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考作文如何得高分(轉載,原作者——黃玉峰,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仔細研究前幾年,特別是去年的高分滿分作文,對於准備迎考頗有參考價值。准備,不在於多,在於精,關鍵是要有悟性。在考前如果一團亂麻,整不出頭緒來,考場上更會心慌意亂。因此,作文准備一定要「抓綱理目」,綱舉目張,事半功倍。 審題立意關注「讀書做人」先說說「綱」。仔細分析,作文命題還是有規律可循的。萬變不離其宗,考的無非是「讀書做人」。以上海卷為例,2006年《我想握住你的手》和2008年《他們》,都是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隔膜問題,2007年《必須跨過這道坎》是講人的成長,2009年材料作文「板橋體」既可以講「和諧」,也可以談「創新」,都是人的修養問題。考生在考前沉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關於「讀書做人」的方方面面,這正是理清思路的最佳角度。這樣實實在在地寫好、改好幾篇作文,到時拿到考卷就不會有猝不及防的感覺,比臨時亂蒙一氣要強得多。這些天,考生可以思考一下關於「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系」、「讀書、成才與教育」、「人品與修養」等方面的問題,對各種社會問題發表評論時要注意聯系和思辨。 落筆行文聯系自身實際思想立意為「綱」,具體的行文就是「目」。這里也有幾點要注意的。辯證思維。觀點要鮮明,但不能太極端,「過猶不及」。這幾年高考許多考題都在引導學生的辯證性思維。如寫「板橋體」,就可以辨析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探討怎樣才能達到「和而不同」的和諧狀態。寫「堅持自我與聽取他人意見的關系」,就應該意識到堅持自我並不意味著剛愎自用,而虛心也不意味著隨波逐流,只有充分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後經過自己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形成完善的想法。在講「情感親疏與認知事物的關系」時,有考生寫《不可靠,不可不靠》,說一味感情用事會影響理性,但也不能因此排斥感情,沒有激情也不可能有所成就。這樣寫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層次豐富。切合實際。不要太好高騖遠。文章立意高雖然好,但若不顧事實一味拔高,內容又不充實,只會引起別人反感。模仿優秀之作也是個好辦法,但一定要經過自己的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運用起來才會自然。如果只是背了一堆完全與自己情況不符的大話,機械地拼湊,反而弄巧成拙。不如展現有自己特色的一面,寫「我」的所思所想,反倒容易真切感人。關注時事。關注時事並不意味著人雲亦雲,照抄報上套話,而是要深入了解,盡量產生自己獨特的思考和判斷。時下上海世博會是個熱點話題,我建議考生盡可能抽時間去現場走一走,看一看,回來再寫寫自己的體會,這對打開眼界是有作用的。 「應考錦囊」助你馬到成功經過這樣的准備,考生們想必不會再覺手中無糧,心裡發慌。但真到拿到考卷看到題目的那一刻,有的考生還是會感到陌生,一時頭腦空白。在此再囑咐幾點,助考生們踢好「臨門一腳」。一、審題不但要審清楚,還要設法打開心胸、打開筆墨,可以抓住題目的幾個方面用「排列組合」法來定提綱。比如寫感情對認識事物的影響,就可以有四個方面:1、親情有利於認識(知子莫若父);2、親情不利於認識(情人眼裡出西施);3、疏遠有利於認識(旁觀者清);4、疏遠不利於認識(智子疑鄰)。二、要考慮到閱卷者的喜好,考場作文畢竟不是隨筆,閱卷時間又倉促,投其所好才能得高分。三、很多題目寬泛抽象,我們要設法把題目具體化,然後盡可能把它拉到自己熟悉的方向,充分發掘自己的優勢。考生千萬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寫那些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東西,那多半會馬失前蹄。四、標題先暫時定一個,到完成作文後可以重新從文章中尋找最耀眼最閃亮的詞句,錘煉成題目。這樣既可讓題目與文章相呼應,又給人亮麗之感。 妙喻如珠借昨日石,攻今年玉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重批高考作文《文匯報》 2010-05-21高考越來越近,在最後半個多月時間里,作文還有沒有提高的可能?這里精選八篇歷年高考高分作文,請復旦附中資深語文教師黃玉峰細細批註、評點,希望能給考生一些啟示。細看這些高分作文,一般都有這樣幾個特點:准——審題清楚,文章扣住題意;新——觀點新、內容新或角度新;韻——文章有韻味,有書卷氣;誠——有真情的文字才能打動人;美——文學味足,詞句精緻。最後復習階段,考生可以再看看這些文章有什麼可取之處,仔細推敲,舉一反三,有針對性地彌補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到考場上一定能胸中有成竹,下筆如有神。 2007年江西卷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語文,她如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清澈見底幽雅寧靜,卻又不時泛起一層層漣漪,惹得我心潮澎湃。(第一段就扣住語文二字,並用詩一般的語言寫,高明)語文,是心靈的天堂。(一句話一段,錯落有致,好)「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用一句話,描寫出滿足於歸隱後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彷彿眼前也見到那盎然春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體現出一代梟雄曹操的博大胸襟,「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表達出詩人滿懷的相思愁緒……(把自己學過的詩歌,很自然地引用上去,巧。而很多學生明明肚裡有貨,卻不知運用。)語文,用一枝神來之筆,畫出世間萬物,畫出詩人心中縷縷思緒,在一泓清泉中若點若圈,使我心雨飄飛。(語文畫出詩人的思緒)「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項羽,他哀歌一曲,泣下數行,上演了「霸王別姬」的千古悲劇,在漢軍的窮追猛趕的滾滾聲浪中自刎烏江,只因未把握時機,縱虎為患,使他自毀前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坡遭貶,壯志未酬,心有不甘而吟;陳涉雖地位低下,苦難深重,卻呼出「王侯將相寧種乎?」屈原因遭奸人陷害,使其憂愁悲思而抒《離騷》……語文,用美妙圓潤的歌聲鳴出世間不平之音,唱出世人壯志滿懷,使一泓清泉泛泛作響,使我思緒翻飛。