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贊美南通的作文
剛才的那個人是住南通的么,怎麼那麼不熱愛家鄉啊
Ⅱ 關於南通特產的作文
南通特產——文蛤
南通東瀕黃海,在13萬公頃的灘塗上盛產數百種淺水貝類,尤以送文蛤最為豐富,佔中國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文蛤雅稱「天下第一鮮」,屬於腮綱兼蛤綱的海產貝類。明代李時珍雲:「還中諸蛤之利有餘人者,統稱蛤蜊,白殼紫唇,或殼上有花紋故稱文蛤或花蛤。」宋朝詩人梅堯臣也曾有過「車蝥與月蛤,寄自海陵郡」的詩句。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姑蘇吃到文蛤,便御封它為「天下第一鮮」。
文蛤,生活在淺海鹽度較低的沙灘上,雌雄異體,性腺成熟期在6月至7月,產出的精、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蛤經三周後進入沙底棲息。從幼蛤到長成采捕需二三年。幼蛤由海潮帶到十幾米深的灘塗地帶活動,最適宜的水溫為15-25度,以藻類、浮游生物為食,長大後逐漸向潮下帶遷移,平時常露出沙面,冬季潛入沙底的約二三十厘米處越冬,但留有氣孔可以通氣。
文蛤其殼如彩色扇狀,其肉鮮嫩無比,且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10%,脂肪11.2%、碳水化合物2.5%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磷、氨基酸、其味鮮而不俗,食而不厭。食用文蛤,能開胃、催乳、健身,且有清熱、化痰、利濕、散蛤等功能。色彩斑斕的貝克可以作蛤蜊油的精美包裝盒,也可製作成大雅之堂上的工藝品。
文蛤的食法頗多,可將其作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作為配菜,調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熗生吃;或斬成肉泥,煎成餅。特別是近年來,如東制葯廠將其開發成粉劑精品,冠名為「天下第一鮮」,蜚聲海內外。
生於海邊長於海邊的人們,習慣了現熗現吃,他們將文蛤肉洗凈後,用鹽腌制少時,在洗凈,佐以燒酒、麻油、醬油、醋、生薑、白糖、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可異鄉人看後無不瞠目結舌、唯恐避之不及,但來久了,也經不住誘惑,大有「唯有犧牲多戇直」的「英雄氣概」。在閉上眼睛吞上幾只後,頓覺眼界大開,相見恨晚。海邊人還有制文蛤醬的好手藝。把鮮文蛤裝進罐或瓶,放上鹽、姜、蔥、酒等佐料,在將口封上,置於陰涼通風處,過上一段時間,揭開蓋子,泌出的香味,使你垂涎三尺,食慾徒增。此醬可饋贈親友,或作為沿海人在內地工作期間早晚下飯的主菜。難怪沿海人的鄉情如此濃烈,從中可窺一斑。
在廣闊無垠的南黃海灘上,隨著潮水的落去,趕海人有的肩扛著鐵刨子,有的手拎著網兜,湧向這一天出一頭「金牛」的大海。他們有的用鐵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著後退,憑著沙中傳出的聲感,將一隻只文蛤又迅疾勾入網兜里。有的人只用雙腳踩文蛤,將海灘上的沙泥踩活後,文蛤就自然露出沙面,然後用手一隻只地拾進網兜。人們邊踩文蛤邊說著、。笑著、唱著、充滿著詩情畫意。改革開放為南黃海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南通人把文蛤打進了國際市場,使其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地「天下第一鮮」。僅以全國著名地文蛤產區如東為例,全縣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養殖面積達50多萬畝,年出口6000多萬噸,成為我國最大地文蛤生產基地。近年來,南通市旅遊部門將灘塗踩文蛤作為專項旅遊活動推出,美其名「海上迪斯科」,為國內外獨有,融觀賞、運動、風味平常於一體,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成為南黃海上一道亮麗地風景線。
Ⅲ 家鄉南通名人作文
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清代詩畫家。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乳名龍角。通州(今江蘇南通)人。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因遭誣告被罷官,去官後寓揚州借園,自號借園主人,以賣畫為生。與李鱓、金農、鄭燮等往來,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
閔乃本
