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素養800字作文
寫作水平的高低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一般從中年級開始寫作,而低年級的寫話可以為以後的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為落實《課標》精神,我就如何培養一年級孩子的寫話能力,做了如下的一些嘗試。
一、說話為基礎,激發寫作願望
初入學的孩子有著強烈的說話願望,老師要愛護、珍視這種願望。學完拼音,孩子們就進入了系統的識字學習階段,此時,我也開始了對他們的寫話訓練。
如學習第一篇課文《一去二三里》時,在課堂上我設計了這樣的環境:我先提問「讀這首詩歌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們踴躍地描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煙霧彌漫的小山村,山頂上有幾座小亭子,山道的兩旁開著各色小花的「山村美景圖」。接著,我進一步激發學生想像:「如果你就是這幅畫中的孩子,面對著這么美的景色,你會對我們說些什麼呢?」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爭先恐後地說道:「你們看,那裡有這么美的亭子,我們快到那裡捉迷藏去吧!」有的說:「多美的小山村啊!這就是我的家鄉,歡迎大家到這里遊玩、觀賞!」……正在學生興致高漲之時,我趁勢對他們說:「如果你們把自己的願望寫下來,送給爸爸媽媽,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你們願意這樣做嗎?」這個倡議得到了孩子們的熱情回應,由此拉開了他們學寫話的第一幕。
說話是寫話的基礎,教師一定要給孩子創設說話的情境,搭設說話的平台,教師要在學生充分說話的基礎上,再將他們的熱情轉向寫話,不要讓孩子對寫話有畏難情緒,鼓勵他們怎樣說就怎樣寫。如果有的孩子暫時寫不出,教師也不必強求,相信在以後的時間里,他們會受其他孩子寫話的感染,逐步地學會寫話的。激發和保持孩子們寫話的熱情、願望是培養孩子寫話能力的第一步。
二、教材為憑借,提供寫話平台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科書(一年級版)所選課文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語言規范,文質兼美,貼近兒童的生活,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它,給學生提供寫話的平台。
如在學習課文《四季》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還可以從哪些事物看出春、夏、秋、冬來。孩子們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講述了生機勃勃、百花盛開、碩果累累、白雪皚皚的四季景色。接著,我給他們放映了自己製作的有關四季景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親身感受、體驗著美麗的四季。畫面過去了,可孩子們還深深地陶醉其中。這時,我激發、鼓勵他們將自己喜歡的季節寫下來,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孩子們有的寫到:「陽光照綠了小草,多美的春天啊!」有的寫到:「春天的風兒輕輕地吹著,吹綠了小草,吹紅了花朵。田野里開滿了鮮花,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著。」有的孩子寫到:「春天,小鳥從南方飛來;夏天,樹木生長茂密;秋天,樹木從綠色到黃色;冬天,下起了白白的雪花。好美麗的四季啊!我們要愛護這美麗的大自然!」……孩子們盡情地描寫著四季的美麗畫面,抒發著對四季的贊美之情。這樣的結果,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又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加強了品德修養,培養了他們健全的人格。
教師除了憑借教材,還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蘊藏著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學資源。有一次正上著語文課,突然漫天飄起了大朵大朵的雪花,我就讓孩子們趴在窗前盡情地欣賞。孩子們驚喜地邊看邊議論邊贊嘆那朵朵的雪花。我趁勢問他們:「你們看這雪花像什麼?」孩子們的想像是豐富多彩的,有的說像柳絮,有的說像棉花,有的說像羽絨,有的說像羊毛……欣賞完後,我又鼓勵他們用筆寫了下來。
三、互評為手段,享受寫話樂趣
孩子們寫完話後,我總是捨得拿出時間讓他們大聲地宣讀他們的「傑作」,然後,師生共同給予評價。這種評價都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為主。當然,如果有的孩子出現了錯字、語句不通或者拼音寫錯(我鼓勵學生不會寫的字用拼音)的情況,我們也提出修改意見,孩子們會高興地接受後並對提出的同學表示謝意。
通過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互評,孩子們知道了哪些是該吸收的優點,哪些是該避免的缺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又鼓勵了那些寫得好的學生,激勵了那些暫時沒寫好的學生,使得他們的寫話能力不斷地得以提高。我們班有一個小男孩開始只會寫簡單的一、兩句話,但通過寫話的互評活動,他的寫話能力明顯提高。後來,他寫出了這樣的詩歌: 《月亮和星星》 月亮,月亮, 月亮是媽媽。 星星,星星, 星星是娃娃。 月亮的嘴巴笑一笑, 星星的眼睛眨一眨。 月亮好,好媽媽, 星星好,好娃娃。
當他讀完這首詩歌後,其他的孩子都不由地為他鼓起掌來。此時,那高興自豪的神情占據了這個孩子的整個臉龐。在孩子們的心中,宣讀自己的作品,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
我們班為此還設有專欄,孩子們的「大作」可以榮登其上,這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寫話熱情。孩子們經常將自己寫好的話主動地貼上去。課下,他們圍在專欄前觀賞、交流,享受著寫話帶來的樂趣。
寫話訓練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漢字和拼音,又為以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又使學生獲得了基本的語文素養,落實了《課程標准》對新時代人才的要求。藉助「展示台」拓展學生識字空間
B. 作文,語文素養來自生活。議論文
語文素養來自生活
