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當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教學重視知識學習,忽略了情感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教材中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文章,不僅有利於增進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且能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人文情感。但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重視對文章內容、結構的分析,卻忽視了通過文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這種僅僅傳授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難以對所學的文章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語文教學內容過於單一
導致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單一化的因素有很多,但總體上來說,造成這種結果的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首先是主觀因素,比如教師僅採用課本提供的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沒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很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其實是客觀原因,主要包括教師的語文知識儲備不足,語文教學課時不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
(三)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同,教師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僅僅是按照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為標准,對一些知識點做簡單的講解,那麼就會使一些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很吃力。比如《鴻門宴》中,對「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這句話進行翻譯時,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和一些文言文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就存在理解上的差異。因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上的不同,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仔細講解,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高中語文課堂缺少活躍的氛圍
教師在教學時要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是課堂學習氣氛不活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積極。要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比如老師在課文《聽聽那冷雨》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來領會內容,然後再對作品進行分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高中語文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改進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些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活動單調乏味,學生無法從學習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日常教學中多總結經驗、多思考。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結合現實生活,豐富課堂授課形式,使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針對高中語文課堂忽略情感教育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文章內容的思想情感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比如關於《前赤壁賦》一文的教學,語文教師除了按照大綱要求對一些知識點進行講解外,還可以把景物描寫和作者之間的情感融合起來講解,分析文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情景,使學生能夠對蘇軾的歡樂情緒有更深的理解。
(二)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前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學故事,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引入一些適當的教學內容,比如多為學生講一些名人軼事,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高中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語文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教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時,可以對作者的生平事跡進行講述,也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讓學生對作者有更多的了解,學習作者面對困難挫折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不僅能讓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起來,而且能促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三)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原因,盡管是相同的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同的。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用純粹的灌輸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不太重視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因而實際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而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四)活躍語文教學課堂氣氛
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主要看教師能不能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教師也可以創建學習小組,組織學習活動,從教學內容中選擇一些合適的課題,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情景再現。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為了改善高中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後,才能針對問題採用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② 如何走出高三作文教學的困境
正作文能最直接、最明顯地反映 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它是語文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課改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作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作文教學面臨著諸多尷尬
③ 作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注重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
