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2014語文上海中考

2014語文上海中考

發布時間:2020-12-27 19:19:03

❶ 求 2014上海市中考語文卷16~18題

精銳教育提醒你: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①猶如柏林愛樂樂團擁有愛樂大廳,維也納愛樂樂團擁有金色大廳一樣,上海交響樂團——這個擁有135年歷史的「遠東第一樂團」,也將擁有屬於自己的音樂廳。這標志著上海交響樂團的發展躍上了新台階。
②歷時6年即將建成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地處鬧中取靜的復興中路,這兒原來是上海跳水池,為了與附近的歷史風貌保護區相呼應,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以簡朴的陶土作為外立面,建築頂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讓整個建築從高處看像一本攤開的樂譜,與音樂廳之名自然貼合。
③與外觀的低調不同,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內部設計有許多亮眼的創意。其中一大一小兩個音樂廳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承擔演出與錄音的雙重功能。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內更是巧用空間,辟出了一條長達80米的音樂互動長廊,進行交響樂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來說,建造音樂廳,「看得見的」遠遠沒有「聽得見的」重要。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每一個設計都有嚴格的聲學考量。為了克服附近地鐵10號線的震動干擾,一大一小兩個音樂廳採用了隔振器技術,通過安裝底部彈簧阻振器的方法,將它們建成上海首個全懸浮結構的建築。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地處繁華地段,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樂廳的外牆都採用了雙層牆設計,由兩堵25厘米的牆與兩堵牆中間40厘米的空心距離組成,90厘米厚度的雙層牆可以有效隔絕外部聲音。
⑤在兩個音樂廳的整個設計過程中,建築設計師與聲學設計師共同在電腦上進行了100多次聲學模擬測試,確定沒有留下聲音死角。然後他們又以大音樂廳1:10的比例製作模型,特製了安裝模擬人體胸腔的中空假人,作為模型裡面的「聽眾」,巧設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實的測試環境。設計師在這個模型中做了4次聲學測試,直至測試結果達到理想數值。
⑥音樂廳除了演出之外,還兼具了錄音棚的功能。前幾年,上海交響樂團為著名音樂家譚盾錄制電影《卧虎藏龍》的音樂,卻苦於沒有那麼大的音樂棚,只能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很小的房間里。這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可以設想,功能齊全、聲學效果極佳的音樂廳,一定會成為演出和錄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建成,對樂團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對提升觀眾的音樂欣賞品位,對交響樂的推廣和普及,都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4.第③段加點詞「低調」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答案】不張揚(簡朴)
【解析】考綱考點:現代文閱讀之「能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
說明文的答題宗旨是從文中找答案。本題要求解釋加點詞「低調」的意思,我們應回到原文中去,聯繫上下文找到答案。明顯,「低調」一詞出現在段首的過渡句,其意思該在上一段中尋找。第二段講到了音樂廳的外觀,用的是「簡朴」的陶土,可見直接用「簡朴」就是答案,相當於聯繫上下文,同意替換。
15.第④段畫線句的具體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說明在音樂廳的設計中,其聲學考量和聲學效果比音樂廳外觀和格局更重要。
【解析】考綱考點:現代文閱讀之「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本題看似要求理解本句的含義,實則為理解上下段的含義,因其為過渡句。結合兩段段內容,我們可知本段要說明的是音樂廳的聲學考量和聲學效果,即句中的「聽得見」,那麼「看得見」則是前一段講的音樂廳的外觀和格局了,明白了這兩個關鍵詞,就能明白整句話的意思了。
我們做此類題時應考慮句子的位置和其與文段的關系,然後重點突破關鍵詞,最後方為整句話的理解。
16. 第⑤段中,設計師們共同努力,反復進行多種測試的目的是 。(2分)
【答案】為了達到最佳的聲學效果
【解析】考綱考點:現代文閱讀之「能讀懂文章的內容,能提取並解釋文章中的信息(新增)。」
本題要求我們能讀懂文章內容,從做題來看,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本段與第四段講述的是同一個問題,即聲學考量和聲學效果問題,弄清楚了段落關系之後,要回答此題就不難了。
17. 音樂廳的內部設計有哪些亮眼的創意?請分條概述。(9分)
(1)
(2)
(3)
【答案】(1)為了實現演出與錄音的雙重功能,設計了大小兩個音樂廳。
(2)為了拓展功能 ,巧用空間,辟出音樂互動長廊。
(3)為了克服地鐵的震動干擾,採用隔振器技術,建成全懸浮結構建築。
(4)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樂廳外牆都採用了雙層牆設計。
【解析】評分說明:每條3分(目的1分,創意2分)。寫出任意3條即可。
【解析】考綱考點:現代文閱讀之「能讀懂文章的內容,能提取並解釋文章中的信息」。
本題考點是今年新增的,體現了出題人對考點變化的把握,這也提醒我們一定要注意每年考綱考點的變化,對新增考點和有變化的考點一定要加以重視。
本題要求學生能夠找准文段,對內容能夠逐條概括與陳述。建議學生找到相應文段後,圈劃關鍵字,然後整理關鍵字,這樣的作答能較好地避免隨意性。
18. 第⑥段舉為譚盾錄制音樂的例子,對其作用的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 )(4分)
A. 說明了上海交響樂團的音樂演奏水平非常高超。(例子講的是錄制音樂的問題)
B. 說明了上海交響樂園過去的音樂錄制條件十分簡陋。(只分析了其事實層面的作用,沒體現例子在文中為表現主題所存在的意義)
C. 說明了音樂廳的建成為提升觀眾的欣賞品位將產生積極影響。(作用太片面)
D. 說明了音樂廳的建成對上海交響樂園未來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答案】D(4分) B(2分)
【解析】考綱考點:現代文閱讀之「能辨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等4種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本題的出題方式與往年有所不同,要求學生在分析說明方法作用時能夠結合整篇文章進行分析。
【說明文閱讀總結】 今年的出題與往年有所不同,不僅注重文體知識,更注重對文章的理解,所出題型也與我們平時的訓練有所不同,這可能會對學生的答題帶來一定的難度。

