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語文必修四作文議論文

語文必修四作文議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21 03:15:22

『壹』 高中語文必修四第75頁的作文題目

我的是蘇教版。75頁沒有作文題,76頁有,是文學短評的寫作。
如一致,可進一步向我詢問。

『貳』 高一語文必修四作文81頁三題

你所說的作文題是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孩子該不該自由」談你的看法,寫一篇議論文。
每一個孩子都像洋洋一樣渴望自由,可是對於孩子來說,究意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自由?如果要給的話,怎麼給?給多少?給到什麼程度?

先來看看我們的家長一般是怎樣對待孩子的?

孩子一歲左右處於撕紙的敏感期,把家裡便宜的衛生卷紙撕了幾下,就要遭到家長的訓斥,甚至還要被打手,從此家裡的卷紙都被藏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了。

可是,孩子想要買玩具買小車子,無論多貴,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就立刻會滿足他(她)。甚至現在很多父母有一種攀比的心理,同一個小區或學校里別的小朋友有了一個什麼新鮮的或昂貴的玩具,就立刻要給自己的孩子也買回來,不然就怕被別的家長看不起,認為自己小氣捨不得為孩子花錢。慢慢地,孩子也學會了攀比。

在孩子的眼中,他(她)最想撕著玩的價值一元錢的紙,比起那價值幾百元的車子可能要有意義得多,因為通過撕紙,他可以發展手部的精細動作,也是積極探索世界的開始。可是,我們家長到底有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過呢?我們不讓孩子撕紙卻又願意花錢買昂貴的玩具,滿足的到底是我們自己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呢?

有些家長,對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樣樣滿足,但對於孩子思想上和行為上的探索和發展的需求卻橫加阻攔。

孩子想去玩沙,大人不準,因為擔心他(她)弄臟漂亮的衣服;

孩子想去踩水,大人不準,因為害怕他(她)搞濕了名牌的鞋子;

孩子想自己去倒杯水,大人不準,因為他(她)可能會打碎了杯子;

孩子想按自己的想法穿衣服,大人不準,因為「穿得不倫不類」怕人笑話;

孩子想學畫畫,大人不準,因為大人想讓他學鋼琴;

孩子想學醫,大人不準,因為大人覺得學工商管理更有出息;

孩子想跟這個人結婚,大人不準,因為大人覺得另一個人更適合做孩子的伴侶;

孩子有一天長大了,終於掙脫了大人種種的「不準」而離家出走,去追求渴望已久的自由,大人唯有捶胸感嘆:逆子不孝啊!
問題倒底出在孩子的身上,還是大人的身上?大人有沒有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有沒有設身處地地去從孩子的角度思考過?

只有當大人把孩子看成平等的人,去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時,才會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給孩子自由,才能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創造性。

與孩子相處,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需要保持一顆孩子的童心。

把自己當成孩子,把孩子當成大人,不要把自己擺得那麼高,不要以為自

己是大人就可以命令孩子無條件服從你的意志。孩子雖然年齡小個子小,但也是一個完整的有獨立人格和思維的人,我們能給予孩子的最基本的自由就是尊重、理解與平等。

當我們需要與孩子交流時,最好蹲下來,把自己的身體與心態都降低到與孩子同樣的平等的高度,這樣,我們與孩子的距離才會縮短,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

『叄』 有關高中人教版語文必修四的作文題目問題

71頁第一題抄的話題作文 :鍾表之外的時間

72頁第二題的命題作文:有感於」人生的時間開支「 議論文

75頁第三題的材料作文 題目自擬

在一位畫家的屋裡,我見到了一幅非常特別的畫。那是一張被裝裱起來的白紙,在中間偏左的位置,有一塊黒漬。我不明白這塊黒漬到底算什麼生花妙筆,被畫家掛在了牆壁正中最為顯著的位置上。我琢磨了很長時間,頭腦里仍然一片空白。我向畫家請教,畫家說:「中間這塊黒漬是痛苦,每個人看到我的這幅畫時,都是只看到這塊痛苦的黒漬,卻看不到背景里的快樂,我們的生活不是這樣嗎?多少快樂我們都視而不見,卻被微小的痛苦遮住雙眼。」我說:「按照你的說法,這張畫應該是一張白紙。」他說:「沒有痛苦,我們便見不到快樂。」我明白了,我們的眼裡,總是盯著痛苦,而快樂常常是被我們忽略了的那部分。

『肆』 語文必修四七十四頁第四個作文怎麼寫

作文(composition)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

寫作方法
開頭
開頭的寫法:萬事開頭難,寫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開頭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背景法: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情景等背景。
(2)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關人物。
(3)主題句法:提出一個觀點或論據作為文章要闡明或論述的主題。
(4)問題法: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文章的內容,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
(5)驚語法:用令人感到驚奇的句子開頭,激起讀者的興趣。
(6)故事法:以講故事的形式作為文章的開頭,在此基礎上展開文章。多用於記敘文,也可用於議論文。
(7)數據法:引用已經被證實的數字來引起話題。
(8)引語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見習語、諺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
(9)定義法:常見於對標題下定義,然後通過舉例、邏輯推理等方法加以詳細說明。
(10)誇張法:以一個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為前提,吸引讀者
(11)側面轉折描寫:從另一個方面來烘托文章主題,引出下文。
(12)設置懸念:激起讀者的興趣,文章格調升華。

