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2014年中考語文文言文

2014年中考語文文言文

發布時間:2020-12-27 18:02:16

⑴ 求2014屆新版中考文言文詩文考試篇目點擊所有古文的閱讀指南

你可以猜意思,不必每個都知道。篇目有文徵明習字、

⑵ 2016年安徽中考語文文言文近十年考了那些

2008年: http://wenku..com/view/5415e4da50e2524de5187e0e.html 2009年: http://..com/question/128421831.html 2010年廣州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共33分)一、(6小題,18分) 1.下列片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醞釀yùn 賞賜cì 倔強qiáng 恍然大悟huáng B.淳樸chún 玷污zhān 祈禱dǎo 夢寐以求mèi C.奢望shē 犀利xī 湛藍zhàn 頭暈目眩xuàn D.屋檐yán 篡奪cuàn 徵兆shào 莫衷一是chō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渡假 蜂擁而至 安祥 低回婉轉 B.鬆弛 變幻多姿 藉貫 提綱擎領 C.提煉 不可明狀 恬靜 通宵達旦 D.氣概 迫不及待 和諧 融會貫通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發展學校辦學特色和提倡創新教育都不應該為了作秀,而應扎扎實實地進行素質教育。 B.專家認為食鹽補碘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無碘鹽的供應。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並逐步成為生活新時尚。 D.經過工程隊妙筆生花的整飾,廣州老城區的許多破舊房屋面貌一新,確實令人賞心悅目。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綜合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的結果,「千年羊城,南國明珠」被正式定為廣州城市形象的表述詞。 B.舉辦上海世界博覽會,目的是通過這一國際性的展覽平台,讓廣泛參與的國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去年入秋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旱災天氣,雲南地區甚至達到特大乾旱等級。 D.誰都不能否認,漢字書寫最終升華為一門藝術,這在世界的各種文字發展史上不是一個奇跡。 5.下面語段的內容,偏離中心意思的一項是 (3分) ①「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彌補個人天賦的不足,到達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尋常」寫出了《紅樓夢》。④司馬遷忍辱負重十五年,筆耕不輟,完成了《史記》。⑤古希臘德摩梯尼小時口吃,發音不準,每天堅持含著石子練習朗讀,五十年如一日,終於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⑥由此可見,一個天資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6.根據上下文,填寫在橫線上的語句,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這是怎樣親近、怎樣金碧輝煌的明月啊! 我陶醉在這金色的夢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灧灧地瀉在廣裹的大地上,遠近的房屋、樹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淺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麼圓,圓得似乎要凸出來、蹦出來了。 ③她低低的淳在澄凈如洗的空中,離我那麼近,彷彿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著這神奇的月色,彷彿走進了金色的夢境,一切都是閃閃爍爍、蓬蓬勃勃的。 ⑤一陣微風吹過,四野的金光便閃閃滾動起來! A.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二、(2小題,15分) 7.古詩文默寫(10分)(1)根據課本,下列古詩文默寫正確的兩項是 A.旦辭爺娘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B.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C.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撒,影布石上。 D.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E.人恆過然後能改,衡於慮困於心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F.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2)根據課本,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題只選四題作答。) ①國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②無意苦爭春,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③犧牲玉帛, ,必以信。(《曹劌論戰》) ④今當遠離, ,不知所言。(諸葛亮《出師表》) ⑤ ,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⑥ ,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3)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入古詩詞名句。(①為必答題,2分;②為附加題,2分。加分後第7小題不能超過10分。) ①只有不斷地讀書,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思想才能更加活躍,更加敏銳。這個道理早在朱熹的《觀書有感》中有清晰表述:「 , 。」 ②在上下五千年的滄桑歲月中,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雄才大略的風雲人物不斷涌現。他們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人類文明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趙翼在《論詩》中所說的那樣,「 , 「。 