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考語文名著考題
1、《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因在三國鼎立、矛盾錯綜的環境中進行了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搏擊爭斗,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智慧化身。當時與他對壘的人物有英勇蓋世的奸雄曹操,妙計安天下的周瑜,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正是在和這些強手的交鋒中,才顯示了他那政治家的卓識,軍事家的韜略,在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還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謀的軍師,被稱為「賽諸葛」,這個人物是 ,他的綽號是 ,他與一群好漢在「黃泥岡上巧施計謀」乾的一件大事是 ,因此事被逼上樑山的人物是 。這部作品是 。
2、闖龍宮、攪冥府,是小說 中的情節,本書的主人公是 ;最能體現他反抗精神的情節是 。
3、《水滸》塑造了 英雄形象。其中,開始逆來順受,後來怒而反抗被逼上樑山的英雄是 ,在渭州三拳打死鎮關西,在相國寺倒撥垂楊柳的英雄是 ,大鬧飛雲浦的是 ,為救林沖大鬧野豬林的是 。
4、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 。小說通過 (主人公)幼年時代痛苦生活的敘述,反映了作家童年時代的艱難生活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展現了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廣闊社會畫卷。
5、《荒島餘生》選自 ,這是英國作家 創作的第一部作品。小說最大的藝術成就就是塑造了歐洲文學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英雄形象 ,他在荒島救的俘虜是「 」。主人公樂觀、勤奮的開拓精神是小說的價值所在。
『貳』 語文中考必讀名著有哪些
初中生必讀名著中國抄文學名著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論語》、《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繁星春水》、《吶喊》、《家》
社會科學與藝術:《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
外國文學名著: 《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童年》、《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哈姆雷特》、《巴黎聖母院》、《歐也妮?葛朗台》、《復活》
人物傳記:《mao ze dong傳》、《zhou en lai 傳》、《居里夫人傳》、《斯蒂芬霍金的科學生涯》、《貝多芬傳》、《比爾?蓋茨傳》
科普讀物、《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科學的歷程》、《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昆蟲記》
人生教育:《人生寶典》、《傅雷家書》、《海倫·凱勒傳》
文學藝術:《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愛的教育》、《哈利·波特》、《花季·雨季》
雜志類:讀者、報刊文摘、智慧背囊 、季羨林散文、畢淑敏散文
『叄』 山東語文中考名著閱讀
《名人傳》名著閱讀精選
一、填空題。
《名人傳》的作者是羅曼·羅蘭,他是20世紀享譽國際文壇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是一位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有「歐洲的良心」,之稱,他們另外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獲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二、簡答題。
1.《名人傳》是一本怎樣的書?作者是誰?
答:《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造,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
2.《名人傳》主要揭示了怎樣的主題?
答:偉大的天才必須向庸俗而且充滿敵意的社會進行不屈的斗爭,就能獲得勝利,完成天才的創造事業。
3.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麼?
答: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為音樂家、作曲家卻耳朵失聰;最大的幸福是他戰勝痛苦,創造出擁抱歡樂的《第九交響樂》。
4.在《貝多芬》傳後,作者附了「海利根遺囑」的目的是什麼?
答:增加傳記「引文」的真實性,同時也是貝多芬痛苦生活和讀者心靈的一次撞擊。
5.《貝多芬》在立意和構思上扣住什麼主題選材?
答:作者緊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氣息。」
6.在《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為什麼把人物的痛苦作為重要情節?這痛苦是作者憑空虛構的嗎?
答:不是憑空虛構,而是從歷史事實中吸收來的,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義精神的全部偉大之處得以顯示出來,其感染力在於克服痛苦,戰勝痛苦,這是以痛苦為情節的目的所在。
7.《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寫到雕塑家完成的許多雕塑,可看出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有怎樣的與眾不同的特徵?
答: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男性的雄偉和戲劇性的結構,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時代的新鮮感,因而備受世人的尊崇。
8.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中探索了這位藝術巨匠哪兩方面的內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難——時代與社會給他帶來的種種苦痛;二是他的藝術創作帶給他的短暫的狂歡。
9.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泰的藝術觀。
答:托爾斯泰認為藝術不是一個階級的所有物;不是一種技藝,它是真實情操的表白;藝術應當鏟除強暴,它的使命是要用愛來統治一切;只有為了團結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藝術。
10.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斯泰的婦女觀。
答:他反對現代的女權主義,稱贊賢妻良母,認為勇敢的妻子應該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礙。
11.《托爾斯泰傳》的立意是什麼?作者的著眼點在哪兒?
