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如何提高中考語文閱讀成績
一、讓學生明確閱讀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近幾年中考語文試卷閱讀分值達40多分,超過了作文分數。閱讀量大、閱讀能力強對寫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中考語文閱讀題包括古詩、課內外閱讀、文言文課內外閱讀、現代文閱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名著閱讀這幾個板塊,佔了語文試卷的半壁江山,可見抓好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多重要。二、古詩文閱讀詩歌是中華民族文學長廊里的一朵奇葩。人教版教材中滲透了大量題材廣泛、意象新穎生動、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的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首先要學生熟讀成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了解作者、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如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其詩歌的風格豪放、浪漫飄逸,大多表現樂觀昂揚、意氣風發的情感;而杜甫生活在戰亂動盪的晚唐,其詩歌更多的是折射民生、表達憂國憂民的情懷。到了宋朝的蘇軾、辛棄疾都曾在朝為官,但仕途坎坷,即使遭貶謫、被排擠,也心系君主、心系國運,其詩歌高亢雄渾。其次要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賞析,把握詩人的情感。詩歌大多凝練含蓄,品析時要仔細琢磨,認真領悟。最後要教會學生分析詩歌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如象徵、借物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相間、運用典故、借古諷今等。教學時,要精選教材中的典型篇目,讓學生說出表現手法。三、現代文閱讀這一板塊主要包括兩大題:說明文閱讀或議論文閱讀。(一)說明文是介紹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實用文體對這類文體的考查,先是指出說明對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理。其次,找出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掌握: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這幾種說明方法。訓練時要講清楚每種說明方法的含義,能准確判斷,同時要分析每種說明方法的作用。一般用這樣的格式:這句或這段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准確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什麼特徵。至於說明文的語言特點,要緊扣准確性、周密性來回答。(二)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闡明作者對某一問題或現象的見解和主張的一種文體中考中對它的考查首先從三要素入手:論點、論據、論證。論點是作者在文中要闡明的主要見解或主張,一般是一句肯定的、表達完整的話。找論點,可以一看文章的標題,二看文章的開頭、中間或結尾。有時一篇文章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相加就是中心論點。有時能找出現成的,有時需要歸納概括。對論據的考察,先要指出認證方法,常見的認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如比喻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答道理論證最好說出以上括弧中的具體方法,若沒有才答道理論證,作者的分析也是道理論證。還要考察論證方法的作用,可用這種格式:這句這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具體准確地論證什麼觀點。最後要考察學生分析一段或幾段文字的論證過程,常見的題型是:作者是如何提出論點的,可這樣答:先舉例或舉出生活中一些常見現象,然後提出中心論點。還可考察作者是怎樣展開論證的,要用這樣的答題格式:作者先怎樣,然後怎樣,最後怎樣。四、文學作品的閱讀包括小說、散文閱讀小說閱讀主要考察以下題型:1.擬出情節線索,答這樣的題要注意提供的示例有無字數要求,有些必須用四字詞語,有些要作簡潔歸納。2.分析句子包括對關鍵詞的分析,對句子進行賞析,可用這些答題格式:這個詞用了什麼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人物什麼心理或思想感情。分析句子要從描寫方法入手,如環境描寫、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可以這樣回答: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描寫手法,渲染了什麼氣氛,表達了人物什麼性格或情感。另外還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可這樣答:從哪些情節可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散文閱讀要注意:1.線索的把握,注意標題、開頭、正文、結尾,它是貫穿全文的脈絡。2.句子含義的分析,這種題要在用詞、描寫方式上入手。3.作者情感的表達,「一切景語皆情語」,散文往往表達的是作者在特定場合情景下的獨特感受。
② 中考語文課外閱讀理解有哪些技巧
閱讀對於語文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究竟如何搞好閱讀呢? 閱讀,讀什麼,怎麼讀?
考點一: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篩選信息的題型,信息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小,答案就是原文中的某個詞語或句子,我們可以根據題目要求,直接摘取相關詞語和句子。用這種方法答題,可以得到准確的答案,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同學們的答題效率。
考點二: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在現代文閱讀中,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
考點三: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實質就是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准確把握文章局部、整體的內容要點,並用自己的語言整合表述。
考點四: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它包括一個完整的思想流程,即」發現、概括、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
考點五: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重要的詞語對文章表情達意起著重要的作用,深入品味,准確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主旨。
考點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需要根據句子中關鍵詞語或句子的語氣語調、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句子運用的表達方式等等,結合句子在文中所處的特定語境,聯繫上下文,對句子的含義進行推敲,做出恰當的解釋。
考點七:鑒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考點主要是欣賞文中寫作手法的運用,欣賞語句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欣賞說明語言及說明方法的運用,欣賞論證方式方法的運用等方面
③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的出題角度以及分析
閱讀的,套用這些,比較快.
