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學習英語(只有初中1年級的水平)
你的孩子英語學的怎麼樣?初一英語家教補習幫助你
你家的孩子們英語學得怎麼樣呢?你對於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了解嗎?他們的學習成績你了解嗎?有的孩子學習就是不好,可能是學習的方式用錯了,現在由初一英語家教補習老師來為你介紹.
在小學畢業之後有一段長長的假期,這期間家長是需要讓孩子了解並且認識初中所需要學的東西的,所以學習英語的誤區不單單是孩子們要改正,家長們也是需要改正的.
認真聽課
課堂不只滿足了視覺請求,激起興味,而且能培育其察看才能,拓寬學習渠道,培育協作肉體.老師的參與,給學習中的孩子們提供了充沛的活動和交流的時機.孩子間的互助和競爭也會鼓勵進取心.不只進步積極性,也能感遭到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團隊肉體.
初一英語家教補習老師想要介紹的就完畢了,請大家一定要認真的看,有這些誤區的家長和孩子請一定要改正,在尋求新的學習方式.
2. 作文怎麼寫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怕寫不好,一定要多練,然後拿給老師評價,再修改再評價,直到滿意為止。我相信老師不會...
多看書,你可以嘗試收集一些好的欄位,或花上一兩天專門寫一篇作文,這個作文你不一定全要自己寫,你可以嘗...
自然、旅遊類:第一段:開篇景色描寫的美輪美奐一些,簡單一兩句引出下文 第二段:詳細寫旅行見聞,有所側...
英語作文怎麼寫
Dear Tony: I'm so glad to hear from you.The winter vacation is not so far from us.there are lots...
(六月的雨)作文怎麼寫?
六月徂暑,且不說綠樹成蔭的公路,且不說炎日中吱吱的蟬鳴,且不說陽光下綻放笑容的夏花……單說六月的雨,...
英語作文怎麼寫
一:分層次(三段) 第一段開頭在加一句話 第二段 重點提示內容 好 第三段 不好...
作文從前的我怎麼寫
LZ還很年輕吧?否則這種文章寫不來? 懷舊的文章是最好寫的,通常用對比的手法,自己曾經怎樣 舉實例最好3...
作文 外面的世界 怎麼寫
每一條走過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選擇的方向,那是對外面世界求知...
作文沉思怎麼寫
既然是議論文,當然是以議論為主了!!首先要確定一個論點,最簡單的:議論下沉思的好壞,然後找點關於這方...
感謝夏天作文怎麼寫?
感謝夏天 我不大喜歡夏天,但能領略夏天的許多好處。 夏天會使人變得年輕。一到夏天,你不得不卸下厚...
話題作文「樂趣」怎麼寫
這很多咯~ 最常見的是做某事的樂趣 比如和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看書的樂趣 游泳的樂趣 旅遊的樂趣等等 下來就...
以玩為主題作文怎麼寫
以玩電腦為主題也是玩啊。。。給你找了一篇 。我家裡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好夥伴,我的「...
3. 英語作文 泉州的風土人情
Quanzhou customs
4. 有關英語國家文化的書籍英文中文都可以
1,《中國建築史》樂嘉藻
這是中國國人出的第一部建築史哦!怎麼樣都要捧場一下啊~雖說梁思成說這位老先生「既不懂建築又不懂歷史」……但是我看完覺得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樂先生把中國建築按建築形式和組件來分類介紹,配上若干插圖,其特色倒是在文字上,還保留了文言文的余韻啊~讀起來很有感覺又不會看不懂,不求甚解的話不用看注釋,很快就可以翻完。
2,《華夏意匠》李允鉌
這本書……我還沒看,但是絕對是值得推薦的好書!它對於建築史的寫法是屬於比較特殊的。下面引用網路——
《華夏意匠》涉及的學術范圍非常廣泛,除了直接相關的藝術和科技之外,還包括了歷史、哲學、文學、政治、宗教等學科。它的內容意涵深邃,語言親切雋永,堪稱中國建築文化領域中的「傳世之作」。對於建築師、設計師、美術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專業人以及從事一般文化藝術活動或愛好中國文化藝術的人士,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3,《美的歷程》李澤厚
此書也是氣勢恢宏的一本好書啊!光看了介紹就使我熱血沸騰——
《美的歷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多發前人之所未發。
5. 請幫忙給一篇英文的關於哲學方面的論文
【內容提要】
《莊子》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解釋可能性的文本在西方哲學這一新的眼光下展示出了新的意義。然而,英語世界真正以嚴肅的哲學眼光看待《莊子》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長久,還只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本文評述了這期間最有影響的莊子哲學研究:葛瑞漢、陳漢生、郝大維和安樂哲、史華茲以及愛蓮心的研究,特別關注在中西文明的互動中所激發出來的洞見以及隱藏著的尷尬和陷阱。也正是在文明間日益復雜的互動中,《莊子》才可能走近我們身邊,走向世界。
【關鍵詞】 莊子/葛瑞漢/陳漢生/郝大維/安樂哲/史華茲/愛蓮心
