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上海中考語文時間

上海中考語文時間

發布時間:2020-12-21 23:57:19

『壹』 2006上海中考語文試卷

2007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生統一學業考試
語文試卷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00分鍾)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題。請將所有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不計分。

第一部分 閱讀(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請從下列A、B、C三組中選擇一組,完成1—6題。A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組供使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C組供使用二期課改教材(試驗本)的考生完成。請將選定的組號填入答卷指定處。
2.7—10題為考生共做試題。
A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寫(共15分)
1.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
(2)____,清泉石上流。
(3)童孫未解供耕織,____。
(4)嘗貽余核舟一,____
(5)《岳陽樓記》中表明洞庭湖天氣早晚變化的語句是____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2. 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____
3.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
(三)閱讀下文,完成4—6題(7分)
捕蛇者說(節選)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選文作者是____(人名)。寫出教材中該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標題:《____》。(2分)
5. 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選文從____、____、____三個方面介紹了永州異蛇的特徵。(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B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寫(共15分)
1 (1)海內存知己,____
(2)____,萬條垂下綠絲絛。
(3)若言聲在指頭上,____?
(4)博聞強記,____,智。
(5)《醉翁亭記》中描寫花草芬芳的語句是____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2 求石獸於水中____
3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
(三)閱讀下文,完成4—6題(7分)
捕蛇者說(節選)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選文作者是____(人名)。寫出教材中該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標題:《____》。(2分)
5 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選文從____、____、____三個方面介紹了永州異蛇的特徵。(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C組:供使用二期課改教材(試驗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寫(共15分)
1 (1)向來枉費推移力,____
(2)____,壯心不已。
(3)滿面塵灰煙火色,____
(4)然後嘆____,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5)《醉翁亭記》中描寫山間清晨之景的語句是____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2. 實冀三橫唯余其一____
3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
(三)閱讀下文,完成4—6題(7分)
捕蛇者說(節選)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選文作者是____(人名)。寫出教材中該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標題:《____》。(2分)
5 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選文從____、____、____三個方面介紹了永州異蛇的特徵。(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7—10題(12分)
鮑君
昔有人設罝以捕獐,得而未覺。有行人竊取之,猶念不仁,乃以鮑魚置罝中而去。本主來,於罝中得鮑魚,怪之以為神,不敢持歸。於是置屋立廟,號為鮑君。後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謂有神。積七八年,鮑魚主過廟下,問其故,人具為說。乃曰:「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於是乃息。
7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乃以鮑魚置罝中而去
⑵問其故
8 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________
9 本主「不敢持歸」的原因是____(3分)
10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3分)
中國瓷器
①中國瓷器是世界公認的偉大發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揚天下,主要在於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項獨創技術:胎質、瓷釉、燒結火候。
②中國瓷器的胎質大多具備一定的透明性,所謂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為高嶺土,無論東南沿海還是華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鎮高嶺村一帶,風化了的白雲母花崗岩蓄藏豐厚。也就是說,在中華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獨厚的。
③瓷釉覆蓋在瓷胎上,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復合材料。宋代以後,景德鎮成為瓷業的主要生產地之一,就是因為這一帶開始以「白雲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潔白又易於施加彩飾。
