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2013北京市語文中考

2013北京市語文中考

發布時間:2020-12-24 09:52:59

1. 2013年北京市中考語文答案

why you so diao

2. 北京市2002年語文中考試卷

2009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語文試卷
1.本試卷共27題。
2.請將所有答案做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計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寫(18分)
1.柴門聞犬吠,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____,潭影空人心。(《題破山寺後禪院》)
3.黃鶴一去不復返,____。(《黃鶴樓》)
4.醉里挑燈看劍,____。(《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5.吾視其轍亂,____,故逐之。(《曹劌論戰》)
6.____,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
答案:1.風雪夜歸人2.山光悅鳥性3.白雲千載空悠悠4.夢回吹角連營5.望其旗靡6.野芳發而幽香
(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第7—8題(4分)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詩中的「王孫」指的是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晚來秋」緊扣標題,點明時間。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適於觀賞。
C.詩歌所繪景色如畫,清新自然。
D.詩歌寄託了詩人高潔的情懷。
答案:7.王維/詩人自己8.B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9—11題(8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嗚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9.上文選自《小石潭記》,作者是____。我們在教材中還學過他的《____》(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寫潭中游魚的姿態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寫小石潭險峻的岸勢和源頭。
C.第四自然段寫潭的四周環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憂。
答案: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說》等10.由於這地方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11.B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福安居盛家園,畜二母雞,黃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棲,各養數雛。晨夕帶雛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鄰者。一日,黃者被人竊去,失母之雛,悲鳴不已。白者頻來顧視之,若代為憫惻。然自後得食相呼,歸棲逐隊,蓋亡形於黃白,而皆視為己子矣。
雞雖微禽,而於五德,之外,竟復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為「慈雞」。
【注】五德:指仁、義、禮、智、信。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而皆視為己子矣()(2)竟復具一德()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白者頻來顧視之
14.表現「二母雞」和睦相處的句子是____。(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15.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3分)
二、現代文(4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24分)

3. 在線等待!急急急!!! 語文精通中考里的 現代文閱讀部分2013的 急啊!!!

現代文閱讀規范答法類解 記敘文
一、詞語: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後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
(1)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並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 ;
(2)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後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順合理.
二、概括文章情節
1、例題:08河南
請以「梨蘋果」為線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節。(3分)
起因:圖畫課上,尤里卡畫了一個梨蘋果,米哈朵夫老師責罰了他。
經過:
結果:梨蘋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師真誠地請尤里卡再畫一幅梨蘋果。
2、其他叫法:
(1)簡要復述本文的故事;
(2)概括這篇文章的情節;
(3)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等等。
3、答題指津:
(1)抓住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套用格式——「誰+做什麼事+結果」或「何時何地+發生何事+結果」。
三、分析人物形象
1、例題:07河南
我的母親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文中具體事例簡要分析。(寫出兩個方面即可) (4分)
2、其他設題方法:
(1)簡要概括★ ★的性格(或:形象)特點 ;
(2)請簡要分析★ ★形象 ;
(3)談談你對★ ★的看法;等等。
3、答題指津:
(1)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以及事件來總結其性格、品質特點,注意文章中作者對人物的評價的詞語,可能還要答出其身份(如農民、知識分子、等);
(2)套用答題格式——「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身份、稱謂)」;
(3)具體分析即舉例說明,(要結合文中的事例或描寫)談看法還需答出態度。
4、注意事項:
(1)要使用概括性詞語作答,不能對人物進行具體描述。如:「母親是一個願意把眼角膜捐獻給女孩的人」;就是錯誤的答法。
(2)注意分值,多多益善;概括特點,由主到次。
四、把握文章主題
1、例題: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07河北《江南陶公柳》
品讀全文,指出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08南充《淚水中收獲力量》
文章結尾,作者借「上帝」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07陝西《澆花》
2、答題指津:
(1)、從分析文章標題入手。有的題目直接概括了文章的主題。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在開頭點明或暗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卒章顯志,在結尾處點明或深化了中心。
(3)、從分析文章的議論抒情句入手。議論抒情句往往具有點題之效。
(4)、有些記敘文委婉含蓄,文中沒有直接點明,應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入手。這些文章的主題隱含在對人物、景物、事件的記敘、描寫中,經過分析歸納才能明確。
(5)、從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入手。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有助於准確概括主題。
(6)、自己總結,套用「通過記敘何事表達(抒發、贊美、批判等)了+何種主題(思想感情、精神、思想等)」 格式。
五、理解描寫作用
1、例題:08河南
文中畫線的三個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對刻畫人物有什麼作用?(3分)
參考答案:外貌描寫(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作用:巧妙地表現了米哈朵夫老師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更豐滿。(答出描寫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共3分)

種類
分類
注釋
作用

正面描寫
(直接)
動作描寫
又叫行為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突出其性格、品質等。
語言描寫
含:對話和獨白
外貌描寫
含:肖像、服飾和神態
心理描寫

側面描寫
(間接)
以景襯人
環境描寫還有其他作用
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性格特點鮮明突出。
以人襯人
含:正襯和反襯
以物襯物

