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樹立改革創新的自覺意識作文
責任意識是個體對角色職責的自我意識及自覺程度,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人們的行為必須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另一方面,人們對自己發生的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作為大學生,應該學會不以自我為中心,要時時刻刻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因為在我的身邊有太多的這樣的人,從中我們看到學到了很多,而且我們要樂於助人,盡量贏得別人的尊重,以禮待人,以集體為主體,注重集體和協作觀念、發揚服務和奉獻精神。同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把實現自身價值同服務祖國和人民的願望與要求結合起來,自覺地把所學知識和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同時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在學校中樹立良好的學風,珍惜光陰,刻苦學習,努力多掌握知識,為經濟建設服務打下堅定基礎;其次,要學會做人,增強道德使命感。在新的形式下,努力使自己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事業、有科學文化知識和開拓能力、有志向、德才兼備的人。要學會關心他人和社會,要學會共事和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學會正確辨別是非,明確所擔任的責任;要堅持義利統一的價值導向,當不同利益發生沖突時,要顧全大局,先公後私,自覺使個人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堅持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通過為社會提供有效服務,來換取自己的應得之利。
② 有關改革創新為話題的作文,不少於800字
因為有您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以恐遲遲歸.世間真情無限,但是我覺得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母愛又讓我們認識了她巨大的威力。
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准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這就是母愛的無私,這就是母愛的偉大。母親用柔弱的肉體為自己的孩子在廢墟下頂起愛得空間。我想當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他會感謝自己的母親,他會感謝偉大的母親給了他2次生命。是的,我們應該感謝母親~她們不希望長大了我們給她多少金錢,不希望給她多少好看的衣服.好吃的東西.她們希望的是讓我們健康成長,快樂的成長,讓我們回報社會,讓我們回報祖國.而她們別無所求~
在這次地震中眾多感人事件中還有一個也讓我看後潸然淚下。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龔晉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龔晉說,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我無法想像,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餵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裡。」龔晉掩面而泣。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小夥子,在婦產科見慣了初生的媽媽給自己孩子餵奶的場景,而此時此刻,這樣一個幸福的場景卻讓他產生無法抑的悲慟。
感謝
偉大的母親~
我們能為母親做的就是好好學習讓她高興.星期天把自己的衣服洗了讓她喘口氣.有時間為她作頓飯讓她感到我們自己能照顧自己啦.我們出門找朋友玩的時候要讓她放心~這就是我們現階段能為母親所做的事情.在此我再次感謝我的母親,感謝她給於我的生命,感謝她給予我的關心~
③ 以改革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作文!要切合實際或親自感受的作文高二的!謝謝會採納的
第一篇
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東西,時而偉大,時而渺小;時而高尚,時而卑劣.當我公正地站在心的面前,我已無法平靜,久久,久久……
有時,我是一陣風.我會像春風一樣拂過人們冰似的心田,讓人們感到溫暖;我會像夏風一樣給人們吹走炎熱;我會像秋風一樣,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我是無私偉大的,我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悄然而來,匆匆而去,從來不需要有誰來把我銘記,只要人們一直快樂下去,我願意犧牲我自己.
有時,我是一片落葉.秋風蕭瑟,我飄轉而下,帶著美麗的舞姿安然死在生我養我的大樹之下.可秋風不解情,我隨風漂泊,已經很疲憊,風停在哪裡,我就浮在哪裡,任憑洪波湧起,雖然我只是一片小小的落葉,一片離開了那本該屬於我的土地的落葉,但我也會有我的美,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樂章永遠都為我響起.
有時,我是一個兇手.我用世界上最鋒利的刀抹殺了父母的愛意,當父母好心關照我時,我總是語無倫次地搪塞一句,有時會中傷了母親.我想我的話也會像爬山虎無數細小的卷須,爬滿母親的整個心靈吧!當父親問我作業做完沒有,我卻用一句「不用你管」將愛的大門緊閉,這是何等愚蠢的行為啊!我願放下屠刀,真誠地跪在地上迎候著父母那偉大的愛.
有時,我是現實中的誇父.我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我可以為我的夢想而不惜一切努力,我可以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來節約時間學習;我可以為做數學題而忘記飲食……因為它們承載著我的夢想,牽引著我的心.