④燒結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燒成的溫度。燒制陶器、磚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則不然。據推測,早期瓷器的燒成溫度就已經達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學美術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盡管要通過1300℃高溫鍛燒,釉料仍不變色,紋樣依然如故,這就是中國瓷器燒制技術上關鍵的秘密所在。」
⑤中國瓷器享譽世界,也在於它是科學技術與民間工藝美術技法完美結合的產物。傳統細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裝飾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還是貼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鏤雕,還是鎦金、戧金……均極盡繽紛艷麗,堪稱_____。早期的紋飾簡單、自然,完全由燒瓷藝人自行設計,例如水紋、雲紋、花紋和獸紋等。盛唐以來,紋飾大量借鑒金屬器皿、各種織物等圖案,使瓷器的裝飾意味更濃。宋代以後,瓷業工藝技法愈加精細,彩繪畫面也刻意追尋名畫師的筆意,有的春花爛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滿天……這無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蘊,
⑥中國瓷器還承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它的彩繪內容有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龍鳳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豐富的圖案。康熙年間,景德鎮窯曾經燒制一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題句,一盅一花一詞。其中梅花盅題為「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杏花盅題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桃花盅則題為「風花新社燕,時節歸春濃」……瓷精,圖美,詞句優雅,在有限的空間中令人感受到無限的韻味。
⑦中國瓷器,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11 從下列詞語中選擇恰當的一項,填在第⑤段的橫線上。(2分)
A光彩奪目 B流光溢彩 C巧奪天工 D栩栩如生
……均極盡繽紛艷麗,堪稱____
12 第⑤段介紹紋飾時採用了____順序。紋飾的特徵經歷了從____到____、從____到____的變化過程。
13 閱讀第⑥段,完成下列兩題。
⑴用四個字概括上圖「青花瓷盤」圖案的內容,填入方格中,並簡述該圖案所蘊涵的寓意。______(3分)
⑵畫線句「在有限的空間中令人感受到無限的韻味」,「有限的空間」是指____________,「無限的韻味」是指____________(4分)
14 從全文看,中國瓷器令人嘆為觀止的原因是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9分)
老海棠樹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在我的記憶里不能分開;好象她們從來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樹有兩條粗壯的枝椏,彎曲如一把躺椅,小時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兒玩。奶奶在樹下喊:「下來,下來吧,你就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頭不下來了?」是的,我在那兒看小人書,用彈弓向四處射擊,甚至在那兒寫作業。「飯也在上頭吃嗎?」對,在上頭吃。奶奶把盛好的飯菜舉過頭頂,我兩腿攀緊樹椏,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覺呢,也在上頭睡?」沒錯。四周是花香,是蜂鳴,春風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樹下,望著我……
③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記得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不時地沖我叨嘮:「就不下來幫幫我?你那小手兒糊得多快!」我在樹上東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說:「我求過你嗎?這回活兒緊!」我說:「我爸我媽根本就不想讓您糊那破玩藝兒,是您自己非要這么累!」奶奶於是不再吭聲,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紙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奶奶坐在樹下的濃蔭里,又不知從哪兒找來了補花的活兒,戴著老花鏡,埋頭於床單或被罩,一針一線地縫。天色暗下來時她沖我喊:「你就不能勞駕去洗洗菜?沒見我忙不過來嗎?」我跳下樹,洗菜,胡亂一洗了事。奶奶生氣了:「你們上班上學,就是這么胡弄?」奶奶把手裡的活兒推開,一邊重新洗菜一邊說:「我就一輩子得給你們做飯?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這回是我不再吭聲。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樹照舊果實累累,落葉紛紛。那時我大些了,在外工作,從陝北回來看她,奶奶已經腰彎背駝。早晨,天還昏暗,奶奶就起來去掃院子,「唰啦唰啦」的聲音把我驚醒,趕緊跑出去:「您歇著吧,我來,保證用不了三分鍾。」可這回奶奶不要我幫:「你剛回來,去歇息著吧。」
⑥冬天,窗外,風中,老海棠樹枯乾的枝條敲打著屋檐,磨擦著窗欞。奶奶常常在燈下學習。她曾經讀一本《掃盲識字課本》,再後是一字一句地念報紙上的頭版新聞。那一回,奶奶舉著一張報紙,小心地湊到我跟前:「這一段,你給我說說,到底什麼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說,您學那玩藝兒有用嗎?」奶奶立刻不語,惟低頭盯著那張報紙,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動。我的心一下子收緊,但知已無法彌補。「奶奶。」「奶奶!」「奶奶——」我記得她終於抬起頭時,眼裡竟無對我的責備。
⑦……
⑧如今,奶奶已離我而去。而在我的夢里,我的祈禱中,老海棠樹也便隨之飄然而去,跟隨著奶奶,陪伴著她,圍攏著她;奶奶坐在滿樹的繁花中,滿地的濃蔭里,望著我,或不時地要我給她說說:「這一段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5 從第④段中找出與第⑤段畫線句「可這回奶奶不要我幫」相照應的句子:____(2分)
16 第②段寫「我」在老海棠樹上的活動,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5分)
17 品讀第⑥段畫線部分「『奶奶。』『奶奶!』『奶奶——』」,從語氣角度分析「我」心理變化的過程。
____(6分)
18 從全文看,以「老海棠樹」為標題的好處是____(5分)
19 選擇文中最觸動你的一個場景,寫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8分)

