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08語文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 有人知道了嗎
浙江高考作文題:觸摸城市或者感受鄉村
城市和鄉村都是我們的棲居空間,城市生版活和鄉村生活都是平權凡的生活,當我們從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觸和期望。請你以「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為題目作文,不少於800字,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❷ 08年浙江語文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
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觸摸城市與感受鄉村。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❸ 2008高考語文作文 43分左右
老鷹哲學
南太平洋上的小龜縱然聰明,不過,最終還是葬身鷹腹!自然界中鷹享有盛譽,仔細總結,發現其有以下三個特點,稱之為老鷹哲學。
老鷹哲學之一:看清事實
看清事實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礎。小龜們看到偵察兵爬進了大海,便以為一切安全,便心安理得地爬出了出來,結果呢?只能遭受滅頂之災。而老鷹卻正好相反,它們看清了還有成千上萬隱蔽在沙中的小龜,結果大獲豐收!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看清事實,否則會讓我們遺憾終生!司馬家族不就因此而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而遺憾惱怒嗎?我們不也經常因廣告效應而買到一些偽劣產品嗎?所以,我們需要看清事實。看清事實是一種智慧。
老鷹哲學之二:引而不發
老鷹沒有因遊客的出現而放棄狩獵,它在等待機會,遊人走了,它的機會便來了,最終它成功了!
戰爭中的「誘敵深入」不也正是這樣嗎?我們經受住小的誘惑,是為了垂釣更大的獵物,讓更多的敵人進入我們的包圍圈,一舉將它們殲滅!現實生活中不也這樣嗎?我們一直在等啊等,直到股票漲到一個很高的價位時,我們才把手中的股票拋售出去。這不正也是一種智慧嗎?很多時候,我們同樣需要引而不發!
老鷹哲學之三:堅持不懈
老鷹沒有因遊客的出現而放棄了這次捕食,它堅持了下來,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人難道就不是這樣嗎?蘇武牧羊幾十載,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是他的堅持不懈;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她沒有放棄,與各種不利因素作斗爭,最終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成為殘疾人心目中的偶像,這是她的堅持不懈;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些都是他們的堅持不懈;八年抗戰,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也是堅持不懈……
偉人尚且如此,我們平凡人難道不應該這樣嗎?
堅持不懈是一種智慧!
這便是老鷹的哲學!有了它,老鷹得以捍衛自己的領空,稱霸一方,無人匹敵!
學習老鷹的哲學,我們便能駕馭著老鷹的智慧,長出一雙堅強的翅膀,以一雙銳利的雙眼,自由搏擊於長空!
點評:
今年高考作文試題的開放性大,可供切入和展開的角度多,有一定的審題難度。但思維靈活、善於彰顯寫作個性的同學,總能准確找到施展身手的最佳切入點。本文作者即是一例。
在原材料中,老鷹似乎不太重要。如果以「好心辦壞事」、「不要破壞規律」等立意,它只是幫助完成主題的配角。本文作者卻另闢蹊徑,從老鷹身上挖掘到符合題意的因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寫出了一篇見解新穎、層次清晰、論據充足、很有創意的好文章。行文中,他聯系古今名人的事例,聯系社會現實生活,將老鷹哲學的三個特點闡述得通俗易懂,明晰透徹。
文章文風朴實,用詞貼切,語句干凈利落。讀起來很順暢,很舒服。在高考這樣緊張的環境中能寫出這樣從容不迫的好文章,顯示了作者很好的寫作功力。「老鷹哲學」的提法是本文的創新點,但也有需商榷之處。
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感受鄉村
初以為,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著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游然。
那隻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著苦痛。那裡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閑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凈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朴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上海秋季高考優秀作文
