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考語文標點符號問題,希望好些人幫我解答。謝謝了!
這標點符號的問題,不象數學那樣嚴謹。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但關鍵是不要因為這標點符號,將文句的意思都表達得不正確。下面是個人的認識。
1.什麼是學習型社會?怎樣建設學習型社會?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關鍵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這個比較肯定)
2.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一特殊階段的學習任務?這是一個需要格外重視的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區別對待的問題。(這個本人以為都可)
3.詐騙犯有一種特長,講究「適銷對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為餌;你迷信權利,他就以權利相誘。(這樣更合理些)
4.於丹雖然成名於對《論語》的闡釋。但她說:自己在考慮這些的時候已經不是在考慮一種文化,「我們應該站在當下,把所有中國文化中好的東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種建設。」(這樣是否合理些?沒有引號表示不是原句,用了引號是原句)
5.中國的發展,需要廣泛的國際合作。世界共同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謀求雙贏、共贏、多贏,前景將是美麗的。(這個可以這樣改,但沒有什麼差別)
6.《其實》一文的寫作,可能受到魯迅的一段話的啟發。那段話在「墳」《燈下漫筆》(《魯迅全集》第一卷第216頁)中。有研讀興趣的同學,不妨找出來參讀。(這樣感覺好一些)
7.人類進入新世紀五年來,發生了駭人聽聞的911事件,打了兩場局部戰爭,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個感覺不到要修改)
② 高考作文標點符號算不算字數
正確使用的標點符號是算字數的,一個標點符號佔一格。符號錯誤也會扣分,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可以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
絕對不要故意用標點湊字數,八百字的作文正常運用標點符號就佔了五十到一百格,過度使用標點符號很容易被扣分。
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一般滿分為60分。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實校名,人名;並且有嚴格的評分標准(如,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和評分細則。
(2)高考語文標點符號擴展閱讀:
常有同學感嘆,自己的作文如激流濁波,起伏無常,60分的作文可高至50分之上,也可低至40分之下,為此,還常迷惘於峰值的不可預知,也惶恐於波谷的不期而來。
究其原因,除去評卷上的客觀誤差外,更多是緣於我們對考場作文缺少應有的理性把握,特別是有效命意這一環節。所謂命意,就是賦予寫作行為以准確的意圖,這是寫作行為的起始點,又是目標點,是考場作文的基本底線。
可以說,對考場作文而言,如何准確地界定與把握命題者的正確意圖和話題本身的意義指向,又如何在文章中准確地呈現出來,將大體決定全文的成敗。
畫龍點睛: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稱「卒章顯志法」。
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更是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網路-高考作文
③ 高考語文標點題型
你問的」為什麼最後那個(逗)號不在引號裡面。「是不是打錯了?
題目是專否應該是」為什麼最屬後那個(句)號不在引號裡面「?
個人覺得這句話的標點符號是對的。
這句(《舊約•創世紀》中說:「神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中的句號在雙引號裡面,說明:這是摘錄了書中的一句完整的語句。
而這句(應當倒過來說才對,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神」。)中的句號在雙引號外面,表示整一句話完整了,完成了。其實應該有兩個句號,一個在引號裡面,一個在引號外面。但兩個句號連在一起太繁瑣,所以在意思不變的情況下,刪去一個。
冒號表示提示語後的停頓或表示提示下文或總括上文。所以,不管是人還是書,還是其他什麼東西,只要有符合所需要的作用的標點符號,就可以用。
④ 高考語文標點符號題目
修改:A不應該改為分號,雖然也表示並列,但前後只出現一個小分句,所以用逗號就合適版。
B項:權《序言》改為引號,第二個《教師口語》去掉書名號,因為是課程名。
C項:「魚餌」後的逗號改為分號。
D項:「迅速」「方便」後的頓號都改為逗號。
本題應該選A
⑤ 高考語文知識點之怎麼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考綱》對標點的要求,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頓號、逗號、分號、版問號、引號、權省略號、破折號、書號、連接號等。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在於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在句末,有句號、問號、嘆號3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在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4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
標號的作用在於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常用的標號有9種,即:引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
⑥ 高考語文作文行文中的標點格式
省略號〔……〕:
它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2)表示思維的進行或跳躍。(3)表示話語的斷續。(4)表示心情的矛盾。(5)省略號的前面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時,一般可直接用,如:A.「汪老師……」B.「汪老師,您是……」(6)省略號的前面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時,一般要先在句末註上標點符號,後用省略號,如:A.「學校已放學了。……」B.「今天,陽光燦爛。……」(7)省略號的後面一般除了可用引號外,不再用別的標點符號。(8)用省略號表示省略時,如果用了省略號,一般不要再用「等」、「等等」;反之,用了「等」、「等等」,就不要再用省略號。(9)省略號還可以表示語斷意留。(10)省略號又可以表示語音含蓄或狀態延續、聲音的斷續或延長、聲音被打斷等。
括弧〔()〕:
一般多用來表示文中的注釋或補充。如:A.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現在江西省婺源縣人)。B.結果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魯迅全集》第二卷《朝花夕拾》,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破折號〔-〕:
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意思轉換或遞進;(2)表示對前文的解釋和說明;(3)表示中斷或插說;(4)表示語言停頓;(5)表示提示下文;(6)表示聲音的延長。
頓號〔、〕:
表示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頓號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小,一般用來隔開並列的詞或者並列短語。並列的詞之間用了「和」、「或」之類連詞,就不再使用頓號。頓號與「和」的作用是一致的。多個詞語並列先用頓號,最後一個用「和」。如果並列詞語結合得很緊,沒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頓來突出它,則可以不加頓號。並列詞語中又有並列詞語時,大並列用逗號,小並列用頓號。頓號運用方面常見錯誤如:
張三,李四,趙五經常到閱覽室學習。(兩個逗號應改為頓號)
市一中學的校長、主任、第三中學的校長、 主任都來開會了。(此句混淆了並列詞語的大小層次。第二個頓號應改為逗號。)
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 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頓號應該刪去。)
逗號〔,〕:
表示句子內部的一般性停頓。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較長的主語後面。 如:這個演員表上排列在最後一名的小角色, 卻贏得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b.用在需要強調的簡短主語後面。 如:北京,祖國的首都。
c.用在句首狀語的 後面。如:在一個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莊的列車。
d.用在較長的賓語前邊。如: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實力比我強得多。
e.用在插入語前後。如:我來北京,往少里說也有十幾次了。
f.某些句中關聯詞後面有時也用逗號。這往往是出於強調的需要,一般民政部下是不必停頓的。如:勞動很艱苦,可是,我們根本不怕。
g.用在復句內部的分句間。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 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h.用在次序語後面。如:第一,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加勁干; 第二,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裝句中間。如:多麼美麗,這一朵朵鮮花。
分號〔;〕:
表示一句話里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只有一重關系的復句,分句間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如果分句內部已用了逗號,分號之間必須用分號。如:白天,戰士們堅守著已得的陣地;夜裡, 戰士們向敵人發起新的攻擊。
在多重復句內, 並列分句之間必用分號。如:依照客觀規律去辦事,國民經濟就能夠均衡地、順利地發展;違反這些原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就快不起來。
並列的分句出於分清結構和突出名單的需要, 即使分句內部沒有逗號,分句之間也可用分號。非並列關系(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分界處也用分號。如: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也用分號。
冒號〔:〕:
用在提示語後面,表示提起下文或總結上文。運用冒號時要注意其提示範圍。冒號提示的內容的末尾用句號。如果一個句號前的內容不全是冒號提示的,則這個冒號用得不正確。如:這種驚人產事實證明:人如果老想著錢, 看不到敵人的腐蝕進攻,就會走入歧途,可見這些事實是可以作為活教材的。(句中冒號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後邊,所以用錯了。應把"歧途"後面的逗號改為句號。)
沒有特別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號。如:他表示:一定要來參加會議。(冒號應該刪去)
比賽的結果出人預料:老年隊竟打敗了青年隊。 (冒號應該改為逗號)
在句子萬分內部,不能用冒號。如:老師說了一聲:「下課!」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號,應刪去。)
「某某說」、「某某想」等後邊常用冒號。 但有時不想強調提示語,或不直接引述別人的話,則不用冒號而用逗號。
如果「某某說」是在所有引文的後邊,「說」後用句號。
引號〔「」〕: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號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一般用雙引號,引文內還有引文,就用單引號。雙引號和單引號反復使用。直接引用別人的話,用引號;間接引用別人的話,不用引號。連續引用幾個文段時,每段開頭都要用前引號,只在最後一段用後引號。
引號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語
b.表示特定稱謂
c.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d.表示否定和諷刺
引語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成語、格言、詩詞等, 也包括擬聲詞、音譯詞。特定稱謂指具有某些特點的名稱、簡稱、專用術語以及紀念日等。特殊含義指引號中的詞語在其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產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時,引文末尾標點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尾點號放在引號里邊。如果引用的內容是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引文沒有獨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點號(問號、嘆號可保留),整個句子該停頓處則停頓,該用何點號則用何點號。
括弧〔()〕:
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或補充說明句中某個詞語的叫句內括弧。它必須緊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後,被注釋的詞語後面需要停頓,點號要放在後括弧後面。括弧內的注釋語如果帶有標點,其最後一個標點(問號、嘆句除外)應省去。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弧。句外括弧內的注釋語如果是一句話,那麼句末點號應該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句末點號。
破折號〔---〕:
