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1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辦法、總分(分值)劃分。
我是今年中考的學生、
1.政治歷史在中考時(6.13)同場同卷進行測試、還版是按等級的、不計入權總分
2.物理化學實驗每科六個、抽一個做、是考場實驗(12年生物地理貌似也有實驗、不怎麼清楚)
3.考實驗總分把握在545就沒問題、具體科目不好說、每個人的每科情況不同、
⑵ 2011濟南中考一共多少分每科滿分分別是多少
一共570分,語文:120 數學:120 英語:120,理綜(物理:90,化學:60):150 體育:60
生物專,地理,政治,歷史,微屬機,實驗操作分別以(A,B,C,D)的等級劃分,考A才能享受推薦,B以上(含B)才能有指標。考C以上(含C)才能上高中,考D不得上高中。
⑶ 2011濟南中考會增加難度嗎
中考的難易比例一直保持在7:2:1,這個比例沒有提升也沒有下降。沒有變化。所以,好好提高自已的成績,尤其是提升自已的綜合素質是最最關鍵的。
歡迎光臨我的空間,了解更多學習方法。
⑷ 2011濟南中考語文用什麼筆答卷
藍色黑色筆、圓珠筆都可。
也就是說不用紅色等顏色的筆和鉛筆就可以。
最好用藍色的,比較醒目,讓老師覺得很好看。
我一般都是用藍色的筆寫的。
祝你考試成功!
⑸ 2011濟南中考語文古詩、文言文可能是什麼
不要來擔心.......我是2010年533分考上省實驗的,自語文才考了102呢,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你是指標生你還怕什麼!495的指標線。你是擇校也沒關系,532的統招算什麼!我們班有一半人是529分擇校分之下的!510多拿了1萬8不是照樣上實驗!所以別緊張!理綜都容易的要死,我去年理綜考了148分,英語也很容易,上110很輕松,數學更容易......我們班一批滿分的,你就光想著中考容易得要死就行了,祝你好運,對了多看看《醉翁亭記》,去年我們語文老師說這篇考到的幾率特別大,結果沒考,估計今年考到的幾率會更大,那麼多看看吧,歐陽老哥會照顧你的 。(如果你是育英實驗或者外國語初中的,就更別緊張了,相信自己!)
⑹ 濟南市語文中考題誰有
一、積累與運用(18分)1.給「塞」註上三個不同的讀音,並給每個讀音的字組詞。(3分)① ( ) ② ( ) ③ ( ) 2.下面的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書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B.老師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哺導我們學習。C.初中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同學們都格外珍惜這段時光。D.夢園世界盃,中國隊從西安起飛。3.下面句子橫線上依次應填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2分)( ) 當今世界,森林面積 ,土地急劇 ,水土大量 ,環境嚴重 。生態性災難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嚴重危機。A.銳減 荒漠 流失 玷污 B.銳減 沙化流失 污染C.減少 沙化 流動 污染 D.減少 荒漠流動 玷污4.下面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B.大量植樹種草直接關繫到我們的生活環境能否得到改善。C.我們要盡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D.200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的生日。5.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前後呼應的排比句。(2分) 人生不在於成就了多大事業,而重在做好了什麼。所以,見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無愧地做林木中挺拔的一棵;見到奔騰的江河,你只盼無愧地做浪花里晶瑩的一滴;見到無垠的藍天,你只求無愧地做白雲中祥和的一朵。雖是一棵,卻能抗擊風雨; , ;雖是一朵,卻能裝扮藍天。這樣的人生也就夠了。6.寫出我國唐代最著名的四位作家及作品。(2分)① ② 7.根據課文填空。(5分)①寫出兩個出自《〈論語〉十則》中的成語: 、 ②《扁鵲見蔡桓公》中表現桓侯反感醫生所說的一句話是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詠雪的千古名句是: , 。④《愚公移山》中移山的目標是 。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 ,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8.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 因以為號焉。以為 (2)造飲輒盡. 造
(3)簞瓢屢空,晏如也。晏如 (4)不戚戚於貧賤,戚戚
9.把下面一句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0. 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2分)
11、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想一想文中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2分)
12、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點: (2分)答: 三、現代文閱讀(40分)(一)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3~26題。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說得如何凶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觀察。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 我們對於傳說的話,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便是懷疑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於何書?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們又聽說「腐草為螢」,也要問問:死了的植物如何會變成飛動的甲蟲?有什麼科學根據?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是盲從,是迷信。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13.以上三段文字論證的論點是 。(2分)14.文中「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一句中「基本」二字不能刪去的理由是 。(2分)15.「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一句中的「自己的書」「自己的學問」的含義是 。(2分)16.文中「懷疑的精神」是指 。(2分)17.這三段文字採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是 。(2分)
