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語文高考語言運用技巧

語文高考語言運用技巧

發布時間:2020-12-23 04:16:17

『壹』 高考語文答題有哪些技巧

『貳』 高中語文語言表達得體的題型及做題技巧

高中語文語言表達得體的題型練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因為語文是一個慢工。答題的技巧,更需要平時演練,因為種類很多。語文是一個慢工,想在短期內取得多大成效,那是不現實的。

『叄』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技巧型題考查方式
①這首詩(兩首詩或句子)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現技巧)?並作簡要分析。②從某個角度(如動與靜、情與景、修辭等)來賞析這首詩。
解題提示
表現技巧是詩人用來抒發情感、表達題旨的一種手段方法,要准確回答就要熟悉古詩中常用的一些表現方法。①修辭手法:比喻、對偶、誇張、對比、擬人、雙關等。②描寫手法:A.襯托手法,又分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樂哀襯等;B.側面描寫;C.虛實結合;D.象徵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種。
解題秘訣
①准確地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②結合詩句分析,為什麼運用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常用術語: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襯托、對比、用典等。
表現手法有:象徵、想像、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 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詩歌鑒賞解題技巧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並准確概括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肆』 高考語文語言運用題中的短句變長句的解題技巧

長句變短句與短句變長句的基本方法
——以2009年高考語文試卷為例
短句變長句的基本步驟
第一步,分析各個句子,確定其中一個句子作主幹。
第二步,把其它句子作為主幹句了定語或者狀語,並合並掉重復的部分。
第三步,修改,並添加適當的詞使句子完整、通順。
從提問的表述上看,有時是要求短句變長句,有時是要求復句變單句,有時是要求把幾個句子變成一個句子。相對而言,要求變成一個句子時,可以作理解為變成一個復句。
(09年江西卷)
20、將下面3個句子整合為一個單句。(可調整語序、適當增刪詞語,不能改變原意)(4分)
①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詩以音布、平仄相間構成抑揚美。
②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詩的音樂美分為抑揚美和回環美。
③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詩以同韻字來來回回的重復構成了回環美。
答:
答案: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的音樂美分為以音布、平仄相間構成的抑揚美和以同韻字來來回回的重復構成的回環美。
(09年北京卷)
2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話改寫成一句話,並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減詞語)。(4分)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
曹雪芹是長篇小說《紅樓夢》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被《紅樓夢》揭露了。
①以《紅樓夢》為主語
②以曹雪芹為主語

長句變短句的基本步驟
第一步,提取句子的主幹,組成一個句子。
注意要點:其目的不是劃分句子成分,而是組成一個意思相對完整的短句,與純粹的劃分句子成分有所區別。
第二步,用句子的附加成分分別組成句子。
注意要點:一般而言,漢語中句子很長主要是因為定語和狀語較多,所以組成短句時也主要是用定語和狀語組句。
附錄漢語一般的語序:
(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有時候狀語可以提前,放在最前面。
第三步,調整語序,並可適當添加關聯詞。
從提問的表述上看,有時要求把一個句子改成幾個分句,或者長句改成短句,甚至可能要求單句改成復句。
(09年重慶卷)
20、用「帕格尼尼」作為首句的開頭,將下列長句改成由4個短句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語句通順,語意連貫,可適當增減個別詞語。(4分)
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從上帝那裡同時接受天賦和苦難兩項饋贈而又善於用苦難的琴弦把天賦演繹到極致的奇人。

答案:(4分)①《紅樓夢》是曹雪芹創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為主題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 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為主題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紅樓夢》的作者。