8.按照課文的意思,解釋下面文言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5分) (1)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小石潭記》)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4)蓋簡核桃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5)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第二部分 閱讀與鑒賞(共57分)三、(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題。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嘗聞天子之怒乎?」 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於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浮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 天下縞素 夫戰,勇氣也 可以彈素琴 C. 秦王色撓 D. 亦免冠徒跣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徒屬皆曰:「敬受命。」 10.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秦王極力描繪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屍百萬」的可怕場景,目的是用武力來恫嚇唐雎。 B.唐雎用專諸、聶政、要離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們跟秦王拚命。 C.文中唐雎佩劍入朝要與秦王拚命這一情節,強烈表達了作者要頌揚正義的思想感情。 D無論秦王是真屈服還是假屈服,「長跪而謝」都表明唐雎在這場較量中取得了勝利。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頭搶地耳 ②徒以有先生也 12.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1)請找出這首詞中描寫出獵場景的句子。(4分)(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2分)四、(9小題,41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3-14題。中國畫的驕傲——《清明上河圖》黎孟德《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汴河兩岸的景物和清明節這一天人們的生活場景,內容繁而不雜,場面多而不亂,無論狀物寫人,都合情合理。畫卷以蕭疏的郊外為開端,一片春風和煦的田園景色。農夫在田間耕作,兩個商販趕著馱炭的驢群姍姍而來,一列行旅,有車騎仆從,正匆匆向城裡進發,轎頂上插滿了楊柳,一看就知是城裡富貴人家掃墓而來。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時間、風俗,展開了序幕。畫面漸進,路邊酒肆、茶攤漸多起來,汴河也繁忙起來。沿河有許多糧倉,靠岸的船隻,搭著跑板在卸貨。滿載貨物的船隻吃水很深,水面幾乎接近船幫,而卸完貨的船隻,則吃水較淺。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搖槳:河對岸,五名纖夫在拉著船艱難前行。畫卷再展,一片宏偉木質拱橋宛如飛虹,橫跨河面,以拱橋為中心形成了全圖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將要過橋,它高高的桅桿卻被橋頭擋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腳忙著收桿,有的奮力劃槳,有的用蒿竿撐住橋洞頂端。橋上岸邊擠滿了熱心觀眾,幫著出主意。橋的另一邊又有一隻船迎面駛來,船夫們都站在船尾焦急張望,為雙方能否順利過橋捏一把汗。圍繞這一緊急事件,作者遠近照應,將這一復雜場面處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橋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兩岸擠滿攤販,店鋪林立,百業興旺。兩商販在街心爭奪顧客,而那位顧客則左顧右盼,身子朝右,頭卻向左望,不知所從。橋上一官員騎馬過橋與一小轎相遇,雙方奴僕各不相讓,旁邊有人在看熱鬧。橋上下來一輛驢車,載滿貨物的車子慣性下沖,車夫彎腰拱背,奮力抵住:而驢子則鬆了一把力,搖頭晃腦,漫不經心,纜繩也晃悠著,觀者注意到此,多會心一笑。臨河的茶肆中,茶客們或房間閑談,或臨窗眺望,好不閑適。畫的前頭是巍峨的城門橫斷畫面,這在繪畫創作中是很忌諱的,安排不當就會使畫面出現割裂。但見城門前後左右廣植樹木,使高大的城門不顯單調,最妙的是用正在進城的駱駝商隊銜接城內外,過渡自然。進城後,畫面節奏放緩,城內道路縱橫交叉,沿街店鋪鱗次櫛比,人物舉止從容舒緩,或結伴而行,或揖讓為禮,有官紳士兵、和尚乞丐、說書賣藝人……城裡有官府宅第,有酒樓當鋪,鋪面上的招牌顯示出各行各業:「香 」、「孫羊店」等,一派繁榮有序的都市景象!《清明上河圖》運用中國傳統「散點透視」法,將幾十里風光人情盡收卷中。遠近人物,幾筆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樓房屋,小見鋪內刀剪,無不刻畫清晰,而又不給人比例失調之感,如此頭緒眾多、人物繁雜而無一處敗筆,真可讓人嘆為觀止!這幅生動地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風貌的風俗畫,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堪稱中國繪畫的驕傲。(選自《讀懂中國》,有刪改) 13.下面有關《清明上河圖》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通過描繪城裡富貴人家掃墓歸來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時間和當地的風俗習慣。 B.畫中巍峨的城樓以及城門內外的繁華熱鬧的景象,構成了整幅畫的最高潮部分。 C.畫中景物,大到城樓,小到刀剪,都刻畫得精細清晰,比例協調,無一處敗筆。 D.用「散點透視」法,將幾十里風光人情盡收畫卷,形象展現了北宋的生活風貌。 14.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紛繁豐富的內容的?為什麼這樣寫? (4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5-16題。