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 範文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陽被層層的烏雲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車南站還是熱熱鬧鬧的,准備乘火車出發的人們一點兒也沒有注意到,一小隊全副武裝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車站的入口處逼近。他們手裡端著沖鋒槍,腰間掛著子彈袋,用惡狼般的眼睛迅速地掃視著四周忙碌的人們。
突然,一名指揮官模樣的人舉起手中的沖鋒槍對著喧鬧的人群一陣掃射,檢票口處的幾個年輕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不知所措,轉眼都倒在了血泊中。那些坐在站台前休息、玩耍的孩子們,有的膽小的,早被嚇的大哭起來;還有一些膽子大的,都向四處逃散開了。整個火車站被恐懼籠罩著,空氣中凝固著陣陣殺氣。
伴隨著「嗡嗡」的響聲,幾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的領結式戰斗機正朝這里飛來,只見它們像幾只凶惡的老鷹盤旋在火車站的上空,丟下了幾顆炸彈,然後遠走高飛了。一小時前還熱熱鬧鬧的火車南站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
從火車南站的廢墟中傳來了一陣接一陣的稚嫩的哭聲,只見一個小男孩兒正坐在濺滿鮮血的地上無助地哭著。他衣衫襤褸,瘦弱的身體支撐著大大的頭,顯然又是一個營養不良的窮苦孩子。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同時也是一個最幸運的孩子。當敵機丟下炸彈時,年輕的父母把熟睡的孩子壓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為他提供了一個避難的場所。幾分鍾後,一塊鋼板不偏不正地落在了這對夫婦的身上……
孩子醒來時,他怎麼也無法從周圍面目全非的屍體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經意識到了最愛他的人已經離他而去了,除了哭泣,他不知還能做些什麼。
可憐的孩子被一位好心的路人收留了,長大後的孩子向全世界人民呼籲:「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全世界的人民應該一致行動起來,在新的二十一世紀里為戰爭敲響喪鍾,讓世界成為真正的人類的家園。」
當春天的腳步向我們走近時,我們會伸開雙臂靜靜地等待。當戰爭的槍炮再次響起時,我們卻要用心祈禱,在春風里世界上的人們都能沐浴和平和愛的陽光 。
②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作文
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戰爭中的孩子
風和日麗的一天,張濤傑這個可愛的小朋友與父母一起上海到山東探親。正當買票時,一場誰也想不到的災難來了。
一陣不祥的惡氣來了,十多架日本轟炸機在空中飛過,並且投下了罪惡的炸彈。正當候車廳里的人們反應過來,並且向外逃跑時,一切都太晚了,房屋就像地震般倒下,倖存的人們也被隨後趕到的日軍用左輪手槍打死。
張濤傑很幸運,可他的父母卻為了孩子都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父親為替孩子和妻子擋子彈而倒下,母親以身負重傷再也跑不動了,正是偉大的母愛讓母親用最後氣為孩子擋下最後一顆子彈。雖然孩子躲過了一劫,但是他永遠感受不了母愛。永遠得不到父親的鼓勵。張濤傑望著一片廢墟,大聲哭喊,多麼姣嫩的呼喊,誰聽了都會為他擦掉眼淚,安慰他。他還是個涉世不深的孩子,是享受母愛的時候,日軍卻如此沒有人性。
當救援趕到時,空氣中彌漫著死亡、傷心的氣息。一位女同志隱約聽到了一陣哭聲,連忙沿著哭聲走了過去,找到了一位筋疲力盡,天真的孩子,他就是張濤傑。女同志抱起他時他還哭著,但彷彿在說:「媽媽、爸爸,你想你們,你們快回來!日本人,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報仇!」
這個悲慘的故事,讓我們記住,日本人是可惡的,他們永遠無法還清這個債。
③ 小學版4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第四單元作文450字
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550字:戰爭中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樣一張令人揪心的舊照片。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斷裂的天橋,坍塌的房屋,碎磚碎瓦散落了一地。扭曲的鐵軌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這場空前大劫難,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傷痛。
