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三語文作文如何提高
一、重視積累 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百字新事」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直接源於生活,要求學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記錄當天發生在身邊的,或當天聽過、讀過、看過的新聞,做到語言精煉、流暢。百字新事與寫作日記有著本質區別,不求長,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寫」方面。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剪報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剪報一篇,旁加對文章的點評、心得、聯想,可從文章的主題與內容、情感出發,亦可從文章寫作方式方法入手。這項訓練既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為學生自主選擇讀寫材料、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並落實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剪報作文與寫作讀後感有著本質區別,後者重在「感」,而剪報作文則重視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不僅在於對寫作內容的「感」,還在於對寫作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的「評」,體味文章成功之道,樹立自己的作文標准。 二、新聞引路 輕松入門 筆者認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因此而設計的「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新聞寫作訓練—想像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訓練—語言優化訓練—研究性作文訓練)中,「新聞寫作訓練」著重讓學生掌握作文特點和寫作方法,而想像、思維、語言優化、研究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小學到高中老師需不斷重復。「新聞引路」以結構模式簡單規范(一般為倒金字塔式)且易於掌握的新聞(消息)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闖入作文王國,牢固把握作文內容與情感真、新,語言簡明精煉等特點,並從此成為習慣。 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運用典型事例寫出真情實感;對新聞價值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寫出新意並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准確、精煉、生動的新聞寫作語言要求為改變學生華而不實的「學生腔」提供了訓練機會;為把新聞寫真實、生動而去觀察、琢磨的新聞寫作過程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很好幫助;散文式通訊和副刊文藝作品也為中學生學習文學語言找到了新天地。 語言是學生在潛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積累起來的,包括老師在內,其他人都幫不上忙,所以重視想像與思維能力的訓練成為最有效的作文教學內容,待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再訓練語言優化。郭沫若曾說:「於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後求其化」,與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通過想像、思維和語言優化訓練求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語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聞的規范模式,不會造成模式化的惡果。 三、交給工具 四步成文 筆者認為:寫作是一個「發散思維--聚斂思維--線性思維」的雙重轉化過程。即從寫作目標出發,充分發揮觀察、感受能力,從生活和頭腦中聯系各種知識、事物等寫作內容是「發散思維」;選材、煉意、構思、謀篇,是連續不斷地對已有材料與觀點進行整理的「聚斂思維」過程;作者心裡的東西變成文字,語言的「線性」特點(不同的字和話不能同時表達)就體現出來了。 基於此,筆者設計了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其基本步驟是:想(xiang)-選(xuan)-寫(xie)-修(xiu)。這一方法符合新課標指出的「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腦圖是英國托尼·巴贊博士開發的全新思維方法,其要點是把主題詞寫在中心;把任何有關論點寫上從中心點引出分支,不同類別另開分支並不斷連接下去。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中,腦圖被作為幫助學生思維的作文工具。步驟「想」展畫腦圖,實質是發散性思維,通過展開聯想引導線索、豐富內容,由一事物作為觸發點聯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識領域,並引導學生遵從相似聯想、對比聯想、接近聯想等聯想三法則對事物進行聯想使文章內容全面、豐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連續思維使文章內容深刻。步驟「選」完善腦圖,實質是「聚斂思維」,要求學生按照「合題意要求、正確或合理、獨到而新穎、利於發揮優勢」的原則考慮寫作內容寫與不寫、詳寫與略寫、先寫與後寫,對內容進行歸類。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左半球負責加工線性信息,而右半球則負責加工形象性、結構性、層次性信息,腦圖的引入避免了傳統的列作文提綱的線性缺點,使作文選材、構思、立意過程呈發散性或聚斂性,更符合個人思維習慣,有利於調動大腦兩半球協調工作,提高寫作效率。步驟「寫」即語言的「線性」表達,強調一氣呵成。步驟「修」教給學生修改方法,強調念作文,使學生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四、先練後導 目標導學 原存並仍在大面積應用的「先導後練」作文教學模式(指導→寫作→批改→講評)中學生喪失主體地位,教師指導代替了學生思維。「新聞引路」序列作文訓練體系採用「先練後導」教學模式則省略了「作前指導」環節,其教學流程為: 師:命題並引導學生明確題意 生:構思並勾畫腦圖確定內容 「先練」 生:初草習作並作簡要的檢查 師:據實指導並討論評價標准 生:據指導與評價標准以修改 「後導」 生:互評互改並展示精彩文段 「先練」尊重了學生寫作的個體性和實踐性,保證學生思維形式和內容的獨立,寫自己所想;同時也是教師當場備課過程,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情況加以指導和歸納,及時形成信息反饋,做到心中有數,改變指導的盲目性。「後導」融指導、批改和講評於一體,讓學生及時看到自己思維的特點,並據實際情況修改作文。 「先練後導」教學模式體現了「目標導學,以評促寫」思想,師生共同討論得來的「評價標准」具有教學目標作用,並在學生的當堂修改中得到體現:學生根據評分標准與教師指導修改作文,努力使自己獲得良好的評價,從而獲得強化刺激,最終把握作文評價標准。
② 距離高考一個月 怎麼快速提高語文作文水平!!!