不完滿才是人生季羨林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關於這一點,古今的民間諺語,文人詩句,說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比如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岳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都是我們時常引用的,膾炙人口的。類似的例子還能夠舉出成百上千來。 這種說法適用於一切人,舊社會的皇帝老爺子也包括在裡面。他們君臨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滅族,小事一端,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然而,實際上,王位繼承,宮廷斗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雖然捏造了「龍御上賓」這種神話,他們自己也並不相信。他們想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他們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葯,期望藉此以不。結果,事與願違,仍然是「龍御上賓」嗚呼哀哉了。 在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極大,驕縱恣肆,貪贓枉法,無所不至。在這一類人中,好東西大概極少,否則包公和海瑞等決不會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個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頂紅,一旦皇恩浩盪,欽賜極刑,連忙用舌尖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盤,落得一個全屍。可見這一批人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談不到什麼完滿的人生。 至於我輩平頭老百姓,日子就更難過了。建國前後,不能說沒有區別,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了,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多是完滿的呢? 再說到我們這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在歷史上一生中就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只一個「考」字,就能讓你談「考」色變。「考」者,考試也。在舊社會科舉時代,「千軍萬馬獨木橋」,要上進,只有科舉一途,你只需讀一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盡致地了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范進為代表的那一批舉人進士,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現在我們運氣好,得生於新社會中。然而那一個「考」字,宛如如來佛的手掌,你別想逃脫得了。幼兒園升小學,考;小學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學,考;大學畢業想當碩士,考;碩士想當博士,考。考,考,考,變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運仍然難免,現代知識分子落到這一張密而不漏的天網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的人生還談什麼完滿呢? 災難並不限於知識分子:「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選自《季羨林隨想錄》,有刪改) 15.對文中加點詞「這種說法」所指代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B.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16.結合全文,回答以下問題。 (1)作者在闡述觀點時,選擇了哪幾類人作為例證?為什麼要這樣寫?(4分) (2)作者提出的「不完滿才是人生」這一觀點有什麼現實意義?(3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7-21題。小酒桶莫泊桑情節鏈接 埃佩維爾鎮上開客店的希科老闆,終於與72歲的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簽訂了一份特殊的合約:他每個月給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歲之後,她那價值6萬法郎的農庄歸希科所有。三年過去了。這位老太太非常健壯。他好像一天也沒見老,希科可就悲觀失望極了。他覺著這筆錢好像已經付了半個世紀了,他覺得自己受了騙,上了當,破產了。過了一陣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個老婆婆,就好比人們七月間到地里看麥子,是否已經熟得可以開鐮收割。他束手無策,一看見她,就恨不得把她掐。他於是琢磨起辦法來了。終於有一天,他又來看她,興高采烈地搓著手。閑聊了幾分鍾以後,他說: 「我說,老婆婆,您到埃佩維爾來的時候,為什麼不上我那兒去吃飯呢?外邊有人說閑話,說咱們的交情破裂了,我聽著心裡很難受。您知道,親愛的老婆婆,上我那兒吃飯,一個錢也不用花。吃頓把飯,我是不計較的。您只要一想著來,就別客氣,盡管來好啦,這反倒叫我高興。」 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用不著第二次邀請;第三天,她坐著她的馬車,她就來到了客店,理所當然似的要求那份店主人已經許下的午飯。客店老闆心花怒放,像招待貴婦人似的招待了她,又是子雞,又是灌腸,還有鰻魚、羊腿和肥肉片兒白菜。可是她幾乎什麼也沒有吃,因為她從小過的是儉朴生活,一向只吃點湯和一塊抹黃油的麵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個勁兒地勸她吃。而且她什麼也不喝,就連咖啡也不肯喝。 他問道: 「您總可以喝一小杯吧?」 「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絕。」 他於是使足了勁向客店的那一頭喊道: 「羅薩麗,快拿白蘭地來,要上等的,最純的!」 女侍出現了,拿著一個貼著一張葡萄葉形商標的長瓶子。 他斟了兩小杯。 「嘗嘗這個吧,老婆婆,這可是好東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來,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著,為的是好多享受 一會兒。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點點滴滴也倒在嘴裡,然後表示: 「一點不錯,真是好酒。」 