以往的寫作教學只重視寫作知識的傳授,如在寫作課上講一些寫作方面的理論,解釋概念以後,舉個事例了事。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自然也聽得非常認真,似乎有所收獲。可是學生依然寫不好作文,原因何在呢?這是因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或者說,輕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的養成訓練。這種訓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進行與字、詞、句、篇以及寫作知識有關聯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即培養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二是進行與寫作過程有關的認知能力的訓練,如觀察、想像、分析、概括等的能力。只有進行上面兩個方面的訓練,糾正以往教材的體例,糾正教師講課的程式,作文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實際效果。
二、注重「外顯行為」,忽視「內在因素」。
跟以傳授寫作知識為綱的教學模式相適應,傳統的寫作教學在方法上往往講述各種「文體」的特徵,如「應用文」,則講述「應用文的含義」、「應用文的特點」、「應用文的類別」等,然後要求學生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加以強化。這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強化」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體現,目的是通過強化訓練形成學生能力。但這種方法訓練的只是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說,寫作過程是涉及寫作個體的多種心理活動,一個寫作個體的寫作能力不僅與他的語言運用能力有關,而且與他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以及價值取向等內在因素也有關。所以,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強調對個體「外顯行為」的強化,而忽視個體的「內在因素」的行為主義的訓練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一旦條件發生變化,習慣於範文模式,也就是說,習慣於模仿和套用現成的模式,面對要求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的寫作活動,寫作個體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們說,這種注重「外顯行為」,忽視「內在因素」的訓練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注重「寫作」,輕視「說話」。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裡面有個『語』字。如何聽他人的話,如何更好地說自己的話,正是語文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的。」小學語文教學法專家高惠瑩也說:「作文應包括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培養學生作文的能力,具體地說,即教兒童學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由此看來,我們應該重視口頭作文的寫作。其實,從整個寫作過程來看,「聽」和「讀」是信息輸入寫作個體的過程,而「說」和「寫」是寫作個體信息輸出的過程。寫作個體不論是「說」還是「寫」,都要求個體經歷一個思考的過程,即構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個體要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確定表達中心、選擇適當方式以及表達的順序等。實際上,「說」比「寫」對於寫作個體而言,往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要求個體思維必須敏捷,反應必須迅速,要求個體根據環境的要求隨機應變、見機行事,迅速作出反應。因此,進行說話訓練,提高說話能力,是寫好文章的基礎。所以,只重視「寫作」而輕視「說話」的方法,實際上不僅會影響寫作個體口頭語言的交際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個體的寫作表達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應該把「說」和「寫」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共同提高。那種把「說」和「寫」對立起來的教學方法是錯誤的,是不符合寫作教學規律的。 四、注重「理論」,忽視「情感」。
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寫作「理論」、「理性」,或者說「規律」、「方法」的講授,而忽視寫作個體的「情感」、「思想」這樣的重要因素。如教師只講授如何選擇材料、如何提煉主題等,而不培養學生的情感,使之有感而發。
五、重視「內容」講解,忽視「情境」創設。
教師重視對寫作範文從「文字」內容進行講解,而忽視範文里所描繪的「情境」的創設。如一些教師在分析範文時,都是按照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段落大意、內容分析、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六大塊進行講解,而沒有利用創設「情境」、環境烘托形成真實的氣氛,以激發寫作個體的興趣。命題寫作也是如此,教師既不考慮盡量地選取貼近個體日常生活的材料,也不考慮個體的情感世界,自然也不創設跟題意有關聯的真實情境,這樣的結果,就使得寫作個體對題目無從下手,逐漸失去寫作的信心。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個體的興趣,觸發寫作個體豐富的聯想,鍛煉寫作個體的形象思維能力,使寫作個體自然地產生寫作慾望,從而寫出好的文章。
④ 如何走出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
高三教學調研前,教研員召集我們幾個語文骨幹老師開了個座談會。完成了會議的既定議程後,幾個老朋友把話題又回到了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這個說國家不重視漢語教學,那個說現在學生語文基礎已經一灘糊塗,有的說現在學校最不重視的就是語文。大家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莫衷一是,很不滿意。確實,面對高考,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越來越來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首先是讓位於數學教學,然後是讓位於英語教學;在一些應試教育走向極端的學校,語文教學甚至讓位於化學、地理教學。時至今日,高尚的母語教育風光不再。如何走出這一困境。我認為主要是提高學校、學生、老師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學校應該深刻認識到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學校的管理者和其他任課教師不重視語文,主要是受「升學率」的影響。在許多地方,「升學率」仍然是關繫到一所學校的聲譽,甚至存亡;關繫到任課教師的收入,甚至工作的重要指標。語文雖在高考中佔了150分,但學生與學生之間分數的差距可以說相差無幾,相對於數學,理綜、文綜一百多分的差距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正是受這種現狀的影響,學校的管理者 和一些老師自然忽視語文的教學,甚至減少應有課時,對課外閱讀等加以限制。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識。新的語文課程標准規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不僅僅表現在語文學習上,更表現在對其他各科學習的輔助作用上,如文綜、英語就與語文有著各種各樣的直接聯系,數學和理綜表面上看去聯系不大,實際上一個人人文修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理性思維和領悟能力,許多科學家同時又是文學家就是最好的佐證。
學生應該提前認識到語文學習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語文學習好象是中葯制劑,大家都知道能治病,並且無副作用,但就是見效太慢。面對難以提高的作文,面對考場艱澀的閱讀,語文對想著立竿見影的同學們來說已經是寡然無味。再加上高考中,要多考10分實在不易,突破130分就更難。不象有的科目考得差一拉就是幾十分,考得好甚至可以得滿分。在題海中為升學而奮斗的學子自然會毅然抉擇,將語文暫時安放在冷清的角落。其實只要學生提前懂得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更是自己一生幸福的源泉,也許他就會是另一種態度。高考後是大學,大學後則是就業,就業後是人生漫長的工作、生活。在人生的每一個旅程,語文都會與你相伴。就業時的簡歷製作、應聘演說、篩選考試,工作中的繼續教育、詩意心態,生活中的習俗禮儀,閱讀休閑無不與之密切相關。無怪乎一位英語老師也大發感慨:說來說去還是語文最有用!