(語文鳴出世間的不平)「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道出了對人生境界的選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超越自身的苦難,為天下百姓著想,不由得讓我輩汗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寫出一個政治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更是一代偉人對歷史的絕唱……語文,用橫溢的才情吟誦著壯志情懷,在心中的一泓清泉中用詩化之墨潑灑出跳動的文字。語文,記載著邈遠的歷史,激盪著人們深邃的遐思。(語文記載邈遠的歷史)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裝滿了詩懷畫意,俠骨柔情,在心中永不停歇地流淌。 [秘籍一:巧用庫存]2007年江西卷要求考生在《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和《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中任選一題作文。這是一個有考場智慧的考生,懂得巧妙地挖掘語文書的庫存。仔細看,文中的素材幾乎全部來自於語文課本,雖然沒有尋尋覓覓挖空心思,但照樣層次豐富。這是一個聰明的舉動。考場決勝之時,誰都想表現得滿腹詩書侃侃而論,但在平日里真正能做到讀書萬卷、腹中充實的畢竟是少數。不少學生一到考試,常感手中無糧,心裡發慌,急著搜羅各類「材料」,企圖臨時抱佛腳,結果是「上窮碧落下黃泉」,還是落得個「兩處茫茫皆不見」。臨時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沒有經過消化,到頭來很難為己所用。「家有財寶自不知」,其實我們的語文課本就是一套小小網路全書,其中內容可能比你想像得更豐富,關鍵在你是不是會用。我建議,考生在考前把初一到高三的語文課本再好好熟悉一下。這樣做輕松又討巧,學生對熟悉的內容運用起來更容易得心應手,比看什麼素材大全要強得多。況且,高考閱卷大多是語文教師,對課本也有親切感,看到認真學習語文課本的學生,印象首先就不會差。 2009年山東卷 見證夜晚,星星在我的眼裡閃閃發亮,布穀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吹得我心裡愈加煩躁。(有懸念)多少年了,沒有在這樣的季節里負犁奮進,真讓我有些心酸啊!我懶懶地叼起一根稻草,傷心地咀嚼著那些曾經見證過的風乾的往事。那時節,這樣的夜晚,有星星,有晚風,怎會沒有煤油來照明呢?主人用柴火點燃煤油燈,火星在燈罩里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如詩歌般整齊而富有韻律。現在呢,沒有了煤油,也沒有了煤油燈,只有那遍布屋裡屋外街道兩旁照徹大地的電燈,圓的、方的、環形的、柱形的、白色的、紅色的,讓我睡覺也睡不安穩。(對物質生活的改善並非一味唱頌歌,也做出反思,這是難能可貴的)現在,那土地再也不需要自己了。土地有了播種機。剛有播種機的時候,我就和它賽過一場。走進田野,我就有一種興奮的感覺。歡快地揚揚蹄子,我就套上犁跑了起來,剛開始還能跟得上那播種機,但不一會兒就比它慢了。艱難地耕完一塊地,我明白了——牛怎麼能跟不知疲憊的播種機比呢?(寫牛的「心理」,很活)我的兄弟們就這樣一個個不見了。先是一家賣了,後來就差不多家家都賣了。不是賣掉,就是被殺了賣肉。不用耕地了,誰還養我們呢?我見證了夥伴們的死亡:調皮的二牛、沉默的黃衣、能乾的白點……到現在,整個村子就只剩我們寥寥幾頭了。要不是老主人和小主人鍾愛我,我或許早就成刀下鬼了。我是一頭不用下地耕田的耕牛!(在用播種機代替耕牛一事上就看出時代的變遷,以小見大)牛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陣風吹過,給裝著空調的牛圈帶來泥土的氣息。我享受地聞了聞,我喜歡這氣息。主人領著一群穿著時尚的人進來。「今晚上我們的活動項目是越野耕地。大家可以任意挑選一頭牛,牽著它到我們為你們准備的土地上耕地。喜歡牛的朋友還可以騎在牛的身上,體驗一把牧牛童的滋味。」就是從主人開始「農家游」開始,我的同伴又開始多了起來,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也好了起來。牛也開始講營養和衛生,我以前從沒聽說過。白天上山,在一群陌生人的牽引下吃草、休息;晚上下地,陪著他們負犁耕地。在見證過無數人耕地的我來看,這哪叫耕地,懶洋洋地走上幾趟,地就到頭了,犁把得歪歪扭扭,讓我走得很不舒服。(有微微的諷刺意味,含而不露)「我騎這頭黑牛。」一個小孩高興得指著我。「去,黑皮。」老主人熟練地把我牽了出來。讓小孩騎在我身上。我慢慢走出村子,回頭望望,村子又有些變化,東北角冒出了一家工廠,西北角又多了一幢別墅。(這里將牛的視角又擴大了一些)星星在我的眼裡閃閃發亮,布穀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我昂起頭「哞」了一聲:我是一頭見證村子變遷的老牛…… [秘籍二:以新取勝]2009年山東卷作文命題是「見證」,考生很容易就想到寫見證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社會生活變遷,這個角度其實很容易撞車。高考評分標准中,對「創新」十分重視,有新意的文章才容易得到青睞。考場作文構思時間短,要在觀點上創新絕非易事,但我們還是可以考慮從角度、形式上去創新。本文同樣寫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卻不讓人感到陳舊,就是靠形式的出奇、出新來制勝,作者另闢蹊徑,從一頭老牛的視角來見證社會的變遷。求新,第一要切題,第二要自然,切勿胡編亂造、弄巧成拙。本文的佳處在於其新奇之處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確,千百年來耕牛是農民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也許是「最理解農村的動物」,談農村的變遷,以耕牛為見證,貼切又合理。文章寫牛的「內心獨白」也寫得很自然,農村的變化可以涉及方方面面,而全文沒有一處超出一頭平日除了耕地就是呆在牛欄里的老牛所能「見證」的合理范圍,這是對出新制勝者的基本要求。 2007年北京卷 細雨閑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寂寞是一根斷了的紅線,有心人緊緊抓著它,默默等待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早已遠去。「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每每讀起這詩句,不禁感嘆細雨與閑花的寂寞。當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打落在羅衫之上,誰說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濕了整件衣裳?當那柔美的花朵,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誰說這感情不壯烈?不然怎的鋪滿了整條幽徑?然而它們卻是「看不見」「聽無聲」。每個人都在心靈深處有一處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卻不為外人道的情感。而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鎖。