閔乃本江蘇如皋人。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1987年獲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人工晶體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改進了浸蝕法,使能顯示近於平行晶面的位錯,澄清了體心立方難熔金屬中的位錯組態;利用光彈方法首次觀察到螺位錯並給出了成像規律;提出了晶體生長的層錯、孿晶等缺陷機制,發展了非完整晶體的生長動力學。用實驗觀察研究了界面失穩、胞狀界面的演化、枝晶、分形的形成過程。提出了周期、准周期微米超晶格的聲學效應、光學效應和非線性光學效應的理論,開拓了通過控制微米級微結構來研究新材料、新器件的領域
著名人物
近代
清代畫家、詩人 揚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
清末狀元、實業家、教育家,晚清君主立憲派領袖 張謇
曾任江蘇省省長 韓紫石
民初著名學者、語言學家、教育家、慈善家 易作霖
現代
藝術家、科學家中科院院士 閔乃本
中國計算機科學先驅,德籍華裔 閔乃大
表演藝術家 趙丹
書畫家 范曾、康戎、袁運甫、袁運生、范楊 王個簃、康平
著名作家 朱千華、黃蓓佳、蘇枕書(原名瞿艷丹)
軍警國際著名刑偵專家 李昌鈺
原復旦大學校長 王生洪
發改副任: 李盛霖
建設副長:黃 衛
農業副長: 劉 堅
高檢院長: 曹建明
劉延東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
顧秀蓮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婦聯主席
陳炳德 上將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參謀部總參謀長
張佑才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吉佩定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作文:
名人張蹇、他本是清末狀元,然而中國在甲午戰爭的失敗,促使他從一個傳統文人轉而去從事實業救國。放棄看得見摸得著的仕宦之路,去做這樣的角色變換,背後的風險,可不是誰都願意擔的,然而他做了。愛國之心切,斷腕之魄力,由此可見!
南通的近代化進程,幾乎是在張蹇一己之力的推動下,一步一步走來。他的發展思路是 ——「父實業,母教育」。作為經濟基礎的實業,是張騫最早著手創辦的,從大生紗廠開始,先後共建了四座紡織廠,形成「大生系」。關於這個集團的由盛而衰,成敗得失,專門的研究者估計可以另出一篇很深入的論文,這里不多說。我們看看在實業發展之後,這個城市所發生的深刻變革。
對南通影響極為深遠的,是「一城三鎮」的城市格局。張蹇的城市規劃中,通州城為商業生活區,唐家閘為工業區,天生港為港口區,狼山為風景區。這么科學的分布,直到今天依然是不落伍的。與之緊密相關的交通方面,陸續修築了一城三鎮之間相通的公路,而且由於規劃合理,其線路走向至今沒有太大變化。很慶幸,南通的城市骨架那時就搭好了,換到現在,規劃工程一茬一換,沒准就是欣欣向榮一片工地的景象。
張蹇留給南通的,還有若干項第一,比如中國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個中國人創辦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氣象台,等等。硬體有了,自然是考慮軟體。他所請進來的人物,可謂大腕雲集,比如胡適的老師、美國哲學大師杜威,請他來講學;京劇名家梅蘭芳, 請他來更俗劇場演出;刺綉大師沈壽,請她來主持女工傳習所。名人效應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這些文教方面多方位的大手筆,估計當年忙壞了不少老記們。然而,盛況的背後,我看到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偉大的靈魂:他的眼光,遠遠超越了企業的經營,而在於通過全面的探索與實踐,去奠定一個城市的經濟基礎和精神氣質。這一點上,張蹇與近代無錫民族資本的人自為戰是有區別的。
那麼,在這個城市脫胎換骨的過程中,南通老百姓收獲了什麼?簡單說,是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生活質量。雖然我沒有統計數據的支持,但是我知道,即使是張蹇去世之後,南通一度有些衰落,祖母的父親卻依然可以通過汽車行維持還說得過去的生計。因為,張蹇生前發展的公路交通,成為這一行得以生存的空間。
Ⅳ 江蘇南通中考作文[合作]的例文
2002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題解及優作選評
江蘇 曹津源
一、作文題 (50分)
生活在集體之中,你一定有過與人合作的經歷,如相互切磋學習經驗,一起參與科技製作,分工創辦班級小報,共同奪取球賽勝利等等。在交流中學會學習,品嘗快樂;在協作中學會做事,分享成功。請選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經歷,以「合作」為題,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真切體驗。