他們
我知道他們一定在外面等著。他們不像母親們那樣焦急地聚坐在一起,談天談地。他們一定就那麼靜靜坐在角落旁,抽著根煙,不時看著這學校的大門,微微磕一下眼,考慮著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切順利。他們不說話,只抽著那危害了他們一輩子的煙,粗糙的指間有著煙熏的痕跡,臉上刻著令人生疼的歲月印跡。他們,是父親。
我們都體會過,小時候最愛的還是他們。他們什麼都會,會騎著那「吱呀」的老坦克,戴著我們去天南海北;他們會抓蚱蜢和金龜子,然後讓我們騎坐在肩頭,到處炫耀我們的成果;他們會在六一節的時候,帶著我們往人群堆里擠,在已經悶熱的天氣里,排著長長的隊坐過山車。我們從不擔心會受傷,因為他們無比強大,好似棵樹,生扎我們心裡。即使我們只知道兒童節與母親節,即使我們有悄悄話只跟母親說,即使我們從未對他們說過愛。他們依然無欲無求,用極少的語言雲表達他們那溫暖的愛。
我們如今是否知道他們的生日?知道他們的鞋碼?知道他們最大的心願?……也許我們只知道自己,知道他們會燒我們最愛吃的菜,知道他們會在我們的生日時送來最貼心的禮物,知道他們要我們好好讀書……
他們的偉大與愛是默默的。他們會在母親焦急打電話找晚回家的我們時,默默地在小區門口等我們,我們一定看到了。他們會在我們摔倒時,默默站在旁邊說著:「自己起來。」我們一定看到了。他們讓自己堅強而無私。在四川地震時,北川中學的操場上,躺著一具具孩子的屍首,他們則壓抑著無比的悲痛,扶著幾近崩潰的妻子,尋找著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群父親,他們肩負重擔,在災難之地救死扶傷,他們聽著自己孩子致來的問候,微仰起頭,努力讓自己的思念不表現出來,說著:「別太想我,我很好。」
他們,永遠如此沉默,不讓我們看到悲傷,不讓我們看到眼淚。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予我們,卻從不說愛我們。
他們是父親,偉大而隱忍。他們是父親,這個世上最愛我們的男人。也許,我們出考場時,該給他們個擁抱,我想他們一定會尷尬一下,然後直至老去,也銘刻於心。
[點評]
「默默的父愛」――「等」、「尋」、「說」都是低調而平淡,都是默默給與而不說的「愛」!在「知」與「不知」的對比中,隱現女兒的愧疚,令我這樣的「父親」――「他們」動容。
湖北高考優秀作文
舉手投足之間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外公彌留之際,外婆整夜地陪他低聲聊天,或者看著他,彷彿時間也靜止了。
小時候,我愛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廚藝精湛。每每聽外公眉飛色舞地講完一段,爺孫倆都餓了。於是外公躡手躡腳鑽進廚房,趁外婆沒在,夾幾片剛炸好的雞排,趕忙回來和我分享,像一個小孩子。有幾次外公被外婆「人贓並獲」,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後我們乖乖地擺好桌子准備開飯,那個時候,真開心。
有時外婆買菜,用了很長時間。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邊不住張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當得知外婆是為了買我們愛吃的正宗牛肉,走遠路時,外公又喜笑顏開起來。
可是,後來外公,還是去了另一個再也觸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沒有外公的年飯,是在酒店吃的。外婆來了,卻不大高興,原來為大家准備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當服務員送來一張椅子時,外婆卻拒絕了,並謝了她。
外婆說:「昨晚老頭子托夢說了,他也想吃點。他想吃的,你們都孝順,都記得點了,他該是高興的。不過,老頭子說要和我擠一張椅子坐,就夠了……」外婆是個朴實的人,但她的那番話,卻讓我比什麼名著都記得牢。
外公外婆總是散發著種東西,舉手投足之間的,我說不出的,卻總想親近的東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個清明節,我仍然堅持去爬高高的山,去為外公掃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細心的,小心地擺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飯,在外公墓前。這個時候,外婆總是哭。我知道,外婆聽別人說過,另一個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們的喉,只有針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樣子,就會很難過吧。而外婆疊的紙錢,已經厚得燒不完了。如果那些飄飛的灰燼能帶上外婆的思念,那麼我覺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書。
外公與外婆之間的小動作、小對話,讓我見證了他們的不離不棄。我的眼角常常濕潤,或許因為,久在喧囂,終於觸動了心中長久未撥的一弦。
而我總是努力地去傳遞些什麼,在舉手投足之間。是對愛的敬仰,還是為愛而生的感激?
