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持續至今江蘇高考語文必備的文言文和古詩文分別有哪些請有經
1、江蘇語文高考文言文一般都是以考閱讀題的類型出現。2、明年高考全回國有25個省份使用全國答卷,由於中學教學大綱不變,全國都一樣,高考命題的具體內容和依據都是統一的考試大綱,因此,對於高考考生來說,只要按照原有復習備考安排去做即可,對考生不會有多大影響。3、試卷改變後主要還是試卷結構的不同,對於明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平時可以做一做前些年的高考全國卷,最好將近十年的高考全國卷系統做一遍,逐漸了解全國卷命題重點、命題方式、題型特點。
⑵ 2016高考語文全國卷要背哪些課文比如文言文,古詩之類的
這個你要參考去年考試說明
2016年考什麼 要等到2016年春最新考試說明下來才行
請了解採納
⑶ 2016江蘇高考語文文言文不考篇目裡面的詞語意思考嗎
語文文言文是要積累的,這個是從初中開始的功力,不是100天內完全可以解決的。100天內解決的主要就是一些重點實詞虛詞的記憶,還有就是把課本內的文言文都逐字逐句翻譯過去。江蘇高考中會出現一些書本上有的東西,書本上沒有的,大部分學生也不會。回歸課本是復習文言文比較好的方式。還有平時要勤練文言文,掌握一些做題技巧。比如文言選擇題第一題一般是文言字詞含義的考察,你只要把它翻譯的東西帶到原文中你看看是否通順,其次看詞性有沒有變化。第三題就是文意考察,ABCD四個選項你在文中都可以找到原文,你跟原文對照一下,相當於翻譯改錯。然後文言翻譯確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好在只有10分,一般學生5分可以拿到的。附加題呢純粹是考查文科素養,我去年附加題接近滿分,十本名著我全看過第一題斷句純粹就是文言基礎,沒什麼技巧,靠的語感和知識積累。然後名著閱讀呢,就是看名著,應該是高一高二就做完的,我高一高二把除紅樓夢以外的全讀完了,高三就讀紅樓夢,你們現在可能沒時間看,可以買一本閱卷組長何永康《名著導讀和深度解析》差不多是這個書名,廣陵出版社的,一般都在裡面。然後就是一些名著的經典情節,特別是紅樓夢和吶喊。《紅樓夢》呢只有09年沒考,《吶喊》年年考,去年高考的時候《吶喊·葯》那道題我看過類似的原題,而且原文我細看過。至於哪些算經典情節呢,這個你多看題目,網上資料上各種名著簡答題很多,你多找一些背過去,不要光背,把對應情節在原著中找出來看一遍。最後15分很難把握,但是要記住不要抄原文(高考的時候,平時的卷子可以抄原文),學會概括,並且要融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課外知識。你要問科學規劃,其實沒什麼科學規劃,每個人情況不同,我去年高考前就是做題加看常用實詞最後考好了,不代表所有人都適合這樣做,你什麼情況我也不懂,對症下葯就行,哪裡不懂學哪裡。數學我可能沒法幫助你,我就是題海戰術,平均一天一張卷子的量,做點錯題集。數學有時也靠點臨場心態,臨場發揮。(還有什麼問題,歡迎追問或私信聯系)
⑷ 2016全國高考語文1卷文言文的第5題「有司」怎麼錯了
沒有題目,只能幫你到這了。
古人口中有司是虛指政府機關. 當然虛指往往是來自於以前的實際機關, 這里即是西周的五官 - 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顧名思義, 司徒(或司農)是掌管民政的官員, 古代一般還兼管財政; 司馬是掌管軍事的官員, 司空(或司工, 司城) 是掌管建設的官員, 司士是監察百官的官員, 司寇是掌管司法的官員.
