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古代語文教材可以分為哪三類
我國古代的語文教材大致可分為蒙學教材、經學教材、文選教材、詩選教材和作文教材5大類。
1、蒙學教材:《急就篇》
2、經學教材:以「四書」、「五經」為代表。
3、文選教材:《昭明文選》
4、詩選教材:《詩經》
5、作文教材:《文章軌范》
我國的蒙學教材的代表作是《急就篇》,大致可分為七類:一是綜合類;二是倫理道德類;三是歷史知識類;四是名物常識類;五是詩歌類;六是工具書類;七是作文類。
(1)古代語文作文擴展閱讀
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經學教材不僅是古代語文教育的基本教材,而且是緊接在以識字教育為中心的啟蒙階段之後的讀寫基礎訓練階段的主要教材。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合刊。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四書五經」詳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
㈡ 語文作文例子。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2、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3、華盛頓與櫻桃樹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華盛頓小時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親很喜愛的櫻桃樹,華盛頓勇敢地承認了這件事並得到了父親的諒解。
4.汽車維修店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乾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我今後常來!」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朴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事其一: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裡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倖免於難。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 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一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中國古代誠信小故事匯編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望採納O(∩_∩)O~
㈢ 求一篇寫古人的 語言優美的向上的600字的語文作文
曾幾何時,我夢想著與古人對話,了解他們的精神。卻難以實現。夢里,我回到了古代,他們的時代,讓靈魂接受他們偉大精神的洗禮!
汨羅江畔,我看到那不屈的背影,他靜靜的站著,腦海里,昏君、奸臣的嘴臉,國家的滅亡,如同這奔騰的汨羅江水,一次次怕打他的心靈,他無可奈何,仰天長嘆。永遠沒在這呼嘯的汨羅江里。屈原,你的忠誠可感天地!
五丈原上,你的生命同那夕陽落下,在蜀過的哭喊聲中,你靜靜的走了,你只帶走了你的壯志,一代名相沒有一絲余財,你何等清高。你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換回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贊嘆。孔明,你的精神何其偉大,你何等的清明!
南山之下,東籬之旁,是你逸然的背影,舉世皆濁你獨清,眾人皆醉你獨醒,你寧與菊為伴,也不入那昏暗的guān chǎng,寧不要功名利祿,只求得問心無愧,千百年來,菊花從未再如此盛開,只為你已然不在。陶潛,你的清名萬古流傳。
洞庭湖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還在回盪,憂君憂民的你何等高尚,你生不逢時,卻依然不屈,身處逆境你不忘自強,你的壯志豪情,我們至今不忘。范仲淹,歷史不會忘記你!
豪情滿懷,本打算乘風破浪,掛帆而欲濟滄海。豪放的念著我輩豈是蓬篙人,大步漫出天門,卻鬱郁不得志,只落得才華無用武之地之地,無奈作那荔枝之語,終選擇散發弄清舟,而不折身侍權貴,李白,你不愧為酒中之仙,舉一杯濁酒,你我共飲今宵!
烏江之岸,面對滾滾烏江水,後是百萬漢朝兵,你何曾怕過?力拔山兮氣蓋世,你縱橫沙場,破釜沉舟而滅秦軍,多麼勇猛。你寧死不過江,自刎與烏江之岸,血濺在這滾滾沙場你何等氣概!霸王,你的豪氣依然在我們心中回盪!
夢里,我望著這一個個背影遠去,消失了,滅在歷史的海洋之中,沒有了蹤跡,好像都沒有了!不!我錯了,還有還有,還有他們的精神,我其實一直在與他們對話,在與他們不朽的精神對話,歷史的浩海沒不了他們的光輝,千年的歷史中,他們的精神耀耀生輝。他們雖然逝去,但精神永存。這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民族的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讓我們記住他們,讓靈魂接受洗禮,繼承他們不朽的精神,把它發揚,讓它在世界閃耀!
寫古人的作文300字
今天下午,我決定和老爸說一個下午的古文。期間不能有現代文,誰先堅持不住就被打屁股!
