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文的一般結構列個框架
一、提高認復識事物和製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像,培養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志。
㈡ 作文黃金結構框架語文
「一開」———開門抄見山點清題。簡單、明了,幫助大家減少思考時間,快速成文。
「二過」———二段過渡不猶豫,第二段相當於人體的「脖子」,連接著第一段和文章的主體。
「三詳細」———三段四段寫詳細,詳略得當、不丟分。
細節描寫應該在主體部分得到充分體現。在這部分用上「六感」,細節描寫就出來了,有了動詞文章才能生動
「五段補充」———再來一個呼應句,可以寫環境、事情最後的結果。
「六點題」———抒發感情、升華中心。
㈢ 小學三年級寫一篇好的作文需要什麼樣的框架結構
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現在我常有這樣的感覺:死神就坐在門的過道里,坐在幽暗處,凡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麼時候它就站起來,對我說: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說:但不管是什麼時候,我想我大概仍會覺得有些倉促,但不會猶豫,不會拖延。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說過,徐志摩這句未必牽涉生死,但在我看來,卻是對生死最恰當的態度,作為墓誌銘真是再好也沒有。死,從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陳村有一回對我說:人是一點一點死去的。先是這兒,再是好兒,一步一步終於完成。他說得很平靜,我漫不經心地附和,我們都已經活得不那麼在意死了。這就是說,我正在輕輕地走,靈魂正在離開這個殘損不堪的軀殼,一步一步千別著這個世界。這樣的時候,不告別人會怎樣想,我則尤其想起輕輕地來的神秘。比如想起清晨、晌午和傍晚變幻的陽光,想起一方藍天,一個安靜的小院,一團撲面而來的柔和的風,風中彷彿從來就有引導母親和奶奶輕聲的呼喚-不知道別人是否也會像我一樣,由衷地驚訝;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兒去了?生命的開端最是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好沒影兒的忽然你就進入了一種情況,一種情況引出另一種情況,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一來二去便連接出一個現實世界。真的很像電影,虛無的銀幕上,比如說忽然就有了一個蹲在草叢里玩耍的陔子,太陽照耀著他,照耀著遠山、近樹和草叢中的一條小路。然後孩子玩膩了,沿小路蹣跚地往回走,於是又引出小路盡頭的一座房子,門前正在張望他的母親,埋頭於煙斗或報紙的父親,引出一個家,隨後引一個世界。孩子只是跟隨這一系列情況走,有些便成為不更改的歷史的原因。這樣,終於有一天孩子會想起開端的玄妙;無緣無故。正如先哲所言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其實,說影兒忽然你就進入了一種情況「和」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這兩句話都有毛病,在」進入情況「之前並沒有你,在」被拋到這世界上來「之前也無所謂人不過這應該是哲學家研究的題目。對我而言,開端,是北京的一個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著窗檯,透過玻璃看它。屋裡有些昏暗,窗外陽光明媚。近處是一排綠油油的榆樹矮牆,越過榆矮牆遠處有兩棵大棗樹,棗樹下是四周靜靜的窗廊-與世界最初的相見就是這樣,簡單,但印象深刻。