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全國2卷滿分作文:
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這是鳥兒的感恩。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人類的感恩。
因為懂得感恩,他們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創下了人世間溫馨的傳奇;因為懂得感恩,這世界才會如此美麗。幸福如花,在感恩的枝頭美麗綻放。
「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這兩表道盡了人間感恩的真諦,演繹了人世間感恩的傳奇。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七出祁山,巧計破敵軍,為劉備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後人為他寫下的詩篇,為報當年的知遇之恩,他用畢身的精力向後人詮釋了感恩的真諦。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卻用自己的溫暖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長大成人,且名揚四方,為官作宰是多少讀市人畢生的夢想,十年寒窗不正為一朝為官?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李密卻不曾忘記自己的祖母。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知道「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在為官和報恩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向世人彰顯了一首偉大的詩篇——感恩。他們的感恩溫暖了自已,感動了後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們的感恩的枝頭灼灼其華。
感恩之心,是我們維系這個世界的根本,擁有感恩的心,才能稱之為有靈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後果不堪設想。
雲南大學曾震驚一時的血案是多少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馬加爵一時的性起讓四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終結,我不想說他的殘忍。我只想說,他真的不懂感恩。雲南大學用知識培養他,而他卻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養大,他卻讓他們體會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楚;他與同學的同學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當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開在哪裡?
數十年為戰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陳健對戰友的感恩;荊軻賭命,是為報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數十年專注研究雜交水稻,是為祖國的感恩。
懷抱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將愛傳遞。將別人無私的幫助,深深銘記,並將之傳遞,這世界因感恩而美麗。
人世間沒有不絕的風暴,感恩卻有其不老的風情。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灼灼其華。
點評:
這篇文章中心突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流暢。
文章以「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題,以闡明感恩和幸福之間的關系作為主要的內容,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跨越時空,讓孔子、李密和馬加爵形成鮮明的對比,無可爭辯地說明了「因為懂得感恩,世界才會如此美麗」的道理。
文章十分注意過渡和照應的安排,標題和內容照應,開頭和結尾照應,議論抒情的句子和敘述的內容結合也十分緊密。文章還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頭灼灼其華」這樣的句子來組織全文,顯得完整、縝密而從容。
感情真摯、健康而飽滿,也是文章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㈡ 高考作文中議論文和議論性散文有什麼區別
議論散文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於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專提供一個廣闊屬的思索和聯想的天地。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於一爐。
議論性散文屬於散文,屬於文學作品,而不是議論文。
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敘事性散文、寫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內涵是理,是對關於社會、人生等問題的獨特思考,它的主旨還是議論,其目的在於啟發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寫作筆法。一般散文則是側重於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論證,文學性和情感性較弱。
㈢ 高考語文議論文的常用句式有哪些
1.不求……但求……:不求轟動效應,但求經世致用;不求輝煌卓越,但求從容淡定;不求如日中天,但求月白風清。
2.不是……而是……:不是大地歸屬心靈,而是心靈歸屬大地。因為我們都是地之子,厚德載物的大地是我們茁壯成長和詩意棲居的家園,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港灣。不是人使真理偉大,而是真理使人偉大。(羅曼??羅蘭)
3.……也……:親情的生長,源自生活的環境,也渴望制度的保障。
4.……是……是……:尊嚴是生命的天賦內涵,尊嚴是人格力量的彰顯,尊嚴是人生價值的標桿.
淡定是一種心態,淡定是一種力量,淡定是一種胸懷。
淡定是一種從容的心態,淡定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淡定是一種博大的胸懷。
淡定是一種從容不迫的心態,淡定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淡定是一種博大寬容的胸懷。
5.需要……更需要……:改革需要理念設計,更需要信心和行動;改革需要智慧和能力,更需要勇氣和良知;改革需要激情和超越,更需要理性和務實。
人生需要理想和憧憬,更需要腳踏實地的行動;人生需要燦爛和輝煌,更需要平淡和從容;人生需要激情和個性,更需要理性和寬容。
6.需要……不需要……:我們需要自尊,不需要廉價的憐憫;我們需要理性,不需要盲目的激情;我們需要信念,不需要混沌和懵懂。
7.要看到……更要看到……:要看到民生是國計的起點和終點,民富是國強的保障和支撐。但更要看到,民生深處是民權,沒有民權就沒有民生。
8.沒有……就沒有……:沒有奼紫嫣紅的花朵,就沒有美麗婀娜的春天;沒有高遠不俗的理想,就沒有五彩斑斕的翅膀;沒有明亮清澈的眼睛,就沒有美麗無邊的風景;沒有堅定執著的信念,就沒有詩意氤氳的人生。
9.沒有……哪有……: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10.(需要)有一種……叫……:面對生活,我們需要一種姿態,這種姿態叫擁抱。擁抱燦爛擁抱輝煌,也擁抱悲傷和滄桑;擁抱鮮花擁抱掌聲,也擁抱誤解和爭鳴。有一種力量叫從容,有一種腳步叫匆匆,有一種幸福叫淡定,有一種眷戀叫深情。
11.所有的……: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主題歌。但我知道,那永遠不是我。
所有的故事都在詮釋著今天,所有的歷史都在當下發言。往事並不如煙,人心並不健忘,歷史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所有的智慧都來自思考歷練,所有的尊嚴都來自人格風范,所有的幸福都來自淡定的心態和匆匆的步履。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使人不同的不是出身而是德行。
12.……的……還是……:激情的裡面還是激情,天空的上面還是天空,腳步的前面還是腳步。,道路的前面還是道路。
13.……而且……:只要樹立了遠大理想,就會有一種激情從內心最深處的每一寸角落裡孕育、澎湃而且升騰.
