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教版 語文必修五84頁第四題作文
這是2006年全國卷Ⅱ的作文,不是以往的話題作文,也不是原來的材料作文,而是介於材料與話題之間的作文,筆者把這種作文形式叫做「命意作文」。這種作文形式與2005年湖北卷作文相似。所謂命意作文,就是給定材料,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這種命意作文相對於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來說,屬於新生事物,其生命力是強大的,從形式上講,材料提供了構思的藍本,「要求」規定了構思的范圍,免得思維無章法,成文太隨意。
面對這樣的命意作文,我們在作文時關鍵是准確審題、恰當立意。材料作文審題太難,話題作文「不需審題」,命意作文要慎重審題。因襲話題作文「不需審題」的錯誤思想,在看到命意作文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其當成話題作文來作文,不要認為「命意作文也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如何審題呢?首先,審材料。材料是觸發我們寫作的第一要素,材料是激活我們作文思維的催化劑。比如,我們在閱讀本材料的時候,一定會知道這是關於閱讀方面的材料,那文章的立意就可以確定為「閱讀」;其次,審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是今年作文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是明確作文的構思方向;「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是作文的「三確定」原則;「 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是作文的「三不」方針。其中作文的構思方向是我們審題的焦點,也是我們立意的切入點。「全面理解材料」意味著考生要對本材料作一個全面的理解,這個內容應該是「圖書閱讀率與網上閱讀率」的問題,核心是「閱讀」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以此立意,閱讀是什麼?怎樣閱讀?閱讀的結果會怎樣?「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成文」意味著讓考生可以選取材料中的任何一個片斷,如圖書閱讀率或網上閱讀率等,這樣可以有下面的立意:讀書心得,網路閱讀之利弊等等。這時,我們還有一個關鍵點不要忽略――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這是一種較之話題作文要嚴格的一種限制,脫離了這個限制來談任何問題都是離題的。如我們由本材料不可以談人們觀念的變化,單純地談科技如何迅速發展等問題。
下面我們來看例文,例文一:閱讀是一種孤獨
曾經讀過著名女作家畢淑敏的一篇名叫《閱讀是一種孤獨》的文章,今天看到這個作文題目,首先想到了這篇文章。「閱讀是一種孤獨」也是我對閱讀的一點看法,下面就來簡單談一談。
閱讀是一種環境上的孤獨。當我們捧讀一本書,徜徉在字里行間時,我們與文本對話,與書中人物對話,與作者對話,這時我們需要環境的清幽。嘈雜的環境固然也能讀進去,但很難走出來。閱讀需要一個寧靜溫馨的氛圍,一個無人打擾的「世外桃源」。曾記否,夜深人靜、細雨如絲的夜晚,我們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與書相擁,思緒在文字間遊走,情感在文字間跌宕,這樣的夜晚是何等愜意!曾記否,在孤燈相伴的夜晚,讀孔孟言、悟李杜詩、品劉墉文、賞清玄章,積智慧之沙建文學之寶塔,感悟文學之純美,悟得人生之真諦的思路過程!
閱讀是一種心理上的孤獨。「寧靜致遠」是一種大境界。閱讀,同樣需要一種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獨。所謂心理上的孤獨,並不是說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閱讀時需要達到的一種境界。祛除蕪雜的思想,凈化心靈的空間,是閱讀需要的一種境界。不管是瀏覽,還是精讀,都要有一種心理孤獨的境界。這樣,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進作者給我們營建的思想空間。
閱讀是一種精神上的孤獨。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無一不是精神上的強者。閱讀,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渠道,是一種豐厚人生積淀的好方法。書籍是人類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無上的朋友。人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參半,當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時,同時也意味著失去了一些東西。閱讀也是這樣,當你在享受讀書帶給你的快樂時,你也失去了與朋友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時刻。但作為一個真正讀書的人,不因失去這樣的機會而惋惜,而是更加慶幸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因為他們深知閱讀是一種精神上的孤獨,沒有精神上的孤獨,也就不是真正的閱讀,只有在精神領域全方位地閱讀,才是閱讀的真正要義。
閱讀是一種環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獨,這樣的孤獨是大智慧的孤獨,我喜歡這樣的孤獨! 閱讀就是孤獨!但在孤獨的時候,我懂得了閱讀!