納蘭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嘆:「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無疑,他是相國公子,御前侍衛,人人傾慕。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埋著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翹,卻「何恨不能言」,只能嘆一聲「已經十年蹤跡十年心」。他嚮往平淡與朴實,然而這願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細雨,任是將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無聲而已矣。納蘭的寂寞是一個人的悲傷。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國維說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龍椅上的孩子們,往往是沒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紙醉金迷,終日燈紅酒綠,也抵不過夜深人靜時無人訴衷腸的寂寞。尤是南唐滅亡之後,家國之恨降臨在這個還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頭。他的寂寞也是無聲的,但卻不是無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將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鋪在宣紙之上,將其化為「一江春水」,化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人間詞話》中有批語:「詞至李後主,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的寂寞是那個動盪年代的悲傷,卻開啟了詞的新時代。陸游在沈園寫下「紅酥手,黃縢酒……」將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記憶之中。王維在嘆「遍插茱萸少一人」時,將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陽剛之手書下「白頭宮女在,閑坐話玄宗。」道出了那紅牆深院里,一個個寂寞靈魂的心聲。詩人手中那根紅線,另一端系著筆。巨大的情感沉澱後,化為無聲,也化為揮筆的動力,讓細雨的閑花,變得鏗鏘有力,永不磨滅。其實,還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於文學上的作用。林則徐被貶伊犁,他的寂寞豈是常人能及,但他卻高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韓愈被發配潮州,愛女死於途中。他的寂寞悲嘆卻化為了治國的動力,他在那個邊遠小城興教育,修水利,受到百姓的擁戴,那潮州的山水竟盡姓了韓。他們的細雨不止於沾濕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潤了一方水土;他們的閑花也不止於鋪滿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護花」。他們的紅線那端,是蒼生百姓!他們將寂寞化為動力,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一個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書上,刻在碑上,這寂寞是美麗的,是供人欣賞的。但沒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恆過山水,韓愈的故事告訴我們,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獻,我們應該恭敬地去仰望。 [秘籍三:一錘定音]2007年北京卷作文題要求寫對劉長卿「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這兩句詩的理解。詩句可以有多重理解,但作文只能有一個確定的主題。本文一錘定音,確定它表達的就是對「寂寞」的思考,於是標題擬作「細雨閑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不動聲色地用詩意的語言將「中心思想」給定了下來。文章材料「品類豐富」,可見作者對文學涉獵的深度和廣度。對「寂寞」的理解更是層層推進。通過納蘭、李煜等,寫出個人的寂寞對靈魂的鑄造和對文學的滋養作用,但英雄的寂寞要更進一層,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寂寞也就升華為奉獻和功績。作者深厚的思想積淀由此表現出來。 2009年陝西卷 西安的無奈兔子棄長補短,以它的弱項代替擅長的奔跑,不禁令人啞然失笑。(一句話概括材料)可你又何嘗不是呢?我的西安!巍巍的城牆是你千年不變的滄桑容顏;淙淙的護城河是你歷經千辛,卻依然盈盈的眼波;蔥蔥的驪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絲。周朝古拙的銅鼎是你堅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馬是你卓爾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經是你閃爍的思想。(可以看出對古城的歷史文化底蘊有相當的了解,選擇寫西安正是發揮所長)是啊!這些都是你的長項,是你屹立於世界的基石,是你趕超歷史的滾滾車輪。而你卻忽視了這世人眼中的長處,你拚命地用冰冷的水泥建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用一塊塊玻璃反射著刺人眼睛的白光;用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嘈雜著人們的心。你想像紐約一樣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你想像雅典一樣用裸體的雕塑營造地中海風情的幻想,你還想像巴黎一樣用柔柔的艷波聚一份浪漫……你用別人的東西裝點自己,自己卻埋沒在了復制當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症結)看看吧!我的西安,眼底盡是無奈。滿眼充斥著盒子一般的水泥大樓,偶爾冒出的兩座古色建築,似乎更像馬戲團的小丑在舞台上取悅觀眾。你是西安,十三朝的古都!秦漢的雄風,盛唐的繁華,是你的長項,可你卻邯鄲學步東施效顰般地喪失了自己的傳統和個性。還記得當年的你嗎?豐鎬的國風唱得你意氣風發,阿房的宮燈照得你熠熠生輝,未央的歌舞漾得你柔波婉轉,驪宮的清泉洗得你鉛華盡去。你的長恨歌舞朦朧了世人的雙眼,你的太白詩賦滌盪著世人的胸膛,你的劍揮出無數邊關意,你的酒釀出不盡離別情。(文筆華美。幾處排比都用得盪氣回腸,起到很精彩的效果。)威武雄壯屬於你,千嬌百媚屬於你。即使那半輪明月在你這里也別有千年的醇厚風味。西安,這才是真正的你,如一杯茶幽香沁脾,如一壇酒醇香永久。西安,多麼希望你能脫掉那不屬於你的難看的水泥外衣,換上一件只有你才有的古色古香卻又歷久彌新的寬袍大袖!這才是真正的你,西安! [秘籍四:立意升華]2009年陝西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則童話故事,如果完全陷入對野鴨教練、小兔子、小烏龜的評說中去,容易寫得婆婆媽媽,幼稚淺薄。