雖說我把四大名著的古文版都差不多看下來了,但也有犯錯之時。少說話就減少錯誤的可能,這么想著,我便抓起《狼王夢》准備攻讀。當我正在為紫嵐的壯舉唏噓不已時,老爸憋出了一句:「今晚食何物?」我心想:該怎樣回答呢?老爸一定想讓我出錯,我可不上當。「不必特備,似平常甚好!」老爸一臉的憤憤然,抱拳說道:「諾!」喲,反應挺快啊!我心生一計,高聲叫道:「父親!」雖然有些別扭,但我還是堅持說下去,「父親!」「喚……為父何事?」「並無甚事。」我答道。老爸一副「你這個小壞蛋」的表情。他覺得該說些什麼,又不知道該怎麼說。半天才說了一句牛頭不對馬尾的話:「孺子不可教也。」「何為孺子?」「孺子乃…乃…乃孺子也!」我不禁笑出了聲:哪有這么解釋的?「退下,備好晚膳再喚不遲。」我答了這么一句。「為父先退下了。」真是別扭死人了!
「吃飯了!」老爸一聲吆喝,我立馬叫道:「汝錯矣!」為了虛張聲勢,我又喊了一聲:「取板來!將這廝重打八十大板,發配伙房!」然後揚長而去。
晚上,我用望遠鏡看著皎潔的月亮:古人真不容易,說話太累了。脖子酸了,我放下望遠鏡:咦,讓古人說現代話……哈哈,也不容易!
寫古人的作文600字
印象中的古代只與盛唐有關,晚風輕舟以及與秦淮河上《後庭花》類似的奢靡。或許日晝時能覓到鋥石官道,但總感覺骨子裡是無能擊破的腐朽與輕盪。
時日里讀到了《史記》,順著作者獨具匠心的筆觸如同孔孟聖賢一樣周遊列國。於是才發現,我們難以尋覓的高尚已被標榜到天上,微縮成璀璨夜星以及暮色里沖淌著的腥紅。
韓非
「察見淵魚」是最能精簡概括韓非一生的話語。你博學廣才,學富五車。然而不得韓王夜半虛席,反被嬴政激賞。也就罷,你的法、術、勢就要貫於君王,卻「未容君王得見面,反被楊妃遙側目。」往日同窗今朝秦相妒你賢才,暗地傷你。再後司馬遷敬你,留下了「韓非囚秦,《說難》《孤憤》」的語句,由此我便相信你是戰國最璀璨的夜星。而你的堅忍貞節,你的「察見淵魚」則是給小人和姦佞上的最後一課。
屈原
秋蘭以為佩的屈原又該有多倜儻?
秋蘭曾經告訴我:每日你行吟在汨羅江畔,與周遭芳草混了個熟絡。但一往平川前卻需「上下求索」則是你始終解不開的心結。
你提起手中寶劍,道:「謔靈萬鈞,雷霆吾引。然則,用之與孰?」然後任風穿過你略有斑白的發際。傳言你在目睹了雷雨開山後整日瘋癲,把秋蘭丟在了腳旁,拋棄了聲如變徽的楚腔楚調,像孩子一樣漫無目的地瘋跑。
一日,你念著「路漫漫其修遠兮」踏上了澄靈湍急的江水,你可真把水當成了你那心中溫玉一般的路。或許,也只是因為沒有了路。
當然我所說的一切是有關你這悲劇性存在的美化。但即使你懦弱到抱石投水,我仍然確信你眼眸里未失光澤,你懷中是補天神石。
㈣ 古代語文寫作教學主要有哪些經驗
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多讀,培養文言語感,多讀論語和史記之類的經典,要學會想像古人寫作的境界,總之就要培養人文情懷。
㈤ 語文作文讓寫古代的人對我有什麼影響,我寫成現代的人了。。能得多少分。。滿分40
考試么,改的松的就28左右吧;
如果嚴的話,就25左右。作文還要看你其他的東西
㈥ 求語文高考作文古代歷史人物素材
高考作文歷史人物素材集粹---蘇武
蘇武(公元前140——前60),以盡忠守節而聞名的西漢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將出使匈奴,後被困於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以牧羊為生。蘇武在匈奴前後十九年。
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剛剛立為單於,惟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變當蘇武完成任務,准備回國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而漢使張勝參與了密謀活動。然而,謀反失敗。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便想自殺殉國。
自殺未遂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常惠等人哭泣著,把蘇武拉回營帳。單於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怒斥衛律衛律本是漢臣,投降了匈奴,單於讓他來勸降蘇武,說:「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單於待我好,封我為王,給我幾萬名的部下和滿山的牛羊,享盡富貴榮華。先生如果能夠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樣,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蘇武怒氣沖沖地站起來,說:「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子。你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顏無恥地做了漢奸,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我決不會投降,怎麼逼我也沒有用。」
窖中受飢匈奴單於見蘇武不投降,便把他關在一個陰冷的地窖里,這時候正是入冬天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蘇武忍飢挨餓,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餓了,扯一些皮帶、羊皮片啃著充飢,才免於餓死。