初中語文教育網

2007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生統一學業考試
語文試卷答題要點
第一部分閱讀(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A組:(一)(15分,每題3分,錯一字扣1分)1.(1)各領風騷數百年 (2)明月松問照 (3)也傍桑陰學種瓜 (4)蓋大蘇泛赤壁雲 (5)朝暉夕陰
(二)(4分,每空2分) 2.侵犯 3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記》或《鑽母潭西小丘記》 5.(2分)說這些活(時),神情好像很悲傷。 6.(3分)外形 毒性 葯用
B組:(一)(15分,每題3分,錯一宇扣1分) 1.(1)天涯若比鄰 (2)碧玉妝成一樹高 (3)何不了君指上聽 (4)守之以淺者 (5)野芳發而幽香
(二)(4分,每空2分) !. 尋找 3. 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記》或《童區寄傳》 5.(2分)說這些話(時),神情好像很悲傷。 6.(3分)外形 毒性 葯性
C組:(一)(15分,每題3分,錯一宇扣1分)1.(1)此日中流自在行 (2)烈士暮年 (3)兩鬢蒼蒼十指黑 (4)借者之用心專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二)(4分,每空2分) 2.剩下 3.與世隔絕的地方
(三)(7分)4(!分) 柳宗元 《小石潭記》或《黔之驢》 5.(2分)說這些活(時),神情好像很悲傷。 6.(3分)外形 毒性 葯性
(四)(12分) 7.(4分) (1)離開 (2)原因 8.(2分) 這是我的鮑龜,哪裡有什麼神啊, 9.(3分) 於罝中得鮑魚,怪之以為神。 10.(3分) 要主動探究事理;要敢於質疑等
二、現代文(共49分)
(一)(23分)11.(2分)C 12.(5分。每空1分)時間 簡單 精細 自然 刻意 13,(7分)(1)(3分)歲寒三友(1分) 瓷盤以松、竹、梅為主體圖案,寓意要追求高潔、堅韌的品質(2分) (2)(4分,每空2分)花卉瓷酒盅形體小 酒盅因它的「瓷精,圖美,詞句優雅」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是無窮的 14.(9分,每空3分) 科學技術含量高 科學技術與民間工藝美術技法完美結合 承載的文化積淀豐厚
(二)(26分)15.(2分) 你就不能勞駕去洗洗菜? 16.(5分)內容上,表現「我」在老海棠樹亡的快樂,藉以反映奶奶對「我」的關心;結構上,為下文進『步寫「我」和奶奶的親情作鋪墊: 17.(6分)第一聲陳述的語氣寫出「我」有—點不安,知道傷了奶奶的心;第二聲感嘆的語氣寫出「我」急於想得到奶奶的原諒;第三聲無奈的語氣寫出「我」的哀求, 18.(5分)以老海棠樹為線索,貫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現了奶奶和「我」之間濃濃的祖孫情。 19 (8分)感點明確,圍繞中心,理由充分,語言流暢,8分;感點明確,理由充分,語言通順,7-6分;有感點,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點,40字以下。3—1分。
初中語文教育網

『貳』 上海中考中語文難嗎,為什麼每年分數都不高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2014年本市中等學校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滬教委基[2014]21號)學業考試科目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體育、理化實驗操作技能。其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體育考試成績採用分數制,總分為630分;思想品德和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採用等第制。1.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和化學(理化合卷)考試時間均為100分鍾。語文、數學、外語滿分均為150分,物理滿分為90分,化學滿分為60分。2.體育滿分為30分,計入錄取總分。考試於2014年4月底前舉行。具體實施方案繼續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的通知》(滬教委體〔2013〕7號)執行。3.思想品德考試採用開卷形式,考試時間為70分鍾。考試成績按「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評定。考試定於2014年5月24日(星期六)舉行。4.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考試於2014年5月底前舉行。================2014年零志願(市重點)分數線是568分(回民中學、久隆模範中學563分)區重點分統招線(各區、各校不同)、指標到校線(各初中校不同)。數據太大,無法上傳。你問哪個區?