作文正文
(1)演繹法:
從一般到個別。把帶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對主題句的具體化,是對主題句的具體說明。
(2)歸納法:
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個別的事例出發,總結出一般的規律。

作文結尾
(1) 簡要評價或作結論:文章的最後幾句概括全文內容,並進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觀點。
(2)首尾照應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句上,達到再次肯定或強調的效果。
(3) 用反問句結尾:雖然形式是疑問句,但意義是肯定的,具有很明顯的強調作用,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對未來提出展望或希望,號召讀者為此而行動。
(5) 引用名人名言、諺語、常用習語結尾。

寫作技巧:
寫文章的道理,概括起來,不外乎「真、細、活」三個字。
「真」,就是寫的思想真,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寫的事情真,是自己身邊發生的事。而不是因為你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么,無中生有地寫成如何如何。
「細」,就是不管寫人、寫物、寫事,主要的情節一定要寫得細致,才能給讀者一個深刻的印象;要是只有粗枝大葉的幾筆,讀起來就沒有味道了。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專家提醒學生作文引用應根據主題、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應盡量避免。
「活」,就是要在節骨眼上用一兩句話傳神,否則文章就會顯得呆板而不生動。
必須寫真人真事!

提升技巧:
前人為我們總結了幾條行之有效的經驗,即: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多思考,多修改。
多觀察:就是說要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魯迅先生在答復《北斗》雜志社討論怎樣寫文章的一封信中第一條就是「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對於周圍的人物,動物,植物,景物……都要留心觀察。
多讀書: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少年時熟讀背誦一些好文章,可以經久不忘,也可以學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魯迅先生還主張「廣博」,除了閱讀文學書以外,還要適當閱讀一些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書籍,以增長知識,擴大視野。讀書,還要養成認真的習慣,不要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應該努力做到讀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收獲。
多練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察日記,做讀書筆記,這很好,應該堅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先生告誡我們:「要打好基礎,第一步就要學會『記』,每天記一件事。」「最好的竅門就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寫幾十個字也好。」因為「習慣養成之後,雖不記,也能抓住要點了,這樣日積月累,你肚子里的東西就多了起來。」不練,不寫,手就生;多練,多寫,熟就能生巧。
多思考:老舍先生說:「讀一篇文章,讀完要仔細想想。會寫文章的人,他用一個字就能頂幾個字,他會找一個頂合適的字來用。讀文章的時候,只念一念,不仔細想一想,是體會不到它的好處的。」讀文章要想,寫文章也要想,拿起筆就寫,結果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就是寫了幾句就寫不下去,只好「擠牙膏」,想一句,寫一句,東拉西扯,這樣的文章怎能寫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寫深刻,多聯想才能把文章寫生動。
多修改:修改是寫作的重要一環。如果把寫文章比作生產一種產品,那麼,修改就是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有道理。一篇文章,什麼地方需要改,什麼地方不需要改,要從實際出發,認真地把已經寫出來的文章從立意、選材、篇章結構、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等多方面進行增、刪、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准確地反映客觀實際。同學們初學寫作文,更應該養成認真修改的習慣。
以上說的「五多」,不是什麼寫作的「秘訣」和「竅門」,卻是練好作文基本功必須知道的常識。
那麼,什麼是作文的基本功呢?
基本功就是作文的描寫,從描寫開始,准能成功!

『伍』 高中語文必修四作文

從牧羊人的角度來看,烏鴉是自不量力。所以,牧羊人才不無嘲諷地說:這是一隻忘記專自己叫屬什麼的鳥。誠然,既然是烏鴉,既不具備雄鷹的利爪、鋒喙,又不具備雄鷹的勇力、速度,它不具備能夠抓走山羊的客觀條件。牧羊人對它的評價顯然是擊中了烏鴉的要害了。
參考立意:
烏鴉不從自身實際出發,才落得被捉的下場,由此可見,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

『陸』 語文必修四後面的作文 請大神幫幫忙 或者提供素材也行 議論文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版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權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又由於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 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相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 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要正確認識利禮儀文明的重要性
(正面例子)重點列舉孔融讓梨,三顧茅廬等佳話.
(反面例子)簡短談談現在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和原因.
( 結尾)不僅要繼承古文明的優良傳統,並發揚光大.而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還要結合現在人的性格特點,發揚我們應立足於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與代文明禮儀相結合劉傳海外.

