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錄取統計為什麼單列語文
你好:
縱觀2014年的高考課標一試卷,在命題形式上繼續沿承了以往的命題順序和結構模式,即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詞鑒賞,名句默寫,小說閱讀,傳記閱讀,語言文字應用,作文等,分值上繼續保持了150分的總分值。在穩定形式的基礎上做了適度調整,重在考查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和基本應試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兩卷,六道大題,18道小題,總分150分,題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現出平穩的態勢,在此基礎上做出適當調整。
一、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一卷的基本特徵。
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的第一題以往是以考查概念為主,2014年變成了「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於原文所論悲劇的一項是」,是在暗含著考查概念,呈現出理論在文內,選項在文外的特徵,有效地讓試卷向學生的思維和平時知識積累延伸。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選取《舊唐書 於休烈傳》,文章在字詞上基本不存在難度,第四題由以往的單個實詞變成了「雙詞語」其所考查的四個詞中「屬文」和「踐祚」相對簡單,「勵精」和「盪覆」還是有點難度;第五題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徵變成了文言斷句,文言斷句對課標一卷的省份而言,屬於陌生題型,目的在於告訴廣大師生要全面備考。
詩歌鑒賞題。詩歌鑒賞選取了一首「閨怨詩」,在理解詩歌內容上應該比較簡單,從題型來看,第八題問道「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麼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是典型的篇章結構題,第九題「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麼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是一道考查情感和手法的綜合題,就手法而言,實質上考了一個動作描寫,難度不大。
名篇名句默寫。這道題在2014年試卷中變化較大,側重了考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題目給出語境,要求考生結合平日對詩詞的理解來填充語句,難度增大。所考查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應該說在書寫上難度不大,但要結合語境聯想到,還是很困難的。
小說閱讀。小說閱讀選擇了30年代的革命文學作家葉紫的一篇《古渡頭》,側重考查人物形象,寫作技巧和結尾技巧三個方面,難度不大。
傳記閱讀。傳記選擇科學家波爾作為命題素材,主要考查了歸納概括、性格品質分析等題型,難度不大。
語言文字應用。成語題由以往的辨析正誤改為選詞填空,所考查的當仁不讓、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難度不大,可以說從2009年倒2014年間,這是最簡單的一道成語題。辨析病句題,語言連貫題,填充句子題和以往的考查相同,難度不大。十七題是一道圖文轉化題,要求考生將一個框架圖變為一段文字,解題的關鍵在於要讀懂圖意,這道題的創新性較強。
作文題。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卷一的作文依然採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就審題來看,一句「事後,相關的思考還在繼續。」展現了這道作文題目具有多向思維,只要不脫離原材料均可視作切題作文。總體上有以下特點。(1)暗含時政,巧妙構思。「山羊過獨木橋」是為民學校傳統的比賽項目,說明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規則,所以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探討「規則」的問題,練習當下的「反腐」大潮,法律本身就是一個規則,而腐敗者想盡辦法逾越規則。所以說這道作文題時政性鮮明。(2)多向思維,全面立意。站在傳統思維的角度,這道作文可以寫「堅守規則」,從「互相抱住,轉身換位」的角度思考,這道作文可以寫「合作雙贏」,也可以寫「創新思維」,從「引發人們的爭論」來看,還會出現更多的立意。(3)辯證思考,寫出深刻。材料本身暗含思辨性。就規則而言,要不要突破?當然,好的思維值得提倡,錯誤的違反規則將會帶來無窮的危害,所以說有些規則要突破,有些規則不能突破,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相對而言,2014年的課標卷作文還是比較容易的,最少不會出現審題偏差的問題。
二、六大變化歸納:
1現代文閱讀難度增加,首次出現理論在題內,現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
2文言文閱讀的實詞考查由單詞變成了雙詞;
3文言文首次出現了對於文言斷句的考查;
4名篇名句默寫改變常態,形成在語境考查的格局;
5成語題改變考查形式,由以往的辨析正誤改為選詞填空,難度降低;
6圖文轉化題由以往的表文轉化、圖文轉化、徽標解讀變為框架圖解讀,難度增加。
總體而論,2014年的高考語文課標一卷保持了近年來命題的基本形式,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調整,打破了以往年年相似,歲歲相同的狀況,讓課標卷的語文滋生了活力。
三、對於2015年高考語文課標一卷的思考。
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一卷的六大變化旨在告訴我們,語文試題的命制是動態的,我們在備考過程中要堅持以考綱為本,努力踐行新課改理念,把重心放在提升學生的語文品質上,只有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充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1、識記知識
『貳』 201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命題要點及解法
要點1 鑒賞詩歌的語言
鑒賞詩歌遣詞的妙處,有以下角度:1、這個字或詞是什麼意思;2、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如顛倒、活用、用典等;3、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4、表達出什麼樣的意境;5、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6、是否具有音韻美。
鑒賞詩歌造句的妙處,有以下角度:1、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2、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3、運用了什麼樣的手法;4、蘊含了什麼樣的理趣。
【典例1】閱讀下面這一首詩,完成試題。
華子崗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睎。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家。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答:「侵」字寫出了夕陽余暉逐漸消退的過程,和詩人在夕陽西夏時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侵」和「拂」兩字運用擬人的手法,增強了動感,也使人想到山色清翠可愛,柔和多姿,表現出詩人對雲光山翠的眷念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和留念。
【典例2】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後面的試題。
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夜夜,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是什麼意思?在抒情上有什麼特點?