有時,我是一個小氣鬼,總喜歡對事斤斤計較,我不允許我的生活有太多缺憾,人無完人,但總不能一無是處吧,我要小心周圍的一切小事,而給自己做准備.
有白天就會有黑夜,有月圓就會有月缺.人也想著月亮一樣,月缺多於月圓.這就是我,一個真實的我,一個在心靈面前真誠坦白的我.
第二篇
剛入幼兒園的時候,我們都學習了「ā」「á」「ǎ」「à」,誰也不知 「ā」「á」「ǎ」「à」就是這樣伴隨著人生路無限延長.
「ā」「á」「ǎ」「à」如同人生的平、起、轉、跌,在人生的每一個部分,自視都無可或缺.
生活有時像「ā」,平平淡淡,沒有太多的新鮮,讓我們厭倦,讓我們無奈.這時候,我們需要自視,看清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積極的去尋覓蔗糖,放在生活這杯白開水中,讓它變甜、有味……
生活有時候像「á」,一沖上天,讓你一路攀升,當勝利的喜悅即將把我們清醒的頭腦沖昏時,當驕傲的我們即將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時,別忘了我們仍需要自視,自己告誡自己,任何成功都不會永遠伴隨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勝利而停止前進的腳步.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繼而將它永遠發揚傳承下去,才能讓生活永遠充滿彩色的光環.
生活有時候像「ǎ」,跌入低谷,不知所措.前面是蔚藍的天空,後面是令人聳然的懸崖,但我們卻失去了方向,不知應該向哪,因為我們不知道哪裡是天空.這時候,不妨正視自己,給自己恰當的定位,讓自己做自己的指南針,通過自視來尋找正確的方向,去迎接明日燦爛的朝陽.
生活有時候像「à」,總是遇到挫折與失敗,這時候,不是停下蜷縮哭泣的時候,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如同罪犯不應傻傻地等待釋放,而是自己好好深造,我們遇到困難,更多地也是需要自視,告誡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失敗只是一時的,只要正視自己,陽光依舊會撒在我們的肩頭!
「ā」「á」「ǎ」「à」,平、起、轉、跌……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我們需要自視.
正確認識自己,時刻看清自己,我們將會有不敗的陽光!管它ā、á、ǎ、à……
④ 以「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為主題的作文
改革開放30年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
資料來源:揭陽日報 吳少雄
回顧30年來中國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觀念發生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科學、民主、法治觀念逐步得以樹立。二是開放、競爭、效益觀念逐步得以樹立。三是自信、包容、多元觀念逐步得以樹立。四是改革創新、服務、和諧觀念得以逐步樹立。五是與時代發展相吻合的義利、擇業、消費觀得以逐步樹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從 1978年到2008年,在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奮斗下,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的巨大變遷必然帶來人們精神面貌和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回顧三十年來中國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觀念發生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領域,科學、民主、法治觀念逐步得以樹立。
(一)從迷信個人到追求真理。通過思想解放,人們逐步擺脫了個人崇拜,從盲從走向理性,樹立了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學觀念。
(二)從官本位到以人為本。改革開放後,經過30年民主政治建設,如今,人們已經習慣獨立地思考、判斷和決策,自主意識越來越強,人們把民主自由作為最重要權利來行使,並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三)從人治到法治。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不斷加快法治建設,人們學法、懂法、守法、護法成為社會的風尚,法治觀念深入人心,依靠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成為自覺行為。人們的行為准則從按領導要求辦事、按經驗習俗和道德約束辦事徹底轉變為依法辦事。
二、經濟領域,開放、競爭、效益觀念逐步得以樹立。
(一)從封閉到開放。改革開放的影響反映到人們的思想觀念里就是開放意識日益增強。
(二)從計劃到市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目標並初步建立。它帶給人們最大的變化就是競爭。從市場競爭、人才競爭、政策環境競爭、再到如今就業的競爭、崗位的競爭,可以說,競爭的觀念如影隨形。
(三)從低效到高效。改革開放後,人們開始認識到企業要獲利就須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節約勞動時間。同樣,個人要增加收入,也須珍惜時間,在既定的時間內,創造出比別人更多的價值。隨著競爭的激烈,人們越來越認識到 「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
三、文化領域,自信、包容、多元觀念逐步得以樹立。
(一)從排斥到包容。改革開放後,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解放,文化自覺意識加強。重新認識到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源遠流長,五千年文明是現代文明的堅實基礎和深厚淵源。文化觀從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來文化,轉變為自信、開放、包容,不斷接納西方文化的先進因子 .