那一天,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誰會料到,死神就這樣悄悄降臨了。突然,一聲刺耳的警報聲響徹雲霄。人們還沒有醒悟過來是怎麼回事,突如其來的敵機已在上空盤旋。一枚枚無情的炸彈從天而降「轟—轟—」硝煙四起。尖叫聲、哭喊聲、奔跑聲連成一片。房屋被炸毀了,驚慌失措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倒在血泊中。瞬間,整個火車站變成了廢墟。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媽媽,你怎麼了?爸爸,我害怕……」就在這死寂中,突然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坐在廢墟上,瞪著驚恐的大眼睛,臉上沾滿了灰塵,嘴裡不停地喊著爸爸媽媽。忽然從廢墟深處傳來了一絲微弱的聲音:「過來,孩子。」小男孩聽見了,急忙爬到媽媽身邊。只見媽媽輕輕摸了摸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你要堅強地活下去呀……」話還沒說完,便閉上眼睛長眠了。小男孩使勁推著媽媽,可也無濟於事。他張開嘴撕心裂肺地哭起來。這哭聲是多麼凄慘,多麼無助,聽著讓人心碎……
後來,這個小男孩被一位好心人收留,將他撫養成人。長大後,小男孩成了一名軍人,保家衛國,為祖國效力!
看著這張舊照片,我心中充滿了憤恨。日本侵略者踐踏的僅僅是一個火車站嗎?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罪證,是它們讓一個個幸福的家庭毀掉,讓一個個無辜的孩子成了沒有父母疼愛的孤兒……
戰爭是殘酷的,是無情的,是可怕的。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壞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我們一定要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④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四單元作文
沉痛的教訓
這是一幅拍攝於1937年的照片。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車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彈。頃刻間,使繁華的上海火車站變成了一片廢墟。圖中的幼兒由於劇痛和驚駭大聲的哭嚎著,他的親人可能已被敵人罪惡的炸彈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上海火車站到處是慘不忍睹的景象。殘垣斷壁,炸毀的鐵軌,倒塌的天橋,無助的孤兒,無不訴說著侵略者的殘暴。
看到這幅照片會使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戰爭都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啊!大批飢餓的難民、失學的兒童,倒塌的房屋、失去雙親的兒童、無家可歸的貧民、致殘的身體。
圖中的幼兒今後將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為戰爭,會使這個剛剛來到人世不久的嬰兒過早的夭折,這個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東西他還沒有來得及看一看,帶著驚恐、帶著無助、匆匆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他幸運,可能會被好心人收養,可是失去親人的痛苦,在孩子心靈深處將成為永遠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彈炸傷了身體,在今後的生活中,拖著致殘的身體領著這個可憐的孩子沿街乞討,孩子伸出的乞討的手臂上,依稀可見彈片擦傷的疤痕。
是呀,這是中華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於我們當時國力不夠強大,侵略者才敢在我們的國土上如此囂張。少年強則中國強,是啊,祖國的強大要靠我們年輕一代用勤勞的雙手去建造。決不讓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
⑤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範文
就像上星期,奶奶不知到哪去了,把弟弟一個人留在家,弟弟大哭。我慌了手腳,連專忙停下手中的屬作業,去帶弟弟。我又是扮鬼臉,又是唱歌跳舞,他終於不哭了。我也平靜了。後來,奶奶來了,我把事情告訴了她,原以為奶奶會表揚我,誰知她卻笑了起來。我生氣極了,氣呼呼地跑到卧室,寫起了作業。