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也是刻畫人物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對於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和場面的細微末節所作的描寫。)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包括:場景、服飾、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
2、答題指津:
「理解描寫作用」就是分析運用這些描寫方法對於刻畫人物、推動情節、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一般地,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或曰細節描寫都是為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感情服務的。
環境描寫的作用:
1.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B、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以《孔乙己》為例,開篇關於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紹便屬於社會環境描寫,它揭示了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冷酷勢利,為主人公的出場做了鋪墊。
2.自然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烘托、渲染……氣氛,為下文埋下伏筆。
(《孔乙己》「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悲涼氣氛)
B表現人物……的心情。
(《我的叔叔於勒》)「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沮喪失望的心情。)
C暗示社會環境。
(《變色龍》「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暗示社會環境,反映沙皇統治的黑暗)
D結合具體語境:設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題,與開頭形成照應,使文章形象、生動、細膩,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文章感染力。(例:《驛路梨花》中關於「梨花樹林」的描寫)。
E散文中景物描寫作用——用景物襯托所歌詠的對象的特徵,為後文作鋪墊。
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六種情況判斷:是否烘託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氣氛,是否設置了背景,是否烘託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題,是否推動情節的發展。
六、欣賞寫作手法
(一)、例題:08濰坊
小說在多個方面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從文中選擇一個方面做簡要分析。
答案示例2:以前人與人和諧地交往和交流,現在人人封閉,缺乏溝通和交流。(結合具體內容)對比手法的運用鮮明地表現了前後變化,強烈地表達出主人公對和諧人際關系的熱愛和懷念。(「鮮明地」「強烈地」屬一般作用,「表現了前後變化」「表達出……懷念」是具體作用)
(3分。前後情況比較1分,表達效果1分,表達的情感1分)
(二)、答題指津:
1、如無明確提示,首先需正確辨識運用的手法;
2、結合具體內容,說明在表現人物,表達思想感情、主題等方面的作用;
3、指出使用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
4、套用 「一般作用+具體作用」格式。其中一般作用指使用這種手法的普遍作用,具體作用指結合本文具體內容、形式產生的作用。
(三)、試題分析:
「欣賞寫作手法」就是分析運用這些寫作手法對於人物刻畫、主題表現、文章結構、吸引讀者等方面有什麼作用。
(四)、常見的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含義廣泛,眾說不一。就初中記敘文閱讀來說,大致有以下幾種:
白描、象徵、對比襯托、聯想想像、鋪墊伏筆、過渡照應、開篇點題、卒章顯志、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抑揚結合(欲揚先抑等)、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等。
甚至,有人把標題擬定、人稱使用、線索設置、詳略安排、倒敘插敘等也列入此項,也是有道理的。
(五)、欣賞寫作手法舉例:
1、標題擬定
例如:文章為什麼要以「六個饅頭」為題目? 06河南第9題
解題思路:通讀全文,思考「六個饅頭」在敘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著重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方面思考。
答案:(1)、以極平常的六個饅頭為題目,引起讀者的閱讀情趣。(2)、六個饅頭是本文的線索。(3)、六個饅頭凝聚的同學們的豐厚友誼,是文章的主題得以表現。
文章標題通常的作用:
(1)、吸引讀者的閱讀情趣。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4)、表現人物品質或突出中心。
2、人稱使用
文章運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07陝西第14題
作用:
第一人稱: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便於作者與文中的人物或讀者感情交流,顯得特別親切、感人。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順序、倒敘、插敘:
例題:文中插入了一段「男人哭訴」的情節,這段插敘有什麼作用?07長沙第23題
順序的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倒敘的作用: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插敘的作用:
(1)、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內容更充實。
(2)、使人物形象更豐富。
(3)、使中心更突出。
答題方法:補充交代了……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內容更充實(或者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4、鋪墊伏筆
(1)、例題:
本文在寫鼓神奇跡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處鋪墊。請細讀原文,指出其中兩處並作簡要分析。07汕頭第16題
關於「小火柴」的真實身份,小說在前半部分有多處伏筆,請找出一處簡要分析。07荊州第22題
(2)、鋪墊和伏筆的區別:
鋪墊:行將來臨的事物的襯托。例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里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
伏筆:文章或文藝作品中,在前段里為後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燈》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牆上的電話,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將和這兩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動竹凳」 、「登上竹凳想去摘牆上的聽話器」 ,原來,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想打電話叫醫生來為媽媽看病。這些物件的提前出現,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5、線索設置