❷ 如何做好上海中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

第一部分(必做題):一般論述類和說明類文章的閱讀
考綱陳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意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一】:依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
(1)根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一類是以社會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般論述類文章(學術論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議論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涉及到經濟學,教育學,文化學歷史學,語言學,美學等,且內容多為介紹學術論點及其分論點,論據,背景和意義。一類是以自然科學為對象的科技說明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多為介紹新科技新發現新認識,主體文字若干段落從不同角度具體介紹這個「新」: 背景,構造,原理,特點,現狀,發展,評價(優點缺陷)及其研究應用前景。(根據文體特徵,可邊閱讀邊猜測下文內容,提高閱讀速度。)
(2)注重整體閱讀。逐段閱讀,標出各段的中心句子,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最後在找到全文說明對象(議論對象)的基礎上整合文意。
【二】:選擇題的解答
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復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 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 特別關注選項中處於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一偷換概念: 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點關註:
a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b表范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d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 有時,偶爾等)
三混淆時態:(已然與未然)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等
四混淆模態:(可能與必然)一定,必將; 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五正話反說: 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六順序錯亂: 時間先後錯位,邏輯事理先後錯位,空間位置錯亂。
七顛倒因果: 「因」與「果」錯位;或 「條件」與「結果」錯位。
八強加因果: 即兩件事無因果關系,卻強行說成有因果關系。
九無中生有: 即原文無此信息。
十答非所問: 即選項回答的不是題干中的問題,或沒有答全題干中問題的幾層意思。
另外,別讓以下幾點成為答題盲區:
(1)記住:不能只看選項本身的錯對,注意選項是否答非所問;(2)記住:題干中有「根據」、「證據」、「原
因」等字樣,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3)記住:有的選項要選最佳答案,而非正誤選擇;
(4)記住:題干涉及幾層意思,選項中則要答全幾層意思。
【三】:簡答題(07年新增題型)的解答
整體閱讀,從整體上把握語料: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從議論說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有無分論點,用什麼材料來證明觀點,論證結構有什麼特點; 閱讀科技說明文:科技文一般屬消息一類,其結構一般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話題,介紹新工藝、新技術、新見解、新成果,介紹它的構造、原理、發展、現狀、評價等等,閱讀時首先要明確說明的對象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價值,有什麼作用,對社會有什麼意義等。
重點與難點:
重難點一: 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辯明文體,選准角度. 議論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理清行文思路,並分析其內在邏輯關系、材料性質、論證方法,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並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說明文體,緊扣說明對象,根據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或按事物發展,或按事理邏輯來劃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領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前呼後應句(包括文中反復出現的文句)
技巧3:審辨標志性詞語。可以作為標志性詞語的有:A順序詞,B關聯詞,C指代詞,D范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
技巧4:(1)從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視具有前後銜接、勾聯、照應作用的語言標志;重視有區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②掌握文章因文體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結構規律: 議論文常採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來論證事理;說明文常採用總分總式或並列式結構來說明問題。
重難點二: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將文章的整體內容和文章的主題中心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出來。
1. 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有文體特徵意識: 論述文,論題、論點(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 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內
容和對象的特徵(特點)是主要信息,說明的方法及運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層分層意識: 研究段與段之間的結構關系或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關系.
同一關系取其一; 相屬關系取其」屬」; 相並關系取其」和」; 主次關系(偏正關系)取其」主」 。