語文解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
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祝你取得好成績!
④ 中考語文全面復習知識點(人教版)
議論文
1、論證方法的識別:
事例(含概括事例) -------舉例論證
引名言,講道理 -------道理論證
運用比喻證明觀點 -------比喻論證
把正反事實或道理進行對比-------對比論證
2、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論證的方法+論證了××觀點+效果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列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3、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
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
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
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的關系還是論據與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准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准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5、中心論點的識別:
一看題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斷,四看是否統帥全文,四看論據證明的觀點
6、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試,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強調……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希望人們……;
(4)、補充論證了……。(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個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然後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後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7、議論文題目分析:
一、作用分析1點明論點、2交待論題、3點明議論由頭
方法: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一般是論點,如:珍惜××,學會××,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並列短語一般論述事物之間的關系,如想和做,成與敗
題目中有談、論、說、議的一般是論題。
二、效果分析:點明了文章論述的內容,明確了文章論點
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提出了論點等。
8、議論文開頭的作用:
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2、針對現實中某種現象(或事例或觀點)進行分析,然後提出論點(或提出論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引用名言提出論點或論題,同時,名言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4、由某個故事或事例引出論點或論題,同時,故事和事例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5、擺出錯誤的論點和論據,為下文的批駁樹立靶子。
6、用生動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論點,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於讀者接受。
9、議論文結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強調……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希望人們……;
(4)、補充論證了……。(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5)、總結全文,得出中心論點
(6)、提出問題,發人深思,其發人去關注或思考某個問題
10、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
(1)語言特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語體特點。語體特點,就是抓住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常用句式:這個詞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11、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論述了的××論點,便於讀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時有力證明了××論點。
引用名言,有力證明了××論點。
反問:增強語氣,發人深思
設問:啟發讀者思考,強調某種觀點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為主。(3)、針對生活中的進行分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等。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12、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下(全)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8:「結尾的作用」回答。
13、啟發思考類題目:
一、觀點必須符合主流思想意識,二、把文章中心換個角度闡述一下即可。三、注意聯系實際題必須聯系實際。
先給你個議論文的,寫不下了!
⑤ 中考語文病句分析題有哪些答題技巧
病句是指不符合語言的組織規律、不符合客觀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們的語言習慣的句子。「辨析並修改病句」是屬於純潔語言一類的考點,在語言發展極快,新詞與語病都層出不窮的今天,尤其需要規范語言,使其健康發展。中考在這一考點上,題型一般只是兩種:
一是辨析語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對病句識別與能力的考查,修改則以辨析為基礎。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語病種類的基礎上,明確語句的表達目的,抓住關鍵,不傷原意,盡量「多保留少改動」。
二、病句類型復習
成分殘缺:是指一個句子缺少了應有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常見的是缺主語或賓語。
搭配不當:是指一個句子的各個成分之間搭配不符合語言習慣。
語序不當:是指句子語序錯亂,造成病句。
句式雜糅:兩個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順的現象。
前後矛盾:是指句子表述違背常理,造成前後矛盾的情況或者前後分句不對應的情況。
詞語誤用:句子中詞語感情色彩與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關聯詞誤用,就是詞語誤用
歧義:指一個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種意思,表意不明,使聽者誤解。
重復累贅:是句子成分多餘,造成重復累贅。
並列不當:句子中出現交叉包含的關系。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殘缺的成分要增補上
(2)刪——重復多餘的詞語要刪除
(3)調——語序不當的要調整
(4)換——搭配不當的詞語要更換
四、病句辨析有訣竅