點評:這篇文章選材很好,選取了外公和外婆之間的小動作、小對話,看起來瑣碎、尋常,但是非常生活化,而且滲透了人物情感,極為傳神地描摹了恩愛老年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作者對生活觀察細致、體驗深刻,所以文章以情感人。
❹ 09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是什麼
2009高考浙江作文綠葉對根的情意劉歡唱的歌詞大意:要問我回到哪裡去, 我的心依答著你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風中告別了你, 今天這方明天那裡……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路上充滿回憶請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根據歌詞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 ,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少於800字。4, 不得抄襲。
❺ 2010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簡析
作者:hyllm 加入日期:-06-08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
20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簡析(原創)
1、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題回放:
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銜食喂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此現象稱為「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以「角色轉化之間」為題,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文體除詩歌外不限,字數在800字以上。
2、作文材料分析:
這個作文題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角色轉換之間,都會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和高考作文關注生活、關注人生的倡導是吻合的,利於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反省,從而調動起他們的情感思維,寫出有生活氣息的、鮮活的文章,從而體現出學生個體的寫作能力,不失為一道好題。在行文中,學生能否抓住「轉換」這個側重點,是立意是否准確的關鍵。
該作文材料第一段解釋「反哺」。第二段第一句闡釋「文化反哺」;第二句提示「正統傳承方式」是「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點撥考生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層思考;第三句為考生提示寫作思維拓展的方向(寫作切入點):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而且明確告知考生,年輕人的反哺能力「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愚以為,2010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有如下特色:
(1)角度多元
文題可從多個角度切入。材料已點示:考生可從「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多角度切入寫作點;也可從施教者或受教者兩個角度分別切入;也可從施教者和受教者互相轉化的辯證角度切入。而考生思考的層面、語文的素養、識見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考場作文等級,這使得2010年的浙江作文題更具區分度,更符合高考選拔性考試的要求。
(2)思維理性
命題《角色轉化之間》隱含著一對關系:施教者與受教者。由傳統的「父輩」對「子輩」的施教,到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對長輩的文化反哺能力,需要考生在立意方面作出理性的辯證思維,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反哺」都要有自己的正確認識,這樣方能立意准確。
(3)文題中性
命題《角色轉化之間》,既可以寫成記敘文,記敘兩代人之間對文化的認識差異和互相影響,也可以寫成散文,抒發自己對文化反哺現象及本質的情感;更可以寫成議論文,直接闡述自己對文化反哺中角色轉換的看法。任何一種文體都可以切合這個命題,因而文題是中性的。
(4)關注現實
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繼承了2009年的「綠葉對根的情意」這個材料的命意,仍舊著眼於現實文化的困境:商品大潮洶涌而來,網路文化四處泛濫,外來沖擊無孔不入,在這物質享受高於一切的現實社會,在這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年代,在「科學知識」的傳承、「價值觀念」的分歧、「生活方式」的改變、「審美情趣」的更新上,我們很多人不知覺地失去了許多可貴的東西,作文將人們的視角帶入了當下,關注了現代社會文化,更關注了我們的精神。如果說,2009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比較感性和抒情,那麼,2010年的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則更重理性和思辨。從這一點來說,作文難度有所提高。
(5)指向深刻
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生存之根,而文化需要傳承和創新,既不能囿於傳統畫地為牢,也不能否定拋棄傳統而另起爐灶。文題引導考生反思文化,以期讓中華文化煥發生機,形成強烈的感染力,產生巨大的文化輻射力,使我們的民族文化真正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
3、寫作要點:
(1)全面理解材料,命題作文不能另起話題。如單寫「反哺」或僅寫物質生活上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反哺就是片面理解材料,審題不準確。