要求:1.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二、試題解說
這一題目屬於「提示語+全命題」類型,既有一定的開放性和自由度,又隱含著必要的限制和要求。命題者引導考生關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所必須具備的合作章識和合作能力,引導考生擺脫封閉和孤立,注重交流和合作,在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中發展自我,這種導向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和人文性。寫好這類作文,必須抓住下列三點:
(一)審題:准確把握要求
題中「請選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經歷」就隱含著兩點要求,一是行為主體必須是「你」(文中的「我」),文中的「我」必須是「合作」雙方的一方。如果「我」只是「合作」的旁觀者。把行為主體全讓給其他人,那就偏題;二是所寫內容必須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不是想像,例如「我」與「外星人」的「合作」就不能寫。「表達自己的真切體驗」也隱含兩點要求:一是所寫「合作」之事不能滿足於客觀的記敘,而應該融入「真切體驗」,包括情感體驗(如提示語中的「品嘗快樂」)、審美體驗、人生感悟(如提示語中的「分享成功」)等;二是如果寫議論文,也應該以「我」的親身經歷和「真切體驗」為立論的主要依據,如果你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方式穿越時空,將搜索所得作為論據,那也會因所寫材料中無「我」而視為不合題意。
(二)立意:注重「體驗」創新
「體驗」能否創新,關繫到立意是否深刻。創新的關鍵在於「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例如,同樣是寫「合作」出板報,考生一般都寫和同學的合作.所寫「體驗」難免撞車,但是如果你寫同老師「合作」出板報,亮出只屬於你的感悟,那就有了創意。又如,考生寫「合作」之樂這類情感體驗較多,如果你將思維的觸角延伸到「合作」中的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延伸到「合作」中寬容大度、真誠奉獻這些人生感悟,那麼你的文章就能避開撞車,閃出創新的色彩。
(三)構思:善於「以小見大」
首先,「以小見大」的「小」不僅指事件過程之簡,更指其內容的指向性和典型性,「小」而寓旨,才能「見大」。例如你寫籃球比賽中的「合作」,寫整場的「合作」不如寫典型性強的一個場面的「合作」。例如你可以只寫終場前兩分鍾的精彩「合作」把比分拉開,只要事例典型,可議性強,就能由此「見大」,給人啟迪。優作一所寫只是發生在課堂上的一次弄虛作假的「合作」,可是事「小」意義大,讀者能由此聯想到社會上的陋習時弊。在鞭撻假丑惡的同時,靈魂得到過濾和凈化。其次,「見大」要相機引發,自然流暢,「見」不是牽強附會的說教,而是感悟的「活水」從「小事」的「源頭」自然流出,要給讀者行雲流水般的流暢感,不能有居高臨下式的強迫感。優作一的結尾「用靈魂來交流,用真誠來合作」就是「小」事引出的真切呼喚,自然而不做作,有水到渠成之妙。
三、滿分作文及簡評
(優作一)
合作
「這次領導皋我校檢查,大家要好好配合老師,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就在班主任講得唾沫橫飛之時,校長尾隨兒位領導走進了教室。
「同學們好!」其中一位跟我們打招呼。
「領導好!」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
頓時,班主任喜笑顏開。
「同學們熱愛什麼?」
「我們愛學習!」
其實,小A還想說她喜歡繪畫,小B想說他愛踢足球。只是班主任朝我們瞪了眼,誰都沒吱聲。校長沖著領導笑得滿臉是牙齒。
「同學們課間喜歡於什麼呢?」
「我們課後抓緊復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
「我們課後讀文學作品,使自己的靈魂得到過濾和升華。」
「總之,大家是熱愛學習的。」班主任來了個小結。
這時,領導、校長、班主任都笑了。我也笑了,只是有點苦苦的味道。
「大家是怎樣對待合作這一問題的呢?」
同桌碰了碰我的肘子:「老師沒問過這個問題,我們沒排練過,怎麼答呀?」
我笑而不答。
很久,教室里沒人吱聲。班主任像蔫了的茄子,無精打採的。校長的臉上更是青一塊,紫一塊。
「我相信大家不是克隆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領導打破沉默。
我心一橫,反正豁出去了。
「我們不需要如此千篇一律的作答,不需要如此天衣無縫的合作。合作本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需要真誠,需要用心溝通。隔著心門的交流,越是『完美』越是虛偽。我們無需『完美』,只要真誠!」
這時,我已經不在乎班主任的瞪眼。看著他們青灰色的臉,我又笑了。等回過神來,領導正帶頭為我鼓掌。
我們不是克隆人!我們需要用靈魂永交流,用真誠來合作!