現實生活里,每個人都免不了要與語言文字打交道,或表達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訴求,等等,從出生之後的咿呀學語,到學校里的語文課,再到進入社會後的語言、文字學習和水平提高,語文讓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誰都不能等閑視之。
語文從生活中來,又服務於生活,語言素養說到底還是來自生活里,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在生活的實踐中提高。課堂是我們生活的關鍵部分,從課本上「依葫蘆畫瓢」,當然是必須的,校園里朗朗讀書聲,見證著我們對語文知識的飢渴、熟練掌握語言技巧的執著;但課本知識終究只是基礎的,有限的,要真正豐富語文功底,提高語文素養,就不能不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豐富的營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當然還是提升語文素養的首選,甚至可以說是捷徑,畢竟,善於學習、接受間接經驗,才可以讓我們更迅速地適應生活、提升自己。從高爾基「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兒」,我們可以真切地領略到來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動、貼切;從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日得秋霜」,我們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語言的精彩、文字的魅力、表達的境界……
閱讀,是學習,是積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語言、個性文字,當然不能總是嚼別人吃過的饅頭,而必須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體驗、嘗試、磨煉,追求自己的原創、個性、風格和高度,否則,就永遠只能停留於別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進步,不可能適應發展了的情境,體現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升語文素養,最關鍵的一點或許就是熱愛生活。
語文素養來自生活里,生活永遠是語文知識不竭的源泉。愛生活,我們的語文水平才不至於貧乏、干癟;愛生活,我們的表達和創造慾望才更強烈、多維;愛生活,我們也才會真正體味到語文素養帶給我們的種種精彩。
C. 以語文素養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作為最基層的小學語文教師,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於漪老師也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學習的興趣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基本功,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著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標,以行動求得滿足。需要越強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如果學生能意識到語文學習的迫切性、必要性,對語文學習就會越感興趣,就會越積極地投入學習。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主要依靠老師去培養。在教學中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並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樹立多學意識
從學生接觸語文學科開始,語文教師就有義務讓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任務。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把語文學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自身修養,因此我們都應該用心學語文,力爭多學。
2.激發多讀意趣
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閱讀是一種技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過程。而詞彙是語言表達意義的主要單位,在語言學習中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詞彙,就不能傳達任何東西。當然在閱讀過程中,詞彙對獲取語言信息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不但可以通過閱讀有趣的外文小說或感興趣的專題輕松地擴大詞彙量,還可以通過大量閱讀鍛煉從不同的角度思維的能力。大量的閱讀還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增長知識與見識,提高自身修養。由此可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在小學階段就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趣。
高爾基說:「凡是我所有的好東西,都要歸功於書。」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也體現在教育中。在現今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課內閱讀,一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指在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學期,我們藉助省「四項配套工程」的春風,安排學生走進學校圖書室借閱當下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圖書。能閱讀到新配的圖書,他們欣喜若狂。
