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在閱讀中成長作文1500古詩文讀後感
每個人都會一點一滴的成長,也許過程不一樣,所經歷的事情不一樣,可是結果會一樣,成長就意味著要失去一些東西,也會得到一些東西,無論好的,壞的,願意的,不願意的,生活會慢慢教會你很多東西,會慢慢讓你成長。——題記
學會傾聽,就會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生存之道,這些是我從《傾聽》中學會的。傾聽多麼簡單,只要有心和耳就好,然還是有許多人只記住了用耳,卻不知道用最重要的心。「心」之一字含義深遠,只有持有一顆真誠的心,真實才會開
直至如今我才恍然,及時眼前的人在說話,他在發出聲音,但這並不是全部。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遠離了城市的喧鬧,我回歸了自然,傾聽著她美麗的聲音。
冬天,下雪了,白皚皚的。雪花輕盈的舞姿翩然而至,風一吹,她如春風扶柳般被風拉著,搖搖晃晃的,她們下得很大,似竊竊的私語,向我們帶來欣喜的消息。她落下的聲音又好似春天的序曲。思緒至此,與其用眼耳觀看傾聽,倒也不如去用心感悟了。
傾聽故事中的人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經意間被感染。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想海倫.凱勒在寫這本書時,一定重新拾回了漸行漸遠的童年記憶了吧!她在書末曾寫過「把活著的每一天看做生命的最後一天」想然她是一個樂觀的人,雖然擁有悲慘的身體缺陷但她依然保持樂觀,我也許就是因為她的這一點喜歡她的吧!
海倫.凱勒身體雖然不自由但她廣闊的精神世界確實自由的,她一直在她的精神世界裡尋找、學習。
在海倫.凱勒的童年裡,自從盲聾啞後就如海上的船隻,迷失在無邊的大海里,她只見到了黑暗。終於,她找到了光明,在她見到莎莉文老師的那一刻,他見到了渴望的光明,也從此踏上了學習的路程……
她就那麼度過了87年,筆直的走在學習的道路上。她的堅強與樂觀令我們震撼,她的求知道路令我們驚嘆。
品讀《傾聽》我學會了用心傾聽;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讀到了海倫.凱勒歷史般的成長;品讀《童年》我得到了阿廖沙成長背後的辛酸。
《童年》的男主人公阿廖沙的經歷說起來從某種程度上說和海倫.凱勒的經歷相似,他生活在19世紀末,在俄羅斯過著底層市民生活,他的親人粗暴、自私、貪婪……但他卻成長為一個善良堅強的人,這與他外婆是有脫不開的關系。
阿廖沙從小經歷過各種苦難,這也促使他變得堅強。他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殘酷的事太多了,有時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竟然有那樣的事情發生。好在有外婆,阿廖沙認識了很多人:搬進新房子的房客、隔壁的三少爺……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多麼燦爛,多麼多彩,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我們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阿廖沙並論。也許也正是這種情感,我們才會去同情阿廖沙吧!