[簡評〕
這篇諷刺小品構思巧妙,不落窠臼,語言幽默辛辣,簡練流暢。作者落筆一次弄虛作假的「合作」,諷刺的是好大喜功、媚上壓下的時弊,現實意義強。文中「我」「豁出去了」後的一番慷慨陳辭,「無需『完美』,只要真誠」的立論,體現出作者痛砭假丑惡的勇氣,又有思想的穿透力,給人震撼和深思。注重細節描寫的照應,「笑」在文中出現6次,每次都折射出人物的心靈。在對比變化中隱含著作者的褒貶。—個初中生能以如此積極的人生態度關注生活,能有如此敏銳的眼光和創新的筆法,的確值得稱道。
(優作二)
合 作
去年六月,歡欣達旦。作此篇乃回顧為老媽慶生日之情景,此乃吾與老爸之「天作之合」也。
鏡頭一:
「這些天有特別的事嗎?」正吃飯時,媽媽忽然問道,似乎是在考我們。「我知道,前天是兒童節!」「不,不是,今天你媽一定做了個大生意。」媽媽原本熱情洋溢的臉上頓時失去了光彩。我與爸爸相視而笑。「哪能忘呀,後天是老媽的生日!」哈哈,首次合作成功!
鏡頭二:
「老爸,你快點呀!」「女兒——,我來也——」老爸拉起了京腔。「嘿哧嘿哧,左三掃,右三掃,桌子下面,椅子下面,快掃快掃,我們得趕時間,」我邊掃地邊唱著歌。「快點干,快點干,老婆馬上就要回來,給她一驚喜,讓她高興高興!」爸爸接過了我的聲腔,喝著說著,但我不知道這是何方曲調。我掃地,爸拖地;爸買菜,我洗菜;我切菜,爸燒菜,忙得不亦樂乎,合作得得心應手,不一會兒家裡就被打掃得一塵不染,被布置得像個宴會,佳餚時蔬,應有盡有。OK,合作成功,只等女主角出場了。
鏡頭三:
「噓,老媽回來了。爸,開場了!」靜靜的,媽媽用鑰匙打開了門。一片漆黑,一片燭光從房門後射來。「Happy birthday to you,……」我手棒著蛋糕,慢慢走到老媽面前,只見燭光映在媽媽的臉上,媽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蛤了我……」燈突然全亮了,緊隨而來的是爸爸的歌聲,老爸向來是五音不全,更何況對(流行音樂)一竅不通,逗得我和媽媽捧腹大笑,瞧,他還自鳴得意地唱著呢!這也正走合作計劃之一呢——逗老媽笑!大功告成,合作愉快!
