得遭罪了。」可我分明看見有一行淚從父親的眼角流出來。
⑨3約6日,父親躺在我的懷里睡了,靜靜的,很安詳。
⑩他這一睡,再也沒有醒來。
(作者:王忠范,文章有刪改)
16、在下面的括弧內根據拼音寫漢字並給加點的字注音。(2分)
chún( )香 臂肘( )
17、通讀全文,根據文章內容,仿照下面的句式補寫句子。(3分)
小時候,病弱的我睡在父親寬大的臂膀里,溫暖而舒適;
長大後, , 。
18、文章以「父親睡了」為題有什麼好處?(4分)
19、聯繫上下文,在第③段的橫線處填寫描寫父親神情和動作的語句。(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他
20、文中有兩處畫線句,請選擇其中的一處作圈點評注。(6分)
提示:第一步:在句中圈出1個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從意義和作用兩方面做注;
第二步:品評賞析句子,可以從內容理解、表達效果等角度入手。
要求:評注的內容寫在「圈點評注」欄內。
21、閱讀原文和下面的材料,請你說一說文中的「我」和田世國有什麼共同之處,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4分)
材料:田世國是山東棗庄薛城區人,38歲的他毅然位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親捐腎,延續了母親的生命,他因此被評為200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共同指出:
啟發:
四、作文(50分)
22、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一)請以「為自己高興」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二)有一種風景令人心怡,有一種歷練使人振奮,有一種溫暖讓人銘記,有一種情感永難忘懷,有一種精神永不泯滅……這林林總總鑄就了永恆的美麗。
請以「永恆的美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選擇話題作文題目需自擬②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出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④不得抄襲⑤不少於600字(如寫詩歌不要少於20行)。
2007年濟南市中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①帶月荷鋤歸②老驥伏櫪③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示例:文明之行,始於足下。
3、略
4、示例:「尚」是「還」的意思,第一句詩中「僵」和「孤」寫出了詩人年老體衰,閑居鄉間的生活狀況,但詩人還想著去戍守邊疆,表現了詩人強烈的報國之情。
5、略
6、①受蒙蔽,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②擴大
7、C
8、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9、贊同 ;反對
10、相同:充分尊重被勸說者,進行委婉的勸說,使對方易於接受
不同:鄒忌:設喻說理 優旃:用反語諷諫
11、示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污染,環保效益高;應用范圍廣;改變能源結構,緩解地球礦物危機;發展前景廣闊
12、文章開篇運用具體的事例,初步介紹了太陽能光伏發電運行穩定、無污染的特點,引出文章說明的對象,選取貼近民眾生活的事例,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13、亟待;急待,迫切的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詞語氣強烈,寫出了我國傳統能源結構急需轉變的緊迫性,強調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意義。如果改為「需要」一詞,語氣平淡,不能很好的表現能源結構轉變的急迫。
14、畫線句列舉的一系列數據,具體准確地說明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節能減排方面產生的效益,有力地說明它是真正的無污染的綠色能源。
15、略
16、醇 ; zhǒu
17、示例:瘦弱的父親枕在我堅實的臂肘間,沉靜而安詳
18、文章以「父親睡了」為題,一語雙關,既寫了父親靠在我懷中睡著時的情景,也含蓄的寫出父親永遠的離我而去了;文章藉此表現了老弱的父親對「我」的依賴和「我」對父親的體貼、關愛;同時以「父親睡了」為線索組織材料,使文章渾然一體。
19、示例:不時地睜開眼睛瞅瞅我,那眼神似在說:還是兒子好呀
20、略
21、示例:共同之處:文中的「我」和田世國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啟發:生活中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味深沉而真摯的親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報答父母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H. 近幾年濟南中考語文試題
沒人知道啊1
I. 2004年濟南語文中考試題答案
濟南市2004年中考語文試題
語 文
一、積累(每題2分,共6分)
按要求默寫。
1.爭渡,爭渡, 。(李清照《如夢令》)
2.古詩詞中與「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哲理一致的詩句有:「 ,
。」
3.古詩詞中,有許多蘊含鄉愁之情的膾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長。如, (作者)的 「 , 。」
(此題多答一句且正確可加2分)
如, (作者)的「 , 。」
二、文言文閱讀(1 4分)
閱讀下而兩則文言短文或片段,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 凄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望西山,始指異之。
②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並從學過的其他文言文中找出一個含有這個字且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6.閱讀選文,你有什麼啟發或感悟?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2分)
(二)
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患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喻老》
【注釋】庄蹻(qiāo):人名。
7.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只劃一處)(2分)
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庄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
9.寫出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並解釋。(2分)
1 0.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楚莊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2分)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日 歷
馮驥才
①我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
②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後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它不像「未
來」那麼過於遙遠與空洞。它就等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限是燈光,明天與今天的界限還是燈光。每一個明天都是從燈光熄滅時開始的。那麼明天會怎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歷掛在牆上。隨手一翻,光溜溜的紙頁花花綠綠滑過手心,散發著油墨的芬芳。這一剎那我心頭十分快活。我居然有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邊的日子就像一個個空間,生機勃勃,寬闊無邊,迎面而來。我發
現時間也是一種空間。歷史不是一種空間嗎?人的一生不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嗎?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要看你把什麼東西搬進來。可是,時間的空間是無形的,觸摸不到的。凡是使用過的日子,立即就會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無痕跡。也許正是這樣,我們便會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
④時間是從來不會逆轉的。於是,營孟德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慨吧,晏殊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傷感,……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無奈而頻生的白發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為此,你每扯去一頁用過的日歷時,是不是覺得有點像扯掉一張生命的頁碼?