『叄』 上海的語文中考作文至少要寫多少時間

中考作文的話平時會有練啊,所以考試的時候只是把平時寫得好回的作文套上去,只答要不偏題就好。一般來說只要有立意有選材,一氣呵成的話,半小時就能寫好。注重的是平時的積累,不要到了考場再想寫什麼,否則會來不及的。還是多花些時間在前面的閱讀上,保證都踩到答分點,這樣比較合算。加油!~~

『肆』 上海中考語文考綱在哪有賣

2011上海中考語文考綱
一、考試性質和命題指導思想
上海市初中畢業語文科統一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它的指導思想是有利於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有利於促進初中教育教學改革,有利於切實減輕中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的可持續發展,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初中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各類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考試對象為2011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幾年制義務教育學業的九年級學生。

二、考試目標
依據《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試行稿)》(2004年10月版)規定的六至九年級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與要求,確定以下考試目標。

1.現代文閱讀能力
(1)能正確書寫3500個常用漢字。
(2)能運用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等11種標點符號。
【2010:能運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11種標點符號】
(3)能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辨析同義詞和反義詞,領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4)能識別和運用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等4種句式。
(5)能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讀懂文章的內容。
(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說明文(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記敘文(順敘、倒敘、插敘);議論文(總分、並列、層進、對照)。
(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義,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達作用,能概括文章要點或主旨。
(8)能識別和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反問、對比等7種修辭方法,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9)能辨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等4種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1O)能分析人物描寫(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環境描寫(自然、社會)的作用。
(11)能辨別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並分析其作用。(2011新增加考點)
(12)能依據文意,對文章的思想內容、表達方式、語言特點,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2010:能依據文意,對文章的思想內容、表達方式、結構、語言特點,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13)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根據要求作適當的拓展;能依據閱讀材料和要求進行仿寫、擴寫、縮寫、改寫、續寫。
【2010: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能根據要求作適當地拓展;能進行仿寫、擴寫、縮寫、改寫、續寫。】
(14)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和生活場景,運用語文知識和綜合學習的語文能力解決問題。

2.文言文閱讀能力
(1)能默寫規定范圍內的文言詩文。
(2)掌握150個文言實詞的含義。
(3)掌握「之、其、而、以、何、於」等虛詞的常用意義和用法。
(4)掌握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學和文化常識。
(5)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7)能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8)能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感情傾向。

3.寫作能力
(1)能記敘生活中的人、事、物。
(2)能說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能對生活現象或社會現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認識和見解。
(4)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5)文章應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完整,條理清楚,表達通順、連貫。
(6)字跡清楚,書寫規范,文面整潔。

三、試卷結構
內 容 分 值 題 量
一、文言文
(42分) (一) 默寫 18分 6
(二) 詩詞賞析 4分 2
(三) 文言文閱讀(一) 約8分 3
(四) 文言文閱讀(二) 約12分 4
二、現代文
(48分) (一) 現代文閱讀(一) 約22分 6
(二) 現代文閱讀(二) 約26分 5—6
三、寫作 作文 60分 1
合計 150分 26—27

四、考試細則
l.試題的難易比例約為1:1:8。
2.試卷總分:150分。
3.考試時間:1OO分鍾。
4.考試形式:閉卷書面考試,分為試卷與答題紙兩部分,考生必須將答案全部做在答題紙上。
5.基本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寫作題。