(二)從一元化到多元化。改革開放後,人們拋棄階級斗爭思維,人們的價值取向更加務實開放。隨著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人們的價值觀向多元多樣轉變,科學、民主、文明、生態、公平等新的理念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和價值尺度。
四、社會領域,改革創新、服務、和諧觀念得以逐步樹立。
(一)從因循守舊到改革創新。30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改革創新。從農村改革到國企改制,再到社會管理改革;從制度創新到科技創新,再到學術和思想的創新;改革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改革創新的實踐也在人們思想觀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人們已習慣遇到困難和問題,常規辦法不能解決時,會自然從改革體制機制或者創新內容、形式和方式方法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
(二)從偏重管理到注重服務。30年前,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管理,扮演了生產、監督、控制者的角色。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政府由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轉到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公平的競爭環境,轉到為公民提供服務,而作為納稅主體的企業和公民享受服務的觀念也正在形成。
(三)從對立斗爭到和諧相處。長期以來,中國資源稀缺,人口眾多,貧困落後,受斗爭哲學影響,加之以GDP論英雄,人與自然處於對立斗爭狀態,導致自然資源萎縮、生態環境破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與環境相互依賴的關系有了更深的理解,環保意識在人們心中逐漸萌芽。特別是近年來,中央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嶄新理念,中國建設生態文明步子不斷加快,生態、環保、綠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五、個人生活領域,與時代發展相吻合的義利、擇業、消費觀得以逐步樹立。
(一)從「舍利取義」到「義利結合」。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加強對合法個人利益保護,調動保障了人們追求財富積極性和權利。人們重新審視義利關系和財富價值,建立起把國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個人合法利益的義利統一觀。勞動致富、創業致富、科技致富等成為人們的追求和價值取向。
(二)從等待分配到自主擇業。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危機意識、市場意識增強,加之勞動力市場化的成長,就業渠道多元化,人們的就業觀發生了質變,主要體現在職業選擇實惠,職業追求智力,工作注重務實。自主擇業、市場就業已經成為主流。
(三)從「生存型」到「發展型」。三十年來,我國以年均超過1
⑤ 改革改變的作文900字數
改變自己
人生往往是不會一帆風順的,有些時候,為了更長足的進步,我們需要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呂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呂蒙開始時只是曉得舞刀弄槍,不能勤於文化知識的培養,孫權在給呂蒙指出這一點之後,呂蒙發奮讀書,後來連魯肅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因為孫權的一席話,改變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雙全,為成就吳國的霸業打下基礎。而呂蒙自然也就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修養,成功的改變了自己。
改變自己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毛毛蟲變成蝴蝶,經過了千辛萬苦的蛻變,如果它一旦放棄,那將功虧一簣。改變自己的過程就好像登山一樣,面對山頂那嶄新的自己,你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達到山頂。盡管在登山的過程中會遇到你根本預想不到的困難,但是你如果去克服它,最終你會發現,你的意志力比以前更強。在你改變自己的同時,也磨練自己的意志。這在根本上是必然的,是相輔相成的。
改變自己可以使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每個人的生活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嶄新的生活環境,你將怎麼辦?答案就是改變自己。因為你不能要求社會或別人為你改變什麼。我認識兩個人,甲和乙。他們的性格都很內向,甚至有些閉塞。上初中後,甲為了能更好的適應生活環境,主動地改變自己,在初中畢業時有了很多好朋友,他的社交能力變強,交際面也更廣;反觀乙,他甚至比原來更閉塞。由此可見,改變自己是能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環境的。
改變自己,從根本上說是對自己的再認識和再創造。當你發現自己需要做出改變時,這說明你有很清醒的頭腦。能夠意識到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才能更好的活著。這是對自我認識程度的提升。這種提升是我們需要的,而在這種再認識的驅使下,你對自己做出了再創造,能改變自己的人是不平凡的人,這種再創造有助於以後的生活。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坎坷時,馬上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並能立刻付諸行動,已經能夠達到「改變」的境界了。
所以,讓我們都來學會改變自己,為了更長足的的進步,我們要善於改變自己,要敢於改變自己,從而獲得嶄新的自己!