今天各國政府體制多受英法影響. 一般會設有多個政府部門. 其中為首的為財政部, 國防部, 外交部, 內政部. 司法則被分拆開來有立法部門(議會和/或皇帝), 執法部門(政府), 和司法部門(法庭).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 如美國, 這三者完全分離. 分別為國會, 聯邦政府和法院擔任. 在中國政府則擁有部分立法權. 在實踐中權力重心並非完全按照憲法的設計. 美國總統和國會之間的權力爭奪向來激烈. 中國政府(事實上是中共)則在事實上擁有全部的權力.
正如今天政府部門具有首腦, 西周時政府首腦為三公: 太師, 太傅, 太保. 太師(太宰)為掌管治國, 為政府首腦相當於今天的政府總理. 太傅和太保為輔佐君主的官員, 參與情資和決策, 相當於今天的政府智囊,幕僚和情資機構. 一般太傅和太保還分別輔佐君主和儲君. 當然掌管實際權力的部門經常變換. 比如明朝大名鼎鼎的錦衣衛掌管情報. 而三公在歷史上也多為榮譽頭銜. 一般來說政府首腦不同於國家元首. 前者往往由首相丞相總理等擔任, 踐行行政權; 後者則由皇帝總統國家主席等擔任, 是國家的最高象徵. 美國的體制稍微特殊在美國總統同時又是政府首腦, 而在政府機構中, 國務卿作為內閣首席地位又高於其他官員.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 今天的政治體制被細化. 以司馬一職為例. 秦漢以前職業軍人還在萌芽階段, 社會甚至未必有常備軍. 那時由司馬總攬軍務領導軍事力量, 並對君主負責. 從漢到唐就已經將軍務中行政事務單獨列出是為兵部, 掌管軍籍軍餉兵器等. 這在今天發展成為國防部. (在中國則是由總後勤部和總政治部和總裝備部負責, 國防部僅負責軍事外交禮節.) 軍事力量由多支的軍隊組成, 軍隊中還產生了幕府. 君主需要靠各級將領來領導和指揮軍隊. 在近代以來, 隨著軍事力量的發展的戰爭的復雜性, 幕府的作用大大加強, 成為今天的參謀部門, 用來實際貫徹軍事指揮部門(或軍事統帥)的政策和命令.
⑸ 2016語文高考作文.閱讀.文言文古詩文各佔多少分
第一篇社科文是三個選擇,共九分,古詩應該是11分,作文60分,第二篇現代文不好說
⑹ 求2016年高考語文必背 文言文 古詩詞 大綱
1、勸學(《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3、阿房宮賦(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4、衛風·氓(《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6、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⑺ 2016高考語文第二個那個99文言文是管子輕重的哪一篇
1、2016年安徽省高考是採用全國卷,所以沒有安徽省高考大綱公布。文言文具體考試范圍內請查詢新課標卷的高考考容試大綱。2、2016年,福建、四川、廣東、湖北、湖南、陝西、重慶、安徽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題,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全國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的省市區達到24個。2016年山東、海南兩省部分採用全國卷,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五省市從目前來看,2016年仍將自主命題。
⑻ 2016年全國卷高考,語文文言文哪朝歷史考的幾率最大
您好,華夏高考網為您提供文言文答題技巧:
1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文言文閱讀解題,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兩點,一是先看考題,先入為主;二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綜觀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閱讀材料,不管是一篇還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認知規律,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有一個由整體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細,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應考時,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題的設置,在不受任何外來影響的前提下,對材料進行整體感知,把握其要點。若是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談論的話題、作者的觀點、選用的材料、論證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就得明確所寫何人,人物之間的關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徵;所寫何事,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文中流露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等等。如2高考全國卷文言文閱讀題,通讀材料後就能明白,這是一篇人物傳記;寫的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總敘之後具體寫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計退凶奴,飲食與士共之,引刀自剄,天下皆為盡哀;突出表現了李將軍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廉潔自律、愛兵如子、勇於承擔過錯的性格特點;作者對其大加贊賞和推崇。從整體上把握這些內容,既克服了先入為主、不及其餘的毛病,又利於局部分析,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2瀏覽選項,題中取巧