復雜的世界尚在遠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恬的時間四周竊笑,看一個幼稚的生命慢慢睜開眼睛,萌生著慾望。奶奶和母親都說過;你就出生在那兒。其實是出生在離那兒不遠的一家醫院。生我的時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見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著為我准備的鋪蓋踏著雪走到醫院,走到產房的窗檐下,在那兒站了半宿,天快亮時才聽見我輕輕地來了,母親稍後才看見我來了。奶奶說,母親為生了那麼個丑東西傷心了好久,那時候母親後來閉口不談,只說我來的時候」一層黑皮包著骨頭「她這樣說的時候已經流露著欣慰,看我漸漸長得像回事了。但這
㈣ 二三事作文600字寫人結構框架
寫作思路:可以寫自己,也可以寫自己的親人等等,以寫自己為例,列出框架先寫出生發生的事,然後寫兩歲的事,再寫某一個年齡段發生的事,這就是二三事作文的規則,結合發生的具體事宜敘述。
正文:
你三十歲那年擁有了我——這個麻煩的小傢伙。你本應該在職場上像虎一樣揮灑汗水,但你卻放棄了奮斗,平凡地工作,對我露出了虎的另一面——如水般的慈愛,並將它全部給予了我。
我的降生在帶給你快樂的同時也招來了不少麻煩:半夜的哭啼聲,被子上的「地圖」,「勇於探險」的精神……,但你總是盡量滿足我合理的一切要求。你教我說話,教我認識世界,還教我學會做人,如同我的老師。
兩歲那年,我哭鬧著爺爺奶奶給我變糖吃,爺爺奶奶做不到,我就立刻掉眼淚,哭得唏哩嘩啦,一邊哭還一邊用袖子擦鼻涕,做出一副讓人心疼的樣子。不久,我的哭聲引來了媽媽,媽媽先是問清楚我哭的原因,再輕輕摟住我,將我從地上抱起來,又撫摸我的後背,將我從客廳搬回了卧室。
在卧室的床上,媽媽抱住我,輕聲細語地給我講著道理,告訴我不應該對爺爺奶奶這樣的無理取鬧,又牽起我的手問我願不願意去給爺爺奶奶道歉。我想掙脫媽媽的手,便使勁地搖晃,而我嘴裡還說著含糊不清的「我不要」。
這時,媽媽真的生氣了,一個巴掌蓋在我屁股上,我「哇」地一聲,哭得更響了,而那時,我也只會哭。媽媽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次打你不是因為媽媽不愛你,而是因為媽媽想告訴你,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我停下了啜泣,紅著眼看著媽媽。
幾年過去了,我成為小學二年級生了,明白了何為尊重,何為做人,也開始學習彈琴。那天,我做好作業,開始練琴,一串串琴聲從琴鍵中流出,我努力地彈著,然而遇到了麻煩——有一段譜我總是彈不順暢,卡在了那兒。
我開始顯得急躁不安,幾滴汗珠落在我的額角,急得直想哭,眼珠已經在眼眶裡打著轉。這時,媽媽的一句無心之語「你幹嘛呀,趕快好好彈琴!」加重了我的負擔,我撐了撐,終於在手酸與心理負擔太重的情況下迷糊地伏在琴上睡著了。
在半夢半醒之間,只覺得有一股力量在將我拖上床鋪,並為我換好衣服,關上琴。那是誰?我猜想著,努力睜開眼,靠著睜開的一條縫辨認著:一個紅色的身影,短發。咦?那不正是媽媽嗎?哦,原來是媽媽呀。我想著,進入了夢鄉……
時間又迅速地流逝著,從不彈琴到拉小提琴,我又度過了一個階段,我上初中了。我當上了勞委,負責地工作。有一天,有一個組的人不願聽我的話,沒掃干凈教室便回家了。當時我不知為何,總是把別人的錯歸到自己身上,自負地找媽媽哭訴。
媽媽輕拍著我的背,告訴我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就像我小時候那樣平復我激動的情緒,接著媽媽拿起手機幫我轉告老師具體情況。我瞬間感覺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那樣的令人安心……
十三年來,是誰伴著我笑,陪著我鬧?是誰為我抹去淚水,撐起一片藍天?是你,媽媽。除了你外,又能是誰呢?我愛你,我的老虎媽媽!