與其他古代經典相比,《莊子》向後人敞開了更多解釋的可能性。在漢代,《莊子》與《老子》一起被歸入了道家;魏晉之際,人們驚喜地發現《莊子》與佛學竟如此息息相通;自宋代以來,儒道互補又成了另一個老生常談,原來莊子與孔子竟也心心相印。雖然古人真心地相信他們純粹只是在闡發《莊子》的本意,但實際上這從來就是藉由其他思想資源去激發《莊子》,使它們互動的結果。在這樣的互動中,一方面新的眼光賦予了《莊子》新的可能性,使它向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思考敞開;另一方面,新的闡釋又必須接受那些來自文本訓詁、考古發現和解釋傳統的詰問,這使得《莊子》朝著那個先秦的文本聚攏。在這一開一合的張力之下,莊子就有了活力,從而一直在跟我們對話。現在,由於文本的開放性已經成為一個共識,由於西方話語的加入,這一張力就更大了,《莊子》也展現出更加豐富的意義,令我們也不由發出「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喟嘆!其中,西方話語所帶來的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種新眼光就是哲學。雖然從16世紀末開始,西方已經與中國有了接觸,但以嚴肅的哲學眼光來審視中國古代經典,也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本文正是試圖對晚近英語世界中最有影響的莊子哲學研究進行述評,特別關注在中西文明的互動中所激發出來的洞見以及隱藏著的尷尬和陷阱。
很長時間以來,西方哲學界一直未將中國傳統視為「哲學」。中國傳統不配被稱為哲學與以下的一個看法密切相關,即,漢語是一種鬆散的、含糊的語言,根本不可能通過漢語獲得邏輯的精確性。據葛瑞漢(A.C.Graham)在1959年的一篇文章中所說,多數學者都認同這種看法,並且認為這是自明的,不需要闡明。只有兩個人對這個問題有過細致的考察,即著名的阿瑟·韋利(Arthur Waley)和馮友蘭的譯者卜德(Derk Bodde)。(註:Graham:"'being'in Western Philosophy Compared with shi/fei and yu/wu in Chinese Philosophy."Asia Major,NS7,nos.1—2(1959),79—112.)但他們的考察只是更進一步承認了漢語的非邏輯性。葛瑞漢是第一個站出來質疑這種看法的漢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他分析漢語的概念、確認專門術語、揭示論證中邏輯缺環背後的預設、考訂有關辨證的殘卷、研究漢語語法,揭示出漢語對思維造成的障礙即使不比任何一種西方語言所造成的障礙更少,也決不會更多,中國古代思想家所具有的理性也決不會比希臘思想家更少或更多。從葛瑞漢開始,西方漢學界真正開始以一種嚴肅的、哲學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古代思想(註:當然,還有另外兩位學者的貢獻也不應忽略,即由卜德翻譯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於是,哲學家莊子被發現了。
葛瑞漢對莊子的研究與他對墨子的研究是同步的,因此,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莊子》中的理性論辯。(註:參見Graham:"'being'in Western Philosophy Compared with shi/fei and yu/wu in Chinese Philosophy.")一開始,這個莊子就不是一個遺世獨立的隱士,也不是一個難以言說的神秘主義者,他更類似於古希臘的智者,從不執著於任何固定的立場,熱衷於指出論辯中的陷阱,在「百家爭鳴」中與後墨、惠施、公孫龍針鋒相對。從1959年的《西方哲學中的「存在」與中國哲學中的「是/非」和「有/無」之比較》到1969年的《莊子的〈齊物論〉》(Chuang-tzu's"Essay on seeing things as equal")(註:History of Religions,9(1969/70).),葛瑞漢一直以這種相對主義的模式(註:在稍後的《莊子內篇》(1981)中,葛瑞漢才明確把莊子歸為一個相對主義者。)來解釋莊子,特別關注《齊物論》這一篇。由於他對名家學派和後墨的辯論和邏輯爭論中所用的技術型詞彙的深入研究,《齊物論》被還原為莊子和這些詭辯論者的一系列論辯,隱藏在這些交流背後的論點也被挖掘出來。
在葛瑞漢看來,莊子所有論辯的基礎在於他發現了「是/非」的兩種用法:(1)指稱某物是「這」(is-this)或「非」(is-not)。(註:請允許我增加一個例子來說明:是馬也。一般這樣翻譯:這匹馬。)(2)斷言一個行為「正確」(is-this)或「非」。第二種用法不過是前一種用法的擴展。作為指示詞的「是」暗示我們是根據當時距離我們近或遠來贊同或反對,近(this)則是(is-this),遠(that)則非(is-not)。換句話說,莊子注意到了判斷中的主觀成分,因而主張沒有絕對的判斷標准。在我看來,這大約是葛瑞漢對《齊物論》的闡釋中最具創造力的一點。此前章太炎也差點觸及這一點,在《莊子解詁》對「物無非彼,物無非是」這一段的解釋中,他暗示莊子可能混淆了「非」與「彼」,這無疑是從反面給了葛瑞漢極大支持。
按葛瑞漢的解釋,由於天下非有公是,而各是其所是,那麼,名實之間僅存的一種傳統的約定關系也就不可靠了。你可以從你的是出發命名,我也可以從我的是出發命名。儒墨兩家正是因為各從自己的是出發來命名「仁義」而爭論不休。實際上,我們試圖通過命名去固定(劃分)事物是不可取的。因為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我們平常以部分命名全體不過是選擇一個「是」,然後「因是」罷了。這個「是」點最好是「彼是莫得其偶」之處(道樞),也就是沒有這(離我們近)與那(離我們遠)之別的地方。在這里,莊子實際上否定了任何的二分法和區別,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分析總會有所遺漏,而不是像《墨經》所說牛加上非牛就等於全部了。那麼,可以像惠施那樣主張萬物為一么?莊子答道:如果已經為一,那就什麼也不能說了。但我已經說了萬物為一。那麼一加上這句話就已經是二了。二加上一又是三了,以至於無窮。葛瑞漢斷言,莊子從未說過「萬物為一」,他只是主張要像聖人那樣將萬物視為一,這也正是1969年葛瑞漢對「齊物論」這個標題的翻譯:seeing things as equal.(註:1959年的文章中對「齊物論」的翻譯是"The Equal"。)因為嚙缺問王倪的那一連串「你知道么」是無法回答的,我們最終並不肯定知道什麼。