在我和老爸的精心合作下,老媽的生日過得開心極了。正可謂「起坐而喧嘩者,一家歡也;喜上眉梢抬然其間者,老媽笑也!」
[簡評〕
讀完本文,幸福家庭濃濃的和諧溫馨撲面而來。為賀母親生日,「我」同老爸三度「合作」——「合作」調侃,「合作」准備,「合作」逗笑,生活氣息濃厚,人文色彩強烈。文筆輕松活潑,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結尾化用《醉翁亭記》語句表達全家人的歡快之情,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反映出作者可貴的語音遷移能力。
Ⅳ 2008年江蘇南通卷 一道風景線滿分作文
「風景線」里的風景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題評析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題:
一尾嫩紅,一灣碧溪,一襲雲彩,一陣鳥鳴,一叢風中的蘆葦……就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線;
一麴生命贊歌,一幀活動剪影,一次風采展示,一處公益廣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風景線;
一位哲人說:你的靈魂就是一道精選的風景線。
也許,你眼中和心中的風景線更多更多……
請以「一道風景線」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不得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點、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以「風景」為主題詞的作文在全國各地歷年的中考試卷並不陌生,如2004年山東淄博以「我就是一道風景」或「你就是一道風景」為話題等。2008年寧波市選題作文之一也就是《留在我心底的風景》,基本方向一致。難怪題目一經面世,就有人認為此題太「老」、太「俗」了。細細玩味,綜觀全題,應該說2008年南通市中考作文具有如下鮮明的「亮」點。
一、比喻設題,與詩意的提示語相得益彰。「一道風景線」以比喻的修辭設題,題面靈動,給人以極大的想像空間;提示語的設置,用語像一首詩,讀來清新優美。文題是對提示語的凝練,提示語又是文題的詩意詮釋,把「風景線」這一喻體化為一個個具像,鋪展在人們面前,為考生找到審題立意選材的方向。提示語精妙地掃除了學生審題障礙,符合《語文課程標准》對寫作考查「不設置審題障礙」的基本要求。
二、題面開闊,為選材的多樣性開拓視野。用比喻設題,文題給人極大的想像空間,讓學生的選材視野開闊。提示語的前三句話,很清楚地告訴學生,選材角度可以來自自然,可以來自社會,可以來自精神(心靈),三個角度三個層次,次第展開,觸發學生的生活積累,閱讀積累,感悟積累,選擇自己眼中和心中的「風景線」。
三、關照現實,為立意的多元性啟發思維。有人認為,此題考生很難出新,因為題目似曾相識。但是筆者認為,從提示語中,我們並不難發現,命題者鮮明的指向,要學生更多的關注現實生活,無論是「一尾嫩紅,一灣碧溪,一襲雲彩,一陣鳥鳴,一叢風中的蘆葦……」,還是「一麴生命贊歌,一幀活動剪影,一次風采展示,一處公益廣告……」都是引領學生去留意去觀察去思考現實的點點滴滴。其實,不僅僅是要學生看到這些「風景線」,更要去思考、感悟、回味,在思考、感悟、回味中提煉,明確自己的寫作立意。應該說,學生關注點的不同,寫作的立意自然呈現出多元色彩。
四、強調個性,讓心靈感悟折射理性光輝。如果說,題目的大眾化,所謂的「老」「俗」,考查的重點自然在強調個性化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同樣的「眼中景」,不一定產生同樣的「心中景」。這事實上是本道作文題要求學生突破的難點。寫作中,要把眼中所見與自己的心靈感悟融為一體,折射出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發。有人說,這對初中生的要求偏高。但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導向,在促使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生活的同時,很有必要提升學生價值判斷能力和審美能力。文題的大眾化,筆者以為,不在於一定要學生出新,更在於引領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生活,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再看這個命題,還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風景線」的泛化,題旨容易牽強附會。盡管提示語對文題的要義作了具體化的補充,但是還是不可避免的讓人覺得題目有些寬泛,是不是所有的自然景觀、社會現象、心靈感悟都可以貫名以「風景線」呢?這樣,是否會出現硬拉死扯的現象呢?套題使題旨牽強附會,必然使主題簡單化和膚淺化,或者刻意追求一種深刻。
二、選題的俗化,選材容易移花接木。「風景」和「風景線」是兩個外延和內涵不同的詞語,因此盡管似曾相識,但如果不加以細致考量和推敲,容易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將「風景線」的理解泛化,加上題面眼熟,選材套陳題,就顯得在思維慣常軌道里了,不可避免地為作文移花接木打開了方便之門。
