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2017七下語文期末作文

2017七下語文期末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7 21:40:39

A. 我想請問一下,2017年春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下冊的語文作文是什麼呀

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作文初中的期末考試作文命題習慣以中考作文作為風向標,所以,我們先從中考作文命題談起

B. 2016到2017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的作文

四、作文(40分)(請將自作文寫在答題卷相應位置上)

21、題目

1.以「假如我 」為題寫一篇想像作文。

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

(2)內容正確,條理清楚,語言通順。

(3)能使用正確的表達方式。

(4)字數不少於600字。

2.每個人的人生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許多溝溝坎坎需要跨越,但只要你胸有志向,每跨越一條溝坎,你都會增添一份信心,擁有一份寶貴的閱歷,你的人生也會英雌多加一份精彩。

請以「跨過那條坎」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除詩歌外)。

(2)事例真實感人。

(3)字數不少於600字。

以上兩題任選一題作文,作文中不能出現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實姓名,班級。

C. 2017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考試作文題目

這個問題答對的幾率很小.
首先初一期中考試的作文主要以敘事,記人回,議論文為主.
建議你可以去參答考一些作文網站或者作文書等之類的資料
然後去欣賞借鑒裡面的描寫方法文章結構等等這些
其實要寫好作文主要就是詞語與結構這些方面
詞語句子方面的話建議你每天去背熟一個或幾個比較優美的語句
多掌握些各種類型的詞語成語
而結構方面這些的主要就是多寫多看就可以掌握到期中的精髓
如果期中考試的作文題目那麼容易被猜到
那學校教育局花那麼多心思去保密干什麼呢?
相信只要掌握寫作文的手法結構等
就一定能寫好作文
如有疑問請追問.

D. 成華區2017年語文七下卷期末作文題目

毫無疑問,娶得公主,駙馬肯定可以得到很多好處:
那首先在經濟上,如果能娶內得容公主,那可以說是一夜翻身當土豪。公主出嫁時,禮部會按公主的品級備辦一大批妝奩。金銀器具、綾羅綢緞那是數都數不盡,現代人結婚流行父母買房送車,公主出嫁同樣也是騾馬車輛會配齊,皇帝還會特別安排宅子。所以娶了公主那就是少奮斗幾十年。
其次在功名上,駙馬也會獲加官進爵,可謂是地位扶搖直上,立馬成為上流人士。
但是,在那個男權的社會,駙馬在外面就算再威風,再有面子,但回到家面對公主那都得畢恭畢敬的,還得以君臣相稱,試想一下,這對直癌男來講那是多麼痛的存在?並且公主與駙馬啪啪時,旁邊還站著從宮里帶來的嬤嬤。這嬤嬤專門等到兩人情深意濃時,時不時咳上兩聲,提醒兩人要節欲,專干棒打鴛鴦之事。所以日子久了,就算是公主再漂亮,駙馬可能都提不起興趣,對公主是尊敬多過於愛了。
最重要的是,當了附馬雖說是有享不受的榮華,但是同時也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因為當時皇室為了避免外戚當權,駙馬通常是不能當任實職的。
所以公主雖好,但是有志氣、有抱負的男子多數是不願意娶公主的。