㈡ 有關閱讀古詩文,照亮我人生的作文
有位哲人說過:「生活猶如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她也會對著你笑。」
漫步回在書本的花園里抬頭凝望遠答方的繁星春水,細細端詳牆邊的最後的藤葉,我隨手采擷一片樹葉,上面清晰的葉脈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旅行者到沙漠旅行。無情的沙漠隱藏起所有的水分,他飢渴難耐,焦躁不安。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艱難地在沙漠上行走著,這時他看見了一顆小石頭擋在前面,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把它一腳踢開。那顆不顯眼的小石頭確如尖利的匕首割破了他的腳趾,也悄悄地為他打開了一扇死亡之門。他的腳趾血流不止,血腥味招來了天空中的「殺手」禿鷲的吸引力。它們追趕著旅行者,向他伸出了利爪。然而很幸運,旅行者躲過了禿鷲的追趕,他躲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但是他卻不知道,死神正在一步步地逼近,這是食人蟻的地盤!就這樣,他因為一顆小小的石頭,而喪失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㈢ 閱讀古詩文照亮我人生作文
閱讀不僅僅可以愉悅身心,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社會、更新知識。即便是一般的泛讀,也能讓你的心理年齡永遠年輕,與時俱進,成為一個時代的潮人。如果你是專注於某個領域或專業學科的細讀和精修,假以時日,你不僅可以成為這方面的行家裡手,收獲累累碩果,更能讓你本來就精彩的人生錦上添花。
在這方面我是深有體會的,閱讀帶來的愉悅,寫作帶來的收獲,讓我得益匪淺。和身邊許多文友相比,我屬於先天不足的那一類。先是五年小學,兩年初中,匆匆完成了「義務教育」,而後兩年高中,告別校園。那時,連做夢都想著能夠跨進大學的門檻,盡管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
後來的日子裡,這個美麗的泡泡伴隨我一路同行,到大西北青海的建築隊做小工,進大上海郊外的工廠當學徒,去閩北山區砍芒桿,上省城杭州拿著廣告紙求藝……
三十年了,無論我走到哪裡,行囊里始終少不了書、紙和筆。閱讀,擦亮了思想的火花;寫作,指引著前行的道路。慢慢我走進了學校成為代課老師,被聘請當了鄉里的通訊報道員……不管從事何種職業,我不肯放過一絲學習的機會。明知道苦苦尋覓的目標還在很遠很遠的前方,我信念如錐,任身後汗水淋漓、血跡斑斑,唯有義無反顧,執著前行。
三十年了,爬格子碼漢字,看日出日落,聽潮漲潮退,豆腐乾的文章變成了鉛字,文學創作的路越走越遠,我樂在其中,樂不思蜀。至今已經發表了百十萬的文字,前後出版了五本書,得到過數十次全國性以及省市等各級的大小獎項。
三十年的閱讀,三十年的文學堅守,讓我走出偏僻的小山村,看到世界那麼大。而今,我把家安在了縣城,陋室的一角有了一張可以讓我靜心閱讀、寫作的書桌。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讀書讓我的文學創作插上了翅膀,讀書讓我享受到了人生的一大樂趣。
閱讀、寫作,寫作、閱讀,讓我不斷修正著人生的航道,讓我夢想成真。
前些日子,有位編輯老師想約一篇有關清明節古詩詞的文章。我一向喜歡閱讀古詩詞,卻不擅長寫作此類文字。但覺得這件事很有挑戰性,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機遇,可以借機惡補一下古詩詞,就毛遂自薦地說我來寫。那位老師有些顧慮,說時間最多隻有一周,能行嗎?我說給一個試試的機會吧!我國幾千年來古詩詞浩如煙海,精彩篇章比比皆是,我一頭鑽進汗牛充棟的古詩詞里。短短幾天,不但讓我找到了寫作的契入點,還讓我原先對清明節的認識有了顛覆性的改變,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第五天,完成了三千多字的文章被編輯老師採用。我再一次嘗到了閱讀帶給我寫作的靈感和收獲。
古羅馬教育家西塞羅說:「沒有書籍的屋子,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這些年,我每年訂閱的報刊費超過一千元,平時有機會出差,肯定少不了買幾本書。對於閱讀方式,我是個雜食主義者,不太挑食,什麼書都看,不過大多數是泛讀,而對於寫作有益的書,我會精讀。
閱讀,點亮了我的人生,豐富了我的知識,升華了我的境界,我將終身與之作伴。
㈣ 2016語文高考作文.閱讀.文言文古詩文各佔多少分
第一篇社科文是三個選擇,共九分,古詩應該是11分,作文60分,第二篇現代文不好說
㈤ 以閱讀古詩為話題作文
看著「春風又綠江南岸」,賞著「漠漠水田飛白鷺」,聽著「無邊落木蕭蕭下」,又道「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捧一本《古代優秀詩文選》,一邊搖頭晃腦地吟誦,一邊品著冒著熱氣的綠茶,彷彿也身臨其境了。也許是遺傳的緣故,我從小便受了媽媽的熏陶,不由自主地愛上了讀《古代優秀詩文選》,喜歡那種跟著詩人的心情跌宕起伏的感覺,從裡面,我總可以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從《愛蓮說》里,我感受到了周敦頤高尚清廉的剛正品格;從《陋室銘》里,我領悟到了劉禹錫高標挺立、不入俗流的品德:從《醉翁亭記》里,我又體會到了歐陽修的快樂……
從《出師表》到《水調歌頭》,從《念奴嬌》到《浣溪沙》,這些包含這許多哲理,許多典故的詩文,我都能體會到許多許多的樂趣……
