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蘇高考語文10部名著
紅樓夢(曹雪芹),三國演義(羅貫中),家(巴金),邊城(沈從文),雷雨(曹禺內),女神(郭沫若),吶容喊(魯迅),老人與海(海明威),歐也尼葛朗台(巴爾扎克),哈姆雷特(莎士比亞)。都很常考,而且從今年來看,江蘇高考十大名著已確定(見上),考試中以中國的居多,上面的前七部。中國一塊前二者(紅樓,三國),情節復雜,內容豐富,出題靈活,思想也深刻許多,所以考試最多,其次是家和吶喊,雷雨、邊城題目也不少,女神考得一般很少。外國的基本上是輪番上陣,沒什麼太大主次。幾乎每部都要認真閱讀原著,加以理解,做上較多題目,有些題最好背誦下來(萬金油),可靈活套用。回答完畢。
② 江蘇2020年語文高考默寫背誦是哪些篇目我是社會考生想參加2020年江蘇高考
荀子 ·勸學》(節選)2
2.莊子 《逍遙游》(節選)2
3.韓愈 《師說》3
4.杜牧 《阿房宮賦》3
5.蘇軾 《前赤壁賦》4
6.《詩經 ·衛風·氓》4
7.屈原 《離騷》(節選)4
8.李白 《蜀道難》5
9.杜甫 《登高》5
10.白居易 《琵琶行》5
11.李商隱 《錦瑟》6
12.李煜 《虞美人》6
13.蘇軾 《念奴嬌 ·赤壁懷古》6
14.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6
15.《論語》《孔子語錄》6
16.孟子 《魚我所欲也》6
17.諸葛亮 《出師表》7
18.陶淵明 《桃花源記》7
19.酈道元 《三峽》8
20.劉禹錫 《陋室銘》8
21.范仲淹 《岳陽樓記》8
22.歐陽修 《醉翁亭記》8
23.周敦頤 《愛蓮說》9
24.《詩經 ·秦風·蒹葭》9
25.曹操 《觀滄海》9
26.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
27.王維 《使至塞上》10
28.李白 《行路難》10
29.杜甫 《春望》10
30.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0
31.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10
32.李賀 《雁門太守行》10
33.杜牧 《泊秦淮》10
34.李商隱 《無題》10
35.范仲淹 《漁家傲》11
36.晏殊 《浣溪沙》11
37.蘇軾 《江城子 ·密州出獵》11 1 《菁英名校工作室》內部備考資料
38.陸游 《游山西村》11
39.辛棄疾 《破陣子》11
40.馬致遠 《天凈沙 ·秋思》11
41.張養浩 《山坡羊·潼關懷古》11
42.龔自珍 《己亥雜詩
③ 江蘇語文高考適合怎樣的輔導書
我高考語復文用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制,真的不是推銷什麼的,我也不誇大其詞說5·3有多好多神聖。不過相對於其它復習資料,5·3的題目每年都會更新,都是上一年各個大市的一模二模三模題,還有各個大省的高考題。
除此之外,上面的基礎知識都很完備,從拼音錯別字修改病句,到語言運用文言文還有閱讀作文,都很全面。我只用了這一本,在上面做了很多功夫,總之我個人感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並且5·3有江蘇考生專用本。雖然復習資料什麼的都可以是浮雲,關鍵是靠自己,當然5·3也不例外,要看你怎麼好好利用了。不過說實話,作為一名文科生,我真的覺得5·3很值得好好用一用。
④ 關於江蘇語文高考要求
會有的,應該馬上就會發給你的。 立足書本,還要學會遷移,現在挺多文言文閱讀短文里的詞並不是書本上接觸過的,那就需要你的靈活判斷,聯繫上下文分析的能力,很多時候還可用排除法輔助你完成選擇。
⑤ 江蘇高考總分多少
江蘇高考總來分750。
2019年4月源23日下午,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葛道凱做綜合發布,介紹了《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形成過程,以及江蘇省《實施方案》的主要框架與內容。
葛道凱在會上宣布:江蘇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江蘇省新一輪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定為「3+1+2」。高考總分為750分。語數外採用全國卷。
(5)語文高考江蘇擴展閱讀
考試時間:
1979年-2002年時間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
從2003年起,高考時間改為每年6月7、8、9日。
2020年,高考時間為7月7日-8日。
2020年,北京高考為7月7日至10日。
⑥ 江蘇高考語文大概多少分普遍
要看試卷的難度,就這兩年的高考來說,我是12級的畢業生,我當時考的分數是內106分,我是一所重點中學,所以容這個分數在班裡算是中下的水平了,就今年的試卷來說,會比較難一些,全省平均分比較低90到100分差不多
⑦ 江蘇高考語文多少分滿分
江蘇高考語文也是160分,作為滿分的,這是固定的
⑧ 高考怎麼把語文考好(江蘇)
前邊的選擇題沒的說,一定要注重日常積累,多做些題。
關於閱讀:
文言文閱讀測試強調在「整體理解上的讀讀背背」,以引導考生對祖國傳統語言文化具有初步的認識和積淀。測試分為三個部分:
默寫。默寫的內容,是在規定背誦的篇幅中,用選擇的形式讓學生默寫,這一形式在於突破文言文「只考共同篇目」的概念,這對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也為了避免有些考生復習階段只限於「共同篇目」的現象,有利於學生重視課本學習,使用好各自的版本,使自己對文言文的積累能厚實一些。
加點詞的解釋,復習要重視語言的積累,測試以理解文言詞語為重點要求,試題中選擇的加點詞,一般都是較常見和典型的文言實詞,復習時,要能聯繫上下文,能准確地理解出它們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
文言文語段閱讀理解題分為課內語段與課外語段,課內語段為分叉形式。課內與課外語段主要是測試學生對已學過的課文片斷與課外淺顯語段的理解。
總之,文言文閱讀的復習,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識必須落實到實處。
現代文閱讀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的語言測試材料為記敘、說明、議論三種文體,以課外為主。閱讀材料力求在通俗易懂的基礎上注意體現學科特點,符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現代文測試的重點一是認讀能力,也就是考生對文字的感知能力和辨析能力。其次是理解能力,這是閱讀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與分析、歸納與概括的能力。再次是分析和質疑的能力。現代文閱讀復習,如記敘文要能分析記敘文的要素,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能理解把握體現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和文章中心的關鍵詞、句的含義,領會表達方式與表達中心的關系。說明文復習要能把握說明對象及主要特徵,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層次,能理解關鍵性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效果等。議論文復習要能正確地把握論點,能掌握論據的論證方法,並能理解修飾、限制性詞語和關鍵性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作用,體會恰當詞序、句序的表達效果,體會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關於作文:
1、文以意先
(1)研讀題干,明確要求
應試作文有一個共同特點:不是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而是要求你寫什麼你才能寫什麼。材料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自選角度」,「自選」不是自由選.重要的是「角度」須從材料來,要求首先審讀分析材料,尋找角度;「自擬題目」,「自擬」也不是自由擬,「題目」須從角度來;「自選文體」,「或敘寫故事,或發表議論,或抒發感情」要求的是寫自己最擅長的文體,而不是沒有文體的「四不像」。此外,材料作文往往還要求「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經歷或感受」,這是作文針對性、現實性、真情實感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聯系生活實際就產生不了作文激情,寫出的作文也缺乏現實意義。
(2)審讀材料,明確主題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則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寫作內容選擇和立意的依據,考生必須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進行寫作,離開了材料就是離題,文章與材料是一種很親密的關系。按余聞的話說,就是「題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審題的第一出發點,又是作文符合題意的終極范圍。」(余聞《2006年高考語文試題分析》)可見,正確審讀材料,仍然是新材料作文立意的關鍵。因此,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沒有讀懂材料必然會模糊作文,以致出現偏題或離題的現象.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切不可斷章取義,執其一端,而要抓住重點,明白內容,理清關系。理解中心,為立意奠定一個較好的審題基礎。