語文教師應該自覺意識到語文教學是自己人格魅力的展現。語文教育在高中陷入困境,最傷心、最無奈的莫過於一線的語文教師。他們直接接觸學生,幾乎每天都要看到學生想學非學的眼神,聽到其他同事有失偏頗的議論。於是,更多的時候,我們責怪學生不認真,埋怨領導和同事的不理解,卻很少想到自己。其實,語文陷入今天的尷尬地步,我們的語文老師或多或少是有責任的。也許,我們自己忽視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的責任和價值。我們承擔著「傳道受業解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種工作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通過我們的教學,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心靈。我們自己應該是知識淵博,能說會道的,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張揚生命、洋溢激情的,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是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的。
正確認識我們的母語教育,幫助高中語文教學走出困境,除了語文老師的努力,學校的理解、學生的認真學習,也需要社會的關注與支持。我們相信隨著漢語在現代社會中的巨大作用越來越被各界人士所認同,全社會對語文也將更加重視。希望明天,全中國人面對語文都不再說:想說愛你不容易。
⑤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調查從哪些方面入手
作文教學號稱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作文的比分有增無減,面對新專的情況,傳統屬的作文教學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也正在全國逐步,那麼新課程下的高中作文教學又將如何進行呢?下面談點個人看法。1教會學生把握練習內容,分塊收集習作素材古人說「無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能收集並寫出文章的事物可謂浩如煙海,寫作信息無可限量。
⑥ 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新課程實施已有六年。 這六年我到不少區縣聽了課,看到了中學語文課堂發生的變化,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和我的同仁對我市中學語文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這些問題主要是:
1.對語文學科的性質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處理好教學的三維目標中的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將人文性和工具性對立起來,將知識和能力分割開來。片面認為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就是新課程。如對課標要求的一些只學不考的知識,因為不考就不學。少講成了不講。教學中只注重遷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學形式,而對文本的解讀、語言的品味、寫法的探究只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
2.新教材的靈活性大,給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間,但一些教師教學中沒有體現出對教材使用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一些靈活的教學內容,如學生對教材的獨特感受,就是增加幾種名家的感受;閱讀拓展題解答方法,就是課文理解加上幾句設置好的套話;話題作文的寫作,就是編一個與話題相關的故事,等等,又成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條並要求學生掌握。這些都是與新課程的理念和教學的三維目標相違背的。
3.在一些地方,教學方式依然陳舊,教學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傾向。由於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而母語學習主要是靠習得;又由於語文課程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課程,因而,語文課程標准十分強調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和體驗,而一些教師卻違背了母語學習的規律,淡化了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將本應讓學生自主體驗、探究的過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師自己的感悟和體驗的結果轉變成概念化的知識硬灌給學生,其結果只能導致學生「死記硬背」。
4.對閱讀教學存在著一些模糊的認識,教師自身的文本解讀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師對文本的鑽研深度不夠,或大而化之,只重視整體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閱讀的目標設置空泛,對言語的感悟不夠;或株守教師用書,缺乏個性化的理解;或教師的講解不精,抓不住要點,點撥不到位;或對文本閱讀中學生的探究過程不夠重視。
5.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1)隨意性大,體現為作文命題的隨意,指導的隨意,評改的隨意;(2)生活積累意識欠缺,對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觀察,不重視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觀察,割斷了語文與生活的鏈條;(3)漠視學生基本的思維訓練,缺乏對想像力、思維敏銳性的培養;(4)批改方式單一,效益低;(5)部分教師自身寫作素養差。
6.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可有可無。將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學習等同於過去的活動課。
7.教師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還不能很好的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不夠,接受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困難。一些教師只是片面的站在語文學科的角度和考試成績的角度看課改,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素養的形成及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缺乏整體的思考。
