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是多少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一般是60分或70分(江蘇、上海等地)。
在高考科目中,作文題目佔了60分,在整張試卷中的權重非常大。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實校名,人名;並且有嚴格的評分標准(如,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和評分細則。
(1)江蘇語文高考作文滿分作文擴展閱讀
基本題型: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
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得套作,不要抄襲、不少於800字、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迎合社會主流輿論,富有正能量。
結尾技巧
1、自然結束
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設計蘊意深刻的哲理語句,這樣的結尾稱為「自然結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毛病,顯得單純明快、樸素無華。但講究「自然」並不意味著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著文思發展的自然趨勢結束全文。
2、畫龍點睛
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稱「卒章顯志法」。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更是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抒情議論
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緒,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採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充足感。
4、首尾呼應
結尾與開頭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是各類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這種收束方法能喚起讀者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呼應,渾然一體的感覺。
5、點化主題
有些記敘文的結尾,同時要提示讀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題,但是作者不是用邏輯思維的方式直截了當表述出來,而是用比喻、象徵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給讀者留下一片想像的餘地,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悟,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6、描寫結尾
以人物描寫或景物描寫結尾,往往會在朴實中渲染一種或恬淡、或哀傷、或明麗、或迷濛的意境,表現出一種詩情畫意。
2. 2016江蘇如皋高考語文文言文滿分作文
每一個人心中都復有愛制,愛是一粒種子,在心靈中生根,在別人需要愛時,它便破土而出,錠放出愛的花朵,友誼的花蕊,愛是一台台燈,散布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發出愛的光芒,照亮每一個人的心靈。愛有許多,有師愛、母愛、父愛……愛是
3. 2013年高考江蘇卷語文滿分作文
安然相對不驚飛
面對人類一往無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棲息的美麗蝴蝶,向縱深之處隱匿而去。我們,或許早該意識到,是時候了,對環境應留下一段敬畏又適當的距離。
美國有一首流傳已久的詩:「在田納西放一隻壇子,原野上的一切將繞此重新展開。」這,無疑是將人的影響置於了世界的中心。人,在所向披靡的征途上
為自己加上了無上的尊冕。的確,天地有大美,壯闊無垠,可天地又是如此的脆
弱,
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其造成無法逆轉的影響。
而這些影響,
註定會成為人
們想要承擔卻又無法承擔的重任。
對此,
我們可以做的並不很多,
只有在一開始
便小心翼翼,不誤闖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領地。
對自然環境保有一定的距離,
實在也是出於一種對人自身的保護。
自然脆弱,
人實則更為脆弱。
人類作為一個整體,
是無往不勝的,
而作為個體,
又何其渺小。
試想,當我們大呼「山登絕頂我為峰」時,背後又隱藏著多少對於高山的畏懼與
不安。
而面對後退的蝴蝶以及更多逝去的美麗,
我們追隨的腳步里又還凝聚著多
少無奈與擔憂。
我相信頻發的災難是自然備受重壓後憤怒的吶喊。
人會不會有一
天像古龍所描述的蓋世英雄,
「登上了山頂,
卻發覺自己已一無所有。
」
那樣的人
類會不會感到萬分的孤獨與惶恐?
其實,人完全可以與自然一同詩意地棲居,其關鍵在於不互相侵擾,不事征
服。
古人也尋幽探險,
也流連於
「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疏條交映,
有時見日」
,
但他們的態度是如此的虔誠而小心。
他們只是竹杖草鞋,
手攀足踏,
也適可而止。
我以為,
這樣的探險,
才是真正觸摸了自然的心跳,
卻不將其驚擾的方式。
如此,
既將人的環境詩化,
也使萬物自然的環境留得一份清靜。
我們可以自在地欣賞環
境所贈予的天光雲影,花柳水月,卻切不可去探求、徵辟自然的禁地。古人所謂
「天人合一」
,我寧願將其理解為是人在天地之間安詳地棲息,而讓心神暢游於
世界。
很喜歡陸放翁一句詞:
「沙鷗相對不驚飛。
」
這固然是說人要少機心,
但人若
能對環境毫無機心,不事窺看,自然想必也可與人安然相對不驚飛了。
4.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是真的嗎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來自不是真的
6月7日晚,江蘇高考語文測試結束的當晚,她在微信公眾號上發的一篇《人生如路,快上車吧》,被冠以「今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出現,快來圍觀」的題目,瞬間成為一篇爆款。24小時過去,閱讀量破百萬,8天過去,閱讀量超過325萬,轉發量26萬多次,點贊4萬多個。而在過去半年她所寫的所有公眾號文章中,閱讀量最高也在1000次左右。這篇被冠以「高考滿分作文」的文章,也在14日清晨,屢屢被各大媒體熱捧。直到中午,這條烏龍才因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回應而塵埃落定。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心情,程小純連呼意外,「如果能重來,我不會再起這么聳人聽聞的標題,不能標題黨,雖然很常見。但我不是故意的,不是為了炒作,可以說是有意無心吧。」
5.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適合寫什麼文體
我是去年的江蘇高考生,我們是議論文的好拿分,穩定,就是分不會很高,70分的話可專以50就不錯,而一次我不知道屬怎麼辦就寫了記敘文結果語文直接市裡第一的樣子,作文拿了62分,確實很不錯了,你要寫記敘文要有寫作的功底,我是一直寫的議論文.......