例題:貫穿全文的感情線是——。 08江西第18題
答題指津:
(1)、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2)、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6、詳略安排
本文以書桌為線索貫穿全文,選材詳略得當,質朴情深。從文章內容上看,作者詳寫了與書桌有關的那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08長春第18題
7、象徵(托物言志)
本文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 08陝西第14題
8、聯想想像
美學家認為「要發現生活的美,必須透過想像力這副眼鏡」。請聯系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修牙刷的呼喊聲」使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想像?(寫出兩例) 08廈門第22題
9、過渡照應
例題: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 08吉林第19題
文中兩次寫到「弟弟」和「哥哥」的對話,試分析第二次對話描寫的作用。(照應) 08長沙第24題
過度:文章中用一定詞句和段落,提示前後意思之間的聯系,使它們有機聯系起來,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轉入下文,這就是過渡.
常見的過渡方式有下面幾種:
(1)、用小標題過渡.
(2)、用一個句子過渡,承上啟下.
(3)、用承上啟下的過渡段落.
(4)、用關聯詞過渡.(通常是表示轉折的關聯詞為多)
(5)、用提示句過渡.
(6)、用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過渡.
照應,是篇章間的伏筆照應,又叫呼應。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前後內容要有內在聯系。前面交待過的話,後面得有照應;後邊要照應的話,前邊得先有個交待。這樣,文章前後才能貫串,使讀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脈絡。
(1)照應的作用。照應能使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溱。
(2)交代。交代是文章中,為同後面所寫的內容相呼應,而在前面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又叫伏筆。伏筆是用預示、重復等方法,埋伏下情節發展的線索,為人物的出場和事件的發生准備條件,以叫到結構嚴密、情節跌冗起伏的藝術效果,又叫伏線,在相聲藝術中叫包袱。
(3) 照應的種類。
1)、 首尾照應。開頭與結尾的照應。
2)、 扣題照應。圍繞主題反復照應。
3)、 伏筆照應。先設伏筆,後予交代的照應。
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採用今昔、他我、物我對照的方式,來抒發自己或他人情感,如: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蒼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於構成對照,抒發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10、卒章顯志
請從內容和形式方面說說這篇小說結尾的作用。07揚州第23題
七、品味語言
1、例題: 08河南
結合語境,品味下面加點文字的表達效果。(2分)
每一節課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縮在牆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學們對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銳的笑聲像錐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2、答題指津:
(1)從「修辭手法」或「句式特點」或「用詞特點」方面分析。
(2)套用「語言表達特點+此特點的一般作用+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格式。
(3)上例答案: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此特點的一般作用)寫出了米哈朵夫老師內心深深的痛苦(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3、各種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
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
反復,誇張:突出了(強調了) (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此句運用了……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表達了……
八、拓展型試題
1、例題: 05河南(《寶石項圈》)
文末處隱去了本文的結尾。如果讓你從下面A、B兩項中選擇,你會選哪一個作結尾?請把所選序號填在下面的括弧里,並說說選擇的理由。
A.有嗎? B.有嗎?
有吧。 有!
選擇:( ) 理由:
例題: 06河南非課改(《妹妹扮演的角色》)
爸爸的一句話,讓妹妹改變了態度,讓「我」40年後仍然記憶猶新。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對待長輩的引導?請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你的看法。(3分)
例題: 07河南非課改(《13元「遺產」 》)
文章第10段處省略了人物在此時景下的表現。請發揮你的想像,補寫一段話。(要求有人物語言或動作描寫)(4分) 。
這幾道試題,均要求根據考生對文意的理解,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看法感想;或發揮自己的主觀想像,豐富文章內容,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這些試題有著這樣一個共同點,就是:突出考生作為文本讀者的主體參與意識。
08年批註題如從理解感悟方向答題,也可理解為這道題是拓展型試題。
說明文
一、概括說明要點
1、例題:08河南
利用高科技結合人體運動力學原理研究出來的跑鞋有哪些特點?(4分)
2、答題指津:
(1)先確定范圍:全篇或幾個段落或一段之內,然後劃分層次,概括層意(要點);
(2)概括層意的方法——「直接找中心句」或「提取關鍵詞」。
(3)分條、標序。
參考答案:①材料特殊 ②重量輕 ③避震效果好 ④附著力強 ④有回輸功能。
二、理解說明方法
1、例題:08河南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請結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2、答題指津:
(1)指出說明方法;
(2)指出其一般作用;
(3)結合文意說明其具體作用。
參考答案:舉例子。以劉易斯、瑪麗安·瓊斯和劉翔的跑鞋為例,具體說明高科技跑鞋的特點和作用。(指出說明方法,1分;結合文意分析作用,2分。共3分)
說明方法
一般作用
舉例子
具體地說明事物
列數字
具體、准確地說明事物
作比較
通過比較具體、鮮明地說明事物
打比方
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地說明事物
下定義
簡明、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分類別
清楚地說明事物
畫圖表
直觀、具體地說明事物
作詮釋
清楚地解釋事物某一方面的特點
摹狀貌
形象、具體地說明事物
引資料
使說明內容更充實具體