『伍』 2017年上海中考語文考試時間是

物理科目考試抄成績滿分為襲90分、數學,於2016年5月底前舉行。體育統一考試在4月底前完成、上海市2016年中考語文,計入中考錄取總分、數學,於5月28日(星期六)舉行,採用開卷形式、良好,考試時間為70分鍾,成績按「優秀、數學,物理和化學科目合卷考試。理化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按「合格,成績由統一考試成績(滿分15分)和日常考核成績(滿分15分)之和組成。 2,於6月18日(星期六)和6月19日(星期日)舉行: 6月18日上午:語文 下午:物理 化學 6月19日上午、外語科目考試1、不合格」評定,化學科目考試成績滿分為60分。思想品德科目考試、合格、不合格」評定、中考考試時間安排:外語 下午。語文、外語科目考試成績滿分均為150分、外語科目考試和理化合卷考試時間均為100分鍾。語文

『陸』 上海中考語文考試多長時間啊

上海中考語文考試是150分鍾,滿分120分

『柒』 上海中考語文復習資料

2010年中考語文復習總綱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及閱讀
一、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抑後(先)揚、欲揚先抑。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用(名言、資料等)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准確(科學性)、生動(趣味性)、
議論文語言特徵:嚴密
記敘文語言特徵:生動、形象、准確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風格: 柔婉 豪放 靈秀 庄嚴 綺麗 朴實 繁復 凝練生動

二、現代文閱讀 答題技巧
(一)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二)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2、倒裝句的作用:往往是強調前置(即調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為了強調「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並不見佳,我以為」一句是為旗幟鮮明地強調作者對「雷峰夕照」這一勝景的評價是「並不見佳」。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7、議論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論點(或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或是所在段的分論點)以及議論文語言的特色。
8、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指明語句所用的寫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體特徵和名詞使用的准確性。
(三)問答題型、常規答題術語及技巧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斷:
原則:必須依據本文的主題。例如:《孔乙己》——「孔乙己」。
散文(包括雜文、通訊、一般記敘文)中的「我」等於作者本人;而小說中的「我」不等於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虛構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
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根據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准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藉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判斷文段的說明中心(說明內容):
答題方式:
1、實物說明文:說明對象+對象的特徵
2、事理說明文:關於……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說明文:…… ……的操作或實驗或製作的過程
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題格式:
本句用了 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深入淺出(科學准確)地說明了 (說明內容),使讀者 。

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說明文中的主觀題及其解答:
著重要表現創新意識、科學精神。
主要題型:
1、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簡明、准確的改寫。如:根據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2、對文中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說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說明。
3、聯系實際舉例說明。(要符合文段的說明中心的要求)
4、對文章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5、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說。(結合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
識別或提煉中心論點、分論點:
1、論點出現的形式和位置 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盡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確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據論題和論據,參考作者要解決的問題,准確判斷和提煉作者的觀點,然後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達中心論點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較,找出最簡潔、最明確的句子。
分析論據與論點的關系:
答題方式:本文(段)的論點是 ,這里所列舉的……屬(事實或道理)論據,是為了從(反面或正面)證明這個論點,……
辨識論證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這類問題,首先需要明確常見的幾種論證方法的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差別,然後結合語境,具體內容具體分析。
2、答題方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 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顯得……(好處)。
仿照原文中表述論點(分論點)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個觀點:
1、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再根據閱讀文章的啟示獲取獨特體驗,最後用規定的句式表述出來,並構成一個論點(分論點)。
2、這種題目既考查聯想能力,又考查語言表達能力,還考查把握分論點與中心論點關系的能力。
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4、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5、聯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6、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系(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名句等);7、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捌』 如何做好上海中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