■要有全文整體意識: 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整體把握,才能全面准確。
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
(1) 採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 採用合並法: 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並起來;
(3) 採用提煉法: 對於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2. 分析歸納中心意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 尋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標題即是中心,有的開頭點明中心,有的結尾揭示中心。
(2) 合並各段內容, 概括中心意思: 尋找各段中心句, 合並各段主要內容來提煉概括。
(3) 採用整體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沒有主旨句,須將全文各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提煉。
重難點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是指作者對某具體事物的主觀傾向,或贊同或反對,或喜愛或憎惡,帶有鮮明的個人主觀色彩。其表述因文體而有差異。有的直接說出,有的則分散在字里行間,若隱若現。在具體的分析概括時,首先要抓住文體特點,其次,要抓住一些標志性詞句,如「認為」、「覺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思想、主題。分析的具體做法是:
① 統觀全文,篩選出能直接體現作者觀點和態度的句子;
② 從材料的中心內容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③從作品的表達方式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第二部分(選做題):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高分口訣:讀懂文章 審准題眼 規范作答
0.現代文(各類文本)閱讀與答題基本知識
(一)答題基本知識:
1.閱讀: 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 :一是要有文體特徵意識(散文和小說,新聞和傳記的文體特徵概述見後);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
2.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准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題區域; 暗示答題思路; 暗示答題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審題時注意:
◆是否選准題眼(答題重點); ◆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
◆是否選准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 ◆ 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
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 如問:
「為什麼對作者來說這是一次短暫而愉快的旅行?」 則:
(1)題眼(答題重點)是: 短暫而愉快; (2)要點(回答的內容)應包括:「短暫」和「愉快」兩點;
(3)設問的角度: 以「這」作陳述對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應為: 兩個句子,且構成並列關系。
3.答題: 「規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於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 ⑵選擇並重
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 (3)分點分條作答(高考閱卷采點給分) 。
(二)常用寫作手法(技巧)(加橫線的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第二類:表現手法:對比、襯托(反襯),變換人稱,聯想想像, 象徵,類比,虛實結合 渲染烘托
第三類:結構方式:前後照應、鋪墊,過渡(承上啟下)、設置懸念、卒章顯志,欲揚先抑、製造波瀾 , 特定線索、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等),
第四類: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比、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借代:
第五類:描寫手法:
描 寫 角 度: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細節描寫.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三)基本題型題(非探究型和評價型)及解答思路
題型1: 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表現力
A.語句的含義題:還原修辭句的本義;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轉化深奧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雙關意;
B.語句的作用題:要回答該句子在文章結構與內容主題兩個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應標題(開篇點題); ⑵渲染氣氛(定下情感基調); ⑶埋下伏筆
⑷設置懸念; ⑸為下文(中心)作輔墊; ⑹總領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後照應,⑵承上啟下(過渡);⑶總結上文;開啟下文;⑷為下文作輔墊
3文末句:⑴總照應開頭或標題,結構緊密;⑵卒章顯志,揭示中心;⑶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題型2: 整理文章思路並歸納文章的內容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和寫了什麼: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相並,相承,相屬),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各段與中心的關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與主要內容就在你眼前了。
▲敘述性文體的線索:看時間的變化,看空間的變化,看情感的變化,看故事情節的變化,看事物發展階段的變化。
▲論述性文體的結構: 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 總分式。
▲說明性文體的順序: 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