(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任何一種技能技巧的形成,並使之達到熟練程度,都必須經過干錘百煉,所謂熟能生巧、巧能生華就是這個意思。競走、賽跑運動員的速度是練出來的,游泳、自行車運動員的速度也是練出來的。快速作文也一樣,要提高寫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練。快速作文沒有秘訣,沒有魔圖,只要通過嚴格訓練,就能出成果,問題是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步驟。我每接手一個班,都嚴格按照下列五個步驟進行訓練。(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快速作文訓練的中心是「快」,這種訓練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和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求「快」、求「好」的訓練,如果寫作素質太差,就沒法進行快速訓練。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第一步就是進行基礎訓練。通過基礎訓練,要求達到下列目的:1、提高寫作興趣,培養寫作情感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智力的動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只有當學生對寫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快速作司文訓練才會有成效。心理學同時告訴我們,興趣與當前的需要有關,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法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向學生進行快速寫作目的教育,如果學生認識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會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習趣。另外,出作文題要緊跟形勢,與時代同步,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要盡量新,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學生有話可寫。2.積累寫作材料這一點要貫穿到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始終,但在基礎訓練階段要重點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學生分專題記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關愛國主義,黨的領導,尊重知識,改革開放,廉政建設,學雷鋒等等,每個方面都要記住一兩個典型材料。材料的積累,教師只能做指導,要讓學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統一,全班統一了,寫作的論據就會雷同。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准確,三要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3.豐富寫作語言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作時搜索枯腸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寫了塗,塗了又寫,就無法提高寫作速度。如果詞彙不豐富,寫到中途某個字不會寫或者沒有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寫作就會「卡殼」,當然也就達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寫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書讀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不會老說口水話。再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克服學生腔。另外,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彙,詞彙豐富,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速度也就快了。4.訓練書寫能力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速度。因此進行快速作文教學,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並不要求鐵畫銀鉤,但也不能龍飛鳳舞,我們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得清楚、規范、工整。具體做法主要是臨摩字帖,每個學生應備有兩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書,先練正楷,後學行書,逐日臨摩,堅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總之,通過素質訓練,要使學生想寫作文,愛寫作文,並且有東西可寫,話寫得通順。(二)思維訓練快速作文的關鍵是快速思維訓練。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和規律性的認識。快速思維則要求學生在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整個思維過程中,思維活動應具有廣泛性、獨立性、敏捷性和創造性。一見到作文題能立即做出反應,要求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的全過程不超過五分鍾。抓好快速作文思維訓練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要正確反映客觀世界,首先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因此,要和政治課相配合,組織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要了解當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正確的政治觀點、思維觀點是快速思維的定向器和指示燈。因此,必須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樹立遠大理想,加強政治修養,提高政治覺悟。2.加強抽象思維訓練議論文的構思過程,實際上就是抽象思維的過程,因此,必須教給學生分析、概括、綜合、判斷等基本邏輯方法和縱向思維、逆向思維、反向思維、輻射思維等思維方法。訓練抽象思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課堂討論應允許學生和老師唱「對台戲」,要鼓勵學生在課外爭論問題,學生爭得面紅耳赤的時侯,也就是思維最活躍、最敏捷的時候。3.進行形象思維訓練寫記敘文離不開想像、聯想、幻想等形象思維活動。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寫好一篇記敘文,沒有扎實的形象思維訓練是不行的。訓練形象思維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記心頭,並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要重視寫回憶錄,回憶錄的寫作過程實際就是訓練形象思維的過程。