例文二: 穿越名人讀書的歷史
穿越名人讀書的歷史,我的思緒穿行在書林瀚海間……
韓駒——唯書有真樂
韓駒,宋朝著名詩人。他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曾在一首詩中說:「欲樂誑凡夫,須臾皆變壞。唯書有真樂,意味久猶在。」詩的說法雖然有些武斷,但作者對讀書的樂趣溢於言表,鮮明的對比,說明真樂唯有讀書。多讀書、多思考,慢慢地體會「意味久猶在」的真樂吧。
宋濂——借閱抄書
宋濂,明朝著名的學者。小時候家境貧寒無錢買書,酷愛讀書的他就到處向別人借書,回來後自己常常把書抄在紙上,不管刮風下雨、酷暑嚴寒,他都堅持這樣做。據說,即使硯台里的水已結成冰,手指都凍僵了,他還是忘我地抄寫不停。這種刻苦執著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魯迅——讀書排遣
魯迅自日本留學歸國後,曾長久陷入精神的苦悶之中,於是用讀書來排遣:回到古代去,抄古碑,校古書,讀佛經,慢慢地,使自己學識逐漸豐厚起來,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華羅庚——讀書就猜
華羅庚,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讀書有一個習慣:當他拿到一本書時,並不馬上從頭到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兒,然後閉目靜思,當書中的意思與自己的猜想一致時就不再讀這本書了。這樣讀書既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又培養了獨立思考和想像的能力。
列寧——批註讀書
列寧,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他酷愛讀書,在讀書時常常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下內容豐富的評語、注釋和心得體會;有時還在書的封面上標出最值得注意的觀點或材料。「不動筆墨不讀書」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恩格斯——重視原著
恩格斯認為讀書應該讀原著,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其基本原理,進而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讀原著的方法是探究理論的最基本的途徑之一。
名人與讀書,讀書與名人,這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聯系,名人的讀書方法或讀書感言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多讀書,多體味名人的讀書經歷或睿語,自然會提升我們的人格品位。讓我們走進歷史,穿越用書構築的名人文化吧,它是我們汲取養料的不竭之源!
例文三:《社會教給了我們什麼》
不知現在社會上的一些「流行語」是否正確。許多正兒八經、遵紀之人,往往會被貶為「傻子」,諸如拾金不昧的言行,也常常有「無聊」、「沒事兒干」之評。
孟德斯鳩說過:「我們接受三種教育,一種來自父母,一種來自老師,另一種來自社會。第三種教育和前兩種教育完全背道而馳。」我讀了竟至於傷感,不知如何接受……細想,生活中那些最本真、鮮活的美麗,早已是斷線的風箏,消失了……
我曾自顧自地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社會教給了我們什麼?是人生之理,還是生存之道?或是別的什麼?我不知道。
安靜點兒,少說話。
曾有這樣一份報道:在某某廣場上,人來人往,某女士遭到搶劫,盡管當時泣涕漣漣地哀求:「搶劫啊,搶劫啊,快抓住他」!周圍的人卻眼巴巴地看著,無動於衷,視若無睹。當110趕到時,問其去向,人們的回答八九不離十,「沒看見」,「不知道」。這種風氣,不說它風靡現世,最起碼的,講它占據了「半壁江山」也實不為過;街頭巷尾,老幼婦孺,處處不在。
雖然在《焦點訪談》中,評論家猛烈評擊過這種現象,但這種「安靜點兒,少說話」的風氣依然盛行。人們依舊安份,依舊守己。也許,有個孩子這樣說過:「媽媽,我看見了,他從小巷跑了,快去告訴警察叔叔。」但這份源自本真的純凈最終會被大眾的「安靜點兒,少說話」所壓制,所扼殺。
機靈點兒,走捷徑。