為保證新課程的健康進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
首先,中學語文教師須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因此,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明確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並踐行新的教育理念。
轉變教學觀念首先必須樹立課程意識,這對新課程改革的語文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樹立課程意識,就是要在教學改革中用新的課程理念來統率自己的教學活動,用課程理論的語言來解釋和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所謂課程理論的語言主要指課程綱要、課程標准、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評價、課程實施、課程資源等),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視野,才能突破原來固有的教學體系。
光轉變教學觀念還不行,教師還要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轉變教學方式。這次課改的目標之一,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課標還倡導討論式、啟發式教學;要求重視潛移默化、熏陶漸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標的要求,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要推行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語文教師應增強課標意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體現了國家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語文教材編寫、語文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語文課程的基礎。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語文課標,准確領會其精神實質,並用課標指導自己的教學。教學中,一定要有強烈的課標意識,要改變過去那種一本教材搞教學的局面。
增強課標意識,首先應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准並准確領會其精神實質,把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統一到課程標準的觀點上來,努力體現語文的綜合性。
課程標准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與新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強調人文性,都不符合語文學科的客觀實際。語文教學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要明確:學習的基礎是知識與能力,貫穿整個學習的是過程與方法,融會於其中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盡管課標規定一些知識只學不考,但這些知識對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難點,對形成學生的能力,對學生的後續學習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當教好學好。教學中如果不教不學,就是應試教育,不是新課程。
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的鑽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讀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讀教材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解讀教材的過程就是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過程,因此,對教材的解讀既要把握其精神實質,又要有自己的見解。如果僅僅依賴於《教師用書》,人雲亦雲,就不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寫作都是學生和教師個性發展的空間,教師要身體力行,追求獨特,追求創新。
語文教學要重實踐、重過程、重體驗。語文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語言實踐,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寫作中學會寫作,在口語交際中學會口語交際。語言實踐就是學習,探究、體驗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注重學生的過程體驗,是新課程的特徵之一。
閱讀教學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閱讀的關鍵和基礎都是對文本的深入理解。閱讀教學強調整體感知是針對肢解文本來說的,但光有整體感知是不夠的。「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閱讀教學中要強調讀,要重視對文本情感的體驗、內容的領悟、寫法的探究、語言的品味。教師的講解要少而精,要能調動起學生的思維。
在搞好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廣泛的閱讀的目的不僅在於增加語言積累、培養語感,還在於培養自主閱讀意識,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通過整體把握、重點賞讀、精心揣摩形成科學的閱讀方法,故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外閱讀的指導應將學生閱讀喜好與學科閱讀目標相結合,引導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提升閱讀品味;同時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積累語言與思想。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不同的文學層次,按必讀與選讀分層推薦自成體系的閱讀內容並擬定目錄,提供給學生;力求溝通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學校和家庭,形成多層面的閱讀通道;舉辦專題性閱讀講座,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組建閱讀小組,通過舉辦課外閱讀競賽、閱讀專題討論、書評等,搭建平台,展示他們課外閱讀成果。