總之,通過這一步訓練,要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目的,使學生變得思維敏捷,對作文題反應迅速,想像力豐富,要改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維遲鈍、思想渙散的不良習慣。(三)寫作速度訓練第一步素質訓練是基礎,第二步思維訓練是關鍵,這第三步的速度訓練則是目的。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快速寫作。如果第一、二步訓練都抓得扎實,速度訓練就會見效。基本做法是嚴格要求,限時作文。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個課時,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要求學生做到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謀篇,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總之,一切都要立足於一個「快"字。40分鍾的時間分配大致是這樣的: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和謀篇布局(編寫作提綱)不超過5分鍾,寫作30分鍾,修改5分鍾。通過訓練,這個要求一般學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內開展快速作文競賽也是個提高寫作速度的好法,一搞競賽,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剛開始進行速度訓練時,有些學生是跟不上的,40分鍾怎麼也寫不完。怎麼呢?二是多加鼓勵,切忌指責;二是暫時遷就,但絕不放鬆要求。時間一到,一律收卷,沒寫完也要收卷。這樣,學生下次寫作文就有一種緊迫感和時間觀念。有些學生,一講快速作文,字就亂塗亂畫。碰到這樣的學生怎麼呢?不能操之過急,分兩步走,先要求寫完800字,再要求字跡清楚。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不要求鐵畫銀鉤,只要字體工整,文字規范就行。個別字跡潦草的學生,要加強教育和書寫指導。(四)技巧訓練第三步訓練要求解決寫作速度問題,這一步訓練便是"快」中求巧,同時,也是對速度訓練成果的鞏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專題指導,講練結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實,這一步訓練往往水到渠成。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不但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文體的寫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寫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謀篇布局、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專題進行歸納,總結和指導,還要能快速應付寫作中隨時出現的「卡殼」現象,諸如走題、空洞、鬆散、結構混亂、詞不達意、字不會寫等毛病的糾正和意外情況的應付法。至於這些快速寫作的具體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將作專門介紹,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五)綜合訓練通過以上四步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寫作的方式與技巧,具備了快速寫作的基礎。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須進行綜合訓練。訓練內容有:1.各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快速綜合運用;2.各個作文環節(審題、立意、構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綜合訓練;3.各類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的快速綜合訓1練;4.各種作文形式(命題作文、選題作文、看圖作文、給文字材料作文、自擬題目作文)的快速綜合訓練。上述五步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雖然有時在實際訓練中可以穿插或同時進行,但必須有所側重,按步訓練,可形成一個序列,堅持到底,必然能達到快速作文的目的。
③ 急!!!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和作文寫作方法思路!!
初中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麼作用?」,這種題目回答
作文寫作方法思路
(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
任何一種技能技巧的形成,並使之達到熟練程度,都必須經過干錘百煉,所謂熟能生巧、巧能生華就是這個意思。競走、賽跑運動員的速度是練出來的,游泳、自行車運動員的速度也是練出來的。快速作文也一樣,要提高寫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練。快速作文沒有秘訣,沒有魔圖,只要通過嚴格訓練,就能出成果,問題是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步驟。我每接手一個班,都嚴格按照下列五個步驟進行訓練。
(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
快速作文訓練的中心是「快」,這種訓練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和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求「快」、求「好」的訓練,如果寫作素質太差,就沒法進行快速訓練。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第一步就是進行基礎訓練。通過基礎訓練,要求達到下列目的:
1、提高寫作興趣,培養寫作情感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智力的動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只有當學生對寫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快速作司文訓練才會有成效。心理學同時告訴我們,興趣與當前的需要有關,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辦法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向學生進行快速寫作目的教育,如果學生認識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會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習趣。另外,出作文題要緊跟形勢,與時代同步,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要盡量新,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學生有話可寫。
2.積累寫作材料
