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安徽高考語文文言文

安徽高考語文文言文

發布時間:2020-12-20 03:25:31

1. 高考文言文匯編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4題。
唐白孝德為李光弼偏將。史思明攻河陽,使驍將劉龍仙率騎五千,臨城挑戰。龍仙捷勇自恃,舉足加馬鬣上,謾罵光弼。光弼登城望之,顧諸將曰:「孰可取者?」仆固懷恩請行,光弼曰:「非大將所為,歷選其次。」左右曰:「孝德可。」光弼召孝德前, 問曰:「可乎?」曰:「可。」光弼問所加幾何人而可?曰:「獨往則可,加人多不可。」光弼曰:「壯哉!」終問所欲,對曰:「願備五十騎於軍門,候入而繼進,及請大眾鼓噪以假氣,他無用也。」光弼撫其背以遣之。
孝德挾二矛,策馬截流而渡。半濟,懷恩賀曰:「克矣。」光弼曰:「未及,何知其克?」懷恩曰:「觀其攬跋便僻①,可萬全。」龍仙始見其獨來,甚易之,足不降鬣。稍近欲動,孝德搖手止之,若使其不動,龍仙不之測。又止龍仙。孝德曰:「侍中使予致詞,非他也。」龍仙去三十步,與之言,褻罵如初。孝德伺便,因嗔目曰:「賊識我乎?」龍仙曰:「何也?」 曰:「國之大將白孝德。」龍仙曰:「是豬狗乎?」發聲琥然,執矛前突,城上鼓噪,五十騎亦繼進。龍仙矢不及發,環走堤上,孝德逐之,斬首提之歸。(選自《譚賓錄》)
註:①攬跋便僻:揚鞭策馬非常敏捷的樣子。②搋:虎怒吼。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及請大眾鼓噪以假氣 假:藉助
B.半濟,懷恩賀曰:「克矣。」 濟:成功
C.龍仙始見其獨來,甚易之 易:輕視
D.執矛前突,城上鼓噪 突:沖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白孝德單獨請戰,認為多帶寸:卒反而不方便,只要求准備五十名騎兵,等他沖過去時跟著沖進去,其他眾將士擂鼓吶喊助威就行丁。
B.白孝德——人迎戰劉龍仙,他躍馬揚鞭,靠近劉龍/l¨劉龍仙謾罵挑釁,白孝德沉著應對,突發進攻,砍了敵首,得勝而歸。
C.本篇文章敘事精煉,對話描寫精彩,人物對話幾乎佔了全文一半;李光弼、白孝德、劉龍仙等人物語言各肖其身份、性格。
D.文章的作者擅長人物形象刻畫,白孝德智勇雙全、劉龍仙驕橫無謀、李光弼統帥風度,這些人物刻畫無不栩栩如生,令人嘆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光弼問所加幾何人而可?曰:「獨往則可,加人多不可。(4分)
(2)稍近欲動,孝德搖手止之,若使其不動,龍仙不之測。(5分)
答案:
2.B(渡過)
3.A(錯在「單獨請戰」)
4.(1)李光弼問需要給你多少人才能成功?(白孝德)回答:「—個人去就行了,給人太多反而不行。」
(2)等稍微靠近一點(劉龍仙)想要行動,白孝德搖搖手制止他,好象叫他不要動,劉龍仙不明白白孝德究竟要干什麼。
二、蘇州中學2004年高三語文綜合測試卷
劉敬者,齊人也。漢七年,韓王信反,高帝自往擊之。至晉陽,聞信與匈奴欲共擊漢,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贏畜。使者十輩來,皆言匈奴可擊。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贏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是時漢兵已逾句注,二十餘萬兵已業行。上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械繫敬廣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圍高帝白登,七日然後得解。高帝至廣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乃封敬二千戶,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
高帝罷平城歸,韓王信亡入胡。當是時,冒頓為單於,兵強,控弦三十萬,數苦北邊。上患之,問劉敬。劉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獨可以久遠子孫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為。」上曰:「誠可,何為不能!顧為奈何?」劉敬對曰:「陛下誠能以嫡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嫡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於,何者?貪漢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余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辯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於。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長公主。呂後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長公主,而取家人了名為長公主,妻單於。使劉敬往結和親約。(《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臣光曰:建信侯謂冒頓殘賊,不可以仁義說,而欲與為婚姻,何前後之相違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敘,唯仁義之人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頓哉!蓋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未聞與為婚姻也。且冒頓視其父如禽獸而獵之,奚有於婦翁!建信侯之術,固已疏矣;況魯元已為趙後,又可奪乎!(《資治通鑒》)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時漢兵已逾句注 逾:到達
B.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 妻:以••••••為妻
C.士卒罷於兵 罷:通「疲」
D.建信侯謂冒頓殘賊 賊:殘忍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A. 因使辯士風諭以禮節 蒙故業,因遺策
B.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 秦王恐其破壁。
C.未可以武服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D.今乃妄言沮吾軍。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1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劉敬勸說高祖和親的理由的一組是
(1)未可以武服也。
(2)未可以仁義說也
(3)然恐陛下不能為。
(4)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
(5)陛下以歲時漢所余彼所鮮數問遺
(6)兵可無戰以漸臣也。
A.(1)(3)(4) B.(2)(4)(6)
C.(2)(3)(5) D.(1)(5)(6)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敬出使匈奴,不為其表面現象所迷惑,建議伏兵制勝,顯示了他不同凡俗的見識。
B.高祖不用劉敬之言而致敗,後赦免劉敬,斬前使以示自責。
C.劉敬之所以勸高祖採用和親的手段,是因為當時人心厭戰,且冒頓兵精馬壯,不能用武力戰勝。
D. 因為呂後的堅決阻止,魯元公主才沒有和親嫁給冒頓。
15.聯系全文,對文末一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光認為劉敬提出和親計策,同他對冒頓的認識是矛盾的。因為和親政策能夠起作用的前提是冒頓的仁義之心,但這正是他所缺乏的。
B.司馬光從歷史事實的角度,認為上世帝王對待少數民族總是居高臨下,以德懷之的,從沒有和親這種有損尊嚴的事。
C.司馬光認為冒頓連對待親生的父親都像對待禽獸一樣地殺害,對老丈人不可能講仁義。
D.司馬光又認為魯元公主早已嫁給趙王為妻,不宜為了和親之事再嫁。
答案:
11.A(逾:經過了)
12.D
13.B(③是怕皇帝不肯。⑤是和親時的手段。)
14.A(是匈奴有伏兵。)
15.B(居高臨下包括兩個方面: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
四、蘇軾《超然台記》閱讀訓練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哺糟啜離(加「酉」字旁),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於物之內,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斗,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醜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使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完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威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台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