答: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又有誰可以理解呢?點出了詞的內涵。該句寫人之所聞,融情於景,情景交融。那一直到天明、沒有休止的綿綿秋雨,如主人公的離情連綿不斷。「苦」正是離情的道不清說不明的真實況味,是全詞的詞眼。
要點2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要熟練掌握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誇張、對偶、反問、設問、反復、互文等。
2、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考查的重點是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和描寫(正面、側面、細節、動態、靜態描寫)。
3、表達手法:對照、襯托、渲染、烘托、用典、鋪墊、象徵、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借景抒情、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等。
【典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詩後的問題。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麼?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
(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2)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與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典例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有美堂暴雨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漸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鏘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驚。
這首詩運用哪些表達技巧來表現了「雨字暴」這一主題?
答:作者通過側面烘托、比喻、誇張、聯想、想像等手法表達了「雨暴」這一主題。前三句為側面烘托,從聽覺、觸覺、視覺等方面描繪了暴雨欲來的景象。第四句寫雨大,「飛」過大江,極狀其勢。五、六句運用比喻,把雨後西湖水比喻成一隻盛滿美酒的杯,將要溢出,又把雨比喻成敲鼓之聲,極狀其「暴」。後兩句發揮充分的聯想和想像,由眼前暴雨聯想到李白「泉灑面」,豐富奇特。
要點3 分析詩歌的形象
詩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兩個方面。
詩歌塑造的人物形象常見的有:豪放灑脫的形象(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現了李白淡於富貴、傲視聖賢的思想,也放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憂國憂民、淚濕青衫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卻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寫的就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說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愛惜人才的形象(如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掩的表現在字里行間);兒女情長的形象(如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詩人寫了暮春時節與所愛女子離別始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等等。
詩歌景物形象安排的一般方式有三種:
1、一組意象 這類詩歌往往攝取一組自然物象,和諧統一的組成自然生活圖景。這圖景傳達著一種氣氛或情調,或就是抒情主體個人感情的載體。這組物象被賦予了深厚的詩意內涵,並構成了意象群。它反過來不斷強化抒情主體的情緒體驗。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通過一組物象描繪了一幅蒼涼蕭瑟的秋景圖,強化了詩人孤寂痛楚、凄愴欲絕的思鄉情感。
2、一個中心意象 這類詩歌往往通篇運用隱喻象徵或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集中筆墨描繪一個中心意象。這類意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人格化的物,它既體現出客觀物象的特殊性,傳達物象的精髓內蘊,也能抒發抒情主體的主觀情思,它或者是某種理想人格的象徵,或者直接是抒情主體的化身。如陸游《卜運算元詠梅》通過寫梅花風雨侵襲的處境、卓然不群的風骨,象徵了詞人不同流合污,雖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貴人格。
3、敘述片段、生活場景成為意象 這類詩歌通過具體的生活片段、細節場景來表現抒情主體的無限情思或微妙的心理。即使有個別的客觀物象,但那僅僅是為抒情主體設置的背景。如辛棄疾《清平樂茅檐低小》通過「大兒鋤豆,中兒編織雞籠,小兒卧剝蓮蓬」這些敘述,反映作者心情的安然自樂,農村生活的恬靜閑適,同時給讀者留下大幅度的想像空間。
【典例1】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後面的問題。
鵲橋仙 夜聞杜鵑
茅檐人寂,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鄉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零羈旅。
(1)這首詞「茅檐人寂」等三句描寫了什麼景象?有什麼作用?
(2)詞中「林鶯燕巢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答:(1)這三句描寫了春晚寂靜、昏暗、風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於為杜鵑出場作鋪墊,也為後文表達詞人飄零身世和凄涼心境作鋪墊。(2)運營烘托手法,其好處是以「靜」襯托出杜鵑啼聲的孤獨和悲切。「總無聲」襯「常啼」,而啼聲則引出下句「催成清淚」,映「孤」字。
【典例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試題。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物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試簡述「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所寫的景物的特點。
答:以「千障」「長煙」「落日」「孤城」組合成一幅立體的塞下秋景圖,渲染出一種開闊蒼涼的氣質。
要點4 評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答題之前,必須要了解以下基本知識: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於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2、注意題目、注釋和前面的序,了解年代、創作緣由和背景;3、藉助詩歌的形象、意境、風格、體裁,利用含蓄的語句或用典,領悟和把握詩人的觀點和態度。
解題格式:採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或修辭方法,或表現手法),寫出了哪個意象的什麼特點,表現或突出了哪種思想感情,起到了哪種作用。
【典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試題。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引,連星入劍端。不學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注】鄭少府,駱賓王的朋友。唐高宗顯慶年間,契丹等貴族集團,多次擄掠侵擾邊境,東北遼陽一帶戰事不斷。鄭少府此時遠赴邊疆從軍。駱賓王寫下這首詩為他送行。
(1)這首詩的主人公是誰?他有哪些特點?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形象的?
