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3年青海高考語文作文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別擔心。好好考今天的,閱卷老師都會仔細閱卷的,像你這個就不算偏題么。加油!
2017年青海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根據古詩句自擬文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版黑龍江、吉林、遼寧、寧權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叄』 青海省西寧市2020年高考語文考卷什麼時間出來
你是問成績 嗎?
『肆』 2013年青海省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好簡單。。
『伍』 青海的語文高考卷有文學常識的題目嗎
青海也是考全國新課標Ⅱ卷吧,新課標Ⅱ是沒有文學常識的,只有成語,病句,排序的選擇題,和仿句、補寫、變換句式等表達題。
『陸』 2015年青海省語文高考作文題目我寫的突破自我科技創新算跑題嗎
我和媽媽整理房間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了2007年去長島旅遊的照片。它不僅講述了一個旅程,也記錄了我第一次坐船的經歷。
那是在一個炎熱的夏日,爸爸告訴我要參加了一個長島二日游,我的心情異常興奮,回家後,我就立刻收拾行李,等待著出發的那一天。
終於出發了!我和爸爸坐上公共汽車,邊聊天邊看景色,不知不覺就到達了蓬萊碼頭。
來到碼頭,坐上了客船,這是我第一次坐船。我心裡既緊張又好奇,就跟著爸爸匆匆上了船。到了船上我坐了下來,我發現船艙裡面就像火車的車廂一樣,也分為左右兩排,每排能坐12個人,一共有18排,原來這條船能夠做200多人呢!我也發現了客船與火車的不同之處,船艙的周圍掛了好多游泳圈,爸爸告訴我那是救生圈。
船開動了!我們邊坐船邊聽導游介紹長島。聽導游說:「長島是一個由12個島嶼組成的一個鏈型的群島。我們要在那裡的一個旅館里住宿……」。我發現所有的窗戶都關上了,「為什麼窗戶要關上呢?」我打開了一扇窗戶,一陣海風撲面而來,海水撲到我臉上。我立刻關上窗戶,雖然是夏天,但是,海水撲在臉上仍然很冷。
來到了長島碼頭,我們又坐車去了旅館,我們在旅館里美美地吃了一頓晚飯。今天是我第一次坐船,非常興奮,但是實在太累了,我躺下後就呼呼地睡著了。
『柒』 青海省2010高考語文背誦篇目如題 謝謝了
我們復慣用的是《核按鈕》那個材料 有個小冊子,上面有背誦的篇目 如果有《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的話 那上面有所有高考的考點 也包括古詩文的默寫 把帶*的句子背下來就好了
滿意請採納
『捌』 西寧市,高考歷史,語文,英語的題目。(完整的)
文科綜合歷史部分試題
12.秦漢而後,官府下層文職人員俗稱「刀筆吏」,這一稱謂起因於秦漢時期此類人員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內容 C.工作職責 D.工作性質
【解析】考查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古人用簡牘時,如有錯訛,即以刀削之,故古時的讀書人及政客常常隨身帶著刀和筆,以便隨時修改錯誤。因刀筆並用,歷代的文職官員也就被稱作「刀筆吏」。
【答案】A
13.唐太宗說:「工商雜色之流……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強調的是
A.防止官商勾結 B.維持社會等級 C.重義輕利 D.重農抑商
【解析】考查中國古代統治者對工商業的政策。材料中唐太宗此話不但把工商業者歸入「雜色之流」,而且杜絕了他們入仕為官的途徑,體現了統治者對工商業者的歧視,目的是維持社會等級,但沒有反映對農業的重視,因此D項不正確,選B項。
【答案】B
14.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稱:「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於錄;後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這反映了
A.元代文學不為後世所重視 B.厚古薄今的觀念影響深刻
C.士大夫對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學形式
【解析】考查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規律。每個時代文學創作都有其獨創性,詩在唐朝、詞在宋朝發展到頂峰。元曲源於民間通俗文學,開始時文學地位比較低下,元曲在明清兩朝沒有得到正史和學者的承認和重視 。反映王國維推崇古代的,輕視現代的觀念。
【答案】B
15.清帝雍正硃批諭旨說:「山右(今山西)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聯所悉知,習俗殊可笑。」這反映出當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經躍居首位 B.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已被拋棄
C.重農抑商政策並沒有得到實施 D.傳統觀念因追求財富而改變
【解析】考查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山西人從事商業、農業、參軍和讀書人數量依次遞減,雍正帝認為這樣的社會風氣很可笑,反映統治者對商業的歧視,AC項錯誤;仍然有人希望學而優則仕,B項錯誤;因為追求財富,從事商業的人居首位,D項正確。
【答案】D
