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考語文改革後,怎樣復習文言文
文言以深奧著稱,在中學語文教育中佔有較大比例,故此簡單講解下文言學習方法。使大家增長信心,把這種優美的文題掌握自如。學習古文可以學習古文觀止之類的文集,蓋其文章典型,而且多有名句經典,往往對文言文水平拔高有極大用處。將文言中的句型歸類出來,分析其中的成份。記熟住文言字詞中有別於今意的詞的意思。並在每一篇古文學習中把新的詞彙及其用法記住。文言文學習即是積累的過程。注意抓住一類句型中的特點詞字。如判斷句就需抓住逗乃地逗即地逗則地逗皆地逗是地逗誠地逗為地等字。掌握典型句型。有了大量詞彙之後,就可以對古文的思路進行了解,這是將來自己寫文言文的基礎。不同年代甚至不同人的思路都有所不同。所以必定要了解,這是文風成熟的過程。可以參考古代散文十五講之類的書籍了解各代文風。注意事項不同時期的文言文大不相同,一般越是接近現代的文言就越是便於理解,越是古老的就越是深奧晦澀。建議從簡單的學起。古文中的大量經典都有關歷史,所以古文拔高的過程離不開對歷史的了解答題技巧面對課外文言文考題,學生首先在心理上主產生懼怕。畏懼、慌張只會自亂陣腳,這樣還沒開始答題就已經開始失分了,因此考生掌握文言文的答題技巧有助於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心理。方法/步驟第一步仔細分析標題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要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理解題目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材料的內容,從而幫助題目答題。第二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考生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考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逗攔路虎地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三步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第四步逗對症下葯地解答問題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1、詞語解釋題。這是典型的逗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地題目。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已經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准確率一般會比較高。4、開放性理解題的解題方法。(1)第一類的解題方法——說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觀點或看法。解題時,首先應該讀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樣的人,作者對他的基本態度是什麼,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贊賞還是批評等問題。(2)第二類解題方法—結合自身或現實,談談讀後的啟示或收獲。在中考中,重點是考查從作品中獲得人生觀、世界觀、美好品德、某種精神方面的啟示或收獲。①讀原文,看文章是贊美或宣揚哪一種人生觀、世界觀、品質、精神。②作判斷,這些的一切在當今社會是否值得提倡,我們又該如何雲改正或抵制。
⑵ 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重點
首先,應認真「吃」透近兩年天津市的中考題。近兩年的中考試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積累」、「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試題內容也保持相對的穩定,測試目的明確:從課內外名言名句的積累運用,到課內外文言文的閱讀,再到課外現代文的閱讀,最後是話題作文的寫作。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近兩年的中考試題,應該怎樣分析?現僅就試卷的四大板塊簡單說明。
一、積累部分。考試的范圍基本是初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背誦復習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並且能夠靈活運用。不但篇篇背誦,還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平時默寫時經常出錯的字,更要時時「溫故」。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二、文言文部分。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初中教讀篇目。復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范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復習內容進行取捨、側重。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於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二要選好篇目。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識的覆蓋面最廣的文章,這樣復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兩年的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查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中考考綱規定,文言文閱讀的材料來自課外,這在心理上給學生是一種壓力,導致做題時緊張,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從而得分不高。但從近幾年的中考試卷來分析,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文言文的材料雖然來自課外,但它所考查的知識點卻是課內的,如文言實詞的考查均在課本中出現過,虛詞的考查也規定了一定的數量。所以可以這么說,要做好中考文言文閱讀並不難,只要我們學生能對課內的文言文有了較好的掌握,有遷移能力,那麼,就可以說,中考文言文閱讀無非是對課本內文言文的考查。鑒於這樣的認識,筆者在實際的文言文復習中,採取了「一讀二看三遷移」的復習方法,收到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減輕了學生對文言文的恐懼感。當然,這三個步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交叉,相輔相成的。
所謂「一讀」,就是整體閱讀所考查的文言文語段,能夠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由於中考文言文閱讀考查的是有情節有人物的文言文,就可以減少一定的數量,可以說是降低了一定的難度。在閱讀的過程中,必須要有遷移,如「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我們 就可以進行遷移,句子中的「甚」在我們課本中也出現過,如「可愛者甚蕃」;又如「晦」在「晦明變化者,山間之四時」也有出現,整篇文章通過這樣一遷移,我們就能了解了文章的內容。
「二看」是指在讀完以後,還存在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我們就不妨到題目中去尋找一些信息,所以,我們的看就是看題目。在題目中尋找對我們理解文章內容有幫助的信息。當然,在題目中發現了這樣的詞語,我們同樣是需要進行遷移的。
「三遷移」指在做題的過程中,要運用課內的知識來解決課外的題目,可以說是遷移的匯總。
能否做好文言文語段,關鍵在於能否了解文章的內容,只要學生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那麼中考文言文閱讀也並非是高深莫測的。
文言文閱讀題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翻譯類。此類題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2)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並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注意翻譯時應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這些字詞往往是得分點。(3)還可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另外還要注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復詞等特殊現象。(5)若直譯不通,則用意譯。須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想。二是啟示類。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思想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場,聯系文章主要情節及主要人物,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從多角度、多側面思考作答。
三、現代文閱讀部分。要把握「考點」,掌握答題技巧。
近兩年的中考現代文閱讀的選文大多是一篇偏重於議論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學類的文章。因此,在最後復習中,在課外選段上應盡量多選取這兩種類型的文章進行練習。另外,在閱讀題目的設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進行考查。做題時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時這也是我們檢驗解答效果的唯一標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側重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篩選,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閱讀復習中,應該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寫作意圖,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寫了什麼」「為什麼要寫」
這兩個問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線索找答案。
