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考全國一卷和二卷的差別,特點對比下!
1、從使用地區看
使用新課標1的省份集中在我國的東部和中部省份,而使用新課標2的省份集中在西部省份。用卷一的地區高考競爭壓力較大,使用卷二的地區高考競爭壓力較小。
全國一卷適用地區:廣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山東
全國二卷適用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陝西、重慶
全國三卷適用地區: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
北京、天津、江蘇、浙江、上海:自主命題
海南:語文、數學、英語使用新課標全國卷Ⅱ
2、從教育教學水平來看
使用新課標1的省份普遍高於使用新課標2的省份。
3、兩套卷的難度分析
總體來說,新課標1>新課標2,而從高考報名人數來看,可以找到原因,使用新課標1的省份多數是高考人數排名靠前的省份,集中了眾多的尖子生,而這些高考大省一本錄取率又排名靠後,對於這樣情況的省份,在命題方面有需要增加難題來增加區分度。
個別科目難度:①語文:卷一=卷二;②數學:卷一卷二的客觀題都是送分題,難度相當;③英語:區別明顯,卷一難度>卷二;④理綜:卷一物理較難。
4、從使用人數看
使用新課標2的省份高考人數普遍較使用新課標1的少,考試競爭相對小一些,並且使用新課標2的一些省份本身經濟發展稍微沒那麼好,教育水平相對落後一些,再加上國家的錄取政策向西部地區傾斜,西部省份獲得的招生名額是相對較多的。
拓展資料:
教育部統一命題的高考全國一卷和全國二卷都是依據同一份考試大綱命制的,兩份試卷的試題結構基本相同,區別不大。由於各地之間的教育水平、教育資源配置存在差異,高考試卷的適用區域也有所不同。
全國統一命題並非使用同一張卷,而是在同一套考試大綱下出多份卷。
全國卷會比自主命題更「活」,各個學科都有不同,特別是語文,全國卷的作文題目往往更靈活,需要考生感悟。
兩種卷子至少有兩大不同:命題人構成不同,各省自主命題卷命題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學老師,而全國卷基本上由大學老師命題,專業化程度更高;全國卷命題人不會輕易受外界影響,會使試題更加穩定。
參考資料:網路-高考試題全國卷
Ⅱ 全國卷2高考語文難嗎
2017年全國卷1語文卷試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命制,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注重考查核心素養,考點覆蓋面和試卷結構合理,能力層級比例配置恰當,難度適中。
相較往年,題型變化較大,更側重於邏輯思維能力考查,更著力於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發展、社會變化,更希求引領學生拓寬視野,培養人文情懷、家國情懷。
論述類文本閱讀
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材料選自曹明德的《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把脈時代的症結。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試說明題型示例字數略少,閱讀量有所減少。全文採用總分總結構,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來難度也不大,中間兩段是閱讀理解做題的關鍵。原文雖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較為陌生的術語,但行文簡明精煉,條理清晰,總體上通俗易懂,不難把握,適合高中生閱讀和理解。
從考點覆蓋看,依然著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今年特別值得注意的兩點變化:一是側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這個考點,二是三道客觀題,第1題是選擇正確的一項。
近幾年全國卷命題越來越強化「整體閱讀」意識,要求考生在真正讀懂的基礎上做出選擇。今年更是加強考查考生整體「讀懂」的能力,尤其體現在第2題題干要求的設置、第1題D選項和第3題的所有選項的設置上。這也必將是未來命題的方向,考生需要注意考查方向。
文學類作品閱讀
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成為必考題,是今年語文卷變化最大的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選材是當代作家趙長天的小說《天囂》,文本長度與考試說明題型示例文本長度相當。選材關注我們比較陌生的科研人員的生活,但情節、人物都不復雜,主題也很鮮明。第1題採用客觀題型,改原來「五選二」的多選為「四選一」的單選。第2題第3題為主觀題,題目設置體現了全國卷的靈活度和綜合性,但仍然立足於小說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體來看,這次文學類文本閱讀難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學生的閱讀經驗、人文認知。
實用類文本閱讀
實用類文本選擇了非延續性的新聞材料,其中材料二為圖表形式。這和考試說明題型示例中關於「國民閱讀」的新聞材料題題型相同。第1題第2題都是客觀題,分別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和正確的兩項,要點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較強的篩選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第3題為主觀題,需要找到問題的區間,分析歸納後有條理的概括,這道題要求考生養成條分縷析的思考和答題習慣。
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取材於《宋書·謝弘微傳》,體現了全國卷一貫的選材特點:一是出自「正史」,二是傳主為忠臣良將、清官廉吏。文本600字左右,與2016年全國卷的《曾公亮傳》586字基本持平。
第1題,文言斷句題,全國卷連續考了三年。今年在這題選項的設置上採用了一樣的做法,四項中其中兩項只有一處不同,只要根據前後文准確理解劃線的兩句話,運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確選擇。
第2題是2015年出現的題型,即在閱讀材料中選取四個具有古代傳統文化內涵的詞語,對相關內容進行解釋,反映其中的文化意義,要求考生選擇出不正確的一項。考查古代文化常識,與整個社會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大背景有直接關系,今年更是在考綱中有了明確規定。四個選擇項分別涉及「名、字」「姻親」「母憂」「私祿」等內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識的基本內容,且可帶入原文判斷正誤,考查的是真正的「常識」。