答案:①帕格尼尼是是一位奇人,從上帝那裡同時接受了天賦與苦難兩項饋贈,但他卻善於用苦難的琴弦把天賦演繹到極致,最終成為世界級小提琴家。②帕格尼尼是世界級小提琴家,更是一位奇人,雖然從上帝那裡同時接受了天賦與苦難兩項饋贈,然而他卻善於用苦難的琴弦把天賦演繹到極致。
練習
1:(2001年全國題,25)把下面的長句改為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述得更為清楚。(不得改變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詞語)(2分)
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床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的機器人。
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這一題的解答關鍵就是要把「機器人」前的定語從原句中獨立開來,與主語搭配成句。
答案:現在許多國家都能夠生產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床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
反復法:針對並列成分多,主要是指主語、謂語和賓語成分多項並列,在變換成短句的時候就是要把並列成分獨立開來,分別和句子的其他主幹搭配成句,然後再按順序排列句子。
例2:把下面的長句改為4個短局句:
這兒有的是二十世紀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十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
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這道題的關鍵是要把同類的分項內容獨立出來反復與中心語搭配成句,組成排比句式,對中心內容進行分項的陳述。
答案:①這兒有的是二十世紀的技術;
②有的是二十世紀的機械;
③有的是二十世紀的體制;
④有的是對這種制度忠實服役的十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
分割法:針對某一成分結構復雜,主要是指主語、謂語或賓語成分是動賓結構,在變換成短句的時候就是要把動賓結構獨立開來成句,再用代詞代替和句子的其他主幹搭配成句,然後再按順序排列句子。
例3:把下面的長句改為3個短句:
日本松井化學公司研製的染色系統被美國西雅圖吉拉運動服裝公司運用而製造出能隨體溫或天氣變化而改變顏色的棉織T恤衫、圓領長袖運動衫和短褲。
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這道題的關鍵是要注意把不同層次的內容分割出來,組成有先後順序的短句。
答案:①美國西雅圖吉拉運動服裝公司運用了日本松井化學公司研製的染色系統;
②製造出變色的棉織T恤衫、圓領長袖運動衫和短褲;
③它們能隨體溫或天氣變化而改變顏色。
短句變長句
短句變長句的基本方法恰好與長句變短句相反,首先是弄清長句的主要內容,確定主幹,然後把其餘的短句化為短句,分別修飾主幹成分。
例:整合下面五個短句的意思,為「黑洞」下定義。
①黑洞是一種暗天體。②它的前身是質量比太陽大40倍以上的恆星。③這種恆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④這種恆星留下了緻密恆星核。⑤黑洞就是因這個緻密恆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縮而形成的。
解答這道題的關鍵就是要把對「黑洞」的形成描述的短句變成它的定語。句子的主幹是「黑洞是一種暗天體」。
答案:黑洞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的前身質量比太陽大40倍以上的恆星所留下了緻密恆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縮而形成的一種暗天體。

『伍』 高考語文技巧

解題模式: 一、記敘文閱讀 (一)、記敘文閱讀規則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啟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議論文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對人、事、物或某些現象表明態度,發表意見,闡述觀點,這就是議論。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叫議論文,也叫論說文。這種文體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報紙雜志中的社論、評論、雜感等,還有生活中的演講、辯論等都屬於這種文體。 議論文有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一篇議論文,無論是立論、駁論還是兩者相結合,都有明確的論點。議論文的論據包括事實和道理兩種基本形式。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那麼,怎樣閱讀議論文呢? 一、找准論點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有些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如《儉以養德》;有的文章開頭就提出論點,如《談骨氣》一開頭就提出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論點出現在篇末;有些文章則是在論述過程中提出中心論點,如《想和做》;也有些文章對論點的表述不很集中,這就需要讀者從諸多的信息中篩選提取,歸納概括。 二、分析論據論據是被論點統率,為論點服務的。常用的論據有兩種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 道理論據:指經過人們的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也包括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廣為流傳的諺語、名言、警句等。 三、明確論證方法論證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四種: ①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②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③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做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④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做比喻來證明論點。多數議論文綜合運用幾種方法。 四、分析文章的結構議論文的結構一般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論———結論)。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開頭提出了什麼問題,是從幾個方面分析論證的,其中著重論述的是哪個方面,再進一步研究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議論文的語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關鍵性詞語。議論文的語言往往概括性強,利用比較抽象的詞語表現豐富的內容。例如《儉以養德》中「儉以養德」,意思是要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品德。它內涵豐富,警策動人,只有聯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內容,才能有較深理解。

『陸』 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和語言運用的解題技巧是什麼

語文最重要的是提高語言感覺
多看美文 這是很重要的 對提高作文和現代文內閱讀以及整個語感都容有用
還要多看報紙以及一些作文素材之類的搜集議論文的事例
寫作文還有一個訣竅就是去弄懂幾個古代名人比如蘇軾 李清照之類 搜集他們的詩詞和歷史等.在高考中可以寫文化作文...以前很吃香的.現在有點沒落``大家都審美疲勞了.都是詩詞堆砌的文章`不過至少拿50分保底
還有就是字詞常識.高考中有4題啊!!易錯的讀音字型現在就要開始積累了!不然來不及!!
還有.文言文多看一些常用實詞虛詞等`
總之`語文不象數理化要靠積累要靠對生活的感悟``語文考的是大語文 就是說是聯系社會聯系生活
所以平時多積累多關心下母語吧
語文提分空間很大的!

『柒』 高考語文語言運用。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或「二氧化碳」):用於解決什麼問題
綠化(或「植樹」) :用什內么方法
抵消(或「容吸收」:有什麼作用
環保(或「環保活動」):屬於什麼方面(領域、專業)
一般這一類的名詞解釋歸納都可以從是什麼,對付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法,有什麼作用、效果來回答

閱讀全文

與語文高考語言運用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