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年高考全國2卷語文所有試題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回答
http://wk..com/view/06b4a1270029bd64783e2cee?ssid=0&from=1011267g&uid=0&pu=usm@1,sz@1320_1004,ta@iphone_2_4.4_11_2.1&bd_page_type=1&id=&tj=3lF_1_0_10_l1#page/1/1439263556932
⑵ 全國卷2高考語文難嗎
2017年全國卷1語文卷試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命制,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注重考查核心素養,考點覆蓋面和試卷結構合理,能力層級比例配置恰當,難度適中。
相較往年,題型變化較大,更側重於邏輯思維能力考查,更著力於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發展、社會變化,更希求引領學生拓寬視野,培養人文情懷、家國情懷。
論述類文本閱讀
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材料選自曹明德的《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把脈時代的症結。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試說明題型示例字數略少,閱讀量有所減少。全文採用總分總結構,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來難度也不大,中間兩段是閱讀理解做題的關鍵。原文雖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較為陌生的術語,但行文簡明精煉,條理清晰,總體上通俗易懂,不難把握,適合高中生閱讀和理解。
從考點覆蓋看,依然著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今年特別值得注意的兩點變化:一是側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這個考點,二是三道客觀題,第1題是選擇正確的一項。
近幾年全國卷命題越來越強化「整體閱讀」意識,要求考生在真正讀懂的基礎上做出選擇。今年更是加強考查考生整體「讀懂」的能力,尤其體現在第2題題干要求的設置、第1題D選項和第3題的所有選項的設置上。這也必將是未來命題的方向,考生需要注意考查方向。
文學類作品閱讀
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成為必考題,是今年語文卷變化最大的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選材是當代作家趙長天的小說《天囂》,文本長度與考試說明題型示例文本長度相當。選材關注我們比較陌生的科研人員的生活,但情節、人物都不復雜,主題也很鮮明。第1題採用客觀題型,改原來「五選二」的多選為「四選一」的單選。第2題第3題為主觀題,題目設置體現了全國卷的靈活度和綜合性,但仍然立足於小說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體來看,這次文學類文本閱讀難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學生的閱讀經驗、人文認知。
實用類文本閱讀
實用類文本選擇了非延續性的新聞材料,其中材料二為圖表形式。這和考試說明題型示例中關於「國民閱讀」的新聞材料題題型相同。第1題第2題都是客觀題,分別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和正確的兩項,要點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較強的篩選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第3題為主觀題,需要找到問題的區間,分析歸納後有條理的概括,這道題要求考生養成條分縷析的思考和答題習慣。
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取材於《宋書·謝弘微傳》,體現了全國卷一貫的選材特點:一是出自「正史」,二是傳主為忠臣良將、清官廉吏。文本600字左右,與2016年全國卷的《曾公亮傳》586字基本持平。
第1題,文言斷句題,全國卷連續考了三年。今年在這題選項的設置上採用了一樣的做法,四項中其中兩項只有一處不同,只要根據前後文准確理解劃線的兩句話,運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確選擇。
第2題是2015年出現的題型,即在閱讀材料中選取四個具有古代傳統文化內涵的詞語,對相關內容進行解釋,反映其中的文化意義,要求考生選擇出不正確的一項。考查古代文化常識,與整個社會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大背景有直接關系,今年更是在考綱中有了明確規定。四個選擇項分別涉及「名、字」「姻親」「母憂」「私祿」等內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識的基本內容,且可帶入原文判斷正誤,考查的是真正的「常識」。
第3題命題形式未變,每個選項首先用一句話作概括,並用句號與後面的句子斷開;接著緊扣這一句概括語陳述原文中的相關信息,體現概括語與相關信息的同一性,即概括語是從相關信息抽取出來的,相關信息用來說明概括語。歷年考試中,這道題規律性極強:四個選擇項是按照文本的自然順序,選擇傳主的代表性事件或體現的思想品質逐層設題。從全國卷命題特點看,本題設錯角度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性格品質分析不恰當、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系等。
第4題文言翻譯題仍然側重考查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需要在翻譯時字字落實,文通句順。
詩歌鑒賞
詩歌鑒賞取材於宋朝著名詩人歐陽修的《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這首詩的內容和考生在考場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題的同時,也了解了古人考試時的情形,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體制的變革,有趣又意義深遠。
第1題今年改為客觀題,是今年考題的另外一大變化。「五選二」,需要考生對詩歌內容、情感、手法都有較為准確的理解。
第2題主觀題為煉句題,是考生熟悉的題型,回答時需有條理。
默寫題仍為理解性默寫,就是將對詩文的理解與默寫巧妙結合。從原來的6分減至5分,高中3分,初中2分,難度不大,得分率會很高。
語言運用題
語言運用題最易出現新題型。今年成語題、病句題、補寫題沒變,表達得體題替代了虛詞選擇填空題,邏輯推斷題替代了流程圖題。這些變化在考試說明中都有體現。
作文
作文材料給出了來華留學生較為關注的十二個「中國關鍵詞」。題目要求選擇其中的兩三個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並且找到所選關鍵詞的有機關聯,據此寫成一篇能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的文章。今年的作文題比去年的驅動型更明顯,立意麵更廣也更開放。審題難度大大降低,思辨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考查卻沒有降低。更側重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社會發展、時代變遷。考生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需要平時養成多看、多讀、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的習慣。
⑶ 2015年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全國2卷)答案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答案
13. B
14. D
15. C
16.
①抄閱讀分為記憶型閱讀和批判型閱讀。
②記住死板的書本知識
③通過想像力來形成有針對性的問題
17. 圖像與標題的契合,「聯合」「力量」與圖像中「鴿子」(和平)、組成鴿子的「旗子」(聯合)和鴿子口中的植物橄欖枝要都聯繫到去寫。
⑷ 2015高考語文全國卷2作文總分總式
直接談淺閱讀的利與弊,其實粗想起來應該是在42-45之間,因為怎麼都不會跑題,就內是材料本身,但不管你的容立意、結構以及語言表達的文采等等有多麼巧妙,由於你的這個一眼望穿的題目決定,定然是不會深入下去的。
好的作文總要在立意上深刻透闢,見常人之所未見,言常人之所未言,熟視無睹的司空見慣的事物現象中有自己的獨特的思考。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不過,我們想如果立意不錯,即使在其他方面也不會很差。因為,立意的方向和深度就是語言和思維能力的一種凝結升華。
⑸ 2019全國卷2高考語文試題
2019全國2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版求寫作。權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於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後寫給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後寫給同學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後的觀後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⑹ 2015高考全國卷2語文作文題目有幾種寫法
1,2015年高考新課標二卷作文題目為: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字的文章。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位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今年的語文作文的三個材料一個是銳意創新,一個是愛崗敬業,踏實肯干,最後一個是為了夢想努力和把美麗都帶給別人。這三個命題的角度和前些年相比都比較務實了一些。往年的題目大多數都是根據材料多角度分析,提煉中心等等方法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考生的。今年的題目簡潔明了,並且與社會現實結合的更加緊密。
2、文體方面來說,可以寫成記敘文,議論文,但是寫議論文還是具有一定優勢,並且比較容易上手寫作。但是寫出精彩高分的作文需要精巧的構思,對於熟悉的作文立意角度考 生要寫出新意還需要 一些新鮮生動,富有文化底蘊的素材。
3、創新,務實,奉獻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主題和核心價值觀,我們當今社會目前也正最缺少這三個核心的價值取向,今年的作文題更加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國家的發展更加契合,體現出了今年作文題目務實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