下定義和作詮釋的區別
雖然通常都用「某某是某某」句式,但下定義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作詮釋解說事物某一特點。
區分方法:「是」字前後能互換,則是下定義;如不能,則是作詮釋。
三、品味說明語言
1、例題:05河南(《鈞瓷》)請從第⑵段第⑹段畫橫線的甲、乙兩處句子中任選一處,對其語言特點作具體分析。
2、答題指津:
(1)說明文語言特點主要是准確,其次也可能有生動的特點;
(2)確定準確或生動後,如屬於准確,則套用「某詞+說明了事物某特點,+使表達准確、嚴密」格式。如屬於生動,則套用「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等+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某特點」格式。
(3)如問「能否卻掉」,則套用「原詞表達了什麼意思+去掉變成了什麼意思+這樣與事實不符(表達不夠准確嚴密)+所以不能去掉」格式。
參考答案:甲: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鈞瓷「窯變」色彩與圖案的瑰麗多彩、千變萬化的特點(答出打比方、生動形象,答出說明的具體內容即可。) 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窯變」的可控程度,使表達准確和嚴密(或:准確地說明了「窯變」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答出「語言准確嚴密」,說明的具體內容即可)
四、分析說明思路
1、例題:
請寫出本文的說明順序。採用這樣的順序與說明內容有什麼關系? 06陝西《生命與氣候》第8題
第4段結構上的特點是什麼?內蒙古赤峰第14題
2、答題指津:
這類題可以分為分析說明順序和把握說明結構兩類。
(1)說明文的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前兩種容易把握,邏輯順序往往可以分為:由主到次、從整體到局部、由現象到本質(由表及裡)、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等幾種情況;
(2)說明文的結構一般也是三種:總分總、總分、分總。
五、欣賞寫作手法
1、例題:07江西《「植物大熊貓」——四合木》、本文以「『植物大熊貓』——四合木」為標題,你認為好在哪裡?
2、說明:
說明文的寫作手法相對較少,本題賞析標題擬定,可以理解為對寫作手法的欣賞。像蘇教版教材中《國寶——大熊貓》開頭表現大熊貓受歡迎的場面描寫也可以看作是渲染的手法。
這種情況和記敘文類似,此處不再分析。
參考答案:本文標題新穎巧妙,別具一格,意在說明四合木珍貴,以引起讀者關注,喚起人們保護意識。(2分,符合題意,語句通順即可)
六、解決實際問題
1、例題:08陝西《生命探測儀》
在「5·12」汶傳大地震救災中,我國救援隊可能主要使用的是哪一種生命探測儀?請結合本文相關信息進行推測,並找出三條依據。(4分)
2、答題指津:
(1)運用文中說明的知識來解決識記生活中的問題,是比較新穎的一種題型;
(2)作答的原則是:首先提取選文信息,然後運用這些信息來分析題目問題,在比較判斷之後,作出正確選擇,再做條理清楚地回答。
參考答案:推測結果:【答案】紅外生命探測儀
依據:【答案】1、紅外生命探測儀主要用於地震等引起建築物倒塌後人員被困時。2、紅外生命探測儀良好的性價比,普遍應用於各國救援部門。3、目前,音頻生命探測儀僅限於英、美、法國救援隊使用。4、雷達生命探測儀目前未廣泛使用,未來將發揮更大作用。
議論文
一、概括文章論點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2分)
2、答題指津:
(1)論點,是作者對論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它應該是一個表意明確的陳述句,而不應該是一個疑問句、感嘆句,也不應該使用什麼修辭手法;
(2)一般議論文都有直接表述論點的句子。論點通常出現在:標題、開頭、結尾,直接引述即可。
(3)也有些論點的表述不很集中,這可以:①分析文章內容,②結合論據,③結合標題確定。
(4)用一個完整的陳述句概括。
參考答案: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
二、理解論證方法
1、例題:08成都《善待挫折》第12題、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採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好處? (3分)
2、答題指津:
(1)理解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明確各種論證方法的作用;
(3)套用「運用了何論證方法+這種方法在文中的具體體現+論證了何論點+這種方法的一般作用」格式。
舉例論證、通過……事例,有力地證明了……
道理論證(引證法):引用……來 ……,使說理更充分、更深刻。
比喻論證:用……來比喻 ……,把……這一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
對比論證:把……和……放在一切比較對照,顯得論證嚴密,說服力強。
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方法(或:例證法)。文中運用司馬遷和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論證了「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一觀點,進一步增強了說服力。 (明確方法計1分,准確說出好處計2分)
說明方法
定義
一般作用
舉例論證
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
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道理論證(引用論證)
用權威性言論證明觀點(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及公認的事理)
具有權威性,使論證有力
對比論證
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
從而有力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
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
使論述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三、分析結構層次
1、例題:08山西《讓有些話穿耳而過 》第19題、從結構上看,③④⑤⑥段之間的關系是—————。
07北京《創新不言敗 》第22題、請簡要分析第5段的論證過程。
2、答題指津:
(1)分析結構層次,實際上考的是梳理文章思路;
(2)其他問法有: ①標出結構層次,②指出段落關系,③簡述寫作思路,④分析論證過程,⑤指出句子文章結構上的作用,⑥在某處選擇最恰當的句子(一般是過渡句),等等;
(3)不論提問方式怎樣變化,解答時: ①劃分層次,②概括層意,③根據提問作答。
參考答案:並列關系。(山西)這一段的論證過程是:首先指出創新之路充滿艱險;然後用王安石的話證明要想創新,就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念;接著提出創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難而上的豪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北京)
四、品味議論語言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
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就可能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08河北《學習語文不能要求速成 》第17題、第④段中,作者反復說「是辦不到的」,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 (3分)
2、答題指津:(品味語言)
(1)品味議論語言,一般是考查其准確、嚴密性,提問方式一般是:分析詞語有何作用,或問詞語能否去掉;
(2)前者表述方式可套用「結合文意說明用該詞表達了什麼意思+使用該詞使語言准確嚴密」格式;後者和說明文此種題目回答格式相仿;
(3)有時也考查語言生動性,如例2河北卷。這需要注意詞句使用的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仗等。上例即用了反復修辭,起強調作用。
參考答案:表明「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是有可能但也不確定的結果,語言准確、嚴密。 (結合原句2分,「准確嚴密」1分。共3分)
五、欣賞寫作手法
1、例題: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3題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2分)
2、答題指津:(考察議論文開頭故事的作用)
議論文的寫作手法考點相對較少。
本題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其中答案②「引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可以理解為對寫作手法的欣賞。
參考答案:①強調反省的重要 ②引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③作為論據論證論點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一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共2分)
六、發表看法、補充論據
1、例題:08深圳《做人要有立體感 》第13題
請聯系本文,談談你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的看法。(4分)
08南寧《習慣的力量 》第24題
請你為第⑤段橫線處補充一個正面或反面的事實論據。(3分)
07河南《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第17題、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適合用作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2分)
2、答題指津:
(1)發表看法,一般要首先亮明觀點,再舉例、引用證明觀點,即需採用「總分式」結構;
(2)發表看法,要充分理解原文作者態度,看法要積極、陽光;
(3)補充論據,需要調動平時的積累。如像河南07,則需正確理解幾句名言的真實含義,辨析其細微區別。
參考答案:深圳: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能扣住論點、聯系實際、表述清楚)南寧:事例應表明某種習慣對人的具體影響。河南:A