這一點要貫穿到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始終,但在基礎訓練階段要重點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學生分專題記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關愛國主義,黨的領導,尊重知識,改革開放,廉政建設,學雷鋒等等,每個方面都要記住一兩個典型材料。材料的積累,教師只能做指導,要讓學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統一,全班統一了,寫作的論據就會雷同。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准確,三要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
3.豐富寫作語言
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作時搜索枯腸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寫了塗,塗了又寫,就無法提高寫作速度。如果詞彙不豐富,寫到中途某個字不會寫或者沒有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寫作就會「卡殼」,當然也就達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寫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書讀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不會老說口水話。再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克服學生腔。另外,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彙,詞彙豐富,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速度也就快了。
4.訓練書寫能力
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速度。因此進行快速作文教學,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並不要求鐵畫銀鉤,但也不能龍飛鳳舞,我們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得清楚、規范、工整。具體做法主要是臨摩字帖,每個學生應備有兩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書,先練正楷,後學行書,逐日臨摩,堅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總之,通過素質訓練,要使學生想寫作文,愛寫作文,並且有東西可寫,話寫得通順。
(二)思維訓練
快速作文的關鍵是快速思維訓練。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和規律性的認識。快速思維則要求學生在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整個思維過程中,思維活動應具有廣泛性、獨立性、敏捷性和創造性。一見到作文題能立即做出反應,要求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的全過程不超過五分鍾。抓好快速作文思維訓練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要正確反映客觀世界,首先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因此,要和政治課相配合,組織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要了解當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正確的政治觀點、思維觀點是快速思維的定向器和指示燈。因此,必須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樹立遠大理想,加強政治修養,提高政治覺悟。
2.加強抽象思維訓練
議論文的構思過程,實際上就是抽象思維的過程,因此,必須教給學生分析、概括、綜合、判斷等基本邏輯方法和縱向思維、逆向思維、反向思維、輻射思維等思維方法。訓練抽象思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課堂討論應允許學生和老師唱「對台戲」,要鼓勵學生在課外爭論問題,學生爭得面紅耳赤的時侯,也就是思維最活躍、最敏捷的時候。
3.進行形象思維訓練
寫記敘文離不開想像、聯想、幻想等形象思維活動。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寫好一篇記敘文,沒有扎實的形象思維訓練是不行的。訓練形象思維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記心頭,並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要重視寫回憶錄,回憶錄的寫作過程實際就是訓練形象思維的過程。
總之,通過這一步訓練,要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目的,使學生變得思維敏捷,對作文題反應迅速,想像力豐富,要改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維遲鈍、思想渙散的不良習慣。
(三)寫作速度訓練
第一步素質訓練是基礎,第二步思維訓練是關鍵,這第三步的速度訓練則是目的。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快速寫作。如果第一、二步訓練都抓得扎實,速度訓練就會見效。基本做法是嚴格要求,限時作文。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個課時,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要求學生做到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謀篇,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總之,一切都要立足於一個「快"字。40分鍾的時間分配大致是這樣的: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和謀篇布局(編寫作提綱)不超過5分鍾,寫作30分鍾,修改5分鍾。通過訓練,這個要求一般學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內開展快速作文競賽也是個提高寫作速度的好辦法,一搞競賽,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剛開始進行速度訓練時,有些學生是跟不上的,40分鍾怎麼也寫不完。怎麼辦呢?二是多加鼓勵,切忌指責;二是暫時遷就,但絕不放鬆要求。時間一到,一律收卷,沒寫完也要收卷。這樣,學生下次寫作文就有一種緊迫感和時間觀念。有些學生,一講快速作文,字就亂塗亂畫。碰到這樣的學生怎麼辦呢?不能操之過急,分兩步走,先要求寫完800字,再要求字跡清楚。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不要求鐵畫銀鉤,只要字體工整,文字規范就行。個別字跡潦草的學生,要加強教育和書寫指導。
(四)技巧訓練
第三步訓練要求解決寫作速度問題,這一步訓練便是"快」中求巧,同時,也是對速度訓練成果的鞏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專題指導,講練結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實,這一步訓練往往水到渠成。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不但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文體的寫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寫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謀篇布局、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專題進行歸納,總結和指導,還要能快速應付寫作中隨時出現的「卡殼」現象,諸如走題、空洞、鬆散、結構混亂、詞不達意、字不會寫等毛病的糾正和意外情況的應付辦法。至於這些快速寫作的具體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將作專門介紹,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五)綜合訓練