本文卻能寫得如此大氣磅礴,思想犀利,和對材料的高超處理能力是分不開的。作者迅速地從材料中抽出「揚短棄長得不償失」這個觀點,緊緊把握。對小兔子的故事只一句話帶過,轉而進入正題,寫自己對城市發展的思考。文章寫出了西安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也點出了西安所應該堅持的「自我」是什麼。這樣考生自己平日積累的文化知識也就找到了一個決口,源源而出。對於材料作文,考生要學會和材料「不粘不脫」、「若即若離」,可以既不偏離主題,又不為材料的情節、細節所拘泥,寫出適合自己風格的好文章來。此外,考生還要學會讓自己的文章史化、詩化、美化。同樣是說要堅持自己的長處,不要只知模仿別人這個道理,可以寫得很有歷史感、很有文學味。閱卷老師每天要批上百篇文章,在一大堆瑣瑣碎碎的小故事小道理作文當中,看到這篇充滿書卷氣、眼界開闊、文采斐然的文章,當然會青眼有加。當然,格調的提升還是要以腹中充實的基礎為前提。本文作者顯然在西安歷史文化這方面有充裕的學識,才能有的放矢地升華。而盲目拔高,空談套話,只會顯得言之無物,蒼白空虛。如果上海卷出這類題目,那麼上海考生就可以談談上海的風情。為此,建議考生在百忙中放鬆一下,去世博會逛逛,也許會生出不少靈感。 2007年山東卷 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風若遙遠的迴音,追著夢的翅膀,在亘古不變的神話里尋找一個金碧輝煌的王朝。她是史冊里深藏的墨跡,帶給人無法言說的美麗和憂愁;她是雲彩里篆刻的記憶,留給世間難以忘卻的厚重和大氣。宛如寶劍上鑲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陽,一襲輕紗下的曼妙舞蹈,搖醒了一個盛世的傳說。古老的風鈴開始變奏,渾厚如黃鍾大呂的音符直貫蒼穹。是你嗎,唐朝?(一系列的比喻,優美精當,作者不俗的修辭功底展露無遺)我用想像觸摸你詩的輪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夢想的枝頭綴滿星光。沒有比楓橋更波瀾的心情,搖盪清秋的月亮;沒有比李白更易醉得豪腸,張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商隱的秋池澆開紫丁香的惆悵,渭城的朝雨沾濕了王維的衣裳。在一個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現出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宏廣。唐朝啊,你的美麗竟是這么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遺忘?(用第二人稱,更增加了親切感,使人宛如近距離地在觸摸這個王朝,與之對話)我的腳步驚醒了你繁華的美夢嗎?那根透明的琴弦還在你修長的十指下震顫,震落了美人臉上凝香的露華,是誰的眼淚這樣甘之如泉?面對銀燭秋光冷畫屏,你嘆息了嗎?獨步瑤台的風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切莫亂了音律,不然,古淡青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彈指驚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盞鐵觀音,散發著在滄桑中冶煉過的從容風味,讓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來品評你如盛絢的過往,一個泱泱大氣的傳說!你仍然庄嚴地站在中華五千年的青史中,以博大的文化情懷和豐繁的藝術成就笑傲同儕。夜光杯里的葡萄紅閃閃發亮,醉了一個又一個世紀。那些堅守歲月的人,朝霞從此耀眼,殘陽從此燦爛,中國從此芳醇神氣,永久蘊香迷人。是這樣嗎,唐朝?你陶醉和震響了整個生命的世界。(以華美的句子點到唐文化的幾個方面,勾勒出一幅立體的文明氣象)把滿紙才子的清高遐想折好,我願枕琴聲做一場崇古清夢,醉於此間,永不醒來。縱使時間流淌,時光飛逝,美麗的唐朝不衰,永恆的記憶不退!(卒章顯志,觀點鮮明) [秘籍五:揚己所長]詩化的語言,俯拾皆是的對詩詞典故的活用,令人頓覺滿紙是大唐華彩,閱者不能不被作者感染:一個如此美麗多情的時代記憶,永遠不會隨風而逝。作者對唐朝,尤其是對唐詩的熱愛和了解遠在一般的學生之上,才能有如此多彩的內容,精緻的文筆。其實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的擅長和特色,那是屬於自己的「拳頭產品」,別人模仿不來的。怎樣在考試中抓住機會,揚己所長,有一個技巧問題。這位考生得以發揮所長,並不是運氣和偶然,而是懂得以不變應萬變,把題目拉向自己熟悉有準備的方面。2007年山東卷規定的作文話題是「記憶不會隨風而逝」,不少考生寫對自己親人、故鄉的記憶,有真情實感的自然能寫好,但如果沒有相關經歷,無病呻吟,就不免捉襟見肘。本文作者寫對一個王朝的記憶,成功地祭出自己的「殺手鐧」——唐朝和唐詩,一樣說得通,而且寫得精彩。高考題目千變萬化,我們切不可被牽著鼻子走,失去自我。考生要揚己所長,找到題目和自己的契合點。一旦找到了,你就如魚得水,有情可抒,有理要說。 2009年湖北卷 站在老屋的門口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游哉地抽著自卷的旱煙。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復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陽,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經意中,爺爺便沒了。老屋的那扇門吱呀吱呀地在風中搖曳,但搖出的只是一陣又一陣凄涼的心痛,終究,沒了坐在老屋門口的人。(歲月無情,老屋卻似乎有情)我們遷了新居,奶奶卻執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釋,只是如爺爺一樣沉默地坐著,大家違拗不過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這老屋的門,承載了太多太多。放學回家,我喜歡伏在老屋門口的小板凳上寫作業,一來那兒安靜,二來也可與奶奶做伴。奶奶喜歡嘮叨,嘮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爾也有三三兩兩的老婆婆們聚在老屋的門口,談著那些誰會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樣。但我偶爾也會聽到奶奶一個人埋怨,埋怨那個糟老頭子去得太早。那時候不知是奶奶倚著門,還是門倚著奶奶。孤零零地,我噙著淚,聽著她嗚咽,卻哭不出聲。(奶奶衰老、孤獨的形象,感人)時間久了,老屋也成了搖搖欲墜的危房。村裡的人勸爸爸把屋拆了,我沒肯,當然,爸爸也執意沒有答應。記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掛鎖的門口,聽他喃喃地說:「等我老了,還住在這屋裡。」我想我是懂的:爺爺奶奶都在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這門口看到了他們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歸宿。