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潯絲綢博物館作文
紡織博物館,它有很長的歷史,連那地板都很悠久呢。紡織有三個基礎紋路,它們分別是:段紋、斜紋和平紋。一樓大廳的牆上掛著5幅圖,它們組成了一串英文字母:shtex(上海紡織協會)。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二樓歷程館。講解員告訴我們以前人們都用動物的毛皮做衣服,介紹了西漢時期的衣服和以前的瓷器等,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元寶石了,它有一個特別的公效,就是可以染布,還是很靈許願石。講解員還給我們了解以前的大秤、小秤作用,它們分別是用來秤布匹和棉花包的重量的。使我們知道了古代的紡織家如黃道婆、丁佩等。那裡還有一套古代的柚木做的傢具,它可是值一千萬人民幣啊!了解完了二樓知識,最後我們來到了三樓專題館。
三樓的展廳里展示了各種纖維,有玉米纖維、牛奶纖維、大豆纖維、竹纖維等。這些纖維又分成二種:有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天然纖維可以用來做衣服,而化學纖維則可以用來做魚竿等。宇航服、防化服也很奇特,它們的作用可大了,比如說宇航服吧,宇航員要是想上廁所了,可以直接拉在宇航服里,宇航服有過濾和凈化的作用,過一定時間後,尿液就轉化成飲用水直接可以喝了。
⑵ 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用英文怎麼說
go into the Museum of Chinese silk.
⑶ 游中國絲綢博物館感言
絲綢博物館位於杭州西湖南岸的玉皇山下,是國家級專業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博物館。佔地五公頃,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裡面介紹了絲綢的類型、絲綢的製作、絲綢的製作工具、絲綢的來源——蠶等內容。一共有兩個展廳介紹蠶,有蠶的一生、蠶的種類、蠶繭等等等等。還有機會自己體驗「扎染」呢!
⑷ 急求一篇有關西安的英語作文,內容十二朝古都,絲綢之路起點,歷史名勝,博物館眾多,現代化城市,研製...
泉州概況
泉州,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連續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經濟中心。北承省會福州、莆田,南接廈門特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萬人(不含金門縣),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8.2%,少數民族佔1.8%。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風物民情古樸精深,別具一格。儒、釋、道三教並盛,互為融合。方言以閩南話為主,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泉州是著名僑鄉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624萬人,港澳同胞70萬人。在台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區。戴雲山脈從東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閩中屋脊」之稱。境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過渡。泉州海岸線曲折蜿蜓,大部分為基岩海岸,總長約421公里,有湄州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及肖厝、崇武、後渚、梅林、石井等14個港口。泉州地跨中南兩個亞熱帶,即戴雲山西北部常年溫暖、常綠闊葉林帶和東南部常年濕熱、有短期乾旱的亞熱帶雨林帶。
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內溪流多達35條,總長1620公里 ,水資源相當豐富。泉州地區太陽輻射總量較高,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稱「閩南大溫床」,對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經濟作物極為有利,是烏龍茶、桂元、柑桔的全國生產基地。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產量較大的魚類有20多種。淺海灘塗面積118萬畝。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主要有鐵、猛、金、煤、石英砂、花崗岩、高嶺土、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
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這里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27處。泉州是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以來各種宗教兼容並存,東西文化交匯薈集,特別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諸多宗教遺跡構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現,頗具歷史和藝術價值。
特產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頭、老范志萬應神曲、料絲花燈、清源茶餅、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永春紙織畫。
地質地理
泉州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217萬畝,山地、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積7864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21公里,大小港灣14個,島嶼208個。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深水泊位123個,湄洲灣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21℃,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古詩稱泉州「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故泉州有「溫陵」雅稱。
全市林木蓄積量1833萬立方米,地表水總量87.6億立方米,可供開發的水電資源43萬千瓦。主要礦產資源有高嶺土、花崗岩、輝綠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鐵、錳、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水產資源豐富,可作業的海洋漁場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利用面積118平方公里,主要水產生物50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200多種。
歷史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晉江由此得名。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晉江兩岸得到迅速開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治制度的變革,行政區劃建制幾度變遷。唐久視元年(700年)置武榮州,州治設今市區。唐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名泉州。此後,先後設有郡、州、路、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行政督察區、專區、地區,1986年1月撤晉江地區設泉州地級市。
史前
泉州開拓甚早。在晉江流域的各縣,都有大批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古發現: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閩越族「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經掌握了種植水稻、紡織、陶器製作等技術。
前秦
夏、商兩代,今泉州地理區劃屬揚州。
西周時,為七閩地。出現關於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屬閩越地。居住在這里的閩越人擅長造舟航海,「以舟為車,以楫為馬,」「水行而山處,」過著漁獵農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後,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閩中,或為王,或為君,並服於楚,泉地屬之。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閩中郡,泉地歸之,為閩越族酋長無諸所領。