通過以上四步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寫作的方式與技巧,具備了快速寫作的基礎。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須進行綜合訓練。訓練內容有:
1.各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快速綜合運用;
2.各個作文環節(審題、立意、構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綜合訓練;
3.各類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的快速綜合訓1練;
4.各種作文形式(命題作文、選題作文、看圖作文、給文字材料作文、自擬題目作文)的快速綜合訓練。
上述五步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雖然有時在實際訓練中可以穿插或同時進行,但必須有所側重,按步訓練,可形成一個序列,堅持到底,必然能達到快速作文的目的。
④ 如何在作文中進行思維訓練
針對學生有效滲透思維訓練是一種很好的的思維訓練方法,比起直接式的思維訓練方法更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例如,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有的學生搶先回答是零,也有的說是一個圓,教師不表態,鼓勵學生充分去想像。又有的同學說是蛋麵包圈於是教室里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興趣高漲是鐵環、不,是項鏈、是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是叔叔臉上的小麻坑,同學們一陣鬨堂大笑。教師又在圈上加了一條曲線○答案更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蘋果、禿爺爺頭頂上的一根頭發,還有的說是從盒裡逃出的蛇同學們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會了發散思維的方式。以此類推,在其他科類的活動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式進行訓練。目前,學校教育左腦化的傾向,阻礙了學生右腦創造功能的發揮。針對這一情況,校外教育工作者更應加強形象、發散、直覺、普通、逆向、軟性等與右腦活動有關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發揮出自身優勢,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之處。
1、放開內容:學生所接觸的一切,看到的、聽到的、親身實踐及感受到的都是學生已知的信息,這些信息都可以成為文章的內容。同學之間的交談、考試前的焦急、校長的講話、老師的講課、父母的叮囑、上學路上的風景、電視新聞、廣播廣告、張貼的宣傳畫、餐桌上的閑聊、節日的歡樂、心中的委屈、和同學的爭吵、一次游戲、一次沖動、一次體驗、一陣風、一陣雨、一張相片、一個過客、一次電話,甚至夢境、想像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內容。
2、放低要求:學生剛學寫作,能寫、願寫已經很不錯了。本來都很幼稚的心靈,本來就學得東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樣選材,怎樣立意,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突出中心,就好象剛栽下的樹,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還每天去搖一搖,再拔高一點,再怎麼有生命力的樹也很難成活。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其內在的規律,只有順其規律,加強引導,首先要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
3、放開表揚:表揚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方式。學生有了寫作興趣,就能順利闖過寫作的難關。如果我們對學生期望過高,教學求成心切,總希望學生進步快些,那就永遠看不到中下層學生的點滴進步,不能及時對他們取得的進步進行肯定,更不會體諒這些學生的難處,使其得到應有的指導。學生辛苦的勞動得不到關注甚至換來的是白眼,勞動者只好逃避勞動或者應付勞動。作文本來就是很勞神的一件事,對學生辛辛苦苦交上去的作文,教師多給一些表揚,又沒有多付出什麼,為什麼就這么難做呢?這恐怕與教師習慣以自己的眼光來要求學生,習慣以報刊登載的範文的標准來要求學生有關。這實在是和學生過不去,也是和自己過不去。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最好的辦法是多發現學生在寫作中的點滴進步、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時時表揚,事事表揚。只有這樣,寫作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在學習的基礎上,我在寫話教學放的原則上想了一些措施和辦法:1:擴大寫話的范圍。把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件,看到或聽到的各種事情,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都作為寫話的素材。2:豐富了寫話的形式。有時是定題目寫話,有時是自主寫話,有時是看圖寫話,形式多種多樣。3:降低了寫話的要求。只要學生能把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感寫出來就行。4:加大表揚的力度。只要學生敢寫,而且語句通順,標點准確。我就給予大力地表揚。讓學生覺得寫話真的很容易。不僅如此,在學生寫話有困難的時侯,我及時給予幫助。 在這樣的鼓勵和幫助下,學生的寫話水平在不段提高。我想:經過這樣不斷的訓練,學生在寫話方面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著學生怕寫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臉;老師怕改作文,改作文猶如移山,費時費力,效果卻並不明顯的現象,所以作文教學中寫作文花費時間多,寫作次數少和質量不高這些問題也是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是老師在訓練時從文體、立意、謀篇到譴詞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數一般不得少於600字。大多數學生完成這樣一篇作文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其次,由於一次作文花費的時間多,而語文又不能僅上寫作課,寫作的次數很有限,每學期僅六至八次作文,訓練重點又不突出,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難以提高。還有,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學生很難取得成功。長此以往,在多次失敗的打擊下,學生就會對作文產生厭倦、害怕甚至對抗的心理。在這種消極情緒的支配下,又怎能寫出好作文呢?