16.張謇評論某人時說:「以四朝之元老,籌三省之海防,統勝兵精卒五十營,設機廠、學堂六七處,歷時二十年之久,用財數千萬之多……曾無一端立於可戰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張謇評論的是
A.曾國藩 B.李鴻章 C.張之洞 D.袁世凱
【解析】考查重要歷史人物及相關活動。李鴻章是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元老,19世紀80年代,李鴻章籌辦北洋海軍,管轄直隸(今河北)、奉天(今遼寧)和山東三省海域,洋務運動中創辦軍事民用企業,興辦新式學堂,耗費巨資籌辦的北洋海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這與他在戰爭中的避戰求和政策有關。
【答案】B
17.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定進口貨物稅率為7.5~27.5%,這廢止了近代某一條約的相關規定。這一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解析】考查近代不平等條約的危害。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規定,外商進出口貨物交納的關稅,中國須同外國商定,中國逐漸喪失關稅自主權,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定進口貨物稅率,中國重新挽回這項主權。
【答案】A
18.1931年初,紅一方面軍開始偵察國民黨軍隊的無線電通訊。1932年,紅軍破譯了國民黨軍隊的無線電通訊密碼,這一成功
A.確保了紅軍對敵處於軍事優勢地位
B.為紅軍取得戰場主動權創造了條件
C.加強了革命根據地間的協調作戰能力
D.有利於紅軍實現戰略方針的轉變
【解析】考查通訊方式的影響。1930年10月國民黨軍隊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發動圍剿,紅軍破譯了國民黨軍隊的無線電通訊密碼,無疑對於紅軍取得戰場主動權,爭取反圍剿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國民黨軍隊處於軍事優勢地位,1935年紅軍實現戰略方針的轉變,AD項錯誤,C項與破譯了國民黨軍隊的無線電通訊密碼無關。
【答案】B
19.1980年12月,我國頒發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這表明
A.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開始改變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C.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開始實行 D.單一所有制經濟結構已被突破
【解析】考查中國的改革開放。個體工商業屬於私營經濟,改革開放後允許它的發展說明單一所有制經濟結構已被突破,D項正確;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沒有改變,1985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開始實行,因此ABC項錯誤。
【答案】D
20.一份歷史文獻「告人民書」指出,帝國、君主政體和議會制至今所強加給人民的,「是專制的、不合理的、專橫的和令人難以忍受的集權」。這份歷史文獻出現於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B.美國內戰時期
C.俄國二月革命期間 D.巴黎公社期間
【解析】考查巴黎公社運動。「告人民書」反對的是「帝國、君主政體」,排除AB項;俄國二月革命目的是推翻沙皇政治制度,並不針對議會制度,因此選擇D項。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答案】D
21.1917年4月,列寧根據當時俄國政局的特點。不贊成立即推翻臨時政府,主張首先爭取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然後再把小資產階級政黨排除出蘇維埃,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列寧提出這一主張的重要依據是
A.存在著兩個政權並存局面 B.世界大戰尚未結束
C.紅軍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D.尼古拉二世已經宣布退位
【解析】考查十月革命的進程。二月革命後,當時的蘇維埃領導人支持臨時政府,臨時政府掌握著實際權力。俄國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臨時政府卻不顧人民死活,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列寧在「四月提綱」,提出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他還明確提出「不給臨時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爭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
【答案】A
22.1941年6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得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後說,『「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獄,我也會在下院為惡魔說幾句好話」』。這反映出丘吉爾
A.願意承擔綏靖政策失敗的責任 B.希望盡快開辟第二戰場
