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2014高考上海語文

2014高考上海語文

發布時間:2021-02-05 20:20:00

㈠ 2014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思路及範文

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題目評價】
2014上海高考作文題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氣質,一直延續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間,靈活、開放。題目與前年「心靈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對學生結合關鍵詞語與材料整體發揮辯證思維進行審題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對當下生活的關注。
這個題目總體比較容易,和平時模擬考中的很多文題都很相近,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寫出新意卻不算簡單。
【審題分析】
從審題角度來看,我們首先要求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然後再抓關鍵詞。這個材料的整體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有選擇穿過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沒有不穿過的自由,所以這里的自由與不自由是在選擇道路的情況下出現的,自由與不自由是附屬於這個選擇的。通讀材料不難提取出關鍵詞「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關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聯想到困難、挫折、人生必須經歷的各種無奈與不快等等。總體來看考生比較容易在看到題目的最開始便想到一些可以選擇的材料。
另一個關鍵詞是「選擇」,矛盾在於「選擇」和「不能選擇」。我們可以做出很多選擇,例如人生該如何度過;但是我們又不能選擇生老病死。
綜合兩組關鍵詞來看,「自由」在於自己能否作出「選擇」。
類似的很多話題在孩子們平時的練習中有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這個關鍵詞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哲學和政治,擅長這一學科或對此感興趣的學生比較容易寫出深刻性。
【寫作內容】
從寫作內容分析,這個材料依然要求學生由內而外的思考。學生考察這個材料的思路應該是從自身角度出發,體會這樣的感受,然後再由自己及別人、及社會的思考,他關注的必定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導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會的思考,所以這個材料需要學生較多的積累進行寫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氣之作、深刻之作。
比較容易聯想到盧梭的「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自由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不自由。
可以聯想到法律。自由和民主不是百無禁忌,必須在規則下有序進行。
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度過人生的道路和方式,但我們也必須經歷生老病死。
【趨勢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契訶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
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2012年上海高考】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2013年上海高考】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不盡相同。
【2014年上海高考】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綜合前幾年的題目來看,近幾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均為思辨類作文。且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考生們不僅要聯系自身反觀當下,似乎還需要對一些哲理有一定的體會和思考。
上海作文以09年為一個標志性轉折。那年是說鄭板橋的事例,結果造成一定審題的障礙,考生感覺困難重重。因此10年作文是一個反彈,是這幾年來最簡單的一個材料。材料中的兩個事例的指向性是同一的,考生無需考察兩個事例的區別,所謂兩個事例,就是一個事例,不過,命題者是把發展觀放到全球視野下進行考察而已。11年的作文,就有了一定變化,他的思辨性變強了,給出了兩個意思相反的句子,要求學生深入思考。
而12年的作文題,可以說是真正成熟的上海作文,其地域特色、思辨特色、清新風格就此形成。微光,需要進行思辨考慮,需要考生由自己及別人、由內而外的進行思考,不僅要考慮到自己,還要考慮到別人。材料中隱含的條件也比較多,比如放棄自己身上微光的原因是「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這個是我們寫作時要必須考慮進去的。也就是說,材料在開放之外,內含的限定性條件增多。那麼13年的作文是這個延續,體現的就是這個思路,重要的事情以及更重要的事情,進行思辨思考,結合自身以及社會。所以,上海作文的穩定就在這兩年體現的特別明顯:自我與社會聯系,思辨性突出,觀察自我以及思考社會,我對自己的關注就是對社會個體的關注,我不僅僅屬於我自己,我還是社會的一員。
題材貼近生活,關注社會是上海高考作文堅持的命題思想。所以學生要善於由「內」而「外」,以自身的考察為入口,以社會的思考為出口,以對身邊事實的關照為基礎,結合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結論。因此,明年作文,我們可以預計上海依然會延續這個成熟的作文命題風格,這也是新一屆高三作文備考的重點所在。
我是精銳的語文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繼續追問哦!謝謝

㈡ 2014上海高考語文滿分作文

上海2014年高考作文700字範文:在生命的鐐銬里跳舞

「人生而自由但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盧梭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發人深省的哲理。是的,我們擁有許多自由的權利,但是卻又註定逃脫不了命運的枷鎖。正如我們可以選擇穿過沙漠的方式,卻無法逃避穿越沙漠的宿命。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既然我們無法對抗不可抗力,無法避免死亡這一終究會到來的歸宿,我們為什麼還要樂此不疲地在人生的沙漠奔波?