流放北海蘇武拒不投降,單於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單於給了他一群公羊,說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蘇武回去!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
蘇武歸國蘇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後,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叫蘇武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任命蘇武做典屬國。蘇武活到八十多歲,於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㈦ 求語文作文關於 古代禮儀 和 古代人名與字的關系 素材 急啊 ~ 謝謝了
古代禮抄儀
程門立雪的典故襲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㈧ 語文作文歷史人物素材
文天祥:宋恭帝德祐元年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傑,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義軍,開赴臨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發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馳援獨松關。由於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雖英勇作戰,但最終也未能擋住元軍兵鋒。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都紛紛出逃。謝太後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文天祥到了元軍大營,卻被伯顏扣留。謝太後見大勢已去,只好獻城納土,向元軍投降。
元軍佔領了臨安,但兩淮、江南、閩廣等地還未被元軍完全控制和佔領。於是,伯顏企圖誘降文天祥,利用他的聲望來盡快收拾殘局。文天祥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於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輾轉到達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趙昰任命為右丞相。
七月文天祥對張世傑專制朝政極為不滿,又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開府聚兵,指揮抗元,後入清流境過國母崠作《吊惠利夫人》詩:
百萬貔貅掃犬羊,家山萬里受封疆;男兒若不平強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冬十月,文天祥轉移到汀州,蓮城等地,派使參贊吳浚取雩都聯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斗爭。
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入汀關,文天祥欲據蓮城拒敵,汀州守將黃去疾聞帝駕下海,擁郡兵有異心,文天祥逐屯兵朋口轉到龍岩。二月,文天祥率軍攻復梅州,四月斬殺跋扈大將二人後.至夏,由梅州出兵,進攻江西,此時各地豪傑響應抗元,號令通於江淮.在雩都(今江西於都)獲得大捷後,又轉戰至贛州,以偏師進攻吉州,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元江西宣慰使李恆在興國縣發動反攻,文天祥兵敗,妻妾子女失散,收容殘部,奉老母再入蓮城,請命益兵再舉,後轉戰至循州。
祥興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端宗已死,繼位的弟弟——趙昺移駐崖山,被任命少保,信國公。為擺脫艱難處境,便要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文天祥只好作罷,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范的攻擊,兵敗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殺未遂,被張弘范押往崖山,讓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范不聽,一再強迫文天祥寫信。文天祥於是將自己前些日子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范。 張弘范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時,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文天祥了
㈨ 以「中國漢字」寫一篇800字左右語文作文
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綻放出美麗的光輝;它,見證了我們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它,是人類智慧的起源;它,點燃了文明的星火。它就是古人集體的智慧結晶凝結而成的——漢字。
