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6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題目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生有所息生無所息
據《列子》記載:子貢倦於專學,告仲尼曰:屬「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古今中外,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
休閑不是偶爾玩一次一次,而應是人們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們應該學會超前休息,也就是說在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效果最佳。(醫學專家)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生無所息/生有所息 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可任寫一個方面,、也可兼寫兩個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800字。5,不得抄襲。
㈡ 2011浙江省語文高考作文題是什麼
我的時抄間
一代人襲有一代人的偶像。錢學森、袁隆平、宗慶後、張藝謀、馬化騰、劉翔……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行業的成功者,有無數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隨其後。他們做過什麼,又是怎麼做的,被寫進了種種勵志讀本,然而,他們的成功很難復制,因為時間在變,萬物在變,一個人成功的賦予也在變。
時間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時更替。物理時間隨著時鍾的指針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時間,則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錯錯對對的選擇建構而成未來。所以,人生的真諦不在復制別人的成功,而是認識自己,在合適的時間里做好該做的事!
根據上述材料的含義,以「我的時間」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選擇角度,明確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㈢ 2012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什麼
2012年高考語文科考試已經結束,以下為2012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題:
有篇博文《坐專在路邊鼓掌的人》屬,網友3種評論,一是肯定,也想做這種人,二是質疑,如果大家都在路邊鼓掌,誰去跑呢,三是覺得兩種說法都對,根據這些情況寫篇文章。
「兩星期前我還在東南商報上看到過這篇博文,沒想到成了高考作文題了,編輯太牛了!」「看那天東南商報的孩子們賺到了!」「要去高考,必讀商報」……昨天,微博上許多高考考生紛紛說起看到今年的作文題後,特別興奮,因為前段時間從東南商報上看到過這篇文章,並好好地讀過。
5月26日,東南商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了《這篇博文被瘋傳》的大標題,第二版又全文刊發了《「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23號中等生」觸動天下父母心》的博文。而這篇博文恰恰就是浙江省2012年的高考作文題。
㈣ 今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怎麼樣
一、點評:
如果我們去回顧一下自2004年浙江省單獨命題以來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筆者有博文《04-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命題特點分析》),那麼我們不難看出2011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繼承了近幾年的命題作文特點:(1)以命題作文的形式出現。(2)以給材料形式提供寫作思路。而材料又對寫作思路與主旨作了明確的說明,保證了考生作文一般不會出現離題現象。(3)命題貼近生活實際,讓考生有話可寫。(4)寫作難度不大,但要寫出一篇內容具體充實的高質量文章來是有不少難度的。應該說,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同樣是一個能考察學生寫作水平的的好題目。
二、材料分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材料常常在結尾處點出命題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其實也就是寫作的中心點。今年這個材料的重點其實也就一句話:「人生的真諦不在復制別人的成功,而是認識自己,在合適的時間里做好該做的事」。結合作文題目《我的時間》,我認為,這個作文題的三個關鍵詞是「我」「時間」「成功」。也就是要寫出自己獨特的成功之路。或者是論述如何才能闖出一條符合自身條件的成功之路。
材料中還說「時間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人生的時間,則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錯錯對對選擇建構成未來」,因此不必固執地將「時間」理解為一般意義的物理時間,而應該將其理解成「人生悲喜成敗的故事與體驗」。
三、寫作思路點撥:
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作聯想分析,確定自己的作文思路:
1、聯想:名人的成功之路
世人的成功總有其共同的特點,如付出、如意志與毅力。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成功之路,有不同的途徑。有的靠意志與毅力,有的靠獨辟蹊徑,有的靠團隊合作,有的靠善於用人,有的靠從基礎做起,我的靠抓住機遇。我們可以據此成文。可記敘,也可議論。當然記敘別人的成功故事最後必須歸結到「我」。
2、不同人物成功的含義也並不相同。
時代的不同,成功的含義不同。戰爭時期成功的含義是消滅敵人,和平建設年代成功的含義是為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職業不同,成功的含義也不相同。軍人的成功在於確保國家的安全,政府的成功在於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教師的成功在於培養一大批有用的建設人才,法官的成功在於保證司法的公正,打擊犯罪分子,學者的成功在於為學術研究作出貢獻……
錢學森的成功在於為祖國開創了科學的新時代,袁隆平的成功在於有效在提高了糧食產量,保證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宗慶後的成功表現在經營企業,張藝謀的成功表現在影視藝術;馬化騰的成功在IT業,劉翔的成功在體育界。每個人的成功總是與他所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每個人總是在自己喜歡的工作、自己從事的工作中取得成功,而絕不是丟下本職工作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所謂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據此成文。
3、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作為一個學生,成功的含義是什麼?如何取得成功?