是的,盡管我們知道自己的歸途,盡管我們要戴著鐐銬去不斷地穿越人生的困境,我們還是會在有限的自由中享受生命,在生命的鐐銬里跳舞,舞出最動人的精彩!


是的,我們也知道我們的脆弱——我們無法像雄鷹一樣翱翔天際,我們也無法像魚兒一樣橫絕江河。可是,就是拖著這充滿著種種限制的血肉之軀,我們人類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在生命的鐐銬里,化不可能為可能,我們造出了飛機潛艇,我們上天入海……命運可以禁錮我們的軀體,卻禁錮不了我們靈魂和夢想的自由!

戴著鐐銬跳舞,是一種坦然,一種智慧。難以忘記史鐵生在地壇對生命的感悟:「上天看似無情地奪去了我的雙腿,實際上他給了我更多的機會來體味生活。」史鐵生的雙腿被禁錮了,但是他的心靈是自由的,他還擁有生命,還可以享受生命的一分一秒,他還可以用筆和紙記錄下自己的思索去填充自己學識和靈魂的高度。看起來,他無法再去跋山涉水,可是他的靈魂卻比我們常人走得更遠,他用最完美的方式穿越了這人生中最乾涸的沙漠——盡管這沙漠他不願意遇到。

戴著鐐銬跳舞,是一種超脫,一種境界。難以忘記曼德拉在走出羅本島的時候發出的感慨:「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曼德拉應該是一個能夠打開自己心靈枷鎖的人,他用自己的隱忍和悲憫情懷,在穿越人生的沙漠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在生命的鐐銬里跳舞,那麼,即使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我們也依然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擁有最珍貴的自由與價值。

所以,不要埋怨上帝禁錮了你什麼,要全心全意地生活,做最精彩的自己,過無悔的人生!