E. 2017學法大視野七年級下冊語文5單元最後作文要求

1友誼我和陳明是好朋友。一天,我們把在手工小組做的小木船拿出來玩,陳明一不小心把它摔在了地上。爭執中,陳明把它踩壞了,我非常生氣,一把爭奪他的小木船,火冒三丈地喊道:「既然你把我的小木船砸了,我要你付出代價。」話音剛落,我把手一揮,朝地上砸去,只見他的船砸成兩塊了。這時他也不甘示弱,他的臉面紅耳赤的,又將我的船踩了幾腳,又踢到一邊去了。我大喊道:「你沒有資格這樣對我的船。」他立即反駁道:「誰讓你砸了我的船,我又不是故意把你的船給砸了。」我們倆吵得不可開交,要不是同學們拉住我們倆,我們都已經打起來了。後來我們已經斷絕一切關系了。雖然我們上下學是一條路的,但是,我們見了對方就如同對方不存在似的。事後,我冷靜地去想,這件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陳明只是不小心砸了我的船,而我卻是故意砸他的船。我開始後悔了,十分沮喪,自己失去了一個好朋友,任何法都不能幫我恢復我和陳明的友誼了。幾天之後,在放學的時候,我遇上了陳明,我感到對不起他,想趕快溜走。結果他叫住了我,他把頭低下去,沉默了足有一分鍾,他才吞吞吐吐的說:「那天……我太沖動了……不該與你吵架……我們還能成為好朋友嗎?」我一聽,大吃一驚,隨後連忙說:「那天我也有不足之處,我們還是好朋友。」話音剛落我們不約而同的把新的小木船拿了出來,我們十分開心。從此以後我們再也沒有吵過架,成了最好的朋友。2小木船(1)我和陳明是好朋友。一天,我們把手工小組做的小木船拿出來玩,陳明義不小心把我的摔壞了。爭執中,陳明又把它踩壞了。我非常生氣,一把奪過他的小木船也把它踩壞了。陳明跑進了教室,我也進了教室。大家都沒有說話,誰也沒理誰。就這樣我們一連幾個星期都一見面黨部認識了人一樣走過去。每當自己走向學校時我就感到孤單,應為陳明是我唯一的好朋友。這時候才知道朋友是多麼重要,想起我那時候是太過分了。人家是不小心摔壞的,還那麼埋怨他。我試著用日記向老師求助,但老師在評語中說我相信你一定能搞好你和陳明之間的不愉快。老師的這句評語讓我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難道以後要到社會還要讓老師搞好關系嗎?我決定向陳明道歉。沒想到第二天,我的坐姿上有一個小木船,船里還放了小紙條,使陳明寫的。裡面寫著,對不起!你還願意和我玩小木船比賽嗎?我轉過身對他笑了笑說:「那你願意跟我玩嗎?」我們倆跑到池塘邊碧水的小木春有的更快。就這樣我們和好了。我和陳明都決定著小木船就是讓我們倆和好的證據,小木船保管好,讓它成為我倆的和好見證!3小木船(2)每當我看見藏在抽屜里的那隻精緻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陳明來。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陳明和我是同班同學。我們兩家離得很近。每天我們一塊兒上學、回家,一塊兒溫習功課。我們成了離不開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級。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們倆溫習完功課,把自己在艦模小組做的小木船拿出來旦花測拘爻餃詫邪超矛玩。我見他那隻做得很精緻,就拿在手上,翻過來掉過去地看,總捨不得放下。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聲,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壞了。他一看,急了,哭著要我賠。我分辯說:「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氣地說:「誰叫你不小心,非賠不可!」還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後一退,正好一腳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這一下,陳明更生氣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勁摔在地上,用腳踩得粉碎,一把抓起書包,轉過身,頭也不回就走了。看著被他踩壞的小木船,我也氣得說不出話來。我們的友誼從此破裂了。轉眼幾個月過去了。有一天放學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後面。我偷偷地回頭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進兜里,褲兜脹得鼓鼓的,不知攥著什麼。忽然,他幾步追上

F. 2017年初一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爭論》

爭論
今天,吳老師在早讀的時候,走進教室,對我們說:「還沒有交伙食費、牛奶費版的到辦公室來權交。」說完就走向辦公室,我和幾個同學拿著錢,剛走出教室,就看見於秋譚的奶奶急急忙忙跑進辦公室。我感到奇怪,心想:於秋譚的奶奶不呆在家,跑到學校來做什麼?就在我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突然聽到辦公室里傳來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就趕緊跑進辦公室一看,原來是吳老師在和於秋譚奶奶在爭論。於秋譚奶奶說:「吳老師,上次你把我們家於秋譚的單子給搞丟了,這次我把單子給你了,你給我寫張紙條,就說:「已收於秋譚的單子。」就可以了。」「這個單子不是給我的,是給學校的,你說對不。」吳老師回答。「不,上次於秋譚給了你,你把它弄丟了,這次你寫個紙條就行了。」於秋譚奶奶說。「那不是我弄丟的,是你家於秋譚沒有交都我手上,交到我手上的我都沒有搞丟。」她倆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別的老師勸也勸不住。
我看她們這樣爭論不休,馬上跑回教室,心想:快逃啊!也不知道這場「戰爭」什麼時候結束!