然而高考的作文高分幾乎就是散文的才會高分,你去找歷年的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看,散文很多,但是有技巧,不要太散,這個要自己看別人的滿分作文自己把握了......
6. 江蘇高考作文佔多少分
高考作文作文滿分一般為60分。
高考作文一般滿分為60分。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實校名,人名;並且有嚴格的評分標准(如,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和評分細則。
在高考作文寫作中,審題或者根據試題進行有效命意是寫好高考作文最為重要的一環。當試題確定以後,如何審好題、立好意至關重要,審題不準會導致全盤皆輸。
60分的作文可高至50分之上,也可低至40分之下,為此,還常迷惘於峰值的不可預知,也惶恐於波谷的不期而來。
究其原因,除去評卷上的客觀誤差外,更多是緣於我們對考場作文缺少應有的理性把握,特別是有效命意這一環節。
(6)江蘇語文高考作文滿分作文擴展閱讀:
寫作文的竅門: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很多南通教師都講過引用先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得用到合適的地方,切忌亂用)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9、多去關注各地高考模擬語文試卷的高考作文,有備無患。
7. 2010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文言文
江蘇如皋中學12班的王雲飛同學寫的。已有高校破格錄取。
8. 1998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最高分
江蘇省2011高考語文作文最高分為:56分 這是我校的資料 大概最高吧
9. 1999江蘇 高考滿分作文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99年高考滿分作文兩篇
(一)、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北京市第一中學徐佳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自己與朋友間發生的一切不快
統統抹去,重新植入我們手挽手、肩並肩歡歌笑語的日子。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我的任性從父母的腦海中輕輕
擦去,然後將我的孝順、聽話與無盡的愛重新移入父母的腦海,
讓他們的臉龐永遠綻開舒心的微笑。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充滿歡樂的童年時光植入貧困
山區孩子們的腦海中,讓他們不再因兒時貧苦而帶來的傷痛難
以開懷,取而代之的則是甜蜜、幸福的童年和對未來充滿希望
的企盼。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一個充滿溫馨與愛的家庭移入
孤寡老人的腦海,讓他們不再因子女的不孝、冷漠而鬱郁寡歡;
讓他們不再因老伴的離去而黯然神傷;讓他們不再因孤獨而沉
默寡言。我要讓美好的回憶陪伴他們度過餘生。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五彩斑斕的世界移入盲人的腦
海;我要將美妙動聽的音樂移入雙耳失聰的人的記憶,我要將
一切鄙視與不屑永遠移出全世界殘疾人的記憶,而把一份同情
與關愛輕輕地放入他們的腦海,讓他們的唇邊開放微笑的花朵。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恐懼與炸彈永遠移出南斯拉夫
人的記憶!讓他們不再因親人的失去、家庭的破碎而悲傷,不
再因國家的支離破碎而失去對未來的期望,不再因那血淋淋的
殘景、那被大火燒焦的殘垣斷壁而永遠留下一個永不癒合的傷
口!我要將北約的炸彈從他們的腦海中抹去,還給南斯拉夫人
民往昔美麗、寧靜的國家的回憶。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和平移入一切遭受過苦難的人
民的記憶,要將踐踏和平的觀念永永遠遠移出那些「戰爭狂人
」的記憶,讓我們共同留下對過去和平生活的美好回憶和對未
來和平生活的無盡嚮往吧!讓我們——全世界不同膚色的人民
團結起來,為創造和平而不懈努力!