題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見前四大類13小類).這里主要舉例說明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擬人:化物為人,拉近距離,親切自然; 便於對話,交流情感。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語氣強勁,抒情強烈。
7.反復:突出思想,強調情感;承上啟下,層次清晰;多次強調,增強感染力。
題型4: 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歸納主旨
解題思路:⑴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⑶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⑷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題型5: 探究類(含評價)另附專題
第一類:文學類文本的閱讀:
考綱陳述: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觀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閱讀文學作品時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3)對作品所體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2)探討作品所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人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一)散文的閱讀:
1.明確概念
作者運用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2.文體特徵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題、意境集中)
3.閱讀要領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語言優美洗練,有詩情畫意般的意境。閱讀時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理清脈絡、層次,正確理解散文的思想內容。抓住脈絡線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層的抒情性話語,把這些話語組織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內容,分析這些語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題思想了。
2、領會和分析散文的表現手法。一般說來散文作品的表現手法豐富多樣,分析起來比較難,可以從這樣三個方面分析思考:一是用了哪些寫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還是寓情於景,托物言志。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過聯想把握「形」與「神」的結合點。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徵意,散文的深層含義都是通過「物」表現出來的,必須看清作者賦予了「物」什麼特點,什麼品質或者什麼思想。
3、領會和分析散文的語言特點。散文的語言一般比較優美,許多句子含義比較豐富,把比較典型的詞語、句子放入到具體的段落中去思考,體會語言的妙處。
4、體會散文的意境,領會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礎上,一定要進行聯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總是描繪、創造一個美好的意境,通過「物」與「人」來表現這個意境,換句話說,就是散文表現的精神或品質特點。分三類:托物言志類,記敘抒懷類,議論明理類。文意=形式(結構和手法)+內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懷和哲理)

(二)小說的閱讀
1.明確概念 : 小說是通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
2.文體特徵: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是小說的基本特徵,稱為小說三要素。
3.閱讀要領:
(1)要在讀懂詞句含義的基礎上,分析把握小說的人物形象
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來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
肖像描寫: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狀態和風貌;反映人物的性格愛好.
動作描寫: 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心理描寫: 展現人物的內心活動,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2)理清小說中的故事情節
在閱讀小說時,要注意情節的設計如何有力地表現人物性格,情節的發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所推動,人物的行動和行動方式是否由其獨特的性格決定。
(3)分析小說典型環境描寫
小說的典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恰當的環境描寫有助於人物的刻畫和主題的表達。
環境描寫具有以下作用:
作用一: 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作用二: 暗示及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
作用三: 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
作用四: 渲染氣氛, 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作用五: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3)把握、透析小說的主題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分析小說的主題時: 1從小說的人物、情節入手,進行認真的考察; 2聯系小說典型環境描寫; 3結合作家寫作的時代背景和創作動機。
(4)了解小說的敘事手法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第二類: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考綱陳述: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訪談、調查報告、傳記、社科論文等實用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有關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2)評價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的深層意蘊;(2)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 新聞類文章的閱讀: 包括新聞,通訊(特寫,報告文學)
1.明確概念 :
新聞屬於紀實類作品。它是藉助各種傳媒對新近發現的有價值的信息所作出的及時,客觀,准確,簡潔的報道,它是報
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廣泛採用的一種文體。它具有真實性,時效性和受眾性的特點。內容一般包括6個要
素: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新聞中所用到的材料有三類: 新聞事實,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
觀評價。
2.文體分類
1.消息(狹義新聞):新聞報道中最簡練最短小的一種。其特點是真,短,快。一條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
語五部分構成,結構上一般為」倒金字塔」式
標題: 消息的眼睛。傳達消息最主要的實踐事實等關注點。常有引題(背景烘托),正題(主要事實)和副題(補充)
導語: 消息的第一句(段),用簡潔鮮明的文字概括主要內容,揭示消息的主題思想。
主體: 緊接導語之後,對導語進行全面具體的闡述,展開事實。
背景: 烘托補充,或交代起因,或強調新聞的價值,或強調事件的重要。
結語: 緊扣主題抒情議論,起到表現或深化主題的作用。
2. 通訊:
消息和通訊都屬於新聞體裁,都具有新聞性,強調所報道的人和事,要有新聞價值,必須真實,不能藝術虛構。
它們的區別在於:
(1)報道詳略不同: 消息概括,一般只注重報道事實本身;通訊具體, 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側面進行全面挖掘。
(2)寫作手法不同: 消息注重講清事實本身,語言平實,文學性弱; 通訊的常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
方式,文學性強。
(3)結構方式不同: 消息一般為」倒金字塔」式;通訊則可以為縱式,橫式等其它文學性結構樣式。
(4)時效性不同: 消息時效性強,時效性相對較弱時效性時效性
通訊按內容分,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和風貌通訊。
(二) 傳記類文章的閱讀:
1.明確概念 :
傳記和新聞一樣都屬於紀實類作品。它是遵循真實性的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
貌以及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從立傳人物來看,可分為自傳和他傳。
2.文體特徵
傳記屬於應用文體,同時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特點: 真實是傳記的最大特徵,不允許虛構; 傳記又不同於一般的
歷史記錄,除了真實記錄外,還必須具有感人的力量。語言朴實,人物刻畫多用用白描。
3.閱讀要領:閱讀傳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傳記的有關知識,體會傳記與小說和散文等文體的區別;
2. 抓住文中敘事和描寫中展示出的人物個性,把握主任公復雜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質;
3..對時間性較強的傳記,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
4.評傳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傾向和直接評價。