通讀材料以後,對內容雖有整體感知,但必然留下許多疑點和難點。這時,不要去鑽牛角尖,最巧妙的辦法,就是瀏覽考題,從選項中獲取信息,解決疑難。我們知道,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為了體現「簡易」二字,降低解題難度,命題者在設置題干時,一般叫考生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在設置選項時,常常把深難的材料設成正確選項。因此,我們即使把這些選項全返回閱讀材料去理解,正確率也在80%以上。據此,我們就可以排除許多難點和疑點。如全國語文卷第11題,就解釋了「省」、「審」、「樵」、「信」;12題解釋了「故」、「每」、「因」、「及」;13題解釋了「大人清白」、「名譽著聞」、「其都督」;14題翻譯了「食畢,復隨旅進道」,「先其將歸,請假還家」、「陰資裝,百餘里要之」,「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這么多信息,且80%以上是正確的,加上前面的整體感知,很多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是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這樣的試題也能給我們以解讀的啟發。如2002年高考全國語文卷11題選出對實詞「竟死」、「將兵」、「曲折」、「結發」的解釋正確的一項。也就是說,這四個實詞的解釋80%以上是錯誤的,逼著我們尋找新的信息源。這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盡量列出每個實詞的義項,再結合語境體悟語義。如A項,「竟死」的意義除選項中的「竟然因此而死」以外,我們還可以列出「終究死在這上面」、「一直到死」等。再如D項,「結發」的意義除選項中的「剛成年的時候」,還有「結婚」、「扎頭發」等。我們有了更多的信息,就有了比較、推斷、選擇的依據,就能更准確的解答考題。
3再讀材料,據文正義
從考題選項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要辯清正誤,還得返回材料,據文正義。「據文證義」,就是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考察揣摩字義、詞義、文意。「具體的語言環境」,指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特點等。「考察揣摩」,指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前提下,進行一系列的體味、判斷、推導,以達到准確把握語義、文意的目的。比如上文舉到全國卷11題A項對「竟死」的理解,我們根據上下文,在「竟然因此而死」、「終究死在這上面」、「一直到死」幾個義項中,很容易選擇後者。又如11題B項,「廣之將兵,乏絕之處……將兵:將領和士兵。」若如選項將「將兵」解釋為名詞短語「將領和士兵」,作主語,就與後文「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重復矛盾了,根據上下文應解釋為動賓短語,「帶兵」。再如15題,要求找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其中D項「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導而迷失道路,他勇於承擔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年老,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於是引刀自剄。」這里是分析他引刀自剄的原因。根據上下文,從事理上分析,李廣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結發與匈奴大小七百餘戰」),他雖年老,仍盼殺敵立功(「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於兵」),無所謂「無力」;迷失道路,誤了戰機(「後大將軍」),雖不完全是他的過失(「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但他已承擔責任(「諸將尉無罪,乃我自失道」),且自認命(「豈非天哉」),用不著請人辯護。他自殺的原因應該是不能受刀筆之吏的侮辱。
4審視選項,逐一排除
運用前面的三種方法,經過前面的三次反復都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得進入第四步,仔細審視考試題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錯誤選項。如高考語文全國卷12題,選出「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A組,「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以鍾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後一句是學生學過的,很容易知道是介詞「把」、「拿」的意思。前一句的「以」如果講成「把」、「拿」就講不通了。兩句中的「以」意義和用法是不相同的。其餘幾組是否相同,也要逐一判斷,以作檢驗。B組,「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後一句是考生熟悉的,加點的「會」是「恰逢」、「正遇」的意思。用此意思解釋前一句的「會」,也是正確的。C、D兩組也可以用學過的後一句去比較、類推前一句,從而得到正確的解釋,達到逐一排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