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個隱隱約約的人的身影。我走進一看,哇﹗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回的眼睛。居然是李白在我的面答前。只見李白他二話不說便讀起了《怨情》這首詩:「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李白讀完詩後我便問道:「李白您是什麼時侯,什麼心情才想到這一些詩句的?」李白唉聲嘆氣的說到:「這是我棄婦怨情後寫的詩。」我見李白越想越難過,就便跟他說:「我們就不說這一些難過的事情了。」對了,我還有事要問您呢?我說:「您的一些詩是怎麼樣寫成的?」李白說道:「這一些詩有的是在懷念家人的時侯寫的,有的是在遊山玩水和遇到的朋友幫他們送別時而所寫的。」原來您的詩就是這樣寫成的。對
B. 想要高考語文高分作文中的那種寫李白、蘇軾、陶淵明、屈原等等的那種優美文段。
(雖然這是初中寫的,不過也符你要求吧)每種花,都賦予著不同的品性;每個人,都有花兒獨特的心靈 。
日薄西山,飛鳥相還,東籬之下,陶淵明手採菊花,悠然度日,這是他的理想生活,遠去了車馬之喧,遠去了爾虞我詐,面對著鍾情的菊花,真意無須言語,就讓它們,濫在這東籬的菊花下,留在傳世的芬芳里…
唐朝時的菊花似乎更有一層深意:當唐朝的百花俱已枯萎,凋謝,這時,菊花的香氣卻彌漫了整個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獨自頂御嚴寒。內涵之意不必言表…
刀鋒、血雨、冷劍。帳內的她,含淚默笑,這笑,容括著萬解情愁。她,猶如一隻火玫瑰,被鮮血浸染著,卻無比鮮艷而傳神。哦,好一曲霸王別姬,繪出了世間的萬般情愁,奏出了玫瑰傲然凜冽的本性。
周敦頤的菊花,更是讓人敬仰。在污濁的塵世中,誰能讓自己超然度外,我們不是陶淵明,只能留戀與回憶純真了。所以,我才更加喜愛菊花,喜愛它的出淤泥而不染,喜愛它的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和讓人不可褻玩的威嚴。不可捉摸的美,留在了夏日酷暑中。
在現代生活中,花,總是被人當做盆景種植起來,而有人,卻依舊能領略到花兒的心,體會其中所蘊藏的感情。
紫藤蘿花,想必會讓人想起宗璞的《紫藤蘿瀑布》,那如同生命流淌的紫藤蘿,如同蘇軾對酒當歌的明月,包含著對親人最為真摯的思念。開的旺盛,生生不息。
《爸爸的花兒落了》講述了一個愛花的父親,不幸去世的故事,讓我記憶深刻。那朵父親的花雖已枯萎,卻永遠種在了她的心裡,因為它收藏著一位父親,對孩子最真摯而深刻的愛,也收藏著孩子對於父親最感恩的愛,直到永遠.
有首歌名叫《野百合也有春天》,不錯的,山林中的野花,漫山遍野,更有一種「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意味。像一個巨大的花海畫卷,風吹雨打過後,是更加堅強的心,即使為人不知,卻依舊默默地為大自然增添芳香,駐足於其中,讓人領略最純真的美好。
故有人曰:野花爛漫處,最是銷魂時。
我媽媽對我說,她最愛紫色的蝴蝶花,因為它們真的猶如一隻只小小的蝴蝶,直飛進夢中久別的童年,飄著淡淡清香,美麗而神秘。
而我,喜愛桃花,因為在桃花下,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有梁祝的相知,也有我嬉戲的童年。
雖俱往矣,卻總要回憶。
花兒的心,純凈而深邃,承載著多少人的記憶,寄託著多少人的希望,即使凋謝,可它的品性,永不會枯萎。
C. 描寫李白的作文片段
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正文內容: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千年前疏朗狂傲的笑聲震動一片時空的漣漪,伴隨著那個驚天動地的名字——李白。
蒼穹之上,太白金星。
曾記得么?我們孩提時最先接觸的一首詩就是出自李白之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初讀時,我還是年少稚子,如何能懂這十字所蘊含的深切無奈與愁思?只不過覺得語言淺近,比其他詩作易懂罷了。
如今,翻開一卷卷書,千年的時光在指尖飛速流淌而過。輕輕吟誦每一個字,只為尋找你,歷史長河中的一顆明星。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遙想當年,金殿上你把酒臨風,衣袂飄飄,豪情萬丈,讓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何人有你這般大膽?何人有你這般狂妄?又有何人,有你這般才華橫溢,名垂千古?