㈤ 什麼是作文的框架式結構
的美,不一定是要做什麼偉大的好事,也不一定要成為偉大的人,更不是表面上的那種美。即使最微小的瞬間,也可以體現出美的細節。美可以是愛,也可以是幫助。
那天,我要去上課。就在不久前,我剛和同學去打了電動,心情出奇的好。我們買了很多東西,還一起吃了飯。我坐公交車來到了上課地點,一路上都哼著超級瑪麗的小曲。上課時,我好像靈魂附體了一般,所有的問題都不在話下。原來興奮也是可以激發人的探索慾望飛啊!老師同學看我的眼光都好像在看外星人,我就在人們的詫異中度過了一個下午。
到了下課的時間已經是45點了吧,以前跟我不太熟的同學也跟我聊起了天來。他們還拉我一起去吃了烤肉串和章魚丸子。就這樣過了快30分鍾,我跟他們說了聲再見就走了,來到了坐車的地方。
等了好久公交車才來,我有點慪氣。我上了車,可尷尬的一幕卻發生了。我摸摸錢包,可只摸到了一個銅板。我低頭一看,原來滿是零錢的錢包,被我吃的一轉眼只剩下了一塊錢。我尷尬的向司機笑了一笑,說:「不好意思啊司機叔叔,我只剩一塊錢了,能讓我坐車嗎?」司機看都沒看我一眼就冷冷的說:「不行!」
我轉頭看著其他乘客,可沒有一位願意借我一塊錢。我只好趕緊灰溜溜的下了車。
我站在站台前,腦子一片發熱。我想盡了一切能一塊錢上車的理由,連劫車都想到了,可最後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我不得不借錢了。我走到一位阿姨前,說:「姐姐,請問你能借我一塊錢坐車嗎?」這位阿姨笑了一下,說:「不好意思哦,我沒有零錢。」我笑了一下,只好走開了。我又向一位帥哥借錢,這位帥哥更是乾脆,沒錢。我絕望的坐在公交車的凳子上,嘆了一口氣。這時候一位大爺走過來說:「孩子,你是不是沒錢坐車啊?」我輕輕的點了點頭。他伸出手來放了兩塊錢在我手裡說:「你去坐車吧。」說完他就走了。我趕緊跳起來說:「爺爺,你叫什麼名字?我一定會還你錢的!」他轉頭笑了笑,走了。我見他走遠了,沒追上去。我又見公交車來了,就上了車。
回到了家,媽媽看到我趕緊沖上來抱了抱我說:「啊呀,兒子啊,你跑到哪裡去了呀?!我急死了啊!」我看了看手錶,原來都6點多了,時間過的飛快啊。
㈥ 溫暖的作文框架結構
有了提綱 寫的時候便可以避免離題 使文章中心突出 條理清楚 有詳有略 結構完整 這是我個人做的 覺的應該是這樣的
㈦ 以框架的結構寫一篇600字的作文,題目自然神韻
領悟自然神韻
自然是春的輕盈,夏的靈動,秋的沉穩,冬的凝練感悟自然,領略神韻,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充實①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是陶潛對於自然的感悟順應自然的變化,歸向生命的盡頭,快樂地聽從天命,還有什麼猶疑呢?很顯然陶潛明曉什麼是自然,並懂得順應自然,他便是領略到了自然的神韻②
自然擁有無窮的力量,正如李白所描述的那樣: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從中不難看出李白明曉了自然的無窮和人生的短暫,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自然的神韻③
陶潛與李白從自然中領略到了兩種不同的神韻,並指引了他們的生活,他們都取得各自領域的成功,為後人所銘記④
現代社會對自然的破壞使得自然一次次發出怒吼人類突然發現大自然好像在懲罰著人類,無盡的掠奪最終導致了大自然的反抗⑤
請看:一片片森林迅速地消失,一條條河流被污染,生物的多樣性在減少,地球的自凈能力在減弱,這都是因為我們沒能停下來領略一下什麼是自然,而絕非是物質的享受夕陽如畫的九寨溝如今已不堪重負,巍巍泰山之上到處是白色垃圾,昔日美麗的天池也一再遭到破壞污染……⑥
領略自然不等於參觀拍照⑦我們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麗,去領悟自然的神韻我想,如果真的是要去親近自然,哪怕房前屋後的池塘樹木也能讓用心的人感悟到自然吧!⑧
蘇軾說「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們所做的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微塵,又有什麼影響呢?那是他忘記了去領悟,他只是活在追逐之中,卻不曾停下來看看外界的變化,當他靜下心來時會發現「物與我皆無盡也」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代書聖王羲之寫下的千古名帖正是由於他對人的感悟,對於人所生存的自然的感悟造就了他名垂千古的盛績⑨
人生需要感悟,而這片神奇的土地更需要感悟領悟大自然的真諦、神韻,並用之指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⑩
㈧ 高中語文作文議論文結構
如何寫好議論文
議論文的寫作要求:
一、 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基本要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 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 |
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錯誤觀點。新聞報刊中的評論、雜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屬於議論文的范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 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一)、議論文寫作三要素
議論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論點必須正確。論據是為說明論點服務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實勝於雄辯,是最好的論據。論據也可以是人們公認的真理,經過實踐考驗的哲理。論證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
1. 歸納法
從分析典型,即分析個別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點,然後得出結論。
2. 推理法
從一般原理出發,對個別事物進行說明、分析,而後得出結論。
3. 對照法
對所有事實、方面進行對照,然後加以分析,得出結論。
4.駁論法
先列出錯誤的觀點,然後加以逐條批駁,最後闡明自己的觀點。
(二)、議論文的特點
議論文的結構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結論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論點,即文章的主題,在正文部分擺出有利的事實,對論點進行嚴密的論證,最後根據前面的論證得出結論。
(三)、議論文的寫法
要寫好議論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論點。
論點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夠的論據,可以列舉生活的實例。
3.論證要有嚴密的邏輯性。
所有事實、原因、理由應緊密地同結論連接起來。
4.層次要清楚。
5.態度誠懇、友好,因為議論文重在說理,以理服人。
議論文在寫作手法上以議論為主,但有時也要運用說明、敘述、描寫等手法。議論中的說明常為議論的開展創造條件,或是議論的補充;議論文中的敘述和描寫應是為論點提供依據的因此,敘述應該是概括的,描寫應該是簡要的。
6.論據要充分