第一部分(必做題):一般論述類和說明類文章的閱讀
考綱陳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意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一】:依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
(1)根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一類是以社會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般論述類文章(學術論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議論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涉及到經濟學,教育學,文化學歷史學,語言學,美學等,且內容多為介紹學術論點及其分論點,論據,背景和意義。一類是以自然科學為對象的科技說明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多為介紹新科技新發現新認識,主體文字若干段落從不同角度具體介紹這個「新」: 背景,構造,原理,特點,現狀,發展,評價(優點缺陷)及其研究應用前景。(根據文體特徵,可邊閱讀邊猜測下文內容,提高閱讀速度。)
(2)注重整體閱讀。逐段閱讀,標出各段的中心句子,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最後在找到全文說明對象(議論對象)的基礎上整合文意。
【二】:選擇題的解答
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復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 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 特別關注選項中處於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一偷換概念: 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點關註:
a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b表范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d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 有時,偶爾等)
三混淆時態:(已然與未然)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等
四混淆模態:(可能與必然)一定,必將; 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五正話反說: 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六順序錯亂: 時間先後錯位,邏輯事理先後錯位,空間位置錯亂。
七顛倒因果: 「因」與「果」錯位;或 「條件」與「結果」錯位。
八強加因果: 即兩件事無因果關系,卻強行說成有因果關系。
九無中生有: 即原文無此信息。
十答非所問: 即選項回答的不是題干中的問題,或沒有答全題干中問題的幾層意思。
另外,別讓以下幾點成為答題盲區:
(1)記住:不能只看選項本身的錯對,注意選項是否答非所問;(2)記住:題干中有「根據」、「證據」、「原
因」等字樣,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3)記住:有的選項要選最佳答案,而非正誤選擇;
(4)記住:題干涉及幾層意思,選項中則要答全幾層意思。
【三】:簡答題(07年新增題型)的解答
整體閱讀,從整體上把握語料: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從議論說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有無分論點,用什麼材料來證明觀點,論證結構有什麼特點; 閱讀科技說明文:科技文一般屬消息一類,其結構一般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話題,介紹新工藝、新技術、新見解、新成果,介紹它的構造、原理、發展、現狀、評價等等,閱讀時首先要明確說明的對象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價值,有什麼作用,對社會有什麼意義等。
重點與難點:
重難點一: 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辯明文體,選准角度. 議論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理清行文思路,並分析其內在邏輯關系、材料性質、論證方法,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並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說明文體,緊扣說明對象,根據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或按事物發展,或按事理邏輯來劃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領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前呼後應句(包括文中反復出現的文句)
技巧3:審辨標志性詞語。可以作為標志性詞語的有:A順序詞,B關聯詞,C指代詞,D范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
技巧4:(1)從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視具有前後銜接、勾聯、照應作用的語言標志;重視有區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②掌握文章因文體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結構規律: 議論文常採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來論證事理;說明文常採用總分總式或並列式結構來說明問題。
重難點二: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將文章的整體內容和文章的主題中心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出來。
1. 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有文體特徵意識: 論述文,論題、論點(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 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內
容和對象的特徵(特點)是主要信息,說明的方法及運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層分層意識: 研究段與段之間的結構關系或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關系.
同一關系取其一; 相屬關系取其」屬」; 相並關系取其」和」; 主次關系(偏正關系)取其」主」 。
■要有全文整體意識: 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整體把握,才能全面准確。
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
(1) 採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 採用合並法: 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並起來;
(3) 採用提煉法: 對於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2. 分析歸納中心意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 尋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標題即是中心,有的開頭點明中心,有的結尾揭示中心。
(2) 合並各段內容, 概括中心意思: 尋找各段中心句, 合並各段主要內容來提煉概括。
(3) 採用整體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沒有主旨句,須將全文各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提煉。
重難點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是指作者對某具體事物的主觀傾向,或贊同或反對,或喜愛或憎惡,帶有鮮明的個人主觀色彩。其表述因文體而有差異。有的直接說出,有的則分散在字里行間,若隱若現。在具體的分析概括時,首先要抓住文體特點,其次,要抓住一些標志性詞句,如「認為」、「覺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思想、主題。分析的具體做法是:
① 統觀全文,篩選出能直接體現作者觀點和態度的句子;
② 從材料的中心內容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③從作品的表達方式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第二部分(選做題):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高分口訣:讀懂文章 審准題眼 規范作答
0.現代文(各類文本)閱讀與答題基本知識
(一)答題基本知識:
1.閱讀: 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 :一是要有文體特徵意識(散文和小說,新聞和傳記的文體特徵概述見後);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
2.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准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題區域; 暗示答題思路; 暗示答題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審題時注意:
◆是否選准題眼(答題重點); ◆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
◆是否選准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 ◆ 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
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 如問:
「為什麼對作者來說這是一次短暫而愉快的旅行?」 則:
(1)題眼(答題重點)是: 短暫而愉快; (2)要點(回答的內容)應包括:「短暫」和「愉快」兩點;
(3)設問的角度: 以「這」作陳述對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應為: 兩個句子,且構成並列關系。
3.答題: 「規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於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 ⑵選擇並重
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 (3)分點分條作答(高考閱卷采點給分) 。
(二)常用寫作手法(技巧)(加橫線的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第二類:表現手法:對比、襯托(反襯),變換人稱,聯想想像, 象徵,類比,虛實結合 渲染烘托
第三類:結構方式:前後照應、鋪墊,過渡(承上啟下)、設置懸念、卒章顯志,欲揚先抑、製造波瀾 , 特定線索、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等),
第四類: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比、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借代:
第五類:描寫手法:
描 寫 角 度: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細節描寫.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三)基本題型題(非探究型和評價型)及解答思路
題型1: 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表現力
A.語句的含義題:還原修辭句的本義;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轉化深奧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雙關意;
B.語句的作用題:要回答該句子在文章結構與內容主題兩個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應標題(開篇點題); ⑵渲染氣氛(定下情感基調); ⑶埋下伏筆
⑷設置懸念; ⑸為下文(中心)作輔墊; ⑹總領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後照應,⑵承上啟下(過渡);⑶總結上文;開啟下文;⑷為下文作輔墊
3文末句:⑴總照應開頭或標題,結構緊密;⑵卒章顯志,揭示中心;⑶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題型2: 整理文章思路並歸納文章的內容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和寫了什麼: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相並,相承,相屬),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各段與中心的關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與主要內容就在你眼前了。
▲敘述性文體的線索:看時間的變化,看空間的變化,看情感的變化,看故事情節的變化,看事物發展階段的變化。
▲論述性文體的結構: 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 總分式。
▲說明性文體的順序: 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