㈢ 求2014年上海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的解析,誰知道哪有啊新東方

我是精銳的一名語文老師,本分試卷有考點分析及後面的答案解析,最新的考試資訊,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一 閱讀 8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6題。(18分)
受眾的新聞素養:能力和意願
①新聞作為一種媒體信息,本應有助於人們了解事情的真相,如資訊理論的提出者香農就曾把信息定義為「不確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會增加人們對真相認識的不確定性。尤其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擺脫這種困境?除了優化信息環境外,更現實的途徑是提高受眾的新聞素養。
②在信息時代,批判性地解讀和使用媒體信息應是社會成員的基本技能。為什麼在今天要特別強調受眾的「新聞素養」?這是由新聞的性質和當今新聞的發展趨勢決定的。新聞是幫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於私人利益或興趣而獲得的信息不同,它關乎社會群體的公共利益,最終會影響私人生活。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商業文化的介入、新聞發布門檻的降低,新聞與評論、娛樂、宣傳的界線不再像從前那樣清晰,「准新聞」甚至「偽新聞」層出不窮。
③新聞受眾應該提高自己的新聞辨別能力,對不同來源的信息設置不同的警惕值,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讀新聞?受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1.報道有無確切的來源?來源可靠嗎?2.報道的內容完整嗎?是否包含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麼?3.報道者提供了什麼證據?這些證據是怎樣檢驗或核實的?4.這則新聞除了報道事件外,是否還有其他意圖?
④有人認為受眾都是願意看到真相的,他們欠缺的僅僅是辨別能力,然而現實中相當多的受眾首先欠缺的是尋求事實真相的意願。如果說從前的新聞受眾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話,那麼現在的新聞受眾更多是被誘惑,把有限的時間用於關注娛樂新聞,而最危險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誘導中養成的對事實真相無所謂的態度,要麼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樣」,要麼是「根本就沒有真相,一切都是陰謀」。前者導致老於世故地配合做戲,後者導致憤世嫉俗、拒絕相信一切。
⑤還有一些人盡管有尋求事實真相的意願,卻習慣於把常識當成真相,或者以常識為標准來判斷事件是否真實。□
⑥我們生活的時代,受眾越來越多地擁有製作和發布新聞的機會,所以,僅僅強調受眾解讀新聞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願其實是不夠的,還應該提高受眾參與新聞生產的能力,提高他們所生產的新聞的質量。從新聞業的發展來看,無論對新聞受眾還是對新聞工作者,這可能都有更大的價值。
1、第①段加點詞「困境」在文中指的是 的狀況。(2分)
考點:理解詞語、句子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
2、第④段從□□和□□兩方面對新聞受眾缺乏尋求真相的意願進行了闡述。(2分)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⑤段方框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3分)
①把常識推上神壇,會走向主觀先行和反智主義的極端。
②其實常識並不意味著就是對事實真相的認識,
③常識往往受到特定觀點和具體經驗的限制,因人而異、缺乏普遍性和穩定性,有時會遮蔽事實真相。
④因此,有必要對常識保持警惕。
⑤常識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能幫助我們迅速作出認知,提高判斷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A、⑤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③⑤④ D、⑤②③①④
考點: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及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學會運用語法知識
4、下列有關受眾的「新聞素養」的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提高受眾的新聞素養能夠優化新聞的信息環境。
B、能夠批判性地解讀信息是受眾重要的新聞素養。
C、提高受眾的新聞素養需要提高新聞的發布門檻。
D、受眾新聞素養的高低會影響當今新聞業的發展。
考點:理解詞語、句子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理解文章內容。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5、聯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考點:分析詞、句、段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
6、根據第三段提供的解讀新聞的方法,分析下面這則新聞報道。(5分)