❸ 上海中考語文考試多長時間啊

上海中考語文考試是150分鍾,滿分120分

❹ 2014上海市語文中考文言文考試篇目點擊目錄

❺ 上海中考 考試的語文篇目 60篇有哪些

是文言文的60篇吧?
古文:
六上:為學;
六下:天時不如地利專、橘逾淮為枳;
七上:傷仲永、周處、屬小石潭記、賣油翁、核舟記、口技、愚公移山;
七下:陋室銘、愛蓮說、王顧左右而言他、公輸、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
八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孔孟論學、黃生借書說、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八下:黔之驢、狼;
九上:記承天夜遊、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九下:陳涉世家、出師表、桃花源記、捕蛇者說、登泰山記。
古詩:
需要背誦及鑒賞的篇目:觀滄海、望岳、飲湖上初晴後雨、錢塘湖春行、黃鶴樓、山居秋暝、送友人、賣炭翁、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題破山寺後山院、江城子·密州出獵、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訴衷情、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四塊玉·別情(不需默寫)、天凈沙·秋、天凈沙·秋思、水仙子·詠江南(不需默寫)。
僅需默寫篇目:
迢迢牽牛星、雨晴、過零丁洋、題都城南庄、歸園田居、觀書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生查子·元夕、觀獵、竹枝詞。
純手打,望採納!

❻ 上海語文中考30首必背古詩

二期課改必背古詩文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和《淮上遇便風》
浩盪清淮天共流,長風萬里送歸舟。 應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冬夜讀書示子律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滿江紅
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
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巨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步出夏門行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橫 塘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曉出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雲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採桑子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欄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綿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卜運算元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蓮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然笑春風

❼ 歷年上海中考語文作文題目

參考:2013年 今天,我想說說心裡話
2012年 心裡美滋滋的
2011年 悄悄的提醒
2010年 黑板上的記憶
2009年 在學海中回遊泳
2008年 我眼中答的色彩
2007年 記住這一天
2006年 我們的名字叫_____
2005年 充滿活力的歲月
2004年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的視線
2003年 我想唱首歌
2002年 為自己豎起大拇指
2001年 有家真好
2000年 我也銜過一枚青橄欖
1999年 生活中的發現
1998年 我的歡樂
1997年 良師
1996年 變了
1995年 母愛
1994年 課後
1993年 我終於_____
1992年 忘不了他(她)
1991年題目自擬,但必須包含「我」、「第一」這兩個詞,如:我的第一位老師、我第一次看彩電、得第一名的是我、我家第一次旅遊等等。
1990年 在_____影響下
1989年 我
1988年 我和XX
1987年 從來沒有這樣_____
1986年 這堂課真_____
1985年 同桌上海考生
1984年 給我帶來了歡樂