題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見前四大類13小類).這里主要舉例說明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擬人:化物為人,拉近距離,親切自然; 便於對話,交流情感。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語氣強勁,抒情強烈。
7.反復:突出思想,強調情感;承上啟下,層次清晰;多次強調,增強感染力。
題型4: 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歸納主旨
解題思路:⑴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⑶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⑷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題型5: 探究類(含評價)另附專題
第一類:文學類文本的閱讀:
考綱陳述: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觀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閱讀文學作品時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3)對作品所體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2)探討作品所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人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一)散文的閱讀:
1.明確概念
作者運用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2.文體特徵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題、意境集中)
3.閱讀要領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語言優美洗練,有詩情畫意般的意境。閱讀時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理清脈絡、層次,正確理解散文的思想內容。抓住脈絡線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層的抒情性話語,把這些話語組織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內容,分析這些語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題思想了。
2、領會和分析散文的表現手法。一般說來散文作品的表現手法豐富多樣,分析起來比較難,可以從這樣三個方面分析思考:一是用了哪些寫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還是寓情於景,托物言志。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過聯想把握「形」與「神」的結合點。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徵意,散文的深層含義都是通過「物」表現出來的,必須看清作者賦予了「物」什麼特點,什麼品質或者什麼思想。
3、領會和分析散文的語言特點。散文的語言一般比較優美,許多句子含義比較豐富,把比較典型的詞語、句子放入到具體的段落中去思考,體會語言的妙處。
4、體會散文的意境,領會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礎上,一定要進行聯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總是描繪、創造一個美好的意境,通過「物」與「人」來表現這個意境,換句話說,就是散文表現的精神或品質特點。分三類:托物言志類,記敘抒懷類,議論明理類。文意=形式(結構和手法)+內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懷和哲理)