然而你也正是因此為佞臣所害,因為一句被曲解的詩受盡讒言,從此仕途潦倒,換其他人,從此筆下僅剩了貶官的愁思之苦。然而你,何曾如那些平庸俗人,寫盡哀情怒懟?又何曾因官場名利紛爭而終日攘攘鬱郁?
你的號為青蓮居士,脫於凡塵,心凈土無穢。是啊,你是青蓮——清凈的,素潔的蓮花啊!你不該存在於這熙熙攘攘的紅塵中,塵世皆俗,會污穢了你這朵素色之蓮,可你依然存在著——活出了自己應有的豪邁狂放。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你始終是這樣不羈的人啊!「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好一個謫仙!「天子,是誰?」你質問,你大笑,你醉了。什麼王侯貴胄,天子老兒,都湮沒在你的一樽酒里,幻化出一個自由自在的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千古一醉,快哉李白!
你如此快樂而不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漂泊四方,你的歸宿又在何處?「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和酒是你唯一的伴侶。在此凄涼之地,你誤把廣寒的明月認作故鄉,舉手、擁抱。也許那清涼幽靜的月宮,才是你憶的歸宿……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何曾照古人。
D. 我遇見了李白 作文600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老師領著我們朗誦起了大詩人李白的詩作,大家都對這位大詩人崇拜的不得了。下課了,我打了個哈欠,再一睜眼,我發現我站在了一個小巷裡,那裡的人很奇怪,單說這衣服,袖子那麼長,帽子後面還有兩根細長的飄帶,有的穿著唐裝、旗袍……我非常納悶,剛才還在校園,怎麼一眨眼的功夫,我就來到了喧鬧的大街上,還碰上這么多奇怪的人,真是鬧鬼!
晚上,我來到了一個花園,正在池塘中央的亭子里睡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我聽見一陣讀書聲,我繼續聽:「舉杯邀明月。」我一看,念詩的那人拿起一支小巧玲瓏的酒杯望著月亮。就在這時,我打了個噴嚏:「啊,嚏!」那人發現了我,用手一指說:「舉杯邀明月,這還有個人!」我立馬說:「不對,不對!」是對影成三人!那人捋了捋鬍子說:「好詩,好詩!」之後又問我:「你是誰?為何到此來?」我說:「我叫劉相禹,我找不到家了,還有,你是誰?為何誦讀李白的詩句?」我乃李白,字太白。我一聽,說:「原來是大詩人李白!失敬,失敬!我心裡想,原來這是唐朝呀!我又問他:「你怎麼能寫出這么好的詩呢?」只見李白雙手背後,拍了拍素袍上的灰塵說:「讀書有三道:心道、口道、眼道,正所謂多想、多說、多看。我又對他說:「大詩人,你知道嗎,你的詩在我們未來非常有影響力呢,你是怎麼寫出900多首詩的呢?」他笑著說:「原來你來自未來呀!我能寫出這么多詩只靠一句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細細的品味了這些話。之後,他又給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怎樣激勵他學習,最後成了個大詩人。過了一會兒,李白從袖子里拿出一本《李白詩選》送給我當見面禮,我也把語文書送給了李白作為回禮。
「叮鈴鈴」上課鈴聲響了,我一睜眼,原來做了個夢!我還在學校呆著!這時老師說:劉相禹同學,你把李白的「月下獨酌」讀一遍。我站了起來,發現語文書不見了,難不成我真給了李白?突然,我拿出一本「李白詩選」,可剛一翻頁,上面寫的全是古文,我看不懂。於是我背了起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這還有個人!」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
E.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
念他的名字,彷彿四壁間酒香滿溢。
念他的名字,胸懷里彷彿擂動著豪氣的鼓。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麼,就暫且放下瑣事的纏繞,讓我們一齊享受這個時刻,與天上的仙人———李白,共醉一場絕美的酒宴。
崇敬李白,為他的詩而醉。「李白斗酒詩百篇」,想起他迷迷糊糊吟詩的樣子,陷入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妙境地,一首又一首的佳作伴著酒香,溢滿天地間,回盪,升華。