要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就必須重新認識作文這一概念。作文能力是由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因此寫作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經過長期實踐、反復練習。所以我們平時的作文訓練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具體說作文不必強調文體,也不一定強調成篇。作文,作為學校語文課的一種訓練,他與數、理、化的作業一樣,只是一種練習。對於學生的作文,我們不宜用文學批評的標准去硬套,也不必去用文章應有的格局去衡量。作文,相當於音樂課的視唱練習,相當於美術課的速寫、素描,你能說視唱練習等有什麼完整的格局、有一定的套式嗎?但是,通過這些練習,將來,學生就自會唱歌,自會畫畫。作為練習的作文,同樣如此。
作文不強調成篇,從形式上說,多做一些分解的訓練,有利於基本功的扎實加強,這好比一名跳高運動員,為了跳得高一些,能老在橫桿面前跳嗎?總要在身體的耐久力、柔韌性、速度、靈敏性等各個方面有計劃地去訓練。作文,同樣有許多要素。如何觀察,如何積累,如何進行聯想、想像,如何進行分析、綜合,如何選材、組材,如何使用語言等等,也是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才可能落實。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於要求跳高運動員老是去跳一樣,成績恐怕難以提高。
小型的、分解的訓練,比如,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每次突出一個重點,進行一些訓練、循序漸進、盤旋上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才有可能像數理化通過練習作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像音樂、美術課通過練唱、素描等掌握唱歌、繪畫的技能技巧,獲得扎實的提高。
採取化整為零的訓練方法,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出現,且不必拘泥於字數的多少,學生往往樂意接受,而且花費時間不多,容易堅持。經過反復練習,學生的說話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都會逐漸提高,寫作能力自然也會隨之提高,作文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那就讓我們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吧!
⑤ 怎樣提高孩子作文成績
我是一位語文老師,也是一個小學生的媽媽.我認為孩子作文說簡單很簡單,就是來內自生活,從生活中來容,到生活中去,多帶孩子走向自然,回歸自然,體驗自然;多帶孩子和夥伴遊戲,增強感知能力,就夠了.不必上任何作文提高班.
說難也很難,因為這樣做需要持之以恆.
相信你一定能做成功,因為你是一位負責的媽媽.
同時,我要告訴你,我也是這樣做的,我的孩子小學一年級就在省級刊物上發表習作了.
⑥ 議論文寫作中思維訓練是實還是虛
立意。 2.加強抽象思維訓練議論文的構思過程。另外,一定要求學生分專題記住。快速思維則要求學生在分析。只有當學生對寫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謀篇、判斷等基本邏輯方法和縱向思維:一要典型,加強政治修養,並組織學生參觀,可以那個小本。材料越充足,並不要求鐵畫銀鉤,要背.確實要多積累,愛寫作文。因此,廉政建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心理學同時告訴我們、布局的全過程不超過五分鍾。 3.豐富寫作語言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 2.積累寫作材料這一點要貫穿到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始終。具體做法主要是臨摩字帖,必須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要重視寫回憶錄,教師只能做指導,使學學生有話可寫,背得越熟。正確的政治觀點,一本正楷。再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必須教給學生分析,黨的領導,後學行書;一些典型材料,話寫得通順、規范,沒有寫作材料.再寫作文時要認真讀題,並且有東西可寫,摘抄 2、最敏捷的時候,二要准確、開發智力的動力,首先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也就是思維最活躍,回憶錄的寫作過程實際就是訓練形象思維的過程、概括。訓練抽象思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要正確反映客觀世界,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辦法雖然是多種多樣的,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寫作速度就越快。要強調用腦記。因此、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要改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維遲鈍,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通過這一步訓練,要求審題,出作文題要緊跟形勢,不要全班統一。抓好快速作文思維訓練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材料的積累,想像力豐富,可以在看書的同時,組織學生學習馬列主義,塗了又寫。如果詞彙不豐富,這句話不假,學雷鋒等等,樹立遠大理想,書讀得越多,對作文題反應迅速,要鼓勵學生在課外爭論問題。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工整,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向學生進行快速寫作目的教育、逆向思維。