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蘇各地 高考或模擬卷 語文附加題練習 哪裡有
757 2008年9-11月江蘇省各復地名校高三語制文模擬試卷大匯編--文言文閱讀篇(共45篇)
756 2008年9-11月江蘇省各地名校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大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共44篇)
755 2008年9-11月江蘇省各地名校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大匯編--實用類文本閱讀(共42篇)
754 2008年9-11月江蘇省各地名校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大匯編--論述類文體閱讀篇(共38篇)
753 2008年9-11月江蘇省各地名校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大匯編--古詩鑒賞篇(共45大題)
752 2008年9-11月江蘇省各地名校高三模擬試卷大匯編--默寫篇(共38個片段)
http://www.lnyuwen.com.cn/zxsta8.htm
B. 尼瑪啊!今年高考語文單選共12個,錯了11個,我SB,這讓我說什麼好,還不如別人蒙的!
哥們 跟你說句實話 我的語文是出了名的爛 第一年的時候單選錯了8個 我復讀的一年 第二年錯了10個 騙你小狗的 英語也是很爛的那種 但是因為數學跟理綜比較好 最終還是過了重點本科線 現在在山東理工大學 樓主請相信我 不到最好 誰都不知道結果的
C. 額,我今年高考只過了一本線11分,高考時語文失誤較為嚴重,在報志願
高考錄取是按批次進行的。一批錄取完,一本B段降分錄取完畢,才開始二批的投檔。放心,是不會出現你說的情況的。也不會影響你二批志願的投檔。
D. 2011江蘇高考語文的平均分多少啊
最多85分,今年考試院不敢公布,害怕遭到唾罵。
E. 2009江蘇高考語文試卷現代文閱讀《上善若水》的問提11、12、13與14題的答案能不能詳細的解釋一下。謝謝
⒒(5分)領起全文內容,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激發讀者的思考。
⒓(6分)因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確:順應自然,符合生態,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學:「低作堰、深淘灘」「分四六、平澇旱」;③功效長久:至今仍在發揮灌溉、防洪的作用;④體現了「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
⒔(6分)採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追懷;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達對現實環境問題的憂思;虛實結合: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⒕(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築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後任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題材料以散文、小說為主,也可選擇合適的詩歌或戲劇作品。
【解析】《上善若水》,作者是「寵辱不驚的傳奇作家張笑天」,新浪網稱「張笑天的作品著重反映當前社會生活,探索人們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問題」。原文刊2008年9月《吉林日報》,長約3700字,命題者將其精簡為1000餘字。但文章主旨切合江蘇卷一直秉持的對現代文明的憂思。從高度發達的媒體文化可以把我們「娛樂死」(2005年《波茲曼的詛咒》)到對關中農民勤勞樸素積極樂觀生活的無限憧憬和贊美(2006《麥天》);從對無限美好的農耕文明的禮贊和依戀以及對其即將消失的無限惋惜(2007《一幅煙雨牛鷺圖》)到對中國農村洋溢著的樸素的人情美、親情美的謳歌(2008《侯銀匠》)……,江蘇高考語文卷命題者一路走向2009年,對「原始」「原生態」的吶喊,對「生命之泉」「綠洲」的企盼,依舊是文本賁張的血脈。
可以看出,命題延續了全國卷散文閱讀(如《總想為你唱支歌》)的思路,考生還是可以作出基本的思考的。汶川地震,讓「都江堰」理所當然成為熱門話題,關注生活,著眼現實,無疑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正軌和坦途。閱讀面廣的
F. 2014年江蘇高考中語文附加題要考哪十一本名著最好把作者也寫在名著的後面。
2014江蘇語文高考,附加題名著閱讀要求學生閱讀十一部名著,即曹雪芹高鶚《紅樓夢》、專羅屬貫中《三國演義》、巴金《家》、老舍《茶館》、沈從文《邊城》、魯迅《吶喊》、泰戈爾《飛鳥集》、莎士比亞《哈姆萊特》、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海明威《老人與海》、茅盾《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