她的話還沒說完,希科已經給他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絕,已經來不及了,她跟和第一杯一樣品了好久。 他於是要請她喝第三巡,她拒絕了。他一再的勸說: 「你看,這簡直是牛奶嘛;我喝十杯,十二杯,都不費勁,跟糖似的下去了,既不脹肚,也不上頭,簡直可以說在舌尖兒上就化成氣了。沒有比這對健康更有益處的了。」 她原來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沒有堅持拒絕,不過她只喝了半杯。 這時候,希科忽然一下子變得非常慷慨,大聲說: 「好吧,您既然喜歡這個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為別的,就為讓您看看,咱們始終是一對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沒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已經多少有了一點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闆進入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的院子,然後從車子里拉出一個箍著鐵圈的小木桶。他要她立刻嘗嘗,為的是證明完全是一模一樣的好白蘭地;等他們每人喝了三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 「您也知道,喝完了,咱們那兒還有,別客氣。我不是進斤斤計較的人。完得越快,我越高興。」 他有爬上了他的輕便馬車。 四天以後他又來了。他走到跟前,問了好,幾乎挨著她的鼻子跟她說閑話,為的是聞聞她哈氣的味道他聞出了酒香,於是他眉開眼笑了。 隔不了多久,當地就傳說開了,說瑪格盧瓦爾老婆婆常常獨自一個喝的爛醉如泥。有時候躺在她的廚房裡,有時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時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動不動地跟屍一樣,別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談到這個鄉下女人,他總要愁容滿面地嘟囔著說: 「她這把年紀,竟沾上這種嗜好,這不是太不幸了嗎?您瞧,一個人上了年紀,就無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個大當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個大當。第二年冬天,快到聖誕節了,她喝得爛醉,跌在雪地里了。 希科老闆繼承了農庄,他對人說: 「這個鄉下佬,她要是不貪杯,總還有十年好活吧。」 (選自《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有刪改) 17.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為什麼會落入希科老闆的圈套?請分點概括。(5分) 18.希科老闆為什麼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當知道她經常喝得爛醉如泥後為什麼就不再上她家了?(6分) 19.結合上下文,分析希科老闆表現出不同神態的原因,然後補填表格內容。(6分) 時間 希科老闆的神態 原因簽約後的第三年 ○1悲觀失望極了 ○1老婆婆依然健壯,不僅佔有農庄遙遙無期,而且自己還要他付錢有一天 ○2「興高采烈」 ○2 發出邀請後的第三天 ○3「心花怒放 ○4「大失所望「 ○3老婆婆快要進入預設圈套 ○4實施計謀受阻 送酒後的第四天 ○5「眉開眼笑「 ○5 隔了不久 ○6「愁容滿面」 ○6 20.縱觀全文,你看出希科老闆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中你悟出了什麼?(5分) 21.下面屬於莫泊桑作品的一項是 (2分) A.《最後一課》 B.《羊脂球》 C..《格列佛游記》 D.《悲慘世界》 第三部分 寫作(共60分)五、(1小題,60分) 22.按要求作文。(60分) 請以「獎勵自己」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學校的名稱。 2010廣州中考語文參考答案(自寫版)一、 1.C (「倔強、玷污、徵兆、莫衷一是」讀音都有誤,其他我看不清,只能寫出最明顯的) 2.D (安詳、鬆弛、通宵達旦) 3.D (「妙筆生花」指文采) 4.A (這個是排除法。B中「廣泛參與的國家得到深入的交流」,「得到」與「深入的交流」搭配不當;C中「地區達到特大乾旱等級」不當;D中雙重否定) 5.C 6.B 二、 7.(1)DF (2)①城春草木深 ②一任群芳妒 ③弗敢加也 ④臨表涕零 ⑤東風不與周郎便 ⑥欲渡黃河冰塞川(3)①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8.(1)通「返」。(2)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那樣。(3)不要說,(更)不必說。(4)挑選。(5)參與。 三、 9.C 10.C (佩劍入朝要與秦王拚命,和原文不符) 11.(1)把頭往地上撞罷了。(2)只因為有先生你啊。 12.(1)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2)表達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四、 13.B (高潮是橋的那一部分) 14.作者是按照畫面展開的順序來介紹《清明上河圖》的。這樣介紹條理清楚,能夠清晰全面的再現《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內容,宛若圖畫就在眼前。 15.A 16.(1)選擇了皇帝、大臣、平頭老百姓、知識分子這四類人作為例證。這些例子時間上由古到今,地位由特殊到普通,這樣寫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也不同角度支撐作者的觀點。(2)對己,可以不煩不燥;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17.(1)希科老闆為人陰險狡猾;(2)瑪格盧瓦爾老婆婆愛佔小便宜;(3)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經不起誘惑。 18.希科老闆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瑪格盧瓦爾老婆婆是因為他期盼著老婆婆趕緊去,他好繼承老婆婆的庄園。當知道她經常喝得爛醉如泥後就不再去了,這是因為希科老闆知道老婆婆上了他的當,開始酗酒,她很快就會去。 19.②他想到辦法來謀害老婆婆了。 ⑤他的計劃成功,老婆婆已經上了他的當。 ⑥假裝擔心,表明自己與此事無關。 20.希科老闆是一個陰險、奸詐、冷酷的人,他工於心計,未達目的不擇手段。感悟可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實際來談,如:要抵制別人不壞好意的誘惑,不要總想著貪別人的小便宜。 21.B 摘自:E度中考網