漢字傳承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有著不可代替的歷史地位。當我第一次呀呀學語,第一次在紙上歪歪扭扭寫字的時候,我便開始與漢字接觸。它們是智慧的化身,我從它們身上感覺到一股神奇的力量。漢字在我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誰,無論干什麼,都離不開漢字。社會在發展,即使丟掉手中的筆,坐在電腦旁,用嫻熟的十指敲打著鍵盤,一個個漂亮的漢字瞬間映入你的眼簾。可見,漢字和我們那樣密不可分。雖然各個地方的語言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用相同的漢字來交流。漢字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交流工具,它們在許多文豪墨客的筆下更是妙趣橫生。
每當我照鏡子時,我的臉上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因為我看見鏡子里的我: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白眼珠里銜著一顆「黑葡萄」,黃色的皮膚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這足以證明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我是炎黃子孫!我因此感到無比自豪。我們中華的漢字,傳播文明,蓋世無雙。有了漢字,才會有詩歌宋詞,有了漢字才會有交流的工具,有了漢字,才會有思想的碰撞,有了漢字,才會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㈩ 語文作文中國風
樓主要什麼樣的中國風,游記的可以么?這是我空間的四篇文章,兩篇是我寫的,兩篇是摘的。不知道符不符合樓主的要求。
1、笑的天使
曹雪芹的《紅樓夢》,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以「寫兒女之筆墨」的面目出現,《紅樓夢》里的女孩子大多是些紙扎的燈籠,受不得一絲兒的風刀霜劍,史湘雲的出現總算給眾人帶來點快樂,仿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蒲松齡一輩子花了無數心血,一部《聊齋》,用茶水換故事,有人用「搜狐先生」來打趣他,他筆下的狐狸形態各異,美醜善惡躍然紙上,其中最美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女子,就是語笑嫣然的狐女嬰寧了。
中國古典小說中,林黛玉是無可爭議的淚的女神,而史湘雲和嬰寧是則可以說是笑的天使。如果說曹雪芹只是借愛笑的湘雲給大觀園注入一種爽朗之氣,那蒲松齡筆下的嬰寧卻是完全用笑聲塑造出來的,兩人一改古代女子一直以來的三從四德,知書達理,輕移蓮步,文雅含蓄的形象,成為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兩朵奇葩。
憨態可掬 渾然天成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葯圃」,那是一首青春的贊歌,生命的樂章,寫得筆酣墨飽,熱鬧非常,而史湘雲則是其中最活躍的分子。大家劃拳猜枚,飲酒賦詩,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滿庭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玩了一回,散席時卻忽然不見了湘雲。正說著,只見一個小丫頭笑嘻嘻的走來,說:「姑娘快瞧,雲姑娘吃醉了,圖涼快,在山子石後頭一塊青石板凳上睡著了。」眾人聽說都笑道:「快別吵嚷。」說著都來看,果見湘雲卧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葯花飛了一身,滿頭滿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鬧嚷嚷的圍著。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葯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摻扶。湘雲口內猶作睡語說酒令,嘟嘟嚷嚷說:「泉香而酒冽,玉碗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這是詩,這是畫,是詩情畫意化的史湘雲,雖然是在夢囈,卻是一副天然的嬌憨情狀,叫人憐愛有加。面對這樣一個人物,誰不覺得可愛呢?誰不為之傾倒呢?
嬰寧喜歡開玩笑,表面上看,她憨極了,有不少聊齋研究者稱她為「傻大姐兒」,實際上嬰寧再聰明不過。她不拘禮法,想說就說,在小說開頭,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個兒郎,目灼灼似賊!」 全無理法地笑對,笑語一句更是似罵語實嗔喜。當王子服向嬰寧表示保存花是為了「示相愛不忘」時,嬰寧故作惘然不解,「此大細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 女孩子的小把戲,要王子服說出「非愛花,愛拈花之人」,嬰寧仍假裝不明白,說親戚嘛,當然要相親相愛了。王子服認真地解釋他對嬰寧的感情不是親戚間的感情而是夫妻之愛,嬰寧故意問:「有以異乎?」王子服說夫妻要「夜共枕席」,此時嬰寧俯思良久,令人噴飯地說:「我不慣與生人睡!」看到這兒,我幾乎笑跌!而等到嬰寧養母問她飯熟了這么久了不來吃,有什麼話說個沒完?嬰寧道「大哥欲與我共寢」!不光王子服,把我都嚇了一跳。其實她母親幾乎就是個聾子了。王子服責怪她說出這個話,嬰寧卻道「背他人,豈背得老母。且寢處亦常事,何諱之?」