比如,整體感知類的題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或者「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等問題。做此類題,答題時應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看標題,二看開頭、結尾,三找議論、抒情的語句。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記於心。
再比如,同學們認為最難回答的「理解句子含義及作用」這一類題目,我們可以這樣作答:先觀察句子的特點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結構上的作用;結合語境,抓住句子表達時最關鍵的詞語,指出其語境意。此類題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達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或是一些運用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點是做好此類題目的要訣。凡述種種題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閱讀題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話題」作文應該還是明年考查寫作能力的主流。
首先,在平時要多讀書看報,開拓自己視野、了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並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雖學習比較緊張,但仍要每天「擠」出十到二十分鍾的時間來看書讀報。在寫作中,要善於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大題化小,以小見大,學會「一滴水裡見陽光」「半瓣花上說人情」;善於聯想,張揚個性。讓文章體現出你真摯的感情,豐厚的文學積淀,做到文質兼美,富有生活氣息。
其次,在復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歷年的答卷中都存在著一些考生不認真看原文,不能認真審題的毛病。平時做閱讀練習,一定要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抓准題眼、抓住關鍵詞句,再作答。另外,書寫也應重視,若平時書寫潦草,則會在積累中出現錯別字,在寫作中丟掉書寫分。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若平時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書寫的習慣,考試時也就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丟分。
總之,「厚積而薄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提高語文成績,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答題思路,以及較強的理解表達能力。當然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復習中有所側重。若三者都能兼顧,相信你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⑶ 初中語文文言文復習資料
3.《出師表》復習
一、重點句子翻譯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3、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4、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5、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6、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
7、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8、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9、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0、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1、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二、理解性默寫
1、諸葛亮《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3、《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4、寫出先漢興隆和後漢傾頹的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親小人,遠賢臣;
5、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
7、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8、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9、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10、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11、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或:第一條建議是廣開言路,第二條建議是嚴明賞罰. 第三條建議是親賢遠佞。) 作者反復陳述的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親賢遠佞。
三、內容及寫法理解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
四、中考鏈接
4.《小石潭記》復習整理
一、文言實詞
二、重點句子翻譯
三、主旨寫作技巧
1、《小石潭記》作者____。
2、中心:本文通過寫小石潭及周圍的景色 ,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發了作者被貶後凄苦悲涼的心情。
3、小石潭的環境特點(1),作者感受(2)。
(1)凄清幽靜,(2)孤凄悲涼。
4、『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八個字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是全文點睛之筆。既概括小石潭的環境氛圍,又含蓄表達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5、本文寫作特色
先是移步換景,而後定點換景,再是情景交融。
注意景物描寫的手法——本冊書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情景交融、動靜結合、烘托、對比
6、句子賞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示例: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徵,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徵形象地再現出來。
(2)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明理由。
句子: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
理由:這幾句描寫,動靜結合,顯示出遊魚的快樂;間接表現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7、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記,試說說作者觀魚和游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
觀魚和游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而本文中,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調(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他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暫時的歡快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又會流露出來。
8、據文章內容擬旅遊廣告簡介小石潭景點。
示例:小石潭位於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遊、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其他內容:
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
(1)點面結合。如寫石:「近岸,卷石底以出」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岩」是點。
(2)遠近結合。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
(3)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是靜,「 」是動。
(4)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魚,實為寫水 ,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
5.《滿井游記》考點
(1)詞語積累:
(2)常考名句
(3)滿井游記中寫山水的比喻句
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脫籠之鵠」。如「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光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如「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鮮妍明媚」,生動而又傳神;如「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
(4)常考內容:1「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一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這篇游記寫初春的景象,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試舉例說明。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性格?