葉聖陶老先生指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我們可以領悟人家的經驗,從寫作中,我們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感情。從讀學寫,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象。只有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得實,學生說話、寫話才會感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學、自覺自願地學,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D. 如何提升語文素養作文800字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絕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是個體融入社會、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語文素養概念的提出,使語文教學在弘揚科學理性精神,注重語言的准確、簡明、實用,滿足國家現代化生產的基本要求,與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對《語文教學大綱》的歷史性超越。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作為最基層的小學語文教師,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於漪老師也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學習的興趣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基本功,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著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標,以行動求得滿足。需要越強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如果學生能意識到語文學習的迫切性、必要性,對語文學習就會越感興趣,就會越積極地投入學習。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主要依靠老師去培養。在教學中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並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樹立多學意識 從學生接觸語文學科開始,語文教師就有義務讓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任務。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把語文學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自身修養,因此我們都應該用心學語文,力爭多學。 2.激發多讀意趣 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閱讀是一種技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過程。而詞彙是語言表達意義的主要單位,在語言學習中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詞彙,就不能傳達任何東西。當然在閱讀過程中,詞彙對獲取語言信息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不但可以通過閱讀有趣的外文小說或感興趣的專題輕松地擴大詞彙量,還可以通過大量閱讀鍛煉從不同的角度思維的能力。大量的閱讀還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增長知識與見識,提高自身修養。由此可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在小學階段就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趣。 高爾基說:「凡是我所有的好東西,都要歸功於書。」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也體現在教育中。在現今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課內閱讀,一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指在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學期,我們藉助省「四項配套工程」的春風,安排學生走進學校圖書室借閱當下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圖書。能閱讀到新配的圖書,他們欣喜若狂。 葉聖陶老先生指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我們可以領悟人家的經驗,從寫作中,我們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感情。從讀學寫,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象。只有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得實,學生說話、寫話才會感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學、自覺自願地學,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課外閱讀作為閱讀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並給學生合理的指導,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課外閱讀資源,才能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服務。 3.提高多寫興味 多寫並不是寫的作文篇幅長,而是注重用筆寫下日常語文學習中的一字一句。從學生開始識字寫詞開始,就要求他們有意注意一些好詞好句好段,主動摘抄並背誦積累。 除了積累別人的以外,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寫語文」的習慣。我在教一年級的學生時,鼓勵他們用對比和聯系的學習方法識記生字。在一年級的下學期,借著識字教學,我開始著力培養學生整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能力,要求他們在課外預習時整理出來並組詞寫在每一課的生字表旁邊,每次上課我安排三五分鍾反饋他們整理的情況,給予整理較好較多的同學鼓勵,久而久之,他們開始喜歡這樣的語文活動,並逐漸養成了習慣。到了二年級,他們學會了查字典,我又鼓勵學生在預習時給「生字開花」(擴詞),也整理在生字表的旁邊。每次的第一課時教學生字時,我把它當作游戲安排在生字教學後,語文課增加這一環節,學生們非常喜歡,積極性特別高,每次的匯報他們都是爭先恐後,惟恐自己不能把自己課前查字典而獲知的新詞第一時間公布出來。