C.認為支持蘇聯符合英國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解析】考查二戰期間英蘇關系的變化。之前丘吉爾站在反蘇的立場上,「惡魔」指當時的蘇聯。丘吉爾要在下院為蘇聯說幾句好話,說明他主張緩和與蘇聯的關系。1940年蘇德戰爭爆發,德國法西斯的擴張威脅到英國的利益,英國做出政策調整。
【答案】C
23.冷戰期間,美蘇兩大陣營不斷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6年後,華沙條約組織於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華約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機 B.兩個德國分立
C.聯邦德國加入北約 D.共產黨情報局成立
【解析】考查二戰後美蘇冷戰的影響。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了《巴黎協定》,吸收聯邦德國加入西歐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政府曾照會23個歐洲國家和美國政府,要求他們不要批准《巴黎協定》,並建議召開歐洲集體安全會議,討論「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等問題,並締結《歐洲集體安全條約》,但遭西方國家的拒絕。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建立。
【答案】C
37.(32分)閱讀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1851年英國舉辦「萬國工業博覽會」,有10個國家接受邀請,此為世界博覽會的開始,後來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性盛會。為了顯示國力,英國政府耗用4000多噸鐵和400噸玻璃,建造了一座長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宮」。此次博覽會令人矚目的展品當屬引擎、印刷機和紡織機械等產品。在19世紀,原材料、機械、工業製品及雕塑作品成為世博會的主要展品,蒸汽機、混凝土、鋁製品、橡膠、縫紉機、印刷機、火車、電動馬達等相繼成為展會上的新龐。
——摘編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宮及其經驗》
材料二
第一屆倫敦世博會上,中國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風、象牙雕刻、琺琅彩銅器、大理石群像等,「榮記湖絲」獲得「製造業和手工業」獎牌。1876年費城世博會中國館展出了絲、茶、瓷器、綢緞、銅器、雕花器和景泰藍等。1889年巴黎世博會中國館正中可見「大清國」三字,門口對聯有「中國有聖人」、「此鄉多寶玉」字樣。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中國村內的中國戲院,帶有明顯西方風格。1904年聖路易斯世博會的中國館是滿族王公住宅的復製品,擺有中華聖母像。「中華聖母」著慈禧太後服飾,保留聖母瑪利亞的面貌,聖母左手抱著中國服飾的耶穌。在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西湖48景相冊等獲金獎,另有中國繪畫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吳道子、宋朝馬遠、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編自馬敏等編《博覽會與近代中國》等
材料三
世界博覽會主題概覽
時間 主題 時間 主題
1933年 一個世紀的進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動力
1935年 通過競爭獲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 1985年 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類與自然
1958年 科學、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未來的財富
1962年 太空時代的人類 2000年 人類-自然-科技-發展
1964年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發展:大自然智慧的再發現
1970年 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2010年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974年 無污染的進步 2015年 給養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萬國工業博覽會」舉辦的背景及其意義。(8分)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世博會上中西展品的特點,並分析中國展 品特點形成的原因。(12分)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和20世紀世博會所體現的社會發展理念的變化,並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12分)
【解析】(1)1851年英國完成率先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世界工業強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英國舉辦第一屆世博會,從一個側面反映世界聯系的加強。這屆世博會對英國而言,提升它的國際影響力;對世界而言,為各國科技產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加強彼此交流。