⑥ 語文作文以改革為題目 800字
回望百年前,在列強的鯨吞蠶食瓜分豆剖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無數冷酷的事實把一個異常尖銳的問題擺在中國人面前:中國是不是要滅亡了?它像可怕的噩夢那樣,沉重地壓在每個愛國者的心頭。「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山華岳低」,便是這種屈辱和憤懣的真實寫照。面對亡國滅種的「時代問題」,孫中山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喊出了中華民族埋藏已久的心聲。
一個口號就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召喚下,一代又一代中華優秀兒女奔走呼號、殊死抗爭,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驚雷炸響,才有了帝制的結束、民國的誕生,才有了新主義新政黨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先輩未竟的理想事業,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荊棘叢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條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如今,在中國這塊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孫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漸化為輝煌的現實,中華民族日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走向改革,從貧窮走向富強,書寫了歷史嶄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從心底里喊出的「振興中華」的鏗鏘之聲,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歷史軌跡,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卻並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仍然那麼強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奮進。
一個民族是需要有一種精神來支撐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們對民主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用鮮血和生命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和
⑦ 改革要有擔當精神 作文大全500字
「敢為人先」,是一種建築在對社會發展大勢和事業發展趨勢理性認識基礎之上的意專志和行為品質,是屬勇敢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有機統一,包含著開拓創新、革故鼎新和求新求變、趨時更新等多方面的內容。湖湘文化中涌動著一種通變求新、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屈原的問天與上下求索,周敦頤以太極人極發明天人之蘊,王夫之對傳統哲學的創造性研究,魏源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譚嗣同的「以太說」,等等,均可謂「敢為人先」精神的確證。
「敢於擔當」,是一種基於對行為合理性深刻認識基礎之上的意志和行為品質,是使命意識和責任觀念的有機統一,包含著敢於負責、矢志不渝、艱苦奮斗、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等方面的內容。近代湖南士人大多以勇敢頑強和剛毅不屈之精神,浸染中國近代史,不斷砥礪著國民的德操和人格。
「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湖湘精神以自己心憂天下、上下求索、自強不息的品格不斷地彰顯和光大著民族精神,又以其趨時更新、浩然獨往、別開生面印證和契合著當今的時代精神。
⑧ 去年教育部出台了改革文件,其中對於語文改革的幅度非常大,對作文有什麼影響呢
陽光喔的邵薇老師說高考原來是150分,學生做題精力主要花在前面,比如前面有語迴文基礎知識、答文學常識、閱讀,知識量特別的大,導致學生經常沒有時間寫作文,作文從原來的40分到中考50分,分數不高也不會低,基本上一定會丟個20分左右,因為一般的老師大概40分會給個30分,35分就會比較高了,老師會憑著自己的感覺來劃分。作文在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專業度也不夠,學生也不知道要怎麼寫才能得滿分,另外老師沒有經過作文教學系統的訓練,所以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大概套著一個模式讓小孩子去練好幾篇文章往上面套。所以這么多年中考基本上是這樣一個形式。今年的力度要改革,在語文上,把語文的學科地位和其它的學科地位拉平,甚至更高,實際上把語文的重要性更加擺正了。因為語文學科它是涉及到人的素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以前到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實際上對理工科的學習它是一個工具,語文才是更多促進人的心靈、思想、思維,它是一個沃土,那麼大家可能也是在社會上越來越認識到語文這個學科對大家成長的一個巨大的影響力,可以慢慢加大語文的份量,它是通過高考的指揮棒讓你往上跑。
⑨ 關於變革思想的作文
小時候學過的、聽過的若干觀點,隨著歲月的遞增,年齡的增長,竟然對這些曾經認為是無可厚非的觀點產生了動搖,有了一些新的的想法和看法。