本報訊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昨天傍晚6點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現不明飛行物,從出現到消失,持續了兩分多鍾,本報也收到了許多目擊者發來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帶的Jason品牌最新型號手機拍攝了一組照片(見本報),色彩自然,畫面清晰,為「不明飛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考點: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二)閱讀下文,完成7—12題。(19分)
寧靜 (美)西格德·F.奧爾森
①時值拂曉之前,那是眾鳥還沒有開始啼鳴的一段沉靜。湖泊輕輕地喘息著,像是還在睡夢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將大地上所有的聲音都吸了進去。那是寧靜的時光——沒有吹動樹葉的風,沒有泛起波浪的水,沒有獸叫和鳥鳴。然而,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傾聽,綳緊了所有的神經去聽——我也不知道聽什麼——只是試圖捕捉到當黑暗離去時那一瞬間的意義。
②孤身站在那裡,我感到充滿活力,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為機警敏悟。一聲喊叫或一個舉動都會打破這短暫的靜謐。這是一段寧靜的時光,是與古老的節奏和時光的永恆、與湖泊的呼吸、與萬物緩慢的生長保持同步的時刻。在這里能夠感受到宇宙,領悟到人與自然一體的真實含義。
③我曾經攀登過魯濱遜山的一座高峰,在那裡觀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蘇必利爾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當我到達光禿的山頂時,太陽正懸在地平線上,像一個燃燒的火球,准備落入山下的黃昏。山下更遙遠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個倒寫的V字形白帳篷。當夜色來臨之際,它顯得十分渺小。
④當我觀望和傾聽時,漸漸地意識到昆蟲緩慢沉穩的低鳴,透過蟲鳴可以聽到白喉帶鵐的啼叫和隱身鶇悅耳的歌聲。但是站在高山之巔,這一切都顯得遙遠而模糊,漸漸地它們相互交匯,形成了一種巨大的、溫柔的聲音環繞於四周,那聲音是如此輕柔,彷彿還不及我的呼吸聲。
⑤眼下,太陽在山脊邊顫動。它充滿了活力,幾近流動,當我望著它落下時,我想我能感到地球在轉離它,我真切地感到了地球的旋轉。總而言之,那是一種荒野的寧靜,是一種人與自然一體的感覺,只有當沒有任何視覺和聲音的干擾時,只有當我們用內心之耳去聽、用內心之眼去看時,當我們用全身心而不僅僅是用感官去感受和領悟時,才能夠有這種感覺。我認識到,沒有寧靜,就不可能領悟;不從外界影響中解脫出來,人就不可能理解精神的意義。
⑥一個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傾聽。天氣很冷,大約零下二十攝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個湖泊的岸邊。那天夜裡,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燒起來似的。銀河耀眼奪目,飛濺於蒼穹之上。湖畔幽暗的林中傳來一隻貓頭鷹陰森憂郁的叫聲,那叫聲突顯出湖面的幽靜。寧靜再度降臨於此地,令我想到體驗寧靜的機遇是多麼少見,要想達到真正的寧靜和隨之而來的內心平和又是多麼難得,「寧靜無價」的說法是多麼真實貼切。
⑦我們日益意識到寧靜之於我們的歡樂有多麼重要。在我們的城市裡,不停地縈繞於我們原始感官的那些奇異的聲浪將我們驅向精神崩潰的邊緣,將我們從曾經體驗過寧靜的人變成了焦慮不安、喜怒無常的人,陷於摧毀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雜音之中。
⑧寧靜屬於原始的景物。沒有它,不變的風景無非是一些岩石、樹木和山脈。但有了它,風景便充滿含義,意味深長。試想,當一架轟鳴的直升飛機在大峽谷上空盤旋時,它的那片藍天,它的幽深和永恆的感覺會是什麼樣子?
⑨約翰·繆爾曾說:「紅杉屬於千年的沉靜。」那些古老的樹,其中有些早在公元前就存在,在新大陸被發現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熟,具有歷經滄海的寧靜。從這層含義上而言,它們不僅僅是樹:它們的存在使得作為世間匆匆過客的人類清醒鎮靜。
⑩當奎蒂科-蘇必利爾湖區的荒原被飛機的轟鳴聲和大功率運輸工具的聲浪所淹沒時會是什麼情景?劃獨木舟旅行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那份寧靜,當你沿著湖畔漂盪時,便與岩石、樹木和所有生物融為一體。倘若所有自然之聲被發動機和變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鬧聲所取代,情況將會發生怎樣急速的變化?在平靜的水域中,人們通常都不會高聲說話,而是低聲細語,因為那時任何雜訊都是一種褻瀆。
⑪當一個人徒步走過一片原野時,他心中是多麼愜意!然而,為了享受寧靜,一個人其實也不必獨處。人們常說,能與他人分享寧靜是相互理解、親善友愛的標志。只有當陌生人聚在一起時,人們才感到必須去尋歡作樂。只要興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沒有障礙去阻止人們共享寧靜。當我孤身一人在寧靜的地方時,常常希望有人與我共享那份寧靜,從而使這種經歷更為豐富完美。
⑫我們是多麼頻繁地談起荒野廣漠的寧靜,保持荒野寧靜的重要性及在寧靜中所能找到的奇妙與安寧。當我想到寧靜時,我便看到了北方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澤地和延伸的凍原以及無路的荒涼之地。我看到了西部的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那高聳起伏的山嶺。我想像著西南部的沙漠及其色彩斑斕的全景,還有南部難以穿過的沼澤地。它們總是在那裡,它們的美麗不會改變。然而,一旦它們的寧靜被打破,就再也不會恢復。
7、第①段畫線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動,請對此加以分析。(3分)