通過對《齊物論》中的論辯的還原,葛瑞漢呈現出一個具有嚴密邏輯思維能力的莊子,這個莊子無論是對於漢學家還是對於中國學者來說都是全新的。但如果葛瑞漢的莊子僅止於此,還不值得我們如此尊敬,這不過是為博大精深的哲學傳統中增添了一位本來微不足道只是因其東方色彩而略顯非凡的智者而已。葛瑞漢隨後展開了對《莊子》這本書的全面研究。1979年,他發表了論文《〈莊子〉中有多少是莊子寫的?》(How much of Chuang-tzu did Chuang-tzu write? )(註:收入Graham: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Singapore: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通過對莊子的特有用語、語法、哲學術語、人物和論題逐段進行列表分析,將《莊子》這部著作集分為五類:1)莊子本人的作品。2)莊子學派的作品。3)原始主義者的作品。4)楊朱學派的作品。5)雜家的作品。內篇和雜篇的一部分被認為是莊子本人的作品,另外,葛瑞漢又用雜篇中的一些篇章補足了內篇中明顯殘缺的《養生主》。這種方法具有高度的歷史精確性,也為後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註:愛蓮心對這種方法提出了批評,認為它存在的問題是:「人們會被誘導去尋找文本中的矛盾,並以為這體現了歷史上不同學派的觀點,而不考慮到這么一種可能性:這些矛盾是文本中一個普遍的和系統的主題的必要組成部分。」(《嚮往心靈超越的莊子》,周熾成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第5頁。))1981年,葛瑞漢出版了《莊子》一書的英譯本,次年又補充出版了對部分翻譯的注釋。(註:Chuang-tzu:The 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ritings from the Book Chuang-tzu,Allen and Unwin,London,1981.Chuang-tzu:Textual Notes to a Partial Translation,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London,1982.2001年這兩部書又被重新合編為《莊子內篇》出版:Chuang-tzu:the Inner Chapters,Indianapolis:Hackett Pub.Co.,2001.)1985年,《理性與自然》(Reason and Spontaneity)(註:Reason and Spontaneity,London:Curzon Press,and New York:Barnes and Noble,1985.)一書出版,葛瑞漢開始將莊子解釋為偉大的反理性主義者(anti-rationalist)。1989年的《辯道者》(Disputers of the Tao)(註: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La Salle,Ill.:Open Court,c1989.)也仍然繼承了這一模式,但又保持了早期闡釋《齊物論》的相對主義模式,雖然葛瑞漢盡量彌合二者的裂縫,但仍然存在著危機。
在《理性與自然》一書中,葛瑞漢讓我們注意這些事實:(1)人類有目標,有價值。(2)我們所有的目標和價值都從我們的性好(inclination)中產生。這些性好是人類價值的根基,因為已經是了,所以不存在理性如何或是否確定它們為根基的問題。(3)我們的性好是自發的,理性不會產生它們,也不能趕走它們,只能幫助我們隨性好而動。在此基礎上,葛瑞漢發展出准三段論邏輯形式來解決價值(或者說目標)問題:
意識到一切與此問題相關的空間、時間與個人視角,我發現自己趨向X。忽視相關視角,我發現自己趨向Y。
意識到。
所以讓自己趨向X。
葛瑞漢認為,莊子就是遵循這種思路的傑出代表。在《辯道者》中(註:以下內容也參見Disputers of the Tao,186—194頁。),他解釋說,《莊子》中的庖丁、木匠、泳者、船夫和捕蟬者都無須藉助大量的分析,也不需要理性選擇,也不聽憑規則指引,他們只是關注整體做出反應,依據本能性好,全神貫注,眼到手到。這也就是聖人的境界,有如水發現自身的通道,萬物無偏差的循著性好而動。這就是「道」。在西方人的傳統看法中,這種依性好而動的問題在於:1)跟隨性好而動,只會導向利己主義或者相對主義的價值觀。否則就只能假定2)人性善。但這兩者都不是葛瑞漢所主張的。在葛瑞漢看來,由於理性的幫助,這種依自然性好而動就並非如西方浪漫主義所贊美的自然情感那樣無視主觀性對客觀真實有多大的扭曲,而是在意識最清醒的時候澄明地反映外界情況,摒棄一切主觀的劃分,盡量從整體來考慮問題。葛瑞漢接著發揮說,不同於墨家和楊朱學派尋找正確選擇的根據,莊子的理想是根本不選擇,因為用完美的澄明反映外界情況,你只能從一條路回應。從這樣的思路出發,聖人「寓於不得已」,「托不得已以養中」獲得了全新的解釋:不得已(必然)也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不得已(必然)。這不得已的必然(自然)是畫家隨意勾勒線條的必然(自然),或者詩人找到那個獨一無二的詞的必然(自然)。進而,就道德行為來說,人的意識指引性好從自私自利轉向他人的視點來回應,不僅從自己的視點出發考慮,也從別人的視點出發考慮,而後依自然性好而動。這看上去與孔子的「恕」有些類似,但葛瑞漢提出,莊子靠的不是服從道德原則,而是看破包括物我在內的一切二分法,停止理性劃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葛瑞漢才稱莊子為偉大的反理性主義者。