與社會對話,它會告訴你:機靈點兒,走捷徑。沒錯,「要想省時省力,事半功倍,就要走捷徑」。這時小學的數學老師曾教給我們的。而在社會的指引下,不少人發揮得淋漓盡致;幾塊破舊木版搭成的小船,便可將渡海峽視為「走泥丸」;請局長涮一頓就可以「一路沖紅燈」;送廳長一筆,連升三品也不成問題……
不必多言,誰不想成龍成鳳?說這條「捷徑」可真夠近的,足以把眾多能人賢士遠遠甩在身後,自個兒喜迎花轎,高唱:「我成功了」!而真才實學之人便成了「傻冒」。
大膽點兒,沖過去。
在喧嘩的十字路口,高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道:努力建設現代文明城市。大人們日夜叫喧著:無規矩不成方圓。人人要做到遵守交通規則,相互謙讓。但是,人車較勇的景象早已司空見慣。有人想:他不敢不停?又有人想:他不敢不躲?大家齊聲喊:大膽點,沖過去。剎時,生命的主宰如同擲硬幣般簡單。不否定對天堂的恐懼,人們的腳步卻一如既往地堅定。對此,我也只能抿嘴一笑……
目光轉向我們青少年,現在有許多學生追逐「韓流」,愛看韓劇。在韓劇中,那高雅的氣質,溫柔的言語,周全的禮節,嚴格的家庭傳統讓人嚮往,向大家展示了現實中無法尋覓的文明,唯美。這大概是我們喜愛韓劇的一大原因吧。
我想,在社會對我們的教育中,有一種讓人酸楚的味道,那就是:「人皆為己」的思想變為一片陰雲,一直在我們心頭——揮之不去。而生活中那些最本真,鮮活的美麗,早已是斷線的風箏——消失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學習進步!
B. 求人教版語文必修五第76頁作文第四題題目和材料
練習4: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
C. 高中語文必修五76頁作文第五題,怎麼寫、
執子之手,今生珍重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你會離開這個世界,從此再也沒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你不再會哭,也不再會笑。不再擁有那五彩斑斕的夢想,也不再擁有親情、友情、愛情。一想到這些,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害怕,害怕美好的一切就這樣沒了,害怕許多自己還未經歷過的人和事匆匆離我們而去。那麼,為何我們不能現在就去擁抱那美好的一切,去珍惜那些人和事呢?
我知道,有許多事必須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到其中滋味,但我也知道,體會了其中滋味的我們一定不願自己曾經歷過這些。就像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帶給孩子們的傷痛一樣,多少小小的夢想就此終結,多少歡樂的生靈離我們而去。天堂的路只留下一點點遺憾與無奈,而我們的心卻始終無法擺脫恐懼與傷痛。孩子們說:以前總覺得「人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這就話很有道理,也許只是簡單的欣賞文學的哲理性,可話里的情感卻沒有完全領會。一場災難讓他們頃刻之間長大了,懂得珍惜,學會珍惜。
我相信,有一種感覺,是旁人無法體會得到的,那種內心深處的掙扎、隱忍、痛楚,又豈是一言可以說盡的?在經歷某些令你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事後,你會明白的,你也會和我一樣勸告那些還在懵懂之中、少不更事的孩子:難道你們一定要親眼看到自己的父親被人抬在擔架上,神志不清、語無倫次時才知道後悔與心痛嗎?難道你們一定要親眼看到自己的親人冷冰冰的硬卧在那刺人眼球的床台上,然後白毯一蓋,從此天各一方時才明白死亡的可怕嗎?睡美人沉睡千年最終還是醒來,而我不知道你們還要多久才能覺悟!
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詩: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使得,我們不去寄望太多的未來,我只希望我們能從現在做起,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去向父母說說自己的煩惱與快樂,去和朋友一起踢踢球,說說心裡的小秘密,去做許多自己想做卻還未做的事。讓你牽住他們的手,用畢生記憶去凝固、凍結這最最幸福的一刻,你的心裡一定會留下最美麗的瞬間!