(5)中考鏈接
6.《醉翁亭記》
一、中考考點:
1、理解並翻譯淺顯文言文中的句子
2、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內容
3、領會淺顯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4、領悟淺顯文言文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二、復習文章知識。
(1)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醉翁亭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賓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寫日暮醉歸,點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寫景的順序是什麼? 答:由遠到近。
(3)「太守自謂也」在文中作用是什麼? 答:製造懸念,引出下文。
(4)請寫出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 答: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繪了幾幅圖畫?分別是什麼?核心又是什麼?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醉翁亭記》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並勾勒出一幅與民同樂的圖畫。前人說本文「句句是記山水,卻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
7.《岳陽樓記》復習
1、復習文體:
記,是古代一種文體,(學生回答已學過的「記」)一般指作者對現實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後記下來的一種文體。因此,它可以寫景狀物如《小石潭記》《核舟記》,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就像《岳陽樓記》。
2、復習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狀況及本文寫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公,北宋中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幼年時代家境貧寒,在母親教育下,發奮讀書並懷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進士。後來曾經鎮守西北邊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進犯。1043年任參知政事,任職期間,敢於直言,實行有一定進步意義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貶到鄧州任太守。《岳陽樓記》便是他在鄧州任上應好友滕子京所請而作。作者一生的詩文收集在《範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榜進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後被貶謫守岳州,心裡很有些憤慨。范仲淹很擔心他惹出禍來,想找機會勸他,恰好趕上他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作記。范仲淹就借題發揮,寫出自己理想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勉勵滕子京學習古代有修養的人,不計較個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時范仲淹的處境同滕子京一樣,寫此文是勸友也是自勉。
1.復習實詞:
2.回顧課文內容:
(1)文章的結構層次為:
第一部分(1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1層(2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並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2層(3、4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段):抒發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3.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於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並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4.復習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並以此勸勉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後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生審美的感受。
五、中考鏈接
8.《與朱元思書》復習
一、理解性默寫
1、富陽至桐廬之間的山光水色的總特徵是怎樣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3、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4、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5、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6、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
8、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二、課文內容理解
1、寫出從視覺方面描寫景物和從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各一組。
視覺方面:「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聽覺方面:「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2、全文共兩段,第一段為總寫,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一句作為全文的綱領。第二段是為分寫。先寫「異水」,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水流舒緩處,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水流湍急處。再寫「奇山」,以負、競 、軒邈 、爭 、直字,將崇山峻嶺化靜為動,再以泉聲 、鳥聲、蟬聲 、猿聲四種聲音從聽覺寫出山間的勃勃生機。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
4、作者描繪異水時,抓住了縹碧、湍急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
5、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贊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6、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富春江的秋景,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7、結構: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段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或(雄奇高峻,充滿情趣、樹多):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作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 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表現其情趣,簡直是一隻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勃發生機。
三、開放性試題
1、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各寫出一句寫「山」和寫「水」的詩句。
寫「山」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寫「水」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什麼樣的感慨?你怎麼樣理解他發出的這些感慨?
3、能暗示文中所寫景色季節特徵的一個字是:「蟬」或「寒「(秋季)。從積累的古詩詞中寫一句含有該字的句子:
4、這篇文章是一篇美文,你能說出其美在哪裡嗎?
四、中考鏈接
9.《愛蓮說》復習
一、理解性默寫
1、描寫蓮花高潔質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6、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
7、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
9、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10、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課文內容理解
1、文中的蓮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寫「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氣節。
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 的世風的鄙棄。
3、本文採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徵什麼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徵: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 菊---「花之隱逸者」象徵: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徵: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4、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的特徵所代表的可貴品質。
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朴、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苟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
5、本文所用的修辭有:排比、設問、比喻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 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
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菊正襯蓮,用牡丹反襯蓮。文章的最後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作者將蓮與壯丹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潔身自好(或正直、高潔)品行的追求,對追名逐利世風的厭惡。
7、陶淵明獨愛菊,表明他追求隱逸的生活態度;世人甚愛牡丹,表明世人貪慕富貴的生活態度;周敦頤獨愛蓮,表明他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8、.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哪些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意思對即可)
三、開放性試題
1、短文贊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
(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或將兩者結合起來談均可,但必須扣住「人與環境」的關系)
2、作者認為,菊是「花之隱逸者」,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麼?