⑥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
當我手持這一張照片時,我感慨萬分。小時候,我就不斷聽媽媽重復這樣一句話:「日本人太壞了,壞得喪失了人性!」(點明時間和歷史事件。)
我看到這張照片,眼中浮現了當時的情景,這是一張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軍轟炸上海火車南站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
一個可憐的孩子,坐在一堆廢墟中,傷心地用臟兮兮的手捂著臉大哭起來,他身旁的繁華在一剎那間變成了廢墟,他傷心極了——因為他失去屬於自己的家園,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親人,他在心裡默默的叫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在哪呀!」他望瞭望周圍,又用迷茫的眼睛望著磚頭,用稚嫩的小手一點點的搬開磚頭:「媽……媽別扔下我!」他眼裡已經沒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會想:為什麼會這樣,我的家,我的親人們都到哪兒去了!是呀!這個小男孩的親人到哪裡去了呢?原來在日本飛機轟炸時,媽媽用全身護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艱難地活了下來。後來他被一位拍照的記者看到,送進了孤兒院里。(動作和心理描寫恰當好處。)
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對我說的一句說:「日本人太壞,壞得失去了人性!」沒錯,我總是認為,日本人難道沒有孩子、親人嗎?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失去親人的危機感和恐懼感嗎?難道他們就只會拿刀槍去殺些無辜的人嗎?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們的身上充滿著血腥和野心!在他們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熱愛和平,擁抱和平。(發表看法,反問有力。)
直到現在,以日本首相為首的日本人還不肯承認歷史,承認自己給其他鄰國造成的傷害,他們這樣只會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請珍愛他人的生命,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吧。(結尾提出忠告。)
阿里巴巴鑒寶:
本文圍繞照片上的孩子進行了細致的動作、心理描寫並放飛了想像的翅膀,再現了當時的情景,催人淚下,陣述了戰爭的罪惡,盼望和平。開頭清楚點明時代背景,結尾對戰爭的發動者提出了忠告;文中的反問、感嘆句表達了強烈的感情。
例文2
幸運的戰爭孤兒
王明達
「傑森,你看過這張報紙上的這張照片嗎?」維廉先生問黑頭發黑眼睛的兒子。兒子搖著頭,迷惘地看著父親。
「你仔細看看,這孩子像誰?」
青年傑森大惑不解的看著手中已經發黃的滿是漢字的報紙。「這個坐在廢墟中鐵軌中央,滿身血污,哇哇大哭的孩子是誰呢?爸爸這樣問,他一定是一個我認識的人。可是我沒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啊。說不定是媽媽的親戚,爸爸曾告訴我媽媽是中國人,她早已經去世了,沒有聽爸爸說起過我在中國還有親戚啊。」
「爸爸,這是誰啊?我不認識。是媽媽的家人嗎?」傑森問。
「孩子,你長大了,我也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你了。」維廉先生顯出很痛苦的樣子,顯然,他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才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爸爸,你要告訴我什麼?」傑森非常驚訝地問。
「孩子,報紙照片上的孩子就是你。」
傑森一聽臉色煞白,渾身顫抖,「不!不可能!」
「他就是你!請聽我說!」維廉先生神色鎮定了下來。
「你是個中國孩子,你的爸爸媽媽都是中國人。他們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轟炸上海時遇難。你是那次轟炸的倖存者。我的妻子和孩子要乘車離開炮火中的上海去南京,他們不幸也在那次轟炸中去世了。我當時也在上海,因為有事要處理沒有陪他們去車站,才躲過了那場災難。後來,我看到了報紙上登出的照片,好不容易和報社取得了聯系,從報社領養了你。你的名字叫王振華,當時三歲,我無法查找你的出生日期,就把8月28日作了你的生日……」維廉先生的臉色變得很沉重,說到這里,突然停了下來。
這時,傑森的雙眼已經被淚水模糊了。
「我好不容易才帶著你離開上海,來到了香港……傑森,現在你長大了,大學也畢業了,是該知道事情真相的時候了。」