李白對大自然自是品嘗到透骨透心,釀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釀出了「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秀美,釀出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俊美,釀出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澎湃,讓人們無不為大自然而折服,更為李白的妙筆生花而嘖嘖贊嘆。
之所以從小就開始背李白的詩,是因為他的詩無不給人幻想的美。坐時光機,穿越千年的歷史,回到唐代,看大師提筆揮毫的如痴如醉;看大師飲酒作詩的愜意舒適。在李白字里行間,我們看到他的生活,似乎除了離別友人的惆悵,就再也沒什麼事可以灑淚痛徹心扉,也許這與所處的時代有關吧。像大多數人一樣,生活在一個極盛的時代,無疑是幸福的。這同時給予了他極大的創作空間,流水般悅耳的詩句,鳥鳴般怡人的情感,使得多少人迷戀他那誇張而浪漫的詩句,與杜甫、白居易相比,我之所以更喜歡李白,是因為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無與倫比的絕唱。
一邊讀他的詩,便看見李白一邊捋著鬍子,美滋滋地眯著眼,然後將身子輕輕地飄過去,嘴裡念念叨叨,或是舉起酒杯,對月起舞。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字字句句,如山間飛落的瀑布,如沙漠里挺立的胡楊,就這樣流傳千古。他回味著出口成章的詩句,想必他也不無自豪吧?而我呢,就徹底被他的詩句所迷惑,崇敬他的才華,崇敬他的人格。低聲念他的名字,我看見水月輕晃,連死亡也因為他而柔美浪漫。李白在中國人心中,已不僅僅是個詩人而已,他變成一則如風的傳奇,睜開不得現實的眼睛。
好一個詩仙———李白,讓我崇敬得五體投地。
F. 要寫李白的作文(500字)
《尋李來白》
一提到自李白,大家並不陌生。他所謂一代文豪,天上謫仙。每當讀到李白的詩,我的心就好像長了翅膀,回到了幾千年前的唐朝。
黃河邊,敬亭山,無不留下他的足跡。本有先天之才,卻無奈前途曲折,本有豪情壯志,卻無處施展,不低官場腐敗。這樣一個壯志難酬的人,他的心一定會很郁悶吧?所以,明月成了他當時最忠誠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感慨,「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的天真,「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的不舍。
因為政府的腐敗,他開始一路作詩,一路狂飲,放盪不羈,這就是詩仙李白,唐詩上充滿了強烈浪漫主義的不朽傳奇。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感觸越來越深,這才意識到,我錯了。他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一個扞衛者,他用筆來書寫自己的人生,用文字扞衛自己的品格。在他眼裡,一切功名利祿都比不上自由對他的吸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本以為他很苦悶,但是沒想到他卻這么樂觀。我終於懂得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內涵。
李白,為唐朝歷史填上濃厚的一筆。
G. 一篇有關蘇軾,李白的作文
獨上高樓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題記
曾經以為,古代文人的生命會簡單而明了,時代賦予他們簡明的期望:入相出將,封妻蔭子。然而,是誰?偏偏要拋開那些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為自己的人生另擇一條路?
一、李白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鰲客么?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悅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脫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於青崖之間。
於是你註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是「揀」盡寒枝終不肯棲的寒鴉么?是舉杯邀明月的飲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場的痴漢么?