漢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因助漢滅秦、楚之功,被封閩越王,領閩中故地,都東冶。泉地屬閩越國。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閩越國不斷舉兵侵百越,漢興師問罪,廢除閩越王封號,並先後封兩王(越繇王與東越王)以共領前閩越國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東越王因叛被殺,漢改封越繇王為東成侯,並命軍吏徙閩越民於江、淮間。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遷的閩越民逐漸繁衍,設立冶縣,隸屬會稽郡。泉地屬冶縣。後又改屬會稽南部都尉的侯官縣。
三國
吳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為本地設縣置治之始。 轄今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及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廈門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區。今德化縣屬侯官縣。
兩晉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縣治在今豐州鎮,屬晉安郡;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西晉·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戰亂,衣冠士族南渡入閩,部分沿古南安江兩岸聚居,後改南安江為晉江。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泉州城南置寶林寨,城東置法石寨,分兵守衛。
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點刑獄陳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經界。因遭權貴豪強反對,無法實行。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在晉江縣圍頭澳置寶蓋寨,由寶林移120名士兵來此守衛,節制建平、清石諸屯,加強海防。
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知州真德秀在崇武重建營房62間,駐兵310名,加強海防。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十一月,詔左翼軍受泉州節制。
嘉定末年,泉州置平戶隘(後改稱石門隘)於德化東西團,以左翼軍百人更番屯戍。
淳佑間(公元1241—1252年),泉州戶口增至255758戶、1329940人,為歷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興化軍為興安州。年底,興安州即為元軍所陷。
元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設立行宣慰司,兼領行征南元帥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廷在泉州設置市舶提舉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圖。元朝統一中國後,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作為地方政權機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領南安、晉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縣及南、北二錄事司(以領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錄事司合而為一。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惠安在玉埕設置鹽管勾司,管理全縣鹽務。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五月,福建行省並入泉州行省。七月,徙泉州行省於隆興(今南昌)。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十月前,又設立泉州行省,至元二十年三月並入福建行省。十月,在泉州置蒙古提舉學校官2名。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縣設儒學教授、學正、教諭。泉州路總管府儒學設教授、學正、學錄各1員,訓導6員;縣學設教諭1員、訓導2員。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再設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並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復設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泉州市舶司並入鹽運司,在泉州設置福建鹽課市舶都轉運司。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十二月,復置泉州市舶提舉司.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四月,在泉州設鎮撫司、海船千戶所。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泉州路始設陰陽學,依儒學、醫學之例,路設教授、學正各1人,縣設訓術1人,教授天文、歷算、周易、數學。
至元二十七年前後,開始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等島嶼,隸屬泉州路同安縣。當時澎湖列島有居民1600餘人,貿易至者歲常數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稱。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為圖琉求(今台灣),改福建行省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遂徙治泉州,轄諸州。大德三年二月罷,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泉州路總管府為泉寧府。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復為泉州路,隸屬江浙行省。
皇慶二年(1313年),興化縣治由游洋遷至汀溪(今莆田新縣)。民間稱前者為舊縣(今仙游古邑),後者為新縣。
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設都轉運鹽分司,直屬戶部,專掌場灶榷辦鹽貨及批驗鹽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間(1321~1323年),福建境內設八個路,均歸江浙行中書省管轄。興化路下領莆田、仙游、興化三縣。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為福建設省的開始。
至正十六年(1356年),復立福建行中書省,泉州路隸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設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吳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湯和、中書平章廖永忠率領舟師2萬人從明州(今浙江寧波)航海攻克福州。湯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參政袁仁招諭興化、漳、泉諸路。
明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明」。二月,泉州路降於明。泉州置衛指揮使司,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隸福建都指揮使司。這是明朝在泉州設置的第一批海防軍衛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福建全省八路先後改為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為泉州府,隸福建行中書省;罷錄事司。泉州府仍領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
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在泉州設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對琉球(今台灣)的貿易。
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罷福建(泉州)市舶司,嚴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貿易基本停止。