⑶ 2014年初中語文文言文最容易考的是哪篇急求

我是河南的 ,今年高一。 中考時老師說課內的主要是《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桃花源記》 課外還得靠能力 建議買本語文文言文習題專練做做

⑷ 2014年中考文言文預測山西

去看歷年的題 根據范圍自己可以推出來

⑸ 2014年中考宴子使楚文言文

2014年中考文言文試題匯編《晏子使楚》

【甲】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巨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乙】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5.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①何坐
②聖人非所與熙也
③生以鄉人子謁余
④言和而色夷

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譯文:
②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譯文:

7.如果去掉【甲】文中加框的「酒酣」一句,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4分)
答:
8.楚王稱晏子為「聖人」,馬生求學過程中「流輩甚稱其賢」,結合選文內容,談談晏子與馬生獲得如此高評價的共同原因有哪些。(5分)
答:
5、(4分)①犯罪 ②同「嬉」,開玩笑 ③拜見 ④平和
(評分說明:若使用意思相同、相近的解釋也可,每詞1分。)

6、(4分)
①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百姓善於偷東西嗎? (評分說明:抓住關鍵詞「得無」、「善」,得無:莫非,善:善於、擅長、長於、喜好等。解釋有誤一個扣1分,2分扣完為止。)
②寫了一封長信作為(表示敬意的)見面禮物,言辭很流暢、通達。 (評分說明:抓住關鍵詞「書」、「以為」,書:信,以為:以之為,把它當作,作為等。解釋有誤一個扣1分,2分扣完為止。)

7、楚王本想趁「酒酣」之時羞辱晏子,使之沒有時間作出反應(「酒酣」之時是楚王認為羞辱晏子的最佳時機)(1分),這樣寫可以表現楚王的狡詐(1分),同時更加襯托出晏子的沉著機智,善於辭令(1分),如果去掉,就沒有這樣的效果,同時也不具體。(1分) (評分說明:如果學生從情節方面作答,如果為下文「楚王為自我下台階、自我解嘲作鋪墊」也可得1分。)