G. 2017七年級語文寒假作業作文題目人教版

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作文就是說話。其中有兩層意思:其一,要有話說;其二,話要好好說。這兒只談談後者。如何說話才算好呢?能激活讀者大腦的話便是好話。如何激活讀者的大腦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想想讀者的大腦究竟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即是說,我們首先要研究讀者語言解讀背後的生命狀態。

筆者以為讀者的生命狀態主要體現在四方面,簡述如下:

其一,大腦機能自主化。心理學中信息加工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及感官的運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進行加工、傳導興奮。因此,大腦工作的狀態是積極的、自主化的。如果輸入大腦的信息簡單或陳舊,大腦便很難獲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憊。看一遍《天鵝湖》,大腦獲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腦便只能進入消極的抑制狀態。因此,好的語言總是留給大腦自主加工的空間。《紅樓夢》(48回)中香菱說「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王維詩),「白」「青」兩字「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可見這兩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間!「這個女孩長得一點不漂亮」自然就不如「這個女孩長得一點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因為後者需要大腦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進行加工才能獲得「不漂亮」這一信息。而這一加工過程給了大腦快感,因為滿足了大腦「機能自主化原則」。「峨嵋山月半輪秋」較「峨嵋山秋月半輪」有詩意,也正在於語序的倒錯而使大腦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這是「大腦機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進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戰性,自然也就更易獲得快感。因此,我們的文字應給讀者大腦輸入新鮮信息,第一個以花喻女兒的,是天才,第二個則是庸才,第三個只是蠢才;詩詞中同是說「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巒」「黛岫」……諸語,說「夕陽」,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陽」「余暉」「殘照」「殘陽」……諸語,這並非騷人墨客游戲文字,而是自發地運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這一原則。

其三,思維模式立體化。中國人的思維不同於西方人,西方人長於流線型的邏輯思維,而中國人更喜歡立體化的形象思維。《周易.系辭上》中有這樣一句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立象以盡意」正是我國浩瀚詩文基本的「立體化」思維模式的最好概括。詩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馬致遠想說羈旅之苦,便列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象助其言之;讀者藉助「斷腸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載道,而道不直說,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諸子百家文,無不如此。一部《莊子》,寓言(含喻)就佔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詩經》,漢賦,唐宋華章……《圍城》……亦無不如此。又如「鷹鼻」的表現力自然強於「勾鼻」,「鵝卵石」也強過「壘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一個「綠」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腦,使滿腦里皆是光鮮春色,又恍若眼前,盡得風流;而將「到」「滿」……易「綠」字,大腦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無余韻,正如囫圇吞棗,知棗而無棗味,因為思維沒有獲得「立體化」的滿足。

其四,認知選擇情感化。個人在物質的及社會的環境里,選擇對象形成認知。在認知過程中,個人重視的首先是符合其慾望、情緒的對象。因此,讀者更願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觀性語言。「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的表現力自然強於「綠色的郵筒立在街的對面」。「雲破月來花弄影」中,「弄」較「搖」好,原因在著一「弄」字,花不復花,影不復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當然,這四方面並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們是渾沌的、整體的、綜合的,相互包容而化為一種生命狀態。

我們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讀者的這一生命狀態。如何「迎合」呢?作者應具有同讀者一樣的生命狀態!寫作與閱讀不就是兩種生命狀態的交流、碰撞、溝通嗎?而作品不就是這兩種生命狀態相遇的「場」嗎?也就是說,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狀態,並在這種狀態下創作出作品,這作品才能去激活讀者的生命狀態。

為此,筆者提出這樣的語言傳達總則:有話不直說,換個說法說。

「話不直說」,讀者的大腦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機會;「變個說法」,讀者的大腦便獲得了「陌生化」「立體化」「情感化」的信息。這樣,讀者的生命狀態便被激活了,從而獲得語言的閱讀快感。從前文所舉例,不難理解這一傳達總則。這一總則下,筆者又演繹出六項技術:

