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作文怎麼寫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 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⑵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作文怎麼寫
校園一角
我每天上學,都會經過那生機勃勃的校門口,這里景色迷人,會使我整個人心曠神怡。
一進門只見一個無比氣派的噴水池。每天早成,噴水池都會唱出嘩啦啦的歌兒,像是在說:「早啊,可愛的小朋友!」圓圓的噴水池有九層高,頂端有一個大水柱,旁邊有四個小水柱圍繞著它。它們一起開放時,水花四濺、銀花朵朵,無比壯觀!水流沿著石階,奔流而下,彷彿一個瀑布,平靜的水面漾起了一道道波紋。水底鋪滿了鵝卵石。鵝卵石在清澈見底的水底顯得更加圓潤、光滑。一群小魚搖著尾巴在水裡東看看,西瞧瞧,像是在玩捉迷藏呢。我知道哪些是鯉魚,鯉魚有紅色、橙色,還有紅白相間的,真可愛!
噴水池的右邊是一個美麗的小花園。花園的中間是由各種形狀的鵝卵石鋪成的小徑,小徑的兩旁是兩片柔軟的草坪,秋天的時候兩旁的小草都換了新裝。地上還有幾片零星的落葉,讓我想起了一句詩: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小花園里還有幾棵樹,我知道其中一棵是漆樹,深秋的時候,漆樹長出了火紅的漆樹葉子,有了這漆樹的點綴,讓我們的校園顯得更加情趣盎然。有幾只蝴蝶飛到漆樹葉上好像在說:「真美啊!」
噴水池的右邊是樹的天堂,那裡有金黃色的銀杏樹、茂盛的香樟樹、香氣撲鼻的桂花樹。每天,我進到學校時,都會聞到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我們的校園真是絢麗多姿。
⑶ 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科書語文園地五習作範文
我心依舊
晉榮
楊浦高級中學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月朗之夜,高崗之上,松濤陣陣,渺遠之處傳來清越之音。這,不是夢,而是位列眾樂之冠的古琴給我們帶來的高遠意境。
七弦,這來自遠古的七弦之音,撥動了我的心弦。也許,現代化的高速發展,現代人的浮躁、匆忙,註定了古琴的命運是被大多數人所淡忘和遺棄。但它的清靈跌宕、蒼茫浩盪,使我自認識它以來(五年)始終保持著對「她」那顆執著依舊的心。
聽古琴的時間最好放在夜晚,一來這便於你能靜下心去感受它,二來伴著夜色,琴聲更能隨潛入夜,滋潤你的心靈。「看」著那潺潺的溪水、滔滔的江水,在月光下流瀉,時而輕柔如一壺香茗,時而洶涌如波濤出沒,高山流水的極致盡在其中。一曲流水帶出了千古塵音,而我的心更是靜如止水,我心依舊。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一曲《廣陵散》在嵇康的指間劃過之時,古今英雄之概從我心中升騰。如此盪氣回腸之音,不正是昭示著我們的人生嗎?
細品這遠古之音,如流雲在天,如月光泄地,爽然,淡然;細味這遠古之音,如鳳凰涅磐,如臘梅傲雪,浩然,凜然。此等絕塵之音,我怎能舍棄她?怎能不對她信守不渝?
教師批語:
《我心依舊》為一「虛題」,但作者非常擅長「實入」。由一片風景入手,思越千載,對古琴的品性和聲氣作了強烈而細致的刻劃。
語言凝練明麗,感情深沉熱烈,文氣騰挪跌宕。各自然段幾乎不用過渡,卻轉換自如、層層深入、步步遞進。文思噴薄而出,最終趨向驚心動魄的高潮。
寫古琴演奏的段落充分運用了「通感」的文學技巧,以「視覺」寫「聽覺」,隨意灑脫、酣暢淋漓。
文章第二段將古琴的命運放在這個匆忙而浮躁的時代里加以考察,從作者特立獨行的愛憎中,文章的力度與深意俱見。
聖億作文學校 800-620-1870
⑷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小學三年級中國傳統文化作文:春節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
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
奶奶准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上山,暢游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准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里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了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⑸ 三年級人教版上冊第五單元作文怎麼寫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作文輔導
一、習作要求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搜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看到,聽到了許多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把它們理一理,寫成一篇習作。寫完後,大家交流交流,選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摘自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80頁) 二,寫什麼
傳統文化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呢! 比如:
1、一些傳統的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冬至。我們開開心心過節的時候別忘了細細的體會這個節日全家都是怎麼過的?