14.最:一個純潔甜美的微笑,讓人想起春風中最嫵媚的那朵玫瑰花。
15.……但……:貧窮永遠不能湮滅親情,但貧窮時時可能壓抑甚至扭曲親情。
心態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如果心態不端正甚至消極、畸形、陰暗,那麼人生註定會暗淡無光、荊棘叢生。
16.……著……的……:我幸福著你的幸福,孤獨著你的孤獨,牽掛著你的牽掛,焦慮著你的焦慮。
17.…… ……和……:電視春晚的出現,曾經帶給人們些許激動。但是很快就引發了人們的懷疑、疲憊和失望。
18.有……有……有……: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雙清澈銳利的眼睛,有一個美麗繽紛的夢想,有一顆淳樸博大的心靈。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坦然面對人生二字,不因懵懂愚昧而羞恥,不因平庸無能而赧顏,不因心胸狹隘而無地自容。
19.……的……的……的:愛是純潔的,愛是博大的,愛是永恆的。
20……裡面有……:愛裡面有純潔優雅的情感,有優美豐富的人性,有神聖庄嚴的責任,有闊大坦盪的胸襟。愛是給予是奉獻是悲憫是擔當,是永恆的人性之光。
21.這就是……: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的魅力,這就是輝煌的人生。
22.比如……比如……:要想為個性的成長塑造良好社會環境,我們就必須堅決摒棄那些壓抑個性發育的陳腐僵化、沒有出息的觀念,比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比如出頭的椽子先爛,比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23.……對……的……:渾渾噩噩的生活,是對生活的褻瀆,是對自我的放縱,是對青春的辜負,是對心靈的玷污。
24.為……的……: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稚嫩的臉上面向困難始終燦爛著的那抹笑容;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能在貧瘠中從容書寫飽滿豐富的人生;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命運,為他們的堅強,為他們艱難困頓中倔強而昂揚的成長。
25.大……:偉大的人物也有快樂也有悲傷也有孤獨也有寂寞,但那是一種大快樂、大悲傷、大孤獨、大寂寞。因為他們不汲汲於個人得失,他們的心臟和整個宇宙一起跳動。
26.也許:也許花兒只為一人紅,也許楊柳春風本無情,也許命運也由命註定,也許歷史只是上帝遺落人間的一雙眼睛。其實沒有也許,只有真實的人生。
27.是誰在……著……的……:是誰在敲打著誰的窗欞,是誰在陪伴著誰的孤燈,是誰在誰的詩行里流連,是誰在呼喚著誰的黎明?
28. ……著……著……著……:人生無處不風光,思考著、感悟著、傾聽著、傾訴著……這一切都是快樂的。
29.當……時,當……時,當……時:書是人的精神支柱,它塑造了我的靈魂。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
時,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尊嚴;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時,我懂得了生命的價值;當魯迅說:「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時,我懂得了沉默中的力量。
30.不在……中……,就在……中……: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不在艱難坎坷中崛起,就在艱難坎坷中沉淪。
㈣ 高考語文議論文怎麼做
提出論點,擺出論據,確定觀點
㈤ 高考語文作文一定要寫議論文么
不一定
議論文和散文是最好的選擇
可以體現你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語言功底內
散文可以體現你對人生
對生命容
對生活的感悟
議論文則可以看見你思考的深度和自己獨到的見解
高考的作文畢竟不是一場類似「語文報」的作文比賽
老師閱卷的試卷也不允許你有足夠的含蓄放在文章里
如果是記敘文和詩歌
畢竟有點突兀..