在那個「群星薈萃」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韜光養晦,游戲筆墨罷了,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於黑夜的眼睛,你註定要承受官場和文壇一齊潑來的污水。
而我只看見你青青的竹枝,腳上的芒鞋,被雨淋濕的脊背,你的笑容從容灑脫,你的眼中只有秋風綠水泛清波。
你堅守著自我,從而達到讓後世永遠仰望的高度。
三、辛棄疾
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的江南遊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么?是不啼清淚長啼血的悲鳥么?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
一邊是「斜陽正在,煙雨斷腸處」,另一邊卻是「香車寶馬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黃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韞英雄淚」;你期待,「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開遍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詩;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撫琴而長吟;在明月下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世俗的期許,在青山綠水間吟哦著流水般輕揚的詩句。
著一襲單薄的長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進了歷史,從遠古走來,從發黃的線裝書里走來。是你們,因為獨上高樓,堅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護了永恆的精神家園。
在那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時代,是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了世俗的期許,守護了自我,於是守護了歷史的期許。
點評:
在這個世俗功利的時代,我很欣喜地看到了一株幼苗以文學清泉滋養灌溉自我的堅守姿態。
讀罷全文,只覺一股濃濃的書卷之氣充盈其中。作者憑借自己深厚的文學積淀,以優游從容的氣度,信手拈來李白、蘇軾、辛棄疾三位詩詞大家的詞句,用簡練而富有文學韻味的語言,傳神地勾勒出了這三位歷史文化名人背離他人期望、守護自我認識、超越凡俗、遺世獨立的不朽風骨。薄薄紙頁之間,傲然的青蓮、超然的東坡、憤然的稼軒,穿越歷史的風塵翩然而至。
獨上高樓者,是寂寞的,但更是美麗的。同樣,在我們這個越來越急功近利的年代,熱愛文學者是寂寞的,但更是值得嘉許的:「讓熱愛語文的學生得高分」,
這篇作文的滿分結果正踐行著這樣的觀點。
H. 有沒有關於李白的作文
有那麼一個人,站在中華燦爛文化的山峰之巔,身披一片明月,腳踩大唐盛世,手執酒壺,衣袂飄飛。他的詩豪邁奔放,飄逸出塵,意境奇妙,有著驚人的藝術想像力,所以他是世人心中的詩仙。他的才華不容置疑,更難得的是他在世俗面前不畏權貴的反抗精神和率性灑脫的真性情。他就是我的偶像——李白。
那日科舉考試,他被皇帝寵臣高力士百般羞辱拒之門外。說他只配給自己提鞋,不配入朝為官,李白憤然拂袖離去。後來某日金殿上,滿朝文武面對一封西域文書束手無策不得其解。突然有人想起生在西域的李白,或許可解,玄宗忙命人傳。彼時喝得爛醉如泥的李白被帶到金殿上,輕松地便將書信翻譯了出來。當玄宗讓他回信時,他卻要求讓皇帝身邊的紅人大宦官高力士親自為自己脫鞋伺候,玄宗無奈答應,李白這才著手回信期間高力士一直提著李白的靴子,滿臉通紅羞惱難堪地立在李白身後。詩仙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李白的率性灑脫,更是讓我對他念念不忘。無論是得意時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萬丈;還是失意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樂觀;又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凌雲壯志;都讓我明白了做人也好,做事也罷。傾情盡力隨心而動,才能暢快灑脫的活出真我。
李白將這一生的喜怒哀樂都盡情揮灑在詩句里,宣洩在美酒中。「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他這高興就大笑,悲傷就痛哭,興起就揮毫潑墨詩興大發,感懷就舉杯痛飲一醉方休的快意人生,羨煞多少這世間凡人。沒錯,我的偶像就是你——快意人生的李白!
I. 關於李白的作文
(一)在群星燦爛的唐代詩歌的天空中,李白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個星座。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上,李白也是最偉大的幾個詩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羈的個性,排山倒海的氣勢,出神入化的想像,生動自然的語言,創造出一片雄奇瑰麗、五彩繽紛的詩境,使他成為繼屈原之後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成為豪放派文學最優秀的代表。凡是有點中國文化基礎的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以隨口背誦幾句李白的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聲,白波九道流雪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詩人的豪情逸興,如同滾滾大江,長流天地,長流人心。