「爸爸,謝謝你告訴我真相!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國,回到上海。我要為中國人不受別人欺負出份力。」傑森非常堅定地說。
阿里巴巴鑒寶:戰爭中的孤兒,能受到救助,遠離戰火,並且順利地長大成人。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樣的想像,既大膽,又合乎情理,而且飽含了作者對戰爭中苦難同胞的深切同情。作者採用了人物對話的方式來講故事,推動情節的發展,敘述清楚,用語准確,非常生動。
例文3
來自天堂的一封信
秦小天
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我叫福來,已經在1937年8月29日告別了這個世界,現在正在天堂。我就是照片上那個哭喊著的小男孩。(交代寫信者的身份)
整整七十年了過去了,我卻永遠難忘那一幕。1937年8月初,有人傳說日本人要佔領上海了。8月28日,我們一家四口人准備乘火車到鄉下的外祖家避難。不想剛走到火車站,日本人的飛機來了。只聽見「轟——轟——轟」的幾聲巨響,我的眼前白光一閃,耳朵一嗡,好像有什麼用力把我推了一下,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事件起因與經過。)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睜開了眼,一看:好端端的火車站不見了,鐵路變得像麻花一樣,房子倒了,天橋倒了,父母不見了,哥哥不見了……磚頭瓦屑底下壓著好多人,有的沒了胳膊,有的沒了腿,有身上流著血,有的人呻吟著……我嚇死了,直哭喊著:「爸爸——媽媽——哥哥——」可是沒有人答應。我想:他們一定是被炸死了,而且被埋在廢墟下。我傷心透了,就那麼一直哭著、喊著……(再現凄慘的戰爭場面。)
後來,有人把我抱進了一間房子里,房子里來往往的都是穿白衣服的人,床上躺著血內模糊的人。我又拍又餓又孤單,身上燒得滾燙,頭昏沉沉的像有千斤重一樣。就這樣,我昏迷了一天一夜後,再也沒醒來,在人們的呼喊聲中死去。(多麼恐怖的戰爭,幼小的生命被奪走了!)
小朋友們,七十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在天堂注視著我們的祖國。如今,我們的祖國強大,沒有誰再敢侵略我們的祖國了。你們的生活多麼幸福。小朋友們,請記住我這個被侵略者剝奪了幼小生命的孩子,記住我們祖國那段被侵略的屈辱歷史,努力學習,奮發圖強,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盛!(落後要挨打,發出真城地呼喚。)
祝小朋友們
學習進步!
福來
4月20日
阿里巴巴鑒寶:
小作者運用書信的形式,顯得新穎別致。全文緊扣畫面展開想像,想像豐富,合乎情理,寫出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寫出了日本侵略給中國人造成了巨大傷害。小作者最後的呼籲發人深省。
五、材料小背簍
萬眾矚目 深深打動 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 浮現眼前 號啕大哭 生靈塗炭
傷亡慘重 慘無人道 英勇無畏 備嘗心酸 同仇敵愾 震撼人心 義不容辭
殊死搏鬥 物資匱乏 重重封鎖 跋山涉水 記憶猶新 浴火新生 家喻戶曉
舉國歡騰 不遠千里 風塵僕僕 享譽中外 永遠銘記 永載史冊 血雨腥風
戰火硝煙 不屈不撓 氣壯山河 萬眾一心 救死扶傷 共赴國難 前仆後繼
浴血奮戰 勇往直前 義無反顧 氣吞山河 猖獗一時
△從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在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犯下了難以勝數的慘無人道的戰爭罪行,給中國造成了3500萬的傷亡和1000多億美元的直接損失、5000多億美元的間接損失。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僅在山西霍縣,日軍就向根據地掃盪1025次,燒毀房屋8456間,殺害1204人。由於日軍頻繁大規模的掃盪、蠶食和殘酷的「三光」政策,1941年,根據地人口由1億降到5000萬以下。
△1937年8月26日,數架日軍飛機盤旋在上海火車南站上空,炸彈如雨點般從天而瀉,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煙塵和火焰隨著爆炸聲騰空而起……
⑦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400字
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痛苦,特別是那些可憐的孩子。很多孩子因為戰爭失去了家園,成了難民。
我在課本上看到了一張戰爭照片,那照片上的景象我永遠都忘不了。那是日本侵略者轟炸中國上海火車南站後的慘況。