4. 北京市語文中考連環畫

5. 2012年北京市中考語文作文題目

《少年風采》-堅持、誠實、守信、努力、拼搏、勇敢、自信、包容、有社會責任感都能展現少年的風采

6. 2013全國語文中考作文題目總匯

淄博中考作文題目:「我的座右銘」或「給xxx的一封信」
日照
2013日照中考作文題目:含淚的微版笑
菏澤 權
2013菏澤中考作文題目:寫好人生的每一頁
煙台
2013煙台中考作文題目:成長,因____精彩
東營
2013東營中考作文題目:不忘根的樹
文登
2013文登中考作文題目:活出自己的精彩
青島
2013青島中考作文題目:找回或告別
濰坊
2013濰坊中考作文題目:材料作文
濟寧
2013濟寧中考作文題目:成長的快樂
德州
2013德州中考作文題目:窗外有藍天
臨沂
2013臨沂中考作文題目:走在路上

7. 求2013中考語文全國試題的匯編,越多越好

你直接去網路找就好了

8. 北京市昌平區2013中考試題,數學語文英語物理都要啊

昌平區2013年初三年級第一次統一練習
語文試卷 2013.5
一、選擇。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選出答案後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把對應題目的選項字母塗黑塗滿。(共12分。每小題2分)[來源:學&科&網Z&X&X&K]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狹隘(ài) 膽怯(qiè) 修葺(qì) 閑情逸致(yì)
B.隔閡(hé) 應酬(yìnɡ) 自詡(xǔ) 既往不咎(jiū)
C.緬懷(mi ǎn) 解剖(pōu) 剎那(chà) 重蹈覆轍(zhé)
D.轉瞬(shùn) 翹首(qiáo) 哺育(bǔ) 銳不可當(dāng )
2.根據語境和所給字義,在下列句子橫線處選填漢字,正確的一項是
A.一切學科知識都應該知道一些,但有些學科應該知道其中的一切。精修一門,才是 (制、治)學的真諦。
「制」有「擬訂、規定」的意思,「治」有「研究」的意思,橫線處應填「制」。
B.天宮一號主要用於測試空間飛船對接程序,而不進行任何航天試驗,中國將在未來三年裡發射天宮2號及3號,進行航天員的 (負、付)載測試。
「承」有「托著、接著」的意思,「呈」有「恭敬地送上去」的意思,橫線處應填「承」。
C.會場內外,代表、委員們個個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談笑風 (聲、生),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
「聲」有「聲音」的意思,「生」有「產生、發生」的意思,橫線處應填「生」。
D.第一次模擬考試的時間就要到了,當同學們面對一大堆書本一 (籌、愁)莫展的時候,班長卻穩若泰山,有著自己的「獨家秘笈」。
「籌」有「計策、辦法」的意思,「愁」有「憂慮」的意思,橫線處應填「愁」。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或俗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在一個集體中生活,我們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應隨心所欲、各行其是,而應當時時處處考慮怎樣做才能對集體有利。
B.如果你不懂得基本規律而只關注具體做法,那是捨本逐末,即使一件事做對,也可能其它事犯錯,即使今天僥幸成功,也可能明天遭到失敗。
C.有道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形式的溺愛只會結出苦果,甚至是惡果。
D.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危難關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是否堅貞。
4.依據語段內容,對畫線病句的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質。在邁向世界城市的進程中,北京市民更加迫切需要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人為本、扶弱助殘、尊老愛幼,讓市民大力弘揚誠信、友愛、互助、奉獻的道德風尚,以首善之區的文明素質和精神風貌走向世界。
A.大力弘揚市民誠信、友愛、互助、奉獻的道德風尚
B.誠信、友愛、互助、奉獻的道德風尚得到大力弘揚
C.大力弘揚誠信、友愛、互助、奉獻的道德風尚
D.誠信、友愛、互助、奉獻的道德風尚得到市民大力弘揚
5.結合語境,在下面語段中的橫線處填寫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一個月以來,我又看見梧桐葉落的光景。樣子真凄慘呢!最初綠色黑暗起來,變成墨綠;後來又由墨綠轉成焦黃;北風一吹,它們 ① ,大大的黃葉便開始辭枝,起初突然地落脫一兩張來,後來成群地飛下一大批來。再經冷雨地 敲打, ② ,枝條兀立,容顏皆失,它們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經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樣子怪可憐的![來源:Z,xx,k.Com]
A.①爭先恐後地鬧將起來 ②葉子落盡
B.①大驚小怪地鬧將起來 ②葉子落盡
C.①爭先恐後地鬧將起來 ②落盡葉子
D.①大驚小怪地鬧將起來 ②落盡葉子
6.對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誤的 一項是
思想好像一盤琴鍵,它靜止著,等待著敏捷手指的撩撥,通過一片奇異地顫動而響出一串樂音。
用手指輕輕觸動你思想的琴鍵,彈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將感覺到陽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雲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風在你的毛羽間呢喃,而大地帶著它的歡樂在你的腳下眩暈。
朋友,請你記住,請你記住!
思想這盤琴鍵,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鳴。
不要讓你的手指因怠惰而變得僵硬。
難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鍵上,彈出清秋與寒冬的春之和鳴,奏響黃昏與黑夜的黎明鳥聲嗎?
A.選段中把思想比作一盤琴鍵,生動地寫出了敏感手指的撩撥帶來了美妙的樂音。
B.選段中將「陽光」「白雲」「和風」「大地」賦予人的行為,寫出了琴鍵樂音的美妙,進而表現了思想活躍給人們帶來的精神上的欣悅與飛揚。
C.選段中運用「請你記住」這樣的反復句式,提醒讀者要始終讓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躍的重要性。
D.選段結尾運用反問句式,強調了你應該有彈出春之和鳴,奏響黎明鳥聲的想法。
二、填空(共8分)
7.默寫(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過零丁洋》)(1分)
(2) ,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1分)
(3)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分)
(4)《曹劌論戰》中曹劌沖破阻撓,堅持進見魯庄公的原因是: , 。(2分)
8.名著 閱讀(3分)
《 ① 》是我國最早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305篇,這些詩歌分為「 ② 」「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很多詩句膾炙人口,比如「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就出自《 ③ 》這首詩。
三、綜合性學習(共10分)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媒介。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某學校舉辦了「健康上網」的宣傳活動。在宣傳活動中,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
9.分析下圖,提取主要信息,並概括上網對學生的影響。(4分)
學生上網相關數據對比圖[來源:Z|xx|k.Com]