『柒』 高中語文必修5 第73頁 第4題作文 關於 石頭與山頭 為話題的作文、議論文

1、、創造成功
管子說過: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現在的一切美好事物無與不是創造的結果。
美國總統林肯有這樣一段經歷:他幼年時父親買了 一處農場,上面有許多石頭。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面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了。「它們是一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有一年,父親出差,母親帶動我們農場的員工,。母親說:「讓我把這些障礙的東西搬走吧。:於是他與母親便去挖那塊石頭。不一會兒就把它弄走了。因為它們不是父親所想的山頭而是孤零零的石頭。只需往下挖了一英尺就可以把它晃動了。母親創造了成功,父親卻只是站在成功的門上沒有邁進去。
生活中也一樣。障礙與困難無處不在,盡管再大再難也不要被嚇倒,不要把它當成是與大山連在一起的搬不動移不走的山頭,要懂的去創造去開辟。毛主席說過:在怎強大的敵人,在我眼裡也只不過是一張紙老虎。
事情有大有小,只要去做總會成功。
懶人的故事大家應該聽過吧,他就是沒有去做,沒有去創造自己的生活才會走想死亡。也正如有些人整天所說的那樣命運是天註定的,是不可抗拒的。當他們受到厄運的打擊時,都在嘆說自己的命苦。熱看到別人成功是就羨慕別人命好。他們不知道命運是升裝打扮的人物,沒有比這張臉更會騙人了。它是失敗著無聊的自慰,是懦弱的解說。
貝多芬大家也知道吧?他的命運還不苦嗎?但是他壓住了命運的咽喉,沒有沒命運與困難壓倒。創造了屬於他自己成功的命運。
命運不是天註定的,是自己給的。成功也不是現成的,也是靠創造的。自己的成功應由自己創造,而且要絕對排除一切困難,盡管困難再大也是虛偽的,在大的山頭也能當石頭。
成與否?敗與否?你是否創造了呢?
2、、面對一處低價買來的,地表有許多石頭的農場,你會怎樣對待?美國總統林肯的父親理所當然地認為它們是與大山連著的小山頭,不予理睬,而林肯的母親堅持它們只是些礙事的石頭並嘗試搬走它們。結果他和母親只花了不長時間便把它們搬走了,因為那些真的只是些很容易晃動的石頭。

是石頭還是山頭?相信每個人面對眼前的困難都會有所疑問。如果不經過親身的實踐而只是猜測,就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就更別提能否解決這些困難了。

作為美國最有影響的總統之一,林肯的前半生似乎一直在重復同一件事,那便是失敗——經商失敗、競選失敗、議員失敗、競選州長失敗……而其後半生卻順利得多了,一路披荊斬棘,用當選美國總統來昭示出他的成功。面對這樣一份波瀾起伏的履歷表,應該有不少人在猜測林肯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卻依舊在堅持的原因。不想,那是因為他走對了第一步,即他明確地知道他所面對的不是山頭而是石頭。雖然遭遇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清楚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他距離成功更近一步。

而究其根源,林肯怎麼判斷出那些困難是石頭而不是山頭呢?只因為他真正地去實踐了。一個相貌醜陋的人,敢去競選議員甚至總統,這恐怕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而林肯,用十足的勇氣邁出了第一步,他感覺到這「山頭」是可以晃得動的。於是,他便大刀闊斧地朝著既定的目標繼續向前邁進了。先前他母親給了他最好的人生啟示。

想獲得成功不能一味地使蠻力,要先通過實踐判斷出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戰勝困難,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過於畏懼,否則就會釀成「大躍進」式的悲劇或是成為類似於「套中人」的「戴著眼罩的人」,被眼前看似是天大的困難嚇怕了,甚至連靠近都不敢,一輩子局限於眼前的世界。

是石頭還是山頭?沒有人知道答案,除非你真正地彎下腰,試著晃動,拔出它。不要被眼前的風景所迷惑,作出正確的判斷,再加以努力,經歷了100次失敗之後,成功或許就在第101次

『捌』 高二語文必修四作文自信範文

快與慢快與慢是一對分不開的形容詞,在生活中有快的地方就有慢.
快與慢都有它們自己的優缺點,有時快未必是件好事,有時慢未必是件壞事.
當我們吃飯時,快會讓我們狼吞虎咽,東西沒有嚼幾下就咽下去了,而導致胃不舒服.相反,慢會讓我們細嚼慢咽,把東西都嚼碎後在下肚子會有助於消化.
時間都會分快與慢,當上課時,如果充分利用好時間,認真聽課,那麼四十分鍾很快就過去了,如果上課總是溜號,時不時的看看錶,那麼就會心想,怎麼時間過的這么慢呢.,
高中語文必修4作文
。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時間不要讓它偷偷從我們身邊溜走.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欲速則不達/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咽開始.慢工出細活更是品質的保障.
現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方面便就不怕肚子餓,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就不怕再堵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速遞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
快有快得好處,慢有慢的好處.它們是不可分開的.
每天早上我都要早早起床,背上書包去上學,再回家.在學習,一直重復這樣的畫面已經快四年了,從初中開始,我們就開始為了以後為了自己的將來開始奮起了,開始盡一切可能把握時間,一晃我高一了,三年過去了好快,彷彿我只過了三天.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要跟住它的腳步.不要被時間落下.學生生涯是既艱苦又快樂的日子,一定要好好珍惜它,不然它轉瞬即逝.
龜兔賽跑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慢而敗在別人的快下,只要我們努力,總有一天讓自己的慢變成快.

閱讀全文

與語文必修四作文議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