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包括哪些專項
剛好做到,拍給你
❷ 如何讓高三語文復習更加有效
高三階段語文復習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學生的高考語文成績,關乎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在復習時間緊、教學任務重、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語文復習的有效性,是每位高三語文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根據多年高三總復習的實踐,本人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緊扣《考試說明》,吃透高考試題。
福建省高考《考試說明》是我省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三語文復習的指揮棒。因此,在進行總復習之前,要先學習當年高考的《考試說明》,了解高考語文要考什麼,怎麼考,做到復習有的放矢。同時,要比較分析近幾年我省高考語文試題,看看哪些知識點經常考,怎樣設置題目,哪些知識點近幾年沒考到。通過比較分析尋找出有關高考命題的信息,復習中,重點關注並落實。
二、凸現激情藝術,激發學習興趣。
高三語文復習階段是一個漫長而又枯燥的過程。如何使學生樂學並且掌握好每個考點呢?本人認為首先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要歌頌真善美,弘揚正氣,用教師的正能量來點燃學生積極向上的生命之火,並讓他們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其次,教師要力求上好每一節課。進入課堂,要盡量做到精神飽滿。上課要全身心投入,要心動,眼動,口動,手動。力爭聲情並茂。有時要如痴如醉,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充分利用文學的魅力、教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覺得上語文課是一種情感的陶冶,有一種心靈的震憾。再則,要講究課堂藝術。復習中,對不同的內容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並適度進行拓展。如文言文是一個難點,復習時就可以利用如下多種方法:板書結合多媒體,朗讀結合默讀,自學結合串譯,圈點鉤畫結合梳理歸納。又如在講語言文字運用題中的「元芳體」時,可結合介紹「芒果體」及如何寫微博、簡訊,並要求學生針對生活中發生的某件事寫一條140字以內的微博,對事件進行概述和評論。要求學生在教師節前夕給自己的老師發一條祝賀簡訊。在講作文「聯想和想像」知識時,藉助實物蘋果和多米諾骨牌來進行聯想、想像訓練,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三、運用比較手法,以求舉一反三。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在高三語文復習中採用比較手法,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詩詞教學中,對作家的流派風格進行比較。可以將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作比較,如將豪放派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及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與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柳永的《雨霖鈴》作比較;也可以將同一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比較,如將蘇軾的悼亡詞《江城子》與他的其它作品進行比較。還可以從詩歌的題材、表現手法及答題模式等方面進行比較。此外,還可通過換詩眼、改意象等方法來進行詩詞的對比閱讀。
又如在文化經典復習中運用比較方法。將《論語》《孟子》中孔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主張進行比較;在史傳文學閱讀復習中運用比較法,通過比較歷史人物,從而推進深度閱讀。如復習《鴻門宴》,將劉邦和項羽兩人的不同性格和不同結果進行比較。
在材料作文練習中也可運用比較手法。第一,對一則材料不同角度的立意進行比較;第二,兩則材料進行比較:其一,將性質相同相近的兩則材料進行比較;其二,將性質相反或相對的兩則材料進行比較。第三,多則材料進行比較。此外,復習中還可將比較手法運用於名著閱讀及語言文字運用等知識點。
四、注重講練結合,確保考點落實。
要提高語文復習的有效性,必須注重講練結合。除了每周年段統一的強化訓練之外,可以就復習的知識點精選練習或自編練習,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如在復習文言文實詞、虛詞、句式時,可讓學生做《導與練》配套的《文言文復習手冊》(必修一、必修二)的練習;在復習文言文如何解答閱讀分析題時,可根據「遵循一個原則,掌握三種方法」的理論,結合具體的語段進行訓練,從而讓學生熟練掌握「對照法」「排除法」「推斷法」三種解題方法,並逐步養成按「自後而前」順序解題的習慣。
又如在復習「修改病句」時,可結合報刊雜志或生活中常見的語病進行訓練;在復習「時文短評」時,可結合時事熱點,要求學生寫一則「時文短評」並同桌互改;在復習新材料作文時,可按照如下幾大塊分別進行訓練:⒈包含正反兩面的新材料作文;⒉名言警句、詩歌型的新材料作文;⒊寓言故事型的新材料作文;⒋看圖型新材料作文。
此外,對布置的課堂練習要及時進行抽查、點評,對課後作業要收交、批改並作登記。講評練習時,對做得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對不夠好的同學要提出改進建議,對沒完成的同學要詢問原因並要求其補做、補交。做到練習到位,檢查到位,確保考點落實。
五、加強集體備課,發揮整體優勢。
實行集體備課,能起到集思廣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高效益的效果。教師通過集體備課,促使自身認真研究教材和課標,並積極吸收同行的優勢。在此基礎上,發揮個人創造性教學的優勢,體現個人教學風格和特色,從而使教育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因此,在高三語文總復習中,務必加強集體備課。備課組要根據《考試說明》及學生實際制定具體的復習計劃。復習中,要統一進度,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評卷。每次考試後,集中進行質量分析和試卷分析,由命題教師主講,其他教師補充,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對外來試卷要加以篩選或改造。備課組還可根據考綱及本校的師資力量,編印練習及其它復習資料,並且做到資源共享。加強集體備課,可以發揮整體優勢,從而提高總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❸ 高考語文
高考語文選擇題的解答一般有如下4種方法:
1.語感法。
語感指人對語言文字的靈敏感覺,語感敏銳的考生可在瞬間做出判斷,快速答題選擇,甚至可推測對方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這一解題方法適應范圍很廣,除判斷病句外,還可以用於語氣、語調、語勢、語序、停頓、節奏、韻律、句式、語體、意蘊、色彩、分寸、風格等題目上。
2.語境法。
語境是指具體的語言環境。在解釋段落中詞語,理解或翻譯段落中句子時,都應根據段落甚至篇章(或前後文)的具體語言環境來考慮和判斷。如果脫離具體上下文去答題,斷章取義,將不著邊際。
3.排除法。
如果每個選項都有多個內容需要辨析,在分析過程中如發現了這個項中有錯便可立即將整項排除,免得逐一分析浪費時間。
4.代入法。
就是把選項分別代入題干相應的地方,進行分析比較。像填充題、標點符號、關聯詞、一詞多解、文學常識配伍等類型的選擇題都可用此法。
在實際做題時,很少單一地運用一種方法,往往是「語感法」、「語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例如我們在講代入法時,實際上也用了語境法和排除法。
具體來說(按題型解說):
(一)(18分,每小題3分)
1.字音辨析題:
答題技巧: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標「常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小。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標「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小。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查漢語拼音方案。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但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2.字形辨析題
答題技巧:由於計算機處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別字的辨析。如果懷疑某個是別字,可以寫出幾個同音字來比較,可以寫出幾個形似字來比較。通過分析聲字的形旁來推導這個字的含意,再放到這個詞語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對於獨體字或形聲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聲字可以通過分析詞語的語法結構來確定它是不是別字,還可以通過對整個詞語的理解,來尋找不合語境的別字。
多使用結構分析法:字形結構及詞語結構分析法。看詞語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對的都象錯的,如無把握,可放放再說,但必須用,或用其他記號提示自己。
3.標點符號運用題
常見錯誤:非疑問句用問號,倒裝句中句號、嘆號前置;分句之間用頓號,聯合片語不同層次的詞語之間用頓號,連詞前面用頓號,概數用頓號,集合詞語用頓號;句中沒有逗號徑直用分號,句中已用句號再用分號;句中短暫停頓用冒號,同一句中用兩個冒號,引語中某某說,後用冒號,冒號後面揭示範圍不清;引證中句末點號誤置,直排引號用於橫排;不是書名用書名號;括弧句內、句外不分;破折號、省略號。
4.詞語運用題
實詞辨析題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有相同語素又有不相同語素的詞語,重點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虛詞辨析題
虛詞它在語句中起著調節各種語言關系的作用。在高考中作虛詞題目,主要是憑語感,可以造一些結構相似的句子來分析它的正誤,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應考慮這樣幾點:
一是虛詞含義的分析,先分開解釋,後組合理解;
二是找出配套的關聯詞語,前後聯系來確定虛詞的含義;
三是在單句中的虛詞,要分析前後詞語的聯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
四是在復句中的虛詞,要注意前後虛詞的關聯,如果配套的關聯詞語在句中只出現一個,應該將它補全分析;
五是要將關聯詞語與句子內容結合起來分析,在關繫上保持一致。
成語(包括熟語)辨析題
答題技巧:
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
第二,體會成語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
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選擇正確的一項,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選擇不正確的一項。
5.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可能單獨命題考)。
注意題乾的要求,究竟選擇的是有語病的還是無語病的一項。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2)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3)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詞語殘缺。
(4)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5)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6)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語言連貫題
語段銜接,前瞻後顧,注意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和諧等。
(二)科技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7-10題)
如何讀懂科學類文章
注重整體閱讀,說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對基本概念解釋的文字;議論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觀點以及對觀點闡述的文字。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標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結構的句子,並用筆劃出稱代詞、關聯詞、標志詞。閱讀題目,找出選枝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應證。
科學文總體解題目技巧
將題干中否定陳述轉換為肯定陳述。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的題干,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將稱代內容替代稱代詞,使稱代詞與稱代內容保持一致。找出選項所關涉的內容區域,將選項與文章內容逐字逐詞逐句進行比較、對照。推導的選項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據,要有前因後果。注意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後、誇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
正常錯誤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胡亂劃分。
(三)文言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高考選區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認真閱讀最後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1)文言實詞題
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辯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
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古今異義題
答題技巧:古代多單音節詞,所以看到類似於現代漢語雙音節的詞,古義盡可能分開理解。要具體、形象。分開解釋的含義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與上下文保持一致。四個選項比較、權衡、增強准確性。
古今異義: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2)文言虛詞題
答題技巧: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辯明上下文的關系。藉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虛詞比較:每組中利用給出的高中學過的另一句子來推斷文中句子的虛詞用法。
(3)性格表現題
答題技巧:先找不能表現題干中要求的任務性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誰的什麼性格。
(4)內容歸納題
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區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
(5)信息篩選題
答題技巧: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句地琢磨。選區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區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希望對你有幫助,關鍵還是要多積累,多練習,多做做真題,一是可以找感覺,二是積累知識,放鬆心態,一定沒問題的。加油
❹ 高考語文學科的學科素養是什麼
高考語文學科的素養是讓自己說話更有水平和內涵,提高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