那時候,我天真地應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這屋裡。」爸沒吱聲,摸了摸那扇小木門,轉身走了。我想他是不願在老屋的門口哭,怕爺爺奶奶瞧見了傷心。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門口,不願去推開它,因為怕觸及那些塵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門,經歷了太多太多,卻依舊沉默無語。我不敢撩擾這一份歲月的無聲與滄桑,但我想,今天與明天之間,也許也只隔著一扇門,我們都站在歲月的門口徘徊,追憶著那些過往的事與過往的人。我站在老屋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門,被歲月鎖著。 [秘籍六:撞擊火花]2009年湖北卷是半命題作文「站在____的門口」。半命題作文給考生發揮空間大,但提示比較少,有時讓考生一時不知從何說起。這時考生不妨試試「碰撞」法,將自己平日的心得、感悟與熟悉的人物事例「相撞」,與作文題目「相撞」,「水本無波,相撞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火花」,這種辦法有時能豁然打開思路,想到平日所未想的構思。這篇文章雖然只是說些家常瑣事,寫一座陳舊的老屋,作者卻將自己情感世界中豐富、細致的感悟都寫了進去,有對親情的追思,有對生命的體驗,有對歲月的思考,而這一切都被賦予了「老屋」這個意象。老屋裡有三代人的悲喜,所以站在老屋門口,就是站在親情與歲月的門口。善於「取象」也是一種重要的作文技巧,把自己要表達的情、理、意寄託在具體的形象上面,比空洞地說理抒情更能打動人。文章的層次盡可以豐富,意蘊盡可以深遠,但切入點最好盡可能小一點。本文感懷人生,起於「老屋的門口」,隨著感受與體驗的漸次深入,歸結於「歲月的門口」,意蘊深遠。 2009年上海卷 和諧的統一去黃山旅遊前,總會對那怪峰孤松遐想萬千,待到我親眼見識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壯麗——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嶇險峻,有欲傾之勢。兩個個體本身都算不得美,卻在相融中構造出清雅高絕的圖景。(開頭稍顯啰嗦,主題不夠突出鮮明,以「去黃山旅遊前……」開頭,不如直接寫孤松的姿態「黃山上的孤松,
Ⅱ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怎樣能拿55以上
建議看南方來周末,學源習記者的語言,比較有說服力。報上對現實的批判也可以用於作文。反思社會現實,使文章更有現實意義。
論據材料的積累很重要!!!沒它作文得不了高分。如果學校課上不提供材料的話你得自己想辦法。
高三每兩個禮拜寫一篇作文的頻率是不夠的。建議每個禮拜寫兩篇,給自己老師看,打分。老師是不會拒絕你的要求的。如果給分低於53,建議重寫。
其實每種類型的材料作文各有討巧的寫作方法。寫了足夠多了以後花點時間總結總結。像寓言類型的,生活現象類的,關系型命題,每種都不一樣。不懂的話請教老師,但化為自己的還要靠不斷寫。
Ⅲ 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技巧
呵呵,高考過來的,下面發現講的蠻實用,就引過來啦。不要看這是小枝節,其實關乎老師對你的印象,在極短的批卷時間里,這些很重要,需要注意哦,呵呵,高考加油。其實高考與中考,你講的看住愛是首要的,即你要立正確題意哈。
高考作文技巧指導_舉例六忌
一忌知識錯誤
知識錯誤,指舉例時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籍貫等細節方面的錯誤。我們知道文章的生命力在於真實,憑借張冠李戴、添枝加葉的論據,道聽途說或「想當然」的材料是難以服人的。此類錯誤一旦出現,必然使人對論據的真實度產生懷疑,從而必然影響對作文分數的評判。以下便是知識錯誤的特例:
1、盡管司馬遷遭受各種宮刑,但他一次次忍受痛苦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偉大的歷史巨著《史記》。
2、居里夫人發明了魚鐳,她的願望實現了
3、在桃花源過著田園生活的陶淵明寫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句。
4、如果沒有蘋果砸在愛因斯坦的頭上也不會有著名的「萬有引力」的發現。
5、因此項王總想找個機會把西楚霸王劉邦除掉。
上面1、2例對「宮刑」「鐳」概念不清;3、4、5張冠李戴。造成以上錯誤的原因除了學生在作文時粗心外,主要是積累不足、知識掌握不準確。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錯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訓練,從而預防此類低級錯誤的出現。
二忌陳舊僵化
「陳舊」指事例本身。就事例本身來講,陳舊乏味就不利於中心的表達,甚至會削弱中心的表達,而新穎、妥貼的事例使主題不同凡響,令人耳目一新。但由於素材貧乏,選擇的餘地小,有些學生在作文中臨時抱佛腳。有的考生的作文思維僵化,千篇一律。人雲亦雲,老生常談,一覽無余,索然無味。如某年高考作文不少考生都是寫小時候家長離異,父親或母親再婚,自己就有了後媽或後爹,而後媽、後爹對自己很不好,比如不給自己買新衣服穿,偏愛親生的孩子等。而這類作文的結局也通常是兩種:近一半的考生寫後媽、後爹給自己造成了不幸的童年,還有一半考生寫後來誤解消除,原來後媽、後爹也是好人等等。這樣的文章在08年高考中也有不少。寫身殘志堅必稱史鐵生,寫勤奮必舉陳景潤,俗不可耐,使人如吞咽陳谷。
「僵化」指運用事例的角度。雖然在材料的運用上我們要避熟避俗,但如果我們能把一個既熟又俗的例子挖掘出新鮮的意味來,便會使材料浴火重生。那末,這一例子同樣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作文時從材料中挖掘出一般人沒有看到的內涵和哲理尤為重要。2006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人與路》運用了家喻戶曉的《西遊記》中的事例,但是他將唐僧三徒弟的作為,理解為玄奘精神的三個側面:悟空——勇敢,八戒——堅持,沙僧——隱忍。從而揭示取經人的精神光彩,激勵人們用這種精神踏上中國文化復興之路。《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劑 》(上海) 「又如英國十六、七世紀的著名畫家喬治.摩蘭,他的油畫作品起初被當做貢品運往中國的時候,人們以為遠看還行,可近看一無是處,只看得見一片片的顏料。正是因為這種特色,他的油畫作品還是漸漸別國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為榮。」這種推陳出新的、化腐朽為神奇的高超手段,是每一個追求舉例出新的人應該學習的。今年上海《獨一無二》「且說最近紅爆一時的小沈陽,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賦所吸引。小沈陽卻實在是別出心裁,獨樹新枝,但是小沈陽可有一,卻不可有二。有一,可謂之新潮,有二,有三則不然,不僅大大削減了其新意,還大大降低了整個社會的審美情趣,這可就不討好了。因此,無論怎樣,我們的社會都需要「板橋體」,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豐富的元素,就像字體一樣。」 湖南《踮起腳尖》「朱鎔基總理說「買100口棺材,99口送給貪官,一口留給自己」,他的偉大,我們絕不會讓歷史的塵埃將其抹去,而下一個,下一個,踮起腳尖行走的人,你在哪裡?我們都在呼喚你,你決定出來了嗎?」 「正如柯林頓踮起腳尖與偶像肯尼迪親密握手之後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在日記本中寫下「我希望長大以後成為總統」的豪言壯語,少年意氣,他們敢於踮起腳尖,他們最終也在回望,瞻仰中成就了自己極富意義的一生。」