(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汪嵐
初看到這條關於「記憶」移植的信息,我還覺得挺「遺憾
」:要是我有一個這樣的機器,那該多好!把魯迅、凱庫勒、
陳景潤、愛因斯坦再加上語言大師陳寅恪的記憶統統拷貝到我
的腦子里,至少在高考考場上我就可以泰然自若,縱情馳騁、
穩操勝券了!
然而轉念一想,我又有些迷惑:如果把別人的記憶移植到
了我的大腦中,那我究竟會變成誰呢?如果這成了現實,我會
不會整天在迷茫與困惑中尋找自我呢?
我們每個人,才華橫溢的詩人也好,為生活操勞的下崗工
人也罷,都有著絕不同於他人的特點,都是這個大千世界裡的
一道風景。就算我平凡、就算我不起眼,我至少還可以安安靜
靜、踏踏實實地生活,我至少可以在社會中找到屬於我自己的
位置。是的,我希望自己能像魯迅那樣寫出犀利的文章,我希
望自己能像愛因斯坦那樣研究出驕人的科學成果,我也希望自
己能像陳寅恪先生那樣掌握多國的語言。但是,我更明白這一
點:如果我希望有所成就我就必須勤奮、努力,我就必須為成
功付出昂貴的代價!
移植記憶,暫且不去考慮它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即使
它——別人的記憶——能讓我獲得諾貝爾獎,我又有什麼可值
得驕傲的呢!
這種行徑至少應該是剽竊吧?!那些學識淵博的學者,有
誰不是「踏踏實實地走路,明明白白地做人」呢?
我崇拜謝冕先生、陳平原先生、季羨林先生……我崇拜他
們那軒昂自若的從容,那旁徵博引的淵博,那條分縷析的深刻;
這一切再與那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相融合,該是怎樣一種發人
深省的精神魅力!
從他們那裡,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學問,首先研
究並且修煉的應該是自己的人格。以我的資質,也許皓首窮經
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他們的高度,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得到與他
們研討學術的資格。但我無怨無悔、問心無愧。因為學到了他
們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就夠我受益終生了。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即使有一天這真成了現實。做人,
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這
才是我們所有人該追求的目標!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
10. 江蘇省高考滿分作文中比喻論證
不該丟棄信仰————寫作人的原則,治國不該丟棄承諾--------誠信不該丟棄的丟棄-------有舍才有得-----個人認為比較有新意給你個資料,作為參考吧,祝成功打造高分作文的技巧和方法絕招一:擬一個漂亮而獨特的文題一、通過引用或仿用擬題引用就是直接或間接將古今詩文名句、經典歌詞、廣告詞、俗語、流行語作為文章標題.仿用則是將上述話語經過適當的改編,再作文章的標題。這類標題的特點是既富有文學色彩,又具有生活實感.能夠引起多數人的共鳴:例如:2004年甘肅高考作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自《論語》,山東高考滿分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引自蘇軾的《題西林壁》,而上海高考優秀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和江蘇高考優秀作文《項王項王奈若何》則仿自項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二、題含典故或文學與歷史人物有的標題雖然沒有引用名句名篇,但其中含有某個典故或故事,這種標題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懸念感,能夠激發讀者豐富的聯想和對文章內容的多種猜度。例如,2004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關羽之恨》,這一標題使人猜想關羽之恨究竟是什麼:是恨華容道捉放曹操?是恨阿斗不爭氣,是恨不聽謀士之言而中了呂蒙之計,福建高考滿分作文的標題《薛寶釵魂斷大觀園》,同樣能給人帶來豐富的聯想:薛寶釵何時魂斷大觀園?薛寶釵為何魂斷大觀園?是什麼使薛寶鉸魂斷大觀園?三、標題採用對句的形式有的作文標題採用對句的形式.包括正對、反對、流水對,這種標題都由兩個短句組成,具有較強的文學色彩.而且句式整齊,易讀易記,能夠引人注目,例如2004年河南高考優秀作文《遠逝的風箏,遠逝的夢》和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永遠的蔥郁 永遠的中國》的標題,將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具有一種比喻的性質,使人產生聯想。四、通過標點符號表情達意標點符號本身沒有意義,但是,標點符號有其特定的用法,固此,一旦將標點符號進行組合或特其與文字結合起來,便會產生很強的指示性,可以強化作者的情緒,突出文章的重點.表明作者的態度。例如2004午廣東高考滿分作文《「愛」在心口難開》,仿用了歌名《愛你在心口難開》,但作者給愛字加上引號,意味著此愛與歌中所唱之愛具有不同的內容。五、以幽默或奇崛的手法擬題幽默的與奇崛的標題能給人耳目—新之感,在大量四平八穩的標題中很容易脫穎而出,使人在會心一笑中,產生深刻的印象。