2、一些傳統的食物: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吃的粽子、中秋節吃的月餅、廣州的特色食物涼茶、龜苓膏、雞仔餅、茶、煲湯……你喜歡你這些食物嗎?有沒有去了解一下它們的歷史? 3、還有傳統的體育項目:跳皮筋、踢毽子、太極拳……
4、別忘了我們常用的東西:筷子、毛筆、茶杯、紙……這些和我們的生活很近喲!
三、怎麼寫
這次習作需要大家多查閱資料。當你確定了一個主題之後要在搜集一下相關的資料,整理後再開始寫作。
下面舉幾個例子:
1、寫一個傳統節日。
這個節日這是哪一天,這個節日的來歷,關於這個節日有什麼傳說,或者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誰?關於這個節日,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再仔細回憶一下,到了這個節日,你們家人是怎麼慶祝的。到了這天會穿什麼,會吃些什麼?為什麼會吃這些東西?在這一天,家人有沒有什麼活動?比如祭祀、聚餐、放鞭炮…….如果是祭祀,家長都會准備些什麼?他們會怎麼做?在這一天,你一般都做些什麼?你覺得這個日子和平常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若你要寫一個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踢毽子,又該怎麼寫呢?
先查一查,古時候的人們從哪個時期開始踢毽子,一般是什麼情況下踢,踢毽子的都是哪些人?那個時候毽子是用什麼做的?關於踢毽子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仔細觀察:現在的人們踢的毽子一般是什麼樣子?有哪幾個組成部分?怎麼做的? 現在一般是哪些人比較喜歡踢毽子?有哪些形式?多人踢?單人踢?還是對踢…… 自己也去嘗試一下,踢之前准備工作是什麼?踢的時候腳怎麼做?手怎麼配合?身子有什麼動作?踢的時候容易嗎?一般能踢多少?對這項運動,你有什麼想法?
其實傳統就在我們身邊,你有沒有去發現它,關注它呢?相信你一定能做個有心的孩子,通過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去將這篇習作完成!加油! 五、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目標我知道】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搜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看到、聽到了許多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把它們理一理,寫成一篇習作。寫完後,大家交流交流,選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技法告訴你】
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傳統文化,這單元的課文使我們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有了一些了解,而且同學們在課後一定收集了許多這方面的文字、圖片、實物等資料。這次習作就是要求小朋友們把收集到的這些資料整理一下,選取你最想告訴大家的內容寫成作文。可以是某一個神話故事、某一處古建築、某一種民間工藝、某一種戲曲流派……怎麼把資料介紹給大家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是文字資料,不要原封不動的照抄資料,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可以刪減,也可以增加。
2、如果是圖片或實物,可以對它進行描寫,介紹它的作用、價值等。
3、作文時注意做到表述清楚、描寫具體,還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寫出自己的感想。 另外,在寫的過程中要注意條理清楚,圍繞中華傳統文化來寫,讓大家在你的描述中體會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樣,你就是傳播文化的使者,你的作文也成功啦!
【素材幫你找】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
讀讀下面的語段,想一想,你從這些語段中知道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素材1: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的傳統文化藝術,如戲曲、相聲、山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調等。你聽,一陣陣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從遠而近;你看,一隊隊花花綠綠的人馬沿著街道緩緩而來——原來這是秧歌隊正在表演呢!秧歌隊中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他們打扮成怎樣的模樣,化妝成誰的形象,是怎樣進行表演的呢?看著看著,你是不是也想加入到這隊伍里去呀!
素材2:編織、刺綉、剪紙、陶瓷等都是我國古老的工藝,門類眾多,內容更是豐富多彩。以中國結為例吧,它的起源、發展,它的結構、編織過程,特別是中國結所代表的意義都是值得我們加以介紹的哦!
素材3:我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活動,比方說賽龍舟吧,它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你能介紹一下這項活動的起源嗎?它的競賽規則又是怎樣的呢?看著這樣一項活動,我們內心深處又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感受?的確,賽龍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而其它的一些活動,如套馬、摔跤等以及我們各個民族富有特色的節日,如春節、潑水節、火把節等又何償不是如此呢?
素材4: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我國的文化精髓,提到它們,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上幾句。這其中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為開頭的百家姓更是我國流行時間長、流傳范圍廣的一本非常好的閱讀材料,我們可以從中百家姓的起源與其深遠影響進行一番深入的探尋……
⑹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習作寫300字,寫風箏。
我很喜歡放風箏,放風箏不但讓我享受到許多樂趣,還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在街頭信步,不知不覺就到了濱河路。濱河路遊人如織自不必說,冬日陽光下裸露的河床上也是人影稠密。我和爸爸也興趣盎然地品著各式各樣的卵石,有時還趔趔趄趄地走過嶙峋的大石塊,看看身後的凹凸不平,再望望前面的波光粼粼,愜意極了!