語言是有溫度的。
以前一直就認為語言就是一種純粹的表達方式,它能正確的描述我們的生活狀態,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一件小事卻使我意識到語言是有溫度的。那次,婆婆、老公、我三人一起去給婆婆買衣服。在一家服裝店裡婆婆看好了一件衣服,我對這件衣服只是象徵性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後就退到了一旁做起了旁觀者。我有自己的想法,萬一我說多了,婆婆以為我心痛錢,產生誤會怎麼辦?待衣服成交後,售貨員指了指我對婆婆說:「外來的吧(指兒媳婦),看多好,陪你來買衣服。」雖然話沒什麼惡意,但聽在心裡卻使人別別扭扭的。待到另一家店買羊毛衫時,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主動幫婆婆看款式、比顏色、講價錢,我們臨走時,那售貨員對婆婆說:「你真好福氣,有這么好的閨女。」待婆婆高興的告訴她是兒媳後,她更是嘖嘖稱贊,聽得我心裡樂滋滋的,老公臉上也掩飾不住喜悅的神情。從那以後,我對語言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若干時候沉默並不是金,它是有溫度的,它的溫暖可以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接受也是一種美德。
從小接受的是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母親曾反復教導:給予是一種美德。但當有一次我看見母親收下鄰居王奶奶用高粱桿串的盤子時,王奶奶的那股高興勁,我才悟到原來接受也是一種美德。王奶奶是我家的一位遠方親戚,她無兒無女,年老體弱,母親經常接濟她,有點好吃的也總讓我們送過去一點,每次給王奶奶送東西,她總是把她認為稀罕的東西硬往我口袋裡揣。但是母親的教導加上東西也引不起興趣,我總是放下就跑。這不王奶奶就感到過意不去了,就找了些高粱桿,給母親串了個盤子(以前在炕上吃飯用的)。雖然沒什麼用,但母親還是收下了。母親說:「我們幫王奶奶雖然沒指望回報,但王奶奶心裡總覺著欠我們的,收下這個盤子,王奶奶心裡會找回一點平衡。她會認為自己對我們也有幫助,減輕她的心靈負擔。」
時間不等人。
以前上學時,跟奶奶許下諾言,等我畢業後,一定帶奶奶好好逛逛。奶奶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在我們藏南,七十多歲的奶奶從沒走出過藏南這片地。所以我的這個承諾讓奶奶很高興。等到畢業後,工作的勞累,不多的工資,時間的不充分,都讓我把這個計劃一拖再拖。我總想等條件再好點,以後有的是時間。但是我沒想到的是1997年的5月,奶奶因突發性心臟病永遠的離開了我,而這時我已經畢業十個月。為這事我內疚了好長時間。其實,我們原本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們完全來得及,可是我們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來推託。我們以為幸福上了保險,今天睡去,明天醒來,一切照舊。我們以為會來得及,我們不會錯過任何東西。可是,我們真的錯了。時間不等人啊!所以能想到的,我們一定要立刻去做,別到時空留遺憾在心。
好、壞之間沒有確定的界限,此、彼之間也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小時候總是認為,非好即壞,非此即彼。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時候的電影,好人就長得英俊瀟灑,溫柔善良;壞人就賊眉鼠目,狡猾奸詐。漸漸長大後才發現,其實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若干冠冕堂皇的外表下藏著一顆陰險惡毒的心,而若干其貌不揚的人身上倒有著一種與人為樂的好品質。再說站的角度不同,此、彼的方向問題肯定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說:母親眼中的好閨女不一定是婆婆眼中的好媳婦,閨女眼中的好母親不一定是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所以當問題發生後,我們都不妨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想一想,這對問題的解決極其有利。
己所欲,勿施於人。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滋養了一代代人的美德。它的含義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喜歡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喜歡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小時候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但懂事後卻發現了它的另一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就可以施與人嗎?你喜歡噴雲吐霧,別人就也得時時似神仙?你喜歡飛黃騰達,別人就不能甘於平淡?舉個例子,一對老夫妻,相依為命,恩愛的生活了幾十年。每次吃魚時,老頭兒總把魚頭夾給老太太,老太太總把魚尾夾給老頭兒。其實,老頭兒喜歡吃魚頭,老太太喜歡吃魚尾。他們就這樣相互為對方做了幾十年。直到有一天各自說出自己的愛好時,才知道美好的心意變成了終生的錯誤。但他們已經不能吃魚了。像這樣甜蜜的「己所欲」,也最好「勿施於人」。
我一向活得很潦草,對人對事從不願意多想,以上幾點只是我的一些生活隨感。之所以寫下,是因為我知道以前做得實在不夠好,以此提醒自己。生命隨閱歷而深刻,心智隨歲月而成熟,希望歲月在我身上留下的不止是滄桑和皺紋,還有思想上的深刻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