其一,聯比。聯比便是「立象盡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話要說,但不單調直說,而是藉助聯想和想像以相似、相類或相關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從而使自己的話變得有趣、易懂、形象。具體而言,包括比喻、對比、類比、映襯等手法。欲說女兒腰如何纖細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圍幾何,天才則聯比為「楊柳腰」「水蛇腰」之類。再看下面兩個句子:

1. 20世紀快要過去了,處於世紀之交的我們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紀的帷幕正在我們頭頂徐徐落下,站在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的驛站,我們回首百年來並未如煙消散的往事……

比較兩組句子,我們會喜歡第二句。因為第二句形象可感,頗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話不直說,以聯比之法說出的精妙處。

其二,泛靈。有一種哲學學說――物活論,它認為一切物質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覺和知覺的能力。物活論正確與否並非本文所要論證的,但一個作者作文時,卻應該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萬物有靈」。惟其如此,作者的靈魂才可能與筆下萬物交流情感,心與物相知,達到不知莊周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靈動可感。古代詩人觀飛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見傷,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這種「物我合一」的認知方式造就了一些優秀詩篇。請看下面兩個句子:

1.夏季的豆莢長滿門的四周。

2.夏季的豆莢擠在門的四周。

第二句生動些。表面看,只是換了一個詞,而實際,卻是反映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莢死掉了,因為它與作者沒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莢則有靈魂了,作者將其當作「人」來交流,所以,作者用一個「擠」字表現出豆莢的可愛,豆莢也不辜負「知遇之恩」,助作者傳達了愉悅的心情,這「擠」字,做是做不出來的,但有了「泛靈」意識,卻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筆端。我們的文章枯乾生澀,多由於極度缺乏「泛靈」意識。

其三,換元。數學中常用換元法將問題簡捷化,其實換元思想並不單是運用在數學領域,神經學家為研究人的神經而用白鼠做試驗,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頭做桌子……自然,我們的文字也可藉助換元思想而增色。因為換元可以給讀者大腦輸入新信息,激起大腦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兩組句子:

1.我的生活還是老樣子。

2.我的生活「濤聲依舊」。

兩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見達觀,形象感強,讀者大腦獲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詞、成語典故、詩文詞曲等來換元,語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錯。漢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時僅僅是倒錯一下詞句的語序,盡管表意並無多大差異,但情趣、意味則完全變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將莎士比亞這句名言倒錯回正常語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則高下自分。前文所舉的李白詩句「峨嵋山月半輪秋」之所以詩意盎然,也正是倒錯的作用。其實,詩歌中常藉助倒錯獲得新奇妙語。「黃葉蟬吟晚」是詩,而「黃葉晚蟬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學會了敲女兒孩兒的門/於是我便來敲你的夜晚……」是詩,而「是你教我學會了敲女孩兒的門/於是夜晚我便來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強化。強化其實是通過增加修飾成分或換取稱謂將事物細化、形象化。舉例便知,「一隻狗」自然不如「一隻捲毛狗」形象,而「一隻黃色的捲毛狗」自然又具體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個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專心致志地讀著書。」這一句不能為我們提供除現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將書的名字寫出,我們就可以對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讀《圍城》和讀《第一次親密接觸》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線,兩支竹簽,可以織出各樣的毛衣;幾粒石子,幾條經緯,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樣復雜的棋,更何況我們擁有幾千上萬的漢字呢?掌握一些實用的技術,寫作便不再「談虎色變」。但是,若以為技術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為寫作背後生命狀態的獲得才是寫作的根柢。而養根之法在於三種對話:

一是通過閱讀與大師們對話;

一是通過參與與生活對話;