考點:運用漢語語法、修辭現象在表達文章內容上的作用。
8、自選一個角度賞析第③段的景物描寫。(4分)

考點:分析詞、句、段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9、賞析第⑥段中加點詞「飛濺」的精妙之處。(2分)

考點:分析詞、句、段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鑒賞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和句子。
10、第⑨段中,作者為什麼說紅杉「不僅僅是樹」?(2分)

考點: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11、對第⑪段的內容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置身於寂靜的荒野可以獲得更多的歡樂。
B、心靈互相阻隔的人在一起,無法分享寧靜。
C、一個人的寧靜若不與人分享,是不完美的。
D、一個人獨處時更能感受到寧靜的歡樂。
12、分析作者描寫多種聲音的意圖。(5分)

考點: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評價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
(三)默寫。(6分)【任選6空作答,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
13、(1)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去也。(《〈論語〉七則》)
(2) ,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 ,萬方多難此登臨。(杜甫《登樓》)
(4)嘆年來蹤跡, ?(柳永《八聲甘州》)
(5) ,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
(6)書不盡言, 。(《周易·系辭上》)
(7)滄浪之水清兮, 。(屈原《漁父》)
(8)今夕為何夕, 。(袁凱《客中除夕》)
考點: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題。(8分)
鏡湖女 (南宋)陸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業。
女兒妝面花樣紅,小傘翻翻亂荷葉。
日暮歸來月色新,菱歌縹緲泛煙津。
到家更約西鄰女,明日湖橋看賽神。
14、從體裁上看,本作品屬於( )(1分)
A、古體詩 B、近體詩 C、歌行 D、詩余
考點:識記課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與課文相關的文學和文化常識。
15、對本作品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事舟楫」寫湖邊的人家日常靠船為生。
B、「亂荷葉」寫女子擺動的傘把荷葉攪亂。
C、「月色新」寫傍晚景色,暗示時間轉換。
D、「泛煙津」寫若有若無的歌聲隨波盪漾。
考點: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16、結合作品,對作者塑造的「鏡湖女」形象加以賞析。(4分)

考點:鑒賞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7分)
①劉晏初為轉運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覘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不數日皆達使司①。食貨輕重之權,悉在掌握,國家獲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
②晏又以為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故其理財常以愛民為先。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縣雨雪豐歉之狀白使司。知院官始見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須若干蠲免,某月須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縣申請,即奏行之,應民之急,未嘗失時。由是民得安其居業,戶口蕃息。其初,財賦歲入不過四百萬緡,季年乃千餘萬緡。
③晏專用榷②鹽法充軍國之用,以為官多則民憂,故但於出鹽之鄉置鹽官,自余州縣,不復置官。先是,運關東谷入長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則為成勞,受優賞。晏以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隨便宜,造運船,教漕卒,江船達揚州,汴船達河陰,河船達渭口,渭船達太倉,其間緣水置倉,轉相受給。自是每歲運谷或至百餘萬斛,無斗升沉覆者。晏於揚子造船,每艘給錢千緡。或言「所用實不及半,虛費太多」。晏曰:「不然,論大計者固不可惜小費,凡事必為永久之慮。今始置船場,執事者至多,當先使之私用無窘,則官物堅牢矣。若遽與之屑屑校計錙銖,安能久行乎!」
(節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使司:指轉運使官署。②榷:專賣。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每旬月具州縣雨雪豐歉之狀白使司 (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3)其間緣水置倉 (4)若遽與之屑屑校計錙銖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
18、把文中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考點: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理解常見的文言詞法和句式
19、對下列兩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故其理財以愛民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詞 B、①中的「以」是連詞,②中的「以」是介詞
C、①②中的「以」都是連詞 D、①中的「以」是介詞,②中的「以」是連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0、第②段中,劉晏用什麼辦法增加戶口數量?(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

考點:理解文章內容,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21、第③段內容體現了劉晏怎樣的管理理念?請加以概括。(3分)

