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的作文怎麼寫
一件可笑的事
二年級
我的記憶中有很多可笑的事,但那些事我已經漸漸忘去,只有一件事使我記憶猶新,別急先聽我說。
一天中午,我正在寫作業。外面突然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 ,原來是是我的好朋友亮亮。他對我說:「咱們一起去玩劉 備大戰張飛吧」。我聽後急忙說:「好啊,快走吧」。我們多找了幾個人,就玩了起來。我是「劉備」她是關羽, 小夢當劉
備我站在「土堆上」心裡得意洋洋,沒想到小夢來了一個餓虎撲食,把我弄倒在地。我啊了一聲,原來這個土堆竟是糞堆
雖然這見事已經過了好幾年,但我還是記憶憂心,終身難忘。
夏天的傍晚
四年級
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火辣辣地照射著大地,似乎要散發出全部的力量。它炙烤著大地,曬紅了行人的臉膛,曬得大樹不敢有絲毫擺動。如此熱的天,我們更是盼望太陽能早點下山。盼啊盼,盼得太陽不好意思了,慢慢退出天空。夏天的傍晚,我可喜歡啦!女孩子穿著漂亮的泳裝,神采飛揚。男孩子全身除了一條小褲衩,都裸露著,渾身光溜溜像條泥鰍。這時,小河成了我們的樂園。到了河邊,就一頭扎進去。有的打「狗刨」,有的「漂長江」,有的「蝶泳」,有的像泥鰍一樣在河裡穿梭來往。我最喜歡打水仗了,你潑我,我潑你。剎那時水花四濺,連抹把臉都顧不上。我們有時也會鬧不愉快,被水淋得透不過氣來,會哭,但一會兒便充滿了笑聲。河裡濺起朵朵雪白的浪花,小夥伴的歡聲笑語和擊水的嘩嘩聲交織在一起,就像一曲動聽的田園交響曲。每當這時,我快樂極了,迷人的小河,帶給我夏天最美的享受!
Ⅱ 小學語文作文 怎麼寫呢
寫作文技巧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
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
想像,培養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
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
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
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詞成句。
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
二是說目的。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
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
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
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
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
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後為序段,空間變
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
物的發生、發展規律。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
段的內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
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
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
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
敘文和應用文。
(五)、生活現場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
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
的方法。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
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
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
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
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作文寫好後,組織在小組
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並指出改進
意見。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
世界。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
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應當脫離作文教學的陳舊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狀態下寫作,褪去矯揉造作、
模仿穿鑿,賦予其鮮活的想像力,豐富的創造力,等待收獲的將是繽紛的色彩,清新的
果實和勃勃的生機。
寫作時,課堂上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文思枯竭,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傾倒完
了,乾乾癟癟;有的學生卻思緒綿綿,腦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瀾起伏,筆下
洋洋灑灑。究其原因,與寫作材料充足與否當然有密切關系,然而,切不可忽視另一重
要因素,即想像力發揮得如何。
根據近代腦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腦可分為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斷部位、儲
存部位和想像部位。就多數人而言,前三個部位注意開發,想像部位比較忽視。據研究測
試,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像力的15%,潛力很大。學寫作,就要重視想像力的發展。人們
說,科學是從想像開始的,如果人們不幻想能像烏一樣飛,像魚一樣游,哪來今日的飛機、
潛艇?寫文章也一樣,發揮想像力,讓思想插上雙翅飛翔,就能上下求索,神遊八荒,獲得
分豐富的寫作材料。
開展想像應選擇不定向的、跳躍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聯翩,不受限制地
思考。一般地說,人們思考問題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規、一定的角度進行,思維的范圍比較窄,
而想像卻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開來想,思維充分發散。思維發散,頭腦
中就能形成許多從來沒見過的事物形象,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寫作文常犯的簡單錯誤
小學生寫作文,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作文偏題或離題。
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文筆不好,詞彙不夠,如果再加上內容天馬行空,胡亂寫一
篇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或搗蛋、有負面影響的作文,那可就慘了。
幾個原因:
(1)選材不恰當:尤其是看圖作文,沒有照圖片發揮,而是任意創作。
(2)詞彙不夠:形容開心的事,通篇都是開心,沒有別的形容詞;
(3)句子不通順:尤其是英語式華語,例如小麗掉了課本(正確是小麗的課本掉了)。
(4)構思不完整、詳略不當:開頭寫了一大半,來到主題中心思想時卻兩句話帶過,
結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題不突出的毛病。
(5)觀察力不夠,描寫不深入:例如描寫弟弟頑皮,沒有舉例具體說明。
小學作文:看圖作文最容易
竅門:依照個別的圖片造句,然後將個別圖片的造句串連起來,加上一些連貫詞彙、
描寫和形容詞等,便能達到基本要求。
中學作文:敘述文最易掌握
竅門:先不要考慮、擔憂字數,一口氣把一個人(例如我敬愛的人)、一件事(例如
我難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達到文字通順就可及格;如在內容及技巧上下功夫,
還可拿高分。
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包括抓不到重點、詞彙不夠、題材不夠、聯想力差等。應多加練習。
家長的鼓勵很重要,並且要給孩子正確的信息:只要肯學,我一定能學好作文,那
么學作文的過程,必能勝任愉快。
希望能幫到你!O(∩_∩)O~
Ⅲ 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小學五年級屬於小學高年級,對於寫作不應像三四年級那樣,應該是能夠將文章要表達的內容,除了寫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外,還要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才是作文能拿到分數的關鍵.那麼小學作文培訓五年級寫好作文的技巧是什麼呢?