主要信息:
影響:
10.下面是學校小記者對沉迷於網路的一名學生及其家長做的采訪記錄,請你依據采訪記錄,概括出學生長時間上網的兩條相同原因。(4分)
學生:我是一名初三學生。當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想上網,聽聽音樂,玩玩游戲,這樣可以緩解壓力。可最近我發現自己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了,每逢周末本想多 看課外書,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爸媽對我上網管得也不是很嚴,這網癮就更大了。
家長:我兒子今年15歲,現在上初三。他們學校附近有很多非常隱蔽的「黑網吧」,很多孩子放學後就進去玩。他也經常去那些網吧。一進去就是兩三個小時,周末甚至有半天以上的時間泡在網吧里。最近一個學期,他的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了。為此,他也寫過不去上網的保證書,可沒堅持兩天,又去了。我和他媽平時工作也很忙,真是沒辦法了。
相同的原因: ① ②
11.某同學在參加完活動後,准備向全校同學發出「健康上網」的倡議,他寫了上句,請你根據以上材料,續寫下句。(要求:與上句語意相關、句式相同、字數相等)(2分)
上句: 了解危害,助身心健康學業進步; 下句:
四、文言文閱讀(共10分)
小石潭記(節選)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
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佁然不動 佁然: (2)伐竹取道 伐竹: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4.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為什麼覺得「其境過清」?(4分)
五、現代文閱讀(共30分)
(一)閱讀《那一些晶瑩的淚花》,完成第15—17題。(共15分)
那一些晶瑩的淚花
安諒
①都說,南疆多是不長眼睛的青楊,沒有流淚的胡楊。我踏進沙漠的那一瞬間,就斷定胡楊是堅韌頑強的化身,似乎與漣漣淚水無緣。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卻真切地感覺到了令人心動的胡楊之淚。
②喀什市區有高樓霓虹,也有湖水景觀,與內地不少中型城市一樣的模樣。但深入鄉村,踏訪農戶,那種貧窮落後首先在住房淋漓盡致地展露。我走進去,是懷著一種悲憫,更是帶著一種憂傷。用泥土和竹條砌成的居室,居然隨處可見。低矮得讓人心碎,破舊得又令人羞愧。我們這大都市裡的人,是應有羞愧之意的,同是兄弟手足,這樣的差距為何還未能消除呢!在莎車,那位大媽家,人畜幾乎是同居一處,羊棚里的味兒,就像浮塵一樣,徑直闖入了居室。大媽五十多歲,但憔悴衰老得像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了。村支書介紹說,她男人早就病死了,她撫養著一位老人,還帶著五個孩子,五個孩子有兩個是天生的智障者,是吃低保的,能填飽全家肚子已是不錯了,改善住房就幾近天方夜譚了。說話間,那個十多歲的智障女孩便傻愣愣地坐在那兒,目光呆滯,目中無人。我握著大媽的手,告訴他,政府要資助她,建一套抗震、寬敞的安居房。村支書翻譯時,我看見大媽枯澀的眼睛裡溢出了淚水,而那痴呆女孩的眼裡,也有一種光亮喜悅地一閃,我也禁不住眼窩子一熱。
③在澤普八鄉三村,村民們都在清理震後的場地。陽光下,他們熱汗直冒,幹得很歡。鄉領導把他們集攏來,介紹說,上海來支援我們建設安居房的,圖紙是他們幫著設計的,錢也是他們資助一部分的。話音未落,已看到村民們互相交頭接耳,目光都投向了我們。雖然聽不清、也聽不懂他們在述說什麼,但那些眸子里透出的光澤是歡欣的,有一種溫暖的力量在我們之間漾動。
④巴楚縣一個老漢,首先新建了一處新居室。90平方米的安居房,還有近一畝地的種植區和養畜區。聽說我們來自上海,他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急切地走了上來,緊緊握住我的手,口裡喃喃著,昏花的老眼裡,淚水盈盈,他的兒子也不時抹著眼眶。
⑤喀什的老百姓,還有不少居住在土坯房裡。稍有雨水侵襲就即刻滲水甚至傾塌,岌岌可危。一位當地建設官員說過一則故事,至今撞擊著我的心口,令我無法平靜。前些年,伽師地震,一個村的民宅都須臾之間倒塌了,死傷無數。只有一戶人家,當初因為拿了政府的補助,自己又湊了點錢,把房屋改成抗震房了,一家老小無憂。領導去慰問,他竟然也抱頭痛哭。眾人都納悶,最後才得知,這次地震,好多村裡人都臨時躲進了他家,讓他一下子成為村裡最讓人矚目和羨慕的人物。他是喜極而泣呀!
⑥ 胡楊,是男子漢的象徵呀 ,也是新疆人的象徵。他們也是有淚不輕彈,但到了動情之處,就潸然淚下。
⑦看見他們激動的落淚,我們也禁不住淚花閃動。
⑧那淚水映照了民族情,兄弟誼呀!
15.請你依次概括文中所記述的「胡楊之淚」的兩個場景。(每個場景用8個字回答)(4分)
場景一: 場景二:聞支援愉悅露歡欣
場景三: 場景四:幫鄉鄰幸福淚滿面
16.結合第③段內容說說畫線句子中「溫暖的力量」指的是什麼?(4分)
17.第①段寫到「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卻真切地感覺到了令人心動的胡楊之淚。」請你結合文中的任意兩處場景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不超過150字)(7分)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題。(共7分)
①這些年,建百米以上的高樓在我國城市中流行開來。高樓被認作是現代化城市的標志。然而,在當今的多個發達國家中,建高樓的做法已被淘汰。有些城市甚至明文規定:建築樓層的設計不得超過10層。這是因為林立的高樓會給城市帶來多種負效應。
②在許多電視鏡頭和照片上,紐約曼哈頓的高樓群顯得耀眼而氣派。但人們走在這些高樓林立的馬路上卻感到:巨大的風力讓人步履艱難,而且大風帶給身體的冰凍感使人難以承受。一走出高樓區,空氣中的風力就減小了許多。原來,這就是城市高樓群的「狹管效應」,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高樓之間的狹縫會形成危害很大的人造風口。