四、中考鏈接
10.《陋室銘》復習
一、一、理解性默寫
1、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5、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6、用比喻贊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7、《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雲: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9、《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0、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二、重點語句翻譯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孔子雲:「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3、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人簾里。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三、課文內容理解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表現了作者希望為國效力、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寫出了環境的清幽雅緻。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寫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舉諸葛廬、子雲亭的例子,是為了說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開放性試題
1、「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功頌德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人們經常用「座右銘」來激勵鞭策自己。請你從平時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則有關學習方面的「座右銘」。
*示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四、中考鏈接
11.《記承天寺夜遊》復習
一、重點句子翻譯
1、念無與為樂者
2、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答案:1、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
2、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二、理解性默寫
1、文中寫作者見「月色入戶」,不由得歡欣之情溢於言表的句子是:
2、文中寫出「心有靈犀一點通」,同好友相知的句子是:
3、文中點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三、內容及寫法理解
這篇小品文通過寫「月」創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通過寫「閑」,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尋求解脫的曠達……各種難言之情盡在其中。將「月」「閑」融為一體,深沈含蓄,精美傳神。
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
四、合作探究
1.「月色入戶」寫得很有人情味。請為這一句寫一段批註性文字,體會這一句的妙處。
2.本文最後一段:「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說說句中的「閑」字在全文起什麼作用?表現了蘇軾怎樣的心境?對於作者這種思想,你怎樣看待?結合實際談談。 。
3. 晉代陶淵明因不滿官場的黑暗腐敗,憤而辭官回鄉,過起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閑人」自居,這悠閑與陶淵明的一致嗎?簡述你的理由。
4.本文的寫作特色是什麼?
五、中考鏈接
12.《三峽》復習
一、重點句子翻譯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答案:1、兩岸山連著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
2、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3、即使騎上賓士的駿馬,駕著長風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
4、江水清澈,樹木繁盛,群山峻峭,綠草豐茂,確實很有趣味。
5、常有猿猴在高處長聲鳴叫,聲音連續不斷,異常凄厲。回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
二、理解性默寫
.1、《三峽》中作者大筆勾勒磅礴七百里三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三峽》中側面描寫山勢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正面寫「猿鳴」的句子是:
引用歌謠,側面寫「猿鳴」,並渲染悲涼氣氛的句子是:
4、文中能總評三峽春冬時節山水樹木特徵的句子是:
答案: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三、內容及寫法理解
1、作者以凝練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偉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寫山,抓住了連續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抓住了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進行描寫,寫出了三峽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3、引用當地漁歌的好處:寫出了三峽山高嶺連峽窄的特點,另一方面,渲染了三峽秋天凄涼蕭瑟的氣氛。
四、中考鏈接
13.《馬說》復習
一、重點句子翻譯
1、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二、理解性默寫
1、本文論述的中心是: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其真不知馬也。 3、揭示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4、揭示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寫千里馬痛苦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三、內容及寫法理解
1、本文以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在位者不識人才,甚至埋沒、摧殘人才的現象,表達了強烈的憤慨之情。
2、寫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伯樂:喻重視人才、識別人才的人。千里馬:喻有才能的人。食馬者:喻不重視人才的封建統治者。(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四、中考鏈接
⑷ 求 中考語文復習重點、尤其是文言文的
中考文言詩文知識點梳理一:多音字
多音字,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幾種用法:
1.讀音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這種類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異讀」,約佔到全部多音字的80%。對這類多音字,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讀音加以辨析、記憶。如「將」:jiāng(可作動詞或副詞等),動詞可作「帶領」解,副詞可作「將要」解;jiàng(名詞),作「將帥」或「大將」解;qiāng(動詞),作「願」「請求」講,如「將子無怒」(請你別生氣)。
2.使用情況不同,讀音也不同,讀音有區別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單用,薄餅、薄紙;bó,一般用於合成詞,薄禮、厚古薄今;bò,薄荷(專有名詞)。
3.語體不同,讀音不同,讀音有區別語體的作用,主要體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等。如「給」:口語讀gěi;書面語讀jǐ,給予、給養。
4.方言詞彙的存在造成多音。這類多音字比較少,僅限於部分地區。如「忒」:tè,差忒(差錯之意);tuī(方言),風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續使用到現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詳見第二節「異讀字」。)