(寫作)
(4)多想:思考才能賦予你的做作於靈魂.要不然你的寫作就容易跑題,容易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像擠牙膏一樣的寫作,做不到文思泉湧.所以當你要寫作文時候,對於文字的整體首先要做的是構思,此外這點和你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勤於動腦有很大的聯系.以上就是小學作文培訓五年級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有用的參考價值.
Ⅳ 小學語文的作文怎麼寫
其實小學作文就是以敘事為主,不想初中的作文,在寫小學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把故事情節敘述的生動、有趣,要多運用好詞好句,但要拒絕流水賬!盡量選材新穎,注意不要跑題。
希望採納
Ⅳ 小學語文作文該怎麼寫
多看作文書,多積累優美的詞句,再掌握一點簡單的小技巧,像開門見山,先聲奪人等。多寫,應該很快就會有提高了。
Ⅵ 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怎麼提高
小學語文的寫作,應該在培養與鍛煉"三物四力"上下工夫,即在描寫人物,景物,事物;提升積累版力,觀察力權,分析力,實作力上有建樹。刻意通過字詞句,段節篇,意謀善"三層九步功"的涵養,逐步打牢語文寫作的基礎。同時,要注意提升作文學習與寫作的素養,克服"五種情緒":充滿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勤學苦練,克服急躁情緒;善於鑽研,克服應付情緒;虛心好學 ,克服自滿情緒;持之以恆,克服懈怠情緒。善於以興趣為先導,培養寫作的濃厚興趣,做到多看,多讀,多寫,多改,多練,一朝一夕,一招一勢,一點一滴,久久為功。如何提高表達能力呢?其實,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一脈相承,異曲同工的。簡言之,寫作是口頭的書面表達,而口頭表達則是書面文字表達的口語化。當然在解決了口頭表達的內容後,還應學習一些表達技巧和掌握語言表達的要領。
Ⅶ 小學語文的作文該怎麼寫
記敘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說自己心裡有的話,讓作文從自己的心裡自然而然地流出來,可以從做一件事寫一篇作文做起。
Ⅷ 如何寫好小學語文作文
1 豐富的生活閱歷(來讓他多參與源生活) 2 多讀書,比如世界名著,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 3 多看別人是如何寫的,別人的經驗也可為自用。 4 經常與他溝通,引導。 多看課外書或一些優秀的文章,作文在語文老師那裡學到的僅僅是技巧,真正的,是需要自我的思想發揮:有了思想,才有筆觸下的那些美麗生花。 你教他可以讓他做閱讀筆記,看一些小說類的文章不要只關注情節,同時注意作者的寫作技巧也是很好的。
Ⅸ 淺談怎樣寫好小學語文作文
作文教學是語文課中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好語言文字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寫好作文呢?我認為教學中應特別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讓學生體驗生活找素材
只有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才有真情實感,才有內容可寫。可以多搞一些與觀察生活有關的主題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充分發揮組織者的導向作用。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還要把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也可以讓學生多寫日記,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留心、多思考、多搜集作文素材,形成寫作的習慣等。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詩詞是語言精華的濃縮,書讀得多了,不僅有助於提高賞析能力,寫作能力,還能陶冶情操。我認為,學生寫作文也無秘訣可言,無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積累詞彙,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寫作文也就不用發愁了。人們常說,生活是寫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二 、讓學生觀察生活巧構思
「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果在生活中沒有對事物進行仔細地觀察,那麼,在作文的時候也就寫不出個所以然了。在觀察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對事物做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才能在作文的時候寫得更具體一些;指導學生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解決「言之無序」的問題。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抓住重點觀察事物;多作比較,抓住事物的特點,防止學生在作文的時候,東一句、西一句,沒有一定的寫作順序和條理。「情不動,故辭不發。」學生面對作文往往苦思冥想,覺得無從下筆,無話可寫,很大程度上是學生對所寫事物還處於陌生狀態,沒有情感,沒有寫作的沖動,尤其沒有情感的沖動,自然難以下筆.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學把動腦、動口、動手和認真觀察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多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多動腦想,多動口說,多動手作,多動筆寫.