③城市中的人造風口危害有多大?發生在央視配樓的火災可能就是一例。那天,北京城內本無大風,但在這天晚上,當央視配樓失火時,火勢蔓延之快,幾乎難以控制。失火大樓坐落在一個十字路口的東南角,路口的三面都立著數幢百米高樓。這樣的位置很容易遭遇八面來風。
④為什麼高樓群之間易產生大風?這是因為,風是氣流。氣流在空中的流動很像水在河道里的流動。在寬闊的河流中,水流通常是平穩而緩慢的。但一當水流進入狹窄的河道,水體中的每滴水就會因爭相前行而加速,這就是「狹管效應」,指液體在管道中流動時,經過狹窄處流速加快的物理現象。氣流在開闊的地面上流動,可能只是風力在1至4級的輕風、微風與和風。然而,當風進入城市高樓區時,高樓間形成的狹窄通道會阻礙風的通行,於是風就成倍地增速,出現「狹管效應」。科學研究表明:平地上3-4級的風,在城市高樓之間,經「狹管效應」放大後,可達10級以上。
⑤央視配樓發生火災時,火勢迅速蔓延全樓的表現在提醒我們,「狹管效應」可能是元兇之一。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現象也普遍存在著。如我們打開室內對開的兩扇窗戶,會感覺風有所加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穿堂風」;大風吹倒圍牆和廣告牌也多是拜它所為;還有我們熟悉的沙塵暴,除去種種誘因外,峽谷、溝壑等地形因素造成的「狹管效應」加劇了它的形成。
⑥專家說,城市中的高層建築越多,體積越大,間距越近,出現「狹管效應」的機會越大。反之則越小。所以專家建議:城市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到「狹管效應」的危害,有意識地加大建築物的間距,給風一些自由,以減低「狹管效應」。同時,這也對城市污染物的擴散和建築物的保暖都有好處。
18.結合上下文,說說畫線句不能刪去的兩條理由。(2分)
19.閱讀下面材料,藉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具體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5分)
【材料】
2007年2月28日,烏魯木齊開往阿克蘇的5807次旅客列車正常運行時,因瞬間大風造成該次列車脫軌,造成3名旅客死亡,2名旅客重傷,32名旅客輕傷,南疆鐵路被迫中斷行車。據了解,當時當地風力僅為5、6級,事發地位於吐魯番與達板城之間,是天山的一個谷地【注】,加之地形坡度陡峭,自然環境異常惡劣。據南疆鐵路測風儀記錄,列車脫軌地點瞬間風力卻達到13級。
【注】【谷地】地面上向一定方向傾斜的低窪地,多呈長條形。
(三)閱讀《高枕應憂》,完成第20—22題。(共8分)
高枕應憂
江澤函
①在《戰國策》中有個叫「高枕無憂」的成語。馮諼告誡孟嘗君,世事無常,應做多手准備,才會增加勝算,僅此而已,卻不是再無憂慮的意思。後人也常誤解,以致忘乎所以,在危急來臨時,茫然失措。試想,高枕卧眠能減輕頭部壓力,容易入睡,但也會引發歪頸、夢魘等病痛,憂愁將會更大。
②陳勝首舉義旗對抗暴秦,稱王後,以為天下盡在掌握中,漸忘鴻鵠壯志,貪圖享樂,不求上進,以致兵敗被殺。職場的高手們常抱怨沒有機會升遷,但當機會來臨,卻沒有足夠的本領勝任,與其說敗於旁人之手,倒不如說敗在自己手上。
③環境安逸,人易思想麻痹,漸喪拼搏意識,變得懶惰愚蠢。這與「 」同理。
④不少人以為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就可以不再費力,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這種情況。秦始皇統一疆土、文字和思想,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又修築萬里長城,以為就能千秋萬世,但到了二世就遭楚人付之一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建立大順政權,便覺得可以坐穩江山,開始驕奢腐化,導致軍紀廢弛,僅在北京城停留了40天,就不得不撤出,自此走上了覆滅的道路。環境是變化不定的,沉穩如桑田尚能化作滄海,何況是變幻莫測的現實世界。
⑤李世民勵精圖治,開創唐朝第一個治世,但他並未知足,常告誡兒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治和武則天聽進去了,所以又有「貞觀遺風」。沈從文暮年廣受崇敬,仍專心學問,極少出席宴會,因為在虛名中最易侵蝕思想,再難達到巔峰級的宗師地位。這令今朝許多一舉成 名後,就隨便打發時光的名家汗顏。
⑥《小李飛刀》就把「高枕應憂」一詞演繹得淋漓盡致,天機老人自恃排名第一,並未多防範上官金虹,而慘遭殺害;上官金虹轉正成第一,與排名之後的李尋歡交戰,可說信心滿滿,卻是一招落敗,臨死也不敢相信:「這不可能!」
⑦古代醫書曾指出:「枕頭高度,以仰卧時頭與軀干保持水平為宜。」至於如何綻放生命之花,關鍵之一在於把握好安樂時的心態,警惕「盛極易衰,樂極易悲」。多點盛世危言,隨時保持憂患意識,才能保大事無虞。
⑧「高枕應憂」和「居安思危」的精髓同源,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運行法則。憂患意識不是消極心態,不是缺乏信心,而是為了「安逸」的環境更加持久。
20.請在第③段橫線處填寫一句名言,闡明與上一段事例的聯系。(1分)
21.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論證過程,按要求填空。(3分)
首先 (不超過20字) ,其次 (不超過16字),最後 ,(不超過20字)。
22.簡要分析⑤⑥兩段中所列舉的事例各有什麼作用?(4分)
六、作文(50分)
23.請以「這也是考試」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3)字數600—1000之間。
(4)作文中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來源:學&科&網Z&X&X&K]