(二)小說的閱讀
1.明確概念 : 小說是通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
2.文體特徵: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是小說的基本特徵,稱為小說三要素。
3.閱讀要領:
(1)要在讀懂詞句含義的基礎上,分析把握小說的人物形象
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來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
肖像描寫: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狀態和風貌;反映人物的性格愛好.
動作描寫: 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心理描寫: 展現人物的內心活動,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2)理清小說中的故事情節
在閱讀小說時,要注意情節的設計如何有力地表現人物性格,情節的發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所推動,人物的行動和行動方式是否由其獨特的性格決定。
(3)分析小說典型環境描寫
小說的典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恰當的環境描寫有助於人物的刻畫和主題的表達。
環境描寫具有以下作用:
作用一: 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作用二: 暗示及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
作用三: 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
作用四: 渲染氣氛, 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作用五: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3)把握、透析小說的主題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分析小說的主題時: 1從小說的人物、情節入手,進行認真的考察; 2聯系小說典型環境描寫; 3結合作家寫作的時代背景和創作動機。
(4)了解小說的敘事手法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第二類: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考綱陳述: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訪談、調查報告、傳記、社科論文等實用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有關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2)評價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的深層意蘊;(2)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 新聞類文章的閱讀: 包括新聞,通訊(特寫,報告文學)
1.明確概念 :
新聞屬於紀實類作品。它是藉助各種傳媒對新近發現的有價值的信息所作出的及時,客觀,准確,簡潔的報道,它是報
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廣泛採用的一種文體。它具有真實性,時效性和受眾性的特點。內容一般包括6個要
素: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新聞中所用到的材料有三類: 新聞事實,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
觀評價。
2.文體分類
1.消息(狹義新聞):新聞報道中最簡練最短小的一種。其特點是真,短,快。一條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
語五部分構成,結構上一般為」倒金字塔」式
標題: 消息的眼睛。傳達消息最主要的實踐事實等關注點。常有引題(背景烘托),正題(主要事實)和副題(補充)
導語: 消息的第一句(段),用簡潔鮮明的文字概括主要內容,揭示消息的主題思想。
主體: 緊接導語之後,對導語進行全面具體的闡述,展開事實。
背景: 烘托補充,或交代起因,或強調新聞的價值,或強調事件的重要。
結語: 緊扣主題抒情議論,起到表現或深化主題的作用。
2. 通訊:
消息和通訊都屬於新聞體裁,都具有新聞性,強調所報道的人和事,要有新聞價值,必須真實,不能藝術虛構。
它們的區別在於:
(1)報道詳略不同: 消息概括,一般只注重報道事實本身;通訊具體, 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側面進行全面挖掘。
(2)寫作手法不同: 消息注重講清事實本身,語言平實,文學性弱; 通訊的常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
方式,文學性強。
(3)結構方式不同: 消息一般為」倒金字塔」式;通訊則可以為縱式,橫式等其它文學性結構樣式。
(4)時效性不同: 消息時效性強,時效性相對較弱時效性時效性
通訊按內容分,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和風貌通訊。
(二) 傳記類文章的閱讀:
1.明確概念 :
傳記和新聞一樣都屬於紀實類作品。它是遵循真實性的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
貌以及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從立傳人物來看,可分為自傳和他傳。
2.文體特徵
傳記屬於應用文體,同時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特點: 真實是傳記的最大特徵,不允許虛構; 傳記又不同於一般的
歷史記錄,除了真實記錄外,還必須具有感人的力量。語言朴實,人物刻畫多用用白描。
3.閱讀要領:閱讀傳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傳記的有關知識,體會傳記與小說和散文等文體的區別;
2. 抓住文中敘事和描寫中展示出的人物個性,把握主任公復雜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質;
3..對時間性較強的傳記,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
4.評傳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傾向和直接評價。

『玖』 上海中考語文需要什麼

中考,即普通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建立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選拔;中考要考慮初中學生升入高中後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但高中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的范疇。因此,中考既要堅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堅持考查學科能力。中考命題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考慮教學情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情況、教材使用情況,最大限度地求同避異,充分體現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平穩過渡,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
中考,即「中招考試」,全稱為「初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中考前一般都有2-4次模擬考試。中考由省級考試院(考試局)、市級教科院(教科所)或者區級教研室命題。

閱讀全文

與上海中考語文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