葛瑞漢區分了反理性主義者(anti-rationalist)和非理性主義者(irrationalist)。跟一般中文習慣相左,在葛瑞漢定義下,倒是反理性主義者(莊子、Breton、葛瑞漢)決不推翻或武斷使用理性,所以能在理性的指引下跟隨自然,遵從准三段論邏輯;而非理性主義者(尼采、薩德)則犧牲了理性,武斷的訴諸非理性來滿足自己的目的,他們在遵從或忽視命令方面是武斷的、反復無常的,只能以非理性主義來捍衛其主張。這里,為葛瑞漢所反對的一個潛在的主張是純粹的理性主義。實際上,葛瑞漢所推崇的反理性主義就是試圖在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此來解決西方哲學的價值難題。從很早開始,葛瑞漢就在關心價值難題。1961年,他就出版了《價值難題》(The Problem of Value)(註:The Problem of Value,London:Hutchinson's University Library,1961.)一書。1985年出版的《理性與自然》的副標題就是「事實與價值的難題的一種新解決」(a new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fact and value)。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即人能夠有目的地行動。目的就是目標,但有許多可能的目標。我們怎樣決定應努力達到哪個目標?這就是事實與價值的難題。因為休謨已經證明:任何命令都不能邏輯地從陳述中推出。也即是說,客觀意識到事物並不足以決定如何行動,還需要別的什麼來獲得目標(價值)。但那是什麼?從哪兒來?休謨的答案是nothing,nowhere。我們的價值原來是沒有根基的,理性只是感情的奴隸。之後的康德努力將價值(目標)奠基於純粹理性之上,但是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他不得不又重新將上帝請進來。葛瑞漢反對這些解決方式,更反對成為道德懷疑主義者,他的新解決就是在理性和感情之間取其中的准三段論邏輯。這與他長期研究中國思想有關,也與他所接受的英國經驗哲學傳統有關(註:《理性與自然》一書不是依靠邏輯或語言分析來擺出觀點,而是從休謨展開問題,擺出四個主要論點後就散開去討論別的種種話題——從科學的到神聖的、從性虐待到超現實主義的話題。其論證往往依賴日常生活中的事實或體驗。)。這不只是中國思想對西方哲學的反動,也是經驗哲學對歐陸思辨哲學的反動。反理性主義者莊子正是從這許多的互動中產生的,也是中國思想可能提供給世界、參與文明對話的獨特資源之一(註:羅思文(Henry Rosemont)對准三段論邏輯提出了批評,認為以此來解決價值問題即使在美學、宗教領域不存在問題,但在道德領域中仍存在著困難,對於公共正義的問題無補於事,對於私人道德的問題也未必全都管用。而葛瑞漢反駁說,准三段論只是假定一個無內容的邏輯形式,運用於特殊情境中。參見"Who Choose? "Chinese Texts and Philosophical Contexts,Henry Rosemont ed,La Salle,Ill.:Open Court Publishing Co,1991.),雖然這仍然是從西方哲學的眼光所發現的。
可以看到,葛瑞漢在他對莊子的長期研究中,實際上改變了解釋莊子的模式。但在《辯道者》(1989)中,葛瑞漢試圖將這兩種模式融合起來。他仍然從對《齊物論》的解釋出發,基本上延續了早期相對主義的解釋,但被冠以「對理性的蔑棄」(the assault on reason)的標題,既然莊子認為理性無法解決是非問題,那麼,依賴自然才是聖人之道了。這看上去是不錯的推理,實際上只是一種巧妙的障眼法。如前所述,這自然並非浪漫主義意義上的完全與理性無涉的自然,而是仍然有著一種理性選擇的自然。雖然這種理性選擇就是停止進行任何理性選擇,但仍然違背了《齊物論》的論證:既然理性並不能決定什麼是(正確),那何以知道停止進行任何理性選擇就比理性選擇更正確,更值得遵守呢?這一矛盾也就是相對主義模式和反理性主義模式之間的矛盾,相對主義完全否定了理性的作用,而反理性主義畢竟還是承認了理性的作用——意識到一切視角比沒意識到更好,正是在這一點上,這兩種模式永遠也無法調和。
深受葛瑞漢影響的陳漢生(Chad Hansen)也看到了這一點:任何區分都不是完美的,並不能邏輯地推出不做區分就是完美的。因此,他堅定地宣稱:(1)莊子是一位懷疑論者;(2)而且與西方懷疑論者截然不同。在我看來,後一點更稱得上是他獨特的洞見。但他實際上迴避了葛瑞漢的矛盾。
西方懷疑論的兩項基本的預設是:(1)存在著一個外部世界——一個處於我們的信念和經驗之外的,不會受我們的想法影響的世界;(2)我們能夠直接認識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內容——我們的觀念、信念、各種經驗以及那些所謂的必然真理。這兩項預設看上去都是合理的,但把它們放在一起就會導致懷疑論——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認識這個世界,或至少是永遠也不可能確信認識了這個世界。在《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Language and Logic in Ancient China,1983)(註:Language and Logic in Ancient China,Ann Arbor:Univ.of Michigan Press,1983.目前有周雲之等譯的中譯本《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中,陳漢生重點講到了與這種懷疑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洛克式的語言觀:語言並不直接與世界相聯系,聲音是觀念的符號,這些觀念是抽象的或普遍的,用來指稱世界上的大批特殊對象。(註:這是對亞里士多德的語義學(口語是心靈的經驗的符號,書面語言是口語的符號。)和柏拉圖的共相理論的綜合。參見《中國古代的思想和邏輯》,第56—60頁。)思想的中介是這些抽象的觀念而非語言,懷疑論就源於以下這個信念:這些抽象的觀念不能表現外部世界,而只是心靈的經驗。