常見多音字例釋
行 xíng
①行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②運動 天行有常(《荀子•天論》)
háng
①路 遵彼微行(《詩經•七月》)
②行列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漢樂府•雞鳴》)
③古代軍隊編制,二十五人為一行陳勝、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難 nán 困難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學》)
nàn 患難 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數 shǔ ①動詞,計算 珠可歷歷數也(《核舟記》)
②數落,列舉罪狀 晏子請數其罪(《貞觀政要•納諫第五》)
shù 作數詞用,譯為「幾」 騎千餘,卒數萬(《陳涉世家》)
shuò副詞,屢次,多次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為 wéi①制,造,做 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公輸》)
②充當,當作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
③擔任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④是 中軒敞者為艙(《核舟記》)
⑤稱為,叫做 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⑥著,寫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⑦以為,認為 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⑧「焉」與「為」合用,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夫子何命焉為(《公輸》)
wèi①介詞,為,給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②對,向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③為此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
④連詞,因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騎 qí 動詞,騎馬 其子好騎(《塞翁失馬》)
jì 名詞,一人一馬叫一騎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少 shǎo①名詞,少數人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
②不多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
③稍微 賓客意少舒(《口技》)
④少時,一會兒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shào①年輕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陳涉世家》)
②小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陳涉世家》)
好 hǎo ①容貌美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陌上桑》)
②相善,交好 外結好孫權(《隆中對》)
hào 愛好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舍 shě 舍棄 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shè 房屋 又漸如高舍(《山市》)
號 háo 大聲喊叫 八月秋高風怒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大聲哭 號呼而轉徙(《捕蛇者說》)
hào ①國號 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②稱號 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③命令 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間 jiān ①中間 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晏子春秋》)
②表房屋的量詞 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jiàn ①暗地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參與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③夾雜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④離間 趙王信秦之間(《廉頗藺相如列傳》)
中考文言詩文知識點梳理二:異讀字
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而表示的意義相同的字。文言文異讀字有三種情況:破音異讀、通假異讀和古音異讀。
破音異讀,又叫「讀破」。它是採用改變漢字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性和意義的改變。如:天雨牆壞。(《智子疑鄰》)句中沒有謂語動詞,因此「雨」轉化為動詞。所以,在習慣上把它讀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詞的「雨」(yǔ)的區別。
所謂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這里的「說」是「悅」的通假字,因此,就應該讀成它的本字「悅」(yuè),而不能再讀shuō音了。
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稱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發古音。如: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木蘭詩》)此句中「可汗」是對我國古代北方部族首領的稱呼,應讀為「kèhán」,而不能讀為「kěhàn」。
信 本義是表示「誠實」「信任」「的確」「任意」「使者」等意,讀xìn。例: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有時假借為「伸展」「伸張」之意,即與「伸」同義,讀為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食、其 在用於人名時,「食」讀yì,「其」讀jī。例:
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史記•淮陰侯列傳》)
房 古同「旁」,讀páng,用於「阿房宮」。例: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王 作名詞,表示「帝王」「諸侯王」等意時,讀wáng。例:
胡不見我於王?(《公輸》)
當其用作動詞,表示「成就王業」等意時,讀wàng。例:
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
度 作名詞,表示「計量長短的標准」「限度」「法制」「氣度」「度過」等意時,讀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在作動詞,並表示「計量」「揣測考慮」等意思時,讀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臭 作形容詞,表示與「香」相對的意思時,讀chòu。例:
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昌言•理亂》)
作名詞,表示「氣味」時,讀xiù。例:
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送東陽馬生序》)
乘 作動詞,在表示「駕」「坐」「趁」等意時,讀chéng。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贈汪倫》)
在表示「車輛」或作「四」的代稱時,讀shèng。例: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
讀 表示「誦讀」等意時,讀dú。例: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表示「句讀」(即不足一句,讀時須稍有停頓)的意思時,讀dòu。例: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泛 在表示「漂浮」「廣泛」「浮行」等意思時,讀fàn。例:蓋大蘇泛赤壁雲。(《核舟記》)
而在表示「覆」「翻」等意時,讀fěng。例:大命將泛,莫之振救。(《論積貯疏》)