當你在懂得珍惜之後,你會發覺現實中的一切是多麼美好,你會勇敢、自信、積極樂觀的生活。那麼,此時,請讓我 牽住你的手 ,因為我們要彼此珍惜!
D. 語文必修五76頁第五題 父子協議作文 怎麼寫 急急急!
一紙協議,兒子脫離了父親的庇護,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商海中,摸爬滾打。扛起解決高等教育經費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的責任。一紙協議,父親要自己解決養老費,料理日常生活等名項事宜。就是這一紙協議,兒子學會了自強自立,自力更生,在絕境中奮發向上。
少時父養子,老時子養父。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觀念豈不是還停留在遠古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應該有一種新型的父代與子代之間的關系。而父那位父親與兒子的協議就帶了一個好頭,引導人們接受新的觀念。其實,在別的國家早已有父子簽約式的做法。例如在美國,父母只負責孩子到成年的相關費用。甚至孩子們的零花錢必須自己用勞動換得。所以美國的孩子很早就有自立意識。他們懂得錢來之不易,他們知道父母的辛苦。所以他們不亂花錢,他們不像中國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過一個生日,要宴請全班同學在豪華酒店狂一圈。另不會像中國孩子不會撿路邊的一杖硬幣。所以他們從小學會怎樣安排自己的錢財。他懂得自立的重要,懂得如何自立,所以美國才會如此發達。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從小自立意識就很強的人。例如,正在中南大學就讀的洪戰輝,例如被哈佛大學錄取的劉亦婷。只因他們有很強的自立意識,所以成功了。那些自立意識不強的人,往往沒有主見,他們只會依靠親人來完成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些人因此斷送自己的生命,例如程維高和他兒子。所以我們必須有自立意識,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要培養自己的自立意識,不一定要簽定合同,斷絕親子關系。只要自己在生活中有這個意識,處處自己動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偷懶,長期堅持。你也會成功為一個有自立能力的人。當然,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的父母要能給孩子一個環境。我認為只要我們共同創造出一個自強自立的環境。即使不採用那種極端的方式,我們也會培養出具有自強自立意識的人。
我們需要自立、國家需要自立。只有具有了自立意識,街上就不再有衣衫襤褸的乞丐;有了自立意識,社會才會發展進步;有了自立意識,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讓我們都成為有自立意識的人,讓我們為國家的發展奉獻我們的力量吧!
E. 高中人教版語文必修五76頁作文題目是什麼
一:以「親情」為話題,寫一個讓你感動,令你難忘的細節。
二: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作文。
女兒,兒子,媽媽爸爸一家四口談到了「親情」問題。女兒最先發言:世間最美的是親情,兒子接著說:親情是把雙刃劍。媽媽想了想說:親情常常創造奇跡。爸爸最後說:理智比親情更重要。
請以上訴某一個人的話作為話題,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三:以「我想握住你的手」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
四:根據下訴情景,以「致我的前輩」為題寫一篇作文。
再翻檢家裡的老照片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楨發黃的小照片很像我,便拿去問爸爸。爸爸說:「這是我的祖父(或祖母),連我以前也沒有見過。」我盯著這幀小照片看了很久,相隔這么遙遠,外貌那麼接近,真是奇怪,終於,我決定對這位前輩說些什麼。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據報載,一位父親與兒子簽訂了一份「父子協議」,主要內容是:兒子全部自籌高等教育經費,自己解決謀業,創業,結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自己解決養老費,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各種事宜。這一致協議在社會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說,這個協議違背了我國傳統的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老人的倫理道德;也有人說,傳統的雙向依賴的親情與孝道是建立在農村社會多子多女的人口基礎和小農生產的經濟基礎之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消極因素,應該有一種新型的父代與子代之間的關系來代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立體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
F. 人教版必修五語文73頁作文
答案一
道德旗幟下的沉思
撫卷於案,初對孔子的話語感到不解:義救魯奴而不報賬的學生受責備,同樣是救人一命卻收下謝禮的學生反得表揚。掩卷沉思,方覺意義深遠。
看問題做事情應以誰為最大受益者為出發點。個人雖然收了貴重酬勞,但最大受益者卻是國家和社會,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實德與利的關系並非完全對立,只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高樹道德旗幟使我們對一切與之稍有偏差的行為做出錯誤的判斷.