1.寫出下列加線詞在句中的意思。
(1)是謂求禍而辭福( )(2)歲比不登 ( )
(3)背湖山之觀 ( )(4)稍葺而新之 ( )
(5)而吊其不終 ( )(6)余弟子由適在濟南( )
2.下列句中加線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
A. (1)蓋游於物之外也 (2)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B.(1)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2)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山中與裴秀才書》)
C.(1)因城以為台者舊矣。 (2)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過秦論》)
D.(1)台高而安 (2)正襟危坐而問客(《前赤壁賦》)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是以惡美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2)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4.簡答
(1)從第一段的議論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這樣開頭有什麼好處?
(2)第三段中寫作者「相與登覽,放意肆志」,你能品味出這縱情歡樂中含蘊著怎樣的感慨和隱痛?請精讀該段並聯系全文,試作簡要分析。
(3)取名為「超然台」的原因是 (請用文中的一個句子回答)
【參考答案】
1.(1)避開(2)收成(3)景色(4)修理(5)哀痛(6)正在
2.C.都作介詞,相當於「憑借、依靠」。(A.(1)連詞,可譯坐「因為」、「由於」。(2)用作發語詞,可譯為「大概」。B.(1)動詞,認為;(2)介詞,用。D.(1)連詞,表並列;可譯作「又」;(2)連詞,表修飾,可譯作「地」,或不譯。)
3.(1)所以有了美和惡的意念,憂和樂就產生了;這不是很可悲嗎?
(2)我既安於這里的淳樸風俗,而這里的官吏和百姓對我的無能也習慣了。
4.(1)反映了作者等榮辱、同憂樂的隨緣自適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正是他在險惡的境遇中自我消遣的精神支柱。這樣開頭,一方面扣緊題旨——超然,點明主題,顯示了全文的思想情感傾向性,有力地吸引讀者;另一方面也為下文的展開作了鋪墊。
(2)要點參考:抒發懷才不遇之感,願為邦國立功而終遭貶謫之慨嘆,仕途失意之悲,人生潦倒之苦。
(3)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吳山圖記 (明)歸有光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隆、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而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於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於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屍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於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於石。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 高第:上級官府
B.而百姓扳留之不能得 扳留:挽留
C.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 異時:他時,以後
D.屍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 屍祝:祝福,景仰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吳之故宮在焉 B.若虎丘、劍池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若老人咳且笑者
C.君之為縣有惠愛 D.則海內之奇觀矣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13.以下幾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魏君與吳縣百姓情深意重的一組是( )
①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 ②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
③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④令之於民誠重矣
⑤屍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 ⑥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篇應邀題畫的文章,但作者撇開畫的內容技巧不談,而是以贈圖——受圖——藏圖為線索,寫官員與民眾的相處之道。
B.文章先從吳縣的山光水色寫起,讓讀者隱隱可以想像《吳山圖》的畫面內容。
C.作者以蘇軾與魏君為例形成類比,贊美魏君是「賢者」。
D.作者以「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一句收束全文,既起到了點化、升華主題的作用,又使得文章情致綿綿,余意不盡。
答案:
11.A.(「高第」指官員政績考核成績優等。)
12.D.(D項都表示判斷;A代詞/助詞,無義;B連詞,至於/動詞,好像;C動詞,治理/介詞,替,給。)
13.B 14.C(非「魏君」,應為「韓公」)
九、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於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聖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欺。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錯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為人主者,非欲養禍於內,而疏忠臣碩士於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則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為禍,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於女禍者,謂此也。可不戒哉!
18、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宦者謀取專權手段的一組是
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 ②前後左右者日益親
③小信固人之心 ④圖左右之親近
⑤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 ⑥則懼禍之心日益切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
答案:C(②是人君對宦官的態度,④是人君覺察「患以深」後的所想及對策,⑥是人君因「勢孤」而產生的懼禍心理。)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講的是宦官給國家造成的禍害,遠遠超過女色所造成的禍害。第一句「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就是全文的中心論點。
B.文章詳細分析了宦官怎樣通過「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政權的過程,指出宦官專權的嚴重後果。
C.宦官專政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的必然產物,作者寫此文意在警告帝王們不要輕信宦官,漸積養禍,有其進步意義。
D.作者以其犀角燭怪的史學家銳眼,提出了宦官禍害遠勝於女色的見解,直接觸及到歷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答案:D(文章並未「觸及歷代王朝」,也非「根本原因」。)
20、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2)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
(3)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
答案:(1)宦官的危害,不僅僅在某一方面。(2)太(過於)急切,(他們——宦官)就會挾持人君作為人質。(3)(把他們)全部殺掉,來使天下人心大快,這樣才算了結。