從病句類型入手辨析病句,這是病句專題復習的慣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視,它們在病句辨析時,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下面試舉幾例略作說明。
1、看到介詞不放過
介詞使用不當,極易造成成分殘缺、表意不明或不當。例如:
①、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了一絲笑容。
此例濫用介詞「經過」,致使整個句子殘缺主語。
②、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存入銀行。
此例中「和」可作介詞,也可作連詞,它們分別表達兩種不同的意思。
③、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此例中介詞短語「在……中」應改為「從……中」。
2、看到動詞不放過
讀到一個句子,就應有意識地想想,這個句子中的動詞能不能帶賓語,能帶什麼樣的賓語,動詞和主語、賓語或修飾語能否搭配。例如:
①、它每年的發電量,除了供給杭州使用外,還向上海、南京等地輸送。
此例中動詞「輸送」和主語「發電量」就不搭配。
②、這樣做會拖延培養人才的質量。
此例中的動詞「拖延」和賓語「質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為「拖延時間」或「影響質量」。
③、說到這兒,她又向我們哭泣起自己的往事來。
此例中的「哭泣」為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哭訴」。
3、看到否定詞不放過
否定不當是否定句中常見的毛病,審讀否定詞時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類詞語,如:禁止、切忌、杜絕、避免、缺乏等。例如:
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
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這一表否定意義的詞語,後面「不足」和「不當」即為多餘否定。
②、近幾年,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資料。
此例中「無時無刻不」表示雙重否定,而「無時無刻不忘」即為誤用了否定詞。
4、看到兩面詞不放過
一個句子如果出現「能否」「是否」「有沒有」「成敗」「好壞」「優劣」之類的兩面詞,就應分析該句是否存在兩面與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例如:
①、要保證安全生產,機器質量的好壞,是重要條件。
②、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繫到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教育戰線的根本任務。
上述兩例病因相同,都是兩面與一面不搭配。
5、看到關聯詞語不放過
關聯詞語使用不當,可能會出現搭配不當、位置不當、層次顛倒或強加關聯詞等毛病。
①、無論幹部和群眾,毫不例外,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法制。
此例中「無論」後面不能接並列短語,只能帶由選擇性的連詞「還是」或「或」組成的短語。
②、不但他喜歡京劇臉譜,而且喜歡京劇的各種服飾。
此例兩分句主語相同,第一分句的關聯詞「不但」應放在主語之後。
③、未來世界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更是頂尖人才的競爭。
此例遞進層次顛倒,應將「科學技術」和「頂尖人才」調換位置。
6、看到並列短語不放過
句子中的並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現毛病。例如:
①、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注視和傾聽著這位英雄的報告。
此例中的並列謂語「注視和傾聽」和賓語「報告」只能部分搭配。
②、人類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發現和進展。
此例的並列賓語「發現和進展」中只有「進展」能和謂語「取得」搭配。
③、引進新技術後,某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此例的並列主語「質量和數量」中,只有「質量」一詞能和動詞「提高」搭配。
7、看到有表數量、范圍或程度的詞不放過
句中表數量范圍或程度的詞常易與其他詞語相矛盾。例如:
①、經過刻苦努力,期末考試,他六門功課平均都在90分以上。
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項,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個數,故「都」與「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約數,也與「平均」矛盾。
②、有報道說,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銷售利潤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減少」「下降」「貶值」都不能超過一倍,減少1倍就意味著把原數減完了。
8、語感審讀法
辨析病句,可以藉助語感。一般說,按習慣的說法,覺得別扭的地方,常常是出語病的地方。
①、焦裕祿這個名字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是不太熟悉的。
此例讀起來很別扭,就是因為主語和賓語位置顛倒了。
②、廣大青年表現出無比的進行改革的熱情。
藉助語感來審讀,就發現此例誤將定語放在狀語的位置上了,可將「無比的」調至「熱情」之前。
9、主幹分析法
對句子作語法分析,可先提取句子主幹,檢查主幹是否有毛病,若主幹無毛病,再檢查它的附加成分,看修飾語和中心語有無毛病。例如:
①、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此句主幹為「生產不能自給」,很容易看出主語「生產」和謂語「自給」不能搭配。
②、博物館展出了宋朝時期新出土的古船。
此例主幹為「博物館展出古船」沒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飾語,「宋朝時期」和「新出土」均為「古船」的定語,檢查一下,就發現定語語序不當,應為「新出土的宋朝時期的古船。
⑥ 語文中考閱讀分析答題格式(套話)
閱讀的,套用這些,比較快.
語文解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
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現代文閱讀實用解題技巧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詩歌鑒賞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
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
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了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注釋(可以藉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
⑤必看題干(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網路一搜不完了、笨
⑦ 中考語文答題技巧
中考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問文章體裁?答:此文是一篇()。
答案有: 詩歌、小說(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 散文、議論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
(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 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強調三個部分:內容是什麼,文章怎麼樣,作者怎麼樣。
答:
A、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即誰做了什麼—這可以作為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答案。
B、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5. 劃分層次?