❽ 從2009年到2014年上海市語文中考都考過那些課內文言文和課內詩詞

09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題破山寺後禪院》《黃鶴樓》《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內以寄之》《曹劌論戰》《醉容翁亭記》《小石潭記》
10年《送友人》《登高》《青玉案·元夕》《天凈沙·秋》《小石潭記》《岳陽樓記》《記承天寺夜遊》
11年《觀獵》《飲湖上初晴雨後》《書憤》《訴衷情》《孔孟論學》《醉翁亭記》《捕蛇者說》
12年《觀滄海》《絕句》《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岳陽樓記》《桃花源記》
13年《題破山寺後禪院》《竹枝詞》《山居秋暝》《歸園田居》《愛蓮說》《黔之驢》《口技》
14年(《錢塘湖春行》)《山居秋暝》《陋室銘》《岳陽樓記》《觀書有感(其二)》《論語》

❾ 上海中考中語文難嗎,為什麼每年分數都不高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2014年本市中等學校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滬教委基[2014]21號)學業考試科目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體育、理化實驗操作技能。其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體育考試成績採用分數制,總分為630分;思想品德和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採用等第制。1.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和化學(理化合卷)考試時間均為100分鍾。語文、數學、外語滿分均為150分,物理滿分為90分,化學滿分為60分。2.體育滿分為30分,計入錄取總分。考試於2014年4月底前舉行。具體實施方案繼續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的通知》(滬教委體〔2013〕7號)執行。3.思想品德考試採用開卷形式,考試時間為70分鍾。考試成績按「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評定。考試定於2014年5月24日(星期六)舉行。4.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考試於2014年5月底前舉行。================2014年零志願(市重點)分數線是568分(回民中學、久隆模範中學563分)區重點分統招線(各區、各校不同)、指標到校線(各初中校不同)。數據太大,無法上傳。你問哪個區?

❿ 上海2014年語文中考文言文點擊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2),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膠鬲舉於魚鹽之中(4),管夷吾舉於士(5),孫叔敖舉於海(6),百里奚舉於市(7)。故天將降大任(8)於斯(9)人也(10),必先苦其心志(11),勞其筋骨(12),餓其體膚(13),空乏(14)其身,行拂亂其所為(15),所以(16)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人恆過(19),然後能改。困於心(20),衡於慮(21),而後作(22);征於色(23),發於聲(24),而後喻(25)。入則無法家拂士(26),出則無敵國外患者(27),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8)。」
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後來成了堯的繼承人。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間,田地。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岩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任用,選拔,這里是被選拔的意思。版築,築牆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字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 舉於士,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後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
(8)任:責任,使命。
(9)是:這樣的。
(10)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後半句將加以申說。
(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12)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3)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
(14)空乏:資財缺乏。這里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5)行拂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違背。亂,擾亂。其所為,指其所做的事。
(16)所以:用這些來……
(17)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動,驚動,震撼。忍,堅韌。
(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
(19)恆過:常常犯錯誤。恆,常。過,過失,錯失,此處是過失的意思。
(20)困於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於,被。
(21)衡於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2)而後作:然後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23)征於色:表現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征,征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表現。色,臉色。
(24)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25)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6)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裡面,此指在國內。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輔佐。
(2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8)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樣之後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於憂患:憂患使人謀求生存。死於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教參版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在國內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語文版(適合學生)
舜從田間被堯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
因此上天將要將降下重大的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的身體窮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撓干擾,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堅韌,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幹。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困擾,思慮阻塞,這以後才能奮起;(別人)把憤怒表現在臉上,怨恨吐發於言語之中,這樣(你)才能明白。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與之相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就才知道,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考試要求版本
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發現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人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集奴隸市場被贖出後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個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而體膚消瘦,使他缺乏錢財、受貧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順,做事錯亂,用這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後才能奮發;(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可以知道,憂慮患害使人發展,安逸享樂使人滅亡。
另一版本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贖回。
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之苦, 使他倍受窮困之苦,讓他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強起來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國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國外沒有勢力相當的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滅亡。
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卻足以而使人敗亡。」

閱讀全文

與2014語文上海中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