莊子的懷疑論則源於完全不同的信念。陳漢生發現,古漢語中名詞的語法與英語中「物質名詞」(不可數名詞)的語法驚人地相似。與可數名詞支持具體/抽象、單數/復數的模式不同,物質名詞支持部分/整體的模式。因此,以部分/整體模式來談論古漢語名詞更簡潔優美。他進而提出,中國關於語言的假定也支持部分/整體的模式(這是最具洞見的一項主張,雖然不無爭議),因為在漢語語義理論中,「名」包括所有語詞,甚至包括量詞。這即是說,中國古代從未試圖去構造一個抽象的對象世界,古漢語的預設不支持抽象概念。陳漢生認為,在古代中國人看來,世界是一個質料相互交迭、相互滲透的集合體,一個名指示某種質料。心靈不是反映世界,而是被當作一種能以名劃分世界的官能。莊子的懷疑論就在於他發現以名來劃分世界只是暫時的、依個人的視角而定的,並非固定不變的。換句話說,莊子的懷疑論是對語言規范作用的懷疑,而非對心靈不能通過抽象概念反映世界的懷疑。莊子首先發現了「是/非」的索引性,即「是/非」的所指僅能相對於言辭的語境來確定,進而主張(至少陳漢生這么認為),一切語言都是索引性的——甚至一個共同體的語言也是由不同學派、次一級學派、最終由個人以任意可變的方式來使用的。在陳漢生看來,莊子的懷疑論對儒家正名理論、後墨「天地萬物的區別獨立於語言之外」的主張構成了巨大的挑戰,而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悖論正是為維護正名理論而提出的,他實際上是主張一名一實,但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而他並未真正駁倒莊子。此後的中國哲學界在精神上接受了莊子對語言的批評:任意和變幻無常。沒有人還願意繼續在語言中尋找任何穩定可靠的東西。對名的分析以及對構成名的知識的那些技巧的琢磨——包括對邏輯的研究——喪失了名譽。在陳漢生這里,莊子變成了中國古代哲學中最重要的一位哲學家(註:陳漢生的目的就是要在他對中國思想的「理解」和「哲學」的涵義上去發現和理解中國哲學。他在這里使用的哲學一詞幾乎就是等同於philosophy的。他宣稱試圖在中國找到某些思維方式使其具有哲學意義。)。在篇末附錄的《道家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中,他更是明確的提出:(1)道家是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中最受曲解的哲學;(2)較之一般儒家的偏見,在作為一個整體的中國哲學史中,道家的觀點更具有意義。
6. 求一篇短文,內容是中西方神話的差異在對比之後的總結,英文版,急求啊啊啊~~~
東西方神話與宗教的差異
神話與宗教無論在東方歷史還是西方歷史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神話和宗教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是在某一時期被普遍認同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觀下必定形成一種特殊的方法論。而方法論直接引導人們的行為。也就是宗教與神話影響了歷史發展。這篇文章主要闡述東西放的神話與宗教發展,並討論他們是如何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
要討論神話與宗教的影響先要了解神話與宗教的發展。我先來介紹東西方文化中的神話和宗教發展。東方文化以中華文明為代表,而西方文化以歐洲文化為代表。
先來說中華神話與宗教。中國神話主要有創世神話,造人神話和創造神話。代表性的創始神話便是盤古開天地,在世界出現前是一偏混沌,其中生活著一個叫盤古的人,其用自己的牙製造了神斧,揮動神斧使清氣上升形成天,濁氣下降形成地。盤古用盡全力使天上升,使地增厚。然而在這之後盤古奄奄一息,在這時他雙目變為日月,身軀變為大山,血液形成江海,毛發成為草木。在創世神話中神是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創造了世界。而女媧造人則是典型的造人神話,在天地開辟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干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只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在這個神話中神也是人格化的,是可以造人的人。創造神話則有很多,如有巢氏創造房屋,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等都是古代人民發明創造的神話。這些神話中的主角都是人,但在後世都被視為神。這便是中國神話的一個特點,即大量出現神格化的人。而在宗教方面則起源於戰國時的百家爭鳴儒,道,法,墨等學派發展起來。在這之後儒道兩家成為了在中國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儒家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受人崇敬和膜拜。上升為神格化的人。而道教則直接將老子尊為太上老君,同樣是神格化的人。在之後傳入了佛教,而佛並沒有取代儒道而是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如關公成了佛教的門神,道教中風調雨順四大天王也融入佛教。都是神格化的人。接下來討論歐洲神話,最早出現的是希臘神話,也同樣包括創世神話。舊神譜記載了天地的起源,最初宇宙最老的神是卡俄斯(Χάος,即「混沌」),卡俄斯生出了蓋亞(Γαία,大地)和厄羅斯(Έρως,愛)和塔耳塔洛斯(Τάρταρος,深淵、地獄),接著在大地底層出現了厄瑞玻斯(Έρεβος,黑暗)與倪克斯(Νύξ,夜),兩者結合生出「光明」與「白晝」。蓋亞又生出了烏拉諾斯(Ουρανός,天空)和俄刻阿諾斯(Ωκεανός,海洋)。蓋亞與她的兒子烏拉諾斯結合,生下了十二個泰坦巨神(Τιτάνες)及三個獨眼巨人(Κύκλωψ)和三個百臂巨人。在希臘神話中出現了人格化的神。之後神的兒子們也成為神如宙斯,成為萬神之王並出現了十二主神 宙斯:Ζεύς,(天空) 赫拉:Ήρα(婚姻) 波塞冬:∏οσειδών(海洋) 哈得斯:Άδης,(冥府) 雅典娜:Αθηνά(智慧) 阿波羅:Απόλλων(太陽) 阿耳忒彌斯(黛安娜):Άρτεμις(月亮) 阿佛洛狄忒(維納斯):Αφροδίτη,(美與愛) 赫耳墨斯:Ερμής(商業) 阿瑞斯:Άρης(戰爭) 赫淮斯托斯(赫菲斯托斯):Ήφαιστος(火焰) 狄俄倪索斯:Διόνυσος(酒)。這之中神都是人格化的。然而隨著歷史發展,希臘的滅亡,基督教的傳入希臘神話淡出歷史。