補充說明:
《閨房記樂》《楚游日記》《桐葉封弟辨》《與高司諫書》《祭石曼卿文》查不到訓練題。

2. 安徽高考語文試卷結構是什麼樣的/有哪些題型,文言文考課外的還是課內的

文言文是課外的文章

基本的結構題型我給你整理出來了:

第Ⅰ卷(閱讀回題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答,完成1-3題的判斷題。
二、(3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4—6是選擇,第七道是翻譯文言文。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8.詩人為什麼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9.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並作賞析。(4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選做五小題)(5分)
三、(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大題閱讀

第Ⅱ卷(表達題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3分)
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處語病,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後加以修改。(5分)
19.根據下面一段文字,在「設計理念」「住宅特點」下的方框內填寫恰當的詞語。(每空不超過5個字)(5分)
五、(60分)
21.閱讀或者觀看xx,根據要求作文。(60分)

3. 安徽高考語文文言文考哪些篇目

事先說明,考綱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化,也就是也不知道到我們這屆考綱是版啥樣應該還權沒出台。現最新就是09年的。這是09高考語文名句名篇默寫范圍。
1,孔子語錄
2,出師表
3,陋室銘
4 岳陽樓記
5 使至塞上
6 望岳
7 錢塘湖春行
8 泊秦淮
9 水調歌頭
10 游山西村
11 勸學
12 師說
13 赤壁賦
14 登高
15 琵琶行
16 錦瑟
17 念奴嬌
18 永遇樂
19 過秦論(始皇既沒~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0 陳情表
21 短歌行
22 蘭亭集序
23 歸園田居(其一)
24 滕王閣序(時維九月~聲斷衡陽之浦)
25 秋興八首(其一)
26 定風波
27 游褒禪山記(於是余有嘆焉~此余之所得)
28 水龍吟
29 醉花陰
30 聲聲慢

4. 誰有2009安徽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游東山記 [明]楊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餘,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遊,獨與余相得也。