8、①他們在與人交往時都能注意自己身份(他們的言行符合自己的身份特點)如晏子以「使臣」的身份見楚王,馬生以「鄉人子」的身份見宋濂。②他們都很有禮貌、態度恭敬。如晏子「避席而對」,馬生「撰長書以為贄」「言和而色夷」。③他們都善於言辭如晏子以橘設喻,巧妙反擊,馬生「辭甚暢達」等。④他們都專心學習,善學善用。如晏子「習辭」以橘設喻,馬生「用心於學甚勞」等。
(評分說明: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二點得3分,答出三點得4分,答出四點得5分。)

⑹ 2014年杭州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連處士墓表答案

精銳教育提醒你: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必以處士為法 法:標准,規范
B.卒而反葬應山 反:反而,卻
C.悉散以賙鄉里 賙:周濟
D.乃表其墓 表:作動詞,樹碑刻文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連處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組是(3分)
①以一布衣終於家 ②處士供養左右十餘年 ③因不復仕進
④出谷萬斛以糶 ⑤厚遺以遣之 ⑥為之罷市三日
A.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連舜賓居住在應山縣,一生都沒有做官,然而當地人都很尊敬他,因為他為人高尚,達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連舜賓參加科舉考試而沒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親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邊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進取。
C.連舜賓曾經到信陽辦事,遇到了強盜,他的僕人告訴他強盜來了,但是強盜知道他的名聲,因而並沒有侵擾他。
D.歐陽修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連舜賓的事跡會漸漸散失,應山的人不能夠詳細了解,因而寫下這篇文章來告訴後人。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所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歟!(3分)
▲ ▲
(2)歲飢,出谷萬斛以糶,而市谷之價卒不能增。(4分)
▲ ▲
(3)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歸應山。(3分)
▲ ▲

參考答案:
5.(3分)B(反,通「返」,回到。)
6.(3分)C(①是說連處士的身份;③說明連處士不當官的原因;⑥主語是集市上的人,不是連處士。)
7.(3分)C(「告以處士」不是告訴處士,而是把連處士的身份告訴強盜。)
8.(1)(3分)大概就是所說的親身去做,無須多言自然能取信於人吧!(「其……歟」「躬」「信」各1分)
(2)(4分)年成不好,(連處士)拿出一萬斛谷去賣,因而市面上谷的價錢最終沒有上漲。
(「歲飢」「糶」「卒」各1分,語句通順1分。「市谷之價」翻譯成「購買穀子的價格」亦可)
(3)(3分)(連處士)前去看望弟弟,(結果)得病死去了,(人們)把他的靈柩送回了應山。
(「省」1分,補出「連處士」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連處士是應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裡,但是應山的人到現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導他們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親近朋友,恭敬嚴謹守禮謙讓並且溫和仁愛,一定拿連處士作為榜樣。說:「做人象連公那樣,就足夠了!」那些鰥寡孤獨和遭遇荒年貧困飢餓的人,都說:「自從連公去世以後,我們這些人沒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來活命了,讓我們太遺憾了!」唉!連處士住在應山,沒有發布過什麼政令實施過什麼恩威來親近那裡的百姓,卻能讓人這樣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說的親身去做,無須多言自然能取信於人吧!
連處士,名舜賓,字輔之。他的祖先是閩地人,他的祖父連光裕曾經擔任過應山縣的縣令,後來又擔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從連光裕歸葬應山後,他們就把家安在了應山。處士年輕的時候曾應舉鄉試(《毛詩》是當時的考綱),沒有考中,並且他的父親連正因為有病卧床在家,連處士在他父親身邊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進取。父親去世後,家裡本來有很多錢財,都散發出去來周濟鄉鄰,拿學問來教導他的兩個兒子,說:「這兩個孩子才是我的財產啊!」年成不好,拿出一萬斛谷去賣,因而市面上谷的價錢最終沒有上漲,連鄰近縣的百姓都依賴他。有一個盜賊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緊急。盜賊走投無路,只好自己把牛給送了回來。處士為此很慚愧並道歉說:「麻煩你送牛了。」贈送他很豐厚的禮物送走了他。曾經因為有事到信陽去,在西關遇到了盜賊。身邊的人告訴盜賊說這是連處士,盜賊說:「這人是一位長者,不可以侵犯。」就離開了。
處士有個弟弟住在雲夢縣,(連處士)前去看望弟弟,(結果)得病死去了,(人們)把他的靈柩送回了應山。應山縣的人到距離縣城幾十里外的地方去哭著迎接靈柩,很多人爭著抬著棺材回來。經過縣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並且罷市三天,說:「應該為連公舉辦喪事。」處士生四個孩子,叫連庶、連庠、連庸、連膺。以學問教導的兩個孩子後來都中了進士,現在連庶擔任壽春縣令,連庠擔任宜城縣令。
連處士在天聖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慶歷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陸蔽山的南坡。自從他死後到現在二十年了,那些認識連處士的應山縣老年人,還有那些曾經依賴連處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還健在;那些聽說過連處士為人做事的年輕人,離連處士的生活的年代還不算遠。如果再過三四代到了孫子曾孫子輩,關於連處士的傳聞,有時會有遺漏,那就恐怕應山的人不再能夠詳細了解連處士了。於是就在他的墓前樹碑刻文表彰他,來告訴後世的人。慶歷八年閏正月一日,廬陵歐陽修記述。