記得一次上語文課,我們學習劉禹錫的古詩:「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大家頓時陶醉在黃河的雄姿中。這時,老師問道:「誰知道劉禹錫的《陋室銘》?」《陋室銘》?我當然知道了。我環顧四周,同學們有的不知所雲地撓著腦袋,有的悄悄的在問同學。我趕緊舉起手,說:「我知道!」老師微笑著示意我回答。我站起來,清了清嗓子說:「《陋室銘》是劉禹錫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老師點了點頭,問:「你能背誦嗎?」「當然了!」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當我背誦完時,老師和同學們都自發地鼓起掌來,有同學還說:「xx的知識面很廣,怪不得作文寫得好。」我聽了,心裡比喝了蜜還甜。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從一個呀呀學語的小孩變成了一個6年級的學生,由於從小愛看古詩文,寫作上也提高了不少,我還成為了學校「星星夢文學社」的一員呢!這是對我一個鼓勵,也是一種不小的榮譽吧!
漫遊在古詩問選的天空下,我就是最快樂的那片雲!因為,我從中體會到了無窮的樂趣…
㈥ 作文,以「走進古詩文」為話題
古詩中的花-範文
古詩中蘊涵著的花 「古詩」,雖只有兩個字,卻包含著無限的情懷,無盡的美景……其實,你要是仔細尋找,還會發現,古詩中還蘊藏著一片大自然! 要說花,就必須得說說花王——牡丹。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那句「天下真花獨牡丹」更是證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寵兒」,劉禹錫就曾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開花時節竟能震動京城。牡丹的雍容華貴,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貴婦,古時的美人楊貴妃就最喜歡北平稀有的綠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羅隱在《牡丹花》中寫到: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與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雖羞答答的卻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覺直逼而來。桃花妹妹可真愛美,濃妝艷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艷而不妖,恰到好處。我現在終於明白什麼叫「每對春風競吐芳,胭脂顏色更濃妝。」桃花色彩繽紛,紅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麵美人,白似雪……每種桃花都讓人愛不釋手,真是「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從古至今就是詩人名士所贊誦的對象。荷花憑借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曠神怡的芳香,吸引著無數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兒躲在茂密的荷葉中,可那尖尖的頭兒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像水一樣清嫩的荷葉就如一池無暇的翡翠,綠得沉迷,綠得心醉。綠葉陪紅荷,好一幅「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那楚楚動人的花瓣,新雨後梨花帶雨的臉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氣質,無不在訴說「出污泥而不染, 清漣而不妖。」歲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先說梅吧!《梅花》中立在牆角迎著嚴寒盛開的梅花,有股高潔堅強的意志。《墨梅》中只願留下清香的梅花,抒發了梅與世無爭的高尚品德。《紅樓夢》中「千紅萬紫,終讓梅花奪魁」的詩句,同樣寫出了梅花與世無爭的品德,卻隱約流露出一種自有專長的傲慢。有些梅花卻平白無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喔,這朵梅花卻又是這樣的傲骨,這樣的無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再說說竹!民以食為天,可大詩人蘇軾卻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聽,多有趣,吃飯時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時卻不能沒有竹子。《竹石》中寫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把竹子不畏風雨,不怕困難的頑強品質,描繪得淋漓盡致。 古詩是一個放大鏡,幫助我們仔細尋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詩奇就奇在用樸素的文字描繪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發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猶未盡,回味悠長!