無憂無慮 拈花微笑
《紅樓夢》里對湘雲的著墨沒有薛、林二人多,但描寫湘雲的卻是一抹獨特的淡墨。且看湘雲的出場:「且說寶玉正和寶釵玩笑,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和寶玉來至賈母這邊,只見湘雲大說大笑的,見了他兩個,忙站起來問好……」,接連幾個「大」字,將一個健談豪爽的女孩形象映入讀者眼簾。
再看嬰寧:「有女郎攜婢,捻梅花一枝,容華絕代,笑容可掬。」把嬰寧的美麗、潔凈、素雅之態描繪得美不勝收。帶著一點智慧的嬌憨,一點狡黠的天真,世上最美的笑容也莫過於此。
英豪闊大 樂觀豁達
史湘雲自幼父母雙亡,命運多舛,依靠嬸母過活。然而,她生性豪放,心胸開闊,是個「大樂天」。我們在《紅樓夢》里,似乎沒有見過她真正發過什麼愁,總是嘻嘻哈哈,對生活興味盎然,充滿熱情。對於她這一性格特點,作者不僅在判詞和紅樓夢曲中作過點化,而且曾多次做過詩意的彩繪。她第一次出現,作者就表現了她「大說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點,並且說她陷入寶、黛、釵的愛情糾葛。她的到來,使黛玉兩面吃醋,與寶玉發生爭吵。第二天清晨寶玉前去看黛玉、湘雲。只見姊妹兩個尚卧在衾內。那黛玉嚴嚴密密裹著一幅杏子紅綾被,安穩而和睦。湘雲卻一把青絲,托於枕畔;一幅桃紅綢被,只齊胸蓋著那—彎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顯著兩個金鐲子。寶玉見了嘆道:「睡覺還是不老實!……通過兩人睡態的描寫,表現了兩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並且將黛玉的處事精密與湘雲的大而化之作了鮮明的對比。
湘雲在穿著上總是喜歡男裝。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與眾不同:身穿里外燒的大褂子,頭上戴著大紅猩猩昭君套,又圍著大韶鼠風領。黛玉笑她道:「你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拿著雪褂子,故意裝出個小騷達子的樣兒來。」眾人也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她與寶玉、平兒等燒鹿肉吃。黛玉譏笑他們,湘雲回擊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我們這會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綉口。」就是寫詩,她也會吟出「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詩句,儼然以隱女自居。俏麗嫵媚中染些風流偶儻,使史湘雲這一形象更富有魅力了。
才思敏捷 巧笑倩兮
中國古代文人最愛用花來寫女性,蒲松齡讓花始終跟隨著嬰寧的言行,甚至於決定嬰寧的命運。嬰寧效游遇到王子服,王子服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目不轉睛的盯著她看,嬰寧見他這樣,「遺花地上,笑語自去」,掉在地上的花被王子服當成愛情信物保存了起來。
嬰寧在深山中同王子服相會時,有三次大笑的精彩描寫:王子服尋訪到她家,示見其人,先是在戶外,隱隱有笑聲。進來之時,「嗤嗤不已,笑不可遏」;待至其母嗔怒之,則「忍笑而立」,王子服一開口:「復笑,不可仰視」;等到她的丫頭小榮在她耳旁嘀咕「目灼灼,賊腔未改」,則「又大笑」;然後嬰寧看花去,頑皮的很,還爬上樹頭大笑不止。
嬰寧的笑容一派天真浪漫,純真無邪。「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她的笑聲無論在任何一種場合都是那麼無拘無束,感染著周圍的一切,洗滌著周圍的一切。她見花而笑,見人而笑,嬉戲時笑,坐著笑,站著也笑,連結婚拜堂她都「笑極,不能俯仰」。蒲松齡把嬰寧那千姿百態的笑容描繪得惟妙惟肖,令人叫絕。只要有嬰寧在的地方,滿屋子滿園子都是她的笑聲。嬰寧幾乎把封建時代少女不可以大笑,笑不露齒的條條框框全都打碎了,一切封建禮教的繁文縟節對她來說只不過是一副虛假的面具。
誰知嬌養 安知天命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不似當年熱鬧,又提寶釵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等語,不覺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寶玉近因晴雯病勢甚重,諸務無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著惱,無暇遊玩。雖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了湘雲一人寬慰他,因說:「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社也散了,詩也不作了。倒是他們父子叔侄縱橫起來。你可知宋太祖說的好:『卧榻之側,豈許他人酣睡。』他們不作,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黛玉見他這般勸慰,不肯負他的豪興……