⑺ 2014 2015年重慶語文中考文言文篇目有那些

1關雎(關關雎鳩)詩經九下242蒹葭(蒹葭蒼蒼)詩經九下243觀滄海(東臨碣石)曹操七上154飲酒(結廬在人境)陶潛八下305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灣七上156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王維八上307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八下308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八上259春望(國破山河在)杜甫八上25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杜甫八上251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岑參八下301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劉禹錫八下251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白居易七上1514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杜牧八下2515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九上2516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九上2517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八下2518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陸游八上3019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九上2520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文天祥八下2521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七上1522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張養浩八下2523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龔自珍八下30☞課內23首不作更動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7-9年級)文言文序號篇目作者冊數課目1孔子語錄(論語十則)七上102魚我所欲也孟子九下19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九下184曹劌論戰左傳九下21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九下226出師表諸葛亮九上247桃花源記陶潛八上218三峽酈道元八上269雜說(四)(馬說)韓愈八下2310小石潭記柳宗元八下2611陋室銘劉禹錫八上2212岳陽樓記范仲淹八下2713醉翁亭記歐陽修八下2814記承天寺夜遊蘇軾八上2715愛蓮說周敦頤八上22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八下24古詩詞序號篇目作者冊數課目17關雎(關關雎鳩)詩經九下2418蒹葭(蒹葭蒼蒼)詩經九下2419觀滄海(東臨碣石)曹操七上1520飲酒(結廬在人境)陶潛八下30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王勃八下附錄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灣七上15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王維八上30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李白七上附錄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八下30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八上2527春望(國破山河在)杜甫八上25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杜甫八上25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岑參八下30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八下附錄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劉禹錫八下25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白居易九上附錄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白居易七上1534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李賀九下附錄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杜牧八下25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七上附錄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李商隱七上附錄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八下附錄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八下附錄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九上25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七上附錄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王安石八下附錄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九上25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八下25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陸游八上30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九上25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文天祥八下25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七上15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張養浩八下2550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龔自珍八下30☞默寫50篇為課標規定,不作變動紅色是附錄中的詩詞,只考機械默寫2008中考文言文課內閱讀篇目冊數課目課文作者七上10《論語》十則孔子課標篇目七下5傷仲永王安石七下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略讀課文八上21桃花源記陶淵明課標篇目八上22陋室銘劉禹錫課標篇目八上22愛蓮說周敦頤課標篇目八上23核舟記魏學洢略讀課文八上26三峽酈道元課標篇目八上27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八上27記承天寺夜遊蘇軾課標篇目八上29*湖心亭看雪張岱略讀課文八下21與朱元思書吳均八下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略讀課文八下23*馬說韓愈略讀課文課標篇目八下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課標篇目八下26小石潭記柳宗元課標篇目八下27岳陽樓記范仲淹課標篇目八下28醉翁亭記歐陽修課標篇目九上21陳涉世家司馬遷九上22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九上24*出師表諸葛亮略讀課文課標篇目九下18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課標篇目九下19魚我所欲也《孟子》課標篇目九下21曹劌論戰《左傳》課標篇目九下22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課標篇目新增口技愚公移山陳太丘與友期