第3題命題形式未變,每個選項首先用一句話作概括,並用句號與後面的句子斷開;接著緊扣這一句概括語陳述原文中的相關信息,體現概括語與相關信息的同一性,即概括語是從相關信息抽取出來的,相關信息用來說明概括語。歷年考試中,這道題規律性極強:四個選擇項是按照文本的自然順序,選擇傳主的代表性事件或體現的思想品質逐層設題。從全國卷命題特點看,本題設錯角度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性格品質分析不恰當、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系等。
第4題文言翻譯題仍然側重考查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需要在翻譯時字字落實,文通句順。
詩歌鑒賞
詩歌鑒賞取材於宋朝著名詩人歐陽修的《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這首詩的內容和考生在考場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題的同時,也了解了古人考試時的情形,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體制的變革,有趣又意義深遠。
第1題今年改為客觀題,是今年考題的另外一大變化。「五選二」,需要考生對詩歌內容、情感、手法都有較為准確的理解。
第2題主觀題為煉句題,是考生熟悉的題型,回答時需有條理。
默寫題仍為理解性默寫,就是將對詩文的理解與默寫巧妙結合。從原來的6分減至5分,高中3分,初中2分,難度不大,得分率會很高。
語言運用題
語言運用題最易出現新題型。今年成語題、病句題、補寫題沒變,表達得體題替代了虛詞選擇填空題,邏輯推斷題替代了流程圖題。這些變化在考試說明中都有體現。
作文
作文材料給出了來華留學生較為關注的十二個「中國關鍵詞」。題目要求選擇其中的兩三個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並且找到所選關鍵詞的有機關聯,據此寫成一篇能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的文章。今年的作文題比去年的驅動型更明顯,立意麵更廣也更開放。審題難度大大降低,思辨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考查卻沒有降低。更側重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社會發展、時代變遷。考生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需要平時養成多看、多讀、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的習慣。
Ⅲ 高考全國卷哪幾個省使用啊
高考來全國卷除了江蘇省、北京市和天源津市,其餘都有使用,分別如下:
全國Ⅰ卷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全國Ⅱ卷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陝西、重慶
全國Ⅲ卷地區: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山東省: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全國卷,它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制的適用於全國大部分省區的高考試卷,目的在於保證人才選拔的公正性。從2016年開始,全國Ⅰ、Ⅱ、Ⅲ卷分別改稱為全國乙、甲、丙卷。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且不分甲乙丙卷。
新課標卷特徵
1.考查內容與新課程匹配;
2.根據新課程的特徵,分必考與選考題。
3.命題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以課本教材為依託,考察學生綜合能力。
Ⅳ 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題型具體點。
文言文翻譯與解釋詞意 成語 排序 閱讀 病句 作文 默寫詩句 詩句賞析
Ⅳ 2018高考語文全國卷命題特點
重點考來查一:社會主義核自心價值觀重點考查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點考查三考生的「歷史眼光」「世界格局」「責任意識」 2018高考語文將擴大文本選取范圍。論述類文本將多選用論文和時評,考查邏輯論證和批判推理能力;實用類文本將多選用新聞和報告,考查信息處理和超文本閱讀能力;文學類文本將多選用小說和散文,考查審美鑒賞能力。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信息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將全方位考查閱讀的「關鍵能力」。學生在閱讀廣度、數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養閱讀能力、文學素養和思維品質,才能笑傲今後的高考考場!
Ⅵ 高考全國卷1卷和2卷有什麼區別
兩者具體有以下不同:
1、首先解釋一下,全國一卷和全國二卷又叫做新課回標全國卷答一和新課標全國卷二。新課標全國卷Ⅰ和新課標全國卷Ⅱ的主要區別:本質上的區別就是難度,新課標全國卷Ⅰ > 新課標全國卷Ⅱ。由於各地之間的教育水平、教育資源配置存在差異,高考試卷的適用區域也有所不同。
2、一卷和二卷的區別在於 一卷總體來看比二卷難,但是現在已經不叫一卷二卷,分甲乙丙,甲是二,乙是一,丙是三。畢竟考卷的地區不一樣,所以難度會有一定梯度 。所以二卷是比一卷簡單。
3、從全國卷使用地區看,使用卷一的地區高考競爭壓力較大,使用卷二的地區高考競爭壓力較小,全國卷一主要適用我國東部和中部教育較發達省份,全國卷二主要適用西部教育較落後的部分省份;從全國卷難易程度看,整體難度全國卷一>全國卷二;個別科目難度:①語文:卷一=卷二;②數學:卷一卷二的客觀題都是送分題,難度相當;③英語:區別明顯,卷一難度>卷二;④理綜:卷一物理較難。
Ⅶ 近十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全國卷)
近十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全國卷)如下:
1、2009年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裡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於汗水。加油!呷呷!」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2010漫畫作文:
拓展資料: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8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