此刻,我想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情是那樣豪邁,格調是那樣輕快。可是,你能想到么,這首充滿生氣和文采,給人愉悅和振奮的詩,卻是李白晚年之作,是他五十九歲時以衰病之身寫下的作品?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標志著「開元盛世」結束,使大唐王朝從此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56),叛軍攻佔長安,玄宗倉皇逃往蜀中,太子李亨自行即位,是為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國家的危難,人民的困苦,使隱居於廬山的李白寢食不安,他渴望投入平叛的戰斗之中。這時,永王李璘奉玄宗之命,以抗敵平叛為號召,在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起兵,率師東下,並一再派人邀請李白入其幕府。李白出於一片愛國熱忱,慨然接受了永王的邀請。在這羽檄交馳的戰斗氛圍里,青年時代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又在他的胸中鼓動,他把自己想像為在淝水之戰中指揮若定、大獲全勝的東晉宰相謝安(字安石),樂觀而自負地唱道:「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然而,永王李璘卻企圖乘機擴充自己的勢力,與其兄唐肅宗發生了矛盾,不久就被肅宗的軍隊所消滅。這一來,一心殺敵報國的李白竟莫名其妙地成了「叛黨」,被投入潯陽(今江西九江)監獄。經人營救出獄以後,又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這時,李白已經五十八歲。接踵而來的殘酷迫害,數千里艱險坎坷的長途流放,使這位一向樂觀豁達的老人倍感辛酸。在凄風苦雨的流放途中,他曾悲憤地寫道:「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但是,李白畢竟是李白,盡管屢遭挫折,身陷困境,卻改變不了他的一身傲骨、滿腔豪情,消磨不了他的濟世壯志、愛國熱忱!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縣),遇赦獲釋。懷著意外的驚喜,他立即乘舟東下江陵,並在歸途中寫下了這首名作。
大多數讀者可能都是在少年時代就記住了這首詩,並從此牢牢銘刻於心。「朝辭白帝彩雲間」,多麼明麗的景色;「千里江陵一日還」,多麼迅捷的速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更以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把舟行之輕快與詩人心情之暢快融為一體,寫得既空靈飛動,又富有哲理,令人悠然神往,堪稱千古名句。整首詩明白曉暢,琅琅上口,帶給人濃郁的詩情畫意,使與詩人相距一千幾百年的少年讀起來也毫不費力。那時,你幼小的心靈,一定充滿了對這位才氣橫溢的偉大詩人的敬仰和羨慕。
不過,當你有了一定的人生體驗,又了解了李白寫作此詩的來龍去脈以後,再來細細品味這首詩,你的感受必定會有所不同。「朝辭白帝彩雲間」,不僅寫出了清晨明麗的自然景色,而且烘託了詩人擺脫流放苦境的愉快心情。「千里江陵一日還」,固然寫出了輕舟順流直下的迅捷,更寫出了詩人向苦難告別的急切。「江陵」並非李白的故鄉,此時的李白,已是孑然一身,無家可歸,不過暫借江陵棲身而已。這里的「還」字,無非表現了一個垂暮老人從長流夜郎(在唐代尚被視為蠻荒之地),死無葬身之處的噩夢回到能夠正常生活的世俗社會的些許欣慰,由悲轉喜,喜中含悲,可謂意味深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既是寫實,又帶有象徵意義:讓權貴的誣陷、小人的誹謗都像那匆匆而過的猿聲一樣拋在腦後吧,詩人的心中還燃燒著希望之火,還將繼續奮力向前!事實也正是如此:在他回到江陵之後,還時時想著為國家效力。直到六十歲時,聽說叛軍氣焰復熾,平叛名將李光弼出鎮臨淮,他又主動請纓北上,可惜因病半道而返。此後,貧病交加的詩人依靠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勉強維持生計。寶應元年(762),六十二歲的偉大詩人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回顧詩人艱辛的晚年,再反觀《早發白帝城》這首詩,你當然仍會敬佩詩人那揮灑自如的天才,但你更會被詩人那至老不衰的浪漫主義豪情所震撼。正因為如此,有過李白那樣流放邊遠地區的經歷、並從李白詩中吸取過營養的明代著名蜀中詩人楊慎(楊升庵)極力稱贊這首詩「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確實,像李白這樣畢生充滿自信,歷經磨難而豪情依舊,始終保持著高亢而嘹亮的歌喉的詩人,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是極其罕見的。與李白同時的傑出詩人王維,年輕時也曾寫過一些豪邁的詩篇,留下了「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被人廣泛傳誦的名句。但經過一番宦海風波,他的豪情便大為消減,轉而專意於恬淡清麗的山水田園詩的吟詠,後來更是「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只有李白,哪怕被嚴酷的現實碰得頭破血流,被明槍暗箭弄得傷痕累累,卻一如既往地昂著高傲的頭顱,唱著豪邁的詩章。這驚天動地的豪情,來自酷愛自由的天性,來自沖決一切羅網的勇氣,來自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乃是中華民族偉大氣魄的突出體現。
李白豪邁壯麗的浪漫主義詩歌,將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傳統推向了新的高峰。還在李白在世時,著名詩人賀知章便驚嘆其為「謫仙人」。與李白齊名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對他深懷敬意,推崇備至:「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繼杜甫之後,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對李白十分尊崇,並將李白與杜甫相提並論:「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人們仰慕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可望而不可及,將他尊為「詩仙」。一千三百多年來,李白的詩風沾溉了歷代詩人,流播於五湖四海,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值得中國人民永遠引以自豪,巴蜀兒女當然更應為此而驕傲。