照片的上方有著一座只剩下鐵板的人行天橋,天橋上的鐵板搖搖欲墜;天橋下的站台已經變成了幾堆廢墟;站台前的景象更是讓人慘不忍睹:在鐵軌上覆蓋著一堆堆沉重的瓦片,瓦片下躺著幾個人、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的屍體。這些已死了的人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呢。他們還沒把可愛的孩子撫養長大;沒報答生養自己的父母;沒跟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說聲辛苦了;沒跟自己的好朋友說聲再見……
而現在有著和平生活的人們卻常常傷害關愛自己的親人……
在血跡斑斑的鐵軌上孤零零地坐著一個還不滿三歲的小孩子。他這個年齡還應該坐在床上地玩著手中的玩具,而現在這個孩子的臉上、手上、腿上布滿了傷,他無助地哭著、喊著,想讓爸爸媽媽帶他離開這個恐怖的地方。他那已經破了的衣服粘碰到正在流血的傷口上,他痛啊!可沒學會說話的他只能更加痛哭……
而現在的兒童哭著、喊著的原因卻是爸爸媽媽不給自己買玩具、衣服……
孩子的傷口在流血、在疼痛,我想他的心也在流血、在疼痛吧。他想站起來去尋找爸爸媽媽,可還沒會走路的他只能無助地坐在廢墟上。他兩手緊握著,因為他想:和爸爸媽媽的手永遠都是緊握的……
而現在的孩子卻總想離父母遠點……
我想對這個小孩說:有父母的孩子是快樂的,我相信沒有父母的孩子也是可以快樂的;有家的孩子是幸福的,我相信沒家的孩子也是可以幸福的。因為你們可以把養育你們的叔叔阿姨當做自己的父母,可以把福利院當做自己的家。我相信你將會是一名愛的幸運兒。
世界上有一半的孤兒都是戰爭造成的,我們痛恨這些挑起戰爭的人,他們總是無故挑起事端,他們將遺臭萬年。
⑧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
生命的吶喊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毀,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台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鍾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鍾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么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⑨ 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350字
語文園地四
主題:看圖寫文(戰爭與和平)
要求:仔細觀察照片,結合思考題,展開想像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提示: 1回顧課文,或通過影視傳媒,了解戰爭情景,說出自己的感受。
2緊扣本組專題觀察並想像,把內容寫具體,語句要通順,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3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並將修改後的作文讀給家人聽。
範文1
一張舊照片
太平區新海小學
王秀坤
提起舊照片,很多人都會想起自己童年時期快樂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這張舊照片,會讓你想起60年前那場殘無人道的戰爭。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了 上海火車站,這張照片就是被當時記者拍下來的 真實情景。
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樣,涌動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傳來「翁翁」的敵機聲,還沒等人們醒悟之即,「轟轟」幾聲巨響,頓時,火車站硝煙四起,建築物坍塌了半邊。「鬼子的飛機來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媽媽……」哭聲、喊聲,頓時連成了一片,人們慌作一團,不知所措。可敵人的轟炸還在繼續,天橋倒塌了,此時的火車站變成了一片廢墟。人們停止了涌動,一片片屍體倒在了血泊中,剛才還在喧嘩的南站現已死一般的寂靜,只是偶爾還能聽見幾聲低微的呻吟。
「媽媽,你在那裡。」「爸爸,我害怕……」就在這寂靜的片刻,突然傳來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坐在鐵軌中間,滿身是血,正張著大嘴呼喊著。他看著眼前滿身是血跡的父母,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不知父母為何一動不動,他也不知道從此以後即將成為孤兒,他更不知道今後該怎樣生存……
眼前的廢墟,眼前的孤兒,不都是日本侵華戰爭在中國留下的滔天罪行嗎?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證明你們在中國的「東亞共榮」是謊言嗎?