人們常常注意林黛玉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殊不知,史湘雲之處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林黛玉雖是父母雙亡,但在外祖母家終究是受人憐愛,還可以以女工詩文消遣度日,但史湘雲卻是以半個丫頭的身份寄居在叔叔家的。薛寶釵就曾以此批評襲人讓史湘雲替做活計等於是給史湘雲雪上加霜。但就是如此,史湘雲每次來賈府皆是歡歡喜喜,並未露出半點委屈之態,連素日以細心著稱的襲人也被騙了,惟有在離去之時稍顯不舍。這一回凹晶館即景聯句,在這樣的略顯凄涼的中秋月夜,林黛玉和史湘雲互訴衷腸時,史湘雲反而勸林黛玉放開胸懷面對現實,還可愛的說要羞羞寶姐姐諸姊妹們呢,由此可見,湘雲的熱心腸和樂觀豁達一直沒變,然而現實的景況讓她的樂觀顯得如此蒼白。
再看嬰寧:有一次爬在樹上摘花,被鄰人看見,起了邪念。嬰寧指了指牆底,那人以為暗示幽會之處。晚上去了,真的看見了嬰寧。結果,卻是一段枯木,被雨水漚出的窟窿里,藏著一隻大蠍子,把他蜇的很慘!讓人看得失笑!不過在婆婆的教導下,嬰寧忽然之間,「女正色,矢不復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須有時。』而女由是竟不復笑,雖故逗之陽,亦終不笑;然竟日未嘗有戚容」。嬰寧還特有孝心,以其鬼母喪而欲盡兒女之孝。嫁到王家後,敬上愛下,善解人意,對婆母晨昏定省,分毫不錯禮法「每值母憂怒,女至,一笑即解」。嬰寧變得淚水化、人性化,她的笑聲徹底向現實投降了——這位曾經目無禮法的女子,如今通了人間世物,懂得禮法,任勞任怨,以生兒育女為己任,混濁的塵世將一顆本清純的心變得沉重起來。雖未嘗有戚容,但縱聲大笑的日子不復出現。
蒲松齡筆下的嬰寧毫無矯揉造作之態,亦無虛榮得意之色,就象清泉,洗滌污濁世事,象陽光,照亮一方凈土。純凈透明,恐怕無人能出其右。雖然最後她被世俗所吞沒,但作者卻埋下伏筆「生一子,不畏生人,見人輒笑,大有母風!」
史湘雲與嬰寧有許多相同之處:胸無城府,大大咧咧,心直口快,聰明伶俐,無功利心。曾有人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娶妻當娶史湘雲,她是好多男人的夢中情人呢。」
至於嬰寧,天下男兒,莫不艷羨王子服,能夠一親嬰寧的笑聲和芳澤,是何等的福氣,就是我們,個個也樂於為伊肝腦塗地。據說,蒲松齡自己最喜歡的也是嬰寧,因為蒲翁筆下那麼多懾人心魄的狐媚子裡面,他獨獨稱呼嬰寧為「我嬰寧」,其心跡可見一斑。
不同的是,湘雲比嬰寧多了幾分才氣,因為生長在有著良好教養的家庭環境中,比嬰寧多了一些大家閨秀的知書達禮。就是這個史湘雲,卻「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終久是雲散高堂,水涸湘江」,逃不出薄命司的判詞:嫁得如意郎君,卻不能與之偕老,暗示了湘雲的悲慘結局。
誰家庭院?離村西南山中三十餘里。「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遙望谷底叢花亂樹中,隱隱有小里落」,卻是桃花源一般的仙境。但蒲松齡筆下的嬰寧究竟不是人,而是吸盡日月山川靈秀之氣的狐仙,天真無邪的嬰寧原非紅塵所攜。其所居,清寒簡陋,是遠在塵世之外的,卻有人間情味,所以不見孤寒冷艷,唯有笑聲琅琅,如珠玉落盤。她家的庭院雖是農家氣象,卻是另一個大觀園。沒有富貴繁華,卻一樣清靜無干擾。這樣青春的庭院與外界未通時,皆是青春而美好。而庭院之門一旦打開,青春逐步零落殆盡,美好的日子亦不復再來。嬰寧走出自己家的門庭,註定了她的美麗與單純在現實生活中不堪一擊。
曹雪芹與蒲松齡筆下的史湘雲和嬰寧,一棵是天真爛漫的合歡花,一株是聖潔無瑕的忘憂草,但她們都類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不過是一場虛無飄渺的夢幻而已。
2、嘆紅樓
1987,紅樓夢,猶在夢里。
二十年裡,你都曾改變了什麼?是屬於青春最後的微笑,最終凝結成絕望;抑或長到一分心眼,可以透徹人世間的沉浮;還是你看到一場有關紅樓夢的賭局,一翻兩瞪眼,喜悲在瞬間立判?
二十年裡,即使是所謂忠誠、信念與彼此間的誓言,也都漸被淹沒在隨波逐流里。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
二十年後的2007,你還在夢里。昨日還令你魂牽的紅樓青春偶像們啊,今天都兩鬢飛霜,他們都已不再年輕,那麼你呢?
別說歲月的流水你無所謂。因此,二十年一拍的紅樓夢。有時就像新年的罄鍾,最初是欣喜,高潮退後盡是落寞。但在我們的人生長河中,其實真是愛死了這種起落。可是生命總是不能承受如此等待之重,於是夢想,也漸漸變成了青春的最後告別禮。
在歲月面前,我們誰都不會成為勝利者。拿回多少,就等同於犧牲更多,而那些紅樓夢的過客們,誰又會成為永遠的紅樓夢中人呢?
歐陽奮強、陳曉旭、張莉……為我們演繹了經典的87版《紅樓夢》,然而在這些榮耀的背後,融化的其實都是些步履蹣跚的蒼老背影。yes,無論成敗,他們都是青春的過客。
但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們對那麼久遠的掌故,做出選擇性的封存。就在二十年前,紅樓夢劇組流露在那年,最歡暢,也是最絕望的微笑漸漸泛黃。如今,陳曉旭羽化而登仙,歐陽奮強留給我們的只是一雙布滿歲月滄桑的眼睛,張莉也已經漸漸被人們淡忘,或許這便是曹公筆下的紅樓人物結局吧?紅樓夢,已成為紅樓夢中人的舞台。但又一個二十年或四十年後,他們又會看破誰的紅塵?