作為一個普通人,顯然不可能復制名人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取得偉人所取得的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干好每一件事,學習取得進步,考進理想的大學,戰勝自我,……這就是普通人的成功,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據此成文。
四、寫作注意點:
1、努力題目內涵的具體化。
同以往很多浙江語文高考作文題一樣,《我的時間》是一個范圍很廣的作文題,如果不進行內容的具體化,那寫的文章就容易空洞乏味。
我們可以採用添加詞語的辦法進行內涵的具體化,如將它擴展成「我的快樂時間」「我的風采時間」等,也可能將它擴展成「我用我的時間把握我的命運」「我讓我的時間更精彩」等(當然題目是不能改動的),這樣可以將文章的內容指向具體化,就容易寫出一篇內容具體充實的文章來。
2、不可偷換概念
由於這個題目中的「時間」不是指物理時間,所以在寫作時容易變成了其他如「成功」「勝利」之類表示「時間」含義的詞語。含義可以有所指,但用詞還是應該用「時間」一詞。
3、扣信「我」這個詞語
要求文章從自我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與體驗作文,雖然可以寫別人的事,但寫別人的事不是重點,重點必須是回到「我」。
總之,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有合理的區分度,應該可以涌現一批文質兼美的優秀作文。
㈤ 2012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題目自擬,但材料應該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台灣女作家劉繼榮在博文內說,她上中容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卻被全班學生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好相處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女兒卻認真的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路邊鼓掌的人
博文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網友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很好:網友乙;人人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網友丙說;路邊鼓掌與陸上奔跑,都應該肯定。上述網友的議論中,選擇一種看法,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要少於800字5.不得抄襲和套作
㈥ 2010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簡析
作者:hyllm 加入日期:-06-08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
20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簡析(原創)
1、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題回放:
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銜食喂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此現象稱為「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以「角色轉化之間」為題,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文體除詩歌外不限,字數在800字以上。
2、作文材料分析:
這個作文題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角色轉換之間,都會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和高考作文關注生活、關注人生的倡導是吻合的,利於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反省,從而調動起他們的情感思維,寫出有生活氣息的、鮮活的文章,從而體現出學生個體的寫作能力,不失為一道好題。在行文中,學生能否抓住「轉換」這個側重點,是立意是否准確的關鍵。
該作文材料第一段解釋「反哺」。第二段第一句闡釋「文化反哺」;第二句提示「正統傳承方式」是「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點撥考生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層思考;第三句為考生提示寫作思維拓展的方向(寫作切入點):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而且明確告知考生,年輕人的反哺能力「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愚以為,2010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有如下特色:
(1)角度多元
文題可從多個角度切入。材料已點示:考生可從「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多角度切入寫作點;也可從施教者或受教者兩個角度分別切入;也可從施教者和受教者互相轉化的辯證角度切入。而考生思考的層面、語文的素養、識見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考場作文等級,這使得2010年的浙江作文題更具區分度,更符合高考選拔性考試的要求。
(2)思維理性
命題《角色轉化之間》隱含著一對關系:施教者與受教者。由傳統的「父輩」對「子輩」的施教,到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對長輩的文化反哺能力,需要考生在立意方面作出理性的辯證思維,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反哺」都要有自己的正確認識,這樣方能立意准確。
(3)文題中性
命題《角色轉化之間》,既可以寫成記敘文,記敘兩代人之間對文化的認識差異和互相影響,也可以寫成散文,抒發自己對文化反哺現象及本質的情感;更可以寫成議論文,直接闡述自己對文化反哺中角色轉換的看法。任何一種文體都可以切合這個命題,因而文題是中性的。
(4)關注現實
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繼承了2009年的「綠葉對根的情意」這個材料的命意,仍舊著眼於現實文化的困境:商品大潮洶涌而來,網路文化四處泛濫,外來沖擊無孔不入,在這物質享受高於一切的現實社會,在這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年代,在「科學知識」的傳承、「價值觀念」的分歧、「生活方式」的改變、「審美情趣」的更新上,我們很多人不知覺地失去了許多可貴的東西,作文將人們的視角帶入了當下,關注了現代社會文化,更關注了我們的精神。如果說,2009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比較感性和抒情,那麼,2010年的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則更重理性和思辨。從這一點來說,作文難度有所提高。