表示對上文的詞語的解釋或表示語意某種變化。破折號的第一作用是對上文進行解釋。這種用法與括弧相似。 它們的區別是:括弧里標明的語句僅是對上文的解釋說明,不是正文,讀的時候不必讀出;破折號標明的語句堅前文的解釋說明,同時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須與上下文連讀下來。所以,對上文進行注釋要注意到兩者的區別,注釋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號;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弧。行文中表解釋說明通常只用一個破折號引出,這類語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較長,可用雙破折號,即注釋語前後各一個。破折號的第二個作用是表語意的遞進。這種情況下,通常能看出破折號前後在時間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進、在空間上的轉移、在情節上的變化。破折號的第三個作用是表語意的轉換,批語言表述中一個意思突然轉到另一種意思上去,破折號前後不是同一方面的內容。第四個作用是表示聲音的中止、停頓、延長。另外,破折號還用於連接歇後語,標明文章副標題和詞、詩、文的作者及事項列舉分承的各項之間。
省略號〔......〕: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要用法有: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舉的省略
c.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d.表示語意未盡
e.表示沉默不語
並列詞語在句中作定語時, 省略時只用"等"不用省略號。使用省略號要注意它和前後標點的關系。省略號前邊如果是完整的句子,此句點號照用;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點號。省略號後邊一般不用點號。省略號後邊有時用點號,目的在於分清結構,表示不與下文相混。
書名號〔《》〕:表示文中出現的書名、報刊名、詩文名、歌曲名、戲劇名、繪畫名、電影和電視片名等。書名與一般用雙層尖角號表示。書名號內還要用書名號時,裡面的用單層尖角號。
著重號〔.〕:標明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文字。著重號用小圓點表示,點在被強調的文字下邊,有多少個字,就點多少點。
連接號〔-〕:表示把意義密切相關的詞語連成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小短橫,高低居中。它一般用來連接起止時間、相關數字、兩個地名等。
間隔號:標明詞語的分界。它是一個小圓點,放在隔詞語的中間,高低居中。它用在並列的詞語構成的標題中;用在詞牌名與題目間;用在書名與篇章名之間;用在外國人或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部各部分之間;用在表示年月日的數字之間。
專名號:表示文中人名、地名、朝代名、團體名等。它是一條橫線,村在專有名稱下面,目的在於使之與一般詞語區別開來。它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中著作裡面。
⑦ 高考語文有標點符號題嗎
攻克高考語文卷標點符號題的6個小竅門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了幾個做標點題的幾個小竅門,自覺經濟實惠,在此說出,但願能有「引玉」之功。 竅門一:圖示法解決句末標點在引號內外的問題 例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寫作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用圖示法表示為「--------------。」①------------,-----------「-------------。」② ①句引號內獨立成句,故句號應在引號里;②句,如果認可引號內的句號,那麼全句就沒有了句末標點,不倫不類,所以,句號應在引號外。 竅門二:層次分析法確定頓號、逗號、分號 例⑵ 美國的紐約、洛山磯、①日本的東京、②法國的巴黎、③英國的倫敦、④中國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辦奧運會的實力。 例⑶ 季羨林先生的飲食十分簡單:早餐一杯牛奶、一塊麵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則多以素菜為主。 在例⑵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家之間應是並列關系,屬於並列片語作主語的現象,可是有的片語內部又有小並列,如美國、中國,如果一味用逗號,則層次不明,這樣就必須把①②③④處的頓號改為逗號,這樣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處用了分號,可是,全句連一個逗號都沒有,怎麼會有分號的出現呢?一定是用錯了,分號屬於越權了呀,所以要將此處的分號改為逗號。 竅門三:成分分析法確定逗號、頓號 例⑷ 台灣與大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為了民族的利益,兩岸應盡快攜起手來。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在句中做謂語,所以,它們之間不能用頓號,應用逗號。 例⑸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在新世紀頭20年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句中做定語,它們之間必須用頓號,用逗號則割裂了他們與中心詞的限制關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餡大、皮薄、味香。 「餡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補語,做補語的並列片語之間應該用逗號。 竅門四:語意分析法確定標點 例⑺ 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擔任隊長職務。 例⑻ 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扮演隊長角色。 同樣一個詞,但在例⑺中必須用引號,例⑻則用書名號。主要原因是語境不同。 竅門五:擬用答語判斷逗號、問號 例⑼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還是勇敢的應對呢? 例⑽ 茫茫宇宙到底有沒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運主宰?這一切都引起人們深深地思考。(2004年浙江卷) 在給例⑼的擬答語時,我們只要選擇其一,或等待,或應對,就可以了。在給例⑽擬答時,則不能這樣簡單,每一句都得回答。 這也就告訴我們例⑼是選擇問句,是一句話,中間不能用問號的的,應把①處改為逗號。例⑽又是多重問句,各自獨立,所以②③處的逗號應改為問號。 竅門六:主動劃句號,品評冒號的用法 例⑾ 魯迅認為,中國的歷史只有兩個時代:①「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②「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 從「兩個時代」看,句號應加在②處,既然②處用了逗號,說明與後面還是有密切關系的,而後面的內容又不是「啟示」的內容,所以說,①處的冒號屬於用錯情況。
⑧ 近年來語文高考要考標點符號嗎
反正16年高考沒考標點符號
⑨ 天津高考語文考標點符號的運用嗎
高考語文標點符號運用的考察不會單獨出現在高考試卷中。
高考語文科目中標點符號的運用一般都是通過高考作文來考察,如果作文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會被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