(1)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 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 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 總分總(掐頭去尾)
6. 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明線和暗線)¬——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依據有:①核心人物②核心事物③核心事件④作者情感
8.品味題目可以從—— A內容上;B主題上;C線索;D設置懸念上等方面進行品味。
示例:
(1)主題上結合主旨必答,如象徵性的散文題目,也可以這樣回答:擬題巧妙,一語雙關,本指…實指…,突出主題,耐人尋味。
(2)說明文: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說明了……,點明了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點明了本文說明對象。
9.了解人稱的作用。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便於刻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徵。
第二人稱:便於情感交流。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10. 記敘順序及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詼諧幽默。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
12. 寫作手法及作用? 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寫作手法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想像、聯想、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設置懸念、象徵、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等。常用具體如下:
(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 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
(8) 欲揚先抑和先揚後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11)文章開篇的寫作手法有:
A、可以用詩經里的賦比興手法。比如說,興,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類的
C、也可以先聲奪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氣勢強烈……
D、或是採用題記的方法。顯得雋永深刻,又有文采
E、開頭用景物描寫也不錯,渲染你所需要的氣氛和基調。
F、開門見山。
G、倒敘
13. 修辭方法及作用
(1) 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2)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3)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增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5) 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語句整齊、意韻鏗鏘,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強調語氣,強化內容的作用
(7)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 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16. 句子或語段的作用? 有些情況要結合第三點和第四點來回答。
答:一、內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義和象徵義。點明主旨、升華主題、,畫龍點睛、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語面的象徵義、喻指義 ,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點明全文思想意義)。有時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補充說明。
二、在結構上 :在文章開頭:(1)總提、總領全文、開啟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間:(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後文作鋪墊;標志思路、為下文作鋪墊、埋下伏筆等作用
在文章結尾:總結上文、全文、照應開頭、獨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綿長,發人深思、卒章點題,意味深長等作用。
三、表達效果上:升華中心、渲染氣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從寫作手法上:常有開篇點題、為後文設伏筆、作鋪墊、深化中心、點明主旨、襯托、渲染、呼應、照應、對比、象徵、先抑後揚、預示性作用。
17. 表達方式? 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 分析寫景狀物記敘文景物描寫的方法——①時間推移法 ②空間變換法 ③穩步換景法 ④分門別類法
19. 領會寫景的作用和寫物的目的。藉助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以「狀物」為主記敘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寫法。
20. 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了解描寫的幾種形式(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4)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
種類:一是人物描寫:A、正面描寫(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 (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作品主題。B、側面描寫 作用是:襯託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徵。
二是環境描寫:分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
重點了解幾種描寫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②語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③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④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季節和景物場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渲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 的××命運、表現人物某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徵、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渲染××環境氣氛。襯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
21.分析人物形象: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來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過對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等)方法的分析來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22.小說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環境、情節。其中情節包括(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
23.運用正副標題相結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強表達效果。
24.續寫小說結尾。 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續寫,要簡潔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調換另一詞題型解題模式:
答: A、 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 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
C、 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准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27.語言賞析或廣告:
類型1、分析某個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對策:(1)了解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精闢准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關鍵詞能為中心服務。
(2)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詞語的比喻意、引伸意、雙關義。如阿來的《詞典的故事》中「營業員臉上顯出了更多的憐憫,這位阿姨甚至因此變得漂亮起來」。「漂亮」一詞就要從它的引伸意義去答題,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來,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憐憫使我對阿姨產生好感的內心活動。
類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理由。
對策:(1)了解語言美的幾種形式及作用
①修辭之美------ 見第13個知識點.結合第28答題點回答.
②句式之美------如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達的效果就不同。疑問句造成懸念,感嘆句便於抒情;反問句加強語氣語調引人深思;排比句疊句氣勢磅礴、層層深入;對偶句鏗鏘凝練,重復余韻悠然 ,也可以從靈活多變、富有表現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處)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開頭結尾。(作用:可以給人以啟迪教育作用。)
④內容之美———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又與中心連接緊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穎,能很好地為中心服務。)
(2)注意答題格式:我喜歡 xx 句,因為它xx。
22.文章用典的賞析:一是豐富文章主題,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28.品味句子和關鍵詞。最好找詞語點評或整體點評:即怎樣寫、寫得怎樣和寫出什麼、給讀者怎樣的感受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或效果。
答:A、分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若沒有,則應選擇有生命力的詞語進行。
B、表面意義(表面上的意思)和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特點)或從正面和側面點評。
C、深層含義(聯繫上下文、主題、作者意圖,蘊涵有什麼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揚了/贊美了/歌頌了或批判了/諷刺了/否定了/反駁了,或者給了我們……的印象、啟示、道理等。
29.問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
答:A、能或否 B、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
C、 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後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麼關系,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說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並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
30.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作用? 答: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①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真摯深沉的感情,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②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義,以深化主題,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③說明是為了簡要地解說事物,闡明事理,使所敘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議論有時是融為一體的,無法截然分開的。
31.問文章寫作特色:可從文章選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要結合該文寫作的手法。
①選材:材料典型、真實、詳略得當、表現、突出了中心。
②結構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結構嚴謹。
③語言:朴實或生動、形象、准確;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暢,修辭的運用等。
④立意: 思想深刻、新穎,以小見大、富有哲理等。
⑤表現技巧:一是修辭手法:共八種。 二是表達方式:有五種。其中描寫可細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樂景寫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是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聯想、想像等。 四是結構手法: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小見大、先抑後揚等。
32. 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
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 性格 思想 個性)。 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
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①文章通過……的敘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 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揭示了/批判了/贊美了/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
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並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
33.問閱讀後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證明。 即提出、分析、解決問題。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A、指出本文蘊含著的思想意義以及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