(5)指向深刻
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生存之根,而文化需要傳承和創新,既不能囿於傳統畫地為牢,也不能否定拋棄傳統而另起爐灶。文題引導考生反思文化,以期讓中華文化煥發生機,形成強烈的感染力,產生巨大的文化輻射力,使我們的民族文化真正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
3、寫作要點:
(1)全面理解材料,命題作文不能另起話題。如單寫「反哺」或僅寫物質生活上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反哺就是片面理解材料,審題不準確。
(2)可以以敘述為主,講講自己對家長的引導,比如看超女和快樂男聲,看非誠勿擾,沒有青年人引導,家長幾乎不可能看此類節目並產生興趣。 至於這個「反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各站在自己的立場闡述就好。
(3)激活大腦庫存的知識和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和關注現實的認識觀,引導心靈的真善美和思維的開闊和多樣。扣住「文化反哺」,將個體心理上升為一種群體情感傾向,一種公眾認同的正確觀點,則有望寫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佳作美文。
㈦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何引爭議
近日,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爭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因為這位滿分作文考生水平很高,以致於很多閱卷老師都無法通讀文章,曾被判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8月3日,作家馬伯庸也在微博評論稱,前述文章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但馬伯庸認為,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里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術上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么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7)浙江省高考作文語文擴展閱讀
作文《生活在樹上》的全文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坐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但當這種期望流於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
「我的生活故事始終內嵌在那些我由之獲得自身身份共同體的故事之中。」麥金太爾之言可謂切中了肯綮。人的社會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們欲上青雲也無時無刻不在因風借力。社會與家庭暫且被我們把握為一個薄脊的符號客體,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尚缺乏體驗與閱歷去支撐自己的認知。而這種偏見的傲慢更遠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義的道路上,對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與家庭與社會對接中塑型的動態過程。而我們的底料便是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覺感與體認。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系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倘若我們在對過往借韋伯之言「祓魅」後,又對不斷膨脹的自我進行「賦魅」,那麼在丟失外界預期的同時,未嘗也不是丟了自我。
毫無疑問,從家庭與社會角度一覘的自我有偏狹過時的成分。但我們所應摒棄的不是對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價,其對批判投誠中的反智傾向。在尼採的觀念中,如果在成為獅子與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駱駝一樣背負前人遺產的過程,那其「永遠重復」洵不能成立。何況當礦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願,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藍圖上的落差終歸只是理念上的區分,在實踐場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之所向時,在途中涉足權力的玉墀,這究竟是伴隨著期望的泯滅還是期望的達成?在我們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澆鑄我們。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承認自己的圖景有輕狂的失真,不妨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用不被禁錮的頭腦去體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與風帆,並效維特根斯坦之言,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卻又不拘泥於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
㈧ 2018浙江省高考作文
2009年高來考「最牛高考作文」作者周源海洋、「最牛北大保送生」肖楚舟、「80後童話第一人」鄒超穎、「作家老師」徐繼勝四大高考滿分作文牛人同寫2010年高考湖北省作文。1、「最牛高考作文」作者周海洋:古風,幻想曲夜夢百萬雄兵,感於兩宋風雲舊事,有此作,當屬幻想也。汴梁將軍老他鄉,萬里漂泊在蘇杭。蘇杭清泠冷寒霜,淡煙疏雨間殘陽。歲月如流可無恙?一夜青燈白發長。但見平生淚兩行,蒼生美人不能忘。憶昔夜宴高台上,誰可與我訴衷腸?夜來秋風響迴廊,枕上江南夢徜徉。游絲飛絮滿眼望,孤帆高懸去瀟湘。翠柳風清紅杏香,黃鶯碧樹春草芳。風塵天外卷飛沙,日暮塞外啼寒鴉。不見群雄紛逐鹿,千年烽煙觀走馬。回首卻恨西洲曲,已誤故侯東陵瓜。誰把哀箏入素弦?小憐纖指撥琵琶。橋邊綠水映桃花,落雁佳人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