我們的老師應正確把握作文教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新課程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為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創造了條件。作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語言四個方面。要指導學生學會感悟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觀察,在生活中去積累、篩選寫作的材料。作文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思維訓練,教給學生思維的基本方法,如:想像和聯想、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比較思維、整合思維、抽象思維等,提高學生的立意和謀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抒發真情實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樣化,如:學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讀比賽等。評語要避免老師寫得多,學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應重視開展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要給予應有的重視。實施綜合性學習應注意突出它的綜合性(語文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跨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實踐性(表現為重探究,重應用;重過程,重參與;重方法,重體驗)。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1)注重因地制宜。
(2)關注學科視角。既要把綜合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別開來,又要把它同通常意義上的語文學科學習區別開來。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比,綜合性學習具有一定的附著性,它是語文課程中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與通常意義的語文學科學習比較,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更強,它的學習目標具有綜合性,它採用活動的方式,運用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3)綜合性學習可採用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是問題牽引,以問題引出與目標一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其次是過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合作精神的養成;最後是成果物化。通過成果激發興趣,增強成就感,引導深入探究。成果要體現語文學科特點,並促進評價方式的轉變。
語文教師強化課程資源意識,要努力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的學習提供充分的素材;還要積極發動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開發和利用有益的學習資源,使學生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
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課程的實踐和建設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求教師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教師要適應這些要求,僅僅是觀念新不行,還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熟練的學科技能,特別是要有學習的能力,否則教師就不能將新的理念、好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有機的融入到學科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做課程與教學的研究者,要從課程、教材和教學的奴隸變為課程、教材和教學的主人,從被動的課程的執行者、教材的使用者變為主動的研究者,主動地去研究課程、研究學生、研究學法、研究教法。
教師要立足教學實際創造性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提倡教師編寫教學案例,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喜悅、困惑和問題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以反省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不斷提高自己對新課程的適應能力和教學水平。
⑦ 高中教師作文教學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各位家長、青少年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閱讀與寫作,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老話題。今天不交流大家司空見慣的所謂作文技巧和方法,我想結合自己中學時期的閱讀與寫作實踐,從傳統作文教學的外圍和大家交流一些話題。
一、我眼中:當前作文教學與學生作文訓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古人雲:「言傳身教」「現身說法」,這是師傅帶徒弟的最基本的法寶,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教學最基本的經驗。很可惜,世事到了今天,站在講台上的絕大多數語文教師,本身缺乏從事寫作的實踐和體會,絕大多數教師都是憑借語文教學的既定框框指導學生作文,「言傳」有餘,「身教」不足,教與學的關系其實處於很尷尬的位置。另外,我國的語文教學基本沒有較為系統的作文教學理論,特別是考評學生作文質量的手段比較單一,方法比較板,造成老師的批語模式化,家長只能憑借教師的批語了解孩子的作為水平。