這張舊照片讓我們無法抹殺掉每個中國人心靈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華的滔天罪行讓我們歷歷在目。
簡評:文章從舊照片入手,引出了日軍侵華的滔天罪行。作者通過細心觀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描寫,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日軍的仇恨,突出了中心,也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範文2
廢墟中的孩子
太平區新海小學
荀紅翠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毀,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台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鍾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鍾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么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簡評:文章通過對圖片內容的描寫,把讀者引入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文中重點描繪了敵機轟炸後,上海火車南站的悲慘景象。充分表達了倡導和平,反對戰爭的這一主題。語言朴實,表達真情實感。
範文3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太平區新海小學
王秀坤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許多乘客在候車室等候列車。這時,日本侵略軍向車站投下了無數顆炸彈,頓時,火車站變成了廢虛,天橋斷裂了,鐵軌扭曲了,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一片狼籍。這時,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的父母和親人都在「轟隆」的一聲中,被炸彈奪去了生命。現在他已成了孤兒,今後的命運和生活不可想像。也許在那戰亂年代,不會有人理他,他將流浪街頭,甚至瀕臨死亡,再沒有機會為死去的父母報仇雪恨。也許他會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養育他長大。無論他的生活怎樣,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整個中國人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殺害我同胞3500多萬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難書,罪惡滔天,像這樣的畫面不計其數。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和在大屠殺中奮起抗爭的我們民族的脊樑。
一位女作家說得好:「忘記大屠殺,就是第二次大屠殺。」
列寧告誡我們:「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判。」
讓我們把警世的大鍾撞得更響更響吧,讓鍾聲時時喚起我們的民族精神,激勵著青少年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一代,讓鍾聲飄洋過海,振聾發耳,以史為鑒,呼喚和平,邪惡必敗,正義必勝。中國人民,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決不允許被侵略、被殺戮的悲劇重演!
簡評:通過簡單對照片的敘述,引出了對照片的思考,發表感慨,語言尖銳,耐人尋味,給人留下思考!
範文4
沉痛的教訓
荀紅翠
太平區新海小學
這是一幅拍攝於1937年的照片。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車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彈。頃刻間,使繁華的上海火車站變成了一片廢墟。圖中的幼兒由於劇痛和驚駭大聲的哭嚎著,他的親人可能已被敵人罪惡的炸彈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上海火車站到處是慘不忍睹的景象。殘垣斷壁,炸毀的鐵軌,倒塌的天橋,無助的孤兒,無不訴說著侵略者的殘暴。
看到這幅照片會使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戰爭都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啊!大批飢餓的難民、失學的兒童,倒塌的房屋、失去雙親的兒童、無家可歸的貧民、致殘的身體。
圖中的幼兒今後將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為戰爭,會使這個剛剛來到人世不久的嬰兒過早的夭折,這個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東西他還沒有來得及看一看,帶著驚恐、帶著無助、匆匆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他幸運,可能會被好心人收養,可是失去親人的痛苦,在孩子心靈深處將成為永遠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彈炸傷了身體,在今後的生活中,拖著致殘的身體領著這個可憐的孩子沿街乞討,孩子伸出的乞討的手臂上,依稀可見彈片擦傷的疤痕。
是呀,這是中華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於我們當時國力不夠強大,侵略者才敢在我們的國土上如此囂張。少年強則中國強,是啊,祖國的強大要靠我們年輕一代用勤勞的雙手去建造。決不讓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
簡評:文章以圖中因劇痛和驚嚇大聲哭喊的幼兒為主要的描寫對象,對因為戰爭可能會對孩子未來的命運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種種設想。通過這樣的一個個設想,來說明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痛斥了侵略者的兇殘,表達了希望世界永遠和平的美好願望。
【知識鏈接】
通過寫人物的語言寫人
人的語言大致分為獨白和對話兩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表達思想觀點都離不開語言,所以寫人也離不開語言描寫。語言描寫通過對人物說話內容、語氣聲調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使讀者能由此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
描寫人物語言,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語言描寫要准確,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文化程度。
(2)語言描寫要能夠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質、個性特色和感情。
「言為心聲」,人物語言能夠幫助讀者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質。
(3)語言要精練。
有的人為了能夠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不惜花費大量筆墨描寫人物語言,結果適得其反,令讀者厭煩。
其實語言描寫不能有話必錄,拖泥帶水,而應該挑選那些最能體現人物思想品質、性格特點的人物語言加以重點描寫。
(4)語言描寫要注意場合。
場合是影響人物語言表達的外部因素,同樣一句話在某種場合可以說,而在別種場合則不能說,比如議論某種疾病的危害性,就不能當著正患此病的人的面。又比如說笑話也要看場合,有些很嚴肅的場合,如追悼會上,就不能說笑話。我們在進行語言描寫時,要充分考慮到這點。
(5)在描寫人物語言時,可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從而使人物性格更鮮明、生動,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
⑩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怎麼寫
哭泣的孩子
這一天,上海火車南站人頭攢動,人們提著籃子,扛著包袱,身體強壯者攙著老人,牽著小孩,人們都焦急地盼著火車快點到站,把他們帶到遠離戰爭的地方。
突然,警報聲凄厲地響起,刺耳的聲音在車站上空盤旋。緊接著,人們聽見了飛機巨大的轟鳴聲:呀!不好啦!鬼子的飛機正向火車站的方向撲來!