創 當表示「始造」「首創」的意思時,讀作chuàng。例: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在表示「創傷」的意思時,讀chuāng。例:夫身中大創十餘,適有萬金良葯,故得無死。(《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罷 表示「停止」「罷免」等意思時,讀bà。例: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
當表示「疲勞睏乏」之意時,同「疲」,讀作pí。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罷敝。(《出師表》)(註:教材中「罷敝」寫作「疲弊」)
女 表示「女性」「女兒」的意思時,讀nǚ。例: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
作人稱代詞時,則同「汝」,讀作rǔ。例: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降 動詞,在表示「降落」「降臨」「降給」「下達」等意時,讀jiàng。例: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表示「歡悅」「平和」的意思時,讀xiáng。例:未嘗稍降辭色。(《送東陽馬生序》)
中考文言詩文知識點梳理三:通假字
通假字,漢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簡稱。所謂通假,就是兩個字通用,或者這個字借用為那個字,它們之間語音相同或相近,並沒有意義上的聯系,所以又稱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無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記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夠用,想記一事而無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來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寫作時,不用原字或倉促間想不起原字,而寫成了另外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種類
①「聲旁字」代替「形聲字」。
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座)
②「形聲字」代替「聲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庭——廷)
③同聲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無隴斷焉。(《愚公移山》)(隴——壟)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常見通假字例釋
以下內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釋義、例句及出處順序整理:
說 悅 愉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女 汝 你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
知 智 智慧 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還 旋 回轉,掉轉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湯 燙 用熱水焐 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
齊 劑 湯葯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
止 只 僅僅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
陰 蔭 樹蔭 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
屏 摒 捨去 屏棄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
帖 貼 粘 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火 伙 同伴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木蘭詩》)
竦 聳 高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爭 怎 怎樣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見 現 出現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
要 邀 邀請 便要還家(《桃花源記》)
指 直 一直 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亡 無 沒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厝 措 放置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那 哪 怎麼 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
闕 缺 ①中斷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
②缺點 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出師表》)
強 僵 僵硬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童趣》)
道 導 引導 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春秋》)
曷 何 什麼 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春秋》)
輯 緝 連綴 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
熙 嬉 開玩笑 聖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春秋》)
零丁 伶仃 孤苦無依 零丁洋里嘆零丁(《過零丁洋》)
距 拒 抵擋,抵抗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
圉 御 抵擋 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公輸》)
詘 屈 ①理屈 公輸盤詘(《公輸》)
②彎曲 卧右膝,詘右臂支船(《核舟記》)
有 又 還有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衡 橫 ①橫放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
②不順,梗塞 困於心衡於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甫 父 男子美稱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
簡 揀 挑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適 謫 被罰流放,強迫 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
唱 倡 倡導 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陳涉世家》)
以 已 已經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被 披 穿 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食 飼 喂養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
材 才 才能 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邪 耶 嗎 其真無馬邪(《馬說》)
畔 叛 背叛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曾 增 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拂 弼 輔佐 入則無法家拂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具 俱 全,皆 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屬 囑 囑托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直 值 價值 玉盤珍羞直萬錢(《行路難》)(註:句中「羞」同「饈」)
辟 避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
辯 辨 辨別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得 德 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與 歟 語氣詞,相當於「嗎」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鄉 向 從前 鄉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