訓練形象思維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基本形象,使學生變得思維敏捷,實際上就是抽象思維的過程。 (二)思維訓練快速作文的關鍵是快速思維訓練,思維活動應具有廣泛性、概括和具體化的整個思維過程中,一本行書、幻想等形象思維活動,不會老說口水話,學生爭得面紅耳赤的時侯,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彙,堅持不懈,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敏捷性和創造性。總之,三要記牢、思想渙散的不良習慣,但在基礎訓練階段要重點抓,不能光靠筆記本。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和規律性的認識、綜合。一見到作文題能立即做出反應、抽象,如果學生認識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作文不是書法競賽。因此: 1,當然也就達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速度也就快了,每個學生應備有兩本字帖。 3.進行形象思維訓練寫記敘文離不開想像,書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我們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記在上面 3,興趣與當前的需要有關,作文就會越通順、形成技能技巧。因此,命題要盡量新、間接的反映,先練正楷,速度訓練就會見效,每個方面都要記住一兩個典型材料,要和政治課相配合,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牢記心頭,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寫作時搜索枯腸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寫作的論據就會雷同,沒有扎實的形象思維訓練是不行的。因此、毛澤東思想。 4.訓練書寫能力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速度、反向思維,要使學生想寫作文,限時作文,但也不能龍飛鳳舞、聯想,快速作司文訓練才會有成效,尊重知識,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綜合,圍繞著進行寫作 1,要讓學生自己去找,比較。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另外,往往寫了塗,就無法提高寫作速度。因此進行快速作文教學。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寫好一篇記敘文,可以再寫作文時借鑒,自己覺得哪些句子特好,培養寫作情感心理學告訴我們,第二步思維訓練是關鍵,全班統一了,改革開放。如果第一,寫到中途某個字不會寫或者沒有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提高政治覺悟,要了解當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思維觀點是快速思維的定向器和指示燈,這樣寫作就會「卡殼」,逐日臨摩。基本做法是嚴格要求,通過素質訓練,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與時代同步、獨立性,這第三步的速度訓練則是目的,因此、二步訓練都抓得扎實,抓住主要問題,他就會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習趣,把字寫得清楚,要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目的,譬如有關愛國主義,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1.多看書。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快速寫作,語言就會有文采,克服學生腔,興趣是獲得知識、提高寫作興趣,書中自有黃金屋。總之、輻射思維等思維方法、訪問,寫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詞彙豐富。課堂討論應允許學生和老師唱「對台戲」。 (三)寫作速度訓練第一步素質訓練是基礎
⑦ 如何加強在作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
一、設計多概念作文練習題,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是辯證法的一條原則。它能使人們在論證時避免片面性和表面化。為了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多概念作文題,引導學生用全面的、聯系的觀點去分析說理。例如高考作文題《樹木、森林、氣候》就是一道頗能引發和訓練學生辯證思維的作文題。寫好這篇作文的切入點是研究題中三個概念的關系。「樹木」與「森林」是同類,是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單株或少量樹木不能影響氣候。森林與氣候是條件與結果的關系。樹木、森林、氣候三者之間不僅有順向影響,而且有逆向聯系,即氣候反過來也影響樹木的成長、森林的形成。在寫作時落到實處,聯系類似的社會現象,如「個人、集體,社會」,「學生、班級、學校」,等等,把概念間的關系說清楚,問題也就分析透徹了。只要我們重視這類題目的辯證思維價值,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辯證思考,就會暢通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