誤區之一:孩子的作文像數理化一樣是老師教出來的。
誤區之二:作文是口頭表達的延伸(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有本質區別)。
舉例一:有些學生讀完中學乃至大學中文系,未必就會寫作文。
舉例二:我本人從事中學作文教學的得與失。
二、家長該做些什麼
家長首先不是教師,更不一定是閱讀和寫作的行家裡手。但家長可以在外圍幫助孩子的閱讀與寫作。
(一)關於孩子讀書的竅門:閱讀要有主次、側重
1、家長不應忽略「同齡」這個元素在激發孩子閱讀與寫作中的作用。 「同齡」中的好作文,是催化劑,也是興奮劑。孩子的第一閱讀對象,首先應該是同齡人寫的優秀作文,其次才是教師指定的輔導作文,最後是同班同級同學的同題作文。閱讀經典是高中以後的事情,因為傳統教學中倡導閱讀的中外名作,離經典很近,但離範文很遠。許多人不信,但我信。
舉例:我80年代中學時期發表的《柳林》、《莓子》、《談理想》
2、家長應該注意的問題:給孩子的課外閱讀書不易太多,在數量上,應該少而精,有的放矢;在種類上,以同齡人或者稍稍高齡同學在全國層面上被收入「精選」的作文為主,以中外經典為次。
舉例一:不能迷信名家。語文教材中魯迅、老舍、莫泊桑等中外名家的作品,可以參考,但萬不可作為仿效的範文。
觀點:人生難忘的是童年,奠定一個人性格基調的是童年。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多接觸生活類的圖書,盡可能地減少童話類圖書。過多的童話,會讓孩子成為精神的軟骨病患者。童話應該是少年、青年時代的回味品。少年時代,應該自覺跳出傳統引導中的所謂「真善美」類圖書,有選擇地閱讀一些戰爭、災難、恐怖、兇殺類圖書(控制數量,科學嚴謹),從中感悟生活中的假、惡、丑,否則很難適應當前社會變革時期的種種不測、險惡和不幸。理由:在這樣的時代,圖書不能迴避實用主義。
舉例二:我80年代中學時期對《全國優秀作文選》、《少年文藝》、《中學生》、《語文報》的閱讀。
落腳點:青少年的閱讀興趣與熱情
(二)家長應幫助孩子找到作文的鑰匙:對事物的「發現」
1、好作文潛藏在孩子對事物的「發現」中。舉例:孩子們對手機、網路、槍械、動漫畫、玩具的探索與著迷。有探索必然有發現,這與作文的「發現」一脈相承。孩子們以超乎大人們的熱情搞清一部手機的功能、型號、用途,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說明文,這個過程就是記敘文,對其中道理的說理,則就是議論文。
元素:孩子們的洞察和想像。
舉例:我中學時期發表的《馬蓮》,僅僅因為對中葯的好奇。
2、家長要珍惜孩子的傾訴欲、表達欲,那裡蘊藏著寫作的靈感。孩子習慣向家長傾訴,表達每天都所見所聞。家長只要當好聽眾,就會發現孩子的觀點、見解、愛憎、審美、評價、評判等等,這些,恰恰是作文中離不開的元素。
舉例:孩子們喜聞樂道的春晚、世界盃,參與他們評判的熱情,觀察他們的視角和觀點。
落腳點:青少年的觀察力、想像力
(三)閱讀與寫作的交融
1、閱讀和寫作的關系。閱讀給寫作提供養料,寫作是閱讀的嬰兒。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閱讀與寫作之間最直接的交融,就是由「讀」到「寫」的遞進。學校一般不會有這樣的安排,但是家長有這個條件,而且用不著專業輔導,只要提醒、督促就可以了。
這種遞進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寫讀後感、體會,其目的在於吸收和借鑒;第二個層次:自我表達,其目的是對所學的運用和實踐;第三個層次:在讀和寫中尋找自己獨有的思考、表達方式,其目的是最終能夠得心應手。
舉例:我初三時編寫的傳奇故事《賭場案件》。
2、家長應該注意的問題。第一,家長的引導既可以和老師布置的作文結合起來,也可以不結合,應該在乎孩子們閱讀和寫作的習慣。第二,切記錯誤地把孩子日記當作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唯一途徑。日記對作文的幫助僅僅有利於敘事的訓練、情感的表達,但它的自由性、隨意性、散漫性、不確定性,距離作文必備的主題、立意、思想很遠。何況,日記相對作文有兩大天敵,一是不能反復修改,二是比較私人化。第三,以讀後感、觀後感為主,寫人記事的日記為輔。一篇讀後感,勝過二十篇情感類日記。
(四)家長對孩子參加各類作文培訓的選擇
1、當下作文培訓班的普遍模式。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小升初、中考、高考作文培訓班,這類培訓往往是按照考試的既定模式進行培訓,屬於應景、應急培訓,多是有一定考試經驗的教師按照應試作文模式的規律來「培訓」的。作文本無模式,這類培訓應付考試可行,但對於提高作文有害無益;第二種是所謂的高效能培訓,這類培訓往往圍繞作文教學,過於注重作文「小而全」效果,其結果是撒胡椒面,學生很難有長足的長進。
2、家長如何正確選擇培訓。一是引導孩子廣泛閱讀優秀作家的閱讀經驗,包括創作談、創作歷程;二是選擇有寫作經驗的教師給孩子現身說法;三是利用天津市少兒報刊豐富的寶貴資源,鼓勵孩子投稿,讓孩子在成功與失敗中尋找自己;四是動員孩子聽取報刊社的作文輔導課,因為報刊編輯比教師擁有的寫作視角要多得多;五是讓孩子多向在作文方面有突出成績的同學求經問寶。
舉例:96、97年應邀課外輔導高考作文實例(天津二中、南開中學、天津二十一中考生)
閱讀與寫作這個話題固然很古老,但今天我和大家的見面是新的。我希望,當我們回頭品味本次交流的時候,不會古老到遙遠的地步。我學生時代的創作固然交給了歲月,但我至今仍然在閱讀與寫作中徜徉,並在享受徜徉的樂趣。在座的家長和青少年朋友們既然是為閱讀和寫作而來,我的一些觀點可行或者不可行,可借鑒或者不可借鑒,這個也可以不重要,但是我相信,我們已經享受到了這個話題的樂趣。
⑧ 對職高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培養高中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應重視「寫」在整個語文綜合能力構架中的支柱作用。作為指導者,首先應當樹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階段性全局觀念。既要辯證分析學生通過初中階段所進行的一系列作文訓練而達到的水準,又要用發展的眼光來指導高中作文教學。這就要求我們無論在指導思想方面還是在具體實踐操作方面,都應有周密的計劃性、嚴密的科學性、訓練力度的強化性。
一、聯系日常生活,開發寫作資源
教材不是惟一的課程資源,學生學習語文的途徑是多樣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生語文學習廣闊的天地,應針對職高生的普遍特點,聯系日常生活。如:「三八」來臨之際,我鼓勵學生,給他們布置了親情作業:為自己的父母悄悄做一件好事,如洗洗襪子、做一次早餐、鋪一次床、洗一次腳……孩子們在這種特殊的教育中,受到了親情教育,體會很深。「教師節」到了,我告訴同學們:為班級做一件好事,為同學創造一點方便,為集體爭得一點榮譽,這就是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於是,校里班級紀律衛生評比欄上出現了100分,零亂的講桌擺放地整整齊齊……同學們用自己的行動感受到了「關心別人,快樂自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只要我們用心發現、努力去做,何愁孩子不會學習、不會做人?