[個人觀點]
㈥ 高考滿分作文 給材料 議論文
2011高考全國2卷作文
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據此在互聯網上設計了一項調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cai票在你手裡,你怎麼做?」調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29.9﹪的人選擇「通過協商協議兩家對半分」有28.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22.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19.9﹪的人沒做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立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滿分作文:撐起一片誠信的藍天
有人曾問我:"誠信是什麼?"我說:"誠信是清泉,能說清你節操的一眼清泉。"有人曾問我:"誠信是什麼?"我說:"誠信是渾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點垢點。"也有人問我:"誠信是什麼?"我說:"誠信是花,能給整個世界帶來芳香的花。"
是啊!誠信是清泉。
我們生活的世界太需要這樣的清泉,我們的周圍有太多的欺騙和謊言,我們多麼想擁有一片承諾於人,守信於人的藍天,有人因為欺騙而失去了最珍貴的友誼,有人因為謊言而眾叛親離,也有人因為欺騙而走上了生與死的邊緣,試問,我們身邊沒有欺騙,那該有多好啊!有人為了信守承諾而至死不渝,那桃園里的三拜首,豈能忘記?關老爺的誠信又怎樣?面對高官厚祿,面對加官進爵,他毅然過五關斬六將,留下千古美名,只為一個"信"字。
誠信是玉,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
它有著玉的清潔,它有著玉的高貴,它更有玉的堅貞,歷來文人學士以玉為友,以玉為伴,這就是玉與信的融合吧!他們在玉的身上學到了信,一個傳唱千古的立身准則。"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無信的代表,一代豪傑呂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騎赤兔烈馬,那是何等威風,何等的英雄,可到頭來,卻為一個"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諾別人的話當作兒戲,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藝,那是他愚啊!那是他無信啊!假若給他一個機會,一個從信開始的機會,歷史或許真的要重寫。
誠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語。是的,我們的生活更需要鮮花來裝點,我們的人生更需要鮮花來陪伴,陶淵明先生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諾言,與菊花結緣,他守望著那一棵棵誠實的菊花,活的多麼自在,又怎願與那充滿欺騙,黑暗的統治勢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為有那誠信的山菊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實,很自然。
在這片誠信的藍天,不需要欺騙,不需要謊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堅貞的玉,芬芳的花,因為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字--"信"。
看!誠信的藍天下站著三個人,你、我、他。
㈦ 《學會尊重》高考作文議論文範文
尊重,是臉上一抹真誠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發表不同意見時的傾聽;尊重,是為別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獻給身邊的人。
我們從小都受到過「孔融讓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不能嘲笑諷刺殘疾人。這樣的理論有時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為什麼年紀小便要吃小的梨呢?為什麼一定要讓座如果我也已經很累了?為什麼不可以直接說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
其實真正的道理在這兒: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句話叫「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意思是說別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瓊瑤做為回報。所謂禮尚往來,在人類的社會中,你付出一分便會有一分的回報,不會多不會少,總有一天一定實現。這是規則。規則在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會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隨後他們亦會如你所做般對待你。
不是沒有這樣的反例吧,試問哪見過一個憤世嫉俗目中無人的狂小子會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與眾不同」來吸引大眾好奇的目光罷了。
尊重是一種大智慧,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旁人與自己的相同之處不難,得遇知音的興奮雀躍足夠掩住「尊重」那平實些微的光芒。難的是尊重旁人與自己的相異之處。比如:你認為吸煙有害健康而且污染環境,他卻將其視作一種調劑,他說人生就是要積極進取、鮮活濃烈,而你只求平淡、安詳、恰然、舒適的過一輩子。所以每個人都有不盡相同的差異何止千千萬?尊重便是守著自己的人生信條並從客觀的角度和欣賞的目光去看對方,並不苛求相同,只求正視相異。
因此,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感悟明了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態優雅、舉止從容,因為有足夠的自信支撐自己,也有足夠的寬容去審視旁人。所以會被旁人所尊重,只是因為其身上所散發出的高貴又平和的氣息實在是讓人嚮往和吸引。
尊重會讓人心情愉悅、呼吸平順,尊重可以改變陌生或尖銳的關系,若是有對彼此足夠的尊重,戰爭都是可以避免。
古人雲:愛人者人恆愛之,重人者人恆重之。
㈧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如何寫得深刻專題訓練 通用
所謂「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見解,作文的觀點能給人以思想啟迪。其次是能夠進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總之,站得高,想得遠,挖得深,說得透,才能達到「深刻」的要求。 1.掌握把握本質的一些方法。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對事物的現象進行概括,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進而「上升」、「飛躍」,形成對事物理性化的認識。 2.把握一些「理論武器」。事物的現象是錯綜復雜的,因而,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並非易事。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積累,要注意吸收消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時時留意其他理論書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論斷。這樣,帶一點「理論武器」走進考場,根據需要,適時地、適當地、妥帖地加以運用,會使你的文章具有思辨色彩。 3.文體不同,把握本質的方法不同。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現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是通過議論與抒情來體現「透過現象深入本質」。議論文首先要有正確、科學的道理,而且這個道理還要盡量講得深入、切實,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質;其次要有周密的論辯性;最後議論還要有較強的說服力。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這一要求是前一要求的深化,或者說是深層次的表現。表現在議論文中是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充實、嚴謹、豐富的論據是論點深刻的因;在記敘文中是情感與現象的關系,深摯真切的情是生動感人的敘述事例之因;在散文中是形與神的關系,朱自清的「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是他夜間獨游荷塘的因。其表現形式依文體而不同,但絕不是口號式的表白,而是理性思維與情感內蘊的自然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