(2)中國展出的是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中華聖母像保留聖母瑪利亞的面貌」說明有西方色彩。中國展品特點形成的原因從農業經濟繁榮、手工業技術先進、近代工業落後等方面分析,有西方色彩的原因是中西方聯系加強。
(3)兩次工業革命關注的是科技和工業的發展,到20世紀「通過競爭獲得和平」「人類的進步與和諧」成為主題,說明人們更注重和平、人與自然的和諧。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美蘇冷戰的敵對緊張,讓人們呼喚和平。工業發展帶來的污染讓人們更加關注環保問題,思考科技帶來的影響。
37.(32分)
(1)背景: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世界各國聯系加強。
意義:提升了英國的國際影響;開創舉辦世博會的先河;提供了各國展示文明成果的 重要平台,有利於科技創新和經濟文化交流。(8分)
(2)特點:中國:以傳統工藝、美術、手工業品為主;有西方色彩。
西方:以先進科技成果、工業品為主。
原因: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農業文明高度發達,手工業技術精湛;現代化滯後,工業發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強。(12分)
(3)變化:19世紀關注科技與工業的發展;20世紀更關注人類和平、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原因:世界大戰造成的災難;科技作用的兩重性受到關注;冷戰凸顯對抗的危險;經濟全球化,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導致環境、資源問題;技術革命展示了新的發展前景。(12分)
39.(6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廣州等地陸續發現了南越王墓等重要歷史遺跡。這些發現對研究嶺南歷史有重要的價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並六國後,開鑿靈渠,攻打百越,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漢之際,中原戰亂,秦南海郡龍川縣令趙佗舉兵兼並三郡,自稱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廣州市),於通向內地的各關口屯兵,「絕道聚兵自守」。
劉邦稱帝之後,民生凋敝,無力南征,遂封趙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開通關市。南越國乘機發展,廣泛使用鐵器工具,海內外貿易也相當活躍。呂後執政,漢朝「禁南越國關市鐵器」,趙佗遂自稱南越武帝,舉兵北犯,戰爭持續了一年多。呂後去世後,雙方罷兵休戰。趙佗又以財物收買附屬於漢朝的閩越等部族,勢力所及,「東西萬余里」,「以兵威邊」。趙佗以皇帝自居,「與中國侔(對等)」。漢文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遣使對趙佗「自立為帝」的行為予以譴責。趙佗迫於壓力,表示「去帝制」,繼續「為藩臣,奉貢職」。但在內部,「竊如故號名」。
漢武帝決心徹底解決南越國問題,要求南越王趙興入朝,「用漢法,比內諸侯」。南越國相呂嘉等殺漢朝使者及主張「內屬」的南越王、王太後,「發兵守要害處」。公元前111年,漢軍十萬分數路越嶺,平定南越並將其地分設為九郡,實行與內地統一的制度法令。
——據《史記》等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漢朝對嶺南地區政策的變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漢平定南越的歷史意義。(8分)
材料二 圖6示意靈渠位置。
(3)從軍事角度指出秦開鑿靈渠的主要目的,並說明原因。(12分)
(4)說明靈渠的開鑿對當時區域間聯系的意義。(8分)
(5)西漢王朝建立之後,立足現實,採取措施,鞏固政權,加強中央集權。運用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對此加以分析。(10分)
【解析】(1)「劉邦稱帝之後,遂封趙佗為南越王」實際上承認了它的半獨立姿態,到呂後、漢文帝時期,雙方多次交戰,漢朝無力解決,再到漢武帝平定南越並將其地分設為九郡,實行與內地統一的制度法令,最終在制度上得到解決。
(2)西漢平定南越在當時結束了南越分裂,鞏固了國家的統一,設立郡縣加強了對當地的管理,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
39.(60分)
(1)變化:從承認南越國半獨立狀態到制度統一,從盡力維持和平到無力解決。
原因:漢朝社會經濟狀態從凋敝到繁榮;漢朝政治上從分封諸侯王到全面解決諸侯王問題,北方匈奴的威脅基本解決;南越國經濟發展,分立的趨勢明顯。(12分)
(2)結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管理;促進了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邊疆地區的發展。(8分)
『玖』 青海貴德的語文高考作文題目
復今年青海高考(也就是全國卷制新課標2卷)作文題目是:如何提高語文素養。
全國卷II作文:如何提高語文素養
今年全國卷高考的語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學習語文素養。作文題大意為:談如何學習語文:
1,課上有效的學習
2,課外大量的閱讀
3,社會實踐活動。
從自己的角度分析這三種學習方式,談如何提高學習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