二、增強擬題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別致的文題,對讀者理解整篇文章有很大的作用。文題擬得好,文章就成功了大半。比較下面一組同一題材不同文題的擬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題材:熱愛家鄉
文題:a、我的家鄉;b、魚米之鄉的洞庭湖
同是寫我的家鄉,a通過寫家鄉人民的變化,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歌頌黨的政策;b顯然更勝一籌,使之更具豐富的美感效應。
1、抓關鍵句擬定文章題目
有的文章,在確定材料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話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語言,在文中有緊扣主題、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對內容而言頗具提綱挈領的核心效應,便可以之為文章題目。議論文的論點就可以作為文題,如《團結就是力量》。
2、根據材料來擬定文題
名家作名文,離不開想像和聯想。指導學生巧妙運用聯想習作,是高中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職業高中大部分學生常寫出因思路堵塞、視野不廣而就事論事的文章。聯想加強了眾多事物間的聯系,讓材料內部體現出較強的類比性及對比度。如:余秋雨的《臘梅》這篇散文,文中體現了某醫院護士小姐們憑著高尚的敬業精神,雨中護花、雪夜護花、雪地數花等感人至深的情節,撥開了彌漫在眾多身患絕症的病人心靈天空上的厚實陰雲,使他們在朵朵含笑綻放的臘梅花下重新激起了對生命的強烈渴求,最後全都病癒出院。文章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基礎材料(病人在護士小姐的精心護理下病癒出院)與聯想材料(梅花不屈從於惡勢力、與風雪相抗爭的高潔可喜之性情),通過聯想結合在一起,緊扣住材料之間的類比性,圍繞聯想材料來擬定文題。而從讀者欣賞作品的角度來說,其思維過程為:文題→聯想材料→基礎材料→主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圍繞聯想材料擬定文題,可以使主題得到深化,增添作品的亮色。
三、增加課外閱讀,打造智慧人生
我利用學校圖書室,開展了「好書伴我行,智慧滿人生」系列讀書活動。同學們還把家中的好書都拿到了班級,每天安排固定時間組織同學們進行閱讀。用一種思想換另一種思想就變成兩種思想,每人帶兩三本好書,每名同學就可以讀一兩百本好書,這是一種絕對不能忽視的學習資源。作為教師,我不得不承認,我們已有的知識水平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們的需要。針對學生的讀書活動,我召開讀書匯報會,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以「我從中體會到了……」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作為一個參與者,應毫無保留地暢談自己的所見所感;作為一個點撥者,應依據學生的情況適當啟迪。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養成了熱愛讀書、悉心觀察、留心摘記的好習慣,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引導學生關注課外知識的同時,增加寫作之源,激發習作的靈感。學生們暢游書海、增長智慧,為以後的學習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為以後更好地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種課外學習的資源,需要我們老師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在未來的挑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課堂教學中以寫作思維為主導,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以閱讀吸收為主導的教學法,雖然使學生了解「作者怎樣寫」,但「自己怎樣寫」卻被忽視了,因此使作文教學處於「牛耕火種」的狀態。
職業中學作文教學並沒有獨立的純理論性的教材,而是通過揭示一篇篇典範文章中的寫作規律來實現。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把一篇篇典範文章當作學生自己的文章,提出寫作任務,讓學生進入寫作思維。同時,將典範文章作對比,在吸取典範文章寫作方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思維雖然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但結合分析一篇篇具體文章,其寫作思維則可以簡化為以下程序:提出命題→提煉主題→選擇材料→布局謀篇→連綴成文。而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往往是按照「介紹背景→劃分層次→概括層意→歸納中心和寫作特點」這樣的程序進行,將整個作品分解得支離破碎。其實,我們應用寫作思維程序取代過去的閱讀教學程序,並將這些程序分解在寫作思維之中。
平時,我在語文教學中,總喜歡在學生剛接觸課文時,直接用教材題目作為要求學生進行寫作思維訓練的命題,讓學生由題猜文,由題目聯想:我會怎麼寫?文章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麼?他又是怎樣達到自己目的的?這樣一來,學生便從結構、表現手法、語言等方面去發現、去賞析。只有從自己親身接觸的感性材料中提煉和抽象出來的規律知識,學生才能從理論和實例的結合上理解它,從而深刻地把握它。
五、還學生寫的自主權,使他們有寫的興趣
我國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強調教學要做到使學生「好之」、「樂之」,也就是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通過任其自然、自由作文,幫學生樹立作文信心等方法來培養寫作信心。
最能體現學生語文水平的,莫過於他筆下的作文了,因為作文不但綜合體現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考力等,更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思想水平。作為職業高中語文教師的我們,有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去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⑨ 關於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認識
首先要先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創新能力
語文作文的素材來源於生活的方方專面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屬生挖掘作文素材的能力,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趣事,並對不同的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此來尋找寫作靈感,教會學生發現和認識世界的方法,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通過一種全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手段,給予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的機會,要求學生針對社會事件提煉自己的觀點,肯定學生的想法,並要求學生及時記錄下當時的感受和體會,在此基礎上抒發自己的情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盧梭所創作的《寂寞》一文,感受不同身份的人共有的情感,以博大的胸懷來給予他人溫暖,要求學生帶著這些感悟思考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例如,扶老人過馬路、商販和小販之間的矛盾等,保留最純真的寬容之情。