養成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兩年的時間,現在隨便翻開任何一個孩子的語文課本,你都會看到每一課生字表旁邊都有他們用心整理的形近字、組詞,也有給每一個生字擴的三到五個詞。升入三年級後,我在他們的預習任務中又加了一項:嘗試在預習完字詞之後,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尋找最耐人尋味和最優美的句子,畫下來並在句子旁寫下自己的感受,哪怕只有一個「好! 」字也行。 三年來,看著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聽著他們動情的朗誦,關注他們學習語文能力的成長,我不禁覺得,平時的多寫,不但積累了他們的詞彙,增加了詞彙量,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語感。堅持多寫在他們的語文學習中留下了痕跡,也為他們以後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學以致用,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語文學習好壞的最好見證。
E. 語文素養800字作文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作為最基層的小學語文教師,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於漪老師也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學習的興趣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基本功,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著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標,以行動求得滿足。需要越強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如果學生能意識到語文學習的迫切性、必要性,對語文學習就會越感興趣,就會越積極地投入學習。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主要依靠老師去培養。在教學中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並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樹立多學意識
從學生接觸語文學科開始,語文教師就有義務讓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任務。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把語文學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自身修養,因此我們都應該用心學語文,力爭多學。
2.激發多讀意趣
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閱讀是一種技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過程。而詞彙是語言表達意義的主要單位,在語言學習中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詞彙,就不能傳達任何東西。當然在閱讀過程中,詞彙對獲取語言信息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不但可以通過閱讀有趣的外文小說或感興趣的專題輕松地擴大詞彙量,還可以通過大量閱讀鍛煉從不同的角度思維的能力。大量的閱讀還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增長知識與見識,提高自身修養。由此可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在小學階段就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趣。
高爾基說:「凡是我所有的好東西,都要歸功於書。」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也體現在教育中。在現今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課內閱讀,一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指在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學期,我們藉助省「四項配套工程」的春風,安排學生走進學校圖書室借閱當下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圖書。能閱讀到新配的圖書,他們欣喜若狂。
葉聖陶老先生指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我們可以領悟人家的經驗,從寫作中,我們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感情。從讀學寫,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象。只有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得實,學生說話、寫話才會感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學、自覺自願地學,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課外閱讀作為閱讀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並給學生合理的指導,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課外閱讀資源,才能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服務。
3.提高多寫興味
多寫並不是寫的作文篇幅長,而是注重用筆寫下日常語文學習中的一字一句。從學生開始識字寫詞開始,就要求他們有意注意一些好詞好句好段,主動摘抄並背誦積累。