⑤我不能天天都從容地扯下一頁。特別是忙碌起來,或是從什麼地方開會、活動、考察、訪問歸來.看見幾頁或十幾頁過往的日子掛在那裡,黯淡、沉寂;被時間掀過的日瀝好似廢紙。可是當我把這一疊用過的日子扯下來,往往不忍丟掉,而把它們塞在書架的縫隙或夾在畫冊中間,就像從地上拾起的落葉——它們是我生命的落葉!
⑥別忘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曾經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
⑦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長沙路四治里十二號那個頂層上的亭子間被徹底搖散,震毀。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樣找到一個洞爬了出來。當我的雙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覺真像從死神的指縫里僥幸地逃脫出來。轉過兩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鐵盒子般的海鷗牌相機,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鑽進我的房間——實際上已經沒有房頂。我將自己命運所遭受的慘狀拍攝下來。我要記下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這是我個人獨有的經歷。這時,突然發現一堵殘牆上居然還掛著日歷——那蒙滿灰土的日歷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來。如今,它和我當時拍下來的照片,已經成了我個人生命史上kè gǔ míng xīn的珍藏了。
⑧由此,我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它原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歷是一本日記。它默默而無形地記載了我每一天遭遇的、面臨的、經受的、應對的一切。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動去創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並把這一天深深嵌入記憶里。我們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嗎?
⑩所以我寫過:「生命就是創造每一天。」
11所以我說過:「我們今天為之努力的,卻是為了明天的回憶。」
1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為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為永存的詩篇或畫卷。 (文章有刪改)
11.通讀全文,你認為作者「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的原因是什麼。(4分)
12.根據上下文,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3分)
①一剎那 嵌入
②kè gǔ míng xīn
13.根據具體語言環境,說說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著」形容新的一天的到來有什麼好處?(3分)
14.聯繫上下文,仿照第④段劃線句續寫句子。(3分)
15.文章第⑦段詳細記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3分)
1 6.文中作者說「人的一生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也思考「要把什麼東西搬進來」充實這空間。
聯系實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經或者打算拿什麼把自己的日子填滿?請寫一段話表述出來。(不超過60字)(4分).
(二)
光啊,你慢些走 。
①在人們的印象中,光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讓人抓不住蹤跡,總希望能給光踩一腳剎車,看清它的模樣,說一句:「累了嗎?歇歇吧。」現在,科學家真的能勒住光的韁繩。別再以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蝸牛一樣蜿蜒爬行。
②宇宙中光跑得最快,這不僅表現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線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達到每秒29.979萬公里。光從太陽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鍾。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詩人李白的床前,僅需2秒鍾。不過,宇宙太大了,從最近的一個星系發出的光要經過20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
③1 999年,科學家進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實驗,首先使光速減慢,幾乎達到了與城市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一樣的速度(時速60公里)。隨後,又接近人散步時的速度(時速1.6公里)。2001年,他們甚至讓光直接停了下來。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確是真實的。
④光的傳播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 。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質稀薄的空間才能達到,例如在空氣中。光在進入水或玻璃等介質後,由於折射傳輸速度會變慢,但在普通的光學材料里,光速一般只會減慢到原來的幾分之一,還是太快了。
⑤科學家採用的新「介質」是由施加激光後的超低溫原子雲構成的。研究人員首先將大量鈉原子組成的原子雲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一273.1 5℃),形成所謂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狀態(這種物質凝聚態的存在是1 924年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預見到的。根據他們的理論,當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極低溫度的高度真空環境中,它們之間的相對距離減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單個粒子的身份,而表現得像一個單一的「超級原子」)。在這種狀態下,原子的速度幾乎等於零,結果鈉原子被迫互相重疊,形成一種「凝聚物」。這種「冷凝物」一般會吸收照射它的光線,但科學家使用一種特殊激光束對其進行處理,使光可以通過,然後經過調節可以使光速降為零。這種控制激光束可與某種「手閘」相類比:當鈉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時,處於一種激發狀態,光通過時表現為透明介質;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降低強度,鈉原子不再表現為透明介質,轉而吸收光。
⑥科學家們將一束黃色激光通過該「冷凝物」後,成功地觀測到了黃色激光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現象。穿過「冷凝物」後出來的激光肉眼無法看到,但是儀器顯示它的顏色與進入時的激光顏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實驗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莉娜•豪(Lene Hau),她被認為是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⑦慢化光速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應用上均意義非凡,在計算機領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縱光子以便把信息輸入光子,然後根據需要再將光子發往某地以及某時再發。這種可能性使人們看到了新一代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曙光,它將比目前計算機的功能強大幾千倍。