夢想,對他們而言,其實就是融化在最冰冷邊緣的微笑,你懂嗎?
原來你不懂。
因為二十年的蟄伏,濃縮著人生的每段跌宕,而且每度的微笑總不同。
但,紅樓夢可以讓青春的流逝,顯得如此悲苦。可它本身,卻永遠放射出青春永恆的魅力。
總有一種幻想--靜謐的大觀園,銷魂的背影,散落在塵埃間的夢,還有蒼老而執著的眼神……我們不是紅樓舞台上的super star,但生命的意義畢生與其相伴,即使走到生命盡頭也無悔。
夢想如此之聖潔,還有什麼好說的?
3、滄浪亭
「園」與「園」這兩個字上,不管它們發生了多大變化,但「口」沒變掉。也就是說園林之所以為園林,正因為在圍牆的里邊。只是這一個圍牆,不一定是磚砌的,也可能是水做的。滄浪亭的圍牆就是水做的。
滄浪亭的圍牆又以水為漏窗,沿著河畔慢慢行來,移步換景,隔窗花遠:這花是黃石,這花是復廊,這花是宋朝的煙雲。盡管現在的滄浪亭是重修的,但還是保持住了某些宋朝的意味。這種以水為圍牆為漏窗的別開生面,不要說在蘇州獨此一家,就是在中國也別無分號的。宋朝文人的心態是從容不迫的,他可以光著膀子在柳蔭下睡個午覺,並不怕人看見。詞在宋朝的發達,就與這一份從容有關。只有從容不迫的時刻,才會出現以水為圍牆為漏窗的園林。
蘇東坡說:「天真爛漫是我師」。滄浪亭水做圍牆,這是天真爛漫的。但這天真爛漫是有師心的,師心就在沿河而置的黃石假山上。相對於河流而言,河流是界線,黃石假山是圍牆。相對於復廊而言,黃石假山是籬笆,復廊是圍牆。從滄浪亭外看滄浪亭,滄浪亭是透明的,但胸有城府的很,像宋朝文人。滄浪亭有了一道界線不算,還有一道圍牆。只是這界線、籬笆和圍牆都很入畫,讓人不覺是界線、籬笆和圍牆而已。園林之所以為園林,正因為在圍牆的里邊。它有一定的隱秘性。圍牆是園林的衣裳。
坐在復廊的高處,俯視池塘:喬木高大的樹干在水影里竟是落木千山天遠大,亭的一角倒影也很蕭瑟。蕭瑟是對的,滄浪亭的大意境應該是蕭瑟。此亭為御碑亭,康熙南巡時留下的筆墨。滄浪亭的美,並不美在築於山頂的那個被名之為「滄浪亭」的亭子,以前可能美在亭子,現在從亭子四望,望不見什麼。美也就全集中到游廊上了。
復廊近水的一面,它的形體,一個字:「糯」。像隸書《曹全碑》上的一橫,也像崑曲《牡丹亭》中的一句。黃石假山的不加修飾,更使得復廊的廊頂婀娜多姿。復廊的墨是滋潤的,黃石假山的筆是乾枯的,潤似春雨,枯如秋風,春秋筆法,傳統繪畫里的筆墨之美全在這里。我在復廊里流連,在春秋之間抓取一截,就回過身來,從復廊的旁門左道來到面水軒的門口。
面水軒原名觀魚處,同治十二年重修後改成現在的名字,取的是杜甫詩意:「層軒皆面水,老樹飽經霜」。從面水軒的門口朝里望。我懶得進去,因為已經看到了好圖畫。面水軒窗外的幾棵樹盡管算不上是老樹,因上不見本,下不見末,只現身中段,就頓有蒼莽之氣。盪青漾綠,好一幅青綠長卷。面水軒里青綠幽幽,如果能在裡面讀書,讀的是閑書,真是天大的福氣。
面水軒門外的鋪地值得細看。我坐在石階上細看。菱形相錯,彷彿大地的桌布。時間看長了,能把它輕輕地抽走。一塊仄磚鋪成的菱形緊挨一塊碎石鋪成的菱形,一塊又一塊,一年又一年。磚像雨往地上落,石似雲向天上奔,上上下下,菱形晃動。磚是仄的,仄得規整;石是碎的,碎得隨意。一個是學者,一個是詩人,學者與詩人能坐在一起不打架,同時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見,這是造園家的手段。磚石之上都有苔痕。而磚上的苔痕比石上的苔痕更濃更重。
磚是螺青,石是麻雀褐。沒看到麻雀,但聽到鳥鳴。今天滄浪亭的遊客不多,安靜是福。這園子就像自己家的。
屋檐下的一長溜鋪地,顏色要來得深,深而且黑。黑色在江南有時候表現出的是滋潤,是水,在中國哲學里,黑象徵水。我坐在面水軒的石階上,覺得其中的深奧。
不從復廊的漏窗里看風景,復廊也是好看的。它靠近水的一面:馬路;眾生;汽車;人間。它在庭院里的一面:小徑;神仙;飛鳥;夢境。復廊在視覺上的變化也是讓我驚奇。靠近水的一面流暢,有此情綿綿的感覺,而它在庭院里的一面,一眼望去,似乎多為折角。復廊的「復」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是山重水復的「復」, 「復」得不繁瑣,也不做作。
滄浪亭復廊上的漏窗,窗窗不同,刻意不能說不刻意,但沒有習氣。它疏可走馬,卻不脫脫空空,稱得上大手筆。從漏窗里看風景,漏窗與風景,風景與漏窗,互為細節。漏窗的花紋宜疏不宜密,密了氣緊,也就不舒展。當然也不能漏得像漏斗,一覽無余。漏是讓被阻隔的風景能夠漏進來,是滲透。
漏窗把另一面的望磚、椽子、樑柱都收入其中,像自己給自己照鏡子,照到的是這一面的望磚、椽子、樑柱,同時又把園里園外的樹色天光攬進懷抱。懷抱著花朵的閨中少婦是日子中的漏窗,讓我看到喜悅或者哀愁。
往空處走,在園子的角落裡看見名為「黃桿烏哺雞」的竹子。竹子的桿是黃的,粗眺凋敝,玩味一下頓覺輝煌。
不覺來到明道堂。堂前的鋪地是極好的,塊塊大小等同的長方形麻石,一派澄明,好像可以用它看舊時月色。明道堂四周的廊屋,與瑤華境界相通。過去這里是個戲台,在民國時期頹廢了。