除了積累別人的以外,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寫語文」的習慣。我在教一年級的學生時,鼓勵他們用對比和聯系的學習方法識記生字。在一年級的下學期,借著識字教學,我開始著力培養學生整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能力,要求他們在課外預習時整理出來並組詞寫在每一課的生字表旁邊,每次上課我安排三五分鍾反饋他們整理的情況,給予整理較好較多的同學鼓勵,久而久之,他們開始喜歡這樣的語文活動,並逐漸養成了習慣。到了二年級,他們學會了查字典,我又鼓勵學生在預習時給「生字開花」(擴詞),也整理在生字表的旁邊。每次的第一課時教學生字時,我把它當作游戲安排在生字教學後,語文課增加這一環節,學生們非常喜歡,積極性特別高,每次的匯報他們都是爭先恐後,惟恐自己不能把自己課前查字典而獲知的新詞第一時間公布出來。養成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兩年的時間,現在隨便翻開任何一個孩子的語文課本,你都會看到每一課生字表旁邊都有他們用心整理的形近字、組詞,也有給每一個生字擴的三到五個詞。升入三年級後,我在他們的預習任務中又加了一項:嘗試在預習完字詞之後,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尋找最耐人尋味和最優美的句子,畫下來並在句子旁寫下自己的感受,哪怕只有一個「好! 」字也行。
三年來,看著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聽著他們動情的朗誦,關注他們學習語文能力的成長,我不禁覺得,平時的多寫,不但積累了他們的詞彙,增加了詞彙量,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語感。堅持多寫在他們的語文學習中留下了痕跡,也為他們以後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學以致用,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語文學習好壞的最好見證。
F. 語文素養800字作文範文
未來社會評價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程度的尺度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的版指標與數字」,「民族精權神振奮、國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揚、民主的健全」也被作為評價。因此,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備完善人格素養的教師,他們有著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有著敬業樂業的師德修養,能夠為了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有著真摯高尚的情感素養,能夠給予學生爭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氣;他們有著貧富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氣概,能夠在利益誘惑面前始終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只有這樣的教師群體才可以真正肩負起為新世紀培育新人的重任。未來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這樣的角色要求促使語文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努力構建一種新的知識結構,
G. 行為體現素養800字高中作文
有人說個人的文明禮儀可以關繫到國家的民族素質,這句話一點也不錯。借用當年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上月球時,航天員阿姆斯特朗留下的一句世紀名言:「我現在邁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類歷史上卻是一大步!」我們可以說:個人文明禮儀一小步,國家民族素質一大步。因為個人的文明禮儀看上去好像是微乎其微,但如果全中國十三億人民一起努力,共同提高個人文明素質,那麼我們國家的民族素質便會因此而生輝。
我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這就意味著世界上將有更多的國家關注著中國。試想一下,如果哪個國家的考察團來到中國,走到大街上,看到的是滿地亂扔的垃圾,聽到的是行人滿口的粗話,那怎麼會對中國產生好感呢?雖然只是個別人做的一些個別的事,但正是因為這些個別人使外國人認為中國國民素質整體低下,瞧不起中國。所以說個人文明禮儀一小步,國家民族素質一大步這句話蘊涵的道理既深刻又透徹。
記得幾年前電視上有一個公益廣告講了這么一件事。有一位女士坐在公汽車上,當她快要下車的時候,便隨手將一個空塑料瓶子扔在了車上,一位男士見了便將瓶子撿了起來,並隨口說了一句:「真沒素質。」可他卻又把瓶子從車窗扔了出去。最後還是一位小妹妹見到了,把它拾起來,丟進了垃圾箱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個人素質的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就像故事中男主人公說別人沒素質後,可自己的行為卻並不比那位女士強多少。所以,提高個人素質就要像做任何事一樣,要身體力行,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同時要將它進行到底,而不能像電視中的那位男主人公那樣「半途而廢」。如果這個故事的經過是這樣:男士看到塑料瓶子撿起來,並一直握在手中拿到站,下了車後再扔進垃圾桶中,我想這樣做不僅不會使自己有什麼損失,反而會引起周圍的人對你肅然起敬,刮目相看。
再說說我們周圍的同學。某市中學的一名男生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同班的另一名男生打了起來,這個時候班上的一名同學便上前勸阻,可是他勸阻的過程中出言不遜,言辭粗魯,結果使事態變得越來越嚴重。這件事看上去勸阻同學打架做得非常對,可是由於他處理的方法不得當,個人的文明素質不高,不僅不能化干戈為玉帛,相反使事情變得更糟。由此可見個人的文明素養對個人的成長、國家的安定是多麼重要。試想如果人人講文明,有禮貌,就會創造出一個融洽和諧的良好環境,我們的工作學習就會得到更大的促進,我們的集體就會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我們的事業就會充滿生機,興旺發達,我們的國家就會蒸蒸日上,繁榮昌盛。
同學們,讓我們從最基本的社會公德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加強自律,努力做一個知識豐富,意志堅強,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文明中學生,以嶄新良好的形象,出現在父母,老師,社會,世界人民的面前。
H. 提高語文素養的作文,800字範文, 第一分提出問題;第二分析原因以及危害;第三解決措施,4號召呼籲