洪武九年(1376年):廢除行中書省機構,各省分別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揮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軍政大權,並直屬中央。布政使司下領府、州、縣。改福建行中書省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隸之。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廷實行防倭封海,廢澎湖巡檢司。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命江夏侯周德興到福建沿海福、興、漳、泉四府經略海防。改永寧寨為永寧衛,於浯洲置金門守御千戶所,另築峰上、田浦、官澳、陳坑、烈嶼、祥芝等處巡檢司,屯兵駐守,以備倭寇。祥芝巡檢司並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鋪六,有南北二門。始築廈門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後增設:永寧衛,福全、崇武、中左、金門、高浦5個守御千戶所,巡檢司45個,築衛所司城16座,以加強海防。
文化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淀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40處,縣(市)級600多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台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後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泉州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有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嘉禮」戲等劇種,其中蜚聲海內外的有:晉唐士樂余韻南音、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和中國一絕「提線木偶」。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留下大量遺跡,使泉州成為多元文化融洽交匯、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作為南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泉州具有薪傳不息、獨樹一幟的武術文化。
泉州是中國歷史上對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著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開放港口城市。自唐代開埠,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相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呈現「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旅居世界各地的泉州籍華僑、華人620多萬人,港澳同胞70多萬人,台灣漢族同胞中44.8%約900萬人祖籍泉州。長期以來,旅外鄉親心系桑梓,或投資辦廠,或興學育人,或捐資慈善,或興辦公益,涌現出一大批貢獻巨大、成就傑出的鄉賢碩彥,成為推動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泉州與世界密切聯系的紐帶和橋梁。
經濟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泉州地處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經濟長期處於以農業為主的自給、半自給狀態,經濟總量居全省地市倒數第二。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扭住中心、愛拼敢贏、大膽實踐,經歷 「三來一補」起步、鄉鎮企業鋪路、三資企業上路、成片開發邁大步、區城經濟展宏圖的經濟發展階段,走出一條「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的經濟建設路子,經濟實力隔幾年上一個台階,創造出「晉江經驗」和「泉州現象」,成為福建乃至全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創造泉州發展歷史的新輝煌。全市GDP在1978年為7.79億元,到1992年突破100億元,2000年跨過1000億元,2002年達到1223億元。2003年全市GDP為1380.11億元,2005年全市GDP為1626.30億元,2007年全市GDP達2276億,增長15.7%,GDP總量連續9年居全省首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87元增至2.37萬元;財政總收入由0.79億元增至152.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75元增至6100元,年均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至14185元,年均增長12.6%。
泉州人民立足實際,奮力打造特色經濟,促使泉港「石化基地」、豐澤「中國樹脂工藝之鄉」、晉江「中國鞋都」、石獅「中國服裝名城」、南安「中國建材之鄉」、惠安 「中國石雕之鄉」、德化「工藝陶瓷之鄉」、永春「蘆柑之鄉」、安溪「烏龍茶之鄉」等特色經濟的形成並馳名海內外,全市所有縣(市)均躋身全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行列。2007年,縣域經濟取得新進展,晉江、石獅、惠安、南安和安溪五縣(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市)。
宗教
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猶太教等諸多宗教,其歷史悠久、史跡豐富,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
泉州有「泉南佛國」、「閩南蓬萊」之名。佛教、道教於公元三世紀(西晉太康年間)傳入泉州,並開始有寺觀的創建。早在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道教就在泉州府治南建置白雲廟(元妙觀),佛教也在南安九日山下創建延福寺。當時,佛教傳入中國後尚處於譯經階段,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道陵之玄孫張盛才移居江西龍虎山。唐、宋時是泉州佛、道教興盛時期,寺廟宮觀興建眾多,氣勢宏偉,建築藝術精緻。一千多年來,泉州相繼建造了佛、道教寺廟宮觀數以千計。其中道教的元妙觀、泉州府城隍廟、馬甲仙公山、東岳行宮、法石真武廟、晉江崇真殿、深滬寶泉庵、石獅城隍廟、南安郭山廟、安溪城隍廟、永春百丈岩、德化石壺殿、惠安青山宮等和佛教的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宿燕寺、晉江龍山寺、南安雪峰寺、惠安科山寺、安溪清水岩、永春普濟寺、德化靈鷲寺等最為著名。與道教有密切聯系的民間信仰,轄地舊稱的「鋪」、「境」、「都」,無不建有供奉鄉土神祗的神廟達數千座之多。這些寺廟宮觀,成為文人墨客雅集以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朝拜禮敬或遊玩觀賞的地方。一千多年來,這些寺廟宮觀不僅在泉州民間影響深廣,而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泉州人口向海外、港澳台的遷徙與繁衍,泉州眾多的寺廟宮觀也不斷分爐出去,從而在海內外產生很大的影響。
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唐代初期伊斯蘭教傳入泉州,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歷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目前,尚存有一座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泉州清凈寺;又有一座聞名遐邇的伊斯蘭教聖跡-----靈山聖墓;還有被譽為國之瑰寶的伊斯蘭石刻近300方。
接著,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繼雲集泉州.這些有力地證明了泉州不愧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19世紀末葉,基督教、天主教再度傳入,日本教和猶太教也曾經在泉州傳播。
⑸ 游杭州西湖英語作文 跪求啊
Hangzhou is the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With its famous natural beauty and cultural heritages, Hangzhou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tourist venues.