三、文題的詩化,行文容易空靈浮華。文題很美,是對南通近幾年作文命題的延續,例如06年的話題「生命的芬芳」,07年的命題「帶著微笑出發」,都給人詩意的美感。事實上,一看到「一道風景線」這個題,就會給人以遐想的沖擊,這正是命題者所追求的一種審美價值所在。加上提示語詩化的語言,很容易引導學生去追求一種散文化的傾向,在浮華的語言上做文章,導致文章空靈無物,主題難以捉摸的惡果。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命題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當前作文中考命題的趨勢和特點,自然對當下的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示。
一、作文規范大有必要扎實訓練。諸如審題、立意、謀篇等寫作知識新課改的「淡化」要求之下,教學實際中已經被忽略了,作文教學更顯隨意和無序。讀懂文題是立意謀篇的第一步。審題不到位造成作文失敗的例子並不鮮見。主題不鮮明、思路不清等等問題,與作文有效的規范訓練不足有很大的關系。必要的作文規范要循序推進,扎實訓練。筆者認為,沒有充分的入「格」訓練,是很難實現作文的出「格」,更難做到升「格」,走向作文的自由和個性。
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提高自身審美素養。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敘寫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細節,把自己真情實感融入其中,才能寫出感動自己,打動他人的文章。那種編造故事,脫離自己的生活,甚至靠移花接木寫出的文章必然矯情做作。生活中不是缺少「風景線」,而是缺少發現「風景線」的眼睛。給學生一雙慧眼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等,同時給學生推薦一些經典書目,拓展視野,墊高靈魂,提高審美素養。
三、加大閱讀量,不斷豐富學生的積累。筆者曾經撰文批評學生作文浮華的現象(見《警惕:作文走向浮華》,《中學語文教學》2006年第6期),認為學生作文中詞語華麗是一種作文毛病,反思下來,還是覺得此種觀點有失偏頗,有問題的不是學生作文用詞的華麗,而是一味追求用語的華麗忽略了作文的內容,使主題飄忽,難以捉摸。事實上,初中階段要鼓勵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並大膽使用,或直接引用,或模仿寫作。初中階段積累的匱乏,自然很難說語文素養的提高。閱讀用時不足,指導不足,是目前依然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
很難對一道題做出一個優劣之判斷,事實上,一個文題的出現也無須評判它的優劣。中考命題也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寫作的過程。文題的成品呈現體現了命題組智慧的結晶,我們在解讀它,就像解讀一篇文章一樣,可以是多元,也可以是自主的,力求接近命題者理想,力求更符合作文教學的規律。
2008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滿分作文:
帶著微笑出發
當一種聲音,強勁得讓你拒絕歸順;
當一張隔膜,厚實得讓你無法穿越;
沒關系,不要害怕,讓我們帶著微笑出發。
——題記
陶淵明帶著微笑隱入山林
忙碌的田園生活,處處浮現著你微笑的臉。這微笑牽動著你與悠閑的交流。夕陽西下,在山坡采擷一株野菊,像一個活潑可愛的靈童,自得於南山的不可及之中。
你帶著微笑出發,來到這沒有苛捐雜稅,沒有冷眼相待的松山野林,讓我明白,面對不幸就該像你這樣帶著微笑樂觀的面對。
李白帶著微笑乘帆濟海你,帶著微笑,一個人一路走,哪管此路風雨兼路,哪管此路命運坎坷,揮一揮手,總有長風破浪之時,總有乘帆濟海之日。
李白,你帶著微笑出發,吶喊一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讓我明白,面對困難就該像你一樣以微笑面對,以對未來的美好希望來面對。
劉禹錫帶著微笑住入草房
二十三年的流水光陰,拌不住你飛起的靈魂。在這巴山夜雨漲著秋池之際,你想像著與自己妻子一起剪那西窗的燭影。雖然活在無邊的思念之中,但你還是帶著微笑住入了那簡陋的草房,摸一摸心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有了山神,山還在乎高低嗎?有了龍神,水還在乎深淺嗎?自己有高尚的品德,陋室也是歸依。劉禹錫,你帶著微笑住入草房,讓我明白做人就該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微笑面對生活中的貧困。
幾百年潮起潮落,雨起雨息,洗不盡黃河之水,洶涌浩瀚;
幾百年花開花落,情生情滅,抹不盡微笑之寓意脈脈。
帶著微笑出發,讓微笑為你打開一扇勇敢的門。
Ⅵ 關於南通變化的作文
聽老一輩的人說,他們那個時候道路十分狹窄,人們大多住在平房裡,每天版都要沿著曲曲折折的權小巷才能走到家。小巷裡到處是石頭鋪成的路,甚是不好走。甚至連吃飯、布料都是限量供應的。聽了他們的話,再看看現在,真不敢相信,30年前的生活竟是如此。
放眼今天,展現在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麗的畫卷:一條條馬路寬闊平坦,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們再也不用擔心衣食方面的問題。
Ⅶ 2018南通語文一模作文
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我在家迎接著新年的到來。新年象徵著又一個新的回開始,直到今天才發現自答己還有許多未完成的事。