後來,我們又買了一隻風箏來放。
我拿著風箏跑來跑去,可始終是飛不起來,偶爾能讓風箏升空,但一停止奔跑,風箏就急速下墜。
過了好一會兒,風生雙頰,再次嘗試,風箏真的升起來並穩穩地在空中舞蹈。一邊放線,隨即又小心翼翼的收緊,既緊張又刺激。
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空中慢慢地就出現一片繽紛艷麗的大花園,地上也綻開出一張張歡樂的笑顏。
好景不長,風小了,後來竟慢慢地消失了,風箏也像醉鬼似的互相碰撞著跌落。反復嘗試堅持不懈的反復嘗試,天空再也沒有先前的那種美麗了。我有些失落!
漸漸地人越來越少了,只剩下了一位大高個的叔叔還在不屈不撓為他的兒子努力著。不管風箏掉下來多少次,他總是露出一副堅毅的神情。我被他感動也為他祈禱,奇跡終於發生!
沒有為什麼!只有兩個字:堅持!
爸爸對我說起海明威的一句話:你可以殺死我,但就是不能戰勝我!誰能在最困難的時候多堅持一會兒,誰就是成功者!成功是沒有一帆風順的,不付出努力是沒門的。
這時,我不禁想起冰心的一首詩: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是的,失敗後你應該這樣想:一次失敗並不意味著最後的失敗。「傷害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於事件的看法。」「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失敗乃成功之母,有的人對這句話一點就通,有的人一輩子也領悟不了。因為他沒有經歷過失敗,經歷了失敗也沒有好好反省過。
於是,我再一次拽住風箏線使勁地向前跑,我的風箏終於再次搏擊長空……
⑺ 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的作文怎麼寫
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長大後不可能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融入社會,更談不上愛同學,愛母校,愛國家,愛民族。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最終可能一無所有!如果你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學習,相信學習時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
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真誠地體會父母的一片愛心,要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盡力為父母做一些事。當父母勞累時,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當父母外出時,我們要提醒他們注意天氣變化,途中注意安全。當父母有病時,我們應該細心照顧,當父母來校看望你的時候,我們要對父母說「你們辛苦了」。
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感受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感謝老師的諄諄教導,讓我們嘗試了學習知識的快樂。
學會感恩,學會承擔自己在學校的責任和義務;學會感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學會「在乎」每一個人,尊重他人的權益;這些可以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不隨地亂扔紙屑、果皮,因為整潔的環境屬於大家,課間與午休時,不要大聲喧嘩,因為安靜屬於大家……
⑻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作文(人教版)
1.都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就是母親,我和所有人一樣,也非常敬愛自己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名鐵路工人,她每天工作很忙。由於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所有的家務活都是媽媽一個人做。看到媽媽每天忙碌的樣子,我很感動。
對於媽媽來說,比家務活更重要的事情是輔導我的功課,她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指導和監督我的學習。看到她每天一絲不苟、不厭其煩的樣子,我很感動。
媽媽非常關心我的身體健康,我的吃、穿、住、行她樣樣操心,特別是在我生病的時候,看到她跑里跑外、非常焦急的樣子,我非常感動。
媽媽還是一個樂觀、愛美麗的人。說她愛美,我家衣櫃里多數都是她的衣服,梳妝台上也擺滿了她的化妝品;說她樂觀,是因為她偶爾有空也會聽聽音樂、玩玩游戲。每當這個時候,看見她開心的樣子,我很感動。
今天就是母親節,我寫下自己內心的感動,作為母親節的禮物送給媽媽。讓我們永遠感恩母親,祝福母親!
(指導老師:李老師)
內蒙古包頭東河區康復路小學二年級六班二年級:李興遠
點評:媽媽工作很忙,還要抽出時間輔導「我」功課。媽媽非常關心「我」的身體健康,「我」的吃、穿、住、行她樣樣操心。媽媽是一個樂觀、愛美的人——讀罷此文,一個積極工作、熱愛生活、關心子女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善於從生活中取材,是本文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是缺少細節描寫。文中選取的生活片段,都是概括敘述,如果能有一兩處細節描寫,刻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才會生動傳神。
2.你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什麼嗎?你知道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什麼嗎?那就是母愛。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溫馨的,母愛也是神聖而博大的。這種愛不求回報,它有如甜甜的清泉那樣純真;有如細密的春雨滋潤著大地,綿綿不斷,情深誼長;有如生命長河裡的泥沙,在沖刷中漸漸沉澱,融入生命的記憶里,讓人回味無窮。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很愛她的孩子,把什麼都給了他,她問他:「你還要我給你什麼呢?」小孩說:「我要你的心。」母親就把她的心挖了出來,小孩棒著手上,興高采烈蹦蹦跳跳地去玩了,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那心掉在地上碎了,可那碎心的第一句話是問:「孩子,摔疼了沒有?」每每看到這個故事,我的淚會掉下來,可憐天下父母親啊!