古人雲:「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間;德馨心必正,質雅品自高。」的確,道德是高尚的品格。從古到今,道德是永恆的話題,它是做人的基礎,無德者不立。但是我們在推崇道德的時候又往往過激,好像道德與金錢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敵人似的,在評價某個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時總會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錢上,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萬元的首屆「最高科學榮譽獎」,若照以上之論,那我們便應認為他沒道德嗎?不,袁隆平的二系法雜交稻技術的推廣,讓中國讓世界多養活了億萬人口。相比之下,這500萬對於他的貢獻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國家之所以設此重獎,便是以此激勵科學家為國做出更大貢獻,讓世人明白中國是個尊重人才的國家,從而吸引更多的本國人才、留學者和外籍科學家來華工作。「重獎效應」在這幾年也確實卓有成效。
雅典奧運會中國取得歷史性突破,賽後國家重獎了獲金牌運動員,這件事引起很多議論,責難之語充盈於耳。但我認為重獎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激勵更多的運動員創造佳績,說不定我們2008年還會因此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呢。不能認為運動員拿了獎金就喪失了道德,女排隊員不是集體捐款給慈善機構了嗎?無獨有偶,來華賺得巨資的皇馬隊員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時將集體簽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給了中國慈善協會了嗎?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對落水漁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費後救人」的話不免讓人寒心,韓國某明星借「慰安婦」之名出「寫真集」的事件更是讓人為之憤怒,這種重利輕德,一心往錢里鑽的行為令人不齒。
把道德與利益的關系處理好,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尤為重要,我們不應偏頗地盜用道德概念,而應理性地看待和處理道德問題。
朋友,讓我們用理智去審視利益,用理智去維護道德吧!
答案二
「道」亦有「道」
第一個「道」是道德,第二個「道」是道理,這樣一來,文題便清晰了許多。
自古法律用來維護社會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義上保證社會的秩序,而對道德的理解和評鑒又總能左右一個社會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義道德的是行為,可見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既是由於社會的規范,又同時可以改變社會面貌。孔子的兩個學生正是一種對社會道德的行為定義,而孔子的指教正在於告誡大眾:一種道德的詮釋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對社會的影響。
我想孔子的具體說法讀者都能理解,而這種說法的內在緣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這樣一個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謂「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開……
我便以中國作為背景。隨著十年文革動盪與改革開放的驟變,中國人對於道德的思維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變中,同時也不斷有因道德影響而產生的爭論發生在媒體中,而其中絕大多數的道德事故都是針對個人的,很多民眾總願想當然地認為某個處於輿論一時焦點的對象該作出什麼行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種規范准則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應提倡而非強制。其實即使烏托邦式的道德傳揚都要比就事論事地道德說教要聰明得多,前者是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而後者則是影響了社會心理,心若變,生活則會有所動盪。
道德的道理,在於非原則性的指導,在於社會的嘗試和步進,是一種有機的調劑。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後,很多諸如「某明星身價很高卻捐款甚微」的說法在日常交流中產生。而這樣的指責往往能達到孔子指責的第二個學生的行為效果。即是你可以贊頌捐款多的人,但不應把捐款數量作為道德標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義指數。這種道德規范便是無道理的,有缺憾的,社會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愛心的人,而不是一個人捐得更多。這其間便存在著道義的選擇,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於看清了道德的本質,不是標榜個人,而是引導群體,所以道德的鋪設方向,是一個社會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現。
G. 高二必修五73頁作文
利與義可以得兼
長期以來,就利與義二者的關系而言,人們普遍認為接受了利就意味著失去了義,似乎利與義之間的關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機結合的.其實,這種傳統的道德觀念是錯誤的.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義和利是可以統一的,在義的范圍內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
子有個學生看到一個孩子掉進湍急的河裡,就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這個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表示感謝,他高興地接受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他太貪心.