三忌繁瑣冗長
高考閱卷中對議論文中議論文字和記敘文字的比例有嚴格的要求,規定議論文字不得少於三分之二。這就要求考生用例一定要簡短,莫要過細、過詳,只要能證明論點即可。可是很多學生總是前面用一個故事演繹題目,然後在結尾象徵性發點議論,這種安排事例的方式是議論寫作的大忌;有的雖然採用幾個例子,但繁瑣啰嗦,喧賓奪主,真正深入本質的議論卻貧乏蒼白。我認為事例的安排應是關鍵例子適當詳些,其他例子可以用排比方式羅列。這樣既能顯示論據的充分,又能使議論文字的比例增加,有利於深入本質的分析,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忌不夠典型
用來充當論據的事例一定要典型。所謂典型,是指在與論點有證明關系的「這一類」中比較突出、有個性,能夠揭示事物本質,因而具有代表性,在證明論點的功能上也具有「以一當十」的說服力。這是議論文對材料的基本要求。觀點要立住腳,如果沒有典型事例作支柱很難使人信服。但學生由於生活面窄、閱歷淺、閱讀量小、擁有材料有限,作文事例貧乏,找不到恰當典型的例子,於是將身邊的或道聽途說的事情當作論據,動輒「我的同學」我的鄰居」等等,這是很忌諱的寫法。
2006年河南考生寫的《找准人生的坐標》在選材上運用了德國前總理勃蘭特,日本前首相小泉,台灣政要陳水扁、連戰、宋楚瑜等例子,也有2 005年感動中國的人物王順友、從飛的事跡,由於富於典型性,正反對比中證明了「找了正義的坐標,會被世人銘記;找了罪惡的座標,會被世人唾棄」的觀點。由此可見精彩典型的材料的確是作文制勝的法寶。
五忌時空倒置
議論文在材料運用上,要考慮材料的時間和空間因素,恰當地排列材料。材料的排列方式一般是「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同一時代的事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排列。如有一篇《逆境造就強者》的文章,事例排列方式如下:司馬遷——史鐵生——林肯——霍金。這樣的排列方式非常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認識規律,否則會給人一種思維混亂、時空倒置之感。
請看下面一段文字:正如唐太宗以魏徴為肱股,廣納諫言,成就了「貞觀之治」;劉備三顧茅廬重用孔明,成就了「『三國鼎立』有其一」的局面;周文王屈尊任用姜太公,終於滅商興周開一代基業。顯然此段文字在時間的安排上倒置了。《在追求自我價值中成功》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有忠心,卻報國無門,而他的肝膽卻永照青史,在那個渾濁的世界中,他感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是那個時代的先驅者,不願與其他人同流合污,他懷石怒沉汨羅。……
在他心裡,國最重,家最輕,五年回歸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事業,他是先行者。他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梯,留給後來者攀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千年的悲歌,或許吹乾了易水,但卻吹不散這位民族英雄的英魂。荊軻——這個刺秦路上的英雄,他直率、忠貞的個性讓他選擇了永不回頭。……
2006年河南滿分作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為了證明「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的觀點,先後引用了孔子——卓別林——比爾•蓋茨的例子。事例的排列符合「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的原則。這恐怕也是此篇作文之所以能得滿分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六忌逆情背理
有些論據單獨來看並沒有什麽不妥,甚至認為是很恰當的,但是細致推敲卻不符合國情或民族習慣,與讀者容易產生心靈上的抵觸,難以產生道義上的力量。這種論據的運用往往有負面影響,其錯誤的導向還可能造成讀者的思想混亂。
比如,作以「愛國」為主題的文章,有人引用中東戰爭時當選世界小姐的以色列美女的故事。她謝絕留美,毅然回國,使以色列軍心大振,只用七天就消滅了阿拉伯軍隊。我們知道,中國的一貫立場是反對猶太復國主義,聲援阿拉伯人民的正義事業的,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引用這一例子難免使懂得有關歷史的人產生不舒服感。還有一篇作文題目是《後生可畏》。內容是鄭板橋與其師面對漂浮的女屍吟詩的故事。以其師詩太主觀,有失真實,鄭詩用詞貼切的對比證明「後生可畏」的主題。可是,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略有人性的人面對此情誰能漠然置之從容賦詩,煞有介事地去計較是「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准確,還是「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貼切呢。如果真用此例也只能將此作「性惡論」的佐證。
逆情背理的論據是讀者所難以接受的,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這也是高考中為秦檜等為人不齒者平反難獲高分的原因。
Ⅳ 2016上海高考語文作文,誰給點論點,應該如何寫!急!!
我知道的如下: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上海卷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Vix評說:
今年再次採用材料作文的出題方式,應該又是上海考試院創造的一個新記錄了——連續兩年出材料作文,恩,噶噶苗頭來看,明年會是什麼題型呢?
在上一篇09年的作文點評中,我已經指出了材料作文的特點和作答要領,即話題可供發散性思維的空間較大,並且一般材料能引申出的道理和觀點很多樣化,這可以為不同思想層次的考生提供構思選擇。
來看今年這題。
首先讀題,這一關肯定很多人悶掉,為啥,因為孟子那句話裡面有大家不認識的字!但是!這是噱頭!就像政治分析題上來喜歡描述背景蓋大帽子,但是重要的點有用的信息都在段末一樣,這句的重點在「意思是」後頭。我推斷一下各路考生的思維方式,估計能有以下幾種理解:
1)絕頂白痴型考生:哦,題目里說丹麥人釣魚帶尺子,說明丹麥人很細心。
2)絕對民族主義考生:切,丹麥人有啥了不起的,阿拉孟子也有同樣的道理的喏。
3)稍微戇憨憨考生:沒看懂,丹麥人幹嘛說要讓小魚長大?哦,孟子說得有道理,因為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4)腦子短路型考生:為什麼會有更多的魚?