審讀材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①摘取中心詞句法。主要用於內容褒貶分明、中心比較明確的材料。即在認真閱讀材料的基礎上.摘取材料中的中心句或能概括材料意義的提示性的語句作為材料立意的突破口。
②比較分析法。它是通過對材料中涉及的人物、行為以及結果等進行細致的比較分析,歸納出材料主旨進行立意的一種方法。通常,概括這類材料主題的方法是抓住中心事件,或對比分析不同人物言行與結果的關系及根源,或對比分析同一人物言行與結果的關系及根源,或對比分析不同事件的經過與結果的關系及根源.或對比分析同一事件的經過與結果的關系及根源等。
③寓意透視法。主要用於寓意型的材料。它往往以一篇童話、一則寓言故事、一首寓言詩等形式出現,它看似淺顯、生動、幽默,卻含蓄、深刻、具有感染力。這類材料主旨隱藏在材料中。要把握這種隱蔽性、暗示性,揭示材料的寓意。必須認真閱讀材料,善於從中聯系現實生活,由物及人(社會),挖掘其中的含義。
⑨ 江蘇高考語文課外名句
先秦】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詩經·小雅·車轄》)
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小雅·小旻》)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採薇》)
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盪》)
6.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7.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旅獒》)
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1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11.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庄公二十四年》)
12.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
1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周語下》)
14.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戰國策·燕策》)
15.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一》)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
1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禮記·學記》)
18.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禮記·學記》)
19.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禮記·學記》)
20.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記》)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22.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篇》)
23.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禮記·禮運篇》)
24.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記·禮運篇》)
25.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禮記·大學》)
26.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27.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禮記·雜記下》)
28.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禮記·中庸》)
2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3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禮記·子張問入宮》)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32.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論語·子路》)
3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36.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論語·子罕》)
3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38.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4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泰伯》)
4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4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4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4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47.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48.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微子》)
4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
5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5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
5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三十三章)
53.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三十三章)
5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四十五章)
5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5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7.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謀攻篇》)
58.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謀攻篇》)
59.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牧民》)
6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61.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離婁下》)
6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6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6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6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山水》)
6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67.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莊子·田子方》)
6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荀子》)
69.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
也。 (《荀子》)
7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1.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3.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屈原《涉江》)
7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呂氏春秋》)
75.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兩漢三國】