(2)可以以敘述為主,講講自己對家長的引導,比如看超女和快樂男聲,看非誠勿擾,沒有青年人引導,家長幾乎不可能看此類節目並產生興趣。 至於這個「反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各站在自己的立場闡述就好。
(3)激活大腦庫存的知識和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和關注現實的認識觀,引導心靈的真善美和思維的開闊和多樣。扣住「文化反哺」,將個體心理上升為一種群體情感傾向,一種公眾認同的正確觀點,則有望寫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佳作美文。
❻ 2015年語文浙江高考作文。
題目: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材料詳細解讀:
1.材料本身的重點詞句及關鍵信息: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這則材料前後兩句話中心意思相反。而每句話,都可分為三層來理解:一是觀點態度,是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還是文章中的聲音失真,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觀察他的為人;二是人與文的具體表現,前一句表現為人個性的偏急澄淡與為文的急促悠遠,而後一句第二層具體表現為人與文的趣味問題,即雅俗問題;三是對第一層觀點態度的具體闡述,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一致,或者是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背離。
2.思考材料可以寫作的角度與立意:
a.側重於談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文章的風格即昭示著作者的人品與人格。當然,海風陸老師提醒大家,文章最好不要只論述這一點,而對材料中後一句話的意思避而不談,否則就很難體現出一個高中生該有的思辨性。
b.側重於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背離,即文章中的聲音失真,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觀察他的為人。跟上述角度與立意一樣,文章最好不要只論述這一點,而對材料中前一句話的意思避而不談。
c.綜合前面兩者,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相背離的。因此,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既要研究他的作品,更要看重他的為人,即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要被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浪漫或高尚所蒙蔽。
d.綜合前面兩者,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在一個人身上,有時是一致的,有時是相背離的。因此,更多地應該知人論世,看作者作品中所發表的言論是在何種情境下出於何種目的才發表的。
e.超越材料中所給出的「人品與文品」的關系來談,開掘兩者新的關系。比如,文品,將引起一個有良知的作家的反思,進而促進他的人品轉向高尚,轉向個性的從容,轉向趣味的高雅。
f.文以載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但是,卻不能將人品與文品等同而論,希望考生們能將此作為最佳立意。
其實要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我們先了解人品與文品的含義。何為人品,思想素質與道德修養歸結一點,落實到每個靈魂深處,就叫人品。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風格,即人品理論的變異與總結的不同階段。應該指出的是,「人品」與「文品」,其中的「品」,應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可用素材推薦:
1.拜倫: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據說他的個性很容易急躁,但他寫作時,往往是非常安靜沉穩地寫作。
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孔子強調「詩教」,認為詩與樂可以對培養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論語》中體現,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記錄了下來,正是因為孔子自身對「仁」與「禮」的追求,對「詩教」的追求,他的《論語》,他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乃至現在都有很深刻的影響。
3. 文章《人品和文品》有很多很好的。
人品的說法由來已久,有人稱為人格,有人名為品質,我們本地俚語叫「底」,或者叫「料」。一個人到底有沒有人品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僅憑一個人的言論就能斷定他(她)人品的好壞嗎?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言論有多少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品問題,這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範文:談文品與人品
人們常說「道德文章」,將道德與文章並稱,強調立人對為文的影響,追求文品與人品的統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曾經說過:「有德者必有言。」將言語與品德聯系起來,認為德行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言辭的好壞,言辭被認為道德修養的自然流露。漢代揚雄在《法言》中則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認為從作品的格調高低可以直接判斷出作者的品質的高尚與卑下。南朝劉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中也指出:「世遠莫見其面,文輒見其心」。可以說「文如其人」是中國古代文論中影響深遠的命題之一,儼然成為一個格言,一條定律。