考點: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
(六)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2分)
治學 (東漢)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沒而名不朽,其故何□?學也。
②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怡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蒙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見,白日照焉,則群物斯辯矣。學者,心之白日也。
③學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經人倫;為美觀,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聽黃鍾之聲,然後知擊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後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後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顧所由來,則杳然其遠,以其難而懈之,誤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遠,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矯首而徇飛,不如修翼之必獲也;孤居而願智,不如務學之必達也。故君子心不苟願,必以求學;身不苟動,必以從師;言不苟出,必以博聞。
⑥君子之於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亹亹②,沒而後已。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帥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為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樣子。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兮 B、哉 C、夫 D、矣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3、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請結合該段內容加以分析。(3分)

考點:理解文章內容,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24、對第④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治學不能因為目標過遠而鬆懈。
B、人疏於學習,會犯錯而招來批評。
C、治學要回顧走過的路,並加以總結。
D、人不能因為害怕困難而放鬆學習。
考點:理解文章內容,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25、賞析第⑤段運用整句的表達效果。(3分)

考點:運用漢語語法、修辭現象在表達文章內容上的作用
分析詞、句、段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
26、分析第⑥段作者論述治學的思路。(3分)

考點: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寫作特點
二 寫作 70分
27、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考點: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常用的應用文。
4.1思想內容
4.1.1准確把握題意。
4.1.2主旨明確,思想健康,感情真實。
4.1.3選材恰當、內容充實。
4.1.4力求有新意。
4.2結構布局
4.2.1結構完整,布局合理。
4.2.2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4.3語言表達
4.3.1語言通順、准確、得體。
4.3.2合理運用表達方式。
4.3.3書寫規范,標點符號使用正確。
對不起字數超限了,如需答案,請追問一下!謝謝!

㈣ 2014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到底哪種文體適合我我疑惑很久了,我不擅長寫議論文,最好的分數是平均分

高中之所以提倡議論文是因為議論文的模式一貫被考生所熟知,只要考生抓住論點,論據回實在,論證得充分答了,一般分數一定能拿到手,若是還能加以修飾,用些辭藻,高分不難。但是相對於的散文呢,很鍛煉考生的思維,除非文學功底很不錯的學生才能寫出很有思想的散文,否則一般的散文只會被認為是無病呻吟,改卷老師反而很討厭那種看起來寫的很優美,其實壓根沒有靈魂的文章。至於記敘文一般是初中慣用,因為這個相對與簡單,高中也可以,但是因為文體普通所以優秀作文大多會抓住真情敘述,這種題材不多,最好要朴實但卻感人。樓主其實也不必太擔心,如果對於散文和記敘文有信心,大不必追逐潮流寫議論,正如你說的,優秀作文散文,記敘文居多,畢竟高考作文也說不好,題目經常會出人意料。但是這也有一定風險,注意千萬不要很老套很平淡的材料,要有一條線索。至於議論文,如果樓主也想嘗試的話,建議平常多積累一些論據,考場上便於靈活運用。離高考還有幾個月時間,在充足時間的准備下,相信樓主會取得滿意的成績。加油!

㈤ 上海高考語文范圍

2012年高考上海卷考試手冊

·語文科

一、考試性質
上海市語文科高考是為高校招生而進行的選拔考試。它的指導思想是有助於高校選拔新生,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和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考試對象為2012年全日制高中階段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

二、考試目標
高考語文從識記與理解、分析與綜合、鑒賞與評價、表達應用等方面測量考生能力。試題分閱讀、寫作兩部分對學生進行測試。

三、考試內容
根據《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試行稿)》要求,結合現行的高級中學《語文》教材,確定以下為考試內容。
1.識記與理解

1.1識記課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與課文相關的文學和文化常識。

1.2理解常用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
1.3運用現代漢語基本語法和修辭知識理解文章內容。

1.4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1.5理解常見的文言詞法和句式。

1.6用現代漢語解釋文言句子。

1.7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2.分析與綜合

2.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2.2分析詞、句、段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