⑧此外,利用它可以開發將不可見的紅外線轉換為肉眼可識別的可見光的技術、減少通信系統中的噪音以及研製性能更好的視頻顯示和夜視裝置等。
17.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
閱讀全文,試簡要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4分)
18.文章第①段的語言表達有什麼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作簡要分析。(4分)
19.文章第②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表達作用?(3分)
20.根據第④段說明的內容,在橫線上補寫一句話,使語意連貫。(2分)
21.認真閱讀第⑤段,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慢化光速實驗採用的新「介質」的形成過程。(不超過60字)(3分)
22.在一般人看來,光速是無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學家經過努力使光速慢了下來,並將造福人類。你從莉娜•豪教授身上感悟到了什麼?請結合具體事例談一談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麥克牽一隻蝸牛去遠行,可是蝸牛走得太慢了。
麥克又是催促又是斥責,蝸牛隻是很歉疚地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麥克又急又氣,對蝸牛又拉又扯又踢,蝸牛受了傷,越發爬得慢了。麥克只好耐著性子,讓蝸牛慢慢爬,自己則以一種接近靜止的速度跟在後面。就在這個時候,麥克聞到了陣陣花香,聽到了鳥叫蟲鳴,感到了微風拂面的舒適。後來,麥克還看到了美麗的夕陽、燦爛的晚霞,以及滿天的星斗。麥克不禁感慨道:「我牽著蝸牛遠不如蝸牛牽著我富有詩意!」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美麗。人生路上,不管是因為匆匆趕路錯過了美麗,還是因為慢下腳步欣賞美麗,都是曾經年少的證明,將來美好的回想,刻在生命年輪上的印記…… 讀了上面的材料,請以「感悟美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濟南市答案
一、積累(6分)
1.驚起一灘鷗鷺o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o
3.示例: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o",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評分意見:1、2小題各2分o 3小題作者和名句(名句不僅要蘊含鄉愁之情。還須情景交融)都對得2分,只寫對作者不得分,只寫對名句得1分,多寫且正確加2分。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4.①感到奇怪②從前
5.是:這。示例:是亦不可以已乎?/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6.啟發或感悟可叢以下角度回答:①只有志存高遠,胸襟開闊,才能有所作為。②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甚至達到關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只有躬身實踐,善於探索發現,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7.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8.庄蹻在婪國境內做強盜(橫行霸道),但官吏禁止不了他,這是政事混亂啊。
9.目不見睫: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不能省察自己或見遠而不見近。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多指缺點)了解得透徹的能力。
10.楚莊王「欲伐越」,但聽了杜子的進諫後,「乃止」。可以看出楚莊王是一個善於納諫、知錯就改的人。
11.因為日歷使作者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或日歷隱含著作者對「明天」的希望,使作者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日歷也是生命忠實的記憶)並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12.①chà qiàn ②刻骨銘心
1 3.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動形象;表現了作者對新的一天的喜愛,以及對明天的希望(或全新的一天等待著人們去豐富、充實,或新的一天帶給我無限的憧憬。以及用新的生命去創造每一天的渴望)。
l 4.示例: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悟。/辛棄疾有「可憐白發生」的痛楚。
l 5.突出唐山大地震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突出日歷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憶。 16.略
17.作者按照邏輯順序先後說明了慢化光速的可能性、現實性、原理和意義。
I 8.①第l段是生動說明。②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將光比作「神行太保」「蝸牛」等,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光速的快慢變化;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如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說明了光速之快。
1 9.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數字能更具體、更准確地說明光速快的特點;舉例子使說明具體真實,便於讀者理解。
20.示例:在不同的介質中有著不同的速度。
2 1.示例:首先將鈉原子雲冷卻,使其在「玻色一愛因斯坦凝聚」狀態下形成「冷凝物」,然後用控制激光束將其處理成透明介質。
22.觀點示例:只有不斷創新,勇於探索,才能促進科技進步和人類發展。具體事例略。 23.略
J. 濟南中考歷年語文中考作文題目
2015年
按要求作文
請以」那聲音常在我心田「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於600字。
2014年
按要求作文「
請以「一個夏日的早晨」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於600字。
2013年
按要求作文。
請以「定格在記憶里的畫面」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於600字。
2012年
人生的體驗,來源於多姿多彩的生活。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校園,無論是在街巷,還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書、一棵竹樹、一隻飛鳥……都可以引發我們對真、善、美的觀察、體味與思索。細細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
請以"咀嚼生活的真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於600字(如寫作詩歌不要少於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