1.離別
長干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別懂大
高適
唐
千里黃雲白日熏,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
天下誰人不識君!
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盪漿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嗟君此別意如何,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
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花 語
吾本是,荷花女,
衷腸未訴淚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淚,
可知荷花幾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與君心相許。
今宵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傷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為君舞。
看盡人間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夢里與君做詩侶。
但願天下有情人,
總有一天成眷屬。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請記取。
他年荷花盛開日,
朵朵帶去吾祝福。
2.漁 父 圖
春風吹碧樹,
紅塵中奈何難斷,
離愁別緒。
縱無寸功報蒼天,
壯心依然如故,
不祈求天賜神助。
世人皆逐東流水,
唯豪傑獨行天涯路:
看飛舟,
又南渡。
一葉浮萍歸何處?
嘆往事不堪回首,
傷心一幕。
千古江山今猶在,
萬丈豪情難訴,
風雨中春秋幾度。
重上九霄會有時,
何須問蒼天萬千句?
駕飛鴻,
沖霄去。
四三、南歌子兩首
1.泊里
常念遇見君,
不再去流浪。
一生相約莫相忘:
留在故鄉,
留在青山上。
揮毫太瀟灑,
潑墨最豪放。
百鳥飛出蘆葦盪:
聲聲傳情,
齊為我歌唱。
2.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古詩中的山水風光
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桃花溪 作者:張旭 (註:桃花溪在湖南常德)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黃鶴樓 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哺川歷歷沒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參考資料:唐詩三百詩
4.古詩中的名勝古跡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留得杯前興,偕游意與俱。
㈦ 古詩詞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國的古詩詞歷史悠久,魅力廣泛,它的包含的內容特別多,是我們具有深深的意。
㈧ 閱讀古詩文照亮我人生的作文
新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一根火柴也沒賣出去,這時路邊走來了一位衣著華麗的婦人。她看
見小女孩坐在那邊,就把她帶回家,並給她洗好澡。小女孩從來沒洗過那麼舒
服的澡,那香噴噴的肥皂她根本沒見過,洗完後渾身散發著香味。
出來以後,小女孩看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衣服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花邊,
還有一雙黑皮鞋。穿上後,那位婦人給她戴上了漂亮的發夾,簡直就像一位美
麗的小公主。
小女孩來到餐廳,一看,哇!好大的桌子!她情不自禁地喊道。小女孩連
忙走過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她把麵包、蘋果、橙汁······都吃完
了,還剩下一隻烤鴨、一盒牛奶和一些水果。婦人問她為什麼不吃,小女孩說:
我媽媽得了重病,已經很久沒吃東西了。婦人被她打動了,於是,婦人讓車夫
把她媽媽也接過來。媽媽吃了葯和食物,過了幾天並就痊癒了。
婦人讓小女孩上了學,小女孩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小女孩長大後,好好報答了她的干媽那位婦人,而且她也經常救濟他人
㈨ 高中語文作文和文言文閱讀和古詩鑒賞要怎麼提高
古典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
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就古詩鑒賞題而言,大體上可歸納出五種問答模式,本文對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誇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 反襯出
陳與義 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
作文嘛。。和你的知識面有關,其它也沒啥。注意些表達方式的運用就可。
其它兩個的話,你只有多讀,讀出語感來。以後你就能明白那些古文的大致意思,也就可以提高了。。文言文課文下笭護蒂咎酈僥墊鞋叮貓面的註解好好看看。對你有不少益處。
多看點書 多讀點書 積累素材 多練 不一定要寫作文 就平時沒事寫點短文 寫點感想 描述點事物 陳述一些事情 ====
勤閱讀
勤思考
多多動手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