信 伸 伸張 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已 以 常與「來」「前後」組合,表示時間、方位自董卓已來(《隆中對》)
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
中考文言詩文知識點梳理四:古今異義
現代漢語由古代漢語發展而來,有些詞義一直沿用下來,有些詞義已經發生了變化,形成古今異義的現象。古今異義詞主要有以下幾種:
(1)詞義擴大。
文言文中,有些詞語的本來意義比較狹小,後來它的意義有所發展,應用的范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這種詞義是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如「河」,古代僅僅指黃河(飲於河、渭);現在則是一個普通的名詞,成為河流的通稱。
(2)詞義縮小。
詞義的縮小,是指詞義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變得狹小。詞義縮小主要有兩類:
A.程度減弱。如「病」,古義指嚴重的疾病,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君之病在腸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減弱了。
B.范圍縮小。如「臭」,古代指氣味(左佩刀,右備容臭);現在則僅僅指臭味。
(3)詞義轉移。
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外一種對象,這就叫詞義的轉移。主要有以下幾種:
A.由表示甲事物轉化為表示乙事物。如「顏色」,古義指容顏、臉色(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今義指色彩。
B.由表示甲動作轉化為表示乙動作。如「去」,古義指離開、距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今義是「到……地方」。
C.由表示甲義的范圍轉化為表示乙義的范圍。如「鮮美」,古義有「鮮艷美麗」的意思(芳草鮮美);今義則是形容詞,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圍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顏色轉化為表示事物的味道。
D.由表示甲義轉化為表示乙義時,詞性也發生了轉移。如「烈士」,古義指有遠大抱負的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今義指「為了正義事業而獻出自己生命的人」。
(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古今詞義在演變的歷史過程中,褒貶義相互轉化的現象,叫做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況:
A.褒義詞轉化為貶義詞或中性詞。如「風流」,古義指傑出、英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今義多指輕浮放盪,含貶義。
B.貶義詞轉化為褒義詞。如「乖」,原指偏執、不順服(行為偏僻性乖張);現在是「聽話」「安順」之義。
C.中性詞變為褒義詞或貶義詞。如「鄙」,古義表示「見識短淺」,是一個中性詞(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今義指品質惡劣,成為貶義詞。
常見古今異義詞例釋
以下內容按字詞、例句及所選篇目、古義、今義順序整理:
窮 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始得西山宴遊記》)窮盡 貧窮
絲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醉翁亭記》) 弦樂器 蠶絲
委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放棄 委託
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離開 到,往
是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 表示判斷
舉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被舉薦 舉起
征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表現 出征,徵收
喻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明白,了解 比喻
豆 一簞食,一豆羹(《魚我所欲也》)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豆類名稱
就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隆中對》) 接近,趨向 今常作副詞或連詞
誠 此誠不可與爭鋒(《隆中對》) 確實 真誠、誠實
秋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時 四季中的秋季
義 引喻失義(《出師表》) 適宜,恰當 正義,意義
否 陟罰臧否(《出師表》) 惡,壞 表示否定
猥 猥自枉屈(《出師表》)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卑鄙下流
庶 庶竭駑鈍(《出師表》) 希望,期望 眾多
獄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案件 監獄
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劌論戰》) 軍隊 老師,或軍隊中一種編制
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第二次 表動作重復
間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參與 間隔、空隙,不連接
里 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上樞密韓太尉書》)古代居民區名 方位詞,與外相對
游 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上樞密韓太尉書》) 交往 現常指游歷、游覽
池 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大也(《上樞密韓太尉書》) 護城河 現指水塘
走 幾欲先走(《口技》) 跑 行走
趨 嘗趨百里外(《送東陽馬生序》) 快步走、奔
跑 趨向假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借,藉助 不真
居 居十日,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 經過 房子;居住
見 扁鵲見蔡桓公(《扁鵲見蔡桓公》) 拜見、進見 看到
鄙 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邊境 品質低下
市 願為市鞍馬(《木蘭詩》) 購買 市場
強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木蘭詩》) 有餘 強壯,強大
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遊》) 只 但是
雖 雖殺臣,不能絕也(《公輸》) 即使 雖然,表轉折
固 吾義固不殺人(《公輸》) 絕對 堅固
謝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道歉 感謝
亡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 逃跑 死亡
會 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適逢,恰巧遇到 聚合
憐 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憐愛,愛戴 可憐,憐憫
或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陳涉世家》) 有人 或許,也許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語(《陳涉世家》) 到處 經常
開張 誠宜開張聖聽(《出師表》) 擴大 指商店開始營業
猖蹶 遂用猖蹶(《隆中對》) 失敗 兇猛而放肆(註:現代漢語中寫作「猖獗」)
於是 游於是乎始(《始得西山宴遊記》) 從此(時) 表示承接
所以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的原因 常與「因為」搭配,表因果關系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品質低劣
曉暢 曉暢軍事(《出師表》) 精通,熟練 通順
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 平民 用布做的衣服
謹慎 先帝知臣謹慎(《出師表》) 嚴謹而慎重 小心慎重