2.3分析作品的思路、結構、寫作特點。

2.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寫作意圖。

2.5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3.鑒賞與評價

3.1賞析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和句子。

3.2鑒賞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

3.3評價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
4.表達應用

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常用的應用文。

4.1審題立意

4.1.1准確把握題意。

4.1.2主旨明確,思想健康,感情真實。

4.1.3選材恰當、內容充實。

4.1.4力求有新意.
4.2結構布局

4.2.1結構完整,布局合理。

4.2.2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4.3語言表達

4.3.1語言通順、准確,生動、得體。

4.3.2合理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4.3.3書寫規范,標點符號使用正確。

四、考試細則
1.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閉卷,筆試。試卷分為試題和答題紙兩部分。考生答題必須將答案全部做在答題紙上。
2.試卷測量目標的比例

識記與理解約16,分析與綜合約28,鑒賞與評價約10%;表達應用約為46%。
3.試卷結構與分值

試卷分閱讀和寫作兩部分:閱讀80分,寫作70分,試卷總分為150分。
4.試題難易的比例

試題難易的比例約為1:2:7。
5.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6.題型

題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寫作題。

五、考試樣題

考試樣題與測量目標示例:

㈥ 聽說上海有高考語文滿分的

語文滿分沒有
可是有一個作文滿分的《他們》
寫民工的孩子的寫的很好
絕對標准答案!
給你看一下作文!希望你高考也可以借鑒一下哦~
我狠辛苦找來的~超認真的好不好~
他們

在城市的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不用寫啦~

㈦ 求上海市2014高考語文一模範文

幹嘛要範文啊。這兩個題目基本沒難度。
給你分析一下
第一篇
立意方面你可以看到短文的內容是今年來的熱議話題,這方面的新聞和相關評論網路一下多得是。隨便組合一下選取個觀點就可以了。但是這要求你有比較好的組合能力。例子好找的文章一般拿基本分都不難。
但你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這個題目。這個短文里是有對比的,對比一下路人和主人公的行文就會有新的觀點可以寫。比如打手機的人也是在幫忙,外國女子也是在幫忙,幫忙的方式不同,出發點也不同,幫助別人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而已,我們就可以從一個比較正面的觀點去寫,題目可以定為《幫助旨在力所能及》
當然還可以去看這樣的題目,你可以考慮兩種不同的內心出發點,為什麼路人只是打手機,為什麼外國女子首先想到的躺在地上的人的感覺,這是由社會環境和個人成長環境造成的。對吧。可以拓展開來寫。

第二篇更簡單了。
說下背景吧。中國現在真正的技術產業發展是有很大瓶頸的。基本都是技術外包的工作,所以有深圳、廣東這樣的生產外包基地。
小米的故事簡單理解下就可以從至少兩個角度去寫。1、可以討論本土技術方面的問題,這個需要你的積累比較多。2、可以討論小米的策略問題。小米也不是純粹的「拿來主義」它是有創新的。當一個人在落後與別人的時候,走別人走過的路再在一些層面上加以創新,不實為一種很聰明的做事方法。

㈧ 2014年上海高級職稱申報語文筆試(初中試卷)

你自己搜一下上海的中考語文試卷

2015年上海市浦東新區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http://wenku..com/link?url=VvyhQTR-ZXIFJ_Pmbr1ySS9N88lMm1tCbsHK1Nm7g__9N-FCaUzvlqIlNSG3TSKctT69ES_Z9C

上海市徐匯區2016屆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一、文言文(39分)
1、 ,一覽眾山小。 ( 《望岳》 )
2、人生自古誰無死, 。 ( 《過零丁洋》 )
3、 ,濃睡不消殘酒。( 《如夢令》 )
4、困於心, ,而後作。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5、日星隱耀, 。 ( 《岳陽樓記》 )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第6-7題(4分)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詩中「春芳歇」意為 。(2分)
7、下列詩句所體現的情感與此詩相近的一項是( )(2分)
A.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側 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D.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三)閱讀下文,完成8—10題(8分)
桃花源記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8、本文的作者是晉代著名詩人 (人名)。(2分)

閱讀全文

與2014高考上海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