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4全國2卷語文消防工作必須立足於
B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正確理解題中各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然後仔細分辨各句語境。 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
『貳』 2014年 高考語文卷 全國卷 2卷 作文 立意
『叄』 2014年全國共有多少套高考語文卷
18套,兩套課標,一套大綱,北京,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安徽,遼寧,天津,湖南,湖北,江西,重慶,四川,廣東,上海。
『肆』 2014吉林高考題語文全國卷2的作文立意
給動物園的動物餵食物是2014年出現頻率最多的新聞材料,從這個角度講,版這則材料可謂緊貼時事,其權新穎性值得肯定。從作文立意的角度看,這則材料作文可以發揮的餘地很大。
1.緊扣材料,書寫素養。很顯然,喂養動物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它違反了動物園的規則,考生可以寫,遵守道德規范,做文明的旅遊人。
2.遵守規則,規范行為。這道題目背後隱含了一個規則的問題。自然保護區是在制定規則,遊人是在破壞規則,考生可以寫「規則」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聯想到當前的「反腐」大潮,腐敗者的實質是在破壞社會的大規則-----法律。
3.聯系教育,充分聯想。這則材料反映了一個教育的問題,如果我們一味的給孩子餵食物,就會讓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考生可以寫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4.關注兩端,充分審題。材料中出現的要素有兩個,即遊人和自然保護區,考生可站在任何一端立意,亦可綜合考慮來把握。
5.展開想像,童話書寫。考生可以站在動物的角度來立意,以動物的口吻告訴人們「餵食」的危害,這樣會讓作文更有新意。
總體而言,2014年吉林高考作文的立意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
『伍』 2014高考全國卷1作文觀點
閱讀下面的材抄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過獨木橋」是為民學校傳統的團體比賽項目。規則是,雙方隊員兩兩對決,同時相向而行,走上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獨木橋,能突破對方阻攔成功過橋者獲勝,最後以全隊通過人數多少決定勝負。因此習慣上,雙方相遇時,會像山羊抵角一樣,盡力使對方落下橋,自己通過。不過,今年預賽中出現了新情況:有一組比賽,雙方選手相遇時,互相抱住,轉身換位,全都順利過了橋。這種做法當場就引發了觀眾、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激烈爭論。
事後,相關的思考還在繼續。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河北高考作文閱卷評分細則之審題立意
『陸』 2014年全國二卷高考作文的範文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
長春市十一高中二年三十三班 張墨君
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草本有靈,水石有韻,正是因為順隨了自然的規律,順隨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了令人顧盼的美麗。塵俗滾滾,何不靜下心來,讓靈魂回歸本來的樣子,去捕捉風中千年前的余響、先賢的吟唱:天行有常,道法自然。
不知是誰在曲解了人定勝天的含義後大聲疾呼,人們就開始在歧途上愈行愈遠。曾經安守本分的原意,卻成了為所欲為和自以為是的幌子。人們總是急切地表達友善,全然忘記「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教誨,忘記己之所欲有時亦要勿施於人。不順隨自然的法則,熱愛往往會在一念間變成荼毒。毫無顧忌地喂養野生動物,卻令它們丟掉了自然賦予它們賴以生存的野性與本能。過度開采、激素、化工,也招致資源枯竭,地質災害,先天畸形。失去了對自然最基本的敬畏的人們在違反規律中樂此不疲地自戕。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將道法自然的箴言當成耳旁風,非要走到山窮水盡才追悔莫及地長太息以掩涕兮。
虎嘯於野方有生命的雄姿,人守其性後有人生之精彩。青春與夢想是個性的張揚,而非流水線的工廠。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迤邐至今,當殘疾的制度讓教育者無奈地高呼所謂的標准,當灌輸性的教育讓學生成了坐享其成的惰者。一個失去了創造的能力,失去了多角度的視野,失去了鮮活的個性和探索的激情的民族就等於失去了生存與發展的本能,長此以往必然危及社稷。羅素曾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莊子能守其性,持桿不顧、千古逍遙;陶潛能守其性,把酒東籬、桃花夢鄉。能收獲精彩的人,是不依附世俗,不忘本性之人,也正是這些人,撐起了歷史上別樣的天空。
自然有天道,社會亦有人道。順應天性不是為所欲為,天行有常,如果只局限於人性便只能固步自封,止於淺表。真正的大道是天性與理性的完美融合,是站在歷史與自然的制高點上俯瞰自己與天下的壯闊。人道的規律是順隨社會的規則,是法律、是道德、是信仰。人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堅守本心,立足於歷史與社會的規律,不倒行逆施,順應時代的發展乃是不敗的真理。以史為鑒,歷史的教訓讓我們有更雄偉廣闊的姿態,也讓我們懷著更加敬畏自然與天道的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哲學家諾瓦利斯說過:哲學就是懷著永恆的鄉愁尋找家園。而生命最至高的哲學就在那萬古不息的天道與自然的原點。
『柒』 2009~2014全國二卷語文和英語作文題目都是什麼呢
網路趣味考場,進去官網裡面可以搜到很多歷年的考題。
『捌』 201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2卷14題語病題
A句成分殘缺;B句偷換主語;D句句式雜糅。正確答案是C.希望採納。
『玖』 2014全國卷2語文高考答案
『拾』 2014年全國高考語文二卷作文
《海龜和老鷹》這個故事的原作者是美國的伯羅蒙塞爾,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2004版)將之選為課文,取名《自然之道》。原文的中心是:人們對小海龜的幫助看似善舉,實則違背了自然之道,給海龜帶來的反而是莫大的傷害。
命題人選材時進行了改編、刪節,去除了其中議論性的文字,變為一則純敘述的材料,客觀的講了一個事實。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並未在材料中有所表現,材料的中心也不明確,就像一個影片片段。這就給了考生很大的審題立意的空間,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的選擇作文角度,提取觀點,確定寫作范疇。
從海龜的角度看,它們派偵察兵出來了解情況,由於人為的干預,獲得的是錯誤的信息,結果遭受損失;從好心人的角度看,他自認為是做了好事,幫助了小海龜,結果給海龜家族帶來巨大的傷害;從老鷹的角度看,它被人趕走沒有達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並沒有放棄目標,而是伺機再度出擊。
據此,考生可以分別從海龜、老鷹、好心人的角度立意。如果能從海龜和老鷹,好心人和海龜或老鷹的關系角度考慮,立意就會更為深刻,談論的范疇就會更為寬廣,比如從好心人和海龜的關系談遵循自然規律;從海龜的生活和好心人的角度談學校教育,談家庭教育;從老鷹和海龜的關系角度談機智和審時度勢、綜合把握信息的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