答:立意是歌頌英雄主義;著眼於評論托爾斯泰的思想和創作,是一部文學創作評傳。
12.結合《托爾斯泰傳》談談你對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的看法。
答:托爾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誠的、博大的愛,厭惡痛苦的民眾生活,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是他愛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現,托爾斯泰的偉大在於他有一顆真誠、善良、博愛的心。
三、閱讀題
(一)
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好似他們之中最偉大的一個,就是我們要敘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說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虛的偶像,匹配下賤的群眾的:時間會把他們一齊摧毀。成敗又有什麼相干?主要是成為偉大,而非顯得偉大。
這些傳記中人的生涯,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或是悲慘的命運,把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 ,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 ;或是,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生活為 ,內心為之 ,他們永遠過著磨難的日子;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過於怨嘆,人類中最優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做我們的養料罷;倘使我們太弱,就把我們的頭枕在他們膝上休息一會罷。他們會安慰我們。在這些神聖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強烈的慈愛,像激流一般飛湧出來。甚至毋須探詢他們的作品或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於患難時的那麼偉大,那麼豐滿,那麼幸福。
1.依次填人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A)
或是悲慘的命運,把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______,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______,或是,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生活為之______,內心為之______.
A.磨折 鍛煉 戕害 碎裂 B.鍛煉 磨折 碎裂 戕害
C.戕害 磨折 鍛煉 碎裂 D.碎裂 戕害 磨折 鍛煉
2.如何理解「主要是成為偉大,而非顯得偉大」一句話?
答:「成為偉大」是靠心靈偉大,「顯得偉大」是靠思想和強力而稱雄。
3.他們「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災患」而能使他們「成為偉大」,含義是什麼?
答:是因為在災患中磨煉出毅力,顯示出偉大的仁慈。
4.如何理解「倘使我們太弱,就把我們的頭枕在他們的膝上休息一會吧。他們會安慰我們」一句話的含義?
答:形象地表達了英雄的精神對於我們平凡人的無上的慰藉和鼓舞作用。
(二)
他離群索居,自我封閉,惟有大自然能給他一些安慰。特雷澤·德·布倫瑞克說,「大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是他的庇護所。一八五一年認識他的卡爾·納特說,從未見過一個人像他那樣熱愛花草、雲霞和大自然,他似乎是靠這些活著。貝多芬自己寫道:「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愛田野……我愛一棵甚於愛一個人……」——在維也納時,他每天都要圍著城牆轉一圈。從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獨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頂著太陽,或者冒著雨。
1、選文出自《名人傳》,作者是 法 國作家 羅曼·羅蘭 。
2、文段中的貝多芬生活痛苦,惟有大自然能給他一些安慰,從《名人傳》的整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知道,這一時期,貝多芬的最大痛苦是什麼?
貝多芬此時已完全失聰。
3、列出貝多芬的一部音樂作品,並談談你讀了《貝多芬傳》的啟示。
《月光奏鳴曲》《幻想奏鳴曲》《英雄交響曲》等。貝多芬出身貧寒,十三歲輟學,十七歲挑起家庭重擔,二十五歲剛在樂壇嶄露頭角,耳朵開始失聰。在生活上,他一直是不幸的,由於貧窮和殘疾,他的感情生活充滿了凄苦和遺憾……然而所有的磨難只是使他更堅強,他戰勝了疾病,戰勝了痛苦,戰勝了所有的磨難!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堅強的意志。
(三)
在此英勇的隊伍內,我把首席給予堅強與純潔的貝多芬。他在痛苦中間即曾祝望他的榜樣能支持別的受難者,「但願不幸的人,看到一個與他同樣不幸的遭難者不顧自然底阻礙,竭盡所能的成為一個不愧為人的人,而能藉以自慰」。經過了多少年超人的斗爭與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難,完成了他所謂的「向可憐的人類吹噓勇氣」的大業之後,這位勝利的普羅曼德,回答一個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時說道:「噢,人啊,你當自助!」
1、 作者要「把首席給予堅強與純潔的貝多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貝多芬在孤軍奮斗之中自慰自助,經過超人的斗爭與努力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2、為什麼稱貝多芬為「普羅曼德」?
因為普羅曼德是神話中的火神,人類文明最初的創造者。貝多芬的「自助式」奮斗,給在苦難中孤軍奮戰的人以啟示與鼓舞,相當於一種新的人類文明的創造。
3、談談你對貝多芬的名言「人啊,你當自助」的理解。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與挫折,而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救世主,真正能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的只有自己。所以我們不能等待別人伸出援手,而是要靠自己的奮斗與抗爭來獲得自由。
『肆』 部編版初中語文中考名著閱讀真題專題練習合集
有沒有中考閱讀理解練習題?