是歲三月朔,餘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餚出遊。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客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陰,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本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

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餘歲,素發如雪,被兩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延余兩人坐。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於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余故人武昌左護衛李千戶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余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後。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句,語益奇,遂復酌,余與立恭飲,少皆醉。

已而夕陽距西峰僅丈許,隱溪呼余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余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余曰:「明年看花時索我於此。」

既歸,立恭曰:「是游宜有記。」屬未暇也。

是冬,隱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與立恭豫約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幾,余歸廬陵,過立恭宿別,始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遂罷。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屢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錄一通,遺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記。

(選自《東里集》,有刪節)

[注]①丘:墳墓。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延余兩人坐 延:邀請。

B.降跽謝過 謝:感謝。

C.過立恭宿別 過:拜訪。

D.而樂無加乎此 加:超過。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遂掃石而坐 棄甲曳兵而走

B.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樂其無已乎 其孰能譏之乎

D.遂與李及道士別 今君與廉頗同列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隱溪隱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謹慎,樂觀曠達,對生死也很淡然;雖然年事已高,還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飲酒,好讀書,擅長詩歌寫作,與作者有著很深的交往,對已逝的父親充滿懷念。

C.立恭提議出遊後應該有游記,可是作者因為事務繁忙,一直未能寫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動筆寫成。

D.文章主要記述了游東山的情況,表現了作者與隱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對老友逝去的感傷。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2)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

(3)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

【答案和解析】文言文選文變化較大,但也在情理之中,自2006年安徽自主命題以來,文言文選文可以說是「千變萬化」,無規則性可言,2006年的「序」體文,2007年的「說」體文,2008年,人們猜測最熱門的「記」體文並沒有在人們的期望中出現,而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又回到了傳統——「紀傳」體。正在大家不知今年到底會考什麼「體」的時候,「狼」終於來了——「記」體文出現了。命題者可能考慮到人們的「接受度」,文章閱讀的難度不大,三個選擇題的設置也沒有像人們預測的那樣有所變化,外甥打燈籠——照舊。但虛詞的考查有一定的難度。文言翻譯把近三年試題中兩句話翻譯變為三句,這實際上也就是降低了難度。

【答案】4.B 5.C 6.C

【解析】「謝」應該是「認錯、道歉」的意思。本題所考查的四個實詞中的「謝」、「過」是老大綱規定的120個詞語中的。;「是游宜有記」的意思是「這次游覽可得寫篇游記」,再者一直未能寫成,不僅僅是事務繁忙,還因為「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遂罷」。

【答案】7.(1)老人知道了我們的心思,說:「我不需要(它們)了。」(於是我們)各自揣著書出來了。

(2)立恭折斷一根竹子,鑿出孔吹奏起來,發出洞簫一樣的聲音。

(3)一會兒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禮說:「為什麼不給我詩呢?」

今年文言翻譯選取三個句子,應該說難度更低。第(1)句中的關鍵字是「識」、「無用」和「懷」,分別是「知道、懂得、明白」、「不需要」(本人認為譯為「沒有用處」也可),「懷藏、懷揣」(如「懷其璧,從徑道亡」)。第(2)句關鍵詞為「竅」、「作」,分別是「鑿孔」(本人以為「挖孔、鑽孔」更貼切)、「發出」。第(3)句的關鍵詞是「揖」、「奈何」、「與」,分別是「拱手行禮」、「為什麼」、「給」。(本人感覺答案的翻譯不夠貼切,不如譯為「先生為什麼不肯送我一首詩呢?」

楊士奇(1365—1444 年)名寓,明代泰和(今屬江西)人。與楊榮、楊溥並稱「三楊」,同為朝中重臣,是當時文學流派「台閣體」的代表人物。朝廷詔令、奏議多出其手,文風平正紆徐,典雅工麗,於「三楊」中最為著稱。

《游東山記》名為游記,卻由寫人開篇,以抒情結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並非東山一帶宜人的景色,而是那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情態:隱溪的持重,立恭的儒雅,千戶的豪爽,道士的憨態,以及著墨不多的無名老者,無不呼之欲出,如在眼前。作者看重蔣氏父子的交往和陶醉於東山之游,正是因為那種古樸淳厚的人際往來與寧和幽遠的田野之趣。而所有這些都以一種「極平不費力」的筆調淡淡寫來,卻叫人回味無窮,這正是楊士奇學歐陽修散文風格的成功之處。「東山」在湖北武昌東面。