5)思維跳躍型考生:說到尺子嘛,必定跟度有關,哦,原來是要我們說生活中的度!(這一點可以作為立意來構思,但比較平庸)
6)一夜沒睡好的考生:題目說道理貫穿在我們生活中,那我就寫我和爸爸一起釣魚的事情……
……
不一而足。
當然,還有兩路考生還沒列出來,有一路是會寫作文——起碼是會寫應試作文、懂得考試技巧的學生,另一路是天生作家型,就是靠天賦行雲流水下筆成章的人才。這兩類學生就是一類卷二類卷的主力軍。
題目中所涉及的這個故事,其實在近幾年非常流行,新聞里也常播報,一般用來反映可持續發展的相關道理,即:漁民們捕到小魚後會將其放生,等到長大了再捕撈,這樣可以保證魚塘的生態平衡和漁業的永續發展;還有就是,有些漁民為了掙錢或者是收成不好,迫不得已將沒長大的小魚也撈起來賣了,惡性循環。所以個人認為,這個題目源於生活,有助於寫得高於生活。
那麼有哪些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中」呢?從高考作文關注的點依次有:
1)保護生態環境,注重永續發展——現實層面
舉例:完全地只能就事論事,很可能寫成生態報告。
2)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要苛求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社會層面
舉例:比如當下很火爆的幼兒輔導班、才藝班,都是不科學的培養方式,與其讓很小的孩子受這樣的束縛,不如等孩子長大一些,知道自己興趣在哪裡,再作選擇也不遲。這樣收獲的不僅僅是區區幾張獎狀,更可能是一生的追求和術業專攻的成就。
3)過分貪婪、短視將導致惡果——人性層面
舉例:商業社會難免利益為先,但過分貪婪什麼都想抓如囊中連蠅頭小利都不肯放過的人,是得不到好結果的。諸如貪污腐敗等等時事可以用上。
4)越想得到、或者抓得越緊則失去得越快——自我價值層面
舉例:青少年在追求夢想或者目標時,容易急功近利、涸澤而漁,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以結合自身的實例,加上古、今、中、外百搭的論據,以夾敘夾議的方式(敘盡量少盡量少,議能多則多)成文。
5)最高層次——全社會的人文關懷
當下社會浮躁、務虛、忙碌、容易亂掉節奏,真正能靜心沉下氣一步一個腳印的人越來越少,這樣的品質也越來越少,考生可以就此點做深入論證,很容易將主題升華到全人類的關懷上來,寫得好能有發人深省的力量,寫得不夠好,也至少能在立意上博得高起點的分數。
我上面列的這個層次其實就是所有應試作文的無敵框架,我們從小學作文開始,就是為了一步步達到最後的這個目標,小學寫記敘文、寫日記,來表達自己的心裡的想法,後來知道要有社會責任感,那就要注意社會現象,再後來懂得自我超越,就要關注價值的實現,最後成長為准大學生,要擔起建設的重任,所以要以世界和平為美好願景,關懷全人類的喜怒哀樂。
希望能幫到你!
Ⅳ 2010上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立意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題材料范圍很大,審題的角度也很多。
考生可以從眼前與長遠的角度考慮,針對那種目光短淺,缺少長遠考慮,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甚至後代的現象來寫;可以從生態平衡角度考慮,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實行可持續發展來寫,可聯繫到渤海灣休漁季、科學捕撈等事件來發揮;也可以從做事心態角度考慮,寫學會等待、不要浮躁、要有更寬廣的胸襟,才能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來寫;還可以從時間的角度去考慮,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過程,小魚變成大魚也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很多人往往違背規律,揠苗助長。
同時,這道題也考驗學生的辯證思維,即「取」和「舍」的關系,若要得到更多的機會,就不要太計較眼前的小利等等;也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寫,比如萬事都要有個「度」,也就是做事不能過度等等。
Ⅵ 2011高考上海卷語文作文該怎樣寫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可以說是該忘記的忘記,該銘記的銘記,可以以敘事抒情的方式寫朋友之間的友誼,可以寫親情。也可以寫自己對痛苦過去的總結和美好未來的展望。思想樂觀積極最重要了。。。
Ⅶ 2015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有哪幾種立意可用哪些材料
可以抄點擊鏈接查看襲2015高考作文新東方在線名師解析視頻http://un.koolearn.com/alliance/clickword?userid=&kid=&url=http://bbs.koolearn.com/t-4378981-1-2.html
這里可以找到答案。
Ⅷ 怎樣才能寫好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上海)
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高考)語文卷最後一題或幾題(包括小作文),一般滿分為60分。
題型
1 命題作文 2 半命題作文 3 材料作文 4 話題作文 5 新材料作文(近幾年興起)
一般要求
1 立意自定 2 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 3 題目自擬 4 不得套作,不要抄襲 5 不少於800字
特點
主要內容:叢書主要圍繞畢業生怎樣復習作文、怎樣把握命題趨勢、怎樣訓練寫作技巧、怎樣收集和運用最新素材、怎樣在考場寫作時打動閱卷老師等內容而編寫。 突出特點:叢書的主要特點在於全面、權威、高效、實用,將中高考作文相關的難點、疑點、重點用一本書完全解決。書中既有權威專家的命題分析和預測,也有經典滿分作文示範;既有細致的寫作方法指導,也有最新最熱的寫作素材和運用技巧,從不同的專題、不同的角度對中高考作文進行一一剖析、講解,力求全面解決學生考場寫作的一切問題。有了這樣一本空前全面、完整、濃縮的應試指導書,應考學生一般就不再需要其他的寫作輔導資料了。 使用方法:本叢書可作為畢業班學生系統安排作文復習計劃的指導用書,也可以作為考前沖刺的重點突擊消化用書。非畢業班學生如有興趣閱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Ⅸ 2016高考語文作文上海 怎樣分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上海卷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Vix評說:
今年再次採用材料作文的出題方式,應該又是上海考試院創造的一個新記錄了——連續兩年出材料作文,恩,噶噶苗頭來看,明年會是什麼題型呢?
在上一篇09年的作文點評中,我已經指出了材料作文的特點和作答要領,即話題可供發散性思維的空間較大,並且一般材料能引申出的道理和觀點很多樣化,這可以為不同思想層次的考生提供構思選擇。
來看今年這題。
首先讀題,這一關肯定很多人悶掉,為啥,因為孟子那句話裡面有大家不認識的字!但是!這是噱頭!就像政治分析題上來喜歡描述背景蓋大帽子,但是重要的點有用的信息都在段末一樣,這句的重點在「意思是」後頭。我推斷一下各路考生的思維方式,估計能有以下幾種理解:
1)絕頂白痴型考生:哦,題目里說丹麥人釣魚帶尺子,說明丹麥人很細心。
2)絕對民族主義考生:切,丹麥人有啥了不起的,阿拉孟子也有同樣的道理的喏。
3)稍微戇憨憨考生:沒看懂,丹麥人幹嘛說要讓小魚長大?哦,孟子說得有道理,因為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4)腦子短路型考生:為什麼會有更多的魚?