The City, the southern terminus of the Grand Canal, is located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Qiantang River in southeast China, a superior posi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and only 180 kilometers from Shanghai. Hangzhou has a subtropical monsoon type climate with four quite distinct seasons. However, it is neither too hot in summer nor too cold in winter making it a year round destination.
The West Lake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renowned feature of Hangzhou, noted for the scenic beauty that blends naturally with many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In this scenic area, Solitary Hill, the Mausoleum of General Yue Fei, the Six Harmonies Pagoda and the Ling Yin Temple are probably the most frequently visited attractions. The "Ten West Lake Prospects" have been specially selected to give the visitor outstanding views of the lake, mountains and monuments.
A number of national museums can be found in Hangzhou and ar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ulture. Fine examples are the National Silk Museum and Tea Museum. Along with the other museums in Hangzhou, they provide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rocts.
杭州是浙江的首都,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其著名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遺產,是中國最重要的觀光地點。這個城市的京杭大運河,座落在下游的錢塘江,在中國的東南部,位置優越的長江三角洲,從上海僅180公里。杭州有個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個截然不同類型的季節。然而,它既不太熱,冬天不太冷夏天使其全年。西湖無疑是最著名的特點,指出了杭州風景秀麗的自然交融的與許多著名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在這風景名勝區、孤獨的小山,陵墓一般岳飛、六和塔和玲印寺大概是最經常訪問的景點。「十西湖前景」已經精選給客人傑出的湖水,山脈和紀念碑。有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可以發現,在杭州,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優良的例子是絲綢博物館和茶博物館。隨著其他博物館在杭州,他們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洞察中國傳統的產品。
回答者當然要多些羅,LZ可以自行刪減
Hangzhou is the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The West Lake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renowned feature of Hangzhou, noted for the scenic beauty that blends naturally with many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In this scenic area, Solitary Hill, the Mausoleum of General Yue Fei, the Six Harmonies Pagoda and the Ling Yin Temple are probably the most frequently visited attractions. The "Ten West Lake Prospects" have been specially selected to give the visitor outstanding views of the lake, mountains and monuments.
A number of national museums can be found in Hangzhou and ar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ulture. Fine examples are the National Silk Museum and Tea Museum. Along with the other museums in Hangzhou, they provide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rocts.
再嫌長的話還可以吧最後一段刪了
樓主啦,就是你
⑹ 杭州絲綢博物館的介紹
杭州絲綢博物館准確的名稱為中國絲綢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路。是第一座全國性的絲綢專業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博物館。共有2個大廳。現為浙江省省屬副廳級事業單位,佔地五公頃,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於1992年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
⑺ 急需一篇相關,博物館等人文免費配套設施的必要性,英語作文一篇
Hangzhou is the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its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With its famous natural beauty and cultural heritages,Hangzhou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tourist venues.
The City,the southern terminus of the Grand Canal,is located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Qiantang River in southeast China,a superior position in the Yangtze Delta and only 180 kilometers from Shanghai.Hangzhou has a subtropical monsoon type climate with four quite distinct seasons.However,it is neither too hot in summer nor too cold in winter making it a year round destination.
The West Lake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renowned feature of Hangzhou,noted for the scenic beauty that blends naturally with many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In this scenic area,Solitary Hill,the Mausoleum of General Yue Fei,the Six Harmonies Pagoda and the Ling Yin Temple are probably the most frequently visited attractions.The "Ten West Lake Prospects" have been specially selected to give the visitor outstanding views of the lake,mountains and monuments.
A number of national museums can be found in Hangzhou and ar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ulture.Fine examples are the National Silk Museum and Tea Museum.Along with the other museums in Hangzhou,they provide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rocts.
杭州是浙江的首都,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其著名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遺產,是中國最重要的觀光地點.這個城市的京杭大運河,座落在下游的錢塘江,在中國的東南部,位置優越的長江三角洲,從上海僅180公里.杭州有個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個截然不同類型的季節.然而,它既不太熱,冬天不太冷夏天使其全年.西湖無疑是最著名的特點,指出了杭州風景秀麗的自然交融的與許多著名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在這風景名勝區、孤獨的小山,陵墓一般岳飛、六和塔和玲印寺大概是最經常訪問的景點.「十西湖前景」已經精選給客人傑出的湖水,山脈和紀念碑.有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可以發現,在杭州,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優良的例子是絲綢博物館和茶博物館.隨著其他博物館在杭州,他們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洞察中國傳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