語言表達能力欠缺。這不僅表現在第一部分考查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內際問題能力的語言運用題的解容答上,而且還表現在通過閱讀材料,對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閱讀題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語言表達中。學生心中所想沒有準確說出,言不達意,是不會得分的。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能力差,這是閱讀題失分多的重要原因。所選文言文閱讀材料是課內的,現代文閱讀材料均為課外的,包括說明文閱讀和記敘文(散文)閱讀,從題型上看,主要是問答題,突出考查學生閱讀表達能力和獨特的體驗,同時注重到讀書方法和探究意識的考查。試題分別從字詞的認讀,詞句理解,信息篩選,文意概括,中心與材料的關系,句子的含義和作用,感受、體驗、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作文偏離話題、跑題、結構不完整。本試卷作文採用半命題作文的形式,對學生來說,半命題作文寫作選擇的面更寬,靈活、自由。試卷中作文題,不設審題障礙,淡化文體要求,對題目擬定,中心確立,文體選擇,寫法運用,都有較大選擇自由,倡導多元而富有個性的思維,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有創意的、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I. 駕著實踐的帆前進800字作文關於語文素養社會實踐作文
3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30年的個人經歷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30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國家經濟在三十年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三十年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哪一樣都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計劃經濟時期憑證供應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件新衣服,還是一般的平布。「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吧,如果能在沒有過年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年輕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小天使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媽媽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並要擔心輪到自己時還有沒有貨物可以買到。因為爭購食品引起大人們吵鬧甚至是相互抓扯讓孩子們驚恐不已,媽媽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孩子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間,幾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張床或一個大立櫃放在房屋的中間,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面是客廳兼飯廳,媽媽說,她們玩時只能以床入座,條件好些的能備上一兩只小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而床後面就是另一間卧室與儲藏室的統一。現在,條件好了,我住上了單位分的三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興奮不言而喻。 且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辦公條件如何先進,單說喝開水一項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水只能是在早上鍋爐房供應時間打好以保證全天的需要。現如今,坐在辦工作旁,伸手就是飲水機加純凈水,冷熱自斟,好不自在。
J. 關於語文素養的作文800字
上周末,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小妹一起去了萬仙山遊玩,領略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早上七點,我們便踏上了旅程之路,萬仙山在輝縣市西北部,在太行山的腹地,總面積六十四平方公里。由於不熟悉路線,我們走了近四個小時,穿過了兩個涵洞,才到達目的地,將車停在停車場,坐景點的旅遊大巴,繼續向山上行駛。
我們的第一站是郭亮村,這是一個藏在深山中的小村莊,真可謂「白雲深處有人家」。坐在大巴上,只見汽車沿著盤山公路彎彎曲曲地向上爬著,司機邊走邊給大家介紹著沿途的風景。風景有很多,但是最吸引我的是現在正在跑的公路,它叫「崖上公路」,太威風了:在懸崖絕壁中間打一個個洞把它修成一條公路,從洞向外望去,只見對面是萬丈懸崖,筆直料峭,山谷深不見底,我們不由得驚嘆大自然的神奇,修路人的不易和偉大啊!到達郭亮村,這是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崇山峻嶺在四周蜿蜒盤旋,新鮮的空氣、清爽的樹葉、野花的芳香彌漫著整個村莊,電影《舉起手來》就是在這個村莊拍攝的,看到這個村莊,彷彿這部電影又展現在眼前:一件純白土布大衫、一條大襠寬腿黑褲、一雙包在白裹腳外的黑布鞋,再加上一臉的絡腮鬍子---一個敢做敢為、不屈不撓、滿腔正氣、頂天立地的北方大漢正在智斗日本鬼子!
離開郭亮村,我們坐上游覽車向下一個景點黑龍譚駛去。哎呦,太陽可不聽話啦!不知不覺就跑到天空媽媽的懷中去撒嬌啦!黑龍潭在山底,我們沿著S形的盤山公路開始下山。臨近黑龍潭,映入眼簾是綠色的樹林,耳朵里聽到的是鳥語花香伴著嘩嘩的流水聲,整個畫面就像一幅畫!一下子感覺涼爽了許多!下了游覽車,我們直奔主景點--黑龍潭。只見一線瀑布飛流而下,注入潭中,潭水深不見底,偶見一小鳥,似乎是口渴了,又怕游覽的人群驚擾它,在飛瀑中間叼水喝,還是飛瀑的後面也藏著「水簾洞」呢?潭水旁邊有一小洞,據說那是神仙住的地方,充滿神奇,我們也很好奇,可也不敢去驚擾。
由於時間關系,黑龍潭上方的黃龍洞我們沒有去攀登,很遺憾。我們向當地老鄉購買了一些山核桃、野葡萄乾、山參果等土特產就匆匆下山了。
萬仙山,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要不怎麼叫萬仙山呢!它的景色可以用「奇」和「險」來概括。
萬仙山---人間仙境!我愛你,萬仙山,我愛你,大自然,我愛你,袓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