用王蒙的話來說.就是虧他想得出來。例如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我是一隻想的「老鼠」》,見到這種帶有擬人化的違反常規的標題,不能不令人捧腹。甘肅高考優秀作文《天亮說晚安》則一反常態:天亮明明該說早安,如何說晚安?諸如此類的標題,都能給人以強烈的新奇感、幽默感與懸念感。六、通過詞語的並列突出文章重點這類標題不同於對句式,它不是兩個短句的並列.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詞語(或者說是概念)的並列。通過這些詞語的並列,既能使標題顯得獨特,又容易安排文章結構,突出文章的重點,不至於跑題偏題,一般並列詞語之間用間隔號,頓號或空格隔開。例如重慶高考滿分作文《詩人明月黃花》,分別寫了兩個詩人蘇軾與李清朋.突出了他們人生與詩風的異同。絕招二:設計一個精彩的題記一、寫題記必須注意三個方面題記內容必須與文章主題、情調乃至風格保持相對一致,能夠與文章融為一體。如果反差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會使讀者覺得別扭,或者覺得不好理解。題記宜短不宜長,—般字數應控制在百字之內.如果太長K就會使人有虎頭蛇尾或喧賓奪主之感。因此,題汜的文寧必須精煉,三言兩語即能道出文章精髓。題記不是隨心所欲的點綴紹,而必須是有感堪而發,有用而為。一個好的題記,具有生成性,即通過題記,可以生成作者的情感、態度,引發人物故事,奠定文章的基本情調與色彩,二、題記的寫法或類型1.完全引用名人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強文章的哲理性、可信度和說服力。例如2004年雲南高考優秀作文《那時花開》,引用泰戈爾的名句作題記:「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這一題記與高考話題,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非常吻合,因而能夠增添文章的論述力量。2.完全獨立的撰寫。即在行文時.不引用或仿用名言警句,而是完全獨立的創作.類似於一篇小作文,寫作自由度較大,可以議論,可以抒情,也可以描寫或說明,例如2004年海南高考作文《左手右手》的題記是:「一棵蘆葦並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為她開始思考了。」這個題記是作者的創作.採用擬人手法,突出了快樂與思考的相關性。而通過「我們快樂:我們的快樂是靈動的左手;我們思考: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埋性的右手」的解析,又使題記與標題、話題和主題密切結合了起來。3.引用與創作相結合。有時候,要直接從記憶庫中找到一個適合的書言警句作為題記是很難的,往往是部分有點吻合,整體上卻與文章內容出入較大,甚至完全相反,而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獨立創作一段題記,對學生的語文水平、反應速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即從語言記憶庫里找到一個與文章內容有些許相似的句子,然後通過自己的改造加工,使之完全適應文章的表達需要,那麼,就會少一點左右為難的尷尬。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畫》的題記:「有那麼一種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麼一種很大的舞台,它叫做世界,」這個題記將俗語所說的「戲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組合起來.再添加自己的語言來連接,從而組合成了一個具有自己風格的題記,而且此題記突出了人物寬廣的內心世界,與文章內容完全吻合。絕招三:謹慎開展文體創新一、詩歌體第一種是全文為詩體,一般都寫成現代詩歌。如2004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上帝是公平的》:我曾埋怨過/腳底發黃的布鞋/踏不出/青春的活力/直到我發覺/霍金咕呀的輪椅/嵌出深深的歷史痕跡/我曾咒罵過/臉邊黝黑的胎記/映不出/美麗的臉龐/直到我看見/全身黝黑的黑人/露出甜甜的美麗微笑/霍金是不幸的/在他風華正茂時/卻只能搖動一根手指/黑人是可憐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正也抒寫著/他們的血淚史/我想/上帝是公平的/當一扇門關閉/必會有另一扇門開啟/就像/霍全的(時間簡史》/就像/非洲滿地礦藏/當他們失去部分時/便會有更多的機遇跟隨/於是/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終有一天/我也會發現/其實/臉邊的胎記/是母親的愛撫/腳底的布鞋/是為了/腳踏實地/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第二種是將詩歌作為文章的部分內容,以增添文章的詩意美,除現代詩歌外,還可以採用古代詩體。如2004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薛寶釵魂斷大觀園》,不但引用李清照的詞為題記.還引用了《紅樓夢》中「葬花吟」的部分詩句,最後作者仿古詩寫道:「世人皆怪太圓滑,哪知身世多浮沉。香魂一斷辭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如此一來,使全文更顯得古色古香,與所寫內容非常吻合。