⑩ 如何走出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
語文作文交流和表達的工具,在社會生活中極其重要。寫作是語文的一種重要形式,學生的思想、交際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部可以經過寫作得以提升。隨著社會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當前學生的寫作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距離教學目標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高中作文教學一度徘徊在困境之中,高中的整個語文教學活動獲得如何獲得提升和改進,是人們面臨的重要問題。
1、高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困境
1.1學生語文基礎薄弱。在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學生只以「學」為主,課余時間較少。尤其在進入高中以後,學習壓力加大、節奏緊張,沒有更多時間去關注語文的學習。大多老師的語文教學程式化現象嚴重,不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基礎和素質的教授不夠,導致學生的語文基礎薄弱。老師在日常課程教學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增強其閱讀量,培養學生語文基礎素養,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2教學觀念有待改進。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對作文感到畏懼,也不會寫作文,在作文時缺乏技巧和創作的思路。學生認為不如將時間用於數理化等容易提分的科目;不少教師也認為語文是天賦問題,至多和生活上的社會交流有關,僅僅是交流上的語言運用問題,至於作文只不過是考試的重要內容而已。在錯誤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教學,很難具備整體的計劃和正確的教學方式。在教師學生兩方面因素下,導致教師很難有效指導作文寫作,而學生通過課堂提高寫作能力的目標很難達到。
1.3學生寫作興趣缺乏。在目前教育體制下,尤其是高中階段,分數是學生的直接目標和最終動力。雖然作文在高考語文科目占據很大比重分值,仍不足以引起師生的重視。許多人認為,語文作文只要表達清晰、條理清楚、字跡工整、字數湊夠,再搭配上良好的格式,一般拿一個合格的分值還沒有問題,沒有必要投入太大精力。
1.4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會欠缺。學生在高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然而,由於其忙於高考的壓力,奔走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家庭方面,家長盡量避免學生「分心」,一般的家庭瑣事都自己承擔;學校方面,老師們紛紛忙於考查學生,全部在為升學率、提分數忙碌。學生失去了許多體會生活,觀察生活和獨立思考人生、社會的機會。被學習壓抑的青春和與世隔絕的狀態,令他們的文章寫作缺乏感情,鮮有靈性,不是言之無物,就是脫離現實,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
2、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應對措施
2.1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高中階段是學生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每個個體都存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尤其在寫作方面更要鼓勵學生發揮個性。「文如其人」,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只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個性,才會產生好的作文,才會讓讀者豁然開朗。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掘並培養學生的個性,擺脫高考對語文教育的束縛,令學生自由發揮。
2.2改變傳統的觀念。改變應試教育的固有思維,更多關注語文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和綜合語文素質。對然當前存有不少改變的困難,但是教師也應該有所嘗試。教師應該教育學生作文在現實中的重要作用,教導學生「大語文」的觀念,將語文教育同歷史、政治哲學思想相結合,以身作則,創設作文背景,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同學生互動,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學好語文對其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矯正「偏科」思想,用實際行動啟發學生,作文是可以寫好的,通過鍛煉可以提升作文水平。
2.3培養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教育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都告訴我們,興趣對於學習、認知是有巨大作用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興趣,才能為寫作奠定基礎。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才能真正的喜歡上寫作文。教師必須改善學生的作文興趣。
2.4提倡學生觀察生活,在作文中反應真情實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滿愛、充滿感動,同時也充斥矛盾。認真體驗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讓學生懂得作文寫作同文章閱讀一樣,是一個審美過程。引導學生的真情實感的發揮,充分發揮學生青春激昂的想像力,讓學生懂得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貶斥人性的假丑惡,細致觀察生活,思考人生的價值,在文章中傾注社會真實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5延伸學生的語文學習范圍,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補充課外學習的資料,通過歷史故事的講解、評析;通過講解課外美文,展開詳細分析,提升學生在作文上的創造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令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學習到用詞、用句的方式,提高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構思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寫作水平。
總之,語文教育中作文教學的確存在問題和面臨很大困境,但只要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是不難克服的。抓住教育問題的重點,困境就自然會解除。教師應對照新課標的要求,轉變教育方式、改善教學理念,按照學生個性因材施教,靈活的開展作文的教學方式,必然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推進語文教育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