欲證明自己的觀點必須有充分的證據。作者可以列舉事實、展示數據、提供事例、藉助常識或利用親身經歷。
二、如何寫好議論文
1.寫好字
一篇內質不錯的文章,字跡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評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試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閱卷者打分的 情緒。美觀整潔的書寫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對閱卷者評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筆劃要清楚。字跡筆劃清楚,字體端正,就能給閱卷者留下好印 象。相反,龍飛鳳舞,一路狂草,但難以辨認,就算文章寫得好,也難以讓人欣賞。其次,字體要適中。字體過大,卷面有擁擠繁亂之感,觀之不雅。字體過小,閱讀起來如覺蟻行,極其費神。再次,盡量少塗改。要塗改也須規范地塗改,切忌亂塗亂畫,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點,造成凌亂之感。
2.擬好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傳遞顯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於它位居文章結構之首,所以文章題目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閱卷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議論文擬題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確的基礎上力求醒目、舒暢。具體而言,可鮮明,可形象,可簡潔,可別致,可整齊,不一而足。總之,以能激發閱卷者閱讀興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 之感為最佳。
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徵,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夠傳達出文章內容之大概,便於閱卷者准確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3.開好頭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間上突出其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 的話題。因為評分標准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閱卷者按等計分,也有利於作者展開論述,不致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靚,即要精彩。這也是傳統文論中所說的「鳳頭」。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開頭要精彩,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導入話題。
4.中間段寫好首句和末句
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因此,寫作議論文要盡量符合這些標准。
常見的論述模式是:首句為小論點或承上啟下的過渡詞句;中間圍繞小論點,運用恰當的事實、理論論據,或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分析說理;最後結合論述內容寫一兩句小結的話語。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寫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脈絡,顯示全文的論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體論證結構常用正反對比式。許多 道理只要從正反兩面說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論述嚴密。在考場中熟練地運用這種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開寫作,減少失誤,節省時間。同時,它可使閱卷者能便捷地依據評分標准,在中檔以上分項計分,避免不利於考生的個人評分因素出現。
5.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一個人要豐滿多彩,光有靈魂和骨架,沒有血肉是不可想像的。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如司馬遷、居里夫人、張海迪,變換著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 新的論據說理,使閱卷者在閱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系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6.結好尾
結尾是全文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著名作家師陀曾說:「寫文章不管長短,首先要考慮好結尾。有了結尾,如何開頭,中間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結尾當如豹尾,響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奮進。如魯迅的《論雷鋒塔的倒掉》,結尾只有兩個字:「活該!」短短兩字,可謂簡潔 之至,力透紙背。
其實,文章的結尾有時比開頭還重要。由於閱卷者看完結尾後即開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閱卷者的評分心理。李漁曾說:「篇際之終當以媚語攝 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別。」結尾如有此種效果,整篇文章將增色不少。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乾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性和鼓舞性。
7.語言形象暢達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准。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形象。有些同學寫議論文,常擺出說大道理的架式,將哲學原理和辯證法的術語一股腦搬出 來,以求說理的充分、透徹,但效果適得其反。
一個道理有一千種說法,要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要顯形象生動之效,除了採用比喻、類比、事例等論證方法外,形象暢達乃至華美的語言必不可少。修飾 議論文的語言,注意運用比喻、排比、對偶和反復等修辭,使文章形成華美流暢感;注意運用假設句、反問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強不可辯駁之勢。修飾語言之功,雖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積久成習,自然會有長進。
如何寫好高中議論文?