第三種是文章不採用詩體,也不引詩歌,而是以詩化的語言來表達,多採用短句,跳躍性較大。這種情況在高考優秀作文中最為多見,也最值得提倡。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優秀作文《聽取心靈的召喚》中的一段:是的,聽從心之召喚。別讓肢雙眼被道聽途說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別把「懷疑論」的精神弄得太過誇張。無論對人對事千萬不要只憑陳年老賬,卻讓心靈的天平總是空空盪盪!揚棄中多幾分審視估量,選擇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墨子會囔啕大哭,當他歧路亡羊,是因為沒有心靈之燈為他導航;孟子「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霸氣,就是「當仁不讓」思想下的個性張揚。當你不熟悉情況,多詢問幾方,恰好似「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是找到捷徑的良方;可是正直與良知要求你這樣或那樣時,你就該勇往直前,千萬別迴避、退讓!二、書信體書信體可以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容易煽情,容易表達自我。而且,書信體十分靈活,除了書信的基本格式外,主體部分可議論可敘事可描寫可說明。書信體的運用主要有兩種,一是與已逝者的對話,這是一種模擬書信體的形式,目的不在於寄達,只在於自我傾訴;一是寫給現實生活中的親朋好友或同學的書信,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標准書信。例如2004年陝西高考優秀作文新傳》,作者根據作文題意要求,對原作大膽改造,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如此為文妙在「似是而非」,難在「似非而是」。四、故事新編與填補空白有相似之處,即都通過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將課文中沒有的內容(主要為事件與時間,而人物往往一致)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不同的是,故事新編通篇進行想像,是借用文本之軀、充人全新的血肉,具有相當的原創性。例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天魔劫火》,借用《屈原列傳》的人和故事,將張儀、鄭袖和屈原之間的斗爭描寫得驚心動魄,將楚王的心理活動刻畫得一波三折。五、故事接龍以教材中的文本為依據,展開想像,從文本結束段開始寫起,創造一個全新的故事。故事接龍是最能體現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寫作形式之一。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優秀作文《桃花源祭——不聽智者之言的悲劇》,寫漁人受高價誘惑,將桃花源出賣給電視台,導致桃花源過度開發,最終給當地人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故事,切合環保主題。文章雖多誇張之語,但總體上是符合邏輯的。六、舊事新論主要出現在議論文中,即作者不盲目認同課文中的某些觀點、評價、情感和態度等,而是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價值判斷。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間也》一文,是對《紅樓夢)中黛玉與寶釵的評述。而作者的評述與常論相異,既緊扣話題,又突出自己的獨到之見,顯得新穎生動,能激起讀者的興趣。現摘錄其中一段:寶釵則不然,且不論她在「寶黛」戀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為人處事:和氣里頭帶著剛強。她待人接物親厚,無論誰都一視同仁,在被人言語冒犯後一笑置之。這需要如海一般寬闊的心胸,如水一般輕柔靈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這樣,也算是一種境界——兼具山的沉穩和水的變通。七、描寫作者教師每上一篇新課文,都要對課文作者進行或簡單或詳細的介紹,有的甚至要求學生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但遺憾的是,多數學生都沒有將這些材料利用起來,白白浪費了許多作文資源。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多數作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書,在他們的一生中,曾經擁有過許許多多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將這些故事整理深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山水中走來的沈從文》,用樸素平實的筆觸,闡釋了沈從文先生性格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靈動與沉穩,突出了湘西的山水對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與同構。