督教神話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簡稱,意思是上帝差遣來的受膏者,為基督宗教對耶穌的專稱。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各教派的統稱。於公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立。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為聖靈感孕童貞女瑪麗婭而降生;他曾行過很多神跡,讓瞎子復明,跛子行走,死人復活,但是因為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顯現於諸位門徒,復活第40天後升天;還會於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猶太叛徒出賣並受難,受難日為星期五,最後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並且與星期五一起視為凶日。
上帝 神(Deus):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是萬有之源造物之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聖靈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三位格、一本體,簡稱三位一體。
創造(Genesis):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Peccatum):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救贖(法語:Expiation、英語:Atonement):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他在三日後從死里復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
靈魂與永生(法語immortalité、英語immortality):人有靈魂,依生前行為,死後受審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怙惡不悛者,將受公義的刑罰與滅亡。世界終有毀滅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卻是永生常存。
在基督教神話中神不再有形態,基督只是上帝代言。上帝無所不能,他無形,沒有缺點,是基督教唯一的神。
分析東西方宗教的差別,早期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非常相似,同為人格化多神。然而之後對希臘諸神的崇拜逐漸削弱,然而在中國無論朝代如何改變,統治者的身份如何改變,對神話的尊重,對儒道的尊重都沒有改變。這又是什麼原因?我想這必須從儒道思想與基督教教義的區別。儒道的思想承認人修煉可以成仙,而且承認諸神個司其職,所以無論是對古典神話,還是後來佛教的傳入都有很強的包容。然而基督教強調一神,即上帝的唯一性和萬能性。這意味著基督教對其他文化的破壞性。從而造成了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穩定發展。而西方出現基督教統治。
中華文化中的儒教中庸,道教不爭的思想都很好的保留,其主要原因在於其本身的包容他包容過去的神話,和後來出現的佛教的傳入。這樣的特性也使的中國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保存下來。無論朝代如何更替,種族如何入侵,中華原有的儒道文化都將新文化包容並共同傳承。形成了中華獨特的多元化的文化。然而基督文化則有毀滅性的特性,基督教的傳入通常意味著原有文化的毀滅。這造成歐洲宗教的單一化。基督教徒將不信奉上帝之人稱為異教徒,加以迫害。這也造成了歐洲長期的宗教戰爭。使得很多歐洲文化在後期無法保留。
最後一點,中華儒教思想在長期發展中深入人心。這主要取決與其起源於生活的特點。其起源其實是生活中的政治思想。然後這些思想的創始人成了神。所以這些神既是人,人更值得信任。人得思想更具有完整性,更能深入人心。然而對基督教神學的信仰主要建立在儀式和對上帝的敬畏,然而上帝的存在本生就受到質疑。所以基督教教義並沒有完全融入生活。
這些因素總和起來造成了中華文化中儒道佛共同發展,並且這些文化符號形成了中華中庸的思想並促使其長期穩定發展。西方的基督教發展造成了其他西方文明的衰弱。形成長期的宗教戰爭。
補充觀點:
儒家並不提倡修仙成神……也從沒自認為是一個宗教或神話~道家與中國傳統神話其實並沒有什麼聯系,道家修煉來的神仙與傳統神話中的天庭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並不是同源的,而且道家並不賦予神仙特定的職位,他們基本散居各處,自行修煉。之所以會產生這個誤解主要是來自於明清時期的一系列小說,如《封神演義》把兩者混淆起來。
歐洲的宗教戰爭與其他緣由帶來的戰爭相比,還差得很遠,主要也就在比如新教產生這類時候自己內鬥了幾次,排擠小異教的爭斗根本算不上戰爭,大的對異教戰爭無非是幾次東征而已,而東征本質上仍然是掠奪財富的戰爭,參與者多為平民、商人和小貴族,只是打著宗教的旗號罷了。而且基督教在文化上的作用十分重要,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教廷對於文學、繪畫、音樂、雕塑都十分重視,對產生新技法和技術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誕生了大量經典作品,一個穩定的宗教中心也對於保存這些文史資料和藝術作品有著重要作用。不像在中國一旦某個皇帝獨尊佛教或是獨尊道教就有可能出現砸佛像燒經書的事情。歐洲文化主要還是在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前期由於國家間的戰亂丟失的比較多(實際上這一點現在也有很多人懷疑,因為這一時期的宗教哲學發展很好,其他方面的成就近年來也有所發掘)。
7. 有英語達人能幫我把下面的中文翻譯成英文嗎。灰常感謝!