⑻ 2014牡丹中考文言文翻譯

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二十八:正午牡丹 圖案:牡丹、貓。 解題:牡丹,落葉灌木。品種很多,花大而艷麗,是著名觀賞花。牡丹向來比作花中之王,具豐腴之姿、有富貴之態。無論擺設、入畫,極富麗堂皇之致。又稱「國色天香」。唐劉禹錫詩:「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開得最鮮艷之時。活到八九十歲的長壽老人,俗稱「耄耋」。貓與「耄」諧音。畫牡丹和貓隱寓福壽雙全。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畫有一叢牡丹花的古畫 其下有一貓—:花叢下面有一隻貓 未知其精粗: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水平怎樣 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丞相吳育與歐陽修是親家 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這幅畫,說,這畫的是正午時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麼來證明他呢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這花中的花瓣都散開著,而且顏色枯澀,沒有光澤,這是太陽正中時候的花. 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之貓眼也:畫中貓的黑眼珠眯著,好像一條線,這也是正午時候的貓眼. 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房是聚攏著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 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貓的眼珠早晚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眼珠漸漸變成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 這也就是古人善於探求繪畫的樂趣啊。寓意:

⑼ 上海2014年語文中考文言文點擊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2),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膠鬲舉於魚鹽之中(4),管夷吾舉於士(5),孫叔敖舉於海(6),百里奚舉於市(7)。故天將降大任(8)於斯(9)人也(10),必先苦其心志(11),勞其筋骨(12),餓其體膚(13),空乏(14)其身,行拂亂其所為(15),所以(16)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人恆過(19),然後能改。困於心(20),衡於慮(21),而後作(22);征於色(23),發於聲(24),而後喻(25)。入則無法家拂士(26),出則無敵國外患者(27),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8)。」
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後來成了堯的繼承人。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間,田地。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岩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任用,選拔,這里是被選拔的意思。版築,築牆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字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 舉於士,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後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
(8)任:責任,使命。
(9)是:這樣的。
(10)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後半句將加以申說。
(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12)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3)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
(14)空乏:資財缺乏。這里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5)行拂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違背。亂,擾亂。其所為,指其所做的事。
(16)所以:用這些來……
(17)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動,驚動,震撼。忍,堅韌。
(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
(19)恆過:常常犯錯誤。恆,常。過,過失,錯失,此處是過失的意思。
(20)困於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於,被。
(21)衡於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2)而後作:然後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23)征於色:表現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征,征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表現。色,臉色。
(24)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25)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6)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裡面,此指在國內。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輔佐。
(2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8)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樣之後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於憂患:憂患使人謀求生存。死於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教參版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在國內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語文版(適合學生)
舜從田間被堯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
因此上天將要將降下重大的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的身體窮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撓干擾,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堅韌,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幹。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困擾,思慮阻塞,這以後才能奮起;(別人)把憤怒表現在臉上,怨恨吐發於言語之中,這樣(你)才能明白。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與之相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就才知道,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考試要求版本
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發現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人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集奴隸市場被贖出後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個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而體膚消瘦,使他缺乏錢財、受貧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順,做事錯亂,用這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後才能奮發;(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可以知道,憂慮患害使人發展,安逸享樂使人滅亡。
另一版本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贖回。
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之苦, 使他倍受窮困之苦,讓他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強起來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國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國外沒有勢力相當的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滅亡。
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卻足以而使人敗亡。」

閱讀全文

與2014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