文章沒有具體的故事,但簡單的敘述,足以使人看到了一個性情中人,一個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作家。絕招五:注重生活體驗一、寫自己的學習生活學習生活並非是枯燥無味的,關鍵是因為大過熱悉.反而導致感覺麻木,因此,學生往往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而不願深入挖掘自己的生活,其實,只要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學習生活,是完全能夠寫出好文章來的。例如2004午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我快樂你快樂》就是取材於中學生的真實生活,通過對快樂的不同看法,揭示出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師生關系的畸變以及作為一名中學生該如何在老師的要求與自己的能力之間找准讓自己平衡的點,從而達成「我快樂你快樂」的目的。二、寫自己的成長經歷每個學生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許多的趣事、醜事、喜事、傷心事發生,將它們逐一寫出來,就可組合成-篇生動的文章。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吃虧就是佔便宜》,以奶奶的一句話「吃虧就是佔便宜」為線索,記敘了成長過程中三件吃虧的事情,並進行對比議論,闡明了自己的思考,並得出「你只要稍微換一個思維方式,就會贏得幸福和快樂」的結論。全文敘議結合,具有很強的生活實感。三、寫身邊的人和事有的生活雖然不是中學生的,但卻是每天在他們身邊發生著的。如果學生能夠對身邊的人和事加以概括提煉,同樣能寫出優秀的作品。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畫》,講述了一個市長夫人的故事。為了防止丈夫經不起誘惑,她編造了—個善意的謊言,令人肅然起敬。雖然作者所寫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人和事,但所寫內容符合生活的邏輯,具有生活依據,因此,同樣具有很強的生活實感。四、即景敘事抒情指考生寫自己考試前或考試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這種文章帶有即興式特點,其生活性最強,很容易打動閱卷人。但由於時間上的局限,此類文章的把握特別是創新難度較大。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最後的四十五分鍾》,作者抓住考試的最後四十五分鍾的內心活動來展開全文,顯得非常精巧,特別是作者反復使用時間詞:「還有四十五分中」、「就剩四十五分鍾」,從而造成一種緊張感緊迫感,非常符合高考考場氣氛,加強了文章的真實性。五、刻畫父母親情父母親情是中學生寫作的永恆主題.而且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的主要途徑。當然,寫父母親情不能僅儀局限於對父母無私奉獻的謳歌,也應包括兩代人之之間的代溝,以及人家為化解代溝而作出的努力。此類文章,可以是心靈的呼喊,可以是故事的敘述。也可以是行為的評價,還可以是觀點的論述。例如2004年年重慶高考滿作文《沒有翅膀的飛翔》,採用童話體手法,選取飛蛾、雞、天鵝作為陳述主體,分別面對「朋友」「媽媽」、「爸爸」的期望審視自我,形象地闡明了T「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的關系.生動逼真,引人深思,耐人尋味。六、通過幽默體現生活實感幽默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生活的「調味品」,有了幽默,生活才更像生活。凡真正稱得上幽默的作品,—定與生活密切相關,遠離生活,就很難擁有幽默的成分,因此,中學生的作文如果能博得閱卷者的會心一笑,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例如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我是一隻想的「老鼠」》,採用老鼠自敘的方式諷刺了人們是非顛倒,將反常視為正常的麻木心態和不良世風,具有歐亨利的幽默風格。七、編寫生活故事中學生需要寫真實,但所謂的「真實」,不是對生活的自然摹寫,而是在生活基礎上的再創造。學生不但可以根據需要編造生活故事,甚至可以適當編寫一點「典故」或代人立言,編擬—點「格言警句」,這不是刻意的弄虛作假,而是對付應試作文的一個招數。據楊萬業的《誠齋詩話》和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蘇軾參加科舉考試,考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這是一個乏味無比的試題,而蘇軾為了有力地論證這一正統的觀點,信手編造了一段史料.「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弄得連博學的主考官歐陽修都不知其所本,只得在蘇軾金榜題名後才向他討教此語究竟出於何典。可萬萬沒想到,蘇軾軾坦然直陳:「何須出處,想當然爾!」對此.歐陽修非但沒有暗呼上當,反倒「賞其豪邁」,並稱「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但日文章必獨步天下。」既然蘇軾這樣的大家都可以在考試時自編史料,為什麼中學生就不可以編—點故事、典故乃至格言警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