5)思維跳躍型考生:說到尺子嘛,必定跟度有關,哦,原來是要我們說生活中的度!(這一點可以作為立意來構思,但比較平庸)
6)一夜沒睡好的考生:題目說道理貫穿在我們生活中,那我就寫我和爸爸一起釣魚的事情……
……
不一而足。
當然,還有兩路考生還沒列出來,有一路是會寫作文——起碼是會寫應試作文、懂得考試技巧的學生,另一路是天生作家型,就是靠天賦行雲流水下筆成章的人才。這兩類學生就是一類卷二類卷的主力軍。
題目中所涉及的這個故事,其實在近幾年非常流行,新聞里也常播報,一般用來反映可持續發展的相關道理,即:漁民們捕到小魚後會將其放生,等到長大了再捕撈,這樣可以保證魚塘的生態平衡和漁業的永續發展;還有就是,有些漁民為了掙錢或者是收成不好,迫不得已將沒長大的小魚也撈起來賣了,惡性循環。所以個人認為,這個題目源於生活,有助於寫得高於生活。
那麼有哪些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中」呢?從高考作文關注的點依次有:
1)保護生態環境,注重永續發展——現實層面
舉例:完全地只能就事論事,很可能寫成生態報告。
2)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要苛求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社會層面
舉例:比如當下很火爆的幼兒輔導班、才藝班,都是不科學的培養方式,與其讓很小的孩子受這樣的束縛,不如等孩子長大一些,知道自己興趣在哪裡,再作選擇也不遲。這樣收獲的不僅僅是區區幾張獎狀,更可能是一生的追求和術業專攻的成就。
3)過分貪婪、短視將導致惡果——人性層面
舉例:商業社會難免利益為先,但過分貪婪什麼都想抓如囊中連蠅頭小利都不肯放過的人,是得不到好結果的。諸如貪污腐敗等等時事可以用上。
4)越想得到、或者抓得越緊則失去得越快——自我價值層面
舉例:青少年在追求夢想或者目標時,容易急功近利、涸澤而漁,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以結合自身的實例,加上古、今、中、外百搭的論據,以夾敘夾議的方式(敘盡量少盡量少,議能多則多)成文。
5)最高層次——全社會的人文關懷
當下社會浮躁、務虛、忙碌、容易亂掉節奏,真正能靜心沉下氣一步一個腳印的人越來越少,這樣的品質也越來越少,考生可以就此點做深入論證,很容易將主題升華到全人類的關懷上來,寫得好能有發人深省的力量,寫得不夠好,也至少能在立意上博得高起點的分數。
我上面列的這個層次其實就是所有應試作文的無敵框架,我們從小學作文開始,就是為了一步步達到最後的這個目標,小學寫記敘文、寫日記,來表達自己的心裡的想法,後來知道要有社會責任感,那就要注意社會現象,再後來懂得自我超越,就要關注價值的實現,最後成長為准大學生,要擔起建設的重任,所以要以世界和平為美好願景,關懷全人類的喜怒哀樂。
Ⅹ 2014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思路及範文
【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題目評價】
2014上海高考作文題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氣質,一直延續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間,靈活、開放。題目與前年「心靈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對學生結合關鍵詞語與材料整體發揮辯證思維進行審題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對當下生活的關注。
這個題目總體比較容易,和平時模擬考中的很多文題都很相近,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寫出新意卻不算簡單。
【審題分析】
從審題角度來看,我們首先要求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然後再抓關鍵詞。這個材料的整體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有選擇穿過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沒有不穿過的自由,所以這里的自由與不自由是在選擇道路的情況下出現的,自由與不自由是附屬於這個選擇的。通讀材料不難提取出關鍵詞「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關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聯想到困難、挫折、人生必須經歷的各種無奈與不快等等。總體來看考生比較容易在看到題目的最開始便想到一些可以選擇的材料。
另一個關鍵詞是「選擇」,矛盾在於「選擇」和「不能選擇」。我們可以做出很多選擇,例如人生該如何度過;但是我們又不能選擇生老病死。
綜合兩組關鍵詞來看,「自由」在於自己能否作出「選擇」。
類似的很多話題在孩子們平時的練習中有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這個關鍵詞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哲學和政治,擅長這一學科或對此感興趣的學生比較容易寫出深刻性。
【寫作內容】
從寫作內容分析,這個材料依然要求學生由內而外的思考。學生考察這個材料的思路應該是從自身角度出發,體會這樣的感受,然後再由自己及別人、及社會的思考,他關注的必定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導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會的思考,所以這個材料需要學生較多的積累進行寫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氣之作、深刻之作。
比較容易聯想到盧梭的「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自由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不自由。
可以聯想到法律。自由和民主不是百無禁忌,必須在規則下有序進行。
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度過人生的道路和方式,但我們也必須經歷生老病死。
【趨勢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契訶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
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2012年上海高考】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2013年上海高考】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不盡相同。
【2014年上海高考】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綜合前幾年的題目來看,近幾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均為思辨類作文。且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考生們不僅要聯系自身反觀當下,似乎還需要對一些哲理有一定的體會和思考。
上海作文以09年為一個標志性轉折。那年是說鄭板橋的事例,結果造成一定審題的障礙,考生感覺困難重重。因此10年作文是一個反彈,是這幾年來最簡單的一個材料。材料中的兩個事例的指向性是同一的,考生無需考察兩個事例的區別,所謂兩個事例,就是一個事例,不過,命題者是把發展觀放到全球視野下進行考察而已。11年的作文,就有了一定變化,他的思辨性變強了,給出了兩個意思相反的句子,要求學生深入思考。
而12年的作文題,可以說是真正成熟的上海作文,其地域特色、思辨特色、清新風格就此形成。微光,需要進行思辨考慮,需要考生由自己及別人、由內而外的進行思考,不僅要考慮到自己,還要考慮到別人。材料中隱含的條件也比較多,比如放棄自己身上微光的原因是「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這個是我們寫作時要必須考慮進去的。也就是說,材料在開放之外,內含的限定性條件增多。那麼13年的作文是這個延續,體現的就是這個思路,重要的事情以及更重要的事情,進行思辨思考,結合自身以及社會。所以,上海作文的穩定就在這兩年體現的特別明顯:自我與社會聯系,思辨性突出,觀察自我以及思考社會,我對自己的關注就是對社會個體的關注,我不僅僅屬於我自己,我還是社會的一員。
題材貼近生活,關注社會是上海高考作文堅持的命題思想。所以學生要善於由「內」而「外」,以自身的考察為入口,以社會的思考為出口,以對身邊事實的關照為基礎,結合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結論。因此,明年作文,我們可以預計上海依然會延續這個成熟的作文命題風格,這也是新一屆高三作文備考的重點所在。
我是精銳的語文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繼續追問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