昌平區2013年初三年級第一次統一練習語文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選擇(本題共12分,每小題各2分)
題 號 1 2 3 4 5 6
答 案 B C D C B A
二、填空(本題共8分)
7.默寫
(1)干戈寥落四周星(2)閑來垂釣碧溪上(3)似曾相識燕歸來(4)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共5分。每空1分,有錯不得分)
8.①《詩經》 ②風 ③蒹葭(共3分。每空1分)
三、綜合性學習(共10分)
9.答案示例:
信息:隨著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問題學生的人數也逐漸增多(體質、心理素質、學業較差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其中學業較差學生人數增長的幅度最大。
影響:長時間上網使越來越多的孩子的身心和學業出現問題,其中學業方面受影響的情況更嚴重。(共4分。每點2分)
10.答案示例:①學生自控能力差 ②家長監護教育不力(共4分。每個2分)
11.答案:分析原因,促學生自製家長盡責 (共2分。每點1分)
四、文言文閱讀(共10分)
12.獃獃的樣子 砍伐竹子(共2分,每題1分)
13.(1)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2)不可以長時間的停留,於是就記下這里的景色離開了。(共4分。每小題2分)
14.要點:因為小石潭被樹木所包圍,罕有人來造訪,環境異常幽靜深遠,加之作者被貶官至此,心情抑鬱、凄苦,一經環境的觸發,更讓他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所以他覺得「其境過清」。(共4分。每點2分)
五、現代文閱讀(共30分)
(一)共15分
15.答案示例:場景一:聽資助激動溢淚水 場景三:住新房感激淚盈盈 (共4分。每空2分)
16.要點:溫暖的力量指的是我們給予村民們的幫助讓他們感到溫暖,使他們看到了幸福的未來,堅定了他們重建家園的信心;村民們在聽聞援助他們的親人就在眼前時所流露出來的感激之情以及樂觀的精神讓我們感動,堅定了我們幫扶他們的決心。 (共4分。每個要點各2分)
17.示例:胡楊是新疆人的象徵,他們堅韌頑強,有淚不輕彈。一位大媽在困苦中,對親人不離不棄,她的堅韌與頑強常人所不及,然而面對別人給予的幫助,她卻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地震中,一戶擁有抗震房的村民保全了家人,幫助了鄉鄰,他喜極而泣。這些純凈的「胡楊之淚」 讓作者感受到了新疆人的質朴與善良,深深打動了作者。(共7分。胡楊特點2分,結合文段內容談4分,表達1分)
(二)共7分[來源:學科網]
18. 示例:畫線句不能刪去,因為,其一,就不清楚當今多個發達國家不允許建造高層建築的原因;其二,就不能引出下文對「狹管效應」的說明。(共2分。每個要點1分)
19. 示例:事發地點是天山的一個谷地,風由開闊的地面經過低窪、狹長地帶時,會加速流過,產生「狹管效應」,這就使原來的風速 成倍增 加達到了13級的瞬間大風,最終造成了此次列車脫軌事故。
(5分。地形因素2分,風通過峽谷時加速1分,成倍增加1分,表達1分)
(三)共8分
20.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共1分。)
21. 示例:首先提出「一勞永逸」這種情況並不存在的觀點,接著舉秦始皇和李自成的事例加以論證,最後分析了「一勞永逸」這種情況不存在的原因。(共3分)
22. 示例:李治、武則天、沈從文的事例闡述了雖「高枕」而「有憂」的益處,從正面證明了「高枕應憂」的觀點;列舉天機老人和上官金虹的事例闡述了既「高枕」便「無憂」的害處,從反面證明了「高枕應憂」的觀點。(共4分。

閱讀全文

與2013北京市語文中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