元旦來了,元旦來了!大家個個興高采烈。有的去旅遊,有的去釣魚,還有的去參加各項活動。我當然也不例外。可是,去哪兒好呢?有了,去金鑰匙書店吧,那裡有許多好看的書呢!
沒到書店,我的心早已飛到那裡。店裡的書和文具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而且價美物廉。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美人魚公主》。這本書講的是一條美人魚和一位王子相遇了,然後變成人類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看到這兒,我入了迷,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是多麼快樂!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天黑了。媽媽來叫我回家,我央求她幫我買下了這本書。因為它使我明白,現在的生活無限美好,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Ⅷ 南通作文500字
「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是一座濱江臨海的城市,素有「江海明珠」、「揚子第一窗口」的美譽。這里,風光秀麗,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名賢輩出。從小,我就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關於南通的故事,上學後,我對自己的家鄉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南通有我國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綉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是我國最早列入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是人居環境最佳的城市之一,是我國著名的「教育之鄉」、「建築之鄉」、「體育之鄉」和「長壽之鄉」。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們南通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越來越大,道路越來越寬,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經濟的騰飛,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家都為自己是一個南通人而自豪!您看,30華里的濠河環抱古城,經過整治後的濠河風景區成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被國內外遊人譽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項鏈」,沿濠河建立的博物館群又賦予了我們南通更深的文化內涵。如果乘船游覽濠河,您可以領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意境。您再看,隨著南通興東機場的投入使用,寧通、通啟、通鹽和沿海四條高速公路的貫通,加上新長鐵路、寧啟鐵路的穿境而過,南通的交通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2007年6月18日,一座世界級的大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的建成,讓我們南通徹底結束了南不通的歷史,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南大門,接軌上海、融入蘇南有了實實在在的依託,從根本上改變了在交通路網布局中長期處於交通末端的不利地位,而大橋的建成,又標志著中國從世界橋梁大國到世界橋梁強國的跨越。
Ⅸ 2015寫人敘事滿分作文南通
一步踏盡一樹白
對於一個在蘇北出生的孩子來說,水鄉是新鮮的。去年假期恰逢中秋節,第一次被舅舅接到水鄉來過節,我就驚詫於這里的美了,真是「小橋流水人家!」
最奇異的莫過於中秋之夜了。
真是應了那句「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皎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院落里,流進門檻,流進窗框,流進我小小的心中。時不時飄來一陣沁人心脾的桂香,將我整個身體籠罩,院子里那棵桂花樹,在風中搖曳著,彷彿在對我微笑問好。
我走出去,立在庭中,感受到月白風清,好不愜意!踏一步,彷彿濺起一池月光,將桂樹鍍上一層銀色外衣。
一池月光,一樹桂花交成了一首靜謐溫情的歌謠。
一橋輕雨一傘開
在這待了不到半天,便認識了一幫好玩伴。於是在河邊、在樹上、在田裡,都有我們的身影。
第二天,一個小夥伴請我到她家裡去玩,我很爽快地答應了。玩得很盡興,眨眼間天色漸晚,我這才想起早上和外婆約好了下午去看戲。
我心裡別提多鬧騰了,偏偏又下起綿綿的細雨,我抱怨天公不作美,但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冒著雨就往家跑。
一路泥濘,一路奔跑,我累得氣喘吁吁,身上的衣服也濕了一大半。
終於看到舅舅家門口的小橋了,上面似乎有個人影。近些,再近些,那人影也越發熟悉起來,是外婆!