李白——巴蜀人民的傑出先賢。
李白——中華文化的光輝代表。
(二)李白是一個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文明;李白是一個詩人,也只有詩歌的國度能締造李白的不凡來灌溉茫茫無邊的詩歌之土。時勢造「英雄」,也只有唐代,這個空氣中也彌漫著詩香,土地里也耕耘著自由的時代。締造了超然的李白;締造了狂放的李白,更吸引著我走近李白。
唐代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峰,李白則是峰頂的一塊堅石,偉岸而不可動搖。唐代是中國詩壇的長江與黃河,李白則是浪尖的一股勁流,兇猛而不可阻撓。失去了巨峰基墊的堅石,擁有不了自身的偉岸;失去了巨浪烘托的勁流,擁有不了自身的兇猛。於是我們瞭然失去了時勢後盾的「英雄」擁有不了自身的不凡。
唐代的歷史環境締造了超然的李白。「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自認為是老子李茸後裔的李世民來了,騎著那昭陵六駿,如一陣風,興盛了「站在九天絕頂看人間」的老莊道家,興盛了自魏晉至南北朝便勃興的佛教。沒有過往的思想芥蒂,沒有過往的言論束縛。於是,李白也插上了夢想的羽翼在自由的天空飛翔。他是「其翼若垂天之雲」的大鵬,不屑於做儒家的信徒;他是「雙晴曜宿,六翮垂雲」的大鶚,昂首觀宇宙把視野擴大到最大限度。他是雲,必須飛到天頂去探測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須奔何大海去揚起海上的狂濤。於是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用超然物外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哀苦。生活的超然使他耐得住身為百姓的凡,受得住皇帝召見的喜,挺得住無情流放的悲。詩格的超然使他寫得出岑參、高適大氣磅礴的邊塞詩「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使他寫得出王維恬靜優美的山水詩「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成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使他寫得出孟浩然寫意田園的田園詩「跪進雕胡飯,月光明專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更使他寫得出獨絕古今,無人匹敵的《將進酒》等等。宋代詩歌評論家嚴羽,說別人寫詩是用筆一句句寫下來,李白則只要把心裡那股氣一張口噴出來就行了。我想這就是我看到的時代造出的超然李白吧!
唐代的政治環境締造了狂放的李白。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李白昂首挺進皇宮。但他畢竟是完全生活在夢中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是失望。他不明白只有詩人屈從政治家,斷沒有政治家屈從詩人;他不明白唐代的政壇需要的絕不是一個夢化了的詩人,更不是一個不可一世的詩人。於是,他叫喊出「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他吶喊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想的羽翼一次次被無情地傷害,現實的荊棘一寸寸不停地蔓延。是累了還是倦了?你停下了曾想憧憬的一切一切。但政壇的失意成就了你詩壇的得意;無盡的躊躇成就了你無邊的自由。你明白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你明白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你奔跑,從那現實的荊棘奔向無邊的草原;你狂放,從那沒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到完美的不容絲毫卑屈的人格。狂放的你,眼裡的長江是「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眼裡的黃河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未必真那麼險峻的蜀道也「噫吁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算不得多高峻的天姥山也「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狂放的心智,狂放的李白,我想這才是我看到的時勢造出的狂放李白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這是李白,站在巨峰頂上遙望的李白;挺在巨浪尖前進的李白;超然狂放的李白;我走近的李白,我想更是唐代締造的李白,時勢造「英雄」,詩場「英雄」的李白。
(三)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李白是獅子座的。因為我是獅子座,而我又喜歡李白,所以總希望能硬扯上點關系,好象這樣就沾到什麼光似的。但我也不是沒有根據!李白的大氣、灑脫、豪放,幾乎目空一切的傲慢,哪一點都像極了。這讓同為獅子座的我羨慕又嫉妒,明顯地,羨慕大於嫉妒。
「鳳凰雖大聖,不願以為臣」。哪像其他那些酸文人,被貶後就成天鬱郁寡歡,怨天怨地。
李白自小才氣過人,年少時就辭親遠游,事業路上可謂扶搖直上。賀知章說他「子謫仙人也」。唐明皇見了他的詩後對他又盛湯又送錢,這都是古代的。現代更不得了,法國總統希拉克去年來華時說:「李白和杜甫屬於同一時代的,都是偉大的人民詩人,我都很喜歡。但我對李白更有特殊感情。」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深受江陽我的賞識,開玩笑!