高中語文中的議論文寫作是高考的重頭戲,作為高考語文成績還不錯的我,想給大家一點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在議論文寫作中,要掌握基本的寫作框架,即開頭鮮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一步非常重要,而且雖然有的書本上告訴我們可以在文中或是末尾提出論點,但是這樣都不如在文章的開頭直截了當地提出論點好,因為閱卷老師批改議論文首先就要找文章的論點,把論點鮮明地擺在開頭第一段,不僅可以時刻提醒自己:我將要寫什麼,避免跑題,而且可以清楚明白地告知閱卷老師本文將要寫什麼內容!同時,不要忘記要在文章的最後重申自己的觀點!
其次,要掌握相關的論據。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建議大家可以在平時多多翻閱一些論據大全之類的書,平時多多積累,也可以多多翻閱一些報紙、雜志、課外書等,不僅可以培養語感,而且可以為自己的作文寫作積累素材,一舉兩得!需要提醒的是:論據並不是越多越好,我們的記憶力是有限的,關鍵是活學活用!往往一個論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說一個論據可以證明多個觀點。比如,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我們既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學到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可貴精神,也可以學到她並不把取得的榮譽當回事,只有放下所取得的榮譽,才能取得更大的輝煌。所以,我們要對論據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議論文雖然以理性地說理為主,但是還是要寫得精彩!議論文寫作雖然不易像敘述文那樣寫得動人、漂亮,但是還是可以寫的很精彩的。這就是取得高分的關鍵!很多學生在寫議論文中往往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我的文章也沒有跑題,我也說理很清楚了,為什麼分數不高呢?這就因為我們說理的過程不夠生動、精彩,語言不夠吸引人,為了解決這兒問題,我們可以平時積累一些古典詩詞、名人名言等,適時地運用到議論文寫作中,有幾句精彩漂亮的詩詞、名言,定會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無形中就會給自己加很多分的哦!
以上作為個人多年經驗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提高作文成績,大家有什麼關於高中語文學習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起交流!
㈨ 作文的框架結構(二)
說的話客戶電話都叫我v自己問笑死神經病蘇小姐傻不傻西卡
㈩ 作文的框架怎麼寫
前兩段兩段可以這樣寫:
第一段語言優美或有哲理性,不要太長,三行以內;
第二回段入題答、點中心,概括下文要寫的內容。
然後就是最後的結尾兩段:
一段點中心、扣題,另一段抒情聯系生活、人生,升華主題。
中間的三段可以把其中的每一段變為兩段或三段。
第一段,概括說明我這一段要講一個什麼故事。
第二段,簡潔生動地描寫出這個故事,一定要圍繞題目敘述故事,為下一段點明中心做好鋪墊。
第三段,把前面歸納的那一組問題回答清楚。
可以採取更多的段落,使各段形成排比關系,但注意不要把內容寫空了,要有具體的觀察點,具體對這一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