她也看到了我,眼裡流露出既生氣又歡喜的神色,對我道:「傻孩子,為什麼不等雨停了再回來?」
「我怕……我怕你等急了……」我凍得哆嗦、累得直喘。
「我有傘,你看你,身上濕成這樣,感冒了怎麼辦……」
我聽著外婆的責怪,心中洋溢起一股說不出的暖意。
一座橋,一把傘,一場雨,交織成一首溫馨貼心的歌謠。
Ⅹ 以江蘇南通為美食的作文
我的家鄉——南通。位於中國東部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長江入海口,是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我們這兒屬於溫帶地區,春夏秋冬分得非常清楚。在這里生活是一種享受。 當小草悄悄的探出綠茸茸腦袋時,柳樹也發出碧玉般的嫩芽,春天就悄悄的來了,眨眼的工夫整個世界都綠了。過不了幾天,春姑娘就會給大地綉上紅色的杏花、粉紅色的桃花、潔白的梨花…….到處奼紫嫣紅,簡直是人間天堂,當油菜花開時,滿世界的金黃花鑲嵌在碧玉般的麥田之間,簡直就是金玉般世界。整個春天空氣中到處都散發著花的香味,我常常閉上眼睛再深吸一口氣享受這自然的芬芳。我常和爸媽在通州廣場放飛那隻雄鷹般的風箏,與許多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我們快樂的笑著、跑著。爸爸還經常去清 澈的小河裡釣魚,總能讓全家品嘗到美味的魚湯。 第一聲蛙鳴開始的的時候,夏天就急匆匆的來了,天漸漸熱起來。夏收時,滿樹的桃子,杏子,李子,桑葚….都熟了,這是夏大哥給我們的禮物。夏收過後,我們這里的田野盡是水,插滿了秧苗,到處都是水的世界。天熱的說話,大人們提著網兜到河裡撈魚,小孩們則三三兩兩的在清澈的淺水河裡游泳、摸蝦,總能給自個的餐桌添上美味的佳餚。暑假裡我們小朋友們經常躺在大樹蔭里納涼,聽著樹枝誰知了的歌唱;大人們下棋、聊天。最享受的是到瓜田裡摘幾個大大的西瓜來,切開來大家分享,那沙紅沙紅的瓤里夾著幾粒瓜子,流著鮮紅的汁水。你咬上一口頓時那清涼、甜潤的汁水使你常常一口沒啃完就啃第二口,或到瓜田裡撿發黃或發白甜瓜,彈彈響聲清脆的,聞著散發出香氣的,搞幾個洗凈去皮後享用,那種爽意別提多美了。 當田野里高梁紅了,稻子黃了,玉米熟了的時秋天就來了。秋大嫂總會給我們捧出一樹樹禮物:有紅似燈籠的柿子,黃色皮球大小的秸子,算珠大小的棗子等等。這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常有許多商販從我們這兒運出一車又一車的白玉似的大米,聽他們議論說「南通真是個魚米之鄉。」 隨著太陽東移,氣溫下降。小河裡結出薄冰,冬天如約而至。田野里長著綠油油的麥苗,最開心的是冬爺爺給我們送來的大雪。當雪花輕盈地飄落在我們這方聖土時,整個大地到處一片銀白色,就象蓋上一條 大棉被。我們則開心的堆雪人、打雪仗、那雪球打入脖子里的那涼絲絲的感覺,也是一種快樂! 我們能品嘗到只有我們這才有的刀魚、鰣魚 ,還有桂魚、鯉魚、甲魚、烏龜、河蝦、龍蝦、小白蝦、河蟹等數不勝數, 這方聖土養育了我,給於我知識與快樂,我永遠愛我的家鄉——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