他詩仙的名號氣死徐志摩,急死毛澤東,古往今來始終是無法逾越的高高高高峰,而且我覺得他還無形中完成了對中國旅遊事業的宣傳工作,如果李白能活到今天,肯定是中國旅遊形象大使。他毛筆一揮,大好河山浮然紙上,讓我們跟隨他的詩句,用眼睛走路,用心靈游覽,踏遍神州。他筆下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筆下的天門山「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他筆下的三峽「巫山夾青天,巴山流若茲」;他筆下的黃山「風生萬壑振空林」 !
雲游四海,對酒當歌。這樣的李白原來自己也頓覺心胸開闊,不過遊山玩水的背後當然少不了背井離鄉的哀愁。說到鄉愁,就不得不提一下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的流行趨勢幾千年來居高不下,上至八旬老人,下至黃毛小兒,影響力直逼SARS。身為中國人,可以不知道比爾·蓋茨是掃地的還是種田的,可以不清楚喬丹是長發還是光頭,但絕不會不熟悉《靜夜思》是李白寫的。
《靜夜思》是李白寫的,但李白寫的不止是《靜夜思》。豪放的他卸下俠骨,柔情也不少。「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情景交融,詩里飄出酒香,透出月光,無一字提及思鄉,卻字字隱著心中的掛念。的確哀,但一點也不衰,李白還是李白,無論是哪個李白都是不卑不亢的,誰讓他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李白呢?只是有些孤獨吧!「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迷戀李白的詩,就像李白對月亮的迷戀。就沖他李白的大名,讓我背起來心情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值了!
(四)「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小時候,爸爸常教我讀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他對我說:「這些詩句都是唐代的一位大詩人寫的,這位大詩人的名字叫作李白,李白?這一個陌生的名字從那時起便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腦海中。
當我再大點的時候,爸爸又對我說:「鐵棒磨成針」的故事,這個故事也像詩歌一樣,飄進了我的心中,一起飄進去的,還有我對李白的一絲嘲笑:原來李白也那麼淘氣!
隨著我的成長,我所接觸的李白的詩也越來越多,好奇心驅使我去了解李白:李白,字太白,號清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他官至供奉翰林,卻因性格孤傲,不為權貴所容,於是他將一腔的熱血投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之中,寫下了許許多多的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締造了古代積極浪漫主義的文學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批判繼承前人傳統並形成獨特風格。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當我在外旅遊時,我總會想起李白的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句詩很好的表達了我對故鄉的懷念。不知在幾千年前,李白是否是因觸景生情而寫下來這首詩。
當與朋友分別時,我總是想對朋友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詩蘊含了我對朋友的無限不舍,也許在百年以後,還有人會時常吟誦這詩句。
當我面向黃河,我總會仰頭大聲地朗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的浩浩盪盪,一瀉千里,全在詩中表現出來了。
李白孤傲,對榮華富貴毫不在意,李白灑脫,落得個詩仙美名,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脊樑。他的傲骨,他的超凡,是一般人遙不可及的,他的詩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是文學史上的「常青樹」!
望採納。
J. 感謝李白語文作文
飛機晚點了,八點半才到首都機場,匆匆趕往酒店。明早還要接火車,一定要休息好,不能倒下。不過,在飛行中還是有了一個收獲,看到了一抹夕陽,胭脂般鮮紅。
身體還是不太舒服。喉嚨還痛,好像還感冒了,坐在飛機上不住地出虛汗,有點頭暈。一個小時四十分鍾,只反復讀了一首詩。
是李白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是李白詩歌中我最喜歡的一首。這首詩並非作於李白最得志的時候,而恰恰是他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之際。然而,這卻是精品中的精品。沉醉之中,那種與生俱來的豪邁奔放與樂觀好強展露無遺。這是對自我的張揚,也是對尊嚴的贊美。
上學的時候多次去過採石磯。採石磯在安徽馬鞍山,是「長江三磯」之一,也是傳說中李白撈月、失足溺水之處。那裡有一座李白張開雙臂、意欲撲月的雕塑,每次我看見,都不覺感嘆詩人的傲岸不羈。天才往往鬱郁不得志,然而只有在壓力中他的所有才情才會噴薄而出,宛如冰雪中冬梅的怒然綻放。「憤怒出詩人」啊!
在微恙中讀這樣一首詩,只是想張揚有些低沉的心境。體味詩仙的那一份豪邁,彷彿會把病痛驅走。
豪邁不一定在醉意中。
李白贈我以詩篇,我將豪情御鬼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