(二) 凡是因為技術進步產生的影響人類正常活動的現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為無形和有形兩類。無形污染指信息、聲、光等非實體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擾。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業產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氣三種形態)造成的污染,這種垃圾我們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於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對自然的影響范圍和程度,高科技垃圾的種類日益增多,分布領域也日趨廣泛。從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響能到的領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於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產品的折舊速度越來越快,大量的耐用產品很快被消費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發達國家,淘汰的汽車、家用電器甚至電腦部件都成了無人要、無人處理的垃圾。這種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燒困難,堆置對環境有破壞。 還有一些固體廢棄物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很遠,危害卻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遺棄了的航天飛行器及部件。現在,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噸左右。在近地軌道上高速環繞飛行的太空垃圾,對單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各種衛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且直接事故概率越來越大。而由於核電的開發產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沒有妥善處理,將大范圍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這樣的垃圾,依靠新技術處理難度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組織的力量,制定國際公約,才能可能首先避免數量上的進一步增長。 高科技帶來的氣態污染物也直接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巨大的威脅。如製冷行業、塑料工業的重要原料——氟氯烴(tīn),對臭氧層已造成嚴重破壞。近十年來,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個之多,總面積近4000萬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積的十分之一。所幸目前這些空洞均在南極、北極、西伯利亞等無人區,否則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使人類和動物遭受滅頂之災。18.這篇文章說明的對象是 。(2分)19.根據課文內容,在下面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2分) 本文主要談的是高科技的 形污染,而對高科技的 形污染則僅例其名,並未舉實例。20.請簡要回答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在內容上的異同點。(6分)相同點 ;不同點 。
21.文中體現說明文「准確」特點的地方很多,請舉出一個句子寫在下面,並在體現語言准確的詞語下面加點標出。(2分)答: 22.防治高科技污染是每個人都應關心的問題。請你針對文章中所提到的高科技污染的某一種類,通過想像,提出一種防治的設想。(3分)答:
(三) 一個春日的下午 很小的時候,在南京住過兩年。有一次,有人給了我一塊石頭,圓圓潤潤的一小顆,乳黃色里帶有一種透明的光澤,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歲的我,非常喜歡它,走出走進都帶著,把它叫做是「我的寶石」。 有天傍晚,我一個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經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想把這顆石頭拋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來。 於是,我就把石頭往我身後反拋出去了,石頭就落在我身後的草叢里。奇怪的是,在拋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開始後悔了,心裡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頭了。 我果然再也沒能找回那顆小石頭。草並不長,草坪也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預知的那樣,盡管我仔細翻尋了每一叢草根,搜遍了每一個它可能會在的角落,我始終沒能再找回我的寶石。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自然能記得院子里那一種昏黃的暮色和那個孤獨的小女孩在草叢里搜尋時的慌亂與悔恨的心情。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走過不少地方,經歷了不少事情,看過不少石頭,家裡也搜集了不少美麗的或者奇怪的礦石,但是,沒有一顆可以替代、可以讓我忘記我在五歲時丟失的那一顆。 我總會不時地想起它來,在我心裡,它的圓潤和美麗實在是無法替代的了。尤其是因為過錯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親手把它拋棄的,所以,那樣的憾恨總是無法彌補。也因此,那一顆小小的原本並不足為奇的石頭,竟然真的變成了我心裡的一顆寶石了。 當然,有的時候,我也知道這一種執迷本身實在是很幼稚和很可笑的。不是嗎?想一想,當年的我若是能在那個傍晚找回那顆石頭,在小小的五歲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還不是也會和那些早已被我毀壞被我丟棄的童年時的玩具一樣,徹徹底底地從我的記憶里消失,一絲痕跡也不會留下來嗎?事實不是就應該只是如此而已嗎? 可是,就是因為那天的我始終沒能把它找回來,它因此反而始終不會消失,始終停留在我的心裡,變成了我心中最深處的一種模糊的憾恨,而它的形象也因為這一種憾恨的襯托反而變得更為清晰與美麗了。 因此,得與失之間,實在是不能只從表面來衡量來判斷的了,不是嗎?23.閱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3分)
24.作者對石頭丟失前後的感情有什麼變化?(4分)
25.本文通過一塊小石頭的故事蘊含了一個怎樣的哲理?請簡要回答。(4分)
26.生活中、感情上你是否曾碰到過類似本文這樣的事情?請舉出一例,談談自己的感受。(4分)
四、作文(50分)27.題目:《我》
⑺ 濟南2011年中考時間
今年報紙剛登了高考是6月7、8、9,中考不會跟他撞車吧,應該還是12、13、14,以往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