參考譯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蔣隱溪先生,祖上也是我們廬陵人,已經八十多歲,愛讀道家書。兒子立恭會寫詩。父子二人都是氣度曠達的人,平日深居簡出,隱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氣,不隨便與人來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這年三月初一,我們三人帶著四五個童僕,攜帶酒食,出門遠游。天還沒有亮,朝東走,走過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約十里,穿松林,趟水過山澗。澗水清澈,深處可以泛小舟。溪邊一塊大圓石,能坐十幾個人。青松翠竹,綠陰掩映,十分茂密。這時風和日麗,野草與樹木的花朵盛開,香氣飄拂沾染衣裳襲人,百鳥爭鳴。於是動手清掃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許久,聽見雞叫聲和狗吠聲。我招呼立恭起身,向東走了幾十步,翻過一道山岡,只見田野平坦廣闊,近處有十幾間茅舍。於是前去拜訪。一位約有七十多歲的老者,長長的頭發像雪一樣白,披落在雙肩,面容紅潤光澤,好像是會飲酒的人。老者邀請我們兩人坐下。窗下有幾套書。立恭抽出一冊《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書帶走卻不便開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說:「這兩部書我沒有用處。」於是,我們兩人各自將書揣在懷里,告辭離開。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來芋葉當盤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舉起酒葫蘆斟酒,傳遞酒杯依次喝了幾輪,立恭乘興寫了一首七言近體詩,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個騎馬經過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護衛李千戶。他先是感到驚訝,相視一笑,卻並不停留,徑直驅馬離開。不久,便備辦了豐盛的酒菜,帶著一位道士一起來。於是我們和他們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幀《太乙真人圖》請我們題詩。我題寫了一首五言古詩。立恭不寫,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饒,引得眾人捧腹大笑。李千戶取出琵琶連彈數曲。立恭也折斷一根竹子,鑽了幾個孔,吹奏起來,發出洞簫般悅耳的聲音。隱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闋費無隱的《蘇武慢》。道士翩翩起舞,兩個童僕也跟在他後面拍著手跳了起來。之後,道士再次拱手行禮問立恭:「先生為何不肯為貧道賦詩!」立恭提筆寫了幾首絕句,詩句更加新奇。於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陽西下,距離西邊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隱溪先生喚回我倆,說:「玩樂難道沒有止境嗎!」於是,我們和李千戶、道士拱手作別。途中,隱溪先生指著道旁山岡腳下,回頭對我說:「這里就是我修建墳墓的地方。」又指著路邊的桃樹囑咐我:「明年賞桃花時就到這里來找我吧。」

回來之後,立恭對我說:「這次游覽可得寫篇游記。」可是當時我沒有閑暇寫作此文。

這年冬天,隱溪先生竟溘然長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節,與立恭相約去給老人家掃墓。沒想到那時我又鬧了一場病,未能如約前往。過了不久,我將要返回廬陵,臨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話別,這才動手追記東山之行。沒有寫完,立恭拿去讀,邊讀邊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淚下,於是再次擱筆。但是想到自己往日與蔣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給送立恭。

東山春遊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記。

5. 2011年高考安徽卷文言文~《萬貞文先生傳》~翻譯

字數太多,給你個專網址屬http://..com/question/277882534.html

6. 2020年安徽高考古詩詞文言文有哪些

論語,唐詩,宋詞,元曲,小令。散文等等

7. 親,安徽高考必背古詩詞與文言文有哪些(考綱內),我是准高中生,暑假預習下。

1、老弟,難道你要我一條條的寫給你嗎?
2、根據個人經驗,古詩詞存在一個專巨大的題屬庫,每年都會從中抽取試題。不過你放心,這些古詩詞都在書上,所謂的題庫就是語文書,而且不僅僅是詩詞,還包括文言文。
3、害怕了?其實,每首詩中基本上只有兩句是考點,比如吧,杜甫的登高,必然考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而在文言文中,考點會多一點,比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有許多經典的句子,除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有「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4、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教給你方法
5、通過多做題,你可以總結出哪些句子常考。

8. 針對安徽高考讀什麼文言文書籍

首先要確定安徽省高考也是使用全國卷的。

由於高考使用全國卷,所以內高考復習當然要按照教育部容公布的全國統一高考考試大綱。

高考考試大綱以及高中語文教材對於學生需要掌握的文言文科目都會有明確的規定,高考考生只要按照要求進行復習就可以了,學校在復習時都會有具體要求的。

閱讀全文

與安徽高考語文文言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