7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
7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列傳》)
7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漢書·董仲舒傳》)
79.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80.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
81.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後漢書·黃瓊傳》)
8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83.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志須立也,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誡子書》)
8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蜀書》)
8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
86.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淵明《讀山海經》)
87.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88.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唐宋】
89.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
90.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丘遲《與陳伯之書》)
9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9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9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9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9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9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97.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戲為六絕句》)
98.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9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00.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杜甫《夢李白二首》)
101.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杜甫《曲江二首》)
102.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10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進學解》)
104.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韓愈《調張籍》)
105.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韓愈《調張籍》)
10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07.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還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10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109.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110.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11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與元九書》)
11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離思》)
113.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李商隱《晚晴》)
114.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李商隱《詠史》)
115.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116.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11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11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令》)
119.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逋《山園小梅》)
12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無題》)
12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22.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
12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
124.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司馬光《資治通鑒》)
125.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126.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127.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128.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12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陸游《病起抒懷》)
130.汝果欲寫詩,工夫在詩外。 (陸游《示子遹》)
130.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楊萬里《竹枝詞》)
13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13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134.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辛棄疾《鷓鴣天》)
135.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136.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13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38.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
13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歐陽修《伶官傳序》)
140.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歐陽修《伶官傳序》)
14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清、現代】
142.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紅樓夢》)
14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144.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145.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獄中題壁》)
14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147.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題》)
148.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魯迅《無題》)
149.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150.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