一是通過靈魂讓原我與超我對話。


H. 2017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月考作文

吃得苦中苦——苦
進入初中生活,肩上的擔子重了,就像下雨天的稻草——越擔越重。每天早上五點令人心慌的鈴聲准時響起;中午作業多的根本就不能午休,一大堆作業,寫字寫得手都疼,手上都長老繭了;晚上為了完成當天的作業,十一點以後才能睡覺。更苦的是歷史聽不懂,那些朝代、歷史人物根本就記不住,我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天書」。還有那我不喜歡上的地理,什麼的七大洲、四大洋等等,究竟在哪裡,我要是能坐上「神九」繞地球轉一圈該有多好。下課後,同學們都在談論逸聞趣事,而我卻在解上課時沒有解出的數學題。夜深了,人們早已進入香甜的美夢中,而我還毅然堅守在書桌前。哎!初中生活可真苦啊!
方為人上人——甜
俗話說「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獲」。「嗯,這道題做的還不錯!」爸爸高興地說。我已經好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表揚了。世界上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你以為好成績就來得這么容易嗎?還不是因為我的努力換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付出了,並為之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
錯題麻辣串——辣
發下作業本,全是紅「××」,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會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挨一頓訓斥,有時還會挨上幾巴掌。回到家裡,又會享受父親帶來的「雷陣雨」。這跟可口的麻辣串相比,可沒那麼好吃,比麻辣串還要辣,還帶點異味。
成績青李子——酸
數學試卷發下來了,錯題全是因為我不認真造成的,我的腸子都要悔青了。回到家裡,父母總會和那些高分的同學作比較「你看看,這道題你都能錯,二三歲的小孩兒都能做對……!」成績真是一個青李子,吃一口,牙根都發酸,心裡就更不用說了。
眼淚鹹水湯——咸
想起被父母教訓,被老師批評,想起成績青李子……。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里「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流到嘴裡咸鹹的。
嶄新的生活是一個五味瓶,它雖然有點苦,但苦中必有甜,它讓我變得更成熟了,從無知走向有知,它讓我嘗到了不同的味道。

I. 2017年初一年級39中期末考試會考什麼作文

秋遊(改寫課文)

秋天到了,天氣慢慢涼下來了,老師帶我們去郊外遊玩。

湛藍湛回藍的答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飄在天空,有時像一個個娃娃,有時
像一大塊一大塊的棉花糖,有時像一座座冰山。千變萬化,美麗極了。;

農田裡,稻子黃了,象
(

)
一片金子,高粱紅了,象
(

)
一群小姑娘在梳
自己的辮子,棉花白了,白的象
(

)
一層雪。

果園里,黃澄澄的是梨,紅通通的是蘋果,紫紅紫紅的葡萄,剝開石榴皮,
透亮的紅石榴娃娃一個個從石榴媽媽的肚子里往外鑽。

花園里,菊花開了,桂花飄香。

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摸瞎子,有的在草地上賽跑,有的比賽單腳跳,還
有的圍著老師聽老師講笑話。

金色的秋天,我愛你!

J. 2016到2017期末考試卷七年級語文作文題目

我愛秋天
秋天是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它意味著成熟,意味著收獲。
南飛的大雁,在未來的天空中,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給蔚藍的天空添加了一份生機。它們還「嘰嘰…」的叫著,好像在說:「人們啊,秋天到了,我們又該飛回南方了,你們一定要加衣服呀,小心著涼!」
天上添加一份生機,地上也應該添上一份生機吧,瞧,後山上樹葉飛飛揚揚飄落下來,好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當落葉飄零之時,又來到了菊花大放異彩之季,菊花們絢爛多姿,悄然獨立,紅的似火白的像雪,黃的賽金,粉的如霞;有的像一個個巨大的龍爪,有的像煙花,有的像滿天的繁星……在這百花凋零的季節,只有它在這獨領風騷,爭奇斗妍。
看完院子里的景象,我們再去果園瞧瞧,果園更是一派碩果累累的景象。蘋果紅紅的臉好似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黃澄澄的鴨梨讓你愛不釋手,垂涎欲滴;晶瑩剔透的葡萄呢,真像用水晶雕刻出來的。秋風一吹,香氣撲鼻而來。
瞧完果園,我們再去觀賞田野的景象,看看有什麼吧!走到岔口,轉彎走進田間小道,向前望去,高粱像喝醉了酒,正在為你點頭。一根根枯黃的玉米桿兒長在田野里,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兒被農民伯伯辛苦的收回了糧倉,大豆也笑破了肚皮,蹦到了土裡,等待明年。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它,沒有春天的百花盛放,鳥語花香;沒有夏天熱情奔放;沒有冬天寒風凜冽。這正是我愛秋天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2017七下語文期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