的確,縱觀歷史長河,許多偉大的作家都是文品與人品的高度統一。正因為性情高古清正,陶潛唱出了一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遠之歌;正應為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杜甫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悲壯的喟嘆;正因為經歷世事滄桑看淡人生起伏,蘇軾寫下了「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深有禪意的詞句。
然而每個命題的都不是無條件成立的,清代葉燮之論:「功名之士,必不能為泉石淡泊之音;輕浮之子,必不能為敦厚大雅之響」中兩個「必」字,就下得過於片面、輕率了。文如其人的說法也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完美的體現。無論中外,文品較高而人品不佳,甚至十分底下者,亦累見不鮮。西晉潘岳性情輕浮急躁,趨炎附勢,曲事權臣賈謐。他常同劣跡昭彰的石崇一起等候賈謐出門後,「望塵而拜」。這樣一個精於逢迎拍馬,阿諛奉承的人卻留下了恬淡高潔,清新淡雅,為人稱贊的《閑居賦》。對此,金代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不禁發出這樣的反問:「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怎信安仁拜路塵。」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說出「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在其著名的《培根論文集》中,論友誼、講人生、談真善美的絕妙好句俯仰可拾。但他卻是一個德行有虧的人,身為大法官,卻公然接受賄賂;為了博得女王好感,而出賣對自己有恩的好友。其文品與人品完全分裂,公然背叛了自己主張。
由此可見,文品與人品既可以和諧統,又有可能全然矛盾。「文如其人」,是我們大多數人美好的願景。我們不能因為文人無行就否定文人的寫作成就,甚至視其作品為洪水猛獸;也不能因為其文學成就而將某位無行文人的一切缺點都掩蓋起來,給他帶上巨大的光環。
錄取啦獨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❼ 2008年高考浙江卷語文作文題目
安徽《感動在身邊》
❽ 2008年高考語文作文是什麼
1、遼寧省
根據閱讀材料寫作文
給一段材料,關於交通燈的故事。看材料作文,道德方面的內容。
2、08年的高考全國卷I作文題目:與「抗震救災」有關的材料作文。提供了包括捐款、救援隊等六條與抗震救災有關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題材。
3、2008年全國卷II貴州省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海龜和老鷹
和大家分享下的你寫作心得吧!
4、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題:
材料作文。學生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在課堂上,老師拿了一個玻璃杯,裡面放了一個大石頭,差不多和杯子一樣大,老師問大家:杯子滿了嗎?
一個學生回答:沒滿,還可以放沙子。
待學生放完沙子,老師又問:滿了嗎?
全班同學回答滿了,有一個男孩卻回答沒有滿,還可以放水。
老師笑了,接著把沙子和石頭倒出來,杯子是空的。
這回老師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後問大家,杯子滿了嗎?如果要放石頭進去,該怎麼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來,先把石頭放進去。
5、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題,
平時我們關注更多的是我們自己,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作文。除了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6、2008天津市高考作文題目是《人之常情》
7、2008年天津市高考作文題目是《人之常情》
8、2008江蘇省高考作文題目
好奇心總是伴隨著美好童年,諸如成功、失敗、質疑、平庸等等這些詞語與好奇心相關聯。請以「好奇心」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9、2008高考山東省作文題目:
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完成一篇自命題作文,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10、2008廣東作文題目:面對第一次,不要輕易說「不」。
11、2008浙江作文
:觸摸城市與感受鄉村
12、2008高考湖北省作文題目:舉手投足之間
除了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13、2008年江西作文題目
零七洞庭湖鼠災背景.要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天敵的口吻給人類寫一封信.八百字以上。
14、2008年寧夏海南高考作文題目,小蘭和媽媽都喜歡看小鳥飛翔聽小鳥唱歌,他們第一次養鳥媽媽忙女兒貪玩,沒幾天小鳥就餓死了;第二次養鳥母女倆要好好的養小鳥,養了一個月小鳥長的很好,可朋友說你們殘忍的剝奪了小鳥的自由唱歌自由飛翔的權力。母女很不舍的將小鳥放飛了,第三次親密接觸,小鳥是因為收到一封放生活動的邀請函,信函說放生活動既環保又慈善,母女倆買了兩對小鳥興高采烈地去參加了放生活動。
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15、2008福建省高考作文題目:情景作文
三個人進商店,分別買飲料,一個買甜的,一個買苦中帶甜的,一個買淡的。根據此情景寫一篇作作文,題目自擬。
16、2008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題目:堅強
你是四川的考生嗎?剛才結束的語文考試感覺如何?作文寫的是什麼內容呢,快來和大家分享吧。
17、2008安徽高考作文題目:帶著感動出發
新課標
❾ 08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什麼
城市與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