可是孔子卻對他說,你做得對,因為你的行為向社會宣告:只要冒著危險救了人,無論多大的獎賞你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
來,孔子學生的做法是正確的,他沖破了人們思想上的誤區.缺少對「人們思想上的誤區」的闡析,即「要回報就是不義之人」,而且要與下文「難道他們就是不義
之人」的反問句銜接)當今社會,也有許多像孔子學生這樣樂於助人的人,他們也獲得了應有的回報,難道他們就是不義之人?雷鋒的那種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
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卻不能成為束縛我們思想的枷鎖.墨子曾經說過:「義,利也.」這只是簡單的三個字,卻准確地闡明了利與義的關系.利是義存在的基礎.我
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說過:「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
「自貢贖人」的故事也告訴我們,高尚的品格與接收回報並不總是對立的,而不求回報也不一定總是品格高尚的評判標准.贖人卻不報賬的人並非那麼值得人們誇
獎.即使他報賬並收到了自己付出的贖金,他仍舊沒有任何損失,這一切有了魯國政府的保障,也並沒有任何的風險可言.所以,他不報賬,反而有故意製造一種施
與受的不平衡以期得到輿論認可的嫌疑,我們甚至可以懷疑他是故意為之,拘泥於名譽的人.他的付出,局限於金錢這一有形的資產,得到的卻是人心的認可,輿論
的誇獎這樣無形的財富,比之於金錢,這些誇獎更加難得.而對於那些未被贖回的奴隸和魯國的未來而言,孔子提到的那些負面影響完全超過了他付出的金錢的價
值,所以,他的高尚是狹義的,是局限的,甚至是可疑的.他的舉動所造成的後果無法讓人斷言他是高尚的.
朱熹曾經說過「利者,義之和.」利與義是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正是由於符合道義,所以人們才能獲得長久的利;正是由於存在著利益,所以人們才能做更多符合道義的事.正是把利與義相互結合,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我們的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H. 語文必修五76頁第五題 父子協議作文 怎麼寫 Rt
學會寬容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遠讓我們的心靈生活在黑暗之中內;而寬容,卻能讓我們的容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
那是一個平常的秋季,我穿了一條媽媽新給我買的白色運動褲,精神抖擻的去上學。到了學校,許多老師與同學都誇我這條白褲子,我心裡得意洋洋的,覺得今天特別瀟灑。
那天,正好有體育課,我由於興奮,沒有顧及到自己穿的是白褲子,便玩兒了起來。那時,我和幾個女生正在玩兒籃球,突然一個身影竄了出來,我沒有看清楚,就把球傳了過去。說時遲,那時快,求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的衣服上,我定睛一看,那位不大友好的同學的淺藍色襯衫上留下了一個燒餅大的黑印。我急忙道歉,可是他火冒三丈,朝我的腿上就踹了兩腳,再看我的白褲子上也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腳印。要是以往,我早就回敬他了,可是這次我卻出乎意料地冷靜下來,不知是什麼力量抑制住了我內心的氣憤,繼續玩球……放學後,同學們紛紛回家。這是我發現有個同學在心急火燎地找東西。我熱情地走過去,一看,正是踢臟我褲子的同學,我轉身想走,可又一想:何必呢!就幫他一起找,留他在一旁尷尬。當我熱情地伸手相助的時候,迎來的是那位同學感激的笑容,我的心裡也盪漾著溫暖和快樂。
I. 語文必修五80頁的800字作文
卷於案,初對孔子的話語感到不解:義救魯奴而不報賬的學生受責備,同樣是救人一命卻收下謝禮的學生反得表揚。掩卷沉思,方覺意義深遠。
看問題做事情應以誰為最大受益者為出發點。個人雖然收了貴重酬勞,但最大受益者卻是國家和社會,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實德與利的關系並非完全對立,只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高樹道德旗幟使我們對一切與之稍有偏差的行為做出錯誤的判斷.