我也有一個疼我愛我的母親,在童年的記憶里,母親給了我太多的愛。小時侯的我體弱多病,時常發高燒,每次都是母親守在我床邊,不停地給我量體溫、端水喂葯、用濕毛巾敷我燙燙的額頭,常常是一整夜都不曾合眼。等我的病好了,母親就得病倒了。
有一次,我的數學成績只考了70多分,這對我這個一向成績挺好的學生來講,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回到家,我哭倒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卻柔情的對我說,沒事 !孩子,做不了一個偉大的人,可以做一個快樂的人,但至少要像小草一樣,可以為人們,奉獻綠色,提供氧氣。人生路上還會有很多次失敗發生,不能因為一次失 敗就承受不了,這一次沒考好說明你,沒有努力,平時要多努才行。聽母親的話,我又對學習有了信心。從此我上課認真聽講,晚上回家寫完作業,就做一些練習題。我的成績漸漸提高上來了,母親的話雖然不是什麼名言名句,可是它給我勇氣。
白雲奉獻給藍天,於是藍天便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它便把晴空萬里給予人們。綠葉奉獻給大樹,於是大樹便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它便把一片片綠蔭撒向大地。可是「誰言寸草心,難報三春暉」,我又能為我平凡的母親做些什麼呢?我想,為母親倒一杯水,幫母親干點家務,努力地去學習……這也許在母親的眼裡就是最好的回報了吧。
母親節就要到了,就讓我為母親唱一首《母親》這首歌:「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
3.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很想幫媽媽做幾件事,讓她過一個快樂的節日。
中午,我回到家,發現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但就是不見媽媽。突然,我聽到一陣洗衣服的聲音,到洗衣台前一看,媽媽正在洗衣服。我說:「媽媽,您去吃飯,我來洗。因為今天是您的節日,我要讓您高興。」「你行嗎?」媽媽笑著問。「行」我說。媽媽半信半疑地吃飯去了。
我抱起袖子,拿出一件衣服,用水泡濕,然後抹上肥皂,再用力搓。搓呀搓,我的手都搓紅了,但衣服上還有一點兒油污沒搓干凈。我只好用刷子涮,涮好後再用清水把衣服洗干凈。我洗了幾件衣服,媽媽來了,看著我賣力地樣子,媽媽笑了,笑得那樣開心,那樣欣慰。
晚上,我又搶著幫媽媽洗碗,我把洗好的碗筷擺放得整整齊齊。媽媽看了,微笑著說:「原來這就是堯堯送給我的節日『禮物』!」
今天我雖然比往常累些,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讓媽媽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難忘的一天—―獻給三八婦女節的媽媽
4.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從一大早,我就開始想,怎麼給媽媽過這節呢?
放學回來,我還沒有想好:送禮物,太單調;送賀卡,太老套。.....對了,電腦。哈哈,當然不是送給媽媽電腦,而是用電腦給媽媽設計一個幻燈片。
說干就干,我打開電腦,認真的製作著幻燈片。我還在上面加了這樣一句話:媽媽,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半個小時後,大功告成。我得意地欣賞著這幅畫面。那一朵朵盛開的康乃馨,紅艷紅艷的,我對媽媽的祝福;幻燈片的底色是黃色的,因為黃色是太陽的顏色,媽媽的愛就像太陽光一樣,時刻刻溫暖著我,照耀著我。這時,媽媽也快下班了。我提前十分鍾就打開了預覽。媽媽下班後,我帶他來到電腦桌前。鄭重其事的說:「,這是我為您設計的」電子禮物「,您喜歡嗎?」媽媽既吃驚又欣慰的說:「喜歡,喜歡,女兒送給媽媽的禮物我都喜歡。」
媽媽笑著,笑得多麼甜。我也笑著,笑得多麼開心。
此時此刻,黃昏的紅霞溫柔的照在屋子裡,照在我跟媽媽的笑臉上,照在我們親情洋溢的心裡。
求採納 謝謝!
⑼ 三年級語文園地五作文重陽節的由來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權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 年長」。
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說的最多的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還有的說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不過,現代人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和舉辦一些大型的慶祝活動。目前端午節已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你們應該多了解一些並把它發揚光大。
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端午節真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