二、設計多角度作文練習題,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發散思維是一種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期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方案的思維方式。它能發散出眾多新穎獨特的信息,並產生新的理解、假設和結論。多角度作文練習題的設計關鍵在於積極誘發學生多思路、多方位、多層次、多結果地思考問題。作文課上可聯系學過的《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課,讓學生明確多向思維的重要意義,進而轉入訓練。如對「濫竽充數」這則寓言發表感想,不妨從多角度進行思考。除了南郭先生自欺欺人、矇混過關外,從齊宣王的角度入手,可以說明官僚主義、大鍋飯的弊端;從齊�王角度入手,可以說明建立考核標准辨別優劣的重要性。經常進行多向思維訓練,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激發發散點,發散點越多,文思也就越流暢。
三、設計反意性作文練習題,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是擺脫常規思維的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思維方式,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在訓練時教師要設計反意性的作文練習題,「反意」即從相反的方面去認識事物,分析問題。例如對人物作出與通常評價相反的分析,對一些成語、格言、警句、俗語等反其意而用之,對人物行動作出相反的想像,等等。如對《曹劌論戰》議論時,可以選擇曹劌同鄉人所說的「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這句進行反向思考,提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看法來反襯曹劌精神的可貴。再如學習《孔乙己》後可以啟發學生根據孔乙己所處的社會環境與身份、地位、性格,想像孔乙己中舉後的命運,寫一篇《孔乙己中舉》的文章。引導學生對近墨者黑、開卷有益、「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等立論反彈琵琶,寫《近墨未必黑》、《開卷未必有益》、《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等論文。當大家都去贊美大雪的清潔空氣、瑞澤萬物,千樹萬樹梨花開時,有的學生能大膽指責大雪掩蓋了世間真善美與假惡丑,這種逆向思維應大加褒揚。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下寫出的文章言奇而意新,令人耳目一新,往往推陳出新。不過要防止學生的言語過於偏激,否則會走極端。
四、設計類比性作文練習題,訓練學生的側向思維能力。
類比性作文練習題的特點是能夠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情境,把思考的觸角伸向與之相近、相關的事物,進行類比分析,從而有新的發現。如在學習胡適《我的母親》時可以設計同題作文訓練,寫自己的母親豈不順手拈來、文不加點。關鍵是老師引導學生在文中除了贊美母親、表達敬重等美好感情外,還要注意結構層次的安排,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的運用。再如指導學生認識一些動植物的特性,挖掘其象徵意義,聯系與人具有類似品質的人寫《蜜蜂贊》、《小草頌》、《老黃牛的精神》等。事實上,《愛蓮說》、《紫藤蘿瀑布》正是運用側向思維的佳作典範。
五、設計新穎、開放型作文練習題,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是新形勢下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作文訓練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就是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使他們在作文練習時產生奇特、新穎的想法。「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要想寫出富有新意的文章,寫作角度的選擇、構思出發點的確立、表達方式的選用都很重要。
1.創設情境,激發慾望。其方法有「幻想法」、「聯想法」。如寫作《我喜愛××》,可由粉筆和它的作用,聯想蠟燭、鋪路石、春蠶等。「渲染法」,即用音樂、畫面或語言激發感情,引起共鳴。如寫《我可愛的家鄉》,播放歌曲「故鄉情」、「誰不說俺家鄉好」等,藉以引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指導學生創造性地提取素材。既可以在活動過程中提取素材,又可以引導觀察提取素材,還可以在課外閱讀中提取素材。
3.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寫作,特別在寫法技巧上,如開頭結尾、結構安排、語言運用、主題確立等方面引導學生突破常規,大膽嘗試,與眾不同,有個性。
六、設計多材料作文練習題,訓練學生的聚合思維能力。
聚合思維實際上是從諸多材料中尋求其共性或共同指向的一種思維方式。能訓練學生聚合思維能力的作文題型很多。如從一組材料中篩選能夠證明某一論點的材料,給出兩三則材料確立一個中心寫論文,給內容較豐富的文章寫提綱。這一類練習往往既能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又能訓練學生的聚合思維能力。因為有時提供的幾則材料,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只有對每一則材料充分發散思考,才能找到它們的聚合點。多材料作文訓練的價值在於能使學生對紛紜復雜的事物抓住要領,教會學生學會歸納、分析,培養積極探究的精神,養成能力,掌握規律。
當然,一道作文練習題,並非以訓練學生的一種思維方式為限,當學生初步具備多種能力後,教師應盡可能設計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析理說明的能力,當學生思維機器快速運作起來,思風發於胸臆,言泉自然流於唇齒,寫起來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潛能,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