古人雲:「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間;德馨心必正,質雅品自高。」的確,道德是高尚的品格。從古到今,道德是永恆的話題,它是做人的基礎,無德者不立。但是我們在推崇道德的時候又往往過激,好像道德與金錢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敵人似的,在評價某個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時總會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錢上,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萬元的首屆「最高科學榮譽獎」,若照以上之論,那我們便應認為他沒道德嗎?不,袁隆平的二系法雜交稻技術的推廣,讓中國讓世界多養活了億萬人口。相比之下,這500萬對於他的貢獻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國家之所以設此重獎,便是以此激勵科學家為國做出更大貢獻,讓世人明白中國是個尊重人才的國家,從而吸引更多的本國人才、留學者和外籍科學家來華工作。「重獎效應」在這幾年也確實卓有成效。
雅典奧運會中國取得歷史性突破,賽後國家重獎了獲金牌運動員,這件事引起很多議論,責難之語充盈於耳。但我認為重獎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激勵更多的運動員創造佳績,說不定我們2008年還會因此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呢。不能認為運動員拿了獎金就喪失了道德,女排隊員不是集體捐款給慈善機構了嗎?無獨有偶,來華賺得巨資的皇馬隊員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時將集體簽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給了中國慈善協會了嗎?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對落水漁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費後救人」的話不免讓人寒心,韓國某明星借「慰安婦」之名出「寫真集」的事件更是讓人為之憤怒,這種重利輕德,一心往錢里鑽的行為令人不齒。
把道德與利益的關系處理好,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尤為重要,我們不應偏頗地盜用道德概念,而應理性地看待和處理道德問題。
朋友,讓我們用理智去審視利益,用理智去維護道德吧!
J. 高中語文必修五85頁第五題素材作文!!急求!!!
海納百川
彷彿初生的嬰兒,面對一無所知的社會,初涉世的人們總是好奇而迷茫的,總以為世界如想像般美好。
孟德斯鳩說:「我們接受三種教育,一種來自父母,一種來自老師,另一種來自社會。第三種教育和前兩種完全背道而馳。」
若是把父母與教師的教育比作一汪清泉,那社會則是一片浩瀚滄海了。前者永遠是細水慢流,清澈甘甜,對我們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後者則是像謎一樣,它大,它一望無際,它奇,它變化萬千。有時它如死般寂靜,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有時它卻像著了魔的野獸,波濤洶涌,浪擊三尺,岸石俱裂,彷彿要將人吞噬。
社會的汪洋與父母、老師的清泉截然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場孤獨的戰斗。咿呀學語的幼兒總有父母在身邊保駕護航,教會他認知這個美好的世界,教會他善良有禮貌。精神抖擻的少年行走在校園,有老師拍著他的肩膀向他講述誠實與責任。那長大後呢?步入社會後呢?沒有人將陪伴在你身旁當你生活的指南針,你必須一個人走下這片海,無論前路通往何方,你都必須義無反顧地踏入這片海。
社會是蒼茫大海,擁有它獨特的包容性,人世間的善與惡、美與丑全都被囊括其中。父母與老師曾經傾盡心力去教會我們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而就在我們踏入社會的一剎那,它就已經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世界最黑暗的一面。並且隨著我們的成長,不停地提醒著我們社會就是這樣一片現實的充斥著銅臭味的物質海洋。三聚氰胺的猖狂,工業明膠的囂張,地溝油的狂妄,過期豬肉的肆虐。從大頭嬰兒到成年患者,無數的人淪為了無辜的受害者。黑壓壓的海水壓得人們心裡好些沉重,好些失望,好些痛楚,但這都不是我們放棄社會的借口,社會的不堪正在教育我們如何面對生活!
打擊教會我們堅強,苦澀教會我們樂觀,挫折教會我們忍耐,沉默教會我們傾聽,社會是我們最大的老師。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社會以它無窮的肚量容納了世間萬物,我們也要以無窮的肚量去面對社會,不因一抹黑暗而自此絕望,而是鼓足勇氣,去成為照亮陰暗的第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