多寫一些自己親自觀察的,親身經歷的最感興趣的事,並運用潛移默化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寫作的興趣,這樣學生在創造情景美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那麼,我們也應該多方面地考慮到孩子們所學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們喜愛的自然景物,激發他們說出自己親眼看到的真實情感,消除他們對作文的恐懼感,使他們自強自信,不怕說錯,敢於做駕馭語言的主人,敢於主動大膽交談,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平時的引導與訓練,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觀察的機會.根據不同的季節,
引導並帶領學生去觀察不同的景,不同的人,不同的物……讓他們從心靈深處感受季節的變化;感受人與物的變化;感受氣候與自然環境的變化;並發現它們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在觀察體驗及感受的的基礎上學生敢於亮出自我,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暢所欲言,敢於表現自我,敢於展示自己。針對學生口頭語言的表達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肯定。這樣以來,班裡的情況大有好轉,每位同學都有話可說,有的同學表現慾望很強烈,說的入情入境,由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變為現在的「大家說,大家議。」不但課堂氣氛很活躍,而且學生的習作興趣也很濃,更樂於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在練筆本上或作文本上,效果顯著。另外,我還利用身邊的有利資源,把孩子們生活中的趣事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及他們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豐富景象作為寫作內容,使寫作內容具有地方特色、生活特色和時代特色。實踐活動是促進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又是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搖籃,更重要的是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玩的天性得以暴露,進而使學生在玩中實踐,在實踐中體會,在體會中感悟。冰心老人說:「專心地學習,痛快地玩耍。」因此,我認為實踐活動不要給學生過多的束縛,讓他們自由展露,馳騁思維,揮灑情感,真實行為,只要目的達到即可。
三、讓學生錘煉語言多寫作
體驗和觀察生活僅僅使學生有了素材、有了結構、有物可寫。要寫好一篇文章還需要錘煉語言多寫作。作文語言無外乎華麗的語言和樸素的語言兩種,華麗語言好比嬌艷的都市女郎,一眼就能感受到她的活潑,她的熱情,她的落落大方,她的不可抗拒的「形象」美。樸素語言好比清水出芙蓉的村姑,她羞澀而又含蓄,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只要你細心琢磨,必會給人一種「含蓄」美。兩種語言風格各有千秋,都是好語言,但一定要注意巧妙搭配,做到不韻不火,文章才會有「血」有「肉」,才會更加生動感人。如:熟讀背誦教材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優美語句,能使學生從中得到較多的語言儲備,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讀而不背,寫作就會感到力不從心,詞語匱乏。因此,我們應加強背誦訓練,強化記憶,積累起終生受用的材料。此外,要勤於動筆,及時作些記錄,堅持寫觀察日記,作好文字積累。通過以上多種渠道的積累,胸中有材料,日積月累,寫作時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寫作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多寫多練,就一定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好文章。
四、讓學生體驗生活的興趣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而如果學生如缺乏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會腹中空空,腦中空洞,無寫作之本。陸游說:「爾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詩外的功夫就是對生活的體驗、感受和認識。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體驗生活的興趣,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進而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認識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味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可見,興趣是促進學生寫作的內動力,是習作的支點,其實也只有當學生對習作產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寫作。只要學生興趣濃了,見識廣了,知識扎實了,語匯豐富了,他們便把寫作文當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