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的爭議,業內人士均有什麼觀點
《生活在樹上》作為2020年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但是這篇作文的評分卻有著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些人認為這篇作文值得給高分,甚至是滿分,而另一些人再看到這篇作文之後,直接否定了這篇作文,認為這篇作文不直得高分。
所以這些專家認為這篇文章不應該給高分,甚至不提倡高中同學寫。
『貳』 浙江的高考作文到底在考什麼滿分作文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事件:近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所發布的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高考作文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第二,暴露出了高考評作文的一些弊病。那就是老師在評分時由於時間的緊迫等等原因,可能評分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意性。
『叄』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何引爭議
近日,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爭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因為這位滿分作文考生水平很高,以致於很多閱卷老師都無法通讀文章,曾被判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8月3日,作家馬伯庸也在微博評論稱,前述文章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但馬伯庸認為,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里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術上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么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3)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擴展閱讀
作文《生活在樹上》的全文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坐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但當這種期望流於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
「我的生活故事始終內嵌在那些我由之獲得自身身份共同體的故事之中。」麥金太爾之言可謂切中了肯綮。人的社會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們欲上青雲也無時無刻不在因風借力。社會與家庭暫且被我們把握為一個薄脊的符號客體,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尚缺乏體驗與閱歷去支撐自己的認知。而這種偏見的傲慢更遠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義的道路上,對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與家庭與社會對接中塑型的動態過程。而我們的底料便是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覺感與體認。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系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倘若我們在對過往借韋伯之言「祓魅」後,又對不斷膨脹的自我進行「賦魅」,那麼在丟失外界預期的同時,未嘗也不是丟了自我。
毫無疑問,從家庭與社會角度一覘的自我有偏狹過時的成分。但我們所應摒棄的不是對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價,其對批判投誠中的反智傾向。在尼採的觀念中,如果在成為獅子與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駱駝一樣背負前人遺產的過程,那其「永遠重復」洵不能成立。何況當礦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願,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藍圖上的落差終歸只是理念上的區分,在實踐場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之所向時,在途中涉足權力的玉墀,這究竟是伴隨著期望的泯滅還是期望的達成?在我們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澆鑄我們。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承認自己的圖景有輕狂的失真,不妨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用不被禁錮的頭腦去體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與風帆,並效維特根斯坦之言,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卻又不拘泥於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
『肆』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何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高考會出現很多看上去十分難以置信的事情,尤其是高考中語文這一科目。在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中,浙江省一位考生的滿分作文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閱卷老師在批改試卷時,第一位老師給了39分,剩下的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後以滿分論處。作為閱卷老師,能力和才華自然是不必說的,那麼,這位考生的作文為何前後得分的差異如此之大呢?
近期很多有名的學者和機構也對這篇作文做出了很多的評價,都認為這篇作文的構思和用詞是十分巧妙和老到的,這位學生很有才華。但是,文章仍然存在著相當多的不足之處,因此還需要多加改進。此外,這種晦澀難懂的文風不提倡在高考中使用,提醒考生不要盲目的去模仿。
『伍』 2018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同問!今年高考語文作文把寫浙江精神概括成踏實,創新,感恩等精神品質,主體寫浙江學子怎麼帶著精神面向未來會怎麼樣???
『陸』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什麼打了滿分
打滿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該生表現出來的深度思考得到了閱卷老師的賞識,以及其文章具有的強烈個性化,也是評閱組將這篇文章作為典型向外界推廣的原因。作為很大程度上影響考生未來發展的一場關鍵考試,高考成績一直都是備受社會人士的關注,無論是當年的考生還是將來要高考的學生。
而最終作文滿分作文向外推廣,就是希望廣大考生知道高考作文應當在合理的立意下足夠有個性、有見解!
『柒』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是多少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一般是60分或70分(江蘇、上海等地)。
在高考科目中,作文題目佔了60分,在整張試卷中的權重非常大。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實校名,人名;並且有嚴格的評分標准(如,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和評分細則。
(7)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擴展閱讀
基本題型: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
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得套作,不要抄襲、不少於800字、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迎合社會主流輿論,富有正能量。
結尾技巧
1、自然結束
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設計蘊意深刻的哲理語句,這樣的結尾稱為「自然結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毛病,顯得單純明快、樸素無華。但講究「自然」並不意味著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著文思發展的自然趨勢結束全文。
2、畫龍點睛
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稱「卒章顯志法」。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更是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抒情議論
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緒,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採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充足感。
4、首尾呼應
結尾與開頭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是各類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這種收束方法能喚起讀者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呼應,渾然一體的感覺。
5、點化主題
有些記敘文的結尾,同時要提示讀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題,但是作者不是用邏輯思維的方式直截了當表述出來,而是用比喻、象徵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給讀者留下一片想像的餘地,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悟,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6、描寫結尾
以人物描寫或景物描寫結尾,往往會在朴實中渲染一種或恬淡、或哀傷、或明麗、或迷濛的意境,表現出一種詩情畫意。
『捌』 怎麼看待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因「晦澀難懂」被打39分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以下分享一些我的觀點:
1、首先題目要求是“議論文”,而這篇文章並不符合。一篇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邏輯貫通,論據合理,最起碼是讓人可以讀懂,但是這篇文章看完之後雲里霧里,不知道中心主旨是什麼,而高考判卷時在短時間就要完成閱讀理解最終評分,這樣的一篇文章無疑是給判卷老師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按照評分規則定為39分是完全合理的。
綜上所述,希望官方給出滿分的同時,也要重新樹立好作文的標准。
『玖』 浙江高考語文作文一般可以拿幾分
浙江省高考不使用全國統一試題,是浙江省自己命題,難度不大,大多數人可以考5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