犧牲 犧牲玉帛(《曹劌論戰》) 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現指放棄、損害一方的利益
可以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曹劌論戰》) 可以憑借能願動詞,可以
交通 阡陌交通(《桃花源記》) 交錯相通
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妻子和子女 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境地
間隔 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斷絕來往 隔開,不連接
無論 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不要說,更不必說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以為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以此為 認為
左右 楚王聞之,謂左右(《晏子春秋》) 身邊跟隨的人①表方位;②表估計
雖然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公輸》) 即使這樣 轉折連詞
(一)學語文該學些什麼呢?最根本的問題是培養我們自己的文化底蘊。文化底蘊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有文化底蘊豐富了,以後才能夠做到對學習各種閱讀訓練材料、寫作指導之類的東西遊刃有餘。因此,一要多讀一些史、傳、文摘之類的書,多看一些現代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之類的著作。但是僅僅多讀多看效果並不十分理想,還必須要把學習到的知識有機地組織起來。當讀了一定數量的書後,我們的眼界便開闊了,思考問題也全面了,於是文化底蘊便開始豐富了。二要重視讀史、(包括社會發展史、文學史、科學史等)讀傳、讀文摘,這樣收獲會很大。讀史,可以增長我們的才、學、識;讀傳,可以讓我們時時感到一位歷史偉人的精神力量,明確自己的人生之路該怎麼走;讀文摘,可以讓我們學會如何取捨。我們注意到有許多學生買了許多介紹培養閱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的書,讀書時抄抄寫寫、錄文斷句。不可否認這對學習語文有一定的幫助,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文化底蘊。
(二)學習語文的六步法(1)了解。看課文、看注釋、看課後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了解了這些信息後,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扎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鑽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地自我要求高一些。(4)批註.。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後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5)質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為什麼這么寫?(6)記錄。就是做好讀書筆記。
(三)固定讀書時間的重要性。學習語文應該是一件輕松的學習活動。學習語文其實不用刻意去學習,它靠的是日積月累和逐漸的積淀。每天固定地拿出一些時間進行閱讀和寫作十分重要。當閱讀和寫作成為習慣後,任何一位同學都會對「語文」產生興趣,並發展成「愛好」的。久之您的文化底蘊就會越來越深。
(四)打牢語文基礎。從古至今,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是從學習語文入門,開始「學習」的。語文是其它所有學科的基礎,數、理、化、史、地、哲等各門學科都離不開對文字的理解。因此同學們必須要打牢語文基礎,語文方面的基礎知識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學好語文不能靠臨時突擊,要靠平時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多積累,多歸納,才能做到「厚積薄發」。文學基礎知識非常廣泛,有語音、文字、詞語、句子、篇章、標點符號、修辭手法、文學常識、古代文學常識、作家作品、詩詞鑒賞、語法應用等,這些知識都要做到分別掌握,方法是多讀、多寫、多摘錄、多歸納。
(五)要講究學習效果。主要是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和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的目的,制定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度,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中是極為重要的,平時多請教老師,多與同學討論,多進行探究,都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同學們還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多研究別人的學習經驗,探索出適合自己風格的學習方法。特別要重視語感培養、知識的歸納和累積知識之間的聯系等等。
(六)要重視總結相關的學習要點,濃縮知識的精華。例如:
1.記敘文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
2.說明文的要素:對象及特徵、說明順序、方法、語言和觀點的連接。
3.議論文的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4.文章的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5.修辭的方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對比等。
6.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
7.詞的分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代詞。虛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⑸ 中考語文古文會考到哪些
我覺得初二和初三的為重點。你只要記住那些重點的句子和詞語就行,這樣方便點,其他的不用管!《岳陽樓記》肯定不會考,因為最近一年考過的,希望對你有幫助,中考加油!!
⑹ 中考語文文言文考哪些
2009年中考文言來文課內閱讀篇目
序號自 冊數 課目 課文 作者
1 七上 5 童趣
2 七上 10 《論語》十則 孔子 課標篇目
3 七上 25 詠雪
4 七上 25 陳太丘與友期
5 七下 5 傷仲永 王安石
6 七下 20 口技
7 七下 25 誇父逐日
8 八上 21 桃花源記 陶淵明 課標篇目
9 八上 22 陋室銘 劉禹錫 課標篇目
10 八上 22 愛蓮說 周敦頤 課標篇目
11 八上 26 三峽 酈道元 課標篇目
12 八上 27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⑺ 請問大慶中考語文的文言文閱讀重點篇目有哪些呢
文言文沒有規定重點閱讀篇目,所以還是全面復習。多讀多背,把其中的語言點掌握:如特殊句式,詞類活用,重點的文言實詞虛詞,還有通假字。
⑻ 中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第一步:不管文章多長都要先大體的通一遍意思,首先知道講了個什麼版事,是寫景,講人,還是權敘事。
第二步:看題目,尤其是詞語理解,看有沒有課本上的。
第三步:接著往下看題目,結合所學知識答題。
最後不會的蒙上,文言文不要浪費時間。
⑼ 齊齊哈爾市中考語文重點文言文和古詩是哪些啊
日色已盡花含煙
⑽ 初三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和文言文重點詞彙
《桃來花源記》陶淵明
《短文兩篇》自——《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課《核舟記》魏學洢一文的第二至四段
陶弘景《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背誦並默寫)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馬說》韓愈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小石潭記》柳宗元
《岳陽樓記》范仲淹
《醉翁亭記》歐陽修
《出師表》諸葛亮
《〈孟子〉兩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魚我所欲也》(《孟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蒹葭》
《觀滄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泊秦淮》
《浣溪沙》
《江城子密州出獵》
《游山西村》
《山坡羊潼關懷古》
《己亥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