我們的真實歷史更加豐富有趣,我們為什麼還要看童話故事呢?
8. 求一篇關於日本茶道的英語論文資料
日本茶道精神——茶與禪
日本的茶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象中國茶文化那樣主要受儒道佛三位一體的中國文化綜合影響。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國傳入的。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沒有喝茶記錄。而在這一文化傳入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侶們。他們去中國學習佛教,同時將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帶了回來。其中之一便是飲茶與茶禮。由此,日本茶文化自開初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飲茶習俗傳入日本的初期,飲茶活動是以寺院、僧侶為中心展開的。據史料記載,公元805年日本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帶回茶籽,栽種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園」。從那以後,弘法大師空海於806年把從中國帶回來的茶獻給了嵯峨天皇,他還從中國帶回了茶碾、茶籽。至815年4月,嵯峨天皇幸游近江時,在唐代生活了長達30年之久的高僧都永忠親自煎茶獻給天皇,嵯峨天皇對此大為欣賞,由此命令近江等地修建茶園。至榮西為止,茶與禪宗的關系可以說是以禪為主,以茶為輔。茶為坐禪修行時的飲料、禪案的素材、行道之資、救國之助等等。這些都只能說明茶與禪宗生活的密切關系,仍不能證明兩者之間的法嗣關系。
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利休在茶道聖典《南方錄》中說:茶道的技法以檯子技法為中心,其諸事的規則、法度有千上萬種,茶道界的先人們在學習茶道時,主要是熟記、掌握這些規則。並且將此作為學習茶道的目的。
由此可見,日本的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它是以禪的宗教內容為主體,以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文化中,禪文化佔有很大比重,這是日本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化現象。禪的思想及禪宗的形式影響到日本文化的大部分角落,如建築、園林、音樂、茶道、書畫、武術等。
在日本,歷代大茶人都要去禪寺修行數年,從禪寺獲得法名,並終生受禪師的指導,但在他們獲得法名之後並不留在禪寺,而是返回茶室過著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藝術家的生活。所以說,茶人雖通過禪宗學習到了禪,與禪宗持有法嗣關系,但茶道有其獨立性,是獨立存在於禪寺之外的一種「在家禪」。如果把禪寺里的宗教活動叫做「寺院禪」的話,那麼茶道與禪宗就是一組平行並行的關系。
久松真一說:「茶道的第一目的為修煉身心,其修煉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為一種現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容豐富的文化形式,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後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著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表現出來的形式。未滲透著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茶道中必須滲透著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茶道又是一種根源性文化,它修煉人的身心,創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造文化的創造者。所以說,茶道是創造文化創造者的文化。這些創造者創造的文化反過來又創造文化創造者。茶道是這樣一種修煉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說,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的場所。」如上所述,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為開山,邵鷗為先導,千利休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
在日本,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對高貴、財富、權利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至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舉行的文化活動。喜愛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為追求茶道而終身不嫁的女子,為追求茶道而辭去公職的男人屢見不鮮。現在,茶道被認為日本文化的結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學術界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系的。
「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無」,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派生出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形式,如茶室建築、點茶、道具、茶點心等。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井伊說: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湯一會集》。面對茶壺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裡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為「主體的無」。
由此可見,茶道是一場靜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與禪的融會貫通。茶中有禪理,禪理又在品茶中深刻體會到。
Japan spirit of the tea ceremony - Tea and Zen
Japan's tea ceremony and cultur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 culture is not as mainly as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by one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Japan's tea culture is imported from China.In the 7th century, before the Japanese did not drink tea records.In the introction to this culture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Buddhist monks. They go to China to study Buddhism, the monastery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al life also brought back. One of these is the tea ceremony and tea. As a result, Japanese tea culture to ope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Buddhist and forged a bond. Japan imported tea customs in the early days of tea on the activities of monasteries, monks began as the center.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in 805 AD Saicho master of the Missionaries of Japan from China back to the tea seed, planted in the foothills of Hiei, Japan's most ancient form of "Japanese Tea Garden." Since then, the master of preaching in 806 years, sea and air from China brought back tea dedicated to the Emperor Saga, he brought back from China, grind the tea, tea seed. To 815 years in April, the Emperor Saga Fortunately, in recent Jiang Yu, Tang Dynasty in the life of a 30-year-old monk had Yongzhong Jianchaling personally dedicated to the emperor, Emperor Saga greatly appreciate this, which commands close to Jiang and other places to build tea .To the West 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 and Zen medit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mainly as a supplement to tea. Buddhist meditation time for tea drinks, Zen case material, the capital of the street, and so on to help save the nation's.All this can only tea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Zen life, still can not prov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asi.
The tea ceremony i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opinions Sen no Rikyu.Rikyu tea ceremony in St. Code "was recorded in the South," said: Tea techniques to the table as the central techniques, which rules everything, Fa there are millions of species of tea instry in the first people to learn the tea ceremony, mainly memorize and master These rules. And this study as a tea ceremony.