「鬼子的飛機來了,大家快躲呀!」
「快,快,快躲起來!」
人們驚慌失措地奔跑著,可是誰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躲。炸彈掉落的呼嘯聲伴隨著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驚慌的人們如驚弓之鳥一般四處逃散。
一枚又一枚的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人們的慘叫聲、呼喊聲、呻吟聲與炮彈的呼嘯、爆炸聲混合在一起,往日喧鬧的火車站,如今成了人間地獄。
一對夫妻死死地抓住自己兒子的手,他們東奔西跑,無處藏身。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孩子的媽媽倒下了,她松開了孩子的手,用最後的聲音喊道:「帶好孩子。」
父親扔下手中所有的家什,抱起孩子,在濃煙和塵埃中拚命地跑,要找一個讓孩子安全藏身的地方。
終於他們跑到了鐵道旁月台下,他一把把孩子塞進了月台下的空隙處。一聲巨響,站台塌了,孩子的父親不見了。
不知過了多久,爆炸聲停息了,偶爾有建築物倒塌的聲音。月台下的孩子從空隙中爬了出來。他一邊哭,一邊喊著:「爸爸——媽媽——」他的哭聲是多麼無助,那麼悲慘。周圍沒有人應答,死一般的沉寂,世界彷彿停止了呼吸。他跌跌撞撞地爬過一堆堆的坍塌物,爬到了鐵道邊。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周圍沒有一個人。他的手上、身上、臉上全是血,彷彿在屠宰場里摔了跤。
不知道哪是傷口流的血,哪是死亡者的血。他不明白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有人要將他們從自己的家裡趕出去,為什麼他的爸爸媽媽就這樣不見了,為什麼,為什麼?
照片背後的故事
「轟——轟——」日本鬼子的飛機投下了一顆又一顆炸彈。防空警報拉長了聲音,「嗚——嗚」地響了起來。頓時,房屋倒塌下來,高高的鋼架也被炸得斷了半截,地上一片凌亂,到處是磚頭、泥塊、木塊……車站里的幾百個人一下子被驚呆了,人人臉上都流露出驚恐的神色。有的人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落在身邊的炸彈炸飛了。哭喊聲、求救聲、腳步聲響做一團,越來越多的人倒下了,到處是血肉模糊的人,還有被扔下的行李、跑丟了的鞋……
這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的一幕。
山娃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擠到了鐵軌邊,他渾身是血,覺得很疼,但不知道到底傷在哪裡了。他擦了擦眼睛,想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一家人本來今天是要坐火車去無錫鄉下爺爺家躲幾天的,沒想到……
過了好久,周圍安靜了下來,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坐了下來,眼淚刷刷地流,哭聲撕心裂肺……
時光不斷流逝,轟炸後人們從悲痛中走出來,逃難的人漸漸匯成人流,都想遠離這戰火,這災難……
這時,一個好心人走過來,發現了這無助的孤兒,他帶走了山娃子,一起走向後方。山娃子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永遠忘不了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