在復廊里走走,看看漏窗,這是前世修來的福氣。蘇州園林藝術是做著減法的藝術,從技藝上講,「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以少勝多,把少從多中減下;從境界上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園林主人轉身隱退,掇山理水,既是用假山假水對真山真水的減法,也是用平淡人生對絢爛閱歷的減法。所以我們現在游園,也是不妨做一把減法的——把一個細節、一個局部從園林的整體上減下,慢慢地玩味,人生苦短,似乎又長了。
後院有見山樓和石屋,我沒去。我去了翠玲瓏。翠玲瓏是觀竹的地方,竹子搖翠,搖啊搖,有風要搖,無風也要搖,因為這翠色太重,大家扛不住。喝茶的好所在,覺得喝茶太清,就不喝茶。我想說喝酒的,這一次我堅決忍住不說。
4、青花瓷
芭蕉簾外雨聲急,
青花瓷里容顏舊。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從《東風破》里的「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到《發如雪》中的「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離恨是歌者永恆的主題。《青花瓷》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在於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彷彿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
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彷彿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
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
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
在《青花瓷》里我聽到了《東風破》里舊地重遊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聽到了《發如雪》里前塵後世輪回不息般輕輕的喟嘆,也聽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難忘的一生等待,甚至聽到了《愛在西元前》里風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愛的誓言……心中五味陳雜,漫天的思念翻滾如潮,而耳旁卻依然只是輕輕淡淡的吟唱而已,雲淡風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個字,我以為是這個「等」字。
一個「等」字,唱盡多少無奈和惋嘆。這一等,是無望的等,是來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卻只用淡淡的語調唱來,再平常不過,彷彿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簡單;等待的時候,可以看書寫字,可以吟詩作畫,可以賞花彈琴,只是時時不曾忘記等待的人。痛苦嗎?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來滿腹的離愁別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愛別離又怎麼樣呢?眾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不如就當此生的相遇,只是為了來生的重逢埋下伏筆,這樣想來,不禁釋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應當感恩曾經那驚鴻一瞥的際遇。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樣。
至少,我們能夠隔著千里山水遙遙眺望江南的裊裊炊煙,隔著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憶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芭蕉簾外雨聲急,匆匆而過的是時間;
青花瓷里容顏舊,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麗,永遠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賞,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