This shows that the Japanese art of tea ceremony for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Buddhism, his thinking is the core of Zen. It is based on Buddhist religious content as the main body in order to achieve Taichedawu is carried out for the purpose of a new form of religion.
In Japanese culture, Buddhist culture,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is is Japanese culture i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distinctive cultural phenomenon. Zen Zen and the idea of the impact on Japa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most of the corners, such as architecture, landscape, music, tea ceremony, calligraphy, martial arts, and so on.
In Japan, major history of tea cultivation have to go to the temple for several years, the temple was from Farmington, and guidance for life by a Zen master, but they do not stay in Farmington after the temple, but to return to living a teahouse Tea life. Tea of life similar to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similar to the artist's life. So, although the tea through Zen meditation to learn, and to hold Zen Fasi, but its independence of the tea ceremony is an independent existence outside the temple in a kind of "Zen at home." If the temple's religious activities called "Zen Temple", then the tea ceremony and Zen is a set of parallel parallel.
Shinichi Jiusong said: "The purpose of the tea ceremony of the first practic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physical and mental practice their culture, tea ceremony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centa. Liao Wu-free phase of a phenomenon is demonstrated by the tea ceremony culture. Tea culture is a rich culture in the form of He started to look after the tea ceremony was surprised that his form has a strong cultural uniqueness, that is, it is a phase of the Liao Wu-free, with no performance out of their own in the form. Infiltration is not a free tea ceremony with their own is not There 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a ceremony must be permeated with no phase of its own. Tea culture that is no phase of its external performance. Tea is the root of a culture, it's physical and mental practice, with the creation of free people , Liao Wu, that is to create a culture of the creators. Therefore, the tea ceremony is to create a culture of the creators of culture. Those created by the creators of culture, in turn, create a culture of the creators. Tea is such a practice human world, this is the case To create a culture of the area. In this sense, the tea ceremony is free with his own form and not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establishments. "As noted above,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formation of Japanese tea ceremony, Pearl is for the mountains, Shaoou As the guide, Sen no Rikyu for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opinions and were completed.
In Japan, most of the pure tea ceremony known as "Hermitage tea." Hermitage tea tea ceremony is noble, wealth, the right to complete critical, as well as inferior, and poverty and found that the value of the new value creation.
So far, the Japanese tea ceremony has become a favorite form of culture, but also the most commonly held cultural events. People love tea ceremony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For the tea ceremony and life-long pursuit of non-married women, the tea ceremony and the first resign his post in pursuit of the common man. Now, the tea ceremony is consider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Japanese culture.
The academic spirit of the tea ceremony in Japan to explain the use of the three main concepts: (a) and Qing Ji Jing; (b) a one will be; (c) the concept of sitting alone. Zen concepts and ideas are linked.
"King and Qing Ji," the tea ceremony, known as Sidi, Regulations IV, Japanese tea ceremon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deological concept.The thrust of the thinking of the tea ceremony are: the main "no", that is the absolute negation of the main. The main thrust of the tea ceremony is invisible. As a "no"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hysical embodiment of the idea and is, respect, money, death.They are the "no" derived from the four phenomenon. From the four abstract things and have had a Japanese tea ceremony wer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rt form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teahouse, tea, props, tea, snacks and so on.
"I will be a" from the late Edo's largest tea Ii Bute tea on the book "will be a tea set." Ii: the recovery of their origin, tea will do it for a one will be, even with the Lord, the same can be repeated many times to hold off tea, can not reproce the matter at this time.Every time the tea will do, is to be the one time in my life.As a result, the owner must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make real deep meaning, there can be no negligence. Guests also have to meet the world can no longer feeling attend the meeting, eager to receive the master of every small ingenuity to cross-cheng.
"Sitting alone the concept of" Ii also from Bute "will be a tea set." In the face of a teapot, tea house sitting alone, this memorable day tea, meditate on this at this time would not be repeated again, this time the tea was a lot of attention can not help feeling at a loss, starting with a Chongshi Gan. Tea at this time of the state of mind can be referred to as "non-main."
This shows that the tea ceremony is a soul-ching of Buddhist meditation. Tea at home is worthy of a monk. Teahouse for the comparable monastery's temple. Therefore, Japan is thinking of the tea ceremony and Zen tea together. Zen tea in the grounds, and PolyU in the Zen Tea in a profound experience.
9. 儒教,道教,佛教對中國人生活的影響 英文版
儒道佛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自然深深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人民生活中打下了烙印。回概括來說:答儒家講入世,而道家,佛家講出世。縱觀歷史,從秦的「焚書坑儒」,漢初的黃老之學,漢武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歷代統治者對儒家的重視可以看出,三家文化影響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從傳統文人官場失意到隱居山林,可知儒道佛對中國士大夫的深刻影響。具體說來,儒家文化以其在傳統道德中的統治地位,在生活中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規范。而道家佛家則以研究宇宙的規律,人生的本質等一系列命題中發展,是現代人在壓力中的一種精神的解脫。搞懂中國人就得了解此。總的來說,吸取道家的精髓來發揮自身的潛質,思維方式,自身與自然的關系。以佛家來去除自身的各種不好慾望,靠儒家來為人處事,這樣才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影響日常生活。具體的,你自己多了解三家的文化,多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你會受益匪淺。
10. 英語作文關於傳統文化能用到哪些單詞
For the "Han cultural circle", culture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laws of the universe, culture is the extension of morality; culture is natural, culture is life, life is culture; culture is soft power,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o determine everything; culture is social ideology. It is the ideologic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