(2)詩中有倒裝的句子,找出來,並說說它的作用。
答:(1)詩中的主人公是俠客。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寫了俠客武藝高超,豪爽而又雷厲風行,有高昂的愛國熱情,及勇於拼搏、敢於犧牲的精神,如借寫騎馬彎弓烘托出「俠客」風姿颯爽、神采奕奕的形象,最後一句反用典故「荊軻刺秦王」寫出了他的愛國熱情和犧牲精神。(2)「柳葉開銀鏑」是倒裝語句,應是「銀鏑開柳葉」,意思是銀箭頭射穿柳葉,形容「俠客」劍無虛發,技藝過人。
【典例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試題。
昭君怨
道是春來花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這首詞上闋吟頌的是什麼事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2)這首詞下闋表現了詞人什麼思想?
答:(1)梅。起首二句採用暗喻手法,不正面點破「梅」,而從花開的時間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較:說它是花,春天還未到;說它是雪,卻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臘月里開花,後者表明它顏色潔白,不言梅而梅自在。(2)用對比的手法,明寫梅花不擇環境「一般開」,暗贊其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貴品質。
『叄』 2014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立意
2014年高考新課標I卷作文——兩人過獨木橋
(適用於:河南 河北 山西 湖北綜合 江西綜合 湖南綜合 陝西語文及綜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過獨木橋」是為民學校傳統的團體比賽項目。規則是,雙方隊員兩兩對決,同時相向而行,走上僅容一人通過的低矮獨木橋,能突破對方阻攔成功過橋者獲勝,最後以全隊通過人數多少決定勝負。因此習慣上,雙方相遇時,會像山羊抵角一樣,盡力使對方落下橋,自己通過。不過,今年預賽中出現了新情況:有一組比賽,雙方選手相遇時,互相抱住,轉身換位,全都順利過了橋。這種做法當場就引發了觀眾、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激烈爭論。
事後,相關的思考還在繼續。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主要是:1.支持變革,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合作才能共贏,等
2.不支持變革,要遵守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等
……………………………………………………………………………………………
2014年高考新課標Ⅱ卷作文——餵食動物失覓食能力
(適用於:貴州 甘肅 青海 西藏 黑龍江 吉林 寧夏 內蒙古 新疆 雲南 海南 遼寧綜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為喜歡動物而給它們餵食,某自然保護區的公路邊卻有如下警示:給野生動物餵食,易使它們喪失覓食能力。不聽警告執意餵食者,將依法懲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主要是:1.支持餵食,我喜歡我做主,跟著感覺走,等
2.不支持餵食, 不經磨難怎能成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
『肆』 2014高考語文古詩考哪些 即范圍
人教版新課標要求高來中生誦自讀以下詩詞曲(30篇)
氓 《詩經》
離騷(節選: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導夫先路") 屈原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 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陶 潛
山居秋暝 王 維
蜀道難 李 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將進酒 李 白
兵車行 杜 甫
蜀相 杜 甫
客至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陽樓 杜 甫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 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 李 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 杜 牧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錦瑟 李商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 煜
雨霖鈴 (寒蟬凄切) 柳 永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念奴嬌 (大江東去) 蘇 軾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 觀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 陸 游
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長亭送別(節選:【正宮】【端正好】) 王實甫
『伍』 2014年高考語文默寫范圍
名著:
必修一:《論語》《大衛 科波菲爾》必修二:《家》《巴黎聖母院》必修三:《紅樓夢》《高老頭》必修四:莎士比亞戲劇,《談美》必修五:《三國演義》《堂吉訶徳》
名著考試主要看你們語文書後面的名著導讀目錄,這里給出了目錄,一般來說莎士比亞戲劇和《談美》這兩本考的略少,其它考的比較多。題型好像就是一個選擇題,有沒有其它題型我不太記得了,這個還是要問問你們老師。這些名著最好自己多看幾遍原著,時間不夠可以結合練習挑一些章節來看。
2013年江西省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全部):http://gaokao.tl100.com/201303/227247_10.shtml
2012年江西省高考語文默寫范圍:http://wenku..com/link?url=--
『陸』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答案新課標題現代文閱讀 的解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實用解題技巧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