『伍』 語文中考名著部分可能涉及哪些
我是08年中考的,今年改動應該不大,共10部
2008年中考語文名著導讀重點內容舉要
一、《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明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 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閱讀感受 ①這部小說善於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於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誇張。
人物形象 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 性格特徵
孫悟空 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借芭蕉扇 桀驁不馴、敢作敢當、敢於反抗壓迫、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幽默;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點惡作劇
豬八戒 四聖試禪心、三打白骨精 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斗勇猛、能知錯改錯、淳樸憨厚
唐僧 三打白骨精、四聖試禪心 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
沙僧 吃苦耐勞,為人正直;作戰勇猛,不屈服妥協,意志堅定。
二、《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閱讀感受 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
②本書採取了先分後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
③語言上,小說採用古白話,所以本書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人物形象 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 性格特徵
魯智深(花和尚) 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 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 者) 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 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 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 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吳 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綱 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林 沖(豹子頭) 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樑山 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被逼上樑山
李 逵(黑旋風) 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 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 江(及時雨) 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 為人仗義、善於用人,但總想招安
楊 志(青面獸) 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 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三、《駱駝祥子》
作者老舍,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人民藝術家」。
主要內容 本書講述了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祥子為實現能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的夢想,經歷了三起三落,最終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棄,墮落沉淪的故事。
閱讀感受 ①通過祥子的變化,無情地批判了這個 ;②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怵目驚心的、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圖;③善於調動各種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④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的口語,使通俗樸素的語言文字變得生動新鮮、活潑有力,充滿了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 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 性格特徵
祥子 從農村來到北京後,選擇了拉洋車。為實現自己最大的夢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後,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 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
虎妞 管理車廠工人 大膽追求祥子 大膽潑辣而又有點變態
劉四 殘忍霸道
四、《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笛福,英國著名作家。
主要內容 本書主要講述了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遜冒險出海航行,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裡堅強地度過了28年孤獨時光的生動故事。
閱讀感受 ①故事精彩離奇;②小說表現了魯濱遜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的性格;③小說對魯濱遜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藝術表現力;④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情節完全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⑤小說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
人物形象 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 性格特徵
魯濱遜 自己搭建房屋,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麵包,還搭救並訓練了一個野人「星期五」,使他成為自己的忠實奴僕。就這樣,他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 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
五、《格列佛游記》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
主要內容 本書講述的是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以及馬(慧駰)國等地的經歷。
閱讀感受 ①小說充滿了奇異的想像和童話色彩;②辛辣、尖銳而深刻的諷刺是小說的靈魂所在;③小說的諷刺飲包含某些對人性及人類社會的悲觀見解,但在尖刻與悲觀的態度背後,卻隱藏著一種苦澀而熱切的憂世情懷。④小說作者借游記、借外人之眼來評議自己國家的現狀。
主要情節及對應寓意
1、描寫小人國利里浦特的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高跟黨」和「低跟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實際上是挖苦英國兩個爭斗不休的政黨。講述小人國利里浦特與鄰國兵戎相見,是影射當時英法兩國之間的連年征戰。
2、在大人國,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紹卻招來質問,大人國制度古樸、民風淳樸,他們認為英國近百年來的歷史充斥著「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及其產生的惡果。
3、小說第三卷,通過對飛島國等五國的描述,表達了對現代科技的懷疑,並嚴詞痛斥了殖民統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筆調,展示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在這個烏托邦國度里,馬是理性的載體,而人形動物「耶胡」則是邪惡骯臟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駰之間的對話成了對「人類」社會的無情鞭笞。
六、《名人傳》
作者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期法國著名作家。
主要內容 本書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閱讀感受 ①人生難免會遇到磨難,生活也並非充滿了鮮花和歡樂;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克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③評價人物要看人的品質和價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人物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貝多芬
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 他們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進行不屈不撓地抗爭。真實的苦難使他們直面人生,而與苦難的搏鬥,則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米開朗基羅 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於留下了傳世的傑作
托爾斯泰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七、《童年》
作者高爾基,是前蘇聯著名作家。
主要內容 本書通過講述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
閱讀感受 讀來令人感到悲哀但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人物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阿廖沙
聽外祖母講故事,還有樂觀純朴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幫助,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外祖母
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他聽。 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胸懷寬大、善於忍讓
外祖父
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如阿列克謝因染壞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過去;狠心剝削工人,暗放高利貸,慫恿幫工偷東西。 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著名作家。
主要內容 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年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
閱讀感受 ①這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長篇小說;②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③小說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書信和日記、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說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也相當出色,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
人物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保爾? 柯察金
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後他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使自己越來越堅強。即使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時,他仍不向命運屈服,而是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著自己的生命誓言。 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九、《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朝花夕拾》目錄:《小引》《 狗·貓·鼠》《 阿長和山海經》《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瑣記》《 藤野先生》《范愛農》《 後記》。
主要內容
閱讀感受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十、《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
主要內容
閱讀感受 《繁星》是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
相 關 故 事(對應的典型情節)
在《繁星》里,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贊歌。她最熱衷於贊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
在後來寫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讀者.通訊十三》里,還把三個弟弟比喻成三顆明亮的星星。冰心贊頌母愛,贊頌人類之愛,贊頌童心,同時她也贊頌大自然,尤其是贊頌她在童年時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頌大自然,歌頌童心,歌頌母愛,成為冰心終生創作的永恆主題。
在《春水